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0 KB
  • 2022-05-13 09:19:37 发布

景观施工图十问——李春年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景观施工图十问——李春年前言   本文是想通过十个问题来说明景观施工图设计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同时也希望本文能对那些徘徊于施工图设计门槛处的设计师及有志于提高施工图设计能力的设计师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正文   在现阶段的景观设计行业中,对于景观施工图的设计环节重视度还是相当的不够,仅管景观市场对提高景观项目后期设计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但业内仍有很大一部分名流人士及设计师仍未能走出设计概念化的怪圈。更有甚者,某些设计机构仍在雇佣一些只会使用CAD而不懂任何专业的“廉价劳动力”来充当施工图设计师。也有很多只对景观工程略知皮毛的设计师到处吹嘘自已是何等“大师”。我想问大家如下十个问题,大家看看自已真正处在景观施工图的哪个阶段。   1你凭什么说自己能做施工图???   2你能看懂方案吗?   3你看出方案中的优点和不足了吗?   4你有办法能从工程角度实现这个方案吗?   5你能控制材料应用吗?   6你能控制造价吗?   7你知道哪些材料可以节约、节能、环保吗?   8你了解新的工程材料和新技术新工艺吗?   9你知道自己或别人的图纸中哪些地方实施时容易出现问题吗?   10你去过现场吗?有能力指导施工吗?   下面我就一起来探讨下究竟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景观施工图设计师吧。1你凭什么说自己能做施工图?   此题为总纲还是最后作答吧。2你能看懂方案吗?   \n懂方案是施工图设计的基本要求,所以施工图设计师要有一定的方案能力。当然你不必能自己做出很好的方案,但你最起码要了解方案设计的过程和设计基本思路,并对各类设计风格有大致的了解。拿到一个方案图要能很快的读懂方案设计的意图,设计的思路、风格取向。心中要有个如何实施这个方案的大概思路。   如果你拿到方案图,只能看热闹的话,那你就不要做施工图设计了,还是先做个描图员吧。现在行里还要不要专业的描图员却很难说了。所以说:景观施工图设计师须要具备一定的方案设计能力。这个关系到方案能否原味再现,能否在后续设计中完善方案使之更趋于合理化。3你看出方案中的优点和不足了吗?   拿到方案能看清方案的思路特点是第一步,接着就要好好研究一下是否都合理了,好与不好这个时候已经不能单从图面上来分析了,要从更深层次不分析。首先方案布局是否能满足各项功能要求,布局方式是否合理,一定要分析清楚。任何设计的目的都是为了使用,能不能满足功能要求是方案设计成败的关键。如果这个方向都错了,图画再好都是白搭   功能布局没有问题了,下一步就该分析功能场地空间尺度是否合理了。前面回答网友关于如何从方案进入初设和施工图的问题中有详细阐述,就不在此缀述了。功能布局和空间尺度没有问题了就要来分析风格选定是否对路了。这个是须要综合考虑的了,规划空间、建筑形式、立地条件、周边环境、客户群体、业主意见统统都有考虑进来。这个问题要扯清楚了也不是一两句话的事,大家有时间可以先看看这方面的资料。   \n当然作为一个以后期设计为主的设计师来说,并不要求你能像方案设计大师那般对前期设计吃的料透。但起码要达到一个一般方案设计师的水平才行。因为行里做方案的设计师千千万,但达到一定水平的并不多。所以你要对这些东西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帮助前期来完善设计。评定一个方案的好坏不只是单纯的看图画的漂不漂亮,更不是仅用“好”或“不好”就能回答得完整的。你要分析,要深入的分析。取其长,补其短。4你有办法能从工程角度实现这个方案吗?   方案设计好了,不能实施也就只是个方案而已。要想方案设计后能变成现实的东西,首先得有可操作性才行。当然这个可操作性会包括很多方面。但最基本的是从工程角度来分析。方案设计是否符合工程学的要求,设计内容有没有超越现阶段的工程技术范畴,实现这些内容有什么最简单的方法没有(我一直强调,园林景观要用最简单的技术方法解决工程问题。)园林不似建筑那般张扬,建筑可以动不动就搞所谓高科技,园林不是不能加入高科技,但从工程造价、工程施工角度方便性及场地使用维护的方便性来考虑的话,以简单工程技术能解决问题的就不要搞所谓高科技园林了。景观还是跟大家亲近些好。简单工程技术不代表没有技术,更不代表没有技术创新。大家要正确的来看代这个问题。不要以为只有高科技才叫技术。在中国很多技术说穿了会让人发笑,觉得太土,以至于不屑于一顾。但就是这些东西,往往让拥有高科技的西方人瞠目结舌,觉得不可思义。所以工程技术知识对于一个设计师,尤其是施工图设计师是至关重要的。不懂工程技术知识的话,你还是从描图员做起吧,不要自许是XX设计师了。懂工程技术知识不代表能应用好这些知识。能不能找到最简洁的方法来实现工程,就是对工程技术知识能否灵活运用的最好证明。所以作为一个景观施工图设计师不但要懂工程知识,更要能灵活运用工程知识,这是施工图设计很重要的一项基本素质。5你能控制材料应用吗?  \n 工程建设自然少不了各种材料的使用。可建筑材料千千万,你能用好这些材料吗?工程设计不是材料的堆积,好的设计是对材料的娴熟以至于精巧的运用。我们不要求所有的设计师都能把材料用到精巧的程度,那是超级大师级的水准,但最起码要能熟练的使用工程常用材料,要对得起设计师的称号才行。(大师也是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大家也不必太过急于求成,在工作和学习中慢慢来积累吧。)   想要将材料玩弄于股掌之中,那么你必须对所选材料的各种特性了于指掌方可。比如石材,你所选的属于哪类石材(并不需要你去研究其化学成份,分子结构),其力学特性如何,是哪种色系,同色系中属哪个品质层次,又适合与哪些色彩的哪些材料搭配使用,面层上可作哪些质感处理,哪种质感处理又适合在哪种场合下使用,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如何,适不适合当地气候条件,适不适合场景氛围......这些都是我们要了解,要考虑的。   了解了材料的基本特性,这只是材料应用的一个基本条件。而能否熟练的使用,则又要提到尺度的问题。因为材料的承载力、色彩、质感、都定好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尺寸控制,则做不出你想要的效果。材料尺寸控制不好,前面的工作也就白费了。而材料尺寸的把握是要与你的场地空间尺度紧密联系的。   所以材料的选择与运用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的材料采购问题,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问,是需要用相对宏观的眼界来控制的。6你能控制造价吗?   作为业主,他们最终关心除了设计效果外就是一个工程造价的问题。而工程造价却不是由施工方或招标单位所能控制的,是由设计方来控制的。   作为设计单位,一般在接到设计任务书的同时还会接到一个单方工程造价或总造价的控制线。而实际工程中能不能控制住工程造价却还要看设计方的功底了。而造价的控制却又是个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复杂问题。不是预算员拿个软件就能控制的了的。   作为设计师,要大抵控制工程造价,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n基本工程作法及其单方综合造价。对于景观的土建工程部分,这一点算是控制造价的基本要求了。有了这单项的单方综合造价,我们在具体工程节点设计前就可以估出原方案中硬景部分的工程总造价(当然是个大概数),再结合软景的综合单方造价,直接估出整个工程的总造价,从而可以确定方案及初设的造价控制是否已达标。如果未达标,我们也可以此时确定出单项工程量的增减及工程材料修改选用的方向了;   2)单方绿地软景的综合造价。这个问题相对于硬景来说要复杂些,但可以通过以往工程的经验,结合设计中具体乔、灌、草的比例,及特殊苗木要求来评估出一个较合理的数值。相对于工程经验较少的设计师来说,可以向前辈或预算部获取(设计师要学会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   3)工程造价的地方差异。因为各地的生产水平,材料供应渠道不同,这就带来了工程造价的地区性差异。这个问题对于设计师来说,还是向预算部咨询比较好解决。(还是个资源利用的问题。)   4)了解材料市场价格。工程的建设是利用各种材料来完成的。而材料的价格却不象预算定额一样好多年都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像定额站的季度材料调整价格那般夸张(这种价格是如何得出的不得而知,但通常情况下与实际不符。),它是随着材料的供需关系而变化的。同是材料的产地也是一个价格决定因素。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应该定期了解材料市场的价格动向,如此才能在设计中将材料运用的得心应手,又能达到工程造价控的要求。(我进入景观行业的头几年,经常上北京的各大建材市场去转悠,了解各种材料的价格,而且同种材料会询问上十家,然后综合一个平均价。而且还掌握了一批苗木供应商的信息,差不多每半年会向他们咨询一次常用苗木的价格。所以那几年搞设计时对工程造价把握的相当精准,往往一个方案设计完成后领导就会让我给作个粗略的设计估算报给业主,数值比较精准,与施工图工程预算相差不大。只是这几年事情多了,没时间去转了,只好找预算部作些粗略的了解。)   \n掌握了上述四种数据,那么对于设计师来说控制工程造价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在原设计超标的情况下也能准确的做出材料品种调整的选择,避免反复设计工作量。7你知道哪些材料可以节约、节能、环保吗?   能源危机和经济危机崔发了建设节约--环保型社会的进程。   环境景观,作为基础建的重要一环,节约、节能、环保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在我们的环境景观设计中,最能体现节约、节能、环保的就是材料的选择与运用了。   作为设计师,你对节约、节能、环保型的材料又能了解多少呢?   先来看看大家谈的最多的环保型材料。   绿色、无污染(材料运用的区域)是我们通常对环保型材料下的定义。其实我们在对材料下环保定义时应将面扩宽些来看。环保型材料还应是可循环利用的,其生产过程是不破坏环境的、无污染的。比如天然石材。一般只要其辐射强度对人体不致造成伤害就被视为环保材料了。但其生产过程却对其当地的自然条件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往往是在创造一处好的环境过程中将更大一块区域的环境给破坏了,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强能得到改善。所以天然石材不能划归到环保型材料中。而木材亦然。大量木材的使用导致大片植被的破坏,其危害也是不可估量的。竹子近年的研究利用火热,因其生长周期短、间伐式开采对环境基本无影响,而其又有良好的材料力学性能,不失为一种上选的绿色环保材料。相信随着对竹子的研究开发不久将会得到大量的运用。   \n节能型材料,目前市场上此类材料多用于建筑的保温隔热,主要体现在后期运营能耗及资金的节省上。那么对于景观工程而言,这些材料自是可以引入到景观建筑的建造中,但我们要考虑的更多的可能是材料的生产过程的节能性。比如同样是地面砖材,有些是高温长时烧制,有些是压制,都能达到同等强度等级,但其所消耗燃煤、电能却有很大差别。所以我们在使用景观材料时在能达到同等效果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多的使用那些生产过程能耗低的材料。   还有一些常被设计师忽略的东西,比如风、太阳能、水等这些有形与无形的自然材料,在工程立地自然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是可以多考虑考虑如何来利用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绿地吸收太阳热能对改善局部环境大有益处,多增加绿化,多利用植物材料也是一个节能的好方法。(目前有一部分方案设计师尤其从建筑专业转入景观专业的设计师长于硬景的设计,在他们的设计方案中往往出现大面积硬质景观而少绿化景观)。   节约型材料。我国政府提出的发展节约型材料工业的三大任务:1)发展节约型建材工为末为建筑节能创造基础条件;2)发展节约型建材工业是建立循环经济的生要环节;3)发展节约型建材工业改造传统建材业(以矿业加窑业为产为特征的传统建材业,目前尚属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从这三大任务我们可以看出,节约型建材的主要特点是:1)有助于节能。比如节能灯的应用;2)节约资源,能形成循环利用或废物利用,减少环境破环。比如应用粉煤灰砌块既能利用工业废料粉煤灰,又能节约粘土石料等自然资源。   在我们的工程经济性较适中,节约型建材还可表现在人工、机械、工期成本的节约上。比如砼空心砌块,因其体积大,质轻,操作方便,在砌体砌筑中能节省大量人工及工期成本。   其实节约、节能、环保的特性在同一种材料中往往是多方面结合体现的。而这些材料不在少数,随着建材行业的发展将来会更多。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应养成节约、节能、环保的习惯。8你了解新的工程材料和新技术新工艺吗?   \n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工程技术问世,随之而来的是适用这些新技术的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推出。设计行业作为工程材料运用的前沿代表,就必须不断学习这些新技术,了解新材料、新工艺。就景观行业而言,近几年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研发的表现比较突出的是防水材料、生态类铺装材料、生态类水静化技术,驳岸、挡墙结构材料等。比如高承载整体现浇砼植草地坪,这种材料既可满足各类车辆的荷载要求,又能符合草坪生长的根系发展要求,而不会像普通植草砖经车辆辗压后易秃斑死亡。   尽管新材料被不断推广,而目前在行业内,设计中却没有将相应的施工工艺应用进来,仍然采用常规工艺作法,而致使新材料的特性无法发挥。最典型的例子是生态透水砖的应用。生态透水砖的特征是具有透水性,让部分天然雨水渗入地表土层归还大地从而改进生态环境。而设计中大家往往采用的是普通地砖的灰土+砼垫层作法,这样水就不能渗透到土层中了,同时在北方因气候因素,在砖体中因存有过量水份,反造成砖体结构的冻胀破坏。透水砖的理想作法应是采用碎石土或级配砂石垫层,让水能真正渗透入土层,同时可让地气上行,使透水砖的透水、透气、调节气候的作用发挥出来,真正能起到改进生态环境的作用。   有句名言:活动老,学到老。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就必须要有持续学习的能力。9你知道自己或别人的图纸中哪些地方实施时容易出现问题吗?   作为工程施工的依据,施工图理应将各项技术问题全部解决在图纸中。但因工程条件的变化再加上景观工程的工程特性,往往在实际工程中总会有些设计过程中预计不到的东西,或可变性较大的东西出现,导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须要设计方的密切配合来不断完善设计。这也是常说的到工程竣工验收才是本项目设计结束的时候。   景观工程中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分项内容大致如下:   \n1)景观地形。地形设计属竖向设计范畴。在竖向设计中其它部分按规范要求设计一般都不会出什么问题,唯地形的现场整理往往不尽如人意。人为主观性体现的较强,工人的素质对地形的影响较大,常需设计师现场指导调整。另外景观地形多为小尺度的微地形,堆叠时虽可能满足观感要求,但回填土的沉降易影响地形构架,一旦种上植物后地形的感受又被削弱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堆石。这个包括掇山和叠石理水。因为天然石材的形态规格在设计中是无法规定死的。往往只能给出一个大概的控制范围,这样就造成了施工的再次创造性。而这些又对施工队伍素质的要求很高。可以这么说一般的施工队都是不具备这种施工能力的。能不能聘用专业掇山理水的施工队伍则不是设计师可以确定的事。所以这项工程对设计师的要求是很高的,既使设计师亲自上阵,但没有一定经验的积累也是很容易走形的。  3)种植。种植设计往往从图纸中表述很难看出问题。但工程经验比较丰富的设计师都知道,设计图纸上表述的苗木往往都是按成年树冠来做的,实际按图种植后很多时候会有植物种植不够饱满的情况,往往不能满足业主短期内出效果的要求。所以像以前那些老园林设计院在做种植设计时是有三套植被配植图的。即种植施工时的配植图、五年后的配植图、十年后的配植图。报审是上报十年后的配植图。这样在种植时因植物规格较小,适当密植,达到一个短期的效果,五年后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开始相互影响了,就将其中一些树木移植到它处,还能保证景观效果。十年后大多数树木都基本成型,可以将受影响的树木再移植出去,如是就达到了最终的种植效果了。也就是我们现在种植施工图所表达的效果。这种科学的设计方法和管理方法还是值得我们继承的。不应该抛弃。   植物选苗时大家都知道有个号苗的过程,但号苗一般只针对于名贵树种和大规格树种,而树木在苗圃内的观感与种植现场的观感由于背影环境的不同又是有区别的。而其它苗木的进苗控制也不一定能做得很到位。如此一来便又在施工现场积累了一大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又是比较隐蔽的,是易出问题的。所以设计师的现场指导和聘用一个负责任的专业化的施工队是很重要的。\n10你去过现场吗?有能力指导施工吗?   设计师下现场是理所当然的事,不过我却遇到过很多设计做了好几年了却从来没去不过现场的设计师。我只能说这些设计师不能算是合格的设计师。   设计之前便有一个现场踏堪的工作。这个便是让设计方对整个场地及其与周边环境有一个感性认识,掌握第一手现场资料。是做设计的一项重要依据。   而设计图纸完成之后,设计师就更应该要下现场了,去感受下自已设计的成果,找出好与不足。寻找更好的设计方法和技术解决途径。设计师下工地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一个没下过工地的设计师连自已设计的图纸中有哪些错误、有哪些缺项都理不出来,又如何指望其有实质性的提高呢。施工现场观摩是提升设计的最佳途径。   现场指导施工,不仅仅要了解一些工程知识,更要有对现场实地情况的深刻理解。要能及时对设计中不合现场条件的内容进行调整修改,并能快速进行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要能指导现场施工,是必须要多积累现场经验才能做到的。所以大家人机会多上工地走走吧。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第1个问题吧。1你凭什么说自己能做施工图?   景观施工图设计,不光是会用CAD画几张图就算是施工图设计师了。她的涉猎面是很广的。须要健康的体魄,广博的知识,专业的技术、源源不断的创新力,团队的协作,良好的沟通,优秀的机变能力及强大的爱业敬业精神。   \n所以要做好施工图设计,大家须要,多出去走走看看,既强健体魄又增长见识;多看书学习,知识面要广,技术要精,学习必不可少,而且要有长期持续学习的能力,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不进则退”;新的东西的出现总是要抛充一些旧的东西,适时的“忘记”一些东西可以给我们的设计带来一些新的闪光点,带来新的乐趣,如是就有了不断的创新;多专业组合设计,要有与人合作的精神,抛开自我轴心论,须知“欲驭人者,须先驭于人”;沟通是设计的桥“梁”,桥有很多种,有能从多种途径来架起这座“桥”即语言沟通、草图沟通、图纸沟通都要会;新的情况出现,就要有就的思路来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常说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一点在现场指导中尤其重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功夫,用图纸表达出来更要功夫,功夫不到,设计就会有问题,所以敬业爱业是做好施工图设计的一大关键所在。   看了上面的这此文字,大家对于自已到底处于景观施工图的哪个阶段应是心中有数。大家多努力,相信将来会有一大批优秀的景观施工图设计师涌现出来的,也许其中就有你。后记:   其实酝酿本文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从四月份开始就已在陆续在网上公开十个问题的探讨内容,但因为确实是工作太忙的缘故,导致本文全文晚了三、四个月才能与大家相见。还请大家见谅。今后还将继续努力,和大家一起探讨景观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既总结提高自身,也希望能对广大景观设计师能有所帮助。o                                                               李春年                                                              2009-08-31,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