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1.63 KB
  • 2022-05-13 09:30:36 发布

DB5206∕T53-2018 烤烟漂浮育苗技术规程(铜仁市)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65.160X87DB5206铜仁市地方标准DB5206/T53-2018代替DB522200/T23-2008烤烟漂浮育苗技术规程2018-12-06发布2018-12-06实施铜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nDB5206/T53-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代替DB522200/T23-2008《烤烟漂浮育苗技术规程》。本标准与DB522200/T23-2008相比,主要是进行编辑性修改。本标准由贵州省烟草公司铜仁市公司提出,铜仁市烟草专卖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烟草公司铜仁市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兴强、罗会斌、鲁廷军、刘杨舟、柳太卫、艾永峰。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522200/T23-2008。I\nDB5206/T53-2018烤烟漂浮育苗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梵净山”烤烟漂浮育苗的育苗系统、育苗操作技术、苗期管理及有关注意事项。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铜仁市烤烟漂浮育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5241.1烟草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第1部分:漂浮育苗DB5206/T52烤烟壮苗标准DB5206/T62烟草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5206/T65烟草虫害防治技术规程Q/TYC01烤烟专用苗肥、基肥、追肥内控标准Q/TYC03聚苯乙稀泡沫育苗盘3术语和定义GB/T25241.1规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技术原理将烟草种子直播在装有基质的育苗盘内,育苗盘漂浮在盛有营养液的池中,在这样的设施条件下,提供烟苗生长所需的光、温、水、氧气、营养物质等,使烟苗正常生长发育。5壮苗标准按DB5222/T52规定执行。6育苗系统6.1育苗肥按照Q/TYC01规定执行,采用氮、磷、钾为20:10:15的复混肥料作为育苗专用肥。6.2育苗盘按照Q/TYC03规定执行,采用聚苯乙烯膨化制成的160孔长方型育苗盘,每穴容量约为27ml。6.3基质1\nDB5206/T53-2018基质使用漂浮育苗专用基质,基质材料包括(草炭、泥炭、发酵作物桔杆):膨化珍珠岩:蛭石的体积比为7:2:1。6.4育苗棚采用三种棚型:钢架大棚、钢架中棚和小拱棚,钢架棚采用8~15丝无滴长寿膜,小棚采用6丝农膜呈“A”型拱架。7育苗操作技术7.1场地选择育苗场地具有以下条件:7.1.1地势平坦,地形开阔,四周无高大树木、建筑物或山岗遮荫,无有害气体、无大量扬尘、地下水位较低。7.1.2避开风口、风道。有电源和洁净水源,交通便利,方便管理。远离村寨、蔬菜地、油菜地和森林100m以上。7.1.3选择当年未种植过茄科类作物及蔬菜的地块作苗床地建棚。7.1.4育苗场地四周应彻底清除杂草,减少病虫害滋生载体。7.1.5育苗场地功能:设置消毒区、育苗区、剪叶区、隔离区。7.2营养池、育苗棚的建造7.2.1育苗池制作在元月底前全面结束。按计划面积每亩育苗9-10盘,安排育苗场地、制作育苗池、准备育苗物资。育苗池制作规格如下:7.2.1.1小拱棚育苗(以下统称小棚育苗)。采用长52.5cm、宽33.5cm的浮盘(以下简称旧规格浮盘),育苗池制作规格为内空长1070cm、宽138cm,制作时按2.4米开厢;采用长57cm、宽36cm的浮盘(以下简称新规格浮盘),育苗池制作规格为内空长1160cm,宽150cm;制作时按2.5米开厢;要求苗床内埂高10cm~12cm,外埂高15㎝,埂宽25cm~30㎝,厢沟宽50㎝,池底水平,保持苗床地厢沟、边沟通畅,不积水。7.2.1.2长30米、宽6米钢架插地大棚(又称插地大棚)的育苗池制作。旧规格浮盘苗池制作规格:长1420cm、宽255cm,每一大棚制作四个育苗池,共放776盘,中间留60cm的走道;新规格浮盘苗池制作规格:长1440cm,宽260cm,每一大棚制作四个育苗池,共放700盘,中间留50cm走道。7.2.1.3长12.48m、宽4m钢架插地中棚(又称插地中棚)的育苗池制作。旧规格浮盘苗池制作规格:长1188cm、宽150cm,每一中棚制作2个育苗池,共放184盘,中间留60cm宽走道;新规格浮盘苗池制作规格,长1210cm、宽155cm,每一中棚制作2个育苗池,共放168盘,中间留60cm宽走道。7.2.1.4钢架插地棚可用木板制作育苗池。要求苗池两侧距插地棚3cm,中间留40cm过道,可增加育苗盘数量,提高钢架插地棚利用率。7.2.1.5消毒池、净手池制作。在育苗地围栏进口处制一个长80㎝、宽20㎝、深10㎝的消毒池和净手池,铺膜盛装500倍的“兴发”二氧化氯或20%的漂白粉溶液作毒消液,供人员进入苗床地时手、鞋底消毒,手消毒后必须立即在净手池内清洗。2\nDB5206/T53-20187.2.1.6池埂。可用水泥空心砖、标准火砖、泥土或木板等材料做成,按标准把池埂做好后平整池底。如池底有尖锐物应去除。泥土中有砂石先拣后再用木板轻压,撒细土或细砂找平,并喷施杀虫剂后铺一层旧膜,底膜应先检查、测试无漏水现象后再铺。7.2.1.7小拱架制作。拱架可用铁质材料、竹木材料和其它复合材料,要求拱架坚固。大棚可采用圆拱0架,中棚拱架制成A字型。中棚顶部高度一致,用一横杆(条)或塑料绳固定,顶角小于75,中心拱高90cm~100cm。拱架密度65cm。7.2.2棚膜覆盖与通风孔设置7.2.2.1钢架大棚采用0.08mm~0.15mm无滴膜,小棚采用0.06mm农膜。7.2.2.2棚膜覆盖时,长度计算准确,盖膜时将膜绷紧无皱折,棚脚薄膜四周用泥土压实,以防棚膜积水。7.2.2.3小拱棚通风孔设置:长度不足10m的苗床厢,两侧各开对称的3个(高15cm、宽30cm),两端各开一个(高30cm、宽40cm)计8个通风孔;长度10m以上苗床厢两侧各对开4个,两端各开1个计10个通风孔,规格同上。7.3消毒池制作在育苗场进口围栏处制作一个长80cm、宽40cm、深10cm的消毒(净手)池,池内铺膜盛装漂白粉液或硫酸铜液或毒消液,供苗床管理人员进出时消毒用。7.4苗池装水育苗池用自来水、井水或清洁河水,pH值为6.0~7范围的水,禁用经过烟地或烟地沟渠的污染水,坑塘、池窖水和田水。播种至出苗加水深度5cm,此期间如出现漏水跑肥现象,则及时换膜加水加肥。出苗后加水至8cm。7.5加硫酸铜7.5.1用量:以标准厢计算水深1cm加12g硫酸铜,如按规定的5cm水深,每标准厢加60g。7.5.2方法:在浮盘入池以前,先用温水溶解硫酸铜,然后分五点将硫酸铜溶液施入池中搅拌均匀。7.6育苗盘消毒先将旧盘内残留基质和泥土清除,用“兴发”二氧化氯消毒剂(每小包兑水1kg制成母液,再按1:6兑水稀释成消毒液),用消毒液将浮盘浸泡或喷雾湿透、堆码,用膜密封2d后揭膜,待药气散尽后使用。7.7装盘与播种7.7.1播种:2月上旬播种。7.7.2育苗区消毒7.7.2.1播种前用毒消900倍液对整个育苗区和四周进行环境消毒,装盘区、压穴区、播种区铺薄膜。7.2.2.2工作人员进入装盘区前用毒消将鞋底消毒,用肥皂水洗手、清水净手。7.7.3装盘播种7.7.3.1浮盘检查:浮盘底孔有堵塞的应用铁丝钻空。3\nDB5206/T53-20187.7.3.2测试基质水份:以手握成团、触之即散为度,基质水分不足时适量加水拌合,并将成团基质捏散,至符合要求时即可。7.7.3.3装盘7.7.3.1.1装盘质量:要求基质装填不架空、不过紧,松紧适中,均匀一致。7.7.3.1.2基质装填方法:将基质撒入浮盘孔内,待每穴填至2/3的容量时,轻墩苗盘使基质稍紧实,再用木板或手轻拍浮盘四周3~4下,让基质沉淀,然后再填满基质,并用薄板刮平露出穴格即可。7.7.3.1.3压穴:用压穴板造穴,使苗穴中央凹陷2mm~3mm,使种子落于穴中。7.7.3.4播种使用专用用播种器播种,每穴播1~2粒种子,种子播后覆盖2mm的一层基质,使种子若隐若现为宜。7.8浮盘入池将已播种的苗盘放入营养池中。播种1d后若有的种植孔不能吸水,应及时将孔用细铁丝钻通,使基质吸水确保种衣充分裂解。7.9施肥方法、时间及用量7.9.1方法:先将肥料溶解于桶中,然后将肥料溶液分4~5点施入池内用手搅匀,使营养液与池水充分混合均匀。禁用其它器具绞拌,避免划破底膜。第二次施肥应先将苗盘取出苗池,苗肥施后再将苗盘放入池中。7.9.2苗肥施用量及时间7.9.2.1池水重量测算。池内水重(kg)=池内长(cm)×池内宽(cm)×水深(播后池内有盘应减1cm)÷1000。7.9.2.2苗肥用量。苗肥配方按Q/TYC01烤烟专用苗肥、基肥、追肥内控标准执行。7.9.2.3第一次施肥:在苗盘入池前进行,加肥浓度为100ppm~120ppm;加水到固定水位后,测算池水重量,每50kg池水加苗肥30g;加肥方法:测算准加肥量后,精确秤量苗肥,用10kg水溶化,均匀多点倒入池内,用手拌匀。7.9.2.4第二次施肥:烟苗3~4片真叶期时(约出苗后30d)进行;先按要求补充池水,再测算池水重量,加肥标准为每50kg池水加苗肥75g;加肥方法:测算准加肥量后,精确秤量苗肥,用10kg水溶化,将部分苗盘抬出,均匀多点倒入池内,用手拌匀,再将抬出的苗盘放入池中。7.9.2.5因漏水、补水等原因烟苗缺肥时,可酌情补施苗肥。8苗床期管理8.1人员、工具管理育苗全过程必须由固定的专业人员和使用专用工具进行管理,每次操作必须严格消毒,做到无菌管理,严禁非育苗管理人员进入育苗区。8.2温湿度管理8.2.1播种至出苗前:以保温保湿为主,管理上应盖严外膜保温、保湿,促进种子萌发,随时检查棚膜是否平直,防止风掀翻,当睛天中午棚内温度超过30℃时,揭开棚膜两端通风降温,防止烧种现象发生。4\nDB5206/T53-20188.2.2“出苗”至“十字期”:以通风降湿、保温为主,促进测根生长。正常气候条件下采取白天打开侧窗或通风孔,晚上密封的方法进行管理,遇“倒春寒”天气,则采取隔天打开侧窗或通风孔,晚上密封的方法管理。在打开通风孔时防虫网应仍然密封。8.2.3十字期至三真叶期:以控温为主,阴天和晴天侧窗或通风孔白天打开,晚上密封,当睛天中午(12:00)膜内温度超过30℃应全开侧窗和顶窗或揭膜降温,下午(16:00)盖膜。遇“倒春寒”天气或雨天,尽量减少通风时间。8.2.4三真叶期至五真叶期:正常气候条件下白天打开侧窗和顶窗或两侧通风孔,晚上密封,夜间温度在10℃以上时打开两端通风,天气睛朗时揭开侧、顶窗或全部棚膜加大通风量,使烟苗适应外界温湿度条件。8.2.5成苗期:此期应将侧窗和顶窗或棚膜逐步揭开,直至四周卷起至顶部,进行炼苗,使烟苗逐渐适应外界自然环境。8.3间苗、补苗当烟苗长到“小十字”至“大十字”期间进行间苗、补苗。间苗时保留壮苗去除弱苗,苗盘穴缺苗的应选均匀一致的壮苗进行补缺。8.4剪叶8.4.1原则:剪叶坚持“前促、中稳、后控”的原则。8.4.2剪叶时间:以晴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8:00,阴天10:00~18:00点剪叶为好,以利伤口愈合。严禁在温度低、湿度大的条件下剪叶。8.4.3烟苗检查:剪叶前检查有无不正常的烟苗,发现病株,对发病苗盘单独管理,发现花叶病株苗盘,整盘烟苗全部销毁。8.4.4剪叶次数8.4.4.1烟苗5片真叶期时(叶片封盘),第一次剪叶,进行平剪。剪叶操作时只剪大苗最大叶片的1/3,小苗不剪或少剪,达到控大促小的目的,促进烟苗生长整齐一致。8.4.4.2当苗茎高约3cm~4cm时(与第一次间隔7d),进行第二次剪叶,仍进行平剪,剪叶程度可适当加重,以剪掉最大叶面积的50%为度。以后视情况,确定是否剪叶,在移栽前5d~7d停止剪叶。8.5剪叶操作消毒剪叶前将剪叶器具和手用900倍毒消液或肥皂水清洗消毒。手工每剪一盘,机器每剪一厢后,对手、剪叶工具消毒一次,并及时清理苗盘上的残叶,剪叶后要喷施防病毒农药。用二氧化氯或病毒必克或毒消等作为消毒剂。8.6废弃叶处理剪叶区用塑料膜铺于地面,将剪除的废叶集中放于塑料膜上。剪叶结束,立即将所有废叶清除出育苗区,统一销毁,确保育苗场地卫生。8.7炼苗5\nDB5206/T53-2018烟苗移栽前7d~10d应将苗盘从营养池中取出,在断水、断肥条件下炼苗1~2次,炼苗程度以烟苗中午萎蔫,早晚能恢复为度。移栽前两天停止炼苗,把苗盘放入营养池内,让烟苗充分吸收水分和养分后,再移栽到大田。8.8病、虫害防治按DB5206/T62和DB5206/T65规定执行。9注意事项9.1育苗场地禁止吸烟,非育苗管理人员禁止进入育苗区。9.2移栽结束后应及时收集浮盘、塑料膜、棚架、防虫网等。浮盘必须洗净晾干,放在无鼠害的地方,以防损坏。来年育苗时经消毒并冲洗干净,晾干后使用。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