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0 KB
  • 2022-05-13 10:11:25 发布

未来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创新和发展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未来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创新和发展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同时应顺应世界园林绿化发展的趋势。本文概述了世界园林发展和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的现状,提出城市建设中面向未来的园林绿化创新的任务与目标,并以科技与文化艺术相结合为关键,拓宽园林规划设计领域,以创造符合生态要求和人类需要的园林艺术。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创新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A1世界园林发展的概况及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的现状世界古典园林以中国园林、日本园林、法国勤诺特园林和英国风景园林为主要代表。现代园林从本世纪20、30年代开始形成,是把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的构思运用于园林设计,讲究自由布局和空间的穿插,建筑群、山、水和植物相互映衬,追求形状、质地、色彩的抽象构图,还吸收了日本庭园的某些手法,现代园林随着建筑和造园技术的发展而风行世界。近年来我国城市园林绿化虽已得到极大发展,但受经济发展、体制功能、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园林绿化规划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六大类绿地中与城市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绿地、公园绿地、单位绿地等方面,7\n尚未摆脱旧有园林绿地的框架。2面向未来的城市园林绿化创新的任务与目标8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提倡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美化城市环境,为人为的生存提供适宜的环境,因此国家将园林绿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作为城市园林事业和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城市环境园林绿化创新的任务:一是对城市建设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污染进行规划治理;二是对现存自然条件尽可能地加以保护,并辅以人工手段输入自然因素,提高生态系统和绿地质量,达到必要的生态效益,尽力构筑城市完整的生态系统和绿地系统;尽力通过自然山川的绿地系统,形成城市良性气流循环,改善城市小气候,最终缓解或消除城市的热岛效应,为人类的生存提供适宜的环境,为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3绿化规划设计创新的关键技术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园林绿化行业的规划设计手段,研究方法不断改善,对艺术的研究更深入,它们的结合使园林艺术的发展更趋完美和成熟。3.1计算机的应用使传承与创新进入一个新阶段计算机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园林绿化的研究方法更先进,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比如虚拟技术的运用,把园林绿化的相关因素,如景观生态、行为心理、7\n绿量与景观质量和数量的关系,与土地的合理利用、交通布局等进行模拟配置,通过调整、比较分析,选择出最佳方案。这种通过计算机进行的创作和可行性研究,迅速而准确,大大提高了设计质量。信息技术还有利于对规划设计寻求更广泛的合作,集中多方智慧,创造出更好的成果。计算机的应用还有利实现规划设计与工程实施管理的衔接,最大限度的保证设计目标实现。为与规划设计相适应,在园林绿化工作中还应进行各种研究,如植物育苗技术、新品种的培育、病虫害的防治以及绿地灌溉节水节能技术、机械化施工技术等。只有通过科学技术的应用,积极推广科技成果,园林绿化的传承与创新才能得到技术支撑,走向新的发展阶段。3.2艺术是园林绿化成功的重要标志园林本身就是一门造型艺术,始终和艺术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成为优秀文化的载体,贯穿人们的精神理念和价值的追求,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诗歌、绘画是创作的蓝本。园林设计师更把大地作为一张画布,通过造园技术用景观实现诗歌、绘画的创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设计师们不断从现代艺术理论中吸取营养,并通过先进手段把中国传统园林造园的空间艺术、色彩艺术、造景艺术进行科学的总结、提炼、应用到创作中,7\n有利于创造出高水平的园林佳作。园林绿化的艺术观,艺术素养直接影响到规划设计的传承与创新。古代园林大多是少数人享受的独乐园,现代园林是人民群众的众乐园现代园林性质、风格、用途的变化影响到艺术观的改变。在规划设计中,传统园林时空处理方式,动静结合及植物配置等方法在现代艺术观指导下,仍能将景观与艺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规划设计增添光彩。4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人们的自然观、社会观及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深刻的变化着。园林绿化事业必须符合这种社会进步生态观、人文观的要求。4.1人文观园林绿化为大众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其规划设计应以人为本,传承与创新应符合人们心理、生理的感受和审美情趣,能否解决这一问题是衡量设计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4.1.1功能与需求园林绿化功能具有多元属性,有改善生态环境、美好城市、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减灾避灾、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等作用,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园林绿化首要的功能,这是规划设计首先应该考虑的。绿地系统已由公共绿地、住宅绿地、交通绿地、防护绿地及单位绿地等组成,它们所发挥的功能有一定的区别,7\n应根据其具体功能进行规划设计,以满足人们的需求。4.1.2美观舒适园林设计要立足于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更好地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服务。创建充满生机的植物景观,充满活力的设施,能使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体验回归自然的感受,使身心得到休息,唤起对生命的热爱和美好感情的滋生,启发、培育审美情趣和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道德情操。因此,以人为本的观念与对造园艺术的追求找到了结合点,提高了对园林绿化传承与创新的艺术要求,使园林景观的自然美、社会美、人文美更符合人的心理、生理对舒适度的追求。4.2生态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物质享受,也给环境带来污染,影响了人类自身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功能的园林绿化,承担了协调城市建筑和环境的重要任务,在规划时生态观应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4.2.1绿地数量与质量并重适宜的绿地指标是保证城市健康的最低要求,是环境改善的重要因素。而绿量是指园林植7\n物茎叶所占据的空间体积及因此而发生的能量交换等。它是绿地植被类型与数量的结合,是衡量绿地生态功能的指标。所以城市应根据实际情况,参考先进国家地区的经验,把人均绿地面积等指标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同时提高绿地建设质量,把绿量、绿地布局、绿地稳定性和抗逆性、物种多样性、地方性及自我维持机制很好地结合,更好地发挥美好城市,净化空气、减少污染、清新空气的功能。因此,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应在发挥生态功能上下功夫,把生态观视为传统的延续和进步,使传承和创新得到有机的结合,实现园林绿化的形式、内容和功能的统一。4.2.2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是核心从继承传统园林精华和园林创新的角度,以及更好地发挥绿地生态功能等,都必须考虑地方性。生态恢复和重建的理论其核心也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因为地方的生物气候、地形地貌、植物群落及由此而产生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特性、唯一性,是创作的基础和源泉。比如农村中的小桥流水、桃红柳绿等田园情趣是居者在熟知当地自然基础上创造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杰作。5结束语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期,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对生存空间的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成为众多城市追求的重要目标,因此园林绿化规划、人性化的设计、7\n绿化树种配置及其功能作用、栽培技术的研究都需达到一个新的水准,以便更好地与国际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趋势接轨。参考文献:[1]王秉洛.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特点和任务[J].中国园林,2003,(1):4-6[2]包满珠,李如生.浅谈园林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J].中国园林,2004,(4):66-68[3]王祥荣.植物造园与生态设计[J].城市规划,2001,(5):3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