• 353.23 KB
  • 2022-05-13 09:28:11 发布

DB43T 1029-2015 植物园绿地植物养护技术规程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65.020.40B64DB43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T1029—2015植物园绿地植物养护技术规程MaintainingSpecificationforGreenbeltPlantofBotanicalGarden2015-05-08发布2015-07-08实施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nDB43/T1027—2015目次前言……………………………………………………………………………………………………Ⅲ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森林演替阶段识别特征……………………………………………………………………………24.1建群阶段……………………………………………………………………………………24.2质量生长阶段……………………………………………………………………………………24.3竞争选择阶段…………………………………………………………………………………34.4恒续林阶段…………………………………………………………………………………35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35.1森林区划及小班调查……………………………………………………………………………35.1.1森林区划……………………………………………………………………………35.1.2小班调查………………………………………………………………………………35.2森林经营规划方案………………………………………………………………………………45.2.1规划原则…………………………………………………………………………………45.2.2经营期规划…………………………………………………………………………………45.2.3经营措施规划………………………………………………………………………………45.2.4基础设施规划………………………………………………………………………………55.2.5森林保护规划………………………………………………………………………………55.2.6投资与效益分析……………………………………………………………………………55.3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成果………………………………………………………………55.3.1规划文本……………………………………………………………………………………55.3.2规划图………………………………………………………………………………………55.3.3表……………………………………………………………………………………………56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的实施………………………………………………………………66.1标记方案的制定………………………………………………………………………………66.2边界标定与森林保护……………………………………………………………………………66.2.1边界标定…………………………………………………………………………………66.2.2森林保护……………………………………………………………………………………66.3基础设施的标记与施工…………………………………………………………………………66.3.1通则……………………………………………………………………………………66.3.2作业道………………………………………………………………………………………6I\nDB43/T1027—20146.3.3集材道………………………………………………………………………………………66.3.4机耕道……………………………………………………………………………………66.4目标树的选择……………………………………………………………………………………66.4.1目标树密度…………………………………………………………………………………66.4.2目标树………………………………………………………………………………………76.4.3特殊目标树…………………………………………………………………………………76.5采伐木的确定……………………………………………………………………………………76.5.1通则………………………………………………………………………………………76.5.2竞争木的确定……………………………………………………………………………76.5.3终伐单株木的确定…………………………………………………………………………76.5.4差树利用……………………………………………………………………………………76.5.5间伐木的确定………………………………………………………………………………86.6割灌与除萌……………………………………………………………………………………86.7天然更新与人工补植……………………………………………………………………………8附录A(资料性附录)森林演替阶段划分图…………………………………………………………9附录B(规范性附录)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小班设计一览表……………………………………10附录C(规范性附录)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投资概算表…………………………………………11附录D(规范性附录)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小班卡片……………………………………………12附录E(规范性附录)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林分清查表…………………………………………14参考文献……………………………………………………………………………………………16II\nDB43/T1027—201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湖南省林业厅提出。本标准由湖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林业外资项目管理办公室、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林业勘测设计院。本标准起草人:戴成栋、文振军、邓鹰鸿、魏兴章、周兴松、周政、钟少伟、雷雨燕。III\nDB43/T1027—2015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森林演替阶段、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及经营规划实施的主要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除竹林外的各种森林类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湖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湖南省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技术规定林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LYJ5104-1998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close-to-nature”sustainableforestmanagement遵循森林的自然生长发育规律,以森林更新到稳定的森林群落为周期设计和实施各项经营活动,充分利用影响森林的各种自然力,不断优化森林经营过程,实现森林的树种组成乡土化、林分结构多层化、综合功能最大化,从而使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达到最佳结合的一种接近自然的森林经营模式,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3.2森林演替forestsuccession在同一个地段上,一种森林群落变为另一种森林群落的更替现象。3.3目标树targettree/futurecroptree符合经营目的,长期保留培育,达到目标胸径后才采伐利用的林木。3.4竞争木competitivetree与目标树竞争阳光和向上生长空间,影响目标树生长的林木。3.5特殊目标树specialtargettree为增加混交树种、保持林分结构或生物多样性等目的而需要保护的林木。3.6一般保留木normalremainingtree其它保留在林中不作特别标记的林木。1\nDB43/T1027—20153.7终伐单株木treetobeharvested已达到目标胸径,需要采伐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的林木。3.8作业道workingpath沿等高线修建的森林经营作业简易路。3.9集材道loggingline竖直方向集运采伐木材的通道。3.10机耕道tractorway连接干道和林区边缘,伸向林区内,具备交通运输工具通过能力的道路。3.11目标胸径targetDBH林木达到最佳利用时的胸径。3.12建群阶段establishmentstage从人工造林或天然更新至幼林郁闭的演替阶段。3.13质量生长阶段qualificationstage从林木树冠郁闭开始到林分出现显著分化的演替阶段。3.14竞争选择阶段selectionstage从林分形成明显分化至森林成熟的演替阶段。3.15恒续林阶段permanentstage森林满足成熟标准后的阶段。3.16差树badtree火烧、断梢、双叉、腐烂、萌条、虫害、霸王木等不良树木。4森林演替阶段识别特征4.1建群阶段——三分之二的优势木胸径<5cm,树高<5m;——林冠尚未郁闭;——尚未形成森林小气候;——优势木主要是阳性、先锋树种。4.2质量生长阶段——林下喜阳灌木和草本植物开始死亡;2\nDB43/T1027—2015——三分之二优势木胸径>5cm,树高>5m;——林冠已郁闭并形成森林小气候,林木间因竞争而促进高生长;——树高初步分化,优势木依然为先锋树种;——一些耐荫树种在林下开始天然更新。4.3竞争选择阶段——林冠完全郁闭,林木间竞争十分激烈;——林分树高、直径分化,有明显的上层优势木;——下林层开始发育,耐荫树种开始生长;——生活力弱或质量不良的林木生长显著滞后于生活力强的林木;——林下植被变为典型森林草本植物,灌木生长发育缓慢。4.4恒续林阶段——林分形成异龄的、多层的良好结构;——主林层一定数量的林木胸径达到目标胸径;——林分中光照条件好的林窗天然更新良好;——林冠中下层的树种由先锋树种转为耐荫树种替代;——树种多样性丰富;——在开阔区域出现先锋树种;——地表植被以典型森林草本占优势。5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5.1森林区划及小班调查5.1.1森林区划5.1.1.1森林区划应以林班为经营单位,林班界宜为村界,尽量与现有道路、步道、河流、山谷、农2田等地形明显或土地利用明显的界线吻合,区划面积(50~200)hm。5.1.1.2森林经营小班应根据森林的权属、地类、森林类别或林种、立地条件类型、演替阶段的不同222区划为不同的小班,最小区划面积0.5hm(无林地或非林地>0.1hm),最大区划面积15hm。5.1.2小班调查5.1.2.1立地条件调查调查小班的地貌、海拔、母岩、土层厚度、腐殖质及枯枝落叶厚度、坡位、坡度等。5.1.2.2林分调查调查小班的树种及分布、胸径、树高、蓄积、分层、郁闭度、林分质量、演替阶段等。5.1.2.3更新调查调查小班内胸径<5cm天然更新的主要树种、株数、分布状况等。5.1.2.4其他调查3\nDB43/T1027—2015调查小班的森林历史、经营史,交通、劳动力等社会经济情况,自然地理、河流水文、气象等基本情况。5.2森林经营规划方案5.2.1规划原则应以林班为单位进行编制,具体的经营措施应落实到小班。5.2.2经营期规划5.2.2.1近期经营规划规划10年内为达到森林经营目标所采取的措施。5.2.2.2中期经营规划规划10年~30年为达到森林经营目标采取的措施。5.2.2.3远期经营规划规划30年~50年甚至更长时期最终达到森林经营目标所应采取的措施。5.2.3经营措施规划5.2.3.1一般原则经营措施应根据森林不同的演替阶段提出。5.2.3.2建群阶段经营措施5.2.3.2.1防止人畜破坏和森林火灾,严禁薪材采伐;5.2.3.2.2去除影响幼树生长的杂灌,严禁全面割灌;5.2.3.2.3必要时,在林中空地补植适宜树种。5.2.3.3质量生长阶段经营措施5.2.3.3.1防止人畜破坏和森林火灾,严禁薪材采伐;5.2.3.3.2宜利用自然整枝,也可选择一定数量长势好、质量好的树木人工修枝;5.2.3.3.3必要时,在林中空地补植适宜树种;5.2.3.3.4修建作业道、集材道、机耕道,形成路网。5.2.3.4竞争选择阶段经营措施5.2.3.4.1标记目标树;5.2.3.4.2伐除竞争木;5.2.3.4.3伐除对林分生长有影响的或有利用价值的差树;5.2.3.4.4如林中有空地,在天然更新不足时应进行人工补植;5.2.3.4.5郁闭度>0.7地段应进行间伐;5.2.3.4.6防止人畜破坏和森林火灾,严禁薪材采伐;5.2.3.4.7修建作业道、集材道、机耕道,形成路网。4\nDB43/T1027—20155.2.3.5恒续林阶段经营措施5.2.3.5.1标记目标树;5.2.3.5.2伐除竞争木;5.2.3.5.3采伐达到目标胸径的林木(单株木终伐);5.2.3.5.4如果林分中天然更新不足,应利用适宜树种在空地进行小块状补植;5.2.3.5.5维护作业道、集材道、机耕道,形成路网。5.2.4基础设施规划规划本次或更长时期内修建作业道、集材道和机耕道的条数、长度、方式等。5.2.5森林保护规划规划森林经营对象的边界、防火以及防止人畜破坏措施等。5.2.6投资与效益分析投资预算,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分析。5.3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成果5.3.1规划文本5.3.2规划图各种规划图是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方案的重要成果之一,主要的规划图有:——项目区(县、乡、村)的位置图;——1:10000的村区划图;——1:10000的林班区划图;——1:5000的小班设计图。图上应该标明下述要素:•乡、村、林班、小班等边界;•现有的道路、河流、村庄;•不同的森林类型着色;•林班、小班编号、注记;•林区道路规划;•小班内的森林经营措施;•其它一些重要信息;•建议用“大写英文字母/小地名”给林班编号,如“A/周家坡”;小班号-年号•小班注记:森林类型-面积5.3.3表见附录A、B、C、D、E5\nDB43/T1027—20156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的实施6.1标记方案的制定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应制定统一的可行的标记方案,明确边界、道路、目标树、采伐木等标记的材料、颜色以及标记方法等。6.2边界标定与森林保护6.2.1边界标定边界不是明显的地类界(如农田)或地形界(如山脊线)时宜每隔25m钉桩作为边界标记,桩子的顶部要漆上颜色;或进行边界清理,明确标明边界。在重要的拐角处宜用混凝土立柱做永久性标记。当边界十分清晰时,如山脊线、地类界,宜沿途在树木上喷漆标出边界。6.2.2森林保护根据不同的情况,宜把边界标记和森林保护措施结合起来进行,如防火道除草及伐树、立竹竿(漆色)、建铁丝篱笆或生物篱笆、立标志牌等。6.3基础设施的标记与施工6.3.1通则森林经营的作业道、集材道、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应在开展其他森林经营活动之前按照规划设计施工完成。6.3.2作业道——简单的土路,便于规划设计、施工、检查、监测验收、培训等步行;——一般应沿着等高线方向修建,但为了形成路网可以有垂直方向的作业道;——道宽(0.8~1.5)m,无树木和灌草。6.3.3集材道——应沿着等高线垂直方向修建;——应为直线;——无障碍物,保持通畅;——道宽(2~3)m。6.3.4机耕道——林区交通运输的主要道路,分主道和支道;——主道路面宽度为4.5m左右;——支道路面宽度为4m左右;——符合林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6.4目标树的选择6.4.1目标树密度6\nDB43/T1027—2015短期规划目标树密度以每公顷150株~200株为宜;中远期规划,要考虑第二代目标树的选择,目标树密度以每公顷200株~300株为宜。6.4.2目标树目标树选择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般为实生植株;——经济价值高;——长势好,冠幅完整,不偏冠;——平均胸径以上(第二代目标树不要求);——位于主林层(第二代目标树不要求);——树干通直、尖削度小;——主干无分杈(阔叶树高6m以上可分杈)、无损伤、无病虫害、无树疙瘩;——不位于林缘,不位于集材道、作业道周围;——分布相对均匀。6.4.3特殊目标树特殊目标树的选择原则:原生阔叶树种或珍稀树种或濒危树种。6.5采伐木的确定6.5.1通则必须遵循的原则是采伐量不大于生长量和法律许可,根据不同的林分状况和林分阶段而采用不同的采伐利用类型,采伐方式应为择伐。6.5.2竞争木的确定确定它应遵循以下原则:——位于主林层;——生长在目标树周围;——对目标树的生长有实际影响;——当出现多株竞争木,而经营条件受限制时,可根据竞争程度的不同优先选择竞争强烈的林木作为竞争木予以采伐,其他竞争木可在稍后的(3-5)年内予以采伐。6.5.3终伐单株木的确定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达到目标胸径的目标树和一般保留木;——市场有需求;——政策许可。6.5.4差树利用其利用的原则为:——风灾、冰雪灾害、火烧、断梢、双叉、腐烂、萌条、虫害、霸王木等不良树木;——对目标树或保留木有影响;7\nDB43/T1027—2015——可以获得一些经济收益。6.5.5间伐木的确定应遵循的原则:——郁闭度>0.7;——保留木、林下更新和未来目标树的生长受影响。6.6割灌与除萌提倡蔸抚,严禁全面割灌,对于萌蘖应及早伐除。6.7天然更新与人工补植主要依靠天然更新,当天然更新不足或为非目的树种时,进行人工补植。8\nDB43/T1027—2015附录A(资料性附录)森林演替阶段划分图建群阶段质量生长阶段竞争选择阶段恒续林阶段9\nDB43/T1027—2015附录B(规范性附录)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小班设计一览表调平平平小小小目采采采农项优树演森立经作集机查小林小均郁均均班班班标伐伐伐县乡权户目势种林林替林起地营业材耕设备村地班班海闭胸树面蓄材树木材强区镇属代年树组种龄阶类源类措道道道计注名号号拔度径高积积积株株积度表度种成段型型施mmm人mcmmham³m³数数m³m³员10\nDB43/T1027—2015附录C(规范性附录)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投资概算表机耕道作业道集材道采伐(抚育)补植监理规划设计费(含标树)支林合劳出业格务项乡合规目镇林面计材劳材材材规划设计费标树内费费备班积费劳料其费务料其费劳料其费劳料其费补种劳其费劳其费业︵注县场hm︵用他用他用他用采他用他用他用其︵元务工费工务工务工植苗务务费费资元元2小长费小长费小长费小伐费小费小费合劳工交住劳油交住他︶︶计度费具用计度︵具用计度费具用计蓄费具用计面费费用计费用计用务具通宿餐用务漆通宿餐料︵︶︵费工费︵费积︵费积︵︵︵小费小费费︵m元︵︵︵m日︵︵︵m元︵︵︵元︵︵︵hm元元︵︵元︵︵计费费费费︵计费费费费︵︵元3元元元元元元元m元元2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11\nDB43/T1027—2015附录D(规范性附录)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小班卡片D.1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小班卡片_A一、林分现状县、乡镇、村名称林班小班面积(公顷)林分的具体描述:直径每公顷蓄不良林木蓄积量树种%范围株数株/公顷3积量(m)3(厘米)(m3)(m)%所占优林分势百分比层合计100树高立地条件描述:树种%范围株数株/公顷更新所占(厘米)更林分面积新百分比温度坡向合计100坡度二、规划的营林措施措施数量每公顷营林措施的具体描述:33mm33mm33mm33mm12\nDB43/T1027—2015D.2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小班卡片_B三、施工活动记载3蓄积(m)劳务面积重量(㎏)成本年度措施用工备注(ha)数量(棵)(元)(工日)长度(m)监测活动记载年度面积(公顷)规划情况施工情况评价监测时间:监测人员(签字):13\nDB43/T1027—2015附录E(规范性附录)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林分清查表E.1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林分清查表_A县小班号乡镇/村切割线编号林班号/小地名表格号农户代表取样点位置森林类型样点号坡度样圆面积样园树木调查树树干枝整样木树直径腐火顶虫死分萌形下体注点序种(厘米)烂烧受害亡叉条等高高记号号损级(米)(米)天然更新调查样圆号内容树种树种树种树种树种合计树种数量调查人复查人日期日期14\nDB43/T1027—2015E.2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林分清查表_B县、乡镇、村林班号/小地名小班号面积(公顷)一、立地条件海拔m母岩立地类型坡度土壤种类水分条件坡向土层厚度腐殖质厚度二、经营历史经营权属时间最近管理形式经营内容活动农户代表三、林分描述起源林种演替阶段林龄或造林年度优势层珍稀树种主林层亚林层商品用材树种下木层幼树层更新层其它描述:地表植被15\nDB43/T1027—2015参考文献[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2]陆元昌.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