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96 KB
- 2023-01-16 15:30:5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城市绿化景观系统规划2003/12/14\n一、城市绿化系统的组成城市绿化系统指的是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1、城市绿化的开展历程与趋势在古希腊、罗马城市中,公众的户外活动常常利用集市、墓园、军事营地等城市开敞空间。中国唐代的“曲江池〞在节庆日供百姓游赏。文艺复兴以后,欧洲各国的不少皇家园林开始定期向公众开放。1810年,英国伦敦的皇家园林〔RegentPark〕一局部被用于房地产开发,其余局部正式向公众开放。19世纪工业化城市的卫生与健康环境严重恶化。从1833年起,英国议会公布了一系列方案,开始准许动用税收建造城市公园和其他城市根底设施。1843年,英国利物浦动用税收建造了公众可免费使用的伯肯海德公园〔BirkinheadPark〕,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的正式诞生。\n19世纪下半叶,欧洲、北美掀起了城市公园建设的第一次高潮,并影响到中国和日本,她被称为“公园运动〞〔ParkMovement〕。在公园运动时期,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城市绿化具有五个方面的价值:即保障公众健康、滋养道德精神、表达浪漫主义〔社会思潮〕、提高劳动者工作效率、促使城市地价增值。1880年,美国波斯顿的公园以河流、泥滩、荒草地所限定的自然空间为定界依据,突破了城市方格网格局的限制,利用200~1500英尺宽的带状绿化,将数个公园连成一体。\n1898年,霍华德〔E.Howard〕出版了?明日的城市?,写下了人类重新审视城市与自己关系的新篇章。1935年的莫斯科第一个市政建设总体规划在城市用地外围建立10km宽的“森林公园带〞。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环绕伦敦形成一道宽5英里的绿带,1955年又将该绿带宽度增加到6~10英里。第二次世界大站以后,欧、亚各国在废墟上重建城市家园,城市绿化建设迈入了继“公园运动〞之后的第二次高潮。70年代以后,在生态思想的影响下,城市绿化建设开始呈现新的动态,如“自然中的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城市绿化系统的两大开展趋势:第一,城市绿化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对象正从土地和植物两个因素向水文、大气、动物、微生物、能源、城市废弃物等要素延伸。第二,绿地在城市中的布局由集中到分散,又分散到联系,又联系到融合,呈现出逐步走向网络连接、城郊融合的开展趋势,在人与绿化之关系不断改善的同时,城市中生物与环境的自然联系状态趋于逐步恢复。\n2、城市绿化功能〔1〕改善气候的功能,包括调节气温和湿度,增强城市竖向通风,分散并减弱城市热岛效应,降低风速,防止风沙。〔2〕改善城市卫生环境的功能,包括维持氧气的正常比例,吸收CO2;降低SO2,氟化物、氯化物、氮氧化物的含量;降低空气漂尘的浓度;缓解城市噪声;使空气含菌量明显降低。〔3〕减少地表径流,减缓暴雨积水,修养水源,蓄水防洪。〔4〕防灾功能,包括:防止火灾蔓延;成为防止防震的避难通道;减轻雪崩、滑坡、泥石流等灾害。〔5〕显著改善城市景观,包括:完善城市天际线,协调建筑物之间的关系,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强烈需求,创造宜人的城市生活情调等。〔6〕对游憩活动的承载功能。它能吸引定居、容纳户外游憩,也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7〕城市节能。通过攀缘绿化,屋顶绿化和庭荫栽植等,冬季挡风、夏季庇荫,城市绿化可以减少城市热辐射,降低采暖和制冷的能耗。\n3、城市绿地分类1992年国务院颁发的?城市绿化条理?,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共绿地、居住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林绿地、生产绿地〞及“风景林地、干道绿化等〞。另一种是?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共绿地〔G1〕,生产防护绿地〔G2〕,及居住用地中的绿地〔R14、R24、R34、R44〕。新的城市绿地分类方法具有四个特点:第一,以城市绿地的核心功能为分类依据;第二,采用分级代码法,将城市绿地分为5大类,16中类和9小类;第三,涵盖城市范围内的所有绿化用地;第四,突破城市建设用地有限配额,将城市绿地的范围延伸到城市外围地带。\n类别代号类别名称内容与范围备注大类中类小类G1G11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有一定游憩设施,具有休闲、生态、美化、防灾等综合功能的绿地等同于公共绿地,参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平衡综合性公园内容丰富,设施齐全,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包括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公园G12专类公园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G121儿童公园单独设置,供少年儿童游戏及开展科普、文体活动,有安全、完善的设施的绿地G122动物园人工饲养条件下,异地保护野生动物恭观赏,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动物繁育的场地G123植物园种植野生动物,进行科学研究和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nG124历史名园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G125风景名胜区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以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点为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的绿地G126游乐公园具有大型游乐设施,单独设置,生态环境较好的绿地G127其他专类除以上各种专类公园外的具有特定主题内容的绿地。如雕塑园、盆景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公园等G13敞开绿地沿道路、水系、城墙等有一定游憩设施,供公众休闲,具有较好景观效果的绿带或小型绿化用地相似用名:街头绿地,街旁游园,带状公园G131带状绿地沿城市主次干道、河流、旧城基等的狭长绿地宽度应8mG132块状绿地位于城市道路红线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如小型沿街绿地、广场绿地等广场绿地的绿地率宜50%,其他块状绿地面积宜400㎡,绿地率宜65%\nG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用地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参与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平衡G3防护绿地出于卫生、隔离、安全要求,针对自然灾害及城市公害,有一定防护功能的绿地参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平衡G31自然灾害防护绿地对自然灾害起到一定减弱作用的绿地,如防风林、防沙林、水体防护林及各类地质不稳定地段的防护绿地G32公害防护绿地对废气、噪声等城市公害有一定减弱作用的绿地,如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等G33其他防护绿除上述之外的防护绿地,如城市高压走廊绿地带,城市管线防护绿地、铁路防护绿地带、城市组团隔离带等G4附属绿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特殊用地等各类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化用地G41G42\nG41居住绿地居住用地内的绿地。如居住小区游园、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地等G42公共设施绿地公共设施用地内的绿地G43工业用地绿地工业用地内的绿地G44仓储用地绿地仓储用地内的绿地G45对外交通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内的绿地G46道路绿地道路广场用地内的绿地,如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地、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绿地等G47市政设施绿地市政设施用地内的绿地G48特殊用地绿地特殊用地内的绿地\nG5生态景观控制区位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以内,城市建设用地以外,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区域G51生态控制区为改善城市生态和景观质量需要加以控制的区域。如水源保护区、城市及城市组团隔离带、基础设施绿化防护区、自然保护区、湿地、山体、林地、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等G52景观游憩区具有较好的景观和教完善的游览、休闲、游憩设施的大型自然风景区域。如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文化遗址保护区,观光农业区,野生动植物园等\n二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的任务和内容1、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的任务城市绿化系统规划指通过规划手段,对城市绿地及其物种在类型、规模、空间、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系统化配置及相关安排。城市绿化系统规划具有以下两种形式。第一种属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局部,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多个专业规划之一。该规划主要涉及总体规划层次,其任务是调查与评价城市开展的自然条件,参与研究城市的开展规模和布局结构,研究、协调城市绿地与其他各项建设用地的关系,确定和部署城市绿地,处理远期开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知道城市绿地化的合理开展。\n第二种属“单独编制的专业规划〞,或称“专项规划〞,它是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实施、绿化建设的规划管理而另行独立编制的规划。?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实施细那么?第十六条特别提出〔城市绿化规划〕“必要时可分别编制〞;建设部修订的“园林城市评选标准〞第一条规定“绿地系统规划已编制完成〞所指的规划,也属于该第二种形式。该“专项规划〞的特征是涉及区域、总体、详规多个规划层次,其主要任务是以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深入调查和确定城市绿化各项开展指标,详细部署各类城市绿地的开展,确定城市绿化树种、容量、特色、功能、设施等城市绿化开展的具体内容,部署大环境绿化,对近期重点工程进行规划深化或直接安排,保障城市绿化与大环境绿化的协调开展\n2、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的内容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绿化系统规划〔专业规划〕的具体内容如下:〔1〕依据城市经济社会开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要求,确定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那么〔2〕调查与分析评价城市绿化现状、开展条件及存在问题;〔3〕研究确定城市绿化系统的开展目标与主要指标;〔4〕参与综合研究城市的布局结构,确定城市绿化系统的用地布局;〔5〕确定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指G1、G2、G3〕的位置、范围、性质及主要功能;〔6〕划定需要保护、保存和建设的城郊绿地〔指“生态景观控制区〞G5〕;〔7〕确定分期建设步骤和近期实施工程,提出实施管理建议;〔8〕编制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的图纸和文件。\n3、城市绿化的开展目标主要是建设园林城市。1994年“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把创立“园林城市〞作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向全国作了部署。1996年,建设部修订了新的“园林城市评选标准〞,内容如下。〔1〕全市绿地系统规划已编制完成,经批准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绿地各项规划指标先进。规划得到严格管理和实施,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保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及道路绿化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形成统一完整的系统,取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2〕充分保护和利用城市依托的自然山川地貌和郊区林地、工业用地,将城市绿地系统同国土绿化紧密联系,把城市当成一个大园林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形成城乡一体的优良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组成城市良性的气流循环,促使物种多样性趋于丰富。突出城市文化和民族传统,文物古迹及其所处环境得到保护,古树名木保护复社。形成城市独有的自然、文化风貌特色。\n〔3〕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成果到达全国先进水平。各项园林绿化指标最近5年逐年增长并经遥感技术签定核实。城市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5%,建成区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6㎡。〔4〕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合理,分布均匀,设施齐全,维护良好,特色鲜明。各城区间的指标差距逐年缩小。公园设计突出植物景观,绿化面积应站陆地总面积的70%以上,绿化种植管理正常,能够满足人们休息、欣赏及文化需要,社会评价良好。逐步推行按绿地生物量考核绿地质量,不断提高绿化水平。城市重点园林的设计、建设、管理到达全国先进水平或者获得全国性奖励。〔5〕城市街道绿化普及率达95%以上,市区干道绿户到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全市形成林荫路系统,道路绿化、美化具有本地区特点。江、河、湖、海等水体沿岸绿化良好,具有特色,形成城市特有的风光带。〔6〕居住区绿化普及。新建居住小区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30%以上,辟有休息活动园地,改造旧有居住区绿化面积也不少于总面积的25%。全市出现一批园林式居住区。居住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资金落实,措施得当,绿化种植维护落实,设施保持完善,方便居民,反映良好。\n〔7〕市内各单位普遍搞好绿化美化工作。开展“花园式单位〞、“园林化单位〞或“绿化美化先进单位〞评选活动。标准科学合理,制度严格。涌现出大批的先进单位,绿化达标单位占50%以上,先进单位占20%以上。各单位和居民个人积极开展庭院、阳台、屋顶、墙面和室内的绿化美化活动,水平不断提高,取得良好效果。〔8〕按照城市卫生、平安、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落实维护管理措施,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环境效益良好。搞好城市环境综合智力,大气、水环境良好,各项环保监测指标均不超过规定标准。〔9〕全市生产绿的总面积不低于城市建城区面积2%。城市各项绿化美化工程所用苗木自给率应缓解,环境效益良好。搞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大气、水环境良好,各项环保检测指标均不超过规定标准。〔10〕全市年年完成义务植树绿化任务,成果显著。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85%。〔11〕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机构完善,只能明确,管理法规、制度健全、配套,执法管理落实、有效。园林绿化维护管理队伍和资金落实,绿地维护良好,杜绝侵占绿地、破坏绿化成果的严重事件。\n〔12〕城市领导重视绿化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生态工作,指导思想明确,实施措施有力,结合城市实际创造出全面经验,对全过城市环境建设和园林绿化工作有示范、推动作用。4、城市绿化的规划指标〔1〕城市绿地的统计〔2〕规划指标的定义绿地率是指绿地在一定用地范围内所占面积的比例,如城市绿地率和居住用地绿地率等。屋顶绿化不计入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是指各种植物垂直投影面积在一定用地范围内所占面积的比例。绿化覆盖率不是用地指标,但它是研究绿量和衡量绿化环境效能的重要指标。城市人均公共绿地是制城市常住人口平均享有的公共绿地面积即〔G11+G12+G13〕/常住人口数。我国规定的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定额为每人约6㎡以上。\n〔3〕规划指标确实定1993年国家建设部颁发了?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规定?。该文件规定了城市绿化的规划指标定额;2000年的人均公共绿地5~7㎡〔视人均城市用地指标而定〕,城市绿化覆盖率应不少于30%,2021年的人均公共绿地6~8㎡,城市绿化覆盖率不少于35%。下面是1997年12个国家“园林城市〞人均公共绿地指标\n人均公共绿地(㎡)人均公共绿地(㎡)北京6.97威海14.97合肥7.40大连7.00珠海20.10南京7.97杭州5.34厦门9.43深圳13.89南宁6.74中山9.42“园林城市”平均12.49马鞍山8.39全国城市平均5.54\n5、城市绿化系统的规划布局〔1〕结构布局原那么网络原那么:各种绿地相互连成网络,城市被绿地楔入或外围以绿带环绕,可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匀布原那么:各级公园按各自的有效效劳半径均匀分布;不同级别、类型的公园一般不互相代替。自然原那么:规划尽量结合山脉、河湖、坡地、荒滩、林地及优美景观地带。因地制宜和生命周期原那么:重视土地利用现状和地形、林地、史迹等条件。充分考虑植物生命周期、群落演替过程。地方性原那么:乡土物种和古树名木代表了自然选择或社会历史选择的结果,通常是使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到达良好循环的骨干。地方性原那么能使物种及其生存环境之间迅速建立食物链、食物网关系,并能有效缓解病虫害。\n〔2〕公共绿地公共绿地向公众开放,具有游憩功能,常兼具景观、环境、教育、防灾等功能。〔3〕生产绿地生产绿地指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用地。〔4〕防护绿地防护绿地指为改善城市的自然条件、卫生条件和平安条件,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所设的绿地,其主要特征是对自然灾害或城市公害具一定的防护功能,不宜兼作公园使用。〔5〕附属绿地附属绿地是指除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以外的其他所有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绿地。\n〔6〕生态景观控制区生态景观控制区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以外,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以内,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游憩、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区域。三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原那么1、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景观包括自然、人文、社会诸要素,它的通常含义是指通过视觉所感知的城市物质形态和文化生活形态。为改善城市景观,1960年代以后涌现出许多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和实践。概括来看,城市景观的完善需要多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复杂调控,需要多个层次的规划与设计的长期协同配合。城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1〕依据城市自然、历史文化特点和经济社会开展规划的战略要求,确定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知道思想和规划原那么;〔2〕调查开掘与分析评价城市景观资源、利用现状、开展条件及存在问题;\n〔3〕研究确定城市景观的特色与目标;〔4〕研究城市用地的结构布局和城市景观的结构布局,确定符合社会理想的城市景观结构;〔5〕划定有关城市景观控制区,如城市背景、制高点、门户、重点视廊视域、特征地带等,并提出相关安排;〔6〕确定需要保存、保护、利用和开发建设的城市户外活动空间,整体安排客流集散中心、闹市、广场、步行街、名胜古迹、亲水地带和开敞绿地的结构布局;〔7〕确定分期建设步骤和近期实施工程;〔8〕提出实施管理建议。〔9〕编制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图纸和文件。\n2、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根本原那么〔1〕舒适性原那么:充分考虑人类在城市环境中的行为心理规律,研究创造便利、舒适、安逸的城市生活环境。〔2〕城市审美原那么:充分考虑感官与文化心理对城市纷杂信息的承受能力及评价标准,研究创造有特色、有内涵、可识别、和谐、悦目的城市审美品质。〔3〕生态环境原那么:人类在利用城市便利条件、经济文化优越环境的同时,在事关其生存与健康的大气环境、声环境、水环境和卫生环境方面,正蒙受着巨大的损失。城市景观系统规划必须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尽其所能,充分利用阳光、气候、动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资源,与人工手段一起,创造健康的生存环境。〔4〕因借原那么:城市景观建设须借助山脉、河湖、林地等自然景观大背景,同时结合城市内部的自然地形地物和人文资源条件,俗者避之,佳者收之,因地制宜地保护与利用城市景观资源。\n〔5〕历史文化保护原那么:重视城市历史文化的继承与保护,重视城市景观的历史延续性及其外乡文化特性。〔6〕整体性原那么:主体意义上的城市景观是人们对城市客体的感知综合与记忆,她要求城市景观要素之间具有较好的连贯性、一致性和协同性。-\n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