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9.04 KB
  • 2022-05-13 09:28:16 发布

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程》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oflandscapegardeningDG/TJ08-19-2011J11852-20112011上海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oflandscapegardeningDG/TJ08-19-2011主编单位: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批准部门: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施行日期:2011年6月1日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文件沪建交[2011]319号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批准《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程》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主编的《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程》,经市建设交通委科技委技术审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一编号为DG/TJ08-19-2011,自2011年6月1日起实施。原《园林植物养护技术规程(试行)》(DBJ08-19-91)同时废止。本规范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负责管理、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负责解释。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二○一一年四月十三日前言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程》是根据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沪建交[2007]184号文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委请上海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编制;为了促进本市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绿化行业管理,提高绿化养护质量,在1991年版《园林植物养护技术规程》(DBJ08-19)、《花坛、花境技术规程》、(DBJ08-66)《草坪建植和草坪养护管理的技术规程》(DBJ08-67)、《园林栽植土质量标准》(DBJ03-231)、《垂直绿化技术规程》(DBJ08-75)等标准和技术规程的基础上,广泛调查研究、听取基层养护单位和专家的意见认真总结近几年绿化实践经验,修编《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程》。本规程编制对应2008年修订施行的《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DG/TJ08-702)和2007年1月1日29\n施行的《上海市绿化植物养护概算费用计算依据(试行)》,按园林绿地的十八个组成元素并根据实际归项编写,基本涵盖了园林绿化中软质和硬质景观的养护及维护。《行道树养护技术规程》、《古树名木及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技术规程》及《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另行编写颁发。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绿地各元素养护和维护规程以及技术档案等。本规程的制定过程,自始至终得到相关部门领导的指导和关心,同时也获得了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各单位和人员执行时对本规程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给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地址:胶州路768号;邮编:200040),使本规程逐步趋于完善。主编单位: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参编单位:上海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主要起草人:郑林森许恩珠许卫星张睿张秀琴赵锡惟孔庆惠张文娟章怡维彭光途顾顺仙范善华钱军参加起草人:毕华松陈国霞陈红武方海兰王新王燕峰严裕荣马少初徐岭徐忠徐晓昌杨健吴建芬胡琪春史伟平顾龙福马啸远王鸿飞陈爱国常国强张韧主要审查人:吴成陈动李跃忠杨意魏凤巢金珊妹黄彩娣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2011年4月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1)2Termsandsymbles………………………………………(2)2.1Terms…………………………………………………(2)2.2Symbles………………………………………………(3)3Maintenanceoftrees………………………………………(4)3.1Watering&drainage………………………………(4)3.2Fertilizing……………………………………………(5)3.3Pruning………………………………………………(6)3.4Soilloosing&weeding………………………………(7)3.5Adjust&Supplementalplanting…………………(8)3.6Maintenanceofstakies………………………………(9)3.7Preventcalamities……………………………………(9)3.8Rejuvenativerescuing………………………………(11)3.9Cleaning……………………………………………(13)4Maintenanceofflowerbeds……………………………(14)4.1Wateringanddrainage……………………………(14)4.2Fertilizing……………………………………………(14)4.3Pruning………………………………………………(15)4.4Supplementalplanting……………………………(15)4.5Changingplants……………………………………(15)4.6Maintenanceofflowerbedfacilities………………(15)5Maintenanceofflowerborders…………………………(16)5.1Wateringanddrainage……………………………(16)5.2Fertilizing……………………………………………(17)5.3Pruning………………………………………………(17)5.4Supplementalplanting&rejuvenation……………(18)5.5Protection&Maintenance…………………………(18)6Maintenanceofhedgeandtopiaryplants………………(20)6.1Wateringanddrainage……………………………(20)6.2Fertilizing……………………………………………(20)6.3Training&shaping…………………………………(21)6.4Supplementalplanting&rejuvenation……………(21)6.5Protection……………………………………………(22)7Maintenanceofverticalplanting………………………(23)7.1Maintenanceofclimbing……………………………(23)7.2Maintenanceofroofgarden………………………(25)8Maintenanceofcontainerplants………………………(26)8.1Wateringanddrainage……………………………(26)8.2Fertilizing……………………………………………(27)29\n8.3Repoting……………………………………………(27)8.4Pruning………………………………………………(28)8.5Protection&specialmaintenance…………………(28)9Maintenanceoflawnsandturf…………………………(29)9.1Wateringanddrainage……………………………(29)9.2Pruning………………………………………………(29)9.3Fertilizing……………………………………………(31)9.4Weedscontrol………………………………………(32)9.5Supplementaryseeding……………………………(33)9.6Rejuvenation………………………………………………………………(34)10Maintenanceofgroundcoverplants……………………………………(35)10.1Wateringanddrainage……………………………(35)10.2Pruning……………………………………………(35)10.3Fertilizing…………………………………………(36)10.4Soilloosing&weedscontrol……………………(36)10.5Adjusting&rejuvenation…………………………(36)11MaintenanceofBamboo………………………………(38)11.1Maintenanceofmaturebamboonursery………(38)11.2Maintenanceofnewlyplantedofyoungbamboonursery……………………………………………(40)12Maintenanceofwaterplants…………………………(41)12.1Plantsanddepthofwater………………………(41)12.2Fertilizing…………………………………………(42)12.3Thiningoutpruning………………………………(43)12.4Rejuvenation………………………………………(43)12.5Relationsbetweenwaterplantsandfish………(44)13Maintenanceofsoil……………………………………(45)13.1Applicationofsoilorganicmateranddiscards…………………………(45)13.2Managementofsoilmoisture……………………(45)13.3Soilaeration………………………………………(46)13.4Adjustofsoilacidityandalkalinity……………(47)13.5Reclamationofsalinealkalinesoil………………(47)13.6Fertilizing…………………………………………(48)14Maintenanceofgardenwaterbody……………………(52)14.1Methodofwaterqualitycontrol……………………………………………(52)14.2Obeservingofwaterquality………………………(52)14.3Requirementsformaintenanceofgardenwater…………………………(53)15Maintenanceofgardenappliances&otherdevices…………………………(54)15.1Gardenstructuresanddecorativeacesories…(54)15.2Sculptures…………………………………………(56)15.3Paths&pavements………………………………(56)15.4Rockery………………………………………………………(57)15.5Recreation,sportandchildren'sappliances………(58)15.6Watersupplyanddrainagesystem………………(58)15.7Powersupplyandilumination…………………(58)15.8Toilets………………………………………………(59)15.9Otherenvironmentalsanitationdevices…………(60)15.10Roadsigns,posters,galery,flagpolesetc………(60)15.11Broadcastingandaudiovisuualmediaactions…………………………(61)15.12Materialandnonmaterialculturalheritagesinopenspaces………………………………………(61)16Technicalfiles…………………………………………(62)AppendixAPlanttables…………………………………(63)AppendixBTablesofwitheredplants…………………(64)AppendixCTablesofcommongardentools……………(65)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66)Normativereferences………………………………………(67)Explanationofspecification…………………………………(69)1总则29\n1.0.1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节能减排,促进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加强绿化行业管理,根据国家和上海市有关法律、法规,借鉴历年养护技术并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基本按园林绿地的组成元素,根据实际归项编写。不含行道树养护、古树名木及古树后续资源保护和园林植物保护等内容。1.0.3本规程适用于全市各类已建成绿地。1.0.4全市各类绿地的养护技术,除按本规程执行外,还必须遵守国家、地方有关法规、规范及行业标准的规定。2术语、符号2.1术语2.1.1竹类bamboo禾本科,多年生,有木质化长或短的地下茎。秆木质化,有明显的节,节间中空。常见有散生竹类、丛生竹类和混生竹类。2.1.2水生植物hydrophyte,waterplants指终年生长在水中或沼泽地中地的草本观赏植物。2.1.3立体绿化verticalplanting利用除地面资源以外的其他空间资源进行绿化的方式。2.1.4屋顶花园roofgarden在建筑物屋顶上建造的花园。2.1.5换盆repotting为避免根系占满栽植盆影响植物生长,根据不同生长习性宜春秋季进行疏根或换口径较大的盆称换盆,俗称翻盆。2.1.6保墒preservethemoistureofthesoil墒指田地、种植地内土壤的湿度,保墒即保持土壤的湿度。2.1.7土壤通气孔隙度soilaerationporosity在土壤孔隙中,没有毛管作用的部分(一般指直径大于0.1mm的孔隙)所占的比例。用(%)表示。2.1.8萎蔫wilting某些植物在水分亏缺严重时,细胞失去膨压,茎叶下垂的现象称萎焉。2.1.9田间持水量fieldmoisturecapacity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量的土壤含水量。2.2符号2.2.1胸径Φ树木离地面1.30m处树干的直径,用“Φ表示。2.2.2地径d树木离地面20cm处树干的直径,用“d”表示。2.2.3球径D树木泥球的直径,用“D”表示。29\n2.2.4蓬径p树木的冠幅的直径,用“p”表示。2.2.5树高h树木从地面至树顶稍的长度,用“h”表示。3树林、树丛、孤植树养护(树木养护)3.1浇水与排水3.1.1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绿地内应有浇水与排水设施。2有条件宜安装自动喷灌设施。3梅雨季节和台风暴雨前应检查,保持排灌设施完好无损。3.1.2浇水应根据树木习性、生长发育阶段、生长状况,不同立地环境条件,不同土质,适树、适地、适时、适量浇水。3.1.3浇水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夏季浇水应在清晨和傍晚,冬季宜在午间须一次浇透,冰冻天不应浇水。2叶面特别需要湿润的植株,宜在上午10时左右至下午4时左右采用叶面喷雾,雾点应细密均匀。3.1.4浇水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用不含有害物质的中水、雨水、河水浇水。2宜采用自动喷灌和人工喷洒相结合。3宜与施肥和土壤管理结合。4浇水前应先松土。3.1.5排水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下水位过高,应挖深沟或井抽水,降低水位,地表积水过多应开沟排水。2种植过深,可先行采用深沟排水,待适时再抬高树身。3.2施肥3.2.1施肥应符合以下规定:1经土壤检测,确属缺肥应适时针对性施肥。2春夏季植物生长旺盛,应施追肥;雨季少施肥;8月下旬~10月下旬不宜施肥,冬季宜施有机肥。3开花乔灌木当花芽形成时应施磷钾肥;其他植物在夏季营养生长时宜补充氮肥。4喜酸性植物应施酸性有机肥。5衰退状的树木应按表3.8.1所示措施进行抢救。3.2.2施肥种类和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基肥:有机肥7.5t/hm2~12t/hm2。2追肥:腐殖酸肥料220kg/hm2~300kg/hm2,林木胸径大于10cm每株2kg;胸径15cm~20cm每株5kg~10kg有机肥。(根外追肥详见本文13.6.9相关内容)3.2.3施肥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撒施:已建成的树林树丛应撒施有机肥或腐殖酸肥料,松土后浅翻埋肥。2沟施1)植株行间开沟,施入肥料后覆土。2)单株树木应于树冠投影区距边缘2/3处开挖,深度为20cm~30cm,呈间断性环形沟或辐射状沟,施肥后覆土。3)特殊生长不良的树木应测定土壤pH值和理化性状,经诊断后对症施肥。4)当香樟、广玉兰等喜酸性植物出现黄化现象宜叶面喷施专用防黄化液,症状严重应结合土壤改良,采用防黄化液叶面喷洒或吊瓶等技术措施。3.3修剪29\n3.3.1修剪应符合下列要求:1按设计要求进行修剪。除特殊需要外,应保持自然树形。严禁平截强修。2因地制宜处理好与周围环境和树木之间的关系。3必须根据树木品种、生长阶段、生长势强弱、花芽着生部位、开花季节等生物学特性。3.3.2修剪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休眠期修剪。1)落叶树木应在落叶后,至翌春萌芽前修剪。修剪后伤口会出现“伤流暠的树木,应在芽刚萌动时进行,并涂防护生长促进剂。易受冻害树种宜在早春修剪。2)常绿阔叶树木应在秋季新梢停止生长至休眠前,或春芽萌动前修剪。2生长期修剪:有剥芽、疏枝、摘心、摘叶、疏花。3休眠期修剪和生长期修剪应互为补充。3.3.3修剪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树型为圆锥形、圆柱形、塔形,必须保持主干领先的顶端优势,修除顶部竞争枝,若顶枝生长弱,宜选近顶部强枝代替。应去除过密枝、并立枝、弱枝、交叉枝、病虫枝、下垂枝、死枝及影响树冠圆正的徒长枝。2树型为卵形、广卵形,应保持顶枝优势。疏除并生枝、弱枝、病虫枝、重叠枝、枯死枝条及影响树冠圆正的徒长枝。3树型为球形、扁球形,应以疏枝为主。若促使纵向生长,应控制侧枝;若促使横向生长,应控制顶枝。4树型为伞形、平顶形、垂枝形,应以疏枝为主,形态保持不变。5春花型灌木冬季应适当疏枝,严禁齐干强截。具有顶花芽的花灌木严禁对花枝进行短截。待花后再作调整修剪,宜加强剥芽。6夏秋花型灌木应采用冬季和早春短截和疏枝相结合的方法。7冬花型观茎植物,冬季不应修剪,早春抽除过密弱株和枯老枝。8丛生型花灌木应齐地抽除过密弱枝和衰老枝(老茎生花除外)。9多次开花型花灌木宜用冬季休眠期和生长期修剪相结合的方法,冬季短截、疏枝,促春季萌生健壮枝条,顶芽形成花芽,花后摘心剪去顶枝,萌生侧枝,顶部可二次形成花芽,使植株多次开花。10嫁接的树木必须及时除去砧木的萌蘖枝。3.3.4修剪技术和剪口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疏枝必须自枝条基部修除,不留短桩,间隔抽稀,短截必须于节上2cm~3cm。大枝短截应分段截枝。直径3cm以上的截面应光滑平整,略倾斜,伤口应涂防腐剂和生长素。3.4松土除草3.4.1松土除草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以人工清除杂草为主,适当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2及时除去大型恶性侵入性野草,其余杂草宜控制在不影响景观效果的范围内。3.4.2松土深度与时间应符合以下要求:1冬季前或生长季节的植物当人为活动多、土壤板结应勤松土。2深度以不伤根为宜。3.5树木补植3.5.1补植原则应符合以下规定:1现有树种不适宜当前种植的立地条件,造成植株生长严重衰退,应移出并补植适宜树木。2影响市政、供电工程设施的树木必须移出。3植株拥挤过密无生长空间,应抽稀。4绿地内树木衰老,生长不良或已死亡,影响景观的植株必须及时清除补植。5因土壤污染造成树木死亡,移除植株时,必须换土。6成荫树木内的缺株不必补植。3.5.2树木补植应符合以下规定:1补植时应选择与原有树种规格、质量相似的植株,精心加强养护。29\n2根据植物生态平衡,满足植物生态位的需要在适宜季节更换补植。3根据“留大去小、留强去弱”的原则,林缘树必须保持树冠丰满完整。4补植时应对周围其他植物采取保护措施。5抽稀、挖除死树所留空穴应及时填平。6树木补植应规范手续,按有关规定办理申请。3.6竖桩维护3.6.1每年台风季节前应检查扎缚,出现扎缚松散或损坏现象应及时更换,防止扎缚物嵌入树干。3.6.2除特殊景观要求外,一般树木倾斜超过10º的树木应扶正。扶正时间落叶树木应在树木休眠期,常绿树木应在新芽萌发初期,避开高温季节。因人为或机械损伤倾斜的树木应及时扶正。3.7防灾3.7.1防风害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年夏秋季台风严重,必须提前做好防台工作。2树体加固:立桩必须位于上风方向。做到以桩固定树体。树身与桩之间必须垫软物。1)三角桩或拉绳,上扎口高度应在树身高度的三分之二处,其中有一根桩或拉绳必须上风方向固定树,其余则应均匀分布。孤植树的拉绳或铅丝平日应卷起避免影响交通,台风季节再与地桩联接。2)植株整体牵拉,牵拉的绳(竹、铅丝)必须处于上风方向,并且在上风向设置拉固树的桩。3加土:树穴低洼缺土必须及时加土,略呈馒头形,切忌积水。4疏枝:台风前(5月~6月)对树冠顶部过密的枝条应均匀疏枝、剥芽,减少受风力。5扶正:风害后倾斜的树木应及时扶正,严禁生拉硬推,影响树木根部生长。扶正时应对板结土壤先灌水,软化根部土壤。挖松倾斜反向面的土和竖拉扶桩,树冠部分相应疏枝。扶正树木,加土夯实。固定树身。6抢救措施1)影响交通、市政设施和人身安全的树木应采取修剪、固定树身、排堵等措施。2)树穴空洞应填土夯实。3)轻度倾斜的树木应及时疏枝扶正。严重倾斜、根系已裸露的树木,根据倾斜受害程度疏枝和短截并扶正,茎根部完好的宜重栽扶正。4)主根已断,无大根的树木,应迁至苗圃养护。7受损树木必须做好记录,列入档案并重点养护。3.7.2防冻害应符合下列要求:1不耐寒树木种植处于寒风口,小气候恶劣且生长不良的树木,应采取防冻措施。2为增强树木的抗寒能力,八月底至十月底,不宜施氮肥。3初冬时,应修除木质化不充实的徒长枝,嫩秋梢。4宜采用地面覆盖、搭风障和刷白保护树体。包扎树的材料应用透气材料并且注意保护根颈部位。包干材料应牢固。5受冻后的伤口宜涂防腐剂和生长激素。根颈部位受害可用桥接或根接法抢救。3.7.3晚秋树木未进入休眠遭早霜,早春树木芽已萌动后遭晚霜,应及时对易受害树木周围于晚间喷水或喷防霜烟雾剂。3.7.4防雪害应符合下列要求:1降雪前应对枝条过密的树木,尤其对树冠浓密常绿乔灌木疏枝,对易断裂的枝条应支撑。2及时清除积雪。特别注意在未形成冰挂前清除树冠积雪。3受雪害倒伏倾斜或劈裂的树木应及时扶正。3.7.5植株产生冻拔现象,应及时检查,已产生冻拔的树木应及时夯实根际土壤。3.7.6防光害应符合下列要求:1为防治日灼,应刷白、包干、喷水。2遭日灼的植株应清理和平整伤口,涂防腐剂和生长素。3灼伤的树木应适地适树调迁或遮荫挡光。4弱光影响树木生长,应去除遮荫物或上木。3.8复壮抢救29\n3.8.1生长衰弱僵树复壮抢救措施应符合表3.8.1规定。表3.8.1生长衰弱僵树复壮抢救措施表引起原因表现症状抢救措施地上部分环境因子1.光:不足过强叶薄色浅受光部变焦,树干灼伤1.阳性树种应去除挡光物。2.上木过密应抽稀。3.环境因子无法改变的应调整树种,种耐荫树种。4.阴性树种上木庇荫。树皮较薄的宜包杆或刷白,应特别注意朝西向的林缘树。2.有害气体突然大面积有方向性的落叶、焦叶、枯枝。1.应调查毒源。,测定有害气体的种类性质,排除毒源2.应对树体进行针对性的抢救。3.树身受损遭自然灾害或机械损伤大枝折伤倒树;树皮刻伤、刮伤、断枝等。1.应修平断枝裂枝促使伤口愈合清理伤口,消毒防腐,涂生长素制剂,促使伤口愈合。2.树皮受伤(剥皮)后应及早清理伤口,消毒防腐涂生长素后包扎伤口,出现供水不足叶萎焉时宜疏枝,叶面喷雾,遮荫。4.病虫害参照《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DBJ08-35-94地下部分土壤含水量过高,透气性差、营养不足含有害物质叶萎焉,黄,落叶,根有水渍状;叶薄,色淡,枝细弱;生长不良或突然死亡。1应进行土壤分析测试,确定土壤性质。2土壤含水量过高,属地面积水,应开沟排水;地下水过高,地下设排水层,集水井,并设观察井,随时监测地下水位情况。3土壤透气性差,应及时松土,埋设通气管,施有机肥改良土壤。4贫瘠,营养不足,及时施肥,有条件的宜配制专用肥料。生理失衡,树木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比例失调由开花大小年日趋明显到突然大量开花,树势日衰。1应改善土壤营养,多施氮肥,促进营养生长。2应在保持自然树冠形态条件下,多疏生殖枝,适当短截,促使生长枝的萌生。3.8.2生长衰老树复壮抢救措施应附合表3.8.2规定。表3.8.2生长衰老树复壮抢救措施表衰老原因表现症状抢救措施树龄已进入衰老阶段,树身无自我调节能力,无法维持生长平衡。1生殖生长明显大于营养生长,叶小、薄、短,落叶早,萌芽晚,大量落花落果。2枯枝自枝梢逐步向大枝、骨架枝扩展,秃冠现象逐步加深。3老树皮无力自行脱落,厚积于树身。4树洞长期受风雨侵袭,腐烂日益加深。1应改良土壤立地条件。2应多施氮肥,促进营养生长。3在保持树冠自然姿态的同时,采取疏枝为主,适当短截,促使萌生营养枝的整形修剪。4应刮除堆积树身的老树皮和影响呼吸的寄生植物。5应消除树洞内的腐木,用消毒剂或碳化方法消毒,根据树洞的部位,性质采取相应的开放式或封闭式的修补,朝天树洞应注意引流工作,防止树洞积水。6树身枯烂的应作支撑。3.8.3孤植树的复壮措施除与树林树木相同外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保持原树的树姿、树态、树势,以达到原观景要求。2修补树洞时应实用安全且保持美观。3孤植树更换时,树种、树姿的选择及造景立意应符合原设计意图。3.8.4其他必要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处于高坡、土墩、斜坡上的大树,应在其周围设挡土保护。2位于河岸边缘的树木,岸边应设防护驳岸,防止树木倒伏。因地域过分狭窄,树冠范围下必须通行,应铺设透气地坪或架空木栈道。若须通行车辆宜设架空水泥栈道。3.9保洁3.9.1每天应有专人清扫,及时清除绿地中的杂物及垃圾箱内垃圾。3.9.2应定人定时巡视,绿地中严禁杂物堆放及凉晒。4花坛养护4.1浇水与排水29\n4.1.1浇水依据应符合下列要求:1气候:气温在25º以上,宜每天浇水一次;冬季宜7天~10天浇水一次。遇强冷空气或严重冰冻前应浇足冻水。2土质与田间持水量:沙质土壤应勤浇水,粘质土壤应视土壤情况合理浇水,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范围内。3花卉习性:多肉类花卉应少浇水,湿生类喜湿花卉应勤浇水。4花卉生长情况:花卉生殖生长期应适量浇水,盛花期宜少浇水。4.1.2夏季浇水应在清晨和傍晚,冬季浇水宜在午间。4.1.3浇水时宜喷洒,水量不应过大,不得将泥土溅至茎、叶或花瓣。4.1.4排涝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梅雨、暴雨季节应防止积水,如有积水应立即排除。2宜采用开沟方式排水。4.2施肥4.2.1施肥依据、种类和用量应参照第13章内相关规定。4.2.2施肥宜在晴天。花蕾露色后宜适当施追肥,盛花期后不宜施肥。4.2.3追肥宜喷施,薄肥勤施。4.3修剪4.3.1应剪除枯萎花蕾、花枝、枯黄叶及清除杂草。4.3.2应及时修除枯萎的残蕾、残花、残枝等。4.3.3应根据花卉不同生长习性,采用不同修剪措施,修除基部枯黄叶,修剪过密枝,及摘心处理等,月季等植物应按其特殊要求修剪。4.4补植4.4.1应及时补植。4.4.2补植的植物品种、规格应相同并与周围植物相协调。4.5换花4.5.1花坛的模纹线条应保持清晰,弧度流畅。4.5.2换花的空置期不应超过10天,空置期内应对花坛土壤翻晒或药物消毒,并施腐熟有机肥。4.5.3花坛土壤的坡度应满足景观与花卉生长需求。土壤过多应适当去除,土壤不足应适当加土。4.6花坛设施维护4.6.1应保持设施牢固、清洁。4.6.2影响行人、游客安全或缺损的设施应及时调整修复。5花境养护5.1浇水与排水5.1.1浇水依据应符合下列要求:1气候:气温在35º以上,宜1天~3天浇水一次;气温在25º~35º,宜4天~7天浇水一次;一般天气宜8天~11天浇水一次;冬季宜12天~15天浇水一次。遇强冷空气或严重冰冻,应浇足冬水。2土质与田间持水量:沙质土壤应勤浇水,粘质土壤要视土壤情况合理浇水,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50%~60%范围内。3根据植物习性,多肉类、肉质根喜旱花卉应少浇水,湿生类喜湿花卉应勤浇水,木本花卉应酌情浇水。4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处于植物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应适量浇水,盛花期应少浇水。5.1.2夏季浇水应在清晨和傍晚,冬季浇水宜在午间。5.1.3浇水时宜喷洒,水量不应过大,不得将泥土冲到茎、叶或花瓣上。5.1.4排涝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梅雨、暴雨季节应防止积水,如有积水应立即排除。2宜采用开沟方式排水。5.2施肥29\n5.2.1施肥依据、种类和用量应参照第13章内相关规定。5.2.2施肥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植物进入快速营养生长前后宜施肥1次~2次。2一、二年生花卉和宿根花卉花蕾露色前、露色后适当施追肥,盛花期后不宜施肥。3进入越冬休眠前1个月~2个月宜至少追肥一次。5.2.3施肥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追肥宜采用穴施、喷施和薄肥勤施。2除根外追肥及特殊花卉植物需叶面喷液肥外,肥料不得施于花、叶上,施肥后应立即用清水喷洒枝叶。5.3修剪5.3.1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植物生长势进行整形疏枝,修剪枯萎的黄叶、残蕾、残花、残枝,修剪因过度生长导致入侵相邻块面的枝叶,剪除病虫株并清除杂草。5.3.2修剪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组合种植的不同植物习性,适时整形疏枝。2主要的修剪时间宜盛花过后和休眠前后,但观赏草宜于早春萌芽前修剪。5.3.3修剪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修除基部萌发的徒长枝。2修剪休眠期的枯黄衰败的枝叶。3剪除生长过密和生长势弱的枝条。4剪除病害枝和虫害枝。5植物生长枝叶稀少或生长势弱应摘心处理来促进分枝。6落叶花灌木在休眠季节通过回缩截枝控制株型和促进开花。5.4补植更新5.4.1补植更新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补植时间:当残花量或空秃大于5%时必须补植。2更新时间:当植物生长势开始衰弱或不同植物块面呈现互相侵占影响了植物生长和景观效果时宜进行局部或全部更新。多年生植物宜3年~5年翻种一次,木本花卉视生长情况而定。5.4.2补植更新应符合下列要求:1植株要求:补植的植物应与原植物品种、规格相同。休眠期地上部分枯黄的宿根花卉处,宜用时令花卉点栽或辅设与环境相协调的卵石、树皮块、木屑、松针等覆盖物。2土壤要求:土壤应重新翻挖、平整,并消毒。肥力退化的土壤应进行改良或更换,并施足基肥。3地形要求:土壤的坡度应满足景观与植物生长的需求。土壤过多应适当去除,土壤不足应适当加土。5.5防护与维护5.5.1植物防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喜荫类或不耐日灼的花境植物应夏季遮荫。2不耐涝的花境植物多雨季节应防雨和排水。3根系较浅、株型高大的花境植物应防强风和台风。4耐寒性较弱的花境植物应采取防寒越冬保护。5病虫害高发季节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6部分球根类花卉的种球,宜在休眠期,叶子变黄、未霉烂时挖出,置于通风处阴干储藏。5.5.2设施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保持设施牢固、清洁。2影响行人、游客安全或缺损的设施应及时调整修复。6绿篱及造型植物养护6.1浇水与排水6.1.1浇水依据应符合下列要求:1气候:长期干旱应适时、适量浇水。29\n2土质与田间持水量:根据土质情况,及时松土保墒,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范围内。3植物习性:花篱植物浇水量应多于一般植物。4植物生长周期:植物生长期应适量浇水。6.1.2夏季浇水应在清晨和傍晚,冬季浇水宜在午间。6.1.3浇水方法应自上而下均匀喷淋。6.1.4排涝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梅雨、暴雨季节应防止积水,如有积水应立即排除。2宜采用开沟方式排水。6.2施肥6.2.1施肥依据、种类和用量应参照第13章内相关规定。6.2.2施肥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植物萌芽前应施氮肥。2生长期应施磷钾为主的复合肥。3开花植物应在花前、花后进行。6.2.4施肥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穴施、喷施。2除根外追肥,肥料不得施于花、叶上,施肥后应立即用清水喷洒枝叶。6.3修剪整形6.3.1整形绿篱应遵循“保持原形态,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滋生”的原则,造型植物应根据设计要求,按整体与局部关系整形疏枝,剪除枯黄叶并清除杂草等。6.3.2修剪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休眠期修剪以整形为主。2生长期修剪以调整树势为主。3有伤流的树种应在夏、秋两季修剪。4宜根据生长状态适当梳理,保持绿篱的整齐。6.3.3修剪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植物生长习性修剪、整形疏枝。2修除基部萌发的徒长枝。3对植株内部生长过密的和生长势弱的病虫枝进行疏枝修剪。4花篱生长枝叶稀少或生长势弱应摘心处理。6.3.4修剪类型应符合下列要求:1整形式:平面应平整,侧面应垂直,弧线度线条应柔和。2自然式:应体现植物特性,修除过高、过宽的枝条,保持植株自然饱满。3特殊造型应按设计要求修剪。6.4补植更新6.4.1补植更新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缺株、空秃应及时补植。2更新时间1)落叶灌木应在春季土壤解冻以后,发芽以前或在秋季落叶以后土壤冰冻以前更新。2)常绿灌木应在春季土壤解冻以后,发芽以前或在秋季新梢停止生长后,降霜以前更新。6.4.2补植更新的植物应与原植物品种、规格一致。6.5防护6.5.1不耐寒的木本花篱应防寒越冬,宜采用根际培土或用草片包裹等防寒措施。6.5.2设施应保持稳固、清洁,并保证行人和游客的安全。7立体绿化养护29\n7.1垂直绿化养护7.1.1浇水与排水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气候条件进行浇水,在久旱、土壤干燥时应及时适时适量浇水。2土壤pH值应保持在6.0~7.5范围,根据土质情况及时松土保墒。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范围内。3应根据植物的习性进行浇水,喜湿润和阴湿环境的植物应适时适量浇水,并一次浇透。4新栽植物应及时浇水,次日复水一次,每次均应浇透。以后根据植物生长情况,适时适量浇水。5夏季浇水应在清晨和傍晚,冬季浇水应在午间。6暴雨后应及时排除植物周围积水,新栽植物周围积水应排除。7.1.2施肥应符合以下规定:1施肥依据、种类和用量应参照第13章内相关规定。2施肥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晴天施肥。2)每年冬季应施一次腐熟有机肥。3)植物生长期应施追肥。4)开花植物应在花前、花后增施磷钾肥。3施肥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吸附类藤本应叶面施肥。2)2年内的新栽苗应根据生长势追肥。3)生长差,恢复慢的新栽苗或需促长的植物宜用生长素或根外追肥。7.1.3修剪应符合以下规定:1修剪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1)栽植当年应理藤、造型以达到满铺的效果,理藤时应固定新生枝条。2)多年生藤本应定期翻蔓,清除枯枝,疏删老弱藤蔓。2宜于5月、7月、11月或植株开花后修剪。3休眠期修剪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以整形为主。2)生长势衰弱的植株应强度重剪。4生长期修剪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枝叶稀少的宜摘心,部分徒长枝长度达15cm~30cm时应抑制生长。2)2年以上的植株应疏减上部枝叶,并适当疏剪下部枝叶以减少枝条重叠。3)吸附类藤本应剪除下垂枝条。4)未完全覆盖的植株应短截空隙周围枝条,促生副稍。5)钩刺类藤本,长势衰弱的应回缩修剪。6)棚架上长势强的藤本,落叶后应疏剪过密枝条,清除枯死枝条。7)老年和长势弱的藤本应强度重修,经常疏枝,适度回缩修剪。7.1.4防护应符合下列要求:421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2应在6月下旬前做好风暴预防。3枝叶过密以及立地条件差的垂直绿化应分别绑扎,疏枝。4风暴来临前,种植槽内积水必须加土。7.2屋顶绿化养护7.2.1屋顶绿化养护措施与平地绿化养护类同。7.2.2屋顶绿化应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及时浇水,防止缺水风梢。7.2.3屋顶绿化养护应特别注意植物的防风、防日灼。7.2.4屋顶绿化介质应符合以下规定:29\n1应选用不影响房屋承重结构的轻型介质。2选用的介质应符合下列要求:1)清洁、卫生、无病虫害、无有毒物质,不得引起环境的二次污染。2)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容重小于1.0Mg/m3;pH5.5~7.5;EC小于1.5mS/cm;持水量20%~60%(体积);通气孔隙5%~30%;阳离子交换量(CEC)10cmol/kg~100cmol/kg;抗分解,具一定生物稳定性。3宜采用一种或几种轻型栽培介质混合使用。7.2.5挡土墙的排水孔应保持畅通。8容器植物养护8.1浇水与排水8.1.1浇水依据应符合下列要求:1气候:气温在25º以上,宜每天浇水一次。气温在35º以上,宜每天浇水二次,早上浇水一次,傍晚叶面喷雾一次。2土质与田间持水量: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范围内。3植物习性:多肉类花卉等喜旱植物应少浇水,湿生类喜湿植物应勤浇水。4植物生长周期:生长旺盛期应适量浇水,开花期应保证需水量。8.1.2浇水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室外容器植物:夏季应在清晨和傍晚,冬季应在午间。2室内宜随时浇水。8.1.3浇水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用浇水壶浇洒,忌用高压水枪,不得将泥土冲到茎、叶或花瓣上。2新上盆植物应分两次浇水,第一次适量,第二次间隔四小时后再浇透。8.1.4排水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般植物托盆内不得有积水。2喜湿植物托盆内应保持一定的水量。3梅雨、暴雨季节,室外喜干植物,应及时抬高、侧盆,防止积水。8.2施肥8.2.1施肥依据、种类和用量应参照第13章内相关规定。8.2.2施肥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二年生花卉和宿根花卉上盆十天后,每隔15天施肥一次,花蕾初露色应适当追肥。盛花期不宜施肥,花后宜适量补充施肥。2木本花卉生长期宜每月施一次有机肥,高温季节不宜施肥。8.2.4施肥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追肥宜点施、喷施,薄肥勤施。2除根外追肥及特殊花卉植物需叶面喷液外,不得将肥料施与花、叶上,施肥后应立即清水喷洒枝叶。8.3换盆8.3.1植物根系占满栽植盆必须换盆。更换的盆与土壤必须消毒,土壤中宜增添适量高分子吸水剂。视植物长势,约二年翻盆一次。新盆应大于原盆1寸以上。8.3.2宜于春、秋季翻盆。8.3.3换盆方法应符合以下要求:盆底应垫排水层,上铺有效土壤,根系应舒展盆中,覆盖低于盆口2cm~10cm的土层,固定植株,表面宜覆盖陶粒或细石等。8.4修剪8.4.1应根据设计要求整形疏枝,修剪枯萎花蕾、花枝、枯黄叶,并清除杂草和病虫枝。8.4.2应随时整形疏枝。8.4.3应根据植物生长习性,采用整形、疏枝、艺术造型、摘心、疏果等方法。8.5防护及特殊养护29\n8.5.1植物防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秋花类宿根花卉和不耐寒的木本花卉应防寒越冬。2春花类宿根花卉应夏季遮荫、防雨,及时排水。8.5.2设施防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保持盆体清洁、稳固。2台风暴雨季节,应固定容器。8.5.3特殊养护时若要提前或延晚开花时间,应采用遮荫、补光、扣水、牵引支架、喷施各种生长素等方法。9草坪、草地养护9.1浇水与排水9.1.1浇水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在清晨或傍晚,夏季烈日中午严禁浇水。2新铺设草坪必须及时充分浇水。3生长阶段,冬、春季久旱无雨、夏季炎热土壤干燥,应及时浇水。9.1.2浇水方法应符合以下要求:宜采用自动喷灌或人工喷洒。9.1.3浇水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根据气候、土质、草坪生长、草种等情况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2浇水必须湿透根系层,浸湿土层应大于5cm。9.1.4排涝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遇暴雨或久雨积水应及时开沟排水。2有管道排水的草坪应随时检修,保持管网畅通。9.2修剪9.2.1水平修剪应符合下列要求:1修剪频率、次数应符合表9.2.1-1要求。表9.2.1-1不同类型草坪草修剪频率、次数分级标准草坪类型修剪频率(次/月)全年修剪次数(次/年)4月~6月7月~8月9月~11月12月~3月一级标准草坪冷季型草3~41~22~31~330~35暖季型草1~32~32~30~120~25追播型草3~43~42~32~335~40二级标准草坪分别参照一级标准减半三级标准草地一年修剪6~12注:追播型草指在暖季型草中秋季补播冷季型草籽以达到四季常青效果的草坪。2修剪高度应符合表9.2.1-2要求。表9.2.1-2不同类型草坪修剪高度分级标准草坪类型修剪高度(cm)一级标准草坪冷季型草6~7暖季型草4~5追播型草5以下二级标准草坪按一级标准相应高1cm三级标准草地10~15(或自然高度)3修剪要点应符合下列要求:29\n1)修剪之前必须清除草坪上粒径大于等于1cm的石子、瓦砾和杂物。2)草坪修剪宜用草坪机械,轧剪草坪应无遗漏。无法剪到的边缘应用大草剪或割灌机,修剪时不得损伤相邻植物。3)当草坪实际高度超过额定修剪高度1/3时,宜进行修剪。4)修剪机具刀刃必须锋利,剪口应无撕裂现象,草屑必须及时清理。5)雨后、浇水后草坪或叶面有露水或刚浇水的草坪不宜立即修剪。9.2.2垂直修剪应符合下列要求:1修剪原则:1)与周边乔木、灌木、草花界限不清的草坪应修剪。2)与道路、挡土墙交界处界限不清晰应修剪。2修剪方法1)与乔木、灌木、草花相邻处切边成“V”字型,宽度应10cm~15cm,深度宜15cm。2)与道路、挡土墙交界处应修剪整齐。9.3施肥9.3.1施肥应符合下列原则:1根据土壤肥力或草坪生长情况施肥。2草坪越冬期宜施有机肥料,平时宜薄肥勤施。9.3.2施肥时间和频度应符合表9.3.2要求。表9.3.2不同类型草坪施肥时间和频度分级标准草坪类型施肥频率(次/月)全年施肥次数(次/年)3月~6月7月~8月9月~11月12月~2月一级标准草坪冷季型草1~201~202~5暖季型草11013追播型草01113二级标准草坪分别参照一级标准减半三级标准草地一年施肥1~29.3.3施肥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土面高低不平应在冬季或早春用消毒后的沙壤土找平,将肥料均匀撒于草坪表面,并用压草机滚压。2施肥可结合找平进行,生长季施肥一般应在修剪后结合浇水进行。3大面积草坪宜用施肥机均匀施肥。9.3.4施肥种类和用量:1一般以氮肥和钾肥为主。2施肥量根据肥料品种而异。3常用复合肥每次宜15g/㎡~20g/㎡。有机肥料每年宜1000g/㎡。9.4控制杂草9.4.1控制杂草应符合下列原则:1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制定综合防除方案。2草坪中大型、恶性及缠绕性杂草必须及时清除,严禁此类草结籽。3应根据不同级别清除杂草。1)一级标准草坪应及时清除杂草。2)二级标准草坪、三级标准草地应及时清除明显影响景观的杂草。9.4.2控制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及时清理路边荒地杂草。2科学进行肥水管理,增强草坪竞争力,抑制杂草发生。9.4.3除草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除草以人工挑除为主,连根挑净,清理出场。2必要时采用机械修剪、生物或化学药剂进行防治。29\n9.5追播9.5.1应于9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追播。9.5.2追播量应符合以下要求:黑麦草20g/㎡~25g/㎡,草地早熟禾8g/㎡~10g/㎡。9.5.3追播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低修剪:播籽前低修剪,留茬高度小于3cm。2杀虫:播籽前草坪全面喷施杀虫剂,消除叶面害虫。若地下害虫虫口密度高,应用杀虫剂消除。3浇水:播种后必须均匀喷水保持土壤湿润。直至出苗,出苗后转入正常养护。9.6复壮更新9.6.1当枯草层增厚,草层及土层通气差,空秃严重,杂草入侵明显,必须复壮更新。9.6.2复壮更新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用疏草机或钢齿耙消除枯草层。2宜用打孔机打孔改善土壤通气性。3结合打孔增施有机肥、复合肥,并适当覆黄沙以改良表层土壤。4草坪高低悬殊出现秃斑或成片杂草侵入,在采取相应的平整除草措施后用同类草籽或草皮修补。5养草期间,萌发期、久雨后土壤过湿、过度践踏的草皮应暂停开放。9.6.3草坪建植应符合下列要求:1草坪长势差、空秃严重、杂草无法清除干净,宜重新建植。2草坪光照不足,宜建植适宜的草种或改种耐阴地被植物。10地被植物养护10.1浇水与排水10.1.1浇水应符合下列要求:1新种植的地被植物应即浇透水。以后根据土壤及植株生长情况及时补水。2地被植物生长期或久旱无雨、土壤干旱时,应及时浇水。3浇水宜在清晨或傍晚,严禁夏日正午浇水。4气温高、空气湿度低时,阴性地被植物应早、晚进行喷雾。5浇水应湿透根系。10.1.2排涝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保持地面平整排水通畅。2连续暴雨或久雨受涝,应及时开沟排水。10.2整理修剪10.2.1地被植物应保持高度整齐,应低于60cm。10.2.2修剪过高徒长枝控制适当高度,保持上中下木的清晰层次。10.2.3及时清除枯残枝。10.2.4残花或无观赏价值的宿存果实,应及时清除。10.2.5萌蘖过多、生长过密的枝条必须疏枝修剪。10.2.6植株死亡应立即挖除。10.2.7地面空秃大于0.5㎡应及时补植。10.3施肥10.3.1选用花灌木作地被时,修剪后应追肥,肥料应以有机复合肥为宜。10.3.2多年生草本地被在发芽前、生长期或花后应采取少肥多次的方法补充营养。10.3.3施肥可根据长势情况并结合浇水进行。10.4松土及控制杂草10.4.1松土应符合下列要求:1按不同地被植物的种类进行松土。2松土时严禁损伤地被植物的根系和地下茎。3地被植物栽植初期,应进行中耕松土和清除植株间杂草。29\n4松土应在晴天,土壤不过湿的情况下进行。10.4.2控制杂草应符合下列要求:1清除的杂草应集中处理,切忌随意堆置在树丛内。2地被植物栽植初期,植株间非目标草均应连根除净。3地被植物已基本覆盖黄土后,应及时挖除植株间的大型、恶性、缠绕性杂草及高于地被植物的杂草。10.5补植更新10.5.1补植应符合下列原则:1因环境条件不适宜生长的地被植物应移出,更换适宜生长的植物。2与上木、中木生长速度显著矛盾,影响上木、中木正常生长的地被植物应移出或去除。10.5.2补植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植物种类确定移植或种植时间。落叶地被应于休眠期进行,常绿地被应于早春或秋季进行。2不得在雨天、土地泥泞时进行地被调整种植。10.5.3更新应采用的措施:1通过修剪促发分枝。2灌木类地被植物植株行距过密,必须抽稀移栽。淘汰僵苗、弱苗等无移栽价值的苗木。3球根、宿根类地被3年~4年应分株、翻种。11竹类养护11.1成林竹园养护11.1.1散生竹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浇水与排水1)为保持竹林水分,浇水必须浇透浇足,特别是2月气候干旱、出笋前、3月~5月生长期间、7月~9月笋芽分化期间的浇水尤为重要。2)雨季应及时排涝,遇到干黄梅天,应浇行鞭水。2除草1)应及时清除危害性杂草。2)2月~4月竹园不宜除草。6月~7月应将除下的草覆盖竹园,同时修除生长势差的竹。11月下旬~1月上旬,结合除草,同时修剪和梳理过密的、老化竹;结合疏鞭松土的同时应混施有机(树叶)肥和化肥,也可表层加土或施河泥,起保墒作用。3松土1)每年应全面松土一次,松土宜在6、7月进行,深度10cm~15cm。2)松土的过程中,应及时除去林内老鞭和竹篼、杂草、石块。4施肥1)提倡竹林内种植地被或耐荫绿肥,宜将锄下的嫩草埋入土中。2)冬季应以酸性有机肥为主,宜施腐熟菜籽饼。3)春夏季宜施尿素等速效肥,每年1~3次,即3月、6月和9月间,每次宜150kg/hm2~230kg/hm2。5降雪后不宜敲打,待溶雪后,砍去离开地面的竹根;修剪枯梢竹。6竹林更新:必须及时挖除残留的竹篼和老鞭,并同时松土。7竹林结构调整1)疏笋育竹和护笋养竹:应将细弱竹笋挖除,用锄头扒开茎部泥土,从笋与鞭相连处切断,严禁损伤竹鞭。出笋后,用泥土覆盖笋穴。应保护保留的竹笋,防止人畜危害,严禁盲目挖笋。2)控制钩梢:应用锋利刀钩除去新竹竹杆上的枝梢,严禁过度钩梢。没有雪压和风倒危害的地方,不宜钩梢。遇风雪危害预报,应适量钩梢,每株立竹保留15盘以上枝条。3)定向培育:宜人工干预引导出笋方向。4)更新间伐:间伐时应去弱留强、去老留幼、去密留疏、去内留外。每年应间伐二次,第一次5月~6月,第二次12月~1月,间伐后的竹林应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危害。5月~6月应适当疏笋,12月~1月除去老竹。29\n11.1.2丛生竹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浇水与排水:同散生竹要求。2除草:应及时清除竹丛四周杂草。3松土(扒土):每年进行1次,宜在6月~7月或11月~12月进行,距离竹丛30cm左右,深度在15cm~20cm。在竹丛周围用锄头自外而内扒开土,竹篼着生的笋芽应保有光照。在松土的过程中,及时清除竹丛周围的危害性杂草。4施肥1)应每年施肥2次~3次,第一次为春肥即扒土后10天,宜施酸性有机复合肥,如厩肥、塘泥、饼肥。每丛施有机肥5kg~10kg。2)小笋芽生长到6cm~7cm时应培土,将原扒开的土重新覆盖原处。第二、三次,在出笋的早期和盛期施尿素、硫酸铵追肥,每次每丛约0.5kg。3)宜沟施,防止嫩笋接触肥水。5更新调整:应在出笋盛期选择方位适宜的壮笋作为母竹。选留的母竹根据生长情况与方位去老留幼,去密留疏。11.1.4混生竹养护的主要措施应参照丛生竹养护。11.2新植幼林竹养护11.2.1新植幼林竹养护的主要措施应参照成林竹园养护。11.2.2新植幼林竹的特别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散生竹:适时浇水,利用地面覆盖或间种绿肥植物,减少地面蒸发。2丛生竹1)定植后7天~10天内,如遇春旱则每隔3天~4天应浇水。2)发芽展叶,每隔半个月追施薄肥1次,秋后不宜施肥。3)平时应锄草松土。11.2.3栽植当年4月~5月份有50%母竹萌发新芽,其他应保持到第二年发笋,如第二年仍不发笋,应在第三年春挖除后补植新母竹。12水生植物养护12.1植物与水深12.1.1应根据品种的习性和生长时期合理控制水生植物的入水深度,在萌芽幼苗期,水不宜深,幼嫩芽叶要微露水面,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步增加水体水量,提高入水深度。12.1.2生长盛期的水生植物入水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石菖蒲、红莲子草、杉叶藻、千屈菜等湿生地被植物入水深度宜5cm~10cm。2雨久花、再力花、花菖蒲、欧州芦荻、花叶香蒲等浅水型植株入水深度宜10cm~30cm。3花叶芦竹、黄菖蒲、葛蒲、水葱、水烛、荻等中小型挺水植物和荇菜、水鳖、萍蓬草、金银莲等浮叶植物入水深度宜30cm~60cm。4深水型水生植物入水深度60cm~200cm,荷花,芦苇等少数挺水植物能耐80cm~100cm的水深;睡莲、菱、芡实、眼子菜等大量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宜在60cm~150cm的水域中生长;狐尾藻、金鱼藻、黑藻、菹草、苦草等沉水植物宜在水深60cm以上的水底生长。12.1.3控制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水深合理栽植各类水生植物。2根据水生植物需要的水体深度及时给排水。3当水生植物耐水深度与水体深度不一致时,宜采用种植槽、种植土墩、坑穴或容器、支架等方式调整。12.1.4水质应符合下列要求: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的规定。1黄菖蒲、梭鱼草、水葱、水烛、芦苇、红莲子草等挺水植物宜在水质较浊,富营养化,但没有严重化学污染的Ⅱ类地面水水质中生长。29\n2灯心草、泽泻、香蒲、荷花、石菖蒲、花叶芦竹等大部分挺水植物和睡莲、金银莲、菱、芡实等浮叶植物宜在Ⅳ类地面水、水质尚清净、中度营养化的水质中生长。3花叶水葱、欧洲芦苇、黄花蔺、花叶香蒲等挺水植物以及苦草、狐尾藻、黑藻等沉水植物宜在水质清净、透明度大于0.5m、中营养化程度、Ⅲ-Ⅳ类地面水的水质中生长。12.2施肥12.2.1施肥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补充营养,保证水生植物正常生长。2应用有机肥或缓释复合肥。3不得因施肥污染水质。12.2.2施肥时间和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基肥:冬春植株萌动前,将肥泥揉合成团加入水体底泥10cm~15cm深处,一般水体的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饼肥,禽粪60g/㎡~80g/㎡厩肥2.0kg/㎡~2.5kg/㎡塘泥(或堆肥)5kg/㎡~7kg/㎡缓释复合泥肥100g/㎡~150g/㎡新辟的湖、塘、池等底泥贫瘠的水体宜增加20%~30%的基肥用量。2追肥1)在生长期,应根据植株开花繁育状况提前10天~15天,参照基肥用量施用缓释复合肥,九月中旬起停止追肥。2)容器栽培的水生植物在培养土中按比例掺入各类有机肥或缓释复合肥。3)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或长势旺盛的水生植物,应控制施肥,以免过度繁衍。12.3疏剪整治12.3.1水生植物过度蔓延,生态失调;休眠期的枯枝败叶,影响景观和营养循环,必须及时疏剪整治。12.3.2疏剪整治应符合下列要求:1休眠期疏剪:挺水植物应剪除植株枯萎部分,留茬应低矮整齐,抽稀过密枝株,浮叶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应结合清塘,疏剪老株根茎,重新铺植。疏剪后各类水生植物植株密度每一平方米应控制在5丛~6丛,每丛3芽~5芽。2生长期疏剪:6月~8月疏删过密和衰弱的挺水植物枝株,及时捞割过于冗密的沉水植物和浮叶漂浮植物,保持植物类层次,删剪后的植物枝叶必须清除出水体,可堆制沤肥或深埋焚毁。3繁殖能力特强的水烛、水葱、香菇草以及凤眼莲、水鳖、荇菜等水生植物在生长盛期应按习性及时切除根茎、防止种子散播或采取围护圈养等措施。12.4更新复壮12.4.1定植多年的水生植物因不断滋生蔓延而根节纠连或茎枝缠结,影响正常生长,应及时分栽,更新复壮,特别是容器栽培的植株,应每年翻盆整新。12.4.2更新复壮应符合下列要求:1春季二,三月植株萌芽前挖起地下根茎或种球,用快刀切取若干块段,各带芽2个~3个和茎节间须根,按设计要求的株行距埋入土中,同时施入基肥,润水发芽后,逐步增加水量,清除已经衰老的母丛枝茎,使新株茁壮成长。2节上生根或利用芽苞繁衍的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如菹草,金银莲等品种在生长期将老株枝茎带芽切断,栽入底泥或散放水体,萌发新株完成更新。3黄花蔺、旱伞草、红莲子草、芡实、菱等在本地区不能露地越冬或为一年生的水生植物应及时收取种子或将母本移入暖地,第二年来春施播或母株复壮。12.5水生植物与鱼类的关系12.5.1鱼种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草鱼、鲂鱼、鳊鱼等草食性、食量大的鱼类不宜放养在水生植物水体中。宜选择鲫鱼、罗非鱼等等食量小的杂食性鱼种。12.5.2控制密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生长季节的水生植物蔓延快,应疏删,应控制在设计种植面积的30%以内。29\n2放养的鱼类应及时捕捞利用,降低种群密度,保持生物量适度平衡。12.5.3鱼类繁殖期间,不宜提早除去沉水水生植物。5月份后将老株切断,及时清除。13土壤养护13.1土壤有机质和废弃物利用13.1.1土壤有机质含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类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应符合现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的规定,含量低于20g/kg,必须增施有机肥。2绿地中提倡种植固氮豆科植物。13.1.2废弃有机物利用应符合下列要求:1充分利用经过腐熟垃圾堆肥、沤肥、人畜粪肥、河湖淤泥、生活污泥等废弃有机物。2栽培介质宜用秸秆、种壳及果壳、有机食品废渣、植物有机废弃物等堆腐。3经灭病虫处理的枯枝落叶宜覆盖绿地裸露土表或树坛,覆盖厚度应超过10cm,离树干不得小于15cm。也可粉碎、堆腐用作土壤改良材料及有机堆肥原料。13.2土壤水分管理13.2.1土壤水分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严禁直接用废水、工矿生活污水灌溉。2园林绿化灌溉水质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用Ⅲ类水。3当土壤含水量小于田间持水量的60%应灌溉。4严禁用高压水枪直喷植物,应雾状喷洒。13.2.2灌水定额应符合下列要求:1灌水定额(t/h㎡或m3/h㎡)=(田间持水量%-土壤实际含水量%)×土壤容重×10000(㎡)×根层深度(m)。2植物灌溉,视土壤湿润程度而定,一般深根系的湿润深度不小于30cm,浅根系不小于15cm。13.2.3提倡节水应用新技术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充分利用城市雨水,收集、滞蓄设施、净化过滤等用于灌溉绿地。2高架桥绿化、阳台绿化、容器绿化中宜采用高分子保水剂。3宜用清洁、保水、保肥的人工栽培介质。4宜用滴管装置。13.3土壤通气性13.3.1土壤容重大于1.3Mg/m3,应降低土壤容重。13.3.2改良土壤紧实状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土壤耕作:松土、翻土、打孔,冬天宜深翻。2为降低容重,改良结构,宜用人工栽培介质(秸秆、种壳及果壳、有机食品废渣、植物有机废弃物、泥炭、珍珠岩等)。3宜用风吹不扬尘的粗粒物如陶粒、树皮、石子等物料覆盖土壤表面,抗紧实。4防止践踏。5应增施有机肥料。6宜采用通气透水的铺装。距离大树主杆2m~3m范围内,不应有不透气不透水的铺装。7严禁加厚大树土层,树干根颈部不得埋在土内。8植株填土过深,根系区域应排暗沟,并在树干50cm范围内铺设陶粒、浮石等透气材料。13.4土壤酸碱度调节13.4.1降低土壤pH值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用草炭、泥炭、木屑、松针等酸性有机介质。2宜用硫铵、氯化铵、硫酸钾、氯化钾等生理酸性肥料和过磷酸钙等化学酸性肥料。3每10㎡加0.5kg的硫磺粉或1.5kg络合铁,粘重土壤,其用量宜增加三分之一。13.4.2灌溉水的酸化应符合下列要求:1灌溉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亚铁,明矾等酸性化学物质,使pH降至7.0以下。严禁用硫酸等强酸。29\n2新鲜的杂草或豆秸秆放水中沤制一个月,待发酵腐烂后成草质水,应兑水稀释后使用。3饼肥10kg~15kg,硫酸亚铁2.5kg~3.0kg,水200kg~250kg共同放入大缸内,置阳光下曝晒发酵20天~30天,成矾肥水,取其清液,兑水稀释施后用。13.5盐碱土改良方法13.5.1地面覆盖应符合以下要求:割青覆盖,宜用秸杆、薄膜覆盖,防止返盐。13.5.2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加速脱盐。13.6施肥13.6.1施肥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当根据不同植物的需肥情况确定施肥量,符合表13.6.1要求。表13.6.1植物耐盐碱及施肥单位:EC值植物的耐盐性盐分等级需肥情况敏感中等<0.370.37~0.750.75~1.301.30~2.0<0.50.5~1.01.0~1.751.75~2.75低低~中中~高高~非常高必须施肥施肥到0.75或1.0适宜范围不需施肥不能施肥,并有必要对盐分淋洗2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严禁施浓肥和过量施肥,采取在适量基肥的基础上用稀溶液(0.1%~0.4%)分数次使用,宜和灌水结合,事先配成浓溶液,施用时以100倍或200倍稀释浇灌。3测定土壤电导率EC值,了解需肥情况。4电导值EC和花卉施肥:土/水比1:2。13.6.2因土施肥应符合下列要求:1砂质土应少量多次。2粘质土应重基肥轻追肥。3壤质土应基肥追肥并重。4石灰性土壤不得施用骨粉、磷矿粉等难溶性磷肥,应施用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等水溶性磷肥。5盐碱土宜用硫铵、硫酸钾,不宜用氯化铵、氯化钾。13.6.3因植物种类施肥应符合下列要求:1杜鹃、茶花、栀子、五针松南方喜酸性花木宜用硫铵、硫酸钾生理酸性肥料。2果树、茶、云杉、桂花、球根花卉忌氯植物,不宜施用氯化铵、氯化钾。3观赏凤梨严禁施硼肥,以观叶为主的花卉偏施氮肥,球根花卉偏施钾肥。4不同种类园林植物基肥用量(复合肥)和追肥施用浓度应按照表13.6.3规定。表13.6.3不同花卉的施肥用量与追肥浓度类别植物用量基肥kg/m3追肥浓度%少肥植物铁线蕨、欧石楠、报春属、栀子属、山茶属、秋海棠属、马鞭草属、翠菊属、山月桂、风铃草、龙胆、万年青、石榴、凤梨、石斛、卡特兰、杜鹃等0.5~1.0<0.1中肥植物花叶兰、小苍兰、非洲菊、仙客来、蓬莱蕉、虎尾兰属、八仙花、万寿菊、百日草、牵牛花、牡丹、梅、郁金香、三色堇、吊钟海棠、君子兰、印度橡皮树等1.5<0.2多肥植物天竺葵、非洲紫苣苔、菊花、香石竹、一品红、绣球花、毛茛3<0.313.6.4因植物生长状态施肥应符合下列要求:1黄瘦植株(非因根系腐烂所引起)多施肥,孕蕾期、花后应多施肥。2健壮植株、植物发芽时、徒长植物应少施肥,植物休眠期不得施肥。29\n3观大型花的花卉,如菊花、大丽菊在开花期应施适量的完全肥料。4观果类花卉在开花期应控制肥水,壮果期应施充足的完全肥料。5香气浓的花卉进入开花期应补充磷、钾肥。13.6.5因季节施肥应符合下列要求:1春秋季植物生长旺盛,应多施肥。2夏季气温高,水分蒸腾量大,宜薄肥随水施。3冬季温度低,植物生长停滞,不宜施速效性化肥。4雨季应少施肥。13.6.6因肥施肥应符合下列要求:1氮肥、钾肥应施入10cm以下土层中。2过磷酸钙、磷酸铵应集中施用到近植物根部。3尿素做追肥时,应避免施用后浇大水或降大雨前施用。4铵态氮肥不得与碱性肥料混合,微量元素肥料不得与水溶性磷肥混合。5尿素、氯化铵对种子有毒害作用不得做种肥。13.6.7施肥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施基肥时必须与土壤混匀,不得将肥料直接放在根系上。2肥料必须施在距树冠外缘投影2/3的树木吸收根处。在距树干30cm范围内,不得施用干化肥。3除根外施肥,肥料不得施于花、叶,施肥后应立即用清水喷洒枝叶。13.6.8安全、卫生施肥应符合下列要求:1花坛、草坪不得施用人粪尿或未经腐熟堆制的家畜家禽粪尿。2不得将重金属超标或其它有毒物质超标的废弃物当肥料施用。13.6.9根外追肥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外追肥是一项辅助措施,下述情况下宜根外追肥1)基肥不足,植物出现脱肥现象。2)为促进越冬草坪提早返青分蘖,提高草坪质量。3)植物根系损伤,如大树移栽后,根系生长弱,吸收能力差。4)高度密植花木,不便于开沟追肥。5)需要及时矫治某种营养缺乏症。2应选择适宜浓度追肥,符合表13.6.9要求。生育期短的植物一年宜喷1次~2次,生育期长的植物一年宜喷2次~3次。表13.6.9用于根外追肥化肥及使用浓度(%)名称使用浓度名称使用浓度尿素硝酸铵硫酸铵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硝酸钾氯化钾硫酸镁0.3~0.50.2~0.30.31~30.3~0.50.5~1.00.5~1.00.3~0.50.2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铜硼酸硼砂钼酸铵柠檬酸铁硫酸锰0.20.20.01~0.020.1~0.20.1~0.20.05~0.10.05~0.10.23根外追肥宜喷施在叶、花、果上,要求均匀,尤其是嫩叶、顶部叶片、叶正面、背面都要喷到,一般应在下午4时后,无风的情况下进行。4根外施肥肥液应澄清,不得有沉淀。14园林水体维护29\n14.1控制水质方法14.1.1应控制各类污水、污染物进入水体,清除枯枝落叶、渣屑漂浮物和藻、萍等浮游生物。14.1.2应按照种植梯度栽植挺水、浮叶、沉水的各类水生植物,放养鱼、螺、虾、贝等水生动物。14.1.3曝气、造流时,应用喷水泵等曝气设施,向水体强行充氧,制造人工水流,加速水体有机质的矿化速率,改善水质。14.1.4底泥的清除应每隔2年~3年,结合疏竣,清除水底淤泥,减少有机物的积累。14.1.5药剂治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体富营养化,藻类蔓延,宜采用除藻剂。2应隔天使用一次,连续二星期,宜于在气温不高的阴天施用。14.2水质监测14.2.1监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年5月~10月定期监测水质,应送环保监测站获得水体质量报告并建立档案。2每年平均数据应与上年度数据比照。14.2.2监测应注意下列事项1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每月至少应监测1次。2长期良好的水质,每年至少应监测一次,宜在夏季进行。14.3维护要求及方法14.3.1必须严格控制一切污染源,严格控制雨水、灌溉水等直接排入水体。14.3.2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的,应及时采用无二次污染的微生物生态治理方法,控制藻类,使景观水体标准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14.3.3自然水体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自然底水池应每1年~2年清淤和每年换水。2应随时清除水面漂浮物。14.3.4喷泉及硬底水池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砼底和塑料薄膜底的人工阻断型水底水池,应根据景观需要定期清洗和换水。每年不得少于1次。2有过滤器循环装置的喷泉,每天工作应不少于2小时,保持水体循环,提高水体含氧量。15园林设施及其他设施维护15.1园林建筑物、小品15.1.1绿地中严禁私自搭、扩建建筑物,已有违章建、构筑应限期拆除。建筑小品应保持外型完好整洁,无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15.1.2园林建筑应定期维修,一般每年小修,三年中修,大修可列专项。15.1.3建筑外立面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建筑外立面为金属类板材、玻璃做装修面的至少一周清洗一次,半年全面检查清洁一次。2外立面为涂料应时新整洁,一般每隔2年~3年粉刷一次。3外立面为石材、面砖应隔2年~3年清洗一次。15.1.4大门、围墙、栏杆、河岸等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售票专业公园大门和装有安保探头的围墙,应每日检查保持设施完好。2大门开放时间应有人值班,每日巡视围墙、围栏、河岸。遇有损坏应即时修复,大面积的修复应设临时围护隔离。15.1.5景观水池、亭、廊、水榭、花架、椅凳、柱式及小品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每日早晚清扫、洗刷游人经常接触的桌面、表面及周围地面。喷水等动态水景应明示开放时间。2椅、凳、台、花坛应固定位置,宜根据游人活动规律,在不影响绿化情况下增设安放。3应保持油漆、粉刷面清洁完好,每年油漆一次,大修不宜超过3年。4建筑屋面应保持清洁,无落叶、杂草。5建筑屋面应每年检修一次,不漏水,檐口瓦必须安装牢固。6古建筑、仿古建筑屋脊、戗角外立面应每1年~2年维修一次,屋脊样式、色彩应与风格应维持原貌。29\n7室内陈设应与功能用途相适应并保持清洁。8各种管道应定期清理,保持管道畅通。15.1.6餐厅、售品、娱乐、商店、咖坐、茶室等,舞厅、会议厅、博物、展览、音乐厅等文教性、服务性建筑物、构筑物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类经营不得影响环境绿化。2应保持消防、急救、维修器材的完好及通道畅通无阻。3室内外装修应保持时新、整洁并符合消防、治安要求。15.1.7办公室、温室、大棚、仓库、车库等管理性、生产性建筑物、构筑物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年应维修一次。若停止使用应妥善封闭管理。2办公室内外应保持整洁,设备运转正常,符合公共建筑物物业管理规定。3仓库、车库等应有防盗、防火、防汛设施和措施。15.1.8动物笼舍及动物饲养应符合下列要求:1动物笼舍应符合有关动物园法规,保证安全、卫生、美观、便于观赏。2园林绿地内饲养各种观赏动物应符合在城市内饲养家禽家畜和宠物的有关规定。15.2雕塑15.2.1雕塑设置应符合规划要求,非固定雕塑不应影响绿地开放,并经有关部门批准方可安放。15.2.2应保持结构、基础安全完整。15.2.3各种雕塑应定期检查,保持清洁无垢,每半年清洗一次。禁止攀爬、敲打和涂划。15.2.4风动、机械力移动转动雕塑应由专业人员每月检查养护。15.3道路地坪15.3.1道路地坪应每日早晚清洁1次,保持清洁,无垃圾及痰迹。15.3.2铺装面、侧石、台阶、斜坡、挡墙等应平整稳定,如有残缺,应及时维修。15.3.3绿地内因展览、会议等临时铺设道路地坪,活动结束应及时拆除,恢复绿地。15.3.4应随时保持无障碍通道整洁通畅,严禁在通道上设置杂物。15.3.5允许通行机动车辆的范围内,应按交通要求设立规范标志,按交通法规管理。15.3.6严禁擅自毁绿设置停车场。15.3.7停车场地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停车场地应保持平整、清洁,有明显的停车标志和设施。2地上机动车、非机动车、自行车停车场及其设施如车棚、出入口、车挡、缓速带、固定杆等应与环境协调,地下停车场的出入口应保持通畅,通风采光口宜以绿化种植隐蔽。15.4假山叠石15.4.1用作体育、儿童活动设置的攀岩、勇敢者之路和具桌、凳功能的卧块石除外,一般山石严禁攀爬、坐靠、搬移和涂刷。危险处应设警示标志,必要时应设专人管理。15.4.2假山叠石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假山叠石应保持完整、稳固、安全,每年检查不应少于2次。四周不应有影响景观杂物。2基础预埋件不可暴露,遇有摇晃等现象出现应即时检修。3山洞1)光线不足应有人工照明。2)高度改变和深度较大,具有多个出入口的沿途应设指示牌。3)具潜伏险情或节假日游人较多时应禁止入内。4孤赏石、铭牌石1)保持周围环境面貌完好常新,禁止胡乱涂刻。2)重要石景应设有维护和铭牌。5假山石缝、种植穴1)提供种植的石缝、种植穴不得空缺。2)预留石缝应保证安全。6人造山石29\n1)结构及面层材料不得超出安全使用年限。2)应保持无锈损。15.5娱乐、健身、体育、儿童设施15.5.1娱乐、健身、体育、儿童游戏设施应定期检测和维修,每二年应大修一次,并做好检修记录。15.5.2各类娱乐设施必须有专人负责管理,每日检查清洁和机械运转情况,营业前必须有空转检查。15.5.3各项娱乐设施其活动范围应有合理的安全距离和软质铺地。项目设施应有大于2m的安全距离,侧面应大于1m~1.5m,必须符合各生产厂商设置要求。15.5.4各项设施活动场所的养护和布置应达到绿色环保标准。每项设施前应有使用注意专项铭牌。15.6市政给水、排水15.6.1应保持给排水管道畅通、无污染、无渗漏。使用旧材质部分,应有计划逐步更新。15.6.2消防龙头、灌溉龙头、喷泉喷嘴、饮水水嘴、供水龙头等外露的给水设备,应随坏随修,随窃随装,避免浪费、污染影响环境、造成隐患。15.6.3窨井、进水口、涵洞、闸门、泵房等外露的排水设备应保持完整、清洁、无隐患。老化、损坏、被盗窃的设施应及时更新。15.6.4现有排水管线应定期检修疏通。15.6.5积水地段,应增设排水口。15.7供电、照明、动力15.7.1路灯、庭院灯、草坪灯、泛光灯、地埋灯、水下灯、霓虹灯、低压装饰灯以及光纤等照明设施,应保持完整、清洁,应定期测试,无安全隐患。15.7.2泵房、空调、游戏机、水箱、机修等各种动力设备应安全用电,由具资质人员操作,并逐步线网入地。喷水池等可能存在隐患供电点应改为低压供电。15.7.3安保、通讯、影视、网络等各种弱电系统应有专业人员负责养管,保证设备完整运转。15.7.4使用人工、天然气灯应遵循有关单位要求。15.7.5应使用诱虫灯及时清除诱灭虫体,并保持灯具清洁。15.7.6绿色能源和节能灯具定期检查,保持设备完好无损。15.8厕所15.8.1厕所内大小便器、外挂衣钩、洗手盆、照明灯、烘干器、手纸箱、化妆台等设施,应每日检查,保证设施完整。15.8.2厕所保洁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面应保持清洁,不得有垃圾、积水。2大小便器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污物外溢、漏水。3洗手池不得以各种借口关闭龙头。提倡以感应龙头逐步代替传统手动开关。4洗手池、化妆台、镜面应保持清洁,并按规定配备洗涤用品。5厕所应经常打扫保持通风防蝇。15.8.3化粪池应二年内清洗一次。清理过程中不应影响园林环境和使用。15.8.4周围环境不得影响厕所的通风和安全,入口处应有明显男女标志。15.8.5夜晚不开放的绿地,应关闭厕所大门。15.9其他环卫设施15.9.1主干道或广场应每隔50m设置垃圾箱或痰盂箱。15.9.2垃圾箱和痰盂箱应每日检查清除污物,保持箱体内外和环境清洁、设备完整无损,其清洗后污水应排入污水道。15.9.3应逐步建立垃圾分类、整理和回收利用体制,提倡再生物资的生产、利用。15.9.4垃圾处理场所应与游览区分隔,垃圾的运输、处理过程应密封,所涉及场所应无污染、无臭味、无蚊蝇孳生。创造条件将落叶残枝死树粉碎后堆沤成有机肥,严禁私自焚烧。15.10指路牌、布告牌、广告牌、报纸宣传廊、固定旗杆及临时设置的各种横幅、字画资料15.10.129\n各类标识的格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GB3818)和《公共信息标志用图形符号》(GB10001)的规定。重要地方如入口处应有总体介绍牌,介绍中应有中英文对照,升降国旗应符合《国旗法》要求。15.10.2各项陈列资料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项陈列资料应有专人负责,保持完整清洁。2报廊应每日更换。3布告、宣传资料、临时设置的横幅等应在活动有效期过后即行更换拆除。4广告类应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其内容不得超越核定范围,应在规定期内拆除。15.10.3各项设施的构件应保持完整。15.11广播及各种音像媒体活动15.11.1绿地中各种音响广播设施应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设施应完好、安全,随时可用。15.11.2露天演出、跳舞等活动结束后应拆除所有设施,恢复绿地原貌。15.12绿地内的文物、古迹和珍贵的动物、植物、地质、地貌、优秀的人文景观等人类物质和非物质遗产15.12.1若在绿地内发现上述各人类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应负有保护、管理之义务,并及时上报有关单位,制订具体的保护措施。15.12.2应有专人负责联系、管理,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其现状。对其管理应符合文物、野生动植物保护法规。16技术档案16.0.1绿化养护单位必须建立完整的园林绿化GIS技术档案,并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16.0.2技术档案应包含下列内容1绿地气候、物候、水文、土质、地形、地下构筑物等自然及人工条件的变化资料及调查报告。2绿地建设历史及其发展状况。3植物种类:按植物分类记载,地区名称、规格,来源、栽植年月、生长势和日常养护措施及其成效等。(标准表式见附录A)4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成果的单项技术资料。5各类统计报表和调查总结报告等。6枯死树木凡经挖除后必须记录归档。其内容是:编号地区、树种、规格、枯死原因、死亡日期、挖除日期、经过何种措施抢救、挖除人、记录人、主管人姓名等。(标准表式见附录B)16.0.3工作技术档案应每年分类整理,装订成册,编好目录,分类归档。附录A植物记录表中名编号地区/位置学名规格数量栽植日期苗来源生长势养护措施养护成效记录日期记录人附录B枯死树木记录表中名编号地区/位置学名规格苗来源死亡日期挖除人29\n死亡原因记录人挖除数量主管抢救措施抢救成效附录C园林绿化养护常用工具表养护措施常用工具灌溉带高压喷头水车修剪树木:安全带、手套、手锯、扶梯、油锯、整枝剪、树剪(高枝剪)、高枝油锯、运输工具、绑扎绳及清场工具、鸣号器、喇叭、羊毛脂及羊毛刷等花灌木:枝剪、手锯、扶梯、运输工具、羊毛脂及羊毛刷等绿篱:手锯、扶梯、绿篱锯、运输工具等除草草剪(桑剪)、割灌机、割草机、割草车、手套及草帽等树穴处理盖板、铁锹、其他覆盖材料施肥肥料、铁锹、高压注射器、打孔机等补洞汽油喷灯、大、小凿子、榔头、油锯、竹梯、掏子、手锯、小(尖)水泥刀、毛笔、喷药器、小桶、水泥、石子、纸筋石灰、油漆、防腐剂、保护剂、汽油、机油钢筋、电镀铁钉等。备用钢钉、支架涂料等复壮可参考修剪、施肥、补洞所用工具保洁清扫机械、树叶枝桠粉碎机、除雪机补植铁锹、枝剪、手锯、手套、吊桩工具、移栽机、起苗机、挖坑机、植树机、棕绳、草绳等防灾抢救扶正:扶正器(顶棒、铁葫芦等)、树桩、地桩、铅丝、橡皮带、钢丝绳、扶梯、手锯、油锯、铁锹、成品护树桩(常用水泥桩、钢管桩)或其他木质、竹质的护树桩、竹匠锹等其它:车辆、扶正器、油锯、手锯、老虎钳、铁锹、草包、草绳、8号铅丝、16号铅丝、橡皮带、警示牌、对讲机等备注操作工人常备随身工具:园艺手套、工作手套、枝剪、工作帽、运输工具、安全工具、警示牌、花园工具、草耙及其他本规程用词说明一、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二、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要求(或规定)”,非必须按指定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的要求(或规定)”。引用标准名录1.《园林植物养护技术规程》(DBJ08-19)2.《花坛、花境技术规程》(DBJ08-66)3.《草坪建植和草坪养护管理的技术规程》(DBJ08-67)4.《园林栽植土质量标准》(DBJ03-231)5.《垂直绿化技术规程》(DBJ08-75)6.《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DG/TJ08-702)29\n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程》DG/TJ08-19-2011条文说明2011上海1总则1.0.2园林绿地的组成元素是指《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内的项组成元素即树林、树丛、孤植树、花坛、花境、绿篱及造型植物、立体绿化、容器植物、草坪草地、地被植物、行道树、竹类、水生植物、土壤、园林水体、园林设施及其他设施。《行道树养护技术规程》、《古树名木及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技术规程》及《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另行编写颁发。3树林、树丛、孤植树养护(树木养护)3.1浇水与排水3.1.4浇水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提倡节能减排,有条件应充分利用城市雨水收集,滞蓄、净化过滤等工艺,用水灌溉绿地。6根灌法是指通过吊瓶等装置,让水滴顺着主干往下流,经主根、侧根直达须根和毛根吸收。3.2施肥3.2.1施肥依据应符合下列要求:1为保护生态环境,应提倡植物自我调节循环,除增施有机肥,可通过种植绿肥来调节土壤结构。3.3修剪3.3.2修剪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休眠期修剪1)伤流又称为溢泌。将植物的枝或干切断时,从伤口流出水液的现象称为伤流。落叶树从休眠转入生长期会出现明显的“伤流”现象。3.3.4修剪技术和剪口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2留肩指伤口不平整。3.4松土除草根据林木与环境的关系,以预防为主,把杂草控制在不足危害的程度,因地因时制宜,提倡生物、物理方法及其他有效的生态手段,科学合理运用化学方法。3.7防灾3.7.2防冻害应符合下列要求:6桥接和根接是枝接的两种形式,是用枝条作为接穗进行嫁接。枝接还可分为劈接、切接、皮接、袋接、靠接、髓心形成层接等不同方法。3.7.5冻拔是指冰冻后冻土融解,种植范围内土壤抬高,根系随之抬高。3.7.6防光害应符合下列要求:木质化程度不强的树木或幼树在严寒或酷暑温差变化极大时均会遭受日灼伤害。4花坛养护4.1浇水与排水4.1.1浇水依据应符合下列要求:1冻水指冰冻前浇水,对根系起保温作用。6绿篱及造型植物养护6.3修剪整形6.3.1常绿植物通过修剪,可促进分枝,加速覆盖饱满功能。7立体绿化养护7.1垂直绿化养护7.1.3修剪垂直绿化植物的修剪,可促进分枝,加速覆盖和攀缠的功能。7.2屋顶绿化养护7.2.4屋顶绿化介质应符合下列要求:3常用轻型栽培介质为秸秆、种壳及果壳、有机食品废渣、植物原料、工业废料、珍珠岩等。9草坪、草地养护29\n9.5追播宜追播的草坪有百慕大草坪,马尼拉草坪,结缕草坪等,宜追播的草种有黑麦草种籽,草地早熟禾种籽等。10地被植物养护地被植物分草本和灌木,草本按面积计算,灌木以株计算,低于30cm的木本植株也可按面积计算。11竹类养护11.1成林竹园养护成林竹养护管理要求:改善竹林生长条件和调整竹林群体结构,促进竹林生长。11.1.1散生竹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5竹林更新:及时挖除残留的竹篼和老鞭,并同时松土,有利新鞭新笋生长。6竹林结构调整3)人工干预引导出笋方向是指通过松土、施肥,引导竹林竹鞭向适宜的方向发展出笋,采伐阻止竹子向不适宜的方向伸展出笋。11.1.2丛生竹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5更新调整:每根母竹生长周期为4年~6年,在此期间可年年割笋,在割去的笋头上又能长出新笋芽。而4年~6年后母竹营养负担加重,竹林逐渐衰败,因此必须进行留母竹更新。12水生植物养护12.2施肥12.2.1施肥应符合下列要求:2有机肥包括经过酵解的饼肥、禽粪、厩肥、塘泥等。缓释复合肥包含氮、磷、钾等肥素,养分全面,有效时间长,施用方便。12.5水生植物与鱼类的关系应协调水生植物与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关系,构成和谐生存的水生态系统。13土壤养护13.2土壤水分管理13.2.2灌水定额应符合下列要求:灌水定额指单位面积绿化植物一次灌溉的水量13.6施肥应根据园林植物的需肥规律,土壤和植物营养测试结果,以及肥料的利用率,调整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的合理用量和比例,合理配合施用有机肥和化肥,逐步做到配方施肥。13.7.2因土施肥应符合下列要求:应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补充土壤所需养分。14园林水体维护14.1控制水质方法14.1.2水生植物、水生动物与相应生成的水生微生物组成合宜的生态系统,从而降解污染物质,降低水体的营养水平,优化水体的生态系统结构。14.1.5药剂治理应符合下列要求:常用的除藻剂为硫酸铜溶液(常用量0.3mg/kg~0.5mg/kg)或以高锰酸钾为主要成分的除藻剂。除藻剂若施用不当,水面会出现朦胧的黄色液膜,伤害鱼类等生物,必须慎用。15园林设施及其他设施维护15.7供电、照明、动力15.7.6为响应节能减排,宜推广使用太阳能、风力、沼气、潮汐等绿色能源。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