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3.00 KB
  • 2022-05-13 09:08:21 发布

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研究

  • 13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研究姓名:刘婕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指导教师:余柏椿2011-0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汽车的出现和普及使得车道不断加宽,人行道越来越窄,穿梭的汽车让人们提心吊胆,由于人与机动交通的矛盾日益激化,触动人们的反思并进行了“步行革命”,“步行街”应运而生。步行街作为城市线性公共空间,折射出生动的城市生活、璀璨的历史与文化,成为人们观察、认知、评价城市的重要窗口。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步行街在我国逐渐成为了城市建设的焦点,已成为中国非常重要的城市空间形态。遗憾的是,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却缺乏科学的规范指导,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步行街景观建设标准,建设多直接借鉴国外理论实践经验,缺乏针对我国步行街自身特色的分析和研究。因此,迫切需要立足我国实情,制定一套实用的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可为制定规划方案和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引导城市步行街景观建设合理有序的发展;另一方面,可对已建项目进行景观评价,为其进行升级改造提出可行的建议,进而为下一步理论研究提供基础,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良性循环发展。作为“城市景观特色级区理论模式研究”的子课题,本文首先系统地归纳了“级区理论”的基本内容,阐释了本研究在“级区理论”中的定位,重点探讨了步行街景观特色“级”与“区”的关系,阐述步行街景观绝对级与相对级的概念,并确定了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构建和应用的程序。\n其次,由于步行街景观特色实质上是经过人们的比较最终形成的心理感受,因此本项研究引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深入研究了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的原理。提出了绝对审美判断、相对审美判断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步行街景观特色审美心理结构模型,论证了影响步行街景观特色审美判断的决定性心理作用——“注意”和“记忆”的规律。在理清分级原理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实地踏勘和问卷调研,从定性研究的角度归纳产生步行街景观意象的“注意的标准”,以及产生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的“记忆的标准”。并采用步行街现实景观元素—→步行街景观意象元素—→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元素三个层次的研究,逐层推导选取出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因子。I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定性的研究基础上,本文综合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与FCE(模糊综合法)对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进行了定量化的研究。经过实地调查、访谈、统计分析研究得出了步行街景观特色的绝对级——指标权重,从而构建了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最后,以武汉市为区域研究对象,对其范围内的步行街景观特色进行了分级应用实践——确定了特定研究对象的相对级。通过对分级结果的分析,归纳武汉市步行街景观特色营造的特点与规律,各步行街景观特色构建的共性与差异,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武汉市步行街景观规划改造或新建设计的建议。关键词: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级区;意象II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After18thcenturyindustrialrevolution,theemergenceandpopularityofcarsmadedriveconstantlywidening,thesidewalksbecamemoreandmorenarrow,shuttlecarsmakepeoplenervous.Theconflictbetweenmanandtheincreasingintensificationofmotorizedtransportladeto;walkingrevolution;,then;pedestrianmall;appeared.Pedestrianmallasanurbanlinearpublicspace,areflectionoflivelycitylife,hasbrillianthistoryandculture.After19><>980s,withthesocialandeconomicdevelopment,pedestrianmallinChinahasbecomethefocusofurbanconstruction.Unfortunately,\ntheconstructionofsuchalargescaleisthelackofscientificnormsguide.Therefore,weneedtobaseourfacts,todevelopapracticalclassificationofLandscapeCharacteristicpedestrianevaluationindexsystem.Firstly,thepapersummarizedthe“level-areatheory,;thebasiccontent,explainedthestudyinthe;level-areatheory;positioning,focusingonthepedestrianmallLandscapeCharacteristic;level;and;area;betweentheabsolutelevelandproposedtheconceptofrelativelevelandtoidentifyaindexsystemofclassificationofLandscapeCharacteristicandapplicationprocedures.Then,thisstudyintroducesthetheoryofpsychology,in-depthstudyofthepedestrianmalllandscapecharacterclassificationprinciple.Madeabsoluteaestheticjudgments,therelativeaestheticjudgmentsconcept,anddemonstratestheimpactofpedestrianmalllandscapecharacterofaestheticjudgmentsofthedecisivepsychologicaleffect-;attention;and;memory;ofthelaw.Throughfieldreconnaissanceandsurveyresearch,summarizedfromtheperspectiveofqualitativeresearchhavepedestrianmalllandscapeimageofthe;standardofcare;andhavepedestrianmallLandscapeCharacteristicimagesof;Memoryofthestandard.;Andtherealityoflandscapeelementsbypedestrianmall—→pedestrianmalllandscapeimageelements—→pedestrianmallLandscapeCharacteristicofthethree-stepwayofimageelements,layersderivedfrompedestrianmallLandscapeCharacteristicselectgradeindexfactor.Afterfieldsurveys,interviews,statisticalanalysisofLandscapeCharacteristicdrawnawalkintheabsolutelevel-targetweightinordertobuildapedestrianmalllandscapecharacterclassificationindexsystem.Finally,thecasestudy\nofWuhan.Itspedestrianmallswithintheclassificationindexsystem-aspecificstudytodeterminetherelativelevel.Throughanalysisoftheresultsofclassification,summarizedinWuhanLandscapeCharacteristictocreateapedestrianmallcharacteristicsandrules,thepedestrianmallLandscapeCharacteristicbuilt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whichputsforwardplanningofWuhanCitypedestrianmallreconstructionornewlandscapedesignproposals.Keywords:Pedestrianmall,Landscapecharacteristic,Classificationindexsystem,Levelandarea,ImageIII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属于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1.1研究背景\n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汽车的出现和普及使得车道不断加宽,人行道越来越窄,穿梭的汽车让人们提心吊胆。由于人与机动交通的矛盾日益激化,触动人们的反思并进行了“步行革命”,为了创造有生命力的城市“线性”空间,“步行街”应运而生。步行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大限度地促进了人[1][2][3][4]们的交往与各项社会活动,成为人们观察、认知、评价城市的必要窗口。它折射出生动的城市生活、璀璨的历史与文化,凝聚了城市形象的精华,是构建城市景观特色的关键线性空间。20世纪60年代,为了恢复城市中心区的繁荣与活力,步行街始建于欧洲。此后,世界各国掀起了建设步行街的热潮。第一代步行街是纯粹的商业空间,其单调的景观给人留下了呆板、乏趣的印象。第二代步行街开始重视景观环境的建设,重视人的行为活动需求和环境的关系,于是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第三代步行街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社会文化活动,从而增强了人们的地域认同感,成为城市[5]景观特色的象征。由此可见,人对步行街景观环境的重视促成了步行街不断发展演变,人们对景观特色的认知和评价是研究步行街演变的重要线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步行街在我国也成为了城市建设的焦点。据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统计,截止2005年,我国商业步[6]行街数量已经超过3000条,总长超过1800千米,面积达71.5亿平方米,已成为中国城市非常重要的城市空间形态。而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却缺乏科学的规范指导,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步行街景观建设标准,于是步行街建设出现了诸多问题,譬如盲目仿效大城市,贪大求全,景观特色定位不准确等等。[1]郑时龄,齐慧峰,王伟强.城市空间功能的提升与拓展——南京东路步行街改造背景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0,(1).[2]KevinLynch.TheImageoftheCity[M].TheMITPress,1<>960.[3]R.Krier著.城市空间[M].钟山等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4]Jane.Jacob.TheDeathandLifeofGreatAmericanCities[M].NewYork:RandomHouse,1<>961.[5]甄明霞.步行街:欧美如何做[J].城市问题,2001,(1).[6]韩健徽.中国商业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EB/OL].(2010-2-10)[2006-07-27]\nhttp://.upla.cn/special/article.shtml?id=1<>914&sid=6<>9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从步行街的公共空间属性看来,支持人的各项活动是引发人们使用步行街的根本原因,而人们对步行街景观特色的认知判断又是促使人们参与活动的重要动力,因此对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准确定位是成功建设的基础。“城市景观特色是城市品质的一种审美判断标准,城市的品质是通过城市中的景观的独特的审美特征[1]和审美价值体现的。”就步行街而言,不同的建筑、绿化、环境小品、活动、外部环境等要素的组合,产生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是有差异的,而目前对于这种差异的判断还缺乏一个完整的、可操作的评价体系。鉴于以上原因,本文从认知心理学、视觉心理学和审美心理学入手,结合实证数据的统计分析,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分级指标体系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构建一个客观衡量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分级指标体系,为城市步行街规划设计提供参照,为实施决策提供判断和检验的依据,从而更合理的引导城市步行街景观建设。1.2相关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步行街的建设和研究都开展得较早,从规划设计到具体的实施方法都相对完善。通过城市规划、建筑学、心理学、环境艺术学、人体工程学的综合研究,在步行街的开发模式、环境营造与设计、工程量化、评价标准等方面都有大量研究成果。(1)开发模式国外城市步行街的发展建设经历了开发模式的不断变迁进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国外学者、研究机构也相应的做了大量研究,已有对步行街开发模式的研究主要立足于经济学和社会效能理论方面,解释了步行街的业态、经营模式及吸引力的特点。有学者用博弈论的框架,引入价格质量比来诠释步行街的发展模式,[2]从经济学角度对步行街各市场行为主体的存在和行为提供理论解释。Brain借[1]余柏椿.城市景观特色级区理论模式研究项目申请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08780<>92,200<>9-2011.[2]WangXiaogang,LiXun.Commercialstreet\nmodegametheorylogic[J].Quantitative&TechnicalEconomicsResearch,2004(1).2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助商业地理学理论,主要解释了商业集聚产生原因、规模及地理分布。Huff把以往基于城市为分析单位的对零售设施商圈分析的研究,具体到步行街,综合考虑了人口、距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归纳出概率模型(哈夫模型),用以分析不[2]同步行街的引力强弱、购物比率发展。也有学者偏重于步行街建设产生的社会影响研究,他们就典型步行街实践案例,分析了从1<>960年代到现在的步行街建设理论、社会、经济问题,从而阐释了如何制定合理的步行街开发模式以达到恢[3][4][5]复步行街活力及显示社会效益目的途径。(2)环境营造与设计在步行街环境营造和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KevinLynch(1<>95<>9)在《城市意象》中将环境心理学引入了城市设计,通过对三个城市的居民进行心理实验测试,总结出认知地图理论,并进一步利用认知地图对步行街景观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可被识别的步行街环境应具备典型的空间特征、特殊的立面形式、不同的植栽、知名的节点、连续性、方向性等特点;并提出步行街的典型特征是作为一个特征组被识别的,即主题单元,主题单元包括多种多样的组成部分,如空间、纹理、形式等等;而主题单元是否连续是区域[6]被识别和界定的关键。杨·盖尔JanGehl早在1<>962年就集中研究了欧洲最早设计建造、最著名的步行街之一——斯特罗格街中人的行为。其后发表的《交往与空间》(Life[7][8]betweenBuildings)、《公共空间·公共生活》(PublicSpacePublicLife)、[<>9]《新城市空间》(NewCitySpace)都是基于环境调研,以人及其对物质环境的需求为切入点,从空间和细部方面深入的剖析了人的使用活动类型和促成他们交往的因素。在《公共空间·公共生活》中,JanGehl特别对步行街(区)公共活动的形式与城市物质空间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n[1]Brain,JohnB.Commercialstreetmodelogicofgametheory[M].Prentice-Hall,1<>988.[2]DLHuff.Definingandestimatingatradingarea[J].TheJournalofMarketing,1<>964.[3]KentA.Robertson.ThestatusofthepedestrianmallinAmericandowntowns[J].Urbanaffairsreview,1<>9<>90.[4]EdmundO’Callaghan,DonO’Riordan.Retailingattheperiphery:ananalysisofDublin’stertiarycitycentreshoppingstreets(1<>972-2002).Internationaljournalofretail&distributionmanagement,2003.[5]DorinaPojani.SantaMonica<>9;sThirdStreetPromenade:thefailureandresurgenceofadowntownpedestrianmall[J].UrbanDesignInternational,2008(13).[6]KevinLynch.TheImageoftheCity[M].TheMITPress,1<>960.[7]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8]杨??盖尔,拉尔斯??吉姆松.公共空间??公共生活[M].汤羽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9]杨??盖尔.新城市空间[M].何人可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们在步行街的活动更倾向于发生在建筑界面丰富、公共设施多样化的场所。芦原义信(1<>975)的《街道的美学》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和建筑学理论研究了建设成功的步行街应该注意的设计要点,并对欧洲和日本等的街道景观环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大量的实际案例,归纳总结出步行街与建筑的关系、步行街的构成、步行街的适宜高宽比、广场设计要点、下沉式庭院的处理[1]技法、一二次轮廓线对步行街景观的整体影响等设计美学原则。芦原义信另一本《外部空间设计理论》对步行街景观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的尺度,空间的组合,空间的限定设计几方面上,提出的理论和建议对步行街环境营造与设计有重要贡献。(3)工程量化\n在日本,日本土木学会编著的《道路景观设计》通过大量的实例,全面和系统地描述了城市道路景观的要素组成,及其具体的景观设计方法,设计程序和调[2]研方法。对日本城市道路景观建设具有权威的实践指导意义。在西方国家,关于步行街建设工程量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欧斯曼的巴黎城市改建中对城市主要步行街建筑立面的条例规定,其中包括对沿街建筑高[3]度、色彩、尺度等方面的量化控制等。随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各种规划思潮的出现,人们又根据实际需要陆续制订了一系列关于街道景观、建筑立面、铺装、广告等的设计导则,并通过法定程序,使之成为切实可行的工程量化规范。(4)步行街评价简·雅各布(1<>961)《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认为适合人行的街道是城市最富活力的开敞空间,是分析判别城市空间环境的主要基点,从使用率角度提出4个评价要素:功能设施按需设置,街道长度短、拐角多,拥有不同年代风格的建筑,[4]可达性强。学者Khastou从影响步行街的活力研究入手,以Sattarkhan德黑兰步行街为调查案例,分析得出评价步行街品质的因素分析模型,认为评价因素分为宏观和微观两部分,宏观方面包括诸如社会、经济、文化等非物质指标因素;微观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指标,如可读性,地方感,建筑特色,区位,街道照明,以及街[1]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2]日本土木学会编.道路景观设计[M].章俊华,陆伟,雷芸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3]胡波.道路景观设计导则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4]Jane.Jacob.TheDeathandLifeofGreatAmericanCities[M].NewYork:RandomHouse,1<>961.4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道安全等。还提出这两类指标的最终评价还受到诸如城市设计、土地使用、社交[1]活动等其它未显示在分析模型中的潜在变量影响。[2]美国普莱塞等人(1<>988)提出了实用性较强的使用后评价过程模型(POE),[3]英国学者坎特(1<>9<>97)提出了“场所目标评价”\n理论等等。弗雷德曼和齐姆林[4](1<>9<>90)提出了结构-过程评价方法,并进行了标准化方面工作,蔡塞尔(1<>984)[5]从行为学、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在调查研究中的“环境-行为”系统研究方法,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及卡罗林·弗朗西斯(2001)从设计角度出发,对各种不[6]同形式的公共空间加以分类,并从使用功能角度做出了评价。1.2.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有关步行街的研究的学科主要集中于建筑科学与工程和贸易经济,主要涉及步行街形成发展历史、实际建设项目的介绍或评述、物质景观要素研究、业态与市场定位以及步行街使用评价5个方面。其中,着重研究城市步行街景观的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实际建设项目的介绍或评述、物质景观要素研究和使用评价。(1)实际建设项目的介绍或评述郑时龄(1<>9<>9<>9,2000,2001)结合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景观改造实例从规划[7]设计背景、目标与实施方面做了详尽的介绍并评述了其改造成功的原因与经验[8][<>9]。卢济威(2003)、郑正(2003)、黄剑(2001)、刘振兴(2001)芮晶(1<>9<>98)、孙成仁(1<>9<>98)也分别对杭州湖滨旅游商贸步行街区、上海市多伦路商业文化休闲步行街区、重庆沙坪坝商业步行街、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北京市王府井步行街、哈尔滨中央大街的规划背景、原则与目标、设计思路进行了详细评述,描述[10][1][2][3][4][5]了我国各地目前的步行街建设现状。[1]KhastouM.,SaeidiRezvaniN.TheEffectiveFactorsOnUrbanSpacesVitality(CreatingALivelyUrbanSpaceWithEmphasizingTheConcept“PedestrianMall”)[J].Hoviateshahr,2010(6).[2]W.F.E.Preiseretal.Post-OccupancyEvaluation[M].NewYork:VNRCompany,1<>988.[3]Canter.D.TheFacetsofPlace[M].NewYork:Plenumpress,1<>9<>97.[4]A.Friedman,K.Zimring.环境设计评估的结构——过程方法[J].薄曦,韩冬青译.新建筑.1<>9<>90,27(2).[5]朱小雷.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5:16.[6]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林??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第二版)[M].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7]郑时龄,齐慧峰,王伟强.\n城市空间功能的提升与拓展——南京东路步行街改造背景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0,(1).[8]郑时龄,王伟强.“以人为本”的设计——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城市设计的探索[J].时代建筑,1<>9<>9<>9,(2).[<>9]郑时龄,王伟强,陈易.创建充满城市精神的步行街[J].建筑学报,2001,(6).[10]卢济威,王幼芬,宫浩原,宋云峰.步行商业区的交通、生态、历史整合——杭州湖滨旅游商贸步行街5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物质景观要素研究对于物质景观要素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对于局部要素的规划研究较为深入,例如文仁树(2006)从铺地设计、铺地的形式、铺地的构造角度对铺地的设计进[6]行了具体研究,并探讨了其功能性、艺术性的设计方法。张翔(2006)运用剖面图解的方式将步行街的竖向空间尺度,竖向空间效应,竖向空间表现力进行了[7]深入解析和研究。物质景观要素的研究多针对具体建设项目进行,比较全面的有代表性的研究为郑利军(2003)将步行街景观要素分成了空间序列组织、尺度感、轮廓线、界[8]面、设施5类。张耀(2002)从规划特征入手,探讨步行街应具有的<>9部分设施,包括铺面、景观饰物、展示橱窗、招牌广告、休闲设施、街道设施、街道照[<>9]明、绿化、特殊活动空间。赵飞鹤(2004)从环境行为学角度出发,将步行街景观要素分为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且进一步详细划分为建筑、路面、道路设施[10]等,最后还对步行街景观特征做了总结分析。(3)步行街使用评价研究\n在步行街的评价方面,尚无完善的指标体系,不过近年来不少学者通过调查人的使用活动,分析评价了步行街的景观环境品质。例如,刘滨谊(1<>9<>9<>9)提出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与评价应该从美学、环境、功能三方面入手,具体而言就是[11][12]景观相协调、环境美观、自然生态、功能合理、满足使用者心理需求5各方面。周晓红(1<>9<>93)、张俊芳(1<>9<>95)等人研究了步行街适宜的建设宽度、长度与高度,顾国建(1<>9<>97)通过总结世界一流步行街的特点提出6个关键影响因素:丰富的历史,独特的建筑和商业格局,多元化的商业功能,知名的骨干商户,便捷的公共设施和愉悦的环境,以及巩固的政企合作关系。吴明伟(1<>9<>9<>9)从人的行为心区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2003,(2).[1]郑正.上海市多伦路商业文化休闲步行街区保护更新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2003,(5).[2]黄剑.评重庆沙坪坝商业步行街的节点处理[J].建筑学报,2001,(3).[3]刘振兴,丘永东.都市传统商业街的再创造——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规划设计[J].新建筑,2001,(3).[4]芮晶.城市商业中心环境塑造初议[J].城市规划,1<>9<>98,22(4):37-41.[5]孙成仁,付宏杰.历史空间的保护与环境更新——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J].规划师,1<>9<>98,(3).[6]文仁树.场所??步行街??铺地[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7]张翔.基于剖面图解方式的步行街竖向空间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8]郑利军,周然,徐宗武.步行街的空间序列及界面的研究[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9]张耀.现代商业步行街设计浅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10]赵飞鹤,张先进.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J].华中建筑,2004,(1).[1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12]刘滨谊.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3.6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n[1]理来思考,认为安全感、舒适感、场所感是评价必备的几大要素。邓雪娴(2002)从空间尺度、交通组织、业态分布、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店铺设计和总体方面[2]进行了评价。徐磊青(2004)认为人们的活动内容与空间的性质、功能和设施[3]有关,从空间功能多样性和活动的丰富度对步行街进行了评价。冯四清(2004)提出步行街是社会的子系统,认为街道系统是城市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复合共[4]同体,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步行街评价指标体系。还有研究者(袁敏,2004)认为评价标准体系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环境效益层面:基本服务设施、休闲文化设施、建筑形态;经济效益层面:人口收入及消费、商业经营;综合效益层面:[5]出行频率、文化活动开展效率、就业岗位和税收。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方面对城市步行街进行了大量研究,对于反馈建设问题,提出修正给出了十分重要的意见,为城市步行街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我国步行街建设历史并不长,其研究还有些领域有待开发。①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具体空间规划、改造的原则与方法,近年来有部分学者开始从人的心理、使用行为角度分析,但对于步行街审美判断的系统性研究仍较少。②大多研究都是就某一个步行街项目进行,得到了一定有针对性的成果,却没有进行综合、系统化的总结性研究,归纳出步行街景观特色构成要素集合、以及各要素对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③对于步行街的使用评价方面多为定性的研究,定量的评价分析和实践还很少。此外,已有研究的调查方法也较为单一,分析整理数据和信息的科技化手段还需加强。由此可见,我国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评价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处于经验借鉴和理论探索的初级阶段。因此,探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评价步行街景观特色,建立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是有一定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1]吴明伟,孔令龙等著.城市中心区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27-146.[2]邓雪娴,刁弥.商业步行街计回顾与思考[J].建筑学报,2002,(4).[3]徐磊青.城市开敞空间中使用者活动与期望研究——以上海城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4,(4).[4]冯四清.商业街评价体系的构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2).[5]袁敏.湖南地区城市商业步行街使用后评价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4.7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3研究目的与意义1.3.1目的\n本课题的研究属于理论应用型论文,研究成果须具有前沿性和实效性的特点。为达到此目标,在系统分析人的心理活动与步行街景观特色关系的过程中,将文献搜集、实地调研与实践应用三者紧密结合,切实达到理论应用于实践这一目的。(1)引入心理学深入剖析步行街景观和使用者的关系通过现象观察发现,步行街景观和人的关系不是相对静止、孤立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因此,本文将心理学、行为学理论引入城市规划学,结合心理实验及问卷调查,分析步行街景观及其特色与人(审美主体)的审美判断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审美判断的规律,总结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的原理。(2)系统地研究影响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关键性要素——分级指标因子(定性研究)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整理及实地案例踏勘,结合人的审美心理规律研究,归纳出形成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关键要素集合,即本文所提的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因子。并用AHP法对其进一步分类分级,达到避免因子分类结构不清的目的,以便下一步指标量化的研究能得到科学的结果。(3)构建城市步行街分级指标体系(定量研究)运用实地调查、访谈、统计分析方法,把大众的主观判断进行标准定量化处理。即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因子进行重要性排序,确定权重,并用访谈结论相佐证,从而拟定一套相对客观的定量评价步行街景观特色级别的指标体系。(4)进一步完善“城市景观特色级区理论模式研究”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城市景观特色级区理论模式研究”(此后简称“级区理论”)的子课题,是关于影响城市景观特色的重要公共空间的实证、应用性研究,是理论研究的延续和检验,是完善整个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8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3.2意义(1)理论意义\n在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对步行街景观的研究主要围绕具体项目规划方案及其设计技巧展开,就事论事,缺乏从区域性、整体性角度的理论研究。近年来出现的少量评价性研究,对从定性的角度针对一定的步行街景观建设给出了规划建议,但是缺乏广泛的借鉴性,难以将理论研究应用到大量的建设实践中。因此,本文通过运用实证手段,探求人的心理感受与步行街景观各种组成元素的内在关联与规律,探讨步行街景观特色审美心理结构模型,并模拟模型的过程,推导出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分级指标体系,运用AHP-FCE法将人们的主观审美判断意识转化为客观描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进行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分级评价,填补国内这一理论研究空白。(2)实践意义在实践方面,我国步行街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是目前尚未出台指导其建设的规范,建设多直接借鉴国外理论实践经验,缺乏针对我国自身特色的分析和研究。因此,迫切需要立足我国步行街建设实情,制定一套科学、可操作的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可以为制定规划方案和相关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引导城市步行街景观建设合理有序的进行;另一方面,可以对已建项目进行景观评价,同时得到反馈信息,为其进行改造升级提出可行有效的设计方法,进而为下一步理论研究提供基础,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良性循环发展。1.4研究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由调查方法和分析方法两大系统组成。本项研究将通过科学严密的调查方法,将规划设计定性的感性心理认知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并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性。(1)调查方法首先通过理论与文献调查回顾,寻找心理学相关研究的理论支撑,奠定本文深入研究的基础,并以此确定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的原理与方法。接着系统地整理步行街景观相关研究资料,结合实地踏勘和调研、访谈,从注意和记忆两个层<>9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面考察步行街景观对人的心理影响的特征和规律,从而筛选出影响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元素。然后,选用德尔菲法确定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分级指标因子。最后,针对一定区域研究样本进行分级指标体系应用研究,分别以使用者和专业人士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验证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的实用性。(2)分析方法\n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并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定性的分析方法主要是运用认知心理学、视觉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相关理论及方法对分级指标因子的特征进行定性研究。定量的分析方法主要以SD语意判别法、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法(FCE)为主要手段,达到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级评价目的。最后,结合特定地区的步行街实例,进行理论成果的应用演绎,在检验了理论研究的同时,根据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结果提出可行的规划设计措施,归纳不同规模级别的步行街的可操作建设指标依据。1.5创新点步行街景观特色实质上是经过人们的比较判断最终形成的心理感受。因此,本项研究从人的心理研究角度入手,引入认知心理学、视觉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深入研究了步行街景观通过人的心理作用转译为景观特色的过程,提出了绝对审美判断、相对审美判断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步行街景观特色审美心理结构模型,论证了影响步行街景观特色审美判断的决定性心理作用——“注意”和“记忆”的规律。根据分级原理的研究,结合案例研究,本文采用从步行街现实景观元素—→景观意象元素—→景观特色意象元素层层推导的分析方式,归纳出构成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关键要素集合——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因子。进而通过探讨群体的审美认知取向建立步行街景观特色等级与分级指标因子的数理关系模型,从而使难以把握的心理感知变得较易测定和量化。本文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法(FCE)对步行街景观特色评价进行了指标量化,并用实证检验完善了理论研究,希望能为步行街景观规划设计和建设提供简单易行的评价指标体系。10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6研究框架概念与研究范畴界定级区评价系统级区理论研究内容研究基础级与区的辩证关系本研究在级区理论中的定位解译绝对级本研究中“级”与“区”的关系解译相对级理论研究理论依据认知心理学、视觉心理学、审美心理学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基础城市步行街步行街景观特色审美心理历程景观特色分步行街景观特色心理形成机理级原理\n步行街景观特色审美心理结构模型注意的规律步行街景观特色审美判断规律记忆的规律选取因子的方法与原则城市步行街步行街现实景观元素分析注意的标准分级指标体景系观构特建色分景观意象因子步行街景观意象元素分析级指标因子记忆的标准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元素分析研究特色意象因子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因子分级指标体系方法与程序构建城市步建立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的层次模型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确定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权重绝对级体系建立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分级指标体系应用应用程序应用城市步武汉市步行街建设概况综述特色区行街景观特武汉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研究相对级色分级指标总体分级武汉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结果分析体系单项分级武汉市步行街景观规划设计建议1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基础研究2.1概念阐释和研究范畴界定(1)景观、景观特色景观:①一般概念的景观,泛指地表自然景色。②特定区域概念的景观,专指自然地理区域中起始的或基本的区域单位,是发生上相对一般和形态结构同一的区域,即自然地理区。③类型概念的景观,是指相互隔离的地段,按其外部特征的相似性,引起视觉感受的某种具有特征的景象,归为同一类型单位,如荒漠[1]景观、草原景观等。景观特色:景观特色是审美主体(人)在审美中介(审美心理结构)作用下对特定审美系统(区域和城市)中的景观(审美对象)特征不同于其它景观的审[2]美判断或评价结论。换言之,即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某景观区别于其它景观[3]的显著审美特征,是景观异质性的审美表达。景观特色是审美主体、审美中介、审美系统、审美对象和审美判断建立联系的产物,它随审美系统范围变化而变化,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特征的能动反映。(2)步行街步行街指“城市道路系统中确定为专供步行者使用,禁止或者限制车辆通行[4]的街道。”\n商业步行街:通常位于城市商业中心或副中心的,为了迎合人们的行为心理和消费习惯,而逐步建立起的购物活动与城市机动交通相分离,为专供步行者使用的,融购物、休闲、娱乐、街道景观展示和强调文化和地域性特色为一体的城[5]市生活性街道类型。其中商业步行街按空间形态及位置分,有露天步行街、全天候地上步行街、地下步行街三类。(表2-1)[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2]余柏椿.景观特色审美结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申请书.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006-2008.[3]余柏椿.非常城市设计——思想??系统??细节[M].北京: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4]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5]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商业区与步行街[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0.12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2-1商业步行街分类资料来源:作者自绘分类图示特点实际案例露天步行街街道上空无完整覆盖物、构上海南京路,广州上下筑物,由建筑及其外部环境九和北京路,武汉的江组成。目前我国大多商业步汉路等等。行街皆属此类。全天候地上街道上空有完整的盖顶,目武汉光谷步行街、广州步行街前大多为商业建筑综合体。天河城等。地下步行街该类步行街一般结合地铁深圳地下商业城,建设,而形成的地下空间中广州流行前线步行街的全天候商业步行街。等。本文研究的步行街专指位于城市中心商业区,限制车辆通行,以人工环境为主,以购物、社交、娱乐为主要目的,专供行人使用的,有别于居住区或其它地区步行道路的露天式商业性步行化街道。本文此后不加累述,以步行街代指此类露天商业步行街。(3)步行街景观特色本文研究的步行街景观指步行街类型概念的景观,即步行街区域内不同于城市其它功能区的,以步行街外部特征引起使用者感官认知的景象。步行街景观特色是审美主体(人)对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畴内的n条(n≥2)步行街实质景观环境进行感知、注意、联想、记忆的审美活动后,通过进一步对其认知的n条步行街的景观审美特征进行比较后,最终得出的审美判断结论。\n因此,步行街的实质景观是步行街景观特色的载体;步行街景观特色是步行街景观的显著审美特征和独特审美价值的体现;而其审美特征的凸显(鲜明)程度和其审美价值的大小是衡量其特色级差的标准。(4)分级指标体系辞海中对指标的解释为,综合反映社会现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绝对数、相对[1]数或平均数。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分级指标体系可理解为,用具体数量概念反映步行街景观特色鲜明程度差异的量化体系。它为描述和划定步行街景观特色等[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13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级差异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是进行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的前提。按照“级区理论”的观点,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本质上是研究步行街各种独特审美特征的标准集合,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具有结构性和层次性的指标组成的有机体系。2.2“级区理论”概述2.2.1“级区理论”基本概念审美:是主体对客体审美特征的审辩、感受、体验、判断、评价和能动的创造。审美主体:参与审美的人,他们是对客观景物产生审美感受的主体,因为有审美主体的参与,景色、景象等客观实在才能成为景观。审美客体:审美客体是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感受到的景物、景象等审美对象。审美心理结构:是人在审美创造美时能动反映事物审美特征及其相互联系的内部知(觉)、意(识)、情(感)系统和各种心理形式组合、运动的结构系统。景观特色:在特定景观审美时空范围中某景观区别于其它景观显著的审美特征。特色区:是指城市景观特色所属的特定空间、时间范畴,简称“区”。特色级:是指特定区内,城市或城市单元的景观特色等级有高低之分,是衡量城市或城市单元景观特色凸显程度的一个指标,表现城市或城市单元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特色水平,简称“级”。这里所谈的“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绝对级,即大众根据审美对象与自身记忆的对比,对审美对象的绝对评价;二是相对级,即在一定“区”内,同类景观对象比较后得到的相对评价。\n城市景观特色级区系统:一定时空范围内不同的城市审美特征构成方式和关系的评价系统。2.2.2“级区理论”主要内容级区理论提出,时下流行的“千城一面”、“特色消亡”、“特色危机”并不足14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以反映我国城市景观特色的现行状况,“这种笼统性的描述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当前对城市景观特色审美判断依据仍然比较模糊,缺乏有针对性的基础理论研[1]究”。实际上,对城市景观特色的判断应该是有区域性和层次性的,为了正确认知城市景观特色和城市所在区域及特色等级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规律,从而能正确评价、保护和创新营造城市景观特色,开展了关于城市景观特色的“区域+等级”理论研究,即“级区理论”。“级区理论”主要研究影响城市景观特色审美判断或评价的关键因素——确定其影响时间区段或空间区域(简称“区”)和特定等级(简称“级”)的基本原理,以及“区”和“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规律。研究综合运用系统论、认知心理学、视觉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环境心理学[2][3]等相关学科理论,在已完成的景观特色定位理论和景观特色审美结构理论基础上,主要阐释了两个核心问题:其一、城市景观特色是建立于特定“区”和特定“级”的审美判断,“区”与“级”是评价城市景观特色的依据。其二、“区”和“级”存在内在关联,表现为空间“区”的大小或时间“区”的长短和“级”的高低相关。一般而言,空间“区”变大或时间“区”变长,同一审美对象的“级”会随之变低;相应地,空间“区”变小或时间“区”变短,同一审美对象的“级”会随之变高;特殊的,如果某审美对象在一定“区”范畴内,其“级”的高低不随空间“区”或时间“区”的变化而变化,那么该审美对象的“级”是该空间“区”或时间“区”内级别最高的。其研究框架分为四部分,包括基础研究、原理研究、模式研究和应用研究。(1)“级区理论”基础研究:该部分是“级区理论”的研究基础。主要阐释了城市景观、城市景观特色、级区、属性等基本概念,由研究城市景观特色“消化”\n的现状问题和探讨影响城市景观特色判断的因素为突破口,揭示了城市景观特色的级区属性,即城市景观特色表现为一定时空范畴中某城市独具的审美特征,城市景观特色级区系统是一定时空范围内不同城市审美特征构成方式和关系的评价系统。进而研究特色区属性和特色级属性、特色级区属性,以此作为城市景观特色审美判断的依据。[1]余柏椿.城市景观特色级区理论模式研究项目申请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08780<>92,200<>9-2011.[2]余柏椿.城镇特色超前定位控制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0178032,2002.[3]余柏椿.景观特色审美结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057806<>9,2006-2008.15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级区理论”原理研究:该部分研究是“级区理论”的核心组成。首先运用系统工程学的层次性和整体优化原理解释了城市景观特色基于系统的“区”和“级”的内在作用机制和作用特征。然后,通过认知心理学、视觉心理学和审美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研究审美主体对于特殊审美对象(城市景观、城市景观特色)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维特点,总结归纳审美心理过程和审美范围、审美对象以及审美主体审美心理结构之间的关系,从而最终得出审美主体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级区理论”基本原理。(3)“级区理论”模式研究:这部分内容是在阐明“级区理论”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关于“区”和“级”类型模式的研究,主要包括“区”和“级”的类型、分“区”和分“级”的机制、“区”和“级”对应关系。把类型学引入“级区理论”,运用其基本原理对城市景观类型、城市景观特色类型、城市景观“特色区”和“特色级”的分析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分“区”和分“级”的原理,拟定评价方法。(4)“级区理论”应用研究:该部分研究内容为“级区理论”\n的可行性研究以及针对样本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开展样本案例的研究,有针对性地选择区域、城市或城市组成单元,通过对公众审美判断的调查和统计分析,结合专家评价,进行“特色区”和“特色级”划分的研究,制定分区或分级的评价指标体系,验证“级区理论”在城乡规划、景观规划设计、旅游规划设计、建筑景观设计等应用领域的可行性、作用、内容、方法及意义。2.3本研究在“级区理论”中的定位总的来说,“级区理论”的主旨是引入系统工程学、心理学相关理论,以论证大众景观特色审美判断的“级区”特征和规律,并建立城市景观特色的评价系统,最终为更好的进行城市景观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运用这一城市景观特色的评价系统,通过其提供的相应的评价标准,我们能准确地找出该被评价对象(区域、城市、城市的某类景观)对应的特色区、或者其在某特色区内所对应的特色级。通过明确评价城市景观的特色区或特色级,认识该城市景观有哪些组成要素是有特色的,其最鲜明的特色是什么,有待改进的地方是什么,进而引导城市景观良性发展。16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级区理论”研究框架及程序如下图所示。(图2-1)城市景观特色、特色级区等基本概念城市景观特色基本属性基础研究城市景观特色判断现存问题影响城市景观特色判断的因素景观特色定位理论城市景观特色级区理论模景观特色审美结构理论原理研究景观特色审美心理特征景观特色审美心理的级区原理景观特色“区”和“级”的关系式研究城市景观和城市景观特色类型模式研究特色“区”分区原理及类型模式特色“级”分级原理及类型模式城市山水景观特色级区划分方法研究城市人工景观特色级划分方法研究应用研究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研究城市广场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研究城市地标建筑审美特征的级区属性研究图2-1级区理论框架结构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本研究属于“级区理论”的应用研究部分。是建立于“级区理论”基础、原理、模式研究基础上的,以城市景观特色重要公共空间——步行街为对象的应用研究。按照“级区理论”\n研究方法及程序,本研究将运用认知心理学、视觉心理17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和审美心理学深入剖析大众对于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审美判断过程和思维特点及规律,归纳总结出大众对步行街景观特色判断的普遍标准,从而构建城市步行街景观的分级指标体系,并应用该分级指标体系对一定区范围内的步行街实例进行特色等级的划分,以此为基础探讨研究实例的景观环境改进对策,验证“级区理论”在步行街规划建设中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2.4本研究中“级”“区”的关系2.4.1步行街景观特色级区评价系统城市景观特色的级区属性是指步行街景观特色级区评价系统城市景观特色表现为一定时空范畴中某城市独具的审美特征,城市景步行街景观独特步行街景观独特观特色级区系统是一定时空范围内审美特征的构成审美特征形成原理不同城市审美特征构成和形成关系的评价系统。因此,研究步行街景步行街步行街景观特色观特色如何分级,就是要构筑一个景观特“级”、“区”的关系色分级步行街景观独特审美特征构成及形指标体成关系的级区评价系统。(图2-2)特色级特色区系中的要构筑这一评价系统,有两个分级指必要条件:其一,认知步行街景观绝对级相对级标因子独特审美特征的构成;其二,梳理步行街景观独特审美特征形成关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系。级指标体系这里所谓步行街景观独特审美确定研究对象:一定特色区范围内的步行街特征构成即是指步行街景观特色的组成要素及要素的特性,也就是步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结果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中的分级指标因子。例如,人们普遍认为图?2‐2?步行街景观特色级区评价系统?广州北京路步行街很有特色,其有资料来源:作者自绘?18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n特色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路中央低于现有路面0.5m~3.5m用玻璃罩保存着唐代、南汉、宋元代、明代、民国时期五个不同时期共11层不同风格的路面铺装,那么路面铺装就是广州北京路景观特色的组成要素,路面铺装的历史感就是要素的特征,路面铺装及其历史感就图?2‐3?广州北京路千年历史路面?是指标体系中不同层次的分级资料来源:作者自摄指标因子。(图2-3)所谓步行街景观独特审美特征形成原理简单的说就是步行街景观特色“级”与“区”的关系,下面将详细分析论述。2.4.2步行街景观特色的“级”与“区”根据“级区理论”的定义,步行街景观特色“区”是指审美评价对象——步行街所属的特定时间、空间范畴。步行街景观特色“级”是指特定区内,步行街景观特色等级有高低之分,表现为步行街景观在一定“区”范围内的相对特色水平,可以用其景观特色的凸显程步行街景观特色级区评价系统度来衡量,包含绝对级和相对级两层概念。步行街景观特色“区”和“级”的关系密不可分,划定分分级绝相级特色区是确定城市或城市单元景指标对区对结因子级级观特色级的基础,也就是说,只果有明确了特色区映射到的具体空间时间的范围,我们才能根据步分级指标体系的构建分级指标体系的应用行街景观特色的绝对级标准对该图?2‐4?步行街景观特色级区评价程序?范围内的具体步行街景观进行对资料来源:作者自绘?比评价打分得出相对级,从而确1<>9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定该范围内所有研究对象相对应的特色级别结果。步行街景观特色级区评价的程序是:确定分级指标因子—→制定评价标准等级(绝对级)—→划定研究范围(区)、确定待研究的步行街—→对比打分(相对级)—→得出所研究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结果。(图2-4)2.4.3步行街景观特色的绝对级绝对级是大众基于其过去的经验(原有审美心理结构)对步行街景观特色鲜明程度的普遍判断。“审美判断具有主观性,不同的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这种主观性的原[1]因之一。”对同一事物的审美判断,不同的审美主体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社会、时代或阶层的人都会根据各自的情趣和心理需求来进行审美苏州平江路建筑上海南京路建筑\n判断与评价。但是毕竟我们属于同一个民族、接受着相同的教育、吸收着现代信息社会相同的文化,有着差不多的基本价值观,因而大众的审美心理结构具有可以把握的共性和深圳东门步行街建筑图?2‐5?三条典型步行街建筑对比图?规律,这是“级区理论”研究[2]资料来源:作者自摄的基础。绝对级是对步行街景观的一种绝对的、不受审美客体所在区范围变化影响的评价,是分级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例如人们普遍认为苏州平江路、上海南京路、深圳东门步行街的建筑都有一定特色,但是就其建筑年代而言,大多受调民众认为苏州平江路的建筑因有1000[1]陈少青.景观特色审美结构理论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2]余柏椿.非常城市设计——思想??系统??细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0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多年的历史且保存完好而特色最鲜明;上海南京路建筑也有170余年的历史,也有多处保存完好民国时期建筑,位居第二;深圳东门步行街的建筑是距今30年前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产物,是深圳特区历史发展的起源,但较前两者建筑年代相对较短,因此在建筑年代分级指标因子上,苏州平江路特色>上海南京路特色>深圳东门步行街特色(图2-5)。究其原因,大众审美判断存在一定的普遍规律,认为建筑历史年代越久远就越珍贵,因此就越有特色。这其实也不难理解,好比我们划定历史文物保护等级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就是被保护单位的历史年代,年代越久远保护级别越高。在这个例子中,“步行街建筑的年代越长,其景观特色越鲜明”是人们的一般价值取向观念,因此步行街建筑年代分级指标因子的评价标准是年代越长久,“绝对级”级别越高。2.4.4步行街景观特色的相对级步行街景观特色的相对级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所有同类步行街比较后得到的相对的特色等级评价。“相对级”级别的高低判断是以确定“区”和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为基础的,只有划定了评价范围——“区”,并且确定了分级指标因子及其“绝对级”——\n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我们才能对“区”内所有同类步行街的景观特色进行对比打分,从而得出这些研究对象特色的相对级别高低——“相对级”。“绝对级”是一般评价标准,不随“区”的大小改变而改变。然而“相对级”和“区”之间就有一定相互影响的变化规律,这存在一般和特殊两种情况。一般情况是“区”越大,则同一步行街景观特色的“相对级”越低;相应地,“区”越小,则同一步行街景观特色的“相对级”越高。特殊情况是,在一定“区”范畴内,若某一步行街景观特色“相对级”的高低不随“区”的大小变化而变化,那么该步行街景观特色的“相对级”是该“区”内级别最高的。2.5本章小结本章首先主要阐释了景观、景观特色、步行街、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的概念,并明确了研究对象范畴。其次,系统地归纳了本研究的支撑基础——“级区理论”的基本内容,并说2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明了本研究在“级区理论”中的定位。“级区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基本概念,研究目的,两个核心问题和总体研究框架。研究目的:对城市景观特色的判断应该是有区域性和层次性的,为了正确认知城市景观特色和城市所在区域及特色等级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规律,从而能正确评价、保护和创新营造城市景观特色,开展了关于城市景观特色的“区域+等级”理论研究。两个核心问题:①综合运用系统论、认知心理学、视觉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探索划“区”和定“级”的基本原理。②“区”和“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规律,表现为空间“区”的大小或时间“区”的长短和“级”的高低相关。研究框架: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基础研究、原理研究、模式研究和应用研究。本研究属于应用部分的研究,按照“级区理论”\n研究方法及程序,本研究将运用认知心理学、视觉心理学和审美心理学深入剖析大众对于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审美判断过程和思维规律及特点,归纳总结出大众对步行街景观特色判断的普遍标准,从而构建城市步行街景观的分级指标体系,并应用该分级指标体系对一定区范围内的步行街实例进行特色等级的划分,以此为基础探讨研究实例的景观环境改进对策,验证“级区理论”在步行街规划建设中的实用价值。最后,阐述了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的研究的目的是制定一个步行街景观特色的级区评价系统,并进一步层层解析了该评价系统主要由分级指标因子、绝对级、相对级和区构成。重点论述了步行街景观特色级的“绝对级”和“相对级”的内涵和作用,以及步行街景观特色“绝对级”、“相对级”与“区”的关系。得出两个结论:①步行街景观特色级区评价的程序是:确定分级指标因子—→制定评价标准等级(绝对级)—→划定研究范围(区),确定待研究的步行街—→对比打分(相对级)—→得出所研究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结果。②步行街景观特色级区评价系统建立的关键与基础在于构建合理的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分级指标体系由分级指标因子和评价标准等级(即相对级)组成。22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原理步行街景观特色存在差异性,其差异性是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的基础,更是构建分级指标体系的基础。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差异性是通过实现的景观环境表现出来,并作用于人们的心理上,最终体现在人们的审美判断上的。因此,要研究如何划分步行街景观特色等级,首先要弄清步行街景观是如何影响人们心理的,人们在进行审美判断的时候经历了哪些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哪些共同的规律,什么样的景观是容易被识别,又是怎样的景观才能被判断为步行街的景观特色,关键是什么心理作用影响着我们对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判断。本章通过分析梳理人的普遍认知心理原理,从探讨景观环境对大众的心理作用规律入手,结合访谈调查,揭示人们在进行步行街景观特色审美判断活动时的一般心理规律,旨在探索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形成和分级的机理,从而进一步为选取分级指标体系的因子奠定基础。3.1景观特色判断理论依据\n涉及景观环境认知的心理学理论非常之多,本研究选择其中与审美判断和评价关系较为紧密的认知心理学、视觉心理学和审美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作为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的理论依据进行深入研究。3.1.1心理学重要概念(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人认知活动的开始,通过生理感觉系统的转换我们才能了解到现实事物的各种属性,如物体的形状、颜色、声音等。例如,我们在步行街闲逛,遇见一个摇滚乐队的街头表演,音乐通过耳朵,摇滚乐队的歌手、乐器以及舞台背景通过眼睛,分别作为听觉刺激和视觉刺激被人感受到,这就是“感觉”。(2)知觉知觉是指人脑对作用于人体感觉器官的事物外部的各种特征的整体反映,是23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介于感觉与表象之间的一种知觉形式,是感性阶段的心理形式之一。(3)感觉与知觉的关系简单地说,感觉和知觉就是人对环境信息的接受和识别。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的个别属性,是联系生理和心理的活动;而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反映,是心理的活动。感觉与知觉都是人对现实环境的反映,有现实环境的存在人们才能进行感觉和知觉活动,相应的,如果人的感觉器官涉及不到现实事物,则感觉和知觉也就停止了。因此,感觉和知觉都离不开客观现实的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都是现实环境刺激的结果,不过前者是感觉器官的刺激结果,后者是心理方面的刺激结果。感觉是产生知觉的前提,知觉则是各种感觉的有机综合,心理学上也常将二者合称为感知。感知是人和环境联系的最基本的机制,包含在所有人与环境的交[2]往的过程中。(4)注意[3]注意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客观世界包含信息含量是海量的,人在同一时刻不可能认知到所有的对象,只能认知到其中的少数,这些对象一部分会成为注意的中心,一部分对象处在注意的边缘,而大多数被排除在注意范围之外。(5)表象\n表象也称意象,是指知觉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形象,包括记忆表象(已[4]经储存的知觉形象的再现)和想象表象(加工改造而成的新形象)。它是人脑选择性的对个别知觉的抽象概括。(6)记忆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所谓过去的经验是指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时间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这些经验都可以以映像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像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记忆不像感知觉那样反映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1]邱明正.审美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2]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4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物,而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映。3.1.2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认知心理学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主要研究人如何获得周边环境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记忆储存,最后记忆又如何引导人的心理和行为。研究范围涉及心理变化的全部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表象、联想、记忆,同时还贯[1]穿于各阶段的行为领域。其主导理论构架为“信息加工处理模式”,即将人看作自发的信息加工处理者,研究人通过生理感觉系统从周边环境接收信息、储存信息、提取信息和运用信息各个阶段的认知过程和规律。经过详细梳理,步行街景观特色审美判断涉及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三级加工模型、过滤-衰减模型理论、短时记忆容量理论和“瞭望——庇护”理论。(1)信息三级加工模型\n信息三级加工理论(Atkinson&Shiffrin,1<>968)提出完整的记忆系统包括三个记忆结构:即感觉记忆结构、短时记忆结构、长时记忆结构,相当于三个信息的存储、加工器。人的通过眼睛、耳朵、鼻子等感觉器官接受外环境的刺激,并将其储存于感觉记忆结构中,通过注意的作用,一部分感知信息被转存入短时记忆结构,再通过复述,才能进入长时记忆结构中储存。换言之,如果感觉记忆结构中的信息没有被注意,则将被遗忘;相同的,没有被复述的短时记忆结构中的信息也会丢失。(图3-1)景感短反复复述长感觉注意观觉时时环记记记境忆忆无忆无复注述意遗忘遗忘图?3‐1?信息三级加工模型?资料来源:作者自绘?[1]罗伯特??L??索尔索,认知心理学[M].黄希庭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25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信息三级加工理论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完善了两种记忆说,提出了“感觉记忆”这一概念。感觉记忆是人在感觉器官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产生并储存的瞬时记忆,也可以理解为人对信息单元(构成元素)组合或自动连续的信息存储加工器。[1]生活中,我们能不受眨眼的干扰,把电影中连续出现的静态画面自觉看成是运动的;听音乐时可以把一个个音符自动连接起来,都是由于我们视觉或听觉的滞留,使得前一种感知信息被暂时保存在感觉记忆中,让我们有时间把后一感知信息与其联系起来。这种感觉信息的滞留和瞬间保存就是感觉记忆。感觉记忆的容量巨大,但是储存时间非常短,如果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没有注意的指向,就会被遗忘。(2)过滤-衰减模型理论过滤-衰减模型理论(Broadbent&Treisman,1<>971)是注意层面的研究,该模型指出,由于人的神经系统中枢对信息高级分析加工的能力是有限的,外界的大量信息不可能全部引起人的注意,为了避免系统超载、适应高级分析容量的有限性,神经系统中枢会选择一部分信息进入高级分析加工阶段,其它的信息被过滤并暂时保存于人的感觉记忆或短时记忆中,随时间推移逐渐衰减遗忘。\n那么什么样的信息会被选择进行高级分析加工呢?实验表明,人对信息的选择建立在感觉、知觉的初步信息处理分析的基础上,其对信息的注意是发生在感觉和知觉过程之后,是更高级的信息选择。这种选择是人利用其长时记忆已有储存信息对新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当新信息与长时记忆已储存信息有较大相关度时,会引发一定程度的情感共鸣,这部分新信息就被选中进行高级加工并最终存储于长时记忆中。因此,能引起注意,并进行进一步加工的信息和审美主体的已有长时记忆高度相关。(3)短时记忆容量理论短时记忆可以比作一个有时效性的存储器,其存储容量较小,暂存的信息容易被遗忘。短时记忆容量理论(Miller,1<>956)是记忆层面的研究,通过一系列数字、硬币、单词、字母等的记忆实验测试,结果显示一致表明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记忆单元)。短时记忆容量是一个相对恒定的量,但组块可是以不同的组成内容,可以是字母也可以是单词、还可以是成语等等,每个组块承[1]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6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载信息量大小也不同。每个组块承载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其组块的过程。当信息进入大脑进行编码组块时,如果待组块的信息和长时记忆中的某些表征有相似性,则大脑会利用这些已有的表征结构对待处理信息进行同化加工,通过赋予单位信息一定意义,将分散的小单位信息组合成较大单位的信息,那么记忆的信息量就增大了。因此,人们总是运用过去的记忆和经验同化新信息,找到它们的相似性,发生联想,记忆更多的信息。以此类推,当人来到一条新的步行街,短时间内不可能记住所有的景观要素,过多过复杂的信息刺激为使人迷惑、产生不舒适感,而通过某种或某几种具有意义的主题线索将街景整合成几种能引发情感共鸣的景观组块,就能大大扩展人对该步行街的记忆容量。(4)“瞭望——庇护”理论“瞭望——庇护”理论(Appleton,1<>975)是认知心理学中对景观认知评价的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它提出从人的生存需要和功能需要角度来评价景观,强调了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在景观评价中的重要性。Appleton认为在认知景观的过程中,人即是“猎人”又是“猎物”\n,既有看的需要也有不被看见的庇护心理,因此会不断寻找较为私密的场所。此外,人受欲望驱使,会不断寻求新的、更舒适的环境,在此过程中,他们会不断获取新的景观信息,并以这所有的经验判断识别下一次的新环境景观。因此新的景观要引起人的注意必须具备“可解性”和“可索性”,“可解性”即可以被辨别和理解的特性;“可索性”是可不断地被探索和[1]包含着丰富信息的特征。3.1.3视觉心理学相关理论视觉心理学是实验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视觉感觉器官形成的各种感觉和知觉的规律和特点。视觉是人最活跃的感官系统,75%~<>90%的人类心理活动源于视觉的牵动,并且约有87%的外界信息是通过眼睛传感到神经系统的。视觉心理学主要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方向可分为视觉系统构成研究、视觉和空间知觉研究。视觉心理学倡导通过观察自然来研究意识,认为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通过五种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到的现实世界,一个是在感[1]俞孔坚.风景资源评价的主要学派及方法[EB/OL].//jingyanxin.blog.hexun4>>/1713766_d.html.27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知的基础上加工创造的世界。视觉心理学的理论中与景观特色视觉感知密切相关的研究有视觉效应、格式塔理论、知觉模式识别理论。(1)视觉效应“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1]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简单地说,就是“视觉”和“看”是不同的,“视觉”的实质是将“看”见的实际事物用思维再组织的过程。[2]“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在本质上首先是感觉性的”,一定刺激强度以上的“现实世界”通过视、闻、触、嗅等生理感知渠道,被人们进行信息加工形成知觉、记忆,在思考的基础上形成“心理世界”,进而才能对现实世界进行评价判断。这里的“现实世界”和“心理世界”是一对相对概念,前者就是“看”见的事物,后者是“视觉”作用过后的事物。类似于心理学中“物理环境”和“心理学环境”的概念。人的反应和审美判断是“心理世界”做出的,而“心理世界”又是依附于“现实世界”产生的。(2)格式塔理论\n格式塔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指事物的形式,其二是指事物的个别组成部分,形式是这些个别部分的属性。比如步行街景观的格式塔,既包含步行街景观的整体形式,同时也包含步行街的建筑、空间等组成部分的形式属性。并且,格式塔理论强调事物是完整的有机体,其整体特征不是各个单独孤立的元素组成的,而是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换言之,“它的每一成分都牵连到其他成分;而且每一成分之所以有其特性,即因为它和其他部分具有关系,[3]这种现象便称为格式塔。”那么不同事物的组成部分之间一般存在什么样的有机关系呢?格式塔理论把这些关系抽象归纳为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图底关系)、群化关系、简化关系。a.图底关系人们在感知现实生活中的景观时,是不可能把所有视域范围内的景物的信息都接受到的,总是对那些比较突出、鲜明的事物感知强烈,在脑中形成有轮廓的“图形”,而其它部分则构成了“背景”,成为“图形”的烘托。例如图中,红[1]安海姆.艺术与视觉心理学[M].李长俊译.台北:雄狮图书公司.1<>976.[2]罗伯特??L??索尔索,认知心理学[M].黄希庭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3]高觉敷主编.西方近代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28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色的雕塑在自然环境的包围中显得尤为醒目,此时雕塑成了形象明晰的“图形”,其周围的公园自然景观成了烘托它的“背景”。(图3-2)一般而言,容易成为“图形”的事物有一些共性:精致、简单的几何体、对称、相对封闭独立、整体感强的、凸出、动态的、图?3‐2?图形背景分明的景观?资料来源:作者自摄新奇的。当图形不具备这些特征,或者背景和图形都有这些特征,那么图形和背景可以互换,但是这种暧昧不清的图底关系会耗费观察者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分辨其结构,而引起疲倦和反感,产生消极的心理感受。要让感知主题容易观察感知对象并产生好感,就需要构建对比鲜明的图底关系。b.群化关系\n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如果不同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接近性、连续性、闭合性的特征,那么人们就容易把这些不同事物组织起来当成一个整体或完形(群),以便于理解。相似性,由于人们感知世界的时候,习惯于将复杂的信息通过分类的方法进行简化处理,因此,具有相似或相同特征的事物易被认为是一类或一个整体。如图中的一排雕图?3‐3?雕塑——相似性?塑由于材质、颜色,造型的相似,会被人们资料来源:作者自摄认为是一个整体。(图3-3)接近性,位置上接近的事物也易被认为是一个整体。例如,草坪上三五成群种植的树木,邻近的树木会被人们当成一丛。连续性,按一定规律连续排列的事物易被感知为整体。比如,商业步行街的连续的图?3‐4?闭合性?店面组成了步行街完整的建筑界面。资料来源:《环境心理学》闭合性,一个趋于闭合的事物易被人主2<>9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观完善为一个整体。(图3-4)c.简化关系人在体验城市或者景观时,存在对于感知加工活动小的事物被认知到几率大的规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环境中易于理解、把握的简单事物,更容易被“看见”。这也是为什么生活中,那些对称的、规则的、具有简单几何形的事物常被我们当作图形的原因。(3)知觉模式识别理论模式是指按一定关系组合的若干元素或者组成形成刺激结构,人总是通过辨识事物的模式来感知该事物的。举一个简单的实例,我们辨识一个大写字母“A”,是通过识别:一条直线、两条斜线(它的组成)和这三根线之间的角度(组成之[1]间的关系)完成的。当然,一般而言,我们在感知城市或景观的时候就没有这么简单了,通常是大量的组成元素和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关系的集合。在处理复杂模式刺激的时候,人的知觉体现出构型优势的效应,即“识别一个完整的事物要[2]优于识别事物局部的一种模式识别效应。”也就是说,知觉模式识别具有由整体到局部的识别层次。3.1.4审美心理学相关理论\n审美心理学是研究和阐释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3]分支。审美主要指美感的产生和体验,心理活动是指人的知(觉)、意(识)、情(感)。审美心理学中涉及景观审美判断的理论包括环境负荷理论、适应水平理论、最佳唤醒水平理论、同形论与移情论。(1)环境负荷理论环境负荷理论认为环境通过不同感觉通道刺激人们的神经,称之为唤醒,唤醒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环境信息含量的多少。环境信息含量大的环境是高负荷环境,反之则为低负荷环境。“在所有其他条件都相等的环境中,高负荷环境比低[4]负荷环境具有更强的唤醒作用。”[1]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余柏椿.非常城市设计——思想??系统??细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4]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0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持续处于低负荷的环境中,人会觉得无聊、烦躁。但是如果持续处于高负荷环境中,而人接受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容易产生注意疲劳,效率降低的现象。如果两类环境有规律的交替出现,人就会在高负荷环境中更加集中注意力、在低负荷环境中适度放松,让注意力得以休息和恢复。(2)适应水平理论与最佳唤醒水平理论正如环境负荷理论的研究结果,过高或者过低的环境刺激都会引起人不适应的负面心理情绪,而环境的复杂性、新异性等决定了刺激强度的高低,那么什么强度的刺激水平是最佳的呢?适应水平理论认为人的最佳适应水平是根据其过去的经历决定的,他所习惯的环境刺激水平就是最佳的。最佳唤醒水平理论进一步用心理学实验验证了适应水平理论的结论,并提出人认知环境的过程就是在不自觉地不断地把现实环境和心中已有的经验环境进行对照的过程,唤醒通过对照比较,完全相同或者完全绩相悖的环境都不能产生吸引达到效最佳的刺激水平,只有带有中等强度不确定性的环境才能维持人的低刺激水平高兴趣、激发人最大的好奇心和探索图?3‐\n5?刺激水平与唤醒绩效的关系?的热情,这就是最佳的唤醒水平。资料来源:作者自绘(图3-5)“这种环境包含的特质是:y复杂性(complexity):环境组成要素的多样性与结构或组织的复杂性。y新奇性(novelty):环境中包含新的、或以前未曾引起注意的特性的程度。y意外性(surprisingness):人们所预期的环境末被证实的程度。y不和谐性(incongruity):一种环境要素与其周围背景不一致的程度。当这些特性的刺激水平处于中等的时候,审美对象应该被判断为最佳唤醒状[1]态的。”(3)同形论与移情论“同形论”认为物理环境、生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相同的结构样式。换言之,就是现实环境中的景观结构、大脑中的生理结构和心理活动结[1]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构存在相互转化、互相对照的关系,因为它们都可以被人解译为思维中的编码符号,有的代表声音,有的代表视觉,等等。因此,我们可以推论现实事物、艺术样式、心理知觉和情感之间存在根本统一性,表现为优质审美对象具有象征意义和传达感情的特征。利普斯的“移情论”也揭示了相同的道理,移情论提出审美主体的感情被附着在客观事物上,使人的情感物化为事物的属性,让审美客体仿佛有了思想和感情,而在审美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达到物我合一的忘我境界,从而感受到事物的美感。利普斯认为现实环境产生美感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能提供人“移情”的可能。这与我国古人所云“寄情于景”、“借景抒情”有异曲同工之处。3.2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基础根据上文相关心理学理论所述,证明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判断存在绝对审美判断和相对审美判断两类,它们是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的基础。步行街景观特色的绝对审美判断,是指人把认知的现实步行街景观与长时记忆中存有的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相比较,得出该步行街景观特色水平高低绝对评价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与把多条步行街相比较而做出的相对审美判断是不同的过程。(图3-6)相对审美判断绝对审美判断比较现实步行街景观A审美心理结构特色的绝对审美判断结果\n特色比较的相现实步行街景观B审美心理结构特色的绝对审美判断结果对审????美判????断结????果比较现实步行街景观N审美心理结构特色的绝对审美判断结果图?3‐6?绝对审美判断与相对审美判断差异?资料来源:作者自绘?注:步行街A~N,就是一个“区”内的若干审美对象。32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例如,去过英国考文垂商业步行街(A)的人对它的景观特色在心中有个绝对的判断,如很有特色;同时,此人对上海南京路(B)景观也有绝对评价,很有特色。当问及考文垂(A)和南京路(B)哪个更有特色时,答案无论是A还是B,都是一个相对的审美判断结果。研究大众的绝对审美判断是为了得出人们对步行街景观特色的普遍评价标准。简单地讲,也就是探讨人们一般会认为什么样的步行街整体景观或者景观构成要素是最有特色的、什么样的是较有特色的,即前文(2.4.3)所述步行街景观特色的绝对级的区分。而研究大众的相对审美判断是在探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们对多条步行街的景观特色的相对评价,是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步行街景观特色进行相对级划分。总而言之,研究步行街景观特色的绝对判断得出绝对级,探讨步行街景观特色的相对判断得出相对级,绝对判断与相对判断共同作用才能对步行街景观特色进行分级。而绝对比较和相对比较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步行街景观不尽相同,表现出的景观特色存在差异。3.3步行街景观特色审美心理历程步行街的景观特色审美判断和其它城市建成环境的景观一样,需要经历感觉、知觉、表象、联想、记忆五个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两个节点。\n具体而言,首先审美主体的生理感觉系统接收到步行街景观环境信息一定强度的刺激后产生感觉,并通过生理感觉系统的转译产生即时的反应并存于感觉记忆结构中;紧接着感觉记忆结构的信息加工功能将感觉组合为知觉;一部分形象鲜明知觉通过注意的指向,被选择存入短时记忆结构并加工形成步行街景观在人脑中的表象;然后,审美判断主体经短时记忆结构中表象的信息刺激引发与此步行街景观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联想;通过与已有长时记忆结构中存储的相关景观进行比较,唤起感情共鸣的那部分信息,最终被选择并存储于长时记忆结构中。(图3-7)33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步记表联感知注加工激发比较行刺激选择组合忆象想觉觉意街景观选择储存图?3‐7?步行街景观特色审美心理历程?资料来源:作者自绘3.4步行街景观特色心理形成机理3.4.1审美判断的心理活动过程就某种意义而言,步行街景观进入人的思维与记忆的过程就是其景观信息被一次次筛选的过程。从信息三级加工理论得到启示,根据审美判断过程中信息的加工存储结构不同,以及发生信息筛选的关键时间,本研究将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审美判断心理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两个节点,两阶段为:感知阶段、移情阶段;两节点为:注意节点和记忆节点,这两个节点是信息筛选、加工的关键点。(图3-8)感知阶段注意节点移情阶段记忆节点联记感知注表想忆觉象觉意长时记忆结构注意指向短时记忆结构感觉记忆结构无共鸣无注意遗忘遗忘图?3‐8?审美判断心理活动过程分段?资料来源:作者自绘34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注:图中所示感觉记忆结构、短时记忆结构、长时记忆结构都是人脑中的信息存储加工设备,好比电脑中的CPU和内存。在两个阶段两个节点过程中,大脑是怎样处理大量的步行街景观信息的呢?信息是在什么时候被筛选的呢?y感知阶段:人通过眼睛、耳朵、鼻子等感觉器官接受步行街景观环境的刺激,达到一定强度的刺激信息才能进入感知阶段。感觉记忆结构将这些信息暂时保存起来并进行加工形成对步行街的整体感觉印象。y注意节点:感觉记忆结构中暂存的信息量也是很大的,只有当注意指向它们中的一部分时,大脑才能把它们带入移情阶段进行进一步分析处理,而这部分被选中的信息必须符合特征鲜明的条件。此时,剩余大部分特征相对不太鲜明的信息将被遗忘而丢失。y\n移情阶段:在移情阶段,大脑将特征鲜明的局部信息存储在短时记忆结构中,同时短时记忆结构会从长时记忆结构中提取已有审美经验(过去的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并不断将现存信息与已有审美经验进行比较。y记忆节点:在记忆节点,信息再次被筛选,经过移情阶段的信息中能唤起审美主体共鸣的信息才能被选中,并最终储存在长时记忆结构中。其余信息也会丢失。3.4.2审美判断的心理活动结果了解了步行街景观信息在大脑中被筛选的过程,那么能通过筛选的信息最终在人的心中能够形成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吗?(假设与实验)根据对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审美判断心理历程的分析,推出假设:由于步行街景观环境信息进入人们的心理意识过程中经过了层层筛选,能被人记住的都是景观中“特殊”的部分,这种“特殊”能引图?3‐<>9?情感评价图?起最大维度的情感反应——愉快与不愉资料来源:《环境心理学》35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快,但最后能在留在大众长时记忆中,都是引发愉快情绪的、保持美好印象的,这就是人们心目中的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图3-<>9)就此假设,做一个实验:回忆一下,您去过的步行街,您能想起哪些步行街?为什么您能记得它?(见附录一开放式访谈问卷)87.6%的人提起他们记起的步行街时,有很大共性,比如其描述性语言:“建筑很有特色”、“雕塑很有意思”、“表演活动好看”等等,这些他们能记得的步行街景观都能带给他们“美好、高兴、有趣”的积极情绪,但是情绪的积极程度不同;12.4%的人还记得近期去过的某些步行街,但有“无聊、不满意”的消极情绪,但是当进一步问及“如果只考虑您已经去过一年及其以上的、目前仍记得的步行街,您游经它是觉得愉快还是不愉快呢?”<>98.2%的受访者回答“愉快”。实验结果表明,既是时隔多年,大多数人仍能回忆起唤醒他们积极情绪反应的地方:怀旧小资的上海新天地、豪迈大气的哈尔滨中央大街、古韵犹存的苏州平江路、世外桃源般的桂林阳朔西街……\n这些都是能长时间埋在记忆深处的。人都有追求美、向往美好事物的天性,一些破败、肮脏的环境可能因为太特别形成刺激被您记住了,但是随着时间流逝,总是会被淡忘的,您能随时回忆起来的总是美好的事物。特别要提出的是,在参与实验的受访者回答“您印象中最深刻的步行街是?为什么印象最深?”问题时,有10.6%的人回答诸如:“因为和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偶遇”“和恋人一起牵手走过”“毕业最后会餐去的地方”,这类答案说明令他们记忆最深刻的步行街是因其与他们的特殊经历联系起来了。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大众绝对审美判断规律审美主体A审美心理结构绝对审美判断结果现实步行街景观审美主体B审美心理结构绝对审美判断结果总结归纳????????????审美主体N审美心理结构绝对审美判断结果图?3‐10?大众绝对审美判断?资料来源:作者自绘36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能在某步行街上遇见老友,也不是每个人毕业都去某步行街会餐,这属于个体的心理体验,而本文是根据任何人都能在步行街上进行的体验、及体验后得出的审美判断,探讨大众群体审美判断的普遍心理规律(图3-10),因此这小部分特殊审美判断体验不在研究范围内。综上所述,得出结论:能普遍存于大众长时记忆中的步行街景观信息是经过审美主体绝对判断认为有特色的,并且特色不尽相同,是有等级差异的。换言之,以大众普遍审美心理活动为前提,能通过整个筛选过程的步行街景观信息,是能够在人们的心中形成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的,并且这些景观特色意象因为给人留下记忆的深刻程度不同、积极情绪等级不同,因此是具有级差的。3.5步行街景观特色审美心理结构模型视觉效应理论认为存在两个世界,包括我们所看见的“现实世界”(真实的环境),以及我们认知、理解“现实世界”后在记忆中保存的“心理世界”(认知的环境)。人认知、理解、记忆环境的过程就是将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编译转化成“心理世界”的过程。这个编译转化过程的实质就是将“现实世界”大量的环境信息筛选出极少数有意义的部分并加工的过程。\n本文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认为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审美判断心理历程可以看作步行街景观信息被层层筛选并加工的过程。并进一步在此基础上细化,根据不同审美判断过程中信息的加工存储结构不同,以及发生信息筛选的关键时间不同,提出筛选的关键作用是“注意”和“记忆”。进而,又通过心理实验证明了,步行街现实景观通过心理编译的最终结果是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即“记忆”筛选、加工作用后产生了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因此,得出步行街景观特色审美心理结构模型(图3-11),提出“注意”作用筛选和加工形成了步行街的感知景观意象,“记忆”作用筛选和加工形成了步行街的景观特色意象。(意象:经人脑抽象概括的景观形象。)研究“现实景观”、“景观意象”和“景观特色意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就是探讨人们行进步行街景观特色审美判断规律的突破口。换言之,就是探求步行街景观特色审美判断规律的根本在于符合什么标准的步行街现实景观能转译成感知的步行街景观意象,以及符合什么标准的步行街景观意象能转译成步行街37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景观特色意象。现实环境心理环境感知阶段注意节点移情阶段记忆节点筛选加工筛选加工步行街现步行街景观意象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实景观图?3‐11?步行街景观特色审美心理结构模型?资料来源:作者自绘3.6步行街景观特色审美判断规律通过步行街景观特色审美判断心理历程、机理、结构的探讨,我们得知现实步行街景观经“注意”作用筛选和加工形成了步行街的感知景观意象,经“记忆”作用筛选和加工形成了步行街的景观特色意象,因此要解析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审美判断规律,关键就是要探讨注意和记忆的一般规律。3.6.1注意的规律“人对那些被注意的对象才会用心地去看、去听、去嗅、去触发……,于是,这些对象就被清晰地反映出来,其他对象就相对模糊甚至未被意识到。因此客观事物是否引起入的注意,一方面取决于刺激物的特点,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人的自[1]身。”(1)注意的层次性\n根据知觉模式识别理论和格式塔理论,完形的心理使得人们总是易于先把握事物的整体,再识别其中的个体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人们对步行街景观的注意也是有先后层次之分的。我们在认知步行街景观的时候总是先对这个步行街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例如对步行街空间尺度、结构等的评价),然后才会对其中个别景观(例如建筑、绿化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组成关系进一步观察。[1]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8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唤起注意的因素当环境的信息达到一定的刺激强度时,才能唤起人的注意。从过滤-衰减模型理论得到启发,并总结归纳格式塔理论、“瞭望——庇护”理论和最佳唤醒水平理论,认为引起人注意的步行街景观应符合以下特征。a.易识别性与统一性每个人都有瞭望——庇护的心理,当只有当判断某步行街整体环境是可以理解的,才会有进一步了解认识它的冲动。当步行街景观中要素过多且要素与要素之间缺乏让人可以把握的线索联系时,人们就会因为环境负荷过重产生排斥心理。因此,由简单元素(易识别性)通过合理的处理手法的加以组织,使得景观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统一性)就可以使步行街的景观易于让人接受、亲近、花同样的精力可以记住更多的信息。如将临近景观赋予主题构建成组团或节点、相似性的景观建立线索组成群体、用近似完形的要素界定空间,就可以达到将大量的景观信息简化,提高步行街景观识别性的目的。b.对比性人在无目的的观赏街景的时候,容易注意到的往往是在统一环境中对比强烈的事物,而不一定是绝对刺激视觉强烈的事物。例如,一颗绿油油的梧桐树长在路旁长长一排梧桐中,我们是很难注意到它的,但是当它处于漫山的红枫中时,是很容易成为我们的视觉关注的焦点的。同样的道理,当步行街景观中某要素与其周围大背景对比越明显时,越容易被观察者注意到。c.多样性在一定范围内,景观信息含量大的步行街容易唤醒人更高水平的注意,而持续处于信息含量少的景观环境中,人们就会觉得无聊、烦躁。因此,步行街景观组成要素的种类、数量的多样性以及其景观组织结构或层次的丰富性,都是唤起注意的原因。d.新奇性\n人会听凭好奇心的驱使去认知有新奇感的步行街景观。如果步行街景观中包含着神秘的、未曾见过的、出乎意料的信息,都能激起人的注意。并且,这些信息越是与众不同越容易成为被关注的对象。复杂性、神秘性能诱发和维持探索的动机和兴趣;新奇和意外的发现使探索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探索付出的努力越多,人们对发现的期望值越高,因而最终所看到的景象也会觉得越精彩。中国园林常3<>9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用的山体、水体、路径、绿化与建筑的绝妙组合所形成的蜂回路转、曲径通幽,常常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这里重要的不仅仅是最后的满足,还在于探索过程中的体验。如果将各种美景全展现在你面前,让你不必费力也不用动脑筋便一览无余,恐怕其迷人之处和美的价值也会大大削弱。e.活动性运动和变化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容易引人注意。比如,跳动的喷泉比一潭死水更有趣,夜晚闪烁的招牌灯光比商店的灯光更引人注目,步行街上公共电频车时不时传出叮叮的铃声要比持续不断的商店音乐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3)注意的节奏人接受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注意力的集中也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持续时间过长的注意力集中会让人身心疲惫,注意力开始下降。一般说来,人们希望环境易于识别,同时也希望感受到城市环境的复杂和丰富的一面,两者并不相互排斥,而是在不同层次、不同时间到互补的作用:在较大的范围中,人希望环境连贯且易于识别,这样的环境让人易于亲近和理解,从而减少注意的努力,让人身心得以放松;而在较小的范围中,人希望寻求复杂、多样和独特的景观,这样的景观满足了人的好奇心,也提高了人们的注意力。只有在注意集中与放松达到某种动态平衡时,审美主体才能既保持兴奋又不觉得疲劳。这种动态平衡就是心理的节奏,即是“具有自调性、周期性的审美心理和生[1]理运动的规律与节奏,是心理节奏与生理节奏的统一体”\n。要维持最佳的节奏,就要使步行街景观和人的注意节奏相协调,也就应该是要构建一种有节奏的空间序列模式,有起有落、有转有合,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注意的时间,让人轻松地接受更多的信息。3.6.2记忆的规律人的记忆受情感影响的作用明显,对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以及亲身经历过的事件都能唤起人的情感共鸣,从而被记忆。(1)记忆的容量心理学通过大量记忆实验测试证明人的记忆是有容量的,且是一个相对恒定[1]邱明正.审美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40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量,一般为7±2个记忆单元(组块)。虽然记忆容量恒定为7个记忆单元左右,但是记忆单元的信息含量是可大可小的,其信息量大小取决于记忆单元的组建过程。如果我们将待组建记忆单元的景观信息之间建立某种联系,那么大脑就会利用这些相互的关联作用对待处理的景观信息进行同化和加工,待组建记忆单元的景观信息就因此会被赋予一定意义,有相同意义的信息被组合成一个记忆单元,分散的小单位信息就会被组合成较大单位的信息,那么记忆的信息量就增大了。结合格式塔理论和信息三级加工模型,我们如果能处理好步行街景观的主次关系,利用好不同景观元素相似性、接近性、连续性、闭合性的特征,赋予他们一定的主题,让人们容易就把这些不同景观元素组织起来当成一个主题单元记忆。并通过营造主题与主题之间的联系,制造规律线索,把整个街景整合成相互作用、互为复述对象的有机整体,审美主体就能轻松地循着线索,记忆多种景观元素构成的主题单元,人们对该步行街景观特色的记忆容量大大扩展了。(2)引发记忆的因素景观环境的情感性质是引发记忆的关键性因素,也是个人与景观环境联系的重要部分。“同形论”\n认为物理环境、生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相同的结构样式。也就是说现实事物、艺术样式、心理知觉和情感之间存在根本统一性,在人的心理作用下,现实环境中的景观结构与大脑中的生理结构以及心理活动结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他们之间存在互相对照的关系,这就是情感。利用这种情感引发人与景观环境的共鸣,是诱发记忆的关键途径,其表现为优质审美对象具有象征意义和传达感情的特征。人们总是运用过去的记忆和经验同化新信息,找到它们的相似性,发生联想,把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人的情感物化为事物的属性,让景观元素仿佛有了思想和感情,而在审美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达到物我合一的忘我境界,从而感受到事物的美感,并产生记忆。植物、空间、建筑等等步行街的景观元素都有体现其相对应情感的可能,而要人记忆,就需要把这种情感通过景观元素的形态、颜色等方面展现出来,提供人移情的可能。4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7本章小结本章从心理学角度证实了绝对级与相对级的存在,它们分别对应心理活动中的绝对审美判断和相对审美判断,并论述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为进一步构建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奠定了基础。通过研究审美判断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记忆,这五个过程心理历程,论证了大量的步行街景观信息在心理活动中经历了层层筛选,具体过程可划分为:感知阶段、注意节点、移情阶段和记忆节点,两个阶段两个节点。提出筛选的关键作用是“注意”和“记忆”。运用心理实验方法进行访谈调研,发现能普遍存于大众长时记忆中的步行街景观意象是经过审美主体绝对判断认为有特色的。换言之,以大众普遍审美心理活动为前提,能通过整个筛选过程的步行街景观信息,是能够在人们的心中形成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的,并且这些景观特色意象因为给人留下记忆的深刻程度不同、积极情绪等级不同,因此是具有级差的。基于以上研究,进一步细化视觉心理学视觉效应的观点,提出“注意”作用筛选和加工形成了步行街的感知景观意象,“记忆”作用筛选和加工形成了步行街的景观特色意象。从而研究得出步行街景观特色审美心理结构。由于步行街景观特色审美心理结构编译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的关键在于注意和记忆的作用,本章重点研究了这两个心理过程的一般规律。\n注意具有层次性;唤起注意的原因是景观具有易识别性与统一性、对比性、多样性、新奇性、活动性的特征;构建一种有韵律的空间序列模式使得步行街景观和人的注意节奏相协调,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注意的时间,让人轻松地接受更多的信息。记忆作用存在两个普遍规律:记忆是有容量的,但是通过赋予不同景观一定的主题,组织起来当成一个主题单元记忆,并通过营造主题与主题之间的联系,制造规律线索,审美主体就能轻松地循着线索,记忆多种景观元素构成的主题单元,实质上扩大记忆容量。第二,现实事物、艺术样式、心理知觉和情感之间存在根本统一性,利用情感引发人与景观环境的共鸣,是诱发记忆的关键。植物、空间、建筑等等步行街的景观元素都有体现其相对应情感的可能,只要把这种情感通过景观元素的形态、颜色等方面展现出来,就能创造记忆的可能。42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因子研究4.1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因子选取方法与原则4.1.1分级指标因子选取方法及步骤第三章主要从心理学角度论述了现实步行景观经过注意和记忆的筛选和加工,先转译为景观意象并最终形成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历程与原理。基于此,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因子的选取也应该经历注意和记忆两个层次的筛选,才能更准确的地总结出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因子集。本章主要是结合案例研究和访谈调查,着重从定性的角度分析研究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因子,具体步骤分为3步:(1)首先通过实地踏勘以及结合大量文献阅览,确定现实步行街景观的构成元素,并加以归类形成因子集合Ⅰ,以此作为第二步现场观察和访谈调查的基础。(2)由于注意的结果是产生步行街景观意象,因此通过在步行街现场进行观察和访谈得出大众审美判断下引人注意的标准,并在因子集合Ⅰ的基础上确定步行街景观意象构成元素(因子集合Ⅱ),并以此作为下一步针对于人们能记忆的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研究的基础范围。(3)通过调查能被大众记忆的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找寻规律,总结步行街景观被记忆的标准,从而分析推理出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因子(因子集合Ⅲ)。即请人们根据记忆,结合因子集合Ⅱ\n,填写或选择他们觉得能够长时间记忆的、能代表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因子(见附件二问卷),以此得出因子集合Ⅲ。并最终通过专家打分确定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因子。对步行街景观的审美不像其它科学一样有公理公式可推导,它是基于人的主观判断产生的,因此我们只能通过一步步递进地调查和分析,总结人与步行街景观之间的作用规律,用层层的指标筛选模拟再现人的审美判断心理历程,从而较为科学地研究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因子。43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1.2指标选取原则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选取的原则制定是对构建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的方向控制,也是保证指标选择科学、合理的基础。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的指标选取实际上是围绕步行街景观审美特征对步行街景观资源的一种大众测评和分析,因而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应该是一个由多个指标因子所组成的有层次的、相互联系的指标群,并且应用该指标体系可以作为步行街规划与建设的参考。因此,选取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因子,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科学性原则建立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因此选取的分级指标因子应该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内在特性以及景观特色各构成要素的关系。(2)公众性原则公众的审美判断是步行街景观特色营造的重要依据,它是大多数人根据生活中积累的美感经验在脑子里形成的对美好事物的直接体验和感受。由于多数普通民众具有相似的生活经历与文化认同感,在对事物的美感认知上亦具有相似性,因此,形成了具有社会普遍性的审美判断。基于公众审美判断营造的步行街景观特色体现了城市景观建设向公众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转变,强调了公众作为城市及城市公共空间主人的人性化的城市规划与设计。(3)整体性原则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中,步行街景观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判断其景观特色的分级指标体系也应该是一个指标因子之间相互有联系的、有层次结构的完整系统,因此指标体系不仅要包含大众对景观个体的判断,还应有基于步行街整体的审美判断指标。(4)代表性原则\n由于分级指标的选择是对于人的主观判断的研究,因此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该是抓住重点,着重研究在大众中有共性的普遍存在的步行街景观判断规律,探讨每个判断层面具有代表性、控制性作用的指标因子。(5)可操作性原则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应具有较强的可测量性和可比性。一44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是应注重指标数据易获取性,符合国际惯例标准的指标且其相应的统计数据易于收集的指标应尽量选用,并选择具有代表性且计算方法容易掌握的指标。二是应强调选样计算、计量范围和口径相一致的指标,以利于评价过程中进行时间、空间、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与分析。三是尽量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或主要指标,避免指标的交叉与重叠、庞杂与冗长,而应选择操作方便、简洁的指标以利于实际运用。4.2步行街现实景观元素步行街景观特色的任何审美心理活动都是以现实景观为基础的,研究步行街现实景观构成元素,其目的是为了制定一个涵盖步行街几乎所有景观组成的因子集(因子集合Ⅰ),在这一因子集提供的内容中,人们才能自由地在其中选择自己容易注意的景观要素,而不至于有遗漏,因此该因子集合的构建力求全面。国内外学者、学会已经做过一些有关完整步行街应有哪些景观构成的研究,包括《城市规划资料集》、《道路景观设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资料集》,以及从182篇相关文献中筛选出相对比较系统的研究步行街景观组成元素文献,进行了整理,得出表4-1:表?4‐1?步行街景观构成相关文献整理表?资料来源:作者自绘?专著景观元素书名/年代大类小类实体①建筑:高度、体量、色彩、材质②辅助附属设施及小品:停车棚、候车亭、公厕、售货亭、广告牌、指示牌、宣传栏、路灯、电话亭、邮筒、钟塔、垃圾箱、栏杆、座椅、雕塑、标志物、装饰物③绿化:植物、栽植设施城市规划④水体:自然水体、人工水体资料集⑤界面:地面、台阶、坡道、无障碍设施、立面、店面(2003)场景、景观①轮廓线:沿街立面轮廓线、设施立面轮廓线②光影和色彩:霓虹灯、灯箱广告、射灯③\n造景:轴线、对景、借景④景线:景观序列空间①空间形状45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②尺度:场地和建筑高度比、街宽和建筑高度比③组合:空间内的空间、穿插式空间、邻接式空间、过渡式空间④平面线性广场高差、空间感道路①道路本体:路面、道路比例、道路线性、空间形态②绿化:行道树、灌木、树池、花坛③附属设施:交通设施、照明设施、公用设施④水景:喷泉、跌水、汀步、小桥沿街①建筑:商业、办公、住宅道路景观②广告牌:招牌、大幅广告牌[1]设计③围合屏障:屏、栏、绿篱(2000)④空地:广场、公园远景①自然要素:山、河流、海、湖等水体、森林②人工要素:塔、城墙、高楼活动交通、商业宣传、娱乐表演变动因素季节、气候地面及建筑立面建筑立面、橱窗、橱窗广告、招牌、铺地标志性景观雕塑、喷泉、广场休息设施露天的椅、凳、桌等方便设施用水器、废物箱、公厕、问讯处、广告亭、邮筒、电话间、行李寄存处、自行车存放处、儿童游戏场、活动场,以及露[2]城市设计天餐饮设施等等(1<>9<>9<>9)绿化及其设施四时花草、树木、花池、花台、花盆、花箱、种植坑与花架等水体及其设施驳岸,水生植物种植容器,跌水与人工瀑布其他设施如亭、廊、钟塔、灯具、雕塑、旗杆等等活动商业、娱乐、街头艺术街道的美街道与建筑的关系、街道的构成、高与宽之比、广场的美学、阴角空间、下沉[3]学(1<>98<>9)式庭院、一次轮廓线、二次轮廓线、俯视景观、室外雕塑文献期刊庄严,葛庆建筑立面(天际轮廓线、建筑尺度),建筑色彩,店面(橱窗、招牌、招幌、华,杨岩松广告、店徽及入口),细部(沿街牌匾的尺度、作法、色彩、悬挂高度、距地[4](1<>9<>97)尺寸,以及霓虹灯作法、橱窗作法、金属卷帘栅栏造型、空调散热器位置等),[1]吕正华,马青编著.街道环境景观设计[M].沈阳市: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3]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n[4]庄严,葛庆华,杨岩松.重写老街史、今日换新貌——记哈尔滨中央大街完全步行街建设[J].建筑学报,46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灯饰设计(建筑室外照明、商业照明、路灯照明),雕塑,绿化(树木、草皮、活动花盆、固定式花池)孙成仁,付建筑风格与传统空间,房屋、空间、气氛、色彩、饰件、材料和建筑形式,功宏杰能空间[1](1<>9<>98)规模(街道长度、宽度、街区深度);细部(符号、标志、图案);空间环境(广金其良场、出入口);硬质景观(建筑、雕塑、铺地);软质景观(水景、绿化);交(2000)通设施(停车场、公交点);市政设施(电话亭、废物箱、灯箱广告、标识牌、灯饰)国外城市的步行街区系统组成部分:网络化的步行街,集购物、娱乐、消闲、甄明霞观光于一体的、附有灯光、花草、树木、雕塑等的室内步行购物街通,人行天[2](2001)桥系统,广场系统,艺术画廊铺面;景观饰物(喷泉、雕塑、钟塔、张拉膜、花台);展示橱窗、广告牌;张耀休闲设施(儿童游戏场、弈棋桌椅);街道设施(坐凳、垃圾桶、电话亭、书[3](2002)报亭、布告栏);照明设施(地灯、灯柱、射灯);绿化(行道树、灌木丛、花卉);特殊活动空间(街头表演、娱乐、商业推广)赵飞鹤,张景观的构成要素主要分为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静态要素主要包括街道两侧的先进建筑、路面、道路设施、街道小品、植被、水体、天象时令;动态要素主要包[4](2004)括人们的活动、观光车流等电话亭、垃圾箱、路灯、行道树、花坛、休息座椅、标志牌、自动贩卖机、公许峰,陈共厕所,无障碍设计(盲道、通道门、楼锑、电梯、电话、洗手间、扶手及标天(2005)志物),尺度宜人的空间,绿化景观(行道树、花坛、花架、花车、花钵、草[5]地、绿化带),食品摊、雕塑、自行车停车架、成组的盆花以及长椅)李丹自然景观要素:地形地貌、植被、水体、天象时令;人工景观要素:建筑、空[6](2006)间形态、景观设施和绿化\n硬质景观要素(道路与场地地面、建筑、店面、空间形态和公共艺术品、景观徐默诵构筑物、照明设施);软质景观要素(植物、水体、天象时令);街道生活中的[7](2007)民俗活动等等在此基础研究上,结合三条典型步行街(上海新天地、苏州观前街、广州北京路)的景观实地踏勘,总结步行街现实景观构成。(图4-1、图4-2、图4-3)1<>9<>97,(12).[1]孙成仁,付宏杰.历史空间的保护与环境更新——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J].规划师,1<>9<>98,(3).[2]甄明霞.步行街:欧美如何做[J].城市问题,2001,(1).[3]张耀.现代商业步行街设计浅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4]赵飞鹤,张先进.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J].华中建筑,2004,(1).[5]许峰,陈天.创造丰富、人性的城市空间——步行街设计中的心理、行为因素探析[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6]李丹.商业步行街景观环境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7]徐默诵.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导则研究[D].安徽:安徽农业大学,2007.47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4‐2上海新天地?图?4‐3苏州观前街?图?4‐1广州北京路?资料来源:作者自摄?资料来源:作者自摄资料来源:作者自摄通过对以上研究的总结,考虑到本文研究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城市步行街景观的实际建设,因此排除天象、气候、时令等人为不可控元素,将步行街现实景观构成元素分为:空间、建筑、路面、绿化与水景、环境小品、外环境、活动七大类(因子集合Ⅰ)。(1)空间空间是步行街景观的最基本的物质构成要素。从物质的层面上看,空间是一个与实体相对应的概念,是一种有界的或有一定用途并具有在形体上联系事物潜能的“空”(虚体)。有界性和有用性是空间的两大特性。对于街道空间而言,两侧的建筑、植物(如行道树、花坛、绿篱等)、小品(如雕塑、路灯、座椅等)、地形(山体、河流)共同构成街道的“边界”,而道路本身便是街道的底面,这四者决定了街道的“空”的形态。(2)建筑\n《街道的美学》认为“街道,按意大列人的构思两旁必须排满建筑形成封闭[1]空间,就做一口牙齿一样由于连续性和韵律而形成美丽的街道”。B·鲁道夫斯基所著的《人的街道》中提出“街道正是由于沿着它有建筑物才成其街道。”步行街空间的边界主要组成部分是建筑,而建筑通过其造型、材质、色彩、肌理等展现着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的的历史文化,从而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建筑形态,也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城市步行街风貌。(3)路面路面是步行街景观中的底界面,包括路面铺装、广场、路缘石等。它是阻碍车流进入步行区域的界定要素,同时也能引导和限制行人的活动路线,方便行人安全、有效、舒适地从起点到达目的地,并为行人提供逐渐展示的图案和画面,[1]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48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满足步行的功能要求和审美要求。(4)绿化与水景绿化和水景是步行街中的软质景观,主要包括四时花草、树木、花池、花台、花盆、花箱、种植坑与花架,瀑布,水生植物种植容器、行道树、灌木、树池、花坛,跌水与人工瀑布、喷泉、跌水、汀步、小桥等。绿化与水景可以柔化步行街的硬质环境,可以丰富步行街的色彩和生气,是步行街户外景观环境的点睛之笔。(5)环境小品环境小品指的是步行街的空间范围内的所有街道家具,比如雕塑、构筑物、座椅、招牌、灯柱等等,步行街的环境小品种类繁多,本文总结归纳为服务设施、照明设施、广告设施、装饰设施、休息设施五类,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表4-2):表?4‐\n2?环境小品元素构成?资料来源:作者自绘?分类?名称?洗手池、垃圾箱、公厕、小卖亭、自动贩卖机、报摊、问讯处、指示牌、导游服务设施?图、护栏、道路标识、警示板、交通图、时钟、留言板、电话亭、信箱、电线杆、健身器、儿童活动场?照明设施?霓虹灯、灯箱广告、射灯、地灯、路灯、草坪灯、灯柱?广告设施?招牌、招幌、广告、店徽广告牌、广告柱、展示橱窗?装饰设施?喷泉、雕塑、钟塔、张拉膜、艺术画廊、亭、廊、钟塔、旗杆、壁画?休息设施?露天桌、椅、凳、遮阳伞?(6)外环境步行街的外环境,指步行街附近的景观背景,这个因步行街所在的区位不同而不同。自然元素包括:山、河流、海、湖等水体、森林,人工元素包括:塔、城墙、高楼。(7)活动[1]杨??盖尔曾说过“活动是引人入胜的景观元素”,步行街上的活动多种多样,是人在步行街上进行所有行为的总和,包括购物、交往、商业宣传、娱乐表演、主题展览、即兴街头活动、节日庆典、民俗礼仪、餐饮、赏、闲逛、休憩等等。[1]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4<>9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3步行街景观意象元素4.3.1注意的标准步行街景观意象是心理活动——注意的结果,因此基于对大众审美注意的规律的梳理(前文3.6.1),将层次性、易识别性、统一性、对比性、新奇性、活动性的注意规律落实到具体研究步行街七类景观元素上。结合对上海南京路、广州北京路、苏州平江路、上海新天地、桂林阳朔西街等步行街进行的实地观察和访谈调查,定性的分析步行街上述现实景观元素能引起人注意的标准,归纳总结出步行街景观意象元素(因子集合Ⅱ)。由于审美主体对景观环境的注意具有从整体到局部的层次性,因此步行街景观意象的构成研究也相应地分为整体研究层面和局部研究层面。4.3.1.1整体层面解析步行街整体层面的景观意象构成,主要是站在区域的高度,研究审美主体如何将步行街景观与其它城市景观区分开,将步行街景观当作一个统一的整体意象来认知的。对步行街整体层面注意活动产生影响的元素主要包括步行街的空间和外环境。(1)空间引人注意的步行街空间首先应该是容易被人理解、且可与周边空间环境相区分的完整系统,因此步行街空间应该具有领域确定性、结构的清晰度、尺度的特殊性和空间中各种景观的协调性,此外,能维持人的兴趣的步行街空间必须还要具备节奏感、韵律感。a.步行街空间的领域确定性\n对应注意中易识别性的规律,步行街空间被感知时应该作为一个给人领域感的完形,使该领域中的景观环境和其它景观环境有明确分界而易于识别,即具有领域确定性。“从建筑美学的要求,往往希望城市空间能在一定程度上封闭,并认为有足够的封闭才能使人的注意力集中在空间之内,给人以整体感。如一条大[1]街两侧封闭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空间以抓住人的注意力。”而鉴定空间是否封闭主要是看空间是否连续、渗透的程度如何。因此,步行街空间的领域确定性主要[1]熊广忠.城市道路美学:城市道路景观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50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取决于边界的清晰度、空间的连续度和渗透度。具有清晰边界的步行街,一般在步行街的出入口设置界定物,暗示人们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区域,这一点上国内外都有很多成功案例。例如,安徽黄山屯溪老街入口,古朴的徽州牌坊上落下老街两个大字(图4-4);广州北京路入口小广场上,结合构筑物和水景设置的题有“广州市北京路”标识,让人轻松的知道该进入这条步行街区域了,也辨识到北京路在广州的位置,给人领域感与指认感。步行街空间界定物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棵树、一个雕塑、一个牌坊、一个照壁、一个特别的建筑等等。我国其它步行街限定边界的界定物。(图4-5、图4-6)此外,通过变换铺地、设置护栏或交通隔离墩也是明确边界的一般手法。图图?4‐5深圳东门?4‐4安徽黄山屯溪老街入口?图?4‐6?上海南京路入口?来源:作者自摄?资料来源://hi.baidu>?来源://wangweiqiang>步行街空间的连续度,空间的连续度是人们感知步行街整体意象的基础。凯[1]文·林奇指出“可识别的街道,应具有连续性。”空间的连续度与建筑的围合程度密切相关。基于人具有将相似的、连续的景观理解为一个整体的完形心理,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步行街的连续度强,人们才能更容易地将步行街各种理解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才有兴趣进一步进行对它的审美判断。如果步行街连续度弱,人们会迷惑,哪里是起点,哪里是终点,因而无法组织一个完整的空间印象。\n步行街空间的渗透度,连续性强的空间具有向心性和内聚性,但是连续度过强的空间会让人感觉封闭,产生压抑、恐惧的心理。如果将过于封闭的空间进行适当断开的处理,这些断开处成为景观渗透的通道,提供视线穿越的可能,打破封闭空间的沉闷,才能更加吸引人的注意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称为空间的开敞性。b.步行街空间结构的清晰度[1]KevinLynch.TheImageoftheCity[M].TheMITPress,1<>960.5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步行街空间的结构,即是指城市步行街景观各个要素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组织关系。凯文·林奇先生将城市意象的组成结构高度抽象概括为区域、边界、路径、节点、标志物,步行街作为城市组成的一部分,其结构也可以用这五个意象要素进行解析。则步行街空间结构的清晰度是指,步行街区域、边界、路径、节点及其标志物之间组织关系的明确程度。步行街景观意象因此明确的结构成为人认知审美的一个整体,树立与其它城市区域有区别的景观形象。(图4-7)区域标志物界面节点界面路径边界图?4‐7?慕尼黑步行街空间结构分析?资料来源:作者自绘?c.步行街空间的比例尺度的宜人性步行街之所以比一般金融步行街道更有魅力的原因在于其宜人的比例与尺度。步行街的比例尺度的特殊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步行街的建筑密度以及容积率和一般金融步行街道的明显差异,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不同也就影响着步行街街道宽度与建筑高度之比、街道长与宽之比;其二,步行街规模,即步行街适宜的长度也营造了步行街空间的亲人的尺度。52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根据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的研究,如果步行街宽度为D,建筑高度为H,那么当D/H>1时,比值越大会越有疏远的感觉;当D/H=0.5D/H=1.0D/H<1时,比值越小会越有压抑感;而当D/H≈1时,人们会觉得舒适,尺度宜人。因此空间越开阔(D/HD/H=1.5\nD/H=2.0值越大),商业设施被分隔得越远,越会显得空旷冷清,这适合于步行街广场边D/H=2.5D/H=3.0设置大型商场,由于大型商图?4‐8?不同D/H值的街道景观场需要入口空间较大,结合资料来源:《城市道路美学》?开敞的广场设置,人们就不会察觉到空间的冷清感。而空间越狭窄(D/H值越小),则会让人觉得压抑、闭塞,人们会匆匆走过,无暇欣赏步行街的景观。(图4-8)我国传统的步行街历史街区就是一个例证,由于历史街区的建筑层数一般在2~3层,屋檐高度为6~<>9m,而街道宽也一般为4~10m,因此D/H值约在0.7到1.1之间,这也是为何我们在历史街区中行走有种悠闲惬意的感受的原因。街道宽度与街道长度之比(D/L)也是表现街道空间特性的重要指标,当路幅宽度与街道长度的比值大到一定程度,街道就变成了广场;与此相反,如果幅宽[1]较小又很长的街道,则小巷、步道的印象十分强烈。如上文所述,街道宽度与建筑高度之比、街道长与宽之比是相对的尺度,步行街的绝对尺度就是其长度。步行街的长度过短不适合商业的集聚、过长又容易让人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注意力的集中。根据国外相关研究表明步行街的长度和引人注意的程度有关,具体联系如下表(表4-3):[1]日本土木学会编.道路景观设计[M].章俊华,陆伟,雷芸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53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表?4‐3?步行街长度和注意程度的关系?引人注意程度不能引人注意能引人注意,但气候条件极其引人注意长度、时耗较差步行适宜长度约180m约380m约1500m时耗约2min约5min约20min根据步行街景观吸引力的强弱,相应的设置步行街的长度是保持人在步行街上保持注意力的好办法。d.步行街空间的协调感步行街空间的协调感是指步行街内的各种景观元素整体协调有序。芦原义信[2]认为“完整的街道是协调的空间。”\n的确如此,只有协调的空间才能形成一种内聚的作用,对外能构成对比的效果,对内能形成和谐的“背景”,为个别景观元素的凸显起烘托作用。起协调作用的关键是整个步行街的风格及色彩。e.步行街空间的节奏感步行街空间大多属于线性的,而线性空间一长就会引起人的疲倦感,如何才能维持住人的兴趣呢?那就需要把握住街道空间的节奏感。比如,在人容易丧失注意力的时间节点上设置广场,让广场和步行街交替出现,并按一定韵律组织;设置一些的曲折或是弯曲的道路线性,丰富空图?4‐<>9?心理疲劳曲线?资料来源:《城市设计导论》转绘?间形态;规划不同空间的组合、穿插产生有收有放的、高潮迭起的空间序列,从而使人的心理节奏与步行街景观节奏吻合,人在步行中不断调节心理、迎接新信息的刺激,始终保持对步行街景观的浓厚兴趣和好奇。(2)外环境外环境对步行街景观意象的形成有两方面的影响,其一,作为步行街景观整体的背景,起烘托对比的作用;其二,提供步行街俯视景观的必要条件。[1]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2]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54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西方国家,其商业步行街一般位于经贸中心区,其步行街外环境就是商务办公的高楼。在大多亚洲国家,大多采用山岳、水体等营造步行街的自然外环境。目前在我国,公认比较著名的步行街的外环境有三种模式。一种是以历史街区为外环境的,这类步行街一般是结合历史街区的改造建设起来的,典型的代表如苏州山塘街,走在街上我们远远可望见虎丘塔、寺;第二种是以自然环境为外环境的,比如河流、山岳、公园等,步行街布局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这些自然外环图?4‐10?桂林阳朔西街以远山为对景境资源,纳入步行街的景观构成中,就能使步资料来源:作者自摄?行街景观更能丰富,从而加深人们对步行街的印象,比较有名的是桂林阳朔西街,东接漓江、西面远山(图\n4-10);武汉江汉路尽头为浩浩长江和滨江公园(汉口江滩);第三种是是位于商业金融中心地区的,两边是高楼林立的景象,走进步行街中宛如隔世,宁静的气氛,好图?4‐11?高楼环绕下的上海新天地?资料来源://.2<>9trip>?比闹市中的桃花源,例如上海新天地(图/jd/2615.html?4-11)。外环境还能为步行街创造俯视景观的必要条件。相关研究表明,人在步行街中行走过程中,“眼睛的视力以最强的部分看到物体细节是的视场角为3°,如[1]集中精力观察某事物时人眼的舒适度大约为18°。”一般而言,人们比较喜欢俯视的感觉,因为俯视比仰视容易且自然,例如人们在步行街行走或休息时,对步行街的建筑一层及以下的印象较为深刻,而一定高度以上的建筑形式、颜色等都不太在意。据研究,站立时俯视角度约可达10°,坐时俯视角度约可达15°,眺望8°~10°是最舒服的俯视角。而外环境中的山岳或高楼都可以提供这个远眺的条件,因此步行街在俯视中能够给人留下更深、更全面、更清晰的印象,这种视觉条件的提供,使人对步行街的感知就不仅仅停留在步行街本体上,而将步行街景观环境和周边景观联系起来,使得认知意象更加丰富多彩。[1]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55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3.1.2局部层面(1)建筑从《街道的美学》、《人的街道》等著作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建筑是围合步行街空间、构成步行街垂直界面的关键性元素,因此非常容易吸引视觉的关注。步行街景观是否能引人注意,是否能形成优美的景观意象,关键在于建筑是否符合对比与统一、比例与尺度、韵律与序列、风格与色彩的美学一般规律,在把握好建筑群整体基调的基础上赋予重点建筑个性与趣味,理清主次关系,构造建筑群的主题。具体而言,主要指:建筑群体的协调度、建筑材质的统一性、建筑色彩的和谐度、标志建筑的知名度、标志建筑的独特性、建筑轮廓线的韵律感、临街建筑尺度感等。a.建筑群体的协调度建筑对街景的影响,关键不在于一栋楼一间房本身艺术品位的高低,而在于主次关系是否清楚,首先要运用建筑的群体效应,构造整体协调的“背景”——次,才能相应的在“背景”\n上有选择有重点的设置“图形”——主,人们才能清晰的进行审美判断。过分强调步行街中的每个单体或者每一个要素只能换来混乱和无序。沙里宁曾说过:如果把各国最漂亮、最著名的建筑物放在一条街道上,这条街是不能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街道”的,而是“许多互不相关的房屋组成的大杂烩”。因此,建筑外部空间如能吸引人的建筑街景首先要是协调的,建筑的布局、体量、高度是否协调一致都影响着建筑群体的协调一致程度。例如,哈尔滨中央大街北端的大厦,建筑师借用协调的手段图?4‐12?左:中央大街整体风貌、右:不和谐的大厦资料来源:作者自摄?运用厚重材料、添加细部花饰等手法力图使新建筑融入环境,希望达到保证视觉连续性的效果,其结果并未如人愿,尺度巨大的门廊、高耸入云的塔楼威严耸立,与既定的主题格格不入,严重影响了中央大街视觉走廊的连续性,破坏了建筑群体的协调感,在中央大街街区56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建筑群体形态上添加了不和谐的一笔。(图4-12)b.建筑材质的统一性建筑的材质是影响步行者触感和心情的又一重要元素,不同建筑材质通过某种主题和线索形成的街景,能给人不同的美好心理感受。例如,西方历史街区改造的步行街上。大多的建筑为石材的,给人感觉坚固、厚实;我国某些传统步行街建筑多以木材为主,让人感觉温暖、柔和。譬如做为桂林人工第一景的阳朔西街,建筑临街面材质基本以木质为主,木门木窗、木的挑檐、木质的阳台、木质的扶栏、木制招牌和建筑的山墙面斑驳的石材面,表现图?4‐13?桂林阳朔西街建筑材质统一?出了统一的中国历史建筑的资料来源:作者自摄?美感(图4-13)。c.建筑色彩的和谐度建筑外饰面的色彩是影响街景和谐度的重要因素,建筑色彩通过色相、明度和纯度影响人的心理,暖色让人感觉温暖、活泼,冷色让人感觉稳定、宁静。根据不同的主题配置不同的色彩,在引人注意的同时,能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但是关键要让建筑色彩统一和谐,和谐度高的建筑色彩能有效地烘托出街道的气氛,创造别具一格的街道特色。\n例如,哈尔滨中央大街的色彩整治中,规划建筑以浅黄色和浅灰色为主色调,统一和谐,强调步行街淡雅、温暖、高雅的气氛。街道中非重要建筑的色彩过重或纯度过高,都被统一调整成浅色系中,和谐的建筑色彩增强了建筑群完整统一感,突出了街道的古朴淡雅风格。(图4-14、图4-15、图4-16)57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图?4‐16?中央大街的建筑主色调图?4‐15?中央大街的建筑主色调?4‐14图?中央大街建筑主色调——浅黄——左浅黄、右浅灰?——浅灰??资料来源:作者自摄资料来源:作者自摄?资料来源:作者自摄??d.标志建筑的知名度步行街上的建筑应该有主有次,前面论述了次要建筑的统一和谐是基础,有了良好的基础,才能烘托出主要建筑的特征,才能共同作用构成引人注意的街景。这主要建筑一般就是一条步行街上的标志建筑了。如果标志建筑具有一定知名度,往往会吸引更多的人前往,并且人们会为了寻找这些有名的建筑,而注意观察街景,并且以这些建筑为标识,产生方向感。例如,上海南京路上的和平饭店、老介福商厦、圣德娜百货、朵云轩、真老大房、第一食品商店等“古董”级商店,先施公司、老永安公司、大新公司、华安大厦、跑马总会、中国银行大楼等等近百年历史的著名建筑,都是人们在南京路上细细寻找的目标。(图4-17)图?4‐17?上海南京路著名建筑——和平饭店、中国银行、先施公司?资料来源:作者自摄?e.标志建筑的独特性成为标志建筑的除了因为其知名度,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建筑单体的独特性,即在统一协调的建筑群中因体量、形态、色彩的不同而显得独特的建筑,这些建筑首先要保证和步行街整体的主题一致,并在主题一致的前提下和其他建筑形成58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n对比,处理得当的独特的标志建筑能起到丰富步行街景观、增强线性空间趣味性的作用。所谓对比就是采用大与小的对比,复杂与简单、高与低、长与短、横与竖、虚与实、色彩的冷暖、明暗等手段,以使建筑群空间富于变化,从而打破单[1]调、沉闷、呆板之感。为这类建筑保留一定的视线通廊、配置高质量的环境是提升步行街景观品质的好办法。f.建筑轮廓线的韵律感芦原义信在《街道美学》中提出建筑的外观构筑的轮廓线是街道的“第一轮廓线”,认为“第一轮廓线”在形成步行街景观意象中占有重要地位。建筑轮廓线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建筑高度的高低起伏,一是建筑的进退凹凸。建筑轮廓线的韵律感增强了步行街的韵律和动感,但是高低变化要把握好节奏,“既不能过于整齐而显呆板,无人情味;又[2]不能过于繁杂,失去控制”。因此,建筑的轮廓线韵律是控制单体不显得太呆板或者图?4‐1<>9?建筑的凹凸变化?资料来源:《商业步行街行为特征》太突兀的依据之一。建筑的凹凸变化的界面提供给人逗留机会,通过提供局部隐蔽或依靠,是提供人看人、人看景的极佳空间,例如凹处、门洞、出入口、台阶等提供给人逗留和交往的地方,是有利于营造步行街景观意象的(图4-18)。如图上海新天地的转角空间成了人们休憩品咖啡的好地方。(图4-1<>9)阳朔西街的建筑布置高低起落富于韵律感,建筑有秩序地退后和突出,空间变化丰图?4‐18?上海新天地的转角凹空间富,同时又有规律可循,似乎有之中音乐的资料来源://pt.tuke>?律动感,而不显得杂乱无章。站在阳朔西街[1]吕正华,马青.街道环境景观设计[M].沈阳市: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谭颖.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形态及环境塑造[D].湖南:湖南大学,2001.5<>9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街口放眼望去,西街的建筑轮廓线起起伏伏,似乎映在蓝天和桂林山水,豁然觉得心旷神怡。(图4-20)g.临街建筑尺度感临街建筑尺度感是指临街的店面面宽(W)和步行街宽度(D)的比例尺度如果设置适宜,也能带给人韵律感。“根图?4‐20?阳朔西街建筑轮廓线韵律感?据芦原义信的“外部模数理论”研究提出,资料来源:作者自摄?如果W与D的比值不大于l,既W≤\n1时,且这一尺寸反复出现的话,则会使街道节奏感增强,显得热闹有生气。通过实践证明,每20至25米,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那么,即使在大空间里也可以打破其单调感,有时会一下子生动起来。因此,20至25米的距离,称为行程模数。商业步行街中的店面是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第一次亮相,好的店面设计会像广告、招贴、海报一样可以增加顾客的视觉识别性,有利于商品选购、吸引人流,激发顾客潜在购买力,并且丰富、完善与加强商业步行街界面景观。当店面全部展现于行人视觉所需要的街道幅度,就满足了观全貌的要求。即店面高度(H)与[1]街道宽度(D)比例关系为D/H<2/3。(2)路面步行街路面也是引人注意的景观元素之一,其平面线性的曲折性、纵向高差的起伏感和铺装材料的色彩与质感都影响着步行街景观意象的形成。a.平面线型的曲折性步行街平面线型基本可分为直线、曲线和折线3种,即使相同的建筑在这不同的弯曲线型上排列,也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图?4‐21?英国伦敦牛津街Oxfordstreet?特性。一般而言,直线型步行街视线通畅资料来源://news.hainan.net/newshtml08/200<>9w3r27/4<>98316f<>9.htm?开阔,有规律的布置协调统一风格的建[1]顾馥保主编.商业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60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筑,可以形成严谨、雄壮的街景气氛,但是若空间变化不足容易给人单调的印象。曲线形容易与自然地形的起伏融合,可以让人感觉和自然相融,但是过分的弯曲会引起街景连续感较弱的弊端,据研究表明“曲率半径在100~150m左右时,若适当增加一些通透感和视线诱导感,可以产生丰富的景观变化;曲率半径在[1]30~40m左右时,视线缺乏开放感,容易停留在转弯处”曲线形的步行街在我国比较少见,但在西方国家和日本比较多(图\n4-21)。折线型的步行街在步行街行进过程中会给人戏剧性与连续感相组合的体验,因为人在转弯前多注意周边连续的步行街景观;在转弯时,明显变化的景观能引发人的好奇与兴趣;同时许多步行者表示,如果在转折处设置标志建筑或景观节点,会加深他们对步行街景观的好感。b.纵向高差的起伏感前文(4.3.1.1外环境)中论述过人们比较喜欢俯视的景观,而步行街纵向的高差变化提供给人的瞭望场所,其形式一般为坡道或台阶。一般而言,人们在上坡(或台阶)时会注意观察坡顶附近的景观,好奇瞭望场所的景观;下坡(或台阶)时,远景成为人们视线的兴趣点,良好的步行街整体景观能带给人美好深刻图?4‐22?日本三年坂步行街?的印象。(图4-22、图4-23)资料来源:《城市设计》?因此,步行街纵向高差的起伏感能激发和维持人的注意。其实道理很简单,在平坦地形条件下,各景观元素、建筑与街道之间是平面位置上的关系,人的视觉主要集中在一个平面较近的范围内,缺乏变化;而在有高差变化的地形条件下,各景观元素、建筑与街道不在同一平面上,人对步行街的观察就不仅局限在平图?4‐23?罗马大台阶?面上,且容易看得到更远更整体的街景,感受资料来源://pt.tuke>?到更加丰富多彩的步行街景观意象。c.铺装材料的色彩与质感[1]日本土木学会编.道路景观设计[M].章俊华,陆伟,雷芸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6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步行街铺装的质感、色彩和图案都是引人注目的特征。路面不同的材料颜色和质感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比如大理石路面让人感觉光滑顺畅、石板路让人感觉亲切古老,砖石路面让人感觉怀旧沧桑。路面材质和步行街整体风格主题一致,会营造出良好的景观效果,形成一定主题的步行街景观意象。其次,不同的铺装材质结合整体街景格局按规律拼接、组合,也可以营造富有魅力的步行街街景。例如,上海新天地步行街区的路面用了和建筑墙面一样的砖块,并和墙面保持一定的色彩差异,墙面偏红时,路面为深灰色;墙面为深灰色时,路面为红灰相间的斑驳色彩,整体上的一致协调,一同营造出上海新天地怀旧沧图?4‐\n24?上海新天地步行街区铺地资料来源:作者自摄?桑的环境氛围。(图4-24)(3)绿化与水景步行街的绿化与水景都属于步行街的软质景观,是满足人们生态知觉的关键景观元素,人们在欣赏绿化和水景时能满足其接近自然的心理诉求、并放松身心,促进交往活动的发生。虽然,步行街以商业功能为主,软质景观不能占据过多的空间面积,但是设置得当的绿化和水景能改善和丰富步行街景观,美化街道整体形象。因此,绿化与水景是组成步行街景观意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绿化植物品种的选择、种植位置、组合方式以及流动的水景都能对人的注意产生一定影响,而人们关注的步行街绿化与水景一般具有植物季节感、植物多样性、水景稀有性和水景趣味性的特征。a.植物季节感“步行街上所有构成元素都是无机物,只有绿化植物是唯一随四季改变而变[1]化的生物了。”季节的变化带来植物开花、结果、红叶、落叶、新绿的不同景象,同时树木、花卉的姿态也出现显著变化,这就是植物的产生的季节感。目前,我国对步行街的植物季节感不太关注,但是实际上营造良好的步行街植物季节感[1]日本土木学会编.道路景观设计[M].章俊华,陆伟,雷芸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62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是相当重要的,是人们在使用步行街中非常实用的景观,也是烘托不同街景气氛的必要条件。例如,夏日炎炎中,宽阔的树阴下,成了一片片人们歇凉、交往的理想空间;冬日里,暖暖的阳光洒在街道上,一排排落叶树交错婆娑的树姿也成了冬日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图4-25、图4-26)图?4‐26?步行街落叶景观?图?4‐25?广州北京路冬、夏不同的植物景观?资料来源://hainan.net资料来源:作者自摄与//.panoramio>?b.植物多样性\n步行街的绿化植物的形式很多,例如行道树、花卉、绿篱、草坪等等,绿篱可以将街道分隔步行,休憩等不同的区域;树丛可以形成一片很大的自然遮阳伞,营造静坐休憩区;草坪和地被植物可以形成软质铺地,并限定行人的活动范围,形成框景和障景。乔木和灌木可以屏蔽不良景观,常绿树在这方面的功效更为明显,乔木枝干可以形成框景,创造戏剧化的景观效果;一棵历史悠久的大树甚至可以像雕塑那样成为一个空间的焦点。此外,植物的品种也多种多样,选择适宜的多种植物进行组合、变换,能产生多样的绿化色彩和造型,能够很好地丰富步行街的景观效果、提升步行街的景观品质,引人驻足观看。c.水景稀有性“从步行者的心理和体力状态来看,要保持步行活动的连续性,具有吸引力[1]的节点间,距以200米的上限为宜。”而这种节点的设置一般被人们喜爱的是结合水景布置的,如果水景的设计独特,则会引发人新的热情。如果能结合自然资源,利用好自然环境中已有的自然水景,创造独特的景观效果,将更加引人入胜。图4-27为苏州平江路步行街,沿步行街一侧潺潺流过的小河作为平江路独[1]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63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特的水景成了入画的对象,水上划过的船只里的人看着画者,画者描绘着这一切,仿佛又形成了人看人、人看景的新的景观。d.水景趣味性水景是步行街上最能聚集人气的景观之一,是引人注意的又一重要元素。步图?4‐27?苏州平江路之水景?行街上的水景可以分为很多类,有静水资料来源:作者自摄?(如景观水池),喷泉(如音乐喷泉、旱喷等)、叠水和瀑布等。而且由于人本能的亲水性,水景的创造还能够赋予场所亲切感和活泼感,是营造引人注意的步行街景观环境的重要元素。经实地观察,一般大众都喜欢从旱喷中穿过、和叠水拍照留念,摸一摸喷泉,亲身体验水流的趣图?4‐28?步行街上的水景(南京路、新天地)?资料来源://.panoramio>/photo/7286701以及作者自拍?味。(图4-28)(4)环境小品芦原义信把街道上的环境小品和建筑外墙的突出物,如花台、座椅、路灯、标志牌等等所构成的形态称为街道的“第二轮廓线”,是街道环境中最难把握的部分。a.环境小品视觉协调性\n环境小品的种类繁多,几乎包括了所有建筑、路面围合范围内的所有街道附属设施,因此较容易给人杂乱之感,但是如果控制得当,仍能起到丰富和强化步行街整体风格的作用。环境小品要达到引人注意的标准,首先要从颜色、造型、体量方面使其与步行街整体环境相协调,将环境64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小品融入整体环境中。(图4-2<>9)反例:沈阳中街步行街是传统的历史性步行街,在环境小品的设置上没有考虑视觉的协调性,街道中设置了色彩艳丽的塑料座椅,与中街的整体环境极不协调,冲谈了其古朴的整体效果。b.夜景光影与色彩感图?4‐2<>9设计精巧的展示亭,活跃城市步行街是城市夜晚利用率最高的城市公了步行街的气氛?共空间之一,照明是步行街景观环境中必不可少资料来源:《街道环境景观设计》的设施,诸多著名的步行街,都有着美丽的夜景,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步行街照明设施营造的光影感和色彩感。在大多数步行街,主要的灯光照明用于指示线路、标识、橱窗展示和勾勒建筑轮廓线等;环境照明被用于步行街中明显的、重要的区域,如十字路口、坡道、踏步、车站、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构筑物小品、各项设施、绿化等,这些照明设施一同赋予了步行街不同于白天的夜景。缺乏照明设施的步行街夜晚会显得萧条、落寞,相反的,良好的夜景光影和色彩感能凸显步行街的层次感趣味性,渲染热闹的氛围,比起白天的景观环境更加迷人。例如,平江路的夜景很好的反映了小桥流水的美丽风光和苏州的小资情调,夜晚的平江路似乎更加有韵味。相反,白天的苏州观前街在景观环境上显得十分精致,但照明稍显不足,没有营造有魅力夜景景观,使得一些设施或场所使用不便,而丧失了白天的人气。(5)活动杨·盖尔曾说过“活动是引人入胜的景审美观元素”,并指出“有机会耳闻目睹众生相,主体结识各种各样的人,是市中心区和步行街上制造吸引[1]最吸引人的特色”。人在步行街上进行的活动包括购物、交往、商业宣传、娱乐表演、活动交往促进主题展览、即兴街头活动、节日庆典、民俗礼仪、餐饮、赏、闲逛、休憩等等。这其中,图?4‐30?活动的良性循环作用?购物属于必要活动类型,而其它都属于自发资料来源:作者自绘\n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这两种类型的活动对[1]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65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人群的吸引不可小视。(表4-4)表?4‐4?步行街使用活动类型?资料来源:根据《城市规划资料集》结合实际调研改写?活动类别活动主体活动时间活动线路及场所必要通勤职工、亲少年上下班、上下学直线、沿建筑性活购物成年人为主,女全天折线,感兴趣的商店动性居多休憩中老年、小孩、全天,节假日最人流聚集点,休息设施、广场、女性多转角空间、绿地自赏游观光本地居民及旅游业余时间、节假折线,感兴趣的景点发者日性商业宣传商家白天人流聚集点,广场、商店入口活娱乐表演商家及年轻人白天人流聚集点,广场、绿地动群、市民主题展览文化团体、市民白天人流聚集点,广场、绿地街头活动年轻人群、市民全天人流聚集点,广场、绿地社会交往市民,中老年为白天为主人流聚集点,休息设施、广场、社主转角空间、绿地会节日庆典市民及旅游者节庆日漫游曲线,各种感兴趣空间性民俗礼仪市民及旅游者民俗日漫游曲线,各种延续历史文化的活场所动餐饮市民全日人流聚集点,建筑边、转角空间这些不同类型的活动都给步行街空间带来了活力,促进了人们的交往,从而吸引更多的用路者,使街道充满生机。通过访谈发现,人们最关注的是活动的氛围、多样性、可参与性,强调步行街活动以及其环境产生的运动感与兴奋感。66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活动的氛围\n所谓活动的氛围,就是指人们对活动及其环境的一种特殊感受,这种感受产生于活动聚集的人气以及活动本身的特质。步行街活动要引人注意就需要聚集一定量的人气,并且活动的内容要能对人的心理产生某种不常有的刺激作用,从而产生非同寻常的心理反应,感知到活动的不同平时生活的氛围。例如步行街的节日喜庆气氛,肯定是由于大量游览人流的聚集,以及步行街节庆活动和张灯结彩作为刺激图?4‐31?步行街的节庆氛围(北京路、中央大街)要素,给人的特殊心理反应,这就资料来源:作者自摄?是活动的氛围。(图4-31)b.活动的多样性活动的多样性是指人们希望街道生活的内容丰富多彩,在步行街上能集中多种类型的活动(如上表4-4),从而给人兴奋感,让人体味多样的乐趣。街道的活力是在各种街道场所中的人进行的多样性活动而产生的,街道功能的多样性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街道活动,进而产生了街道活力的多样性。来到街道中的不同的人们,大人,小孩,年轻人,老年人,各自都带着不同的出行目的:有办公的,有做买卖的,有休闲的,有购物的等等,不同人们在街道中的这些活动都构成了街道活力的一部分。优良的步行街景观能诱导街道活动的产生。c.活动的可参与性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曾在他的著作《人的动机理论》中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层次:生理、安全、归属与爱、自尊和自我实现。提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自我实现,步行街能通过提供参与的可能,存在促使个体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机制。因而,步行街活动的可参与性是吸引人注意的关键元素之一。67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3.2步行街景观意象因子根据以上对步行街景观意象的定性研究,总结容易引人注意的步行街景观元素及其特征,作为影响步行街景观意象形成的指标因子。(表4-5)表?4‐5?步行街景观意象指标因子?资料来源:作者自绘?整体局部环境小空间外环境建筑路面绿化水景活动品空空空空空自历高俯建建建标标建临平纵铺植植水水环环活活活间间间间间然史楼视筑筑筑志志筑街面向装物物景景境境动动动领结的的的环街景群材色建建轮建线高材季多稀趣小小的多可域构尺协节境区观体质彩筑筑廓筑型差料节样有味品品氛样参确的度调奏的的的的的线尺的的的感性性性视夜围性与定清的感感协统和知独的度曲起色觉景性性晰宜调一谐名特韵感折伏彩协光度人度性度度性律性感与调影性感质性与感色彩感4.4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元素\n4.4.1记忆的标准对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心理判断过程除了经过注意的筛选,最终还需要通过记忆的选择。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是心理活动——记忆的结果,是建立于审美注意的基础上的,并对步行街的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前一章从心理学角度总结的记忆规律,结合调查研究,探讨步行街景观被记忆的标准,从而进一步推理出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元素(因子集合Ⅲ)。通过访谈发现,能够被人们记忆的步行街景观符合记忆的规律,主要表现出四种特性,包括文化性、历史性、地域性和主题性。68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文化性步行街的景观要达到记忆的标准,不仅仅要满足尺度比例、协调整体的要求,满足审美的视觉感受,还应该赋予景观丰富的文化内涵。既具备景观的“可读性”,步行街的景观环境因此获得象征意义,才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从而被人们记忆为景观特色。不同的步行街景观环境也应反映不同的文化结构,表达不同的文化内涵,形成不同的情境。步行街景观的文化内涵可通过直接的景观符号或人对可见的形体或活动会意的理解,把文化意义传达给审美主体。如名小吃店的招幌(环境小品)、在步行街景观节点处设置的特别铺装(路面铺装材质),富含趣味的广场文化雕塑等都会强化步行街的文化形象。如图4-32,一块有地区街巷图的铜质特殊铺砖镶嵌在步行街石砌路面上,打破了原有路面的单调感、增加了趣味性和可读性,赋予了步行街文化内涵,加深了人们对步图?4‐32?特殊的铺装——街巷图资料来源:街道环境景观设计?行街的印象。东京世田谷区步行道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在步行街的铺地上镶嵌了数十首古诗和童话故事,将文化和传统道德教育注入步行街景观环境中,给人鼓舞向上的精神感染,提升了市民的热爱和自豪;澳门市中心步行街的地面波浪形的铺装图案,既象征海岛城市,又具有韵律感、连续感和整体感,令人印象深刻。北京王府井步行街和深圳东门步行街分别用铺在地面的“井”字和“东”字表现了街道的名称和历史沿革,等等。(2)历史性[1]“\n创造新的东西可能意味着在旧的和现存的东西中挑挑拣拣。”历史与传统给人提出过去的经验,是人将过去与现在联结起来的纽带,它也赋予人们一个认同过去的凭借。步行街景观的历史性主要通过建筑、路面铺装和环境小品,乃至步行街的活动来体现。在建筑方面,建筑群体的协调感以及良好的主次关系是引起审美主体注意的必要条件,但进一步要引发人的联想、产生记忆,这需要建筑群体的风格具有一定的历史感。所谓建筑群体的风格,就是“建筑在历史文化积淀中慢慢形成了特定的形态特征,这反应了一定时代和地域内人们所追求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品位。”[1]罗伯特·文丘里.向拉斯维加斯学习[M].徐怡芳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6<>9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有研究表明,建筑房龄的长短会对人们的喜好产生强烈的影响。很多人喜欢老房子,其独特感、神秘感、历史感都深深吸引着大家。当然,并不是说只要是老房子就受人喜爱,而应该说维护良好的老房子会得到普遍的欢迎。而且,对于历史构筑物的保留也是保留市民记忆,增强场所感的重要载体。我国传统步行街中有许多具有历史感的建筑形式,比如广州上下九的骑楼就是由中国古代临街建筑发展而来,在临街面上形成连廊是供人躲避风雨、烈日的庇护,同时也是人们交往、聊天、小憩的重要活动场所,这样有历史感的步行街建筑空间容易营造场所感,因此恰当地将历史感融入步行街的景观,形成景观时间上的不间断联系,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路面铺装的材质也是能较好地体现步行街历图?4‐33?具有历史感的铺装材质资料来源:《街道环境景观设计》史感的界面。铺装材质的历史感反应了是一个时代发展及社会审美的流行形式或风格,不同时间不同时代都有其主流或者有代表性的铺装形式或风格,这对于能引发人们记忆的步行街景观来说十分重要。(图4-33)\n环境小品的历史感特征同样可以影响人对环境气氛的心理感受,北京王府井大街南入口的主标志采用浮雕形式,牌匾为传统式样,以反映王府井步行街的历史,悬挂于明辉大厦的南墙上,初到王府并步行街的大部分顾客由南部进入,因图?4‐34?北京王府井入口牌匾此可见这种富有历史意蕴的环境小品可给人深刻资料来源:作者自摄?的印象。(图4-34)(3)地域性具有地方特色的步行街是一个城市文化历史的遗产,这种步行街的美学价值较高,并且容易引发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被人们记忆。步行街景观环境的建设要受诸多社会、自然条件的影响,这些条件在不同的地域中所表现的多种多样的差异,正是步行街地域性产生的基础。一般认为,地域性的存在基础是自然环境[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城市规划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70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差异性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综合结果。居于同一地域的人们由于共同利益,形成政治、经济、邻里社交等关系网络,相互交往、相互影响,孕育了认同感和场所感。步行街景观的地域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它的建筑群的材质、色彩以及街道中的植物栽植和环境小品。建筑材质的地域性体现着该地区时代和文化的特征,具有表情和情感。西方的建筑材料是以石材为代表并暗示着它的结构方式就是砌筑,进一步决定了其占据空间的建筑体量和封闭的室内空间,更深层次的还暗示了西方的“永恒”的地域文化观念;东方的建筑材料则是以木材为代表,暗示了是梁架式的构筑方式,围合的空间和开敞的室内,以及东方人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地域世界观。类似的,玻璃显得轻盈透明,石材显得厚重,木头让人觉得温暖,钢材使人觉得冷竣……上海新天地中大量保留和使用石库门的砖石和阳朔西街以木质材料为主的建筑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感。因此,材料的选取也是展现不同地域步行街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选择一种主要统领的材料之后,还应该注意其他材料的选择和搭配,使之能够达到一种辨证的和谐统一。\n建筑色彩也是展示步行街景观地域性的主要元素。人们对于颜色的喜好与社会因素、个人因素有关,还具有时代性、地区性。建筑色彩的地域性代表着一定时期、当地人群普遍的色彩审美趋向。各个图?4‐35?武汉户部巷“卖热干面”的雕塑民族、各个地域的人们对于色彩的偏好也资料来源:作者自摄?极为不同:伊斯兰国家地处沙漠,偏好绿色及白色;日本人喜好自然,钟情于庄重、清淡的自然色调;意大利天气易阴沉,建筑多用桔黄色;中国的庙宇宫殿则用红色和金色……建筑色彩的统一和谐,既取决于色彩与建筑功能的协调,也取决于色彩自身的统一性,主要包括色调的统一,色彩情绪的统一和文化意味的统一。这种统图?4‐36?北京王府井雕塑?资料来源:作者自摄?一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一致的统一,而是一7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种变化的、辨证的统一。同时,还应该注意与自然环境的色彩协调,与传统文脉的色彩协调以及城市绿化系统在色彩中的协调。街道空间中的景观小品在反应步行街地域性方面同样也很重要。作为步行街的二次轮廓线,它的造型、质感都是街景中能吸引人的特征。人们在欣赏街景时,能接触它也看见它,如果景观小能注入地域性情感,形成该步行街的地域性标志,往往能起到引人驻足流连忘返的效果(图4-36、图4-35)。栽植乡土的植物也是增添步行街地域特征的重要元素。步行街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其植物的统一地域性景观容易引发人的注意,进一步和城市的特色发生联系,对于外来的旅游者来说能产生强烈的新奇感;对于本地的居民,会产生亲切感和自豪感。例如,厦门中山路上的棕榈树,广州北京路上的大榕树,让好奇的外地游客纷纷在树下合影留念,本地的市民由图?4‐37?合抱广州北京路的大榕树?资料来源:作者自摄?此而产生了自豪感和认同感(图4-37)。(4)主题性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指出:“主题的连续决定了区域的形体特征……社会内涵对于区域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n主题是一组有特征的同类事物中被反映和认知的典型特色。主题单元的建立有助于步行街整体形象的形成,当这种主题单元越明确,视觉连续性就越强,进而步行街的整体形象就越清晰易辨。步行街景观的主题性可借用一些具体可感知的形象或符号传达表现。例如哈尔滨中央大街,其古老的石头路面、风格各异的欧式建筑,这些主题的确立对于街道形象的建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注重主题的连续性和社会内涵的发掘,情景交融,使得步行街景观表现出一种既定的形态和属性,任何场所都处于特定的时空节点上。注重主题连续的设计思想满足了形式上的和谐,同时也将深层文化意蕴引入形式。例如,在对上海新天地步行街区改造的过程中,有悠久历史文化背景的主题单元核心——石库门被保存下来,并以此为主题设计空间序列、配合主题营造和谐的步行街形态和色彩、乃至标识、招牌。无论时代72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如何变迁,只要主题延续,人们就不会丧失对这些环境元素的记忆。芦原义信提出由于环境小品无秩序性和非结构化,因此应该尽量减少环境小品的数量。本文认为,这是从绝对数量上减少“二次轮廓线”,此外,还应该运用人们认知心理中“组块”的原理,建立主题和线索组图?4‐38?新天地主题招牌?资料来源:作者自摄?织“二次轮廓线”,达到不减绝对数量而减少认知难度的效果。设计几个风格主题(主题数在7±2内),将不同景观小品通过统一色彩或造型成组或成群的有机的组合在这些主题中,并使主题与主题之间建立某种联系,形成线索,从而将复杂多变的景观小品分组并用线索串联,构建有趣味的步行街环境小品景观意象。图?4‐40新天地主题门洞?上海南京路的步行街建设,根据资料来源:作者自摄?不同区段的性质,对细部设施分别进行设计。在纯步行街,采用统一的地面标高,运用不同的肌理、色彩的人行道板铺砌,分为“驻留区”和“流动区”。“驻留区”采用较小的铺砌单元,在其中集中设置统一主题的椅、凳、庭院灯、栽种乔木、花坛等,设置各类环境小品,供购物观光人流停留休息;“流动区”为一宽7~10米可供观光车缓行的、平面呈折线形的区图?4‐\n3<>9?苏格兰的格拉斯哥步行街环境小品表域,采用较大的铺砌单元,组织了统现其工业城市特征的地域性?资料来源:《商业步行街行为特征》?一尺度的另一主题的环境小品。通过73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不同铺设将步行街分区,并按区分别布置不同主题的环境小品,从而达到了有机组织繁多环境小品的目的。4.4.2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因子根据以上对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的定性研究,归纳出容易激发人的记忆情愫的步行街景观元素及其特征,作为影响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形成的指标因子,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的评价指标因子比景观意象的评价指标因子对步行街景观有更高层次的要求,更侧重于由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等因素激发人的联想与记忆的方面。总结如表4-6:表?4‐6?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指标因子?资料来源:作者自绘?整体局部空间外环境建筑路面绿化水景环境小品活动空空自历建建建铺铺环环环环间间然史筑筑筑装装植植境境境境活活活活结尺环街风材色材色物物小小小小动动动动构度境区格质彩质彩地年品品品品主地意艺主历地意鲜地地意地域代主地文历题域蕴术题史域蕴明域域蕴域性感题域化史性性性性性感性感度性性感性性性性感4.5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因子综合上文定性分析,进行进一步整合,并通过10位专家的打分(详见附录三),经过问卷回收,统计得到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因子集(表4-7)。表?4‐7?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因子集?资料来源:作者自绘?空间领域确定性?空间结构清晰度?空间尺度宜人性?整体层面?空间方面?空间协调感?空间节奏感?74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n外环境的自然环境风景美度?外环境方面?外环境的历史街区意蕴感?外环境的高楼大厦现代感?建筑风格鲜明度?建筑材质独特性?建筑方面?建筑色彩地域性?标志建筑知名度?建筑轮廓线韵律感?路面纵向高差起伏感?路面方面?路面铺装材质意蕴感?路面铺装色彩地域性?植物季节感?植物地域性?局部层面?绿化与水景方面?植物多样性?水景稀有性?水景趣味性?环境小品风格协调性?环境小品地域性?环境小品方面?环境小品文化性?夜景光影与色彩感?活动氛围?活动多样性?活动方面?活动可参与性?活动意蕴性?4.6本章小结基于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分级原理,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因子的选取应该经历注意和记忆两个层次的筛选,才能更准确地总结出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因子集。由于步行街景观特色的任何审美心理活动都是以现实景观为基础的,因此,本章首先通过实地踏勘以及结合《城市规划资料集》、《道路景观设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资料集》以及182篇文献等大量文献的阅览,确定了现实步行街景观的构成元素,考虑到本文研究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城市步行街景观的实际建设,因此排除了天象、气候、时令等人为不可控元素,将步行街现实景观构成元75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素分为:空间、建筑、路面、绿化与水景、环境小品、外环境、活动七大类(因子集合Ⅰ)。并以此作为第二步现场观察和访谈调查的基础。接着,结合对上海南京路、广州北京路、苏州平江路、上海新天地、桂林阳朔西街进行的实地观察和访谈的调查结果,从调查结果显示的容易引发注意的步行街景观意象元素,从整体和局部两个层次分别推导出步行街景观引人注意的标准,并着重从定性的研究角度阐释各个标准的内涵,最终得出步行街景观意象因子(因子集合Ⅱ),包括空间领域确定性、空间结构的清晰度等等28项因子。然后,通过请人们根据记忆,结合因子集合Ⅱ,填写或选择他们觉得能够长时间记忆的、能代表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因子(见附件二问卷),调查能被大众记忆的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探索规律,总结出步行街景观被记忆的标准。由于“记忆”比“注意”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记忆的标准更高,更侧重于由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等能激发人的情感的因素。由此分析推理出步行街景观特色意因子(因子集合Ⅲ),包括历史街区意蕴感、建筑风格鲜明度等1<>9项。\n最后,将步行街景观意象因子(因子集合Ⅱ)和步行街景观特色意因子(因子集合Ⅲ)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打分,得出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因子。对步行街景观的审美不像其它科学一样有公理公式可推导,它是基于人的主观判断产生的,因此我们只能通过一步步递进地调查和分析,总结人与步行街景观之间的作用规律,用层层的指标筛选模拟再现人的审美判断心理历程,从而较为科学的研究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因子。76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构建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5.1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构建方法5.1.1分级指标体系构建方法——AHP-FCE法本研究分级指标的制定是为了实现将步行街景观特色这一复杂、主观的审美特征系统进行简化处理,以帮助相关研究人员、规划设计者、决策者解决较不易把握的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比较。因此,步行街的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选择能将人们的主观判断转化为简化的、客观的表述的有效方法。对于景观特色的相关评价研究主要是景观资源类的相关研究。“景观资源评价的早期研究始于Edward(1<>965)、Peter(1<>965)、Clare(1<>966)等,其演进大致经历了(经验)单因子定性评价和(数学模型)多因子定量评价两个阶段(杨朝丽,2001)。单就量化评价方法而言,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是最常用的一种,经常作为其它方法的辅助性手段使用。近年来,借助数学、统计学、系统工程等理论工具,定量评价方法发展很快,并表现出多学科融合的趋势,如以模糊数学为理论基础的模糊综合评价法(FCE)、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1]础的灰色聚类法(GrayClusterAnalysisMethod,GCA)等。”AHP法(层次分析法)由ThomasSaaty于1<>980年正式提出,用于对复杂系统中的非定量问题做定量分析的一种简化分析方法,换言之,就是使一些感觉的[2]事物科学化、模糊的状况明了化、多样化价值观的综合统一化。\nAHP法的主旨思想是,根据研究对象的特质和评价判断的总目标,通过选取影响总目标达成程度或表现绩效的因子,并对这些因子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比较使其层次清晰化,最终达到能够较准确测度总目标层达成程度的目的。FCE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是运用模糊数学的相关原理及法则,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评判,以获得评价结果的一种手段。一般情况下,评价就是一个多因素、多指标的复杂的评估过程,不能单纯地以好、坏来定论。而模糊逻辑是通过使用模糊集合来工作的,是一种解决不精确、不完全信息的方法,其最大特点就是用[1]吴承照,曹霞.景观资源量化评价的主要方法(模型)综述及比较[J].旅游科学,2005(2).[2]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12)——AHP法[J].中国园林,2003(4).77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它可以比较自然地处理人类思维的主动性和模糊性,并能全面地汇集各个评价人[1]员的意见,较少地损失评价信息。因此,它是对多种属性的事物,或者说其总体评价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一个能合理地综合这些属性或因素的总体评判的有效途径。综上所述,本文采用AHP-FCE评价分级方法,即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判(FCE)结合的分级方法。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是一个典型的涉及到多因素、多指标的综合评价问题,由于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是由人们的主观判断确定的,这种评价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要提高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的可信度,必须找到一种能够处理多因素、模糊性及主观判断等问题的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结合的AHP-FCE评价方法对步行街景观特色进行分级,可实现将人们的主观判断转化为客观描述、定性与定量自然结合得出综合评价的目的。5.1.2分级指标体系构建程序AHP-FCE法的工作程序包括3个流程:a.运用AHP法建立结构层次模型;b.运用AHP法构造判断矩阵并确定权重集;c.利用FCE法建立隶属函数并进行综合评价。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构建程序与步骤,具体如下:(1)运用AHP法建立结构层次模型\n根据对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定性分析,将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涉及的各评价要素按性质分层排列,“最常用的层次结构可分为目标层(A)、准则层(B)和指标层(P)”。其中,目标层(A)是指要通过评价解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2]只有一个目标,如果有多个分目标,可以在下一级设立一个分目标层”。本文制定标体系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进行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分级。准则层(B)列出衡量达到目标的各项准则,如果某些准则还需具体化,即做进一步解释说明,则可在下一级再设立一个准则层。指标层(P)排列了各种可能采取的方案或措施。根据层次分析法中的标度规定,“一般到7个为止,最多不超过<>9个,因为超过[3]<>9个后,相对比较就会有难度”。[1]陶西平主编.教育评价辞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余雪琴.基于景观格局和AHP的上海市区绿道规划[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3]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12)——AHP法[J].中国园林,2003(4).78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运用AHP法构造判断矩阵并确定权重集构造判断矩阵是运用AHP法非常的重要一步,“是通过各层要素间的一对比较(即两两比较)建立一系列的判断矩阵,构造出各指标层相对于目标层的比较[1]判断矩阵。”步骤是以上一级指标的某一指标A作为准则,对本级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来确定判断矩阵的重要性(表5-1)。在该矩阵中,按照左上角的准则A,将左侧第一列指标中的B与最上一行的B,B,B,…B,…B进行比较;然后再用左ll23jn侧列元素中的B与B,B,B,…B,…B进行比较,并以此类推。在比较时,2l23jn根据准则使用重要性标度来确定一个指标与另一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重要性标度定义并解释了层次模型中每层指标根据上层准则而进行成对比较时,两个指标哪一个更重要,重要多少。根据重要性标度定义(表\n5-2),即l、3、5、7、<>9依次表示两个因素相比时,一个因素与另一个因素同等重要、稍微重要、明显重要、强烈重要、极端重要,2、4、6、8则表示中间值。按照上述层次结构关系,通过向调研者发放咨询表,由参与调研者独立评判,后分别构建A—B、B—C判断矩阵。表?5‐1?判断矩阵?资料来源:作者自绘?AB1B2B3…Bj…BnB11B12B13…B1j…B1nB2B211B23…B2j…B2nB3B31B321…B3j…B3n…………1………BjBj1Bj2Bj3…1…Bjn………………1…BnBn1Bn2Bn3…Bnj…1[1]冯敏敏,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园林植物景观美感评价,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9).7<>9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5‐2?重要性标度及其定义?资料来源:作者自绘?重要性标度定义描述1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具有同等重要性3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微重要5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7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9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2,4,6,8表述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注:若Bj与Bn相比的重要性比较值为Bjn,则Bn与Bj重要性比较值为Bnj,且Bjn=1/Bnj。根据重要性比较结果,计算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因子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确定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集。(3)利用FCE法建立隶属函数并进行综合评价将评价目标看成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模糊集合(称为分级指标集u);再设定这些指标所能选取的评价等级,组成评价的模糊集合(称为评价集v);分别求出各单一指标对各个评价等级的隶属程度(称为模糊矩阵);然后根据AHP制定的各个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矩阵合成,求出评价的定量解值,最终得出综合分级评价。具体做法为:首先给出具有特色程度的评判集V={V很有特色、V较有12特色、V一般、V特色较弱、V特色最弱};然后建立隶属函数,并计算出隶属度;345接着进行第一次综合分级评价,建立从指标层到评语集V的模糊映射,并诱导1~5出指标层的模糊关系R=(k=1,2,……,s),即评判矩阵:KrKr????111m????R=K\nMOMrLr??n1nm??“R的确定过程是:假如专家征询的总人数为n,则r=(对于指标i,专Kij[1]ωuk家认为其归于V中j等级的人数)/n。”对二级指标层权重集和相应的评判ωuk矩阵R进行模糊合成运算,得到一级指标层的一级综合评判A=*R;然KKK后就要进行二级综合评价,把U视为一个元素,而把A视为它的单指标评判向KK量,那么可得目标层U的评判矩阵:R=(A1,A2,……,An)。对一级指标层权[1]吴承照,曹霞,景观资源量化评价的主要方法(模型)综述及比较,旅游科学,2005(2):P32-P3980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ω重集和评判矩阵R再次进行模糊合成运算,最后得到反映目标层景观特色的二级综合评判A=ω*R;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将评价结果分级归类到相应的5个特色等级中。5.2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层次模型根据第四章对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定性分析,进过专家筛选,将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涉及的各评价指标进行分层排列,建立的分级指标体系层次模型分为三层,分别是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由于本文制定分级指标体系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进行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分级,因此目标层为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准则层就是对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产生影响的各项要素,包括整体层面和局部层面,其下具体分为整体层面的空间和外环境两类;局部层面的建筑、路面、绿化与水景、环境小品、活动五类。指标层排列了准则层各种要素对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影响的特征。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层次模型具体如图5-1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层次模型所示。8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标层A准则层B指标层PP领域确定性11P结构清晰度12B空间P尺度宜人性113P协调感14P节奏感15整体层面P自然环境风景美度21P历史街区意蕴感B外环境222AP高楼大厦现代感\n23步P风格鲜明度31行P材质独特性32街B建筑P色彩地域性333景P标志建筑知名度34观P轮廓线韵律感35特色P纵向高差变化性41分B路面P铺装材质意蕴感442级P铺装色彩地域性43P植物季节感51P植物地域性52B绿化与水景P植物多样性553局部层面P水景稀有性54P水景趣味性55P风格协调性61P地域性62B环境小品6P文化性63P夜景光影与色彩感64P氛围71P多样性72B活动7P可参与性73P意蕴性74图?5‐1?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层次模型?资料来源:作者自绘?82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3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权重集5.3.1基于实证的指标重要性排序在上文所建立分级指标体系层次模型的基础上,笔者分别对上海南京路、广州北京路、苏州平江路、上海新天地、桂林阳朔西街进行了较全面的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回收并统计数据,确定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分级指标重要性排序,从而进一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首先,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系统观察法,要求大众根据自己的认识来选择真正影响步行街景观特色的指标,并按重要性进行排序,所谓重要性就是这些指标对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影响程度。然后,在进行梳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准则层七个指标因子的重要性排序结果(表5-3)。调研总共发放问卷225份(每条步行街45份),其中有效问卷218份,有效率96.9%。表?5‐3?五条步行街准则层指标因子重要性的统计结果?资料来源:作者自绘?步行街名称空间外环境建筑路面绿化水景环境小品活动上海南京路91136215827广州北京路862332281633苏州平江路1612376231224上海新天地279289212531桂林阳朔西街231733561335总计8355157549374150重要性排序4617352由表\n5-3的统计结果分析得知,人们认为上海南京路最有特色的现实景观是建筑及步行街上的活动;广州北京路最有特色的现实景观是路面、绿化及表演活动;苏州平江路最有特色的现实景观是建筑、水景和步行街上进行的摄影、弹唱活动;上海新天地最有特色的现实景观是其空间、建筑、绿化水景和精致的环境小品;桂林阳朔西街最有特色的现实景观是空间及室外咖啡、娱乐表演等人的行为活动。同时,可以发现,虽然总的来说外环境这一指标的重要性排序结果为83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六位,但是在上海南京路和阳朔西街的票数较高,是因为其外环境的特殊性,它们都拥有国内其它步行街可能不具备的优美外环境资源,南京路位于上海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邻接外滩,远眺东方明珠电视塔及高楼林立的陆家嘴商贸金融核心区;桂林阳朔西街东接漓江、西面远山,处于“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外环境中。所以,某个指标虽然重要性不是太突出,但是如果相对特征很鲜明、突出,仍然能够成为构成步行街景观特色的重要元素。(图5-2、图5-3)图?5‐2?各步行街景观特色得分累计图?图?5‐3?各类特色元素重要度比较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资料来源:作者自绘?5.3.2构建判断矩阵计算权重5.3.2.1准则层的指标因子权重计算根据各景观元素的重要性排序的实证调研结果,列出判断矩阵,求准则层的指标因子权重。具体方法是列出准则层(B)的指标因子(建筑、活动等)的判断矩阵(表5-4),将矩阵的元素按行相乘,得乘积分别开n(n为指标因子个数,这时为7)次方,然后将方根向量归一化处理得排序权重集ω(表5-5),结果如表5-6所示。表?5‐4?准则层的指标因子判断矩阵?资料来源:作者自绘?准则层指标因子建筑活动绿化水景空间环境小品外环境路面建筑1233455活动1/2133445绿化水景1/31/312233空间1/31/31/2123384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环境小品1/41/41/21/2122外环境1/51/41/31/31/212路面1/51/51/31/31/21/21表?5‐5?准则层的指标因子权重集计算表?资料来源:作者自绘?建筑活动\n绿化水景空间环境小品外环境路面权重集(ω)建筑12334550.325活动1/21334450.258绿化水景1/31/3122330.136空间1/31/31/212330.111环境小品1/41/41/21/21220.075外环境1/51/41/31/31/2120.053路面1/51/51/31/31/21/210.042表?5‐6?准则层的各项指标因子权重?资料来源:作者自绘?准则层的指标因子权重(ω)B1空间0.111B2外环境0.053B3建筑0.325B4路面0.042B5绿化水景0.136B6环境小品0.075B7活动0.2585.3.2.2指标层的指标因子权重计算和准则层的权重计算相同的,结合问卷调研的结果,建立一对比较的指标层的指标因子判断矩阵,运用AHP法求指标层(P)的指标因子权重。85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P领域确定性11P结构清晰度12P尺度宜人性B空间131P协调感14P节奏感15图?5‐4?空间B的指标因子集?1资料来源:作者自绘表?5‐7?空间的各项指标因子权重集计算表?资料来源:作者自绘?P11P12P13P14P15几何平均数权重集(ω)P1111/21/31/51/40.3840.061P12211/21/51/30.5820.092P133211/31/21.0000.158P14553122.7240.430P154321/211.6440.260表?5‐8?空间的各项指标因子权重?资料来源:作者自绘?空间的各项指标因子权重(ω)P11领域确定性0.061P12结构清晰度0.092P13尺度宜人性0.158P14协调感0.430P15节奏感0.260P自然环境风景美度21P历史街区意蕴感22B外环境2P高楼大厦现代感23图?5‐5?外环境B的指标因子集?2资料来源:作者自绘86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5‐9?外环境的各项指标因子权重集计算表?资料来源:作者自绘?P21P22P23几何平均数权重集(ω)P211242.0000.547P221/2141.2600.345P231/41/410.3970.109表?5‐\n10?外环境的各项指标因子权重?资料来源:作者自绘?外环境的各项指标因子权重(ω)P自然环境风景美度210.547P历史街区意蕴感220.345P高楼大厦现代感230.109P风格鲜明度31P材质独特性32P色彩地域性B建筑333P标志建筑知名度34P轮廓线韵律感35图?5‐6?建筑B的指标因子集?3资料来源:作者自绘表?5‐11?建筑的各项指标因子权重集计算表?资料来源:作者自绘?P31P32P33P34P35几何平均数权重集(ω)P31143232.3520.397P321/411/21/31/20.4610.078P331/3211/220.9220.155P341/232131.5520.262P351/321/21/310.6440.10987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5‐12?建筑的各项指标因子权重?资料来源:作者自绘?建筑的各项指标因子权重(ω)P31风格鲜明度0.397P32材质独特性0.078P33色彩地域性0.155P34标志建筑知名度0.262P35轮廓线韵律感0.109P纵向高差起伏感41B路面P铺装材质意蕴感442P铺装色彩地域性43图?5‐7?路面B的指标因子集?4资料来源:作者自绘表?5‐13?路面的各项指标因子权重集计算表?资料来源:作者自绘?P41P42P43几何平均数权重集(ω)P4111/31/30.4810.140P423121.8170.528P4331/211.1450.333表?5‐14?路面的各项指标因子权重?资料来源:作者自绘?路面的各项指标因子权重(ω)P41纵向高差起伏感0.140P42铺装材质意蕴感0.528P43铺装色彩地域性0.33388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P植物季节感51P植物地域性52B绿化与水景P植物多样性535P水景稀有性54P水景趣味性55图?5‐8?绿化与水景B的指标因子集?5资料来源:作者自绘表?5‐15?绿化与水景的各项指标因子权重集计算表?资料来源:作者自绘?P51P52P53P54P55几何平均数权重集(ω)P511231/231.5520.262P521/2121/32\n0.9220.155P531/31/211/41/20.4610.078P54234132.3520.397P551/31/221/310.6440.109表?5‐16?绿化与水景的各项指标因子权重?资料来源:作者自绘?绿化与水景的各项指标因子权重(ω)P51植物季节感0.262P52植物地域性0.155P53植物多样性0.078P54水景稀有性0.397P55水景趣味性0.109P风格协调性61P地域性62B环境小品6P文化性63P夜景光影与色彩感64图?5‐9??环境小品B的指标因子集?6资料来源:作者自绘89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5‐17?环境小品的各项指标因子权重集计算表?资料来源:作者自绘?P61P62P63P64几何平均数权重集(ω)P6112342.2130.467P621/21231.3160.278P631/31/2120.7600.160P641/41/31/210.4520.095表?5‐18?环境小品的各项指标因子权重?资料来源:作者自绘?环境小品的各项指标因子权重(ω)P61风格协调性0.467P62地域性0.278P63文化性0.160P64夜景光影与色彩感0.095P氛围71P多样性72B活动7P可参与性73P意蕴性74图?5‐10??活动B的指标因子集?7资料来源:作者自绘表?5‐19?活动的各项指标因子权重集计算表?资料来源:作者自绘?P71P72P73P74几何平均数权重集(ω)P7113232.0600.446P721/311/220.7600.164P731/22131.3160.285P741/31/21/310.4850.10590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5‐20?活动的各项指标因子权重?资料来源:作者自绘?活动的各项指标因子权重(ω)P氛围?710.446P多样性?720.164P可参与性?730.285P意蕴性?740.1055.3.3整合度检验5.3.3.1准则层整合度检验\n至此,我们已经获得各层指标的权重结果,但是此结果是否正确,还需要测试其有效性——即整合度检验。因为一对比较仅仅是两个评价指标之间的重要性比较。对全体评价标准来说,不能判断是否也具备同样的价值。通常要鉴于“整合度CI或整合比CR来解决,整合度(CI)=(权重矩阵合计得点的平均值-指标[1]个数)/(指标个数-1);整合比(CR)=CI/M。”计算如下表(表5-21)。7表?5‐21?准则层整合度检验?资料来源:作者自绘?建筑活动绿化水景空间环境小品外环境路面合计合计得点建筑0.330.520.410.330.300.270.212.3577.256活动0.160.260.410.330.300.210.211.8847.298绿化水景0.110.090.140.220.150.160.130.9877.275空间0.110.090.070.110.150.160.130.8087.261环境小品0.080.060.070.060.080.110.080.5347.131外环境0.070.060.050.040.040.050.080.3867.287路面0.070.050.050.040.040.030.040.3057.238平均值7.250CI0.042M71.320CR0.032[1]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12)——AHP法[J].中国园林,2003(4).9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般CI、CR值在0~0.1之间,既满足整合度要求。有时根据情况,允许达到0.15。如果CI或CR值超过这个数值时,一对比较表需要进行重新调整。”[1]由于本次计算CI<0.1,CR<0.1,所以满足整合度要求,符合一致性检验,因此以上指标权重计算正确。5.3.3.2指标层整合度检验同理也需要对准则层下的指标层的整合度进行检验。表?5‐22?空间的各项指标整合度检验?资料来源:作者自绘?P11P12P13P14P15合计合计得点P110.0610.0460.0530.0860.0650.3115.126P120.1220.0920.0790.0860.0870.4665.069P130.1830.1840.1580.1430.1300.7985.056P140.3050.4600.4740.4300.5202.1895.089P150.2440.2760.3160.2150.2601.3115.051平均值5.078CI(整合度)0.020M51.120\nCR(整合比)0.018本次计算CI<0.1,CR<0.1,所以满足整合度要求,符合一致性检验,因此以上指标权重计算正确。表?5‐23?外环境的各项指标整合度检验?资料来源:作者自绘?P21P22P23合计合计得点P210.5470.6900.4361.6733.059P220.2740.3450.4361.0553.061P230.1370.0860.1090.3323.059平均值3.060CI(整合度)0.030[1]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12)——AHP法[J].中国园林,2003(4).92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M30.580CR(整合比)0.051本次计算CI<0.1,CR<0.1,所以满足整合度要求,符合一致性检验,因此以上指标权重计算正确。表?5‐24?建筑的各项指标整合度检验?资料来源:作者自绘?P31P32P33P34P35合计合计得点P310.3970.3120.4650.5240.3272.0255.107P320.0990.0780.0780.0870.0550.3975.102P330.1320.1560.1550.1310.2180.7925.097P340.1990.2340.3100.2620.3271.3325.089P350.1320.1560.0780.0870.1090.5625.175平均值5.114CI(整合度)0.028M51.120CR(整合比)0.025本次计算CI<0.1,CR<0.1,所以满足整合度要求,符合一致性检验,因此以上指标权重计算正确。表?5‐25?路面的各项指标整合度检验?资料来源:作者自绘?P41P42P43合计合计得点P410.1400.1760.1110.4273.058P420.4200.5280.6661.6143.058P430.4200.2640.3331.0173.059平均值3.058CI(整合度)0.029M30.580CR(整合比)0.050本次计算CI<0.1,CR<0.1,所以满足整合度要求,符合一致性检验,因此以上指标权重计算正确。93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5‐\n26?绿化与水景的各项指标整合度检验?资料来源:作者自绘?P51P52P53P54P55合计合计得点P510.2620.3100.2340.1990.3271.3325.089P520.1310.1550.1560.1320.2180.7925.097P530.0870.0780.0780.0990.0550.3975.102P540.5240.4650.3120.3970.3272.0255.107P550.0870.0780.1560.1320.1090.5625.175平均值5.114CI(整合度)0.028M51.120CR(整合比)0.025本次计算CI<0.1,CR<0.1,所以满足整合度要求,符合一致性检验,因此以上指标权重计算正确。表?5‐27?环境小品的各项指标整合度检验?资料来源:作者自绘?P61P62P63P64合计合计得点P610.4670.5560.4800.3801.8834.033P620.2340.2780.3200.2851.1174.022P630.1560.1390.1600.1900.6454.022P640.1170.0930.0800.0950.3844.034平均值4.028CI(整合度)0.009M40.900CR(整合比)0.010本次计算CI<0.1,CR<0.1,所以满足整合度要求,符合一致性检验,因此以上指标权重计算正确。94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5‐28?活动的各项指标整合度检验?资料来源:作者自绘?P71P72P73P74合计合计得点P710.4460.4920.5700.3151.8234.090P720.1490.1640.1430.2100.6654.045P730.2230.3280.2850.3151.1514.042P740.1490.0820.0950.1050.4314.099平均值4.069CI(整合度)0.023M40.900CR(整合比)0.026本次计算CI<0.1,CR<0.1,所以满足整合度要求,符合一致性检验,因此以上指标权重计算正确。5.4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用各准则层的指标因子的重要度乘上各自下一层(指标层)的指标因子重要度,得出各层指标的权重集合。表?5‐29?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权重集计算?资料来源:作者自绘?准则层B1空B2外B3建筑B4路B5绿化B6环境B7活动总权重间环境面水景小品集(ω)指标层0.1110.0530.3250.0420.136\n0.0750.258P11空间领域确定性0.061——————0.007P12空间结构清晰度0.092——————0.010P13空间尺度宜人性0.158——————0.018P14空间协调感0.43——————0.048P15空间节奏感0.26——————0.029P21外环境自然环境风景美—0.547—————0.029度P22外环境历史街区意蕴感—0.345—————0.018P23外环境高楼大厦现代感—0.109—————0.006P31建筑风格鲜明度——0.397————0.12995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P32建筑材质独特性——0.078————0.025P33建筑色彩地域性——0.155————0.050P34标志建筑知名度——0.262————0.085P35建筑轮廓线韵律感——0.109————0.035P41路面纵向高差起伏感———0.14———0.006P42路面铺装材质意蕴感———0.528———0.022P43路面铺装色彩地域性———0.333———0.014P51植物季节感————0.262——0.036P52植物地域性————0.155——0.021P53植物多样性————0.078——0.011P54水景稀有性————0.397——0.054P55水景趣味性————0.109——0.015P61环境小品风格协调性—————0.467—0.035P62环境小品地域性—————0.278—0.021P63环境小品文化性—————0.16—0.012P64夜景光影色彩感—————0.095—0.007P71活动氛围——————0.4460.115P72活动多样性——————0.1640.042P73活动可参与性——————0.2850.074P74活动意蕴性——————0.1050.027因此,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如所示。表?5‐30?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资料来源:作者自绘?目准则层权重值权重值标准则层的方准则层的指标因子指标层的指标因子(ωB)(ωP)层面P11领域确定性0.007AP12结构清晰度0.010步BP行1空间0.111\n13尺度宜人性0.018街P14协调感0.048整体层面景P15节奏感0.029观P21自然环境风景美度0.029特B2外环境0.053P22历史街区意蕴感0.018色P23高楼大厦现代感0.006分P31风格鲜明度0.129局部层面B3建筑0.325级P32材质独特性0.02596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P33色彩地域度0.050P34标志建筑知名度0.085P35轮廓线韵律感0.035P41纵向高差起伏感0.006BP4路面0.04242铺装材质意蕴感0.022P43铺装色彩地域性0.014P51植物季节感0.036P52植物地域性0.021B5绿化水景0.136P53植物多样性0.011P54水景稀有性0.054P55水景趣味性0.015P61风格协调性0.035P62地域性0.021B6环境小品0.075P63文化性0.012P64夜景光影色彩感0.007P71氛围0.115P72多样性0.042B7活动0.258P73可参与性0.074P74意蕴性0.0275.5本章小结本研究分级指标的制定是为了实现将步行街景观特色这一复杂、主观的审美特征系统进行简化处理,以帮助相关研究人员、规划设计者、决策者解决较不易把握的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比较。因此,步行街的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选择能将人们的主观判断转化为简化的、定量表述的有效方法——AHP-FCE评价分级方法,即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判(FCE)结合的分级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地解决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这一典型的涉及到多因素、多指标的综合评价问题,将模糊、主观的判断转化为客观描述,并通过定量的数据计算处理达到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的目的。在确定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后,进一步阐释了运用AHP-FCE法的构建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的程序包括三步。包括①运用AHP法建立结构层次模型;②运用AHP法构造判断矩阵并确定指97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标权重;③运用FCE法建立隶属函数并进行综合评价三个步骤。\n然后,本章在第四章的研究结果基础上,运用AHP法建立了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的层次模型,将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因子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三级结构。最后,利用笔者分别对上海南京路、广州北京路、苏州平江路、上海新天地、桂林阳朔西街的实地调查回收的统计数据,并运用AHP法构建判断矩阵,并进行整合度检验,从而确定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各层分级指标因子的权重,构建出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98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应用——以武汉市为例6.1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应用程序第四章定性的分析了步行街步行街景观特色级区评价系统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因子的构成,第五章通过实证研究确定了各指标分级绝相分的权重(即指标的“绝对级”),至指标对区对级此,本文已构建出了步行街景观特因子级级结色分级指标体系。因此,本章将进果行步行街景观特色级区评价中下一步——分级指标体系应用的研分级指标体系的构建分级指标体系的应用究。(图6-1)根据图6-1所示,图?6‐1?步行街景观特色级区评价程序?按照步行街景观特色级区评价的资料来源:作者自绘?程序,进行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的应用首先需要划定研究区域范围(即“区”),然后选择该区域范围内的有一定特色的步行街,进行对比打分(即确定“相对级”),最终才能得出所研究区域范围内的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分级结果。本章将武汉市市区范围划定为实例研究的“区”;然后初选出研究“区”范围内的步行街作为研究对象。初选出武汉市区范围内有一定特色的步行街(区)包括江汉路、汉正街、武汉天地、户部巷、万松园路五个;运用已确立的指标体系对这些步行街进行分级;根据分级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武汉市各步行街总体景观特色的等级和每条步行街各单项景观特色的等级;最后,从分级的过程中总结归纳武汉市步行街景观特色构筑的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武汉市步行街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建议。99\n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2武汉市步行街建设概况6.2.1江汉路步行街概况综述江汉路步行街位于汉口中心地带,南起沿江大道,贯通中山大道、京汉大道,北至解放大道,全长1600米。宽度为10至25米,是武汉著名的百年商业老街。历史上,江汉路曾是各国租界的边界,因而其临街基本上是帝国主义国家和官僚、民族资本家开设的银行、公司和商店,加上江汉关轮渡码头迎送客源,营造了江汉路的商业氛围。现今在江汉路遗留下13幢近代优秀历史建筑,就是江汉路繁华商市的历史见证。为了提高江汉路的文化品位,形成武汉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依托,武汉市于2000年进行了江汉路的改造。改造后的江汉路分为三个区段,分别以国家级老字号、现代大型商场、金融银行为主题。改造工程对不同风格的建筑进行了协调、修缮,保护了江汉路特有的历史风貌。在原本封闭线形的街道上,利用建筑界面的围合开辟了几处开敞的活动小广场,让空间产生张弛交替的节奏变化,增添街道的趣味和生机,为旧城市民提供难得的休憩、交流、聚会场地,并逐渐形成了围合、内聚、亲切的空间结构。1985年底,江汉路步行街地区被国家商业部命名为“全国文明商业一条街”,2000年,江汉路步行街地区被纳入“全国百图?6‐2?武汉江汉路景观?资料来源:作者自摄?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的范围。6.2.2汉正街概况综述汉正街是汉口历史上最早的中心街道,是万商云集、商品争流之地。在20世纪80年代,以廉价的小商品批发为主,针对广大的农村市场,经过十几年的100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发展,目前汉正街已成为武汉市民日常购物的场所,也是华中地区小商品批发的中心。汉正街是汉正街商业区的命脉,沿街店铺主要经营日用小商品的批发,虽然宽度仅5米至6米,但其间的商业、交通异常繁荣和密集:商人、小贩、路人、搬运工以及居民都在此活动,人流、车流、货流熙攘并行,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扁担”\n吆喝声此起彼伏。悠久的商业历史,繁荣的小商品交易,催生了汉正街浓郁的世俗活力和氛围。透视这些活力,它不仅是汉正街繁华的图?6‐3?老汉正街?见证,也是老汉口历史变迁和武汉人风土人情的见证。资料来源:《武汉市市志》图?6‐4?汉正街景观?资料来源:作者自摄?6.2.3武汉天地概况综述武汉天地位于武汉市汉口中心老城区的永清地块,东临长江,面向风景如画的江滩公园。它是永清地块武汉老居住区模块——里份的改造项目,里面原有的旧老里份住宅建于20世纪20、30年代,因年久老化失修,屋基下沉,底层潮湿,木结构不同程度腐朽,许多房屋己近于危房。2005年笔者曾对该地块进行过一次调研,街坊居民大多认为居住环境太拥挤,生活环境较差。2009年武汉天地步行街区改造项目竣工,规划将地块内的九幢优秀历史建筑予以保留,并进行改造和修缮,同时适量穿插反应时代特征的现代建筑,设计融合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时尚元素,既有效地保留了旧建筑的历史风貌,又满足了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实现了保护与开发的有机融合。同时项目内的古树也被保留下来,配以现代的园艺设计,使整个地块绿树成荫,贴近自然。从整体上看,10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天地步行街区保留了武汉风情风貌与历史文化,体现了中西文化的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建筑风格,创造出了传统里份与现代建筑融为一体的和谐街区氛围,成了集历史、文化、旅游、商业、娱乐等为一体的特色步行街区。图?6‐5?武汉天地景观?资料来源:作者自摄?6.2.4户部巷概况综述户部巷位于武昌自由路,是一条长150米的百年老巷,其繁华的早点摊群经久不衰。清朝时候,这条百米小巷曾因毗邻藩台衙门而得名。\n户部巷历史悠久,其早点早已闻名江城,其铺面以家庭为单位铺陈开来,楼上是住家,楼下是赖以生存的食店。这里的小吃历史够长,够味道,较好地保留了武汉饮食文化的特色。但是由于人多拥挤,时间久了,环境慢慢变得脏乱了起来。2007年9月,武汉市对户部巷进行了全面的景观环境改造,建筑以明清风格为主,粉墙黛瓦,简洁统一;同时扩宽部分街道,并加铺砖石路面,与城市车行道相分离,并形成入口广场,使其空间界定更加清晰;此外,种植了不少植物,为步行街增添了不少绿色,还建设了不少反映武汉小吃买卖特色的雕塑和景墙,为步行街注入了浓郁的武汉世俗文化氛围。户部巷被打102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造成汉味早点第一巷后,每日客流量已由原来的三千人猛增到六千人以上,高峰时段更是突破1万人以上。6.2.5万松园步行街概况综述万松园路是武汉市汉口地区南北走向的道路,道路北至建设大道“金融一条街”,与新世界百货和西北湖广场毗邻,南起解放大道的武汉中心商贸区,毗邻中山公园、武汉国际会展中心,面对武商集团三大商场,堪称“黄金扁担挑两头”,总长1515米,沿线密集了一定数量的商业、办公建筑。万松园的历史使该地段具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及历史内涵,但是今天,沿街建筑未有鲜明特色,欠缺深层次的启发意义,标志性建筑物的缺乏导致街景缺乏焦点。传统的街市空间己淹没于平板琐碎的现代建筑中,古老的痕迹消失殆尽,图?6‐6?万松园路景观?妨碍了街道历史的传承与演化,资料来源:作者自摄?降低了其曾有的活力和影响力。6.3武汉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过程6.3.1数据的收集与预处理武汉市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分级的基础数据收集采用公众问卷调查和专业人员问卷(包括建筑、规划或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和相关专业工作人员)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其中公众问卷150份,专业人员问卷50份,公众问卷收回139份,回收率92.7%;专业人员问卷收回50份,回收率100%。103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3.1.1数据收集首先,需要对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的各项指标因子建立评判的等级,分级评判集V={V很有特色、V较有特色、V一般、V特色较弱、V特色最弱},分别对12345应优、良、一般、较差、差五个等级。然后设计问卷如下:\n根据您的印象,请对江汉路、汉正街、武汉天地、户部巷、万松园路这五条步行街各方面的特色进行比较,并给出每条步行街景观要素相应的分数。(优:4分、良:3分、一般:2分、较差:1分、差:0分)比如:如果您觉得在空间范围清晰度方面,这5条街相比之下,武汉天地最清晰,就给4分;江汉路次之,也比较清晰,就给3分;汉正街和户部巷都一般,都给2分;万松园路相比之下较差,给1分。则填写如下:步行街景观特征江汉路汉正街武汉天地户部巷万松园路空间范围清晰度32421表?6‐1?武汉市步行街景观特色相对级划分调查表?资料来源:作者自绘?步行街景观特征江汉路汉正街武汉天地户部巷万松园路空间范围清晰度41424空间结构清晰度41413…………………活动多样性21431活动可参与性30321活动的艺术性20322注:问卷全文见附录四、五。6.3.1.2数据预处理根据表6-1,建立指标层(P)对应到分级评判集V的模糊映射,通过问卷统计,将问卷统计表转化为指标层的模糊综合评判关系表(表6-2),具体统计结果数据见附录六。对于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模糊综合评判值(隶属度)的确定,是专业人员和公众的统计总结果。即假如调查征询的总人数为n,则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某指标(例如空间的领域确定性P)的模糊综合评判值就是被调研者认为其归于1分级评判集V中某等级(V~V)的人数与总人数n的比值。例如表6-2中,调15研的189人中,有82个人认为江汉路“领域确定性”很好,那么江汉路“领域104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确定性”指标因子P对应于V(很有特色)的隶属度为82/189。11表?6‐2?指标层的模糊综合评判关系表?资料来源:作者自绘?指标层因子空间领域确定性空间结构清晰度…活动意蕴性P1P2P29江汉路很有特色82/189121/18923/189较有特色107/18952/18995/189一般016/18955/189特色较弱0011/189特色最弱005/189汉正街很有特色000较有特色1/274/18910/189一般2/2716/18910/21特色较弱26/189\n47/6319/63特色最弱142/1894/2732/189武汉天地很有特色92/18926/6376/189较有特色97/18995/18964/189一般016/18940/189特色较弱001/21特色最弱000户部巷很有特色29/6310/214/63较有特色10/2113/271/9一般4/638/18913/21特色较弱0013/63特色最弱000万松园路很有特色5/6334/631/21较有特色58/18982/18955/189一般55/1895/1891/7特色较弱52/189086/189特色最弱1/2104/636.3.2模糊综合评判法(FCE)分级根据指标层的模糊综合评判关系表,建立模糊综合评判矩阵,即诱导出不同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层的模糊关系R=(k=1,2,……,s)的评判矩阵,K从而得出一级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量化为二级综合评价结果。105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3.2.1江汉路景观特色分级以江汉路的步行街景观特色评价为例,根据江汉路的指标层模糊综合评判关系表,得出江汉路的景观特色综合评判矩阵为:82/189107/189000121/18952/18916/1890022/189130/18937/18900R=126/638/2113/63004/2111/2776/189008/2711/211/913/18905/72/7000R=271/18985/18911/6300122/18943/1898/630046/18916/2731/1890029/6388/1892/2700R=317/214/2100031/18962/18932/63000065/18971/18953/1895/18946/18943/18982/18913/189R=41/271/91/78/2726/6313/2117/631/90026/18964/18917/635/2713/18917/1893/725/6316/1890R=55/6337/18926/6337/18922/18932/6353/18922/1895/631/6313/2117/631/90026/18964/18917/635/2713/189R=517/1893/725/6316/18905/6337/18926/6337/189\n22/18932/6353/18922/1895/631/6364/18994/18931/1890029/633/71/900R=692/18979/1892/210023/6322/632/700106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03/18959/1891/70052/18995/1892/900R=711/6361/1894/2159/189023/18995/18955/18911/1895/18运用以上矩阵,然后根据各指标在系统中的权重分配,通过模糊矩阵合成,得到评价的定量解值。即对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指标层各因子权重值ω和相应的评判矩阵R进行模糊合成运算,得到一级模糊综合评判A=ω*R。PKKPKKA=ω*R=(0.007、0.010、0.018、0.048、0.029)*R1P11182/189107/189000121/18952/18916/1890022/189130/18937/18900A1=(0.007,0.010,0.018,0.048,0.029)26/638/2113/63004/2111/2776/18900因此,A=(0.0369,0.0492,0.0259,0.0000,0.0000)1同理推出A=(0.0237,0.0230,0.0043,0.0020,0.0000);2A=(0.1869,0.0951,0.0420,0.0000,0.0000);3A=(0.0011,0.0069,0.0091,0.0159,0.0090);4A=(0.0381,0.0393,0.0381,0.0166,0.0080);5A=(0.0299,0.0339,0.0112,0.0000,0.0000);6A=(0.0904,0.0945,0.0477,0.0247,0.0007);7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处理,具体办法是将PK视为一个元素,而把AK视为它的单指标评判向量,那么可得目标层的评判矩阵:R=(A1,A2,……,An)。对一级指标层权重集ω和评判矩阵R再次进行模糊合成运算,最后得到反映江汉路步行街景观特色的最终综合评判。A=ω*R=ω*(A1,A2,A3,A4,A5,A6,A7)=(0.0969,0.0697,0.0355,0.0094,0.0017)经过归一化处理,得知A=(45.46%,32.72%,16.64%,4.41%,0.77%)。\n45.46%的人认为江汉路步行街景观很有特色,32.72%的人认为较有特色,16.64%的人认为一般,4.41%的人认为特色较弱,0.77%的人认为特色最弱,根据最大隶属原理,由于45.46%占比例最大,因此江汉路步行街景观特色相对于其107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它四条步行街而言,总体评价结果为V1很有特色。同理,与其它4条步行街相比,从各单项(A1~A7)的评价来看,江汉路的A1空间属于较有特色(A1最大综合评价值为0.0492,对应评语为V2较有特色);A2外环境属于很有特色;A3建筑属于很有特色;A4路面属于特色较弱;A5绿化与水景属于较有特色;A6环境小品属于较有特色;A7活动属于较有特色。因此,也可分析得出,就江汉路自身而言,大众认为江汉路最有特色的是建筑和其外环境,其次是空间、环境小品、活动、绿化与水景,而路面没给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是特色最不鲜明的。这和访谈得到的现实评价完全吻合。6.3.2.2汉正街景观特色分级和江汉路相同地,我们运用FCE法对汉正街、武汉天地、户部巷和万松园路同样也进行分级评价,具体量化方法和计算过程文中不再累述,详细计算过程见附录七。一级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如下:A=(0.0015,0.0037,0.0076,0.0820,0.0172);1A=(0.0017,0.0029,0.0087,0.0290,0.0107);2A=(0.0060,0.0131,0.0341,0.1322,0.1385);3A=(0.0010,0.0020,0.0065,0.0186,0.0139);4A=(0.0039,0.0058,0.0134,0.0380,0.0760);5A=(0.0132,0.0303,0.0260,0.0053,0.0002);6A=(0.0611,0.0442,0.0745,0.0595,0.0187);7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为:A=(0.0195,0.0194,0.0357,0.0753,0.0633),因此经归一化后A=(9.16%,9.08%,16.74%,35.33%,29.68%)。9.16%的人认为汉正街景观很有特色,9.08%的人认为较有特色,16.74%的人认为一般,35.33%的人认为特色较弱,29.68%的人认为特色最弱,根据最大隶属原理,由于35.33%占比例最大,因此汉正街景观特色相对于其它四条步行街而言,总体评价结果为V4特色较弱。\n与其它4条步行街相比,从汉正街各单项(A1~A7)的评价来看,汉正街的A1空间属于特色较弱;A2外环境属于特色较弱;A3建筑属于特色最弱;A4路面属于特色较弱;A5绿化与水景属于特色最弱;A6环境小品属于较有特色;A7活108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动属于一般。由此分析得出,就汉正街自身而言,大众认为汉正街最有特色的是环境小品,其次是空间、外环境和路面特色较弱,但给人的印象好过活动,而建筑、绿化与水景没给人留下什么良好的印象。这和访谈得到的现实评价完全吻合。6.3.2.3武汉天地景观特色分级一级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如下:A=(0.0425,0.0549,0.0146,0.0000,0.0000);1A=(0.0079,0.0320,0.0096,0.0035,0.0000);2A=(0.1766,0.1140,0.0334,0.0000,0.0000);3A=(0.0090,0.0232,0.0080,0.0017,0.0000);4A=(0.0417,0.0343,0.0362,0.0168,0.0079);5A=(0.0332,0.0312,0.0089,0.0017,0.0000);6A=(0.0858,0.1189,0.0418,0.0115,0.0000);7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为:A=(0.0932,0.0835,0.0297,0.0056,0.0011),因此A=(43.74%,39.17%,13.94%,2.64%,0.50%)。43.74%的人认为武汉天地景观很有特色,39.17%的人认为较有特色,13.94%的人认为一般,43.74%的人认为特色较弱,0.50%的人认为特色最弱,根据最大隶属原理,由于43.74%占比例最大,因此武汉天地景观特色相对于其它四条步行街而言,总体评价结果为V1很有特色。与其它4条步行街相比,从武汉天地各单项(A1~A7)的评价来看,武汉天地的A1空间属于较有特色;A2外环境属于较有特色;A3建筑属于很有特色;A4路面属于较有特色;A5绿化与水景属于很有特色;A6环境小品属于很有特色;A7活动属于较有特色。由此分析得出,就武汉天地自身而言,大众认为武汉天地的建筑、绿化与水景以及环境小品都很有特色,空间、外环境、路面和活动也有一定特色,但鲜明程度小于前者,这和访谈得到的现实评价完全吻合。6.3.2.4户部巷景观特色分级一级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如下:A=(0.0550,0.0509,0.0061,0.0000,0.0000);\n1A=(0.0032,0.0054,0.0158,0.0247,0.0039);2A=(0.1268,0.0856,0.0663,0.0425,0.0028);3109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0.0073,0.0225,0.0099,0.0017,0.0005);4A=(0.0185,0.0234,0.0313,0.0035,0.0703);5A=(0.0218,0.0438,0.0176,0.0014,0.0004);6A=(0.0525,0.1256,0.0706,0.0170,0.0023);7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为:A=(0.0655,0.0736,0.0473,0.0202,0.0113),因此归一化后A=(30.07%,33.78%,21.70%,9.26%,5.20%)。30.07%的人认为户部巷景观很有特色,33.78%的人认为较有特色,21.70%的人认为一般,9.26%的人认为特色较弱,5.20%的人认为特色最弱,根据最大隶属原理,由于33.78%占比例最大,因此户部巷景观特色相对于其它四条步行街而言,总体评价结果为V2较有特色。与其它4条步行街相比,从户部巷的各单项(A1~A7)评价来看,户部巷的A1空间属于很有特色;A2外环境属于特色较弱;A3建筑属于很有特色;A4路面属于较有特色;A5绿化与水景属于特色最弱;A6环境小品属于较有特色;A7活动属于较有特色。由此分析得出,就户部巷自身而言,大众认为户部巷的空间和建筑最有特色,路面、环境小品和活动也有一定特色,其特色鲜明程度略次于前者,但对外环境和绿化、水景评价较低,这和访谈得到的现实评价完全吻合。6.3.2.5万松园路景观特色分级一级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如下:A=(0.0223,0.0322,0.0436,0.0104,0.0036);1A=(0.0227,0.0161,0.0078,0.0058,0.0005);2A=(0.0382,0.0937,0.1470,0.0448,0.0004);3A=(0.0017,0.0086,0.0155,0.0132,0.0030);4A=(0.0141,0.0163,0.0230,0.0146,0.0690);5A=(0.0067,0.0241,0.0313,0.0110,0.0018);6A=(0.0184,0.0726,0.0551,0.0907,0.0212);7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为:A=(0.0233,0.0580,0.0734,0.0428,0.0156),因此A=(10.95%,27.21%,34.41%,20.08%,7.34%)\n10.95%的人认为万松园路景观很有特色,27.21%的人认为较有特色,34.41%110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人认为一般,20.08%的人认为特色较弱,7.34%的人认为特色最弱,根据最大隶属原理,由于34.41%占比例最大,因此万松园路景观特色相对于其它四条步行街而言,总体评价结果为V3一般。与其它4条步行街相比,从万松园路的各单项(A1~A7)评价来看,万松园路的A1空间属于一般;A2外环境属于很有特色;A3建筑属于一般;A4路面属于一般;A5绿化与水景属于特色最弱;A6环境小品属于一般;A7活动属于特色较弱。由此分析得出,就万松园路自身而言,大众认为万松园路的外环境最有特色,空间、建筑、路面以及环境小品特色都一般,其特色鲜明程度远次于前者,并且对其绿化、水景、活动评价较低,这和访谈得到的现实评价完全吻合。6.4武汉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结果分析6.4.1武汉市各步行街总体景观特色分级结果根据上文的调研结果的模糊综合评江汉路武汉天地价量化处理,得出结论,将武汉市步行很有特色街景观特色分别归类到相应特色级中,户部巷较有特色即江汉路和武汉天地同为很有特色(一级);户部巷为较有特色(二级);万松万松园路一般园路为一般(三级),汉正街为特色较弱汉正街(四级),如图6-7所示。特色较弱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发现一个有趣的图?6‐7?武汉市步行街总体景观特色分级?现象,人们认为武汉市最高特色等级的资料来源:作者自绘步行街有两条:江汉路和武汉天地。前者是有着近百年历史、见证武汉商业发展风风雨雨的传统商业老街,后者是经过精心规划设计保留了武汉近代风情的同时更加入了时尚、现代元素的新时代产物。为什么这两条风格有着很大差异的步行街,都能成为最高景观特色等级的步行街呢?不难理解,江汉路与武汉市共同成长了近百年,在一代代的人的眼观口传中,渐渐约定俗成地成了武汉市的特色名片,2000年武汉江汉路和北京王府井、上111\n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海南京路、天津和平路、哈尔滨中央大街,并称中国都市的“五朵金花”。经过时间和岁月的洗礼,江汉路是通过时间积累,逐渐被认知、认同、进而引发本地居民产生自豪感、成为外来游客必观之地的一条老街。而武汉天地作为新生事物,图?6‐8?武汉市步行街总体景观特色分级结果?为什么也能渐渐为人们所接受,资料来源:作者自绘?并成为最高景观特色等级的步行街区呢?究其原因,其实是由于武汉天地的规划建设恰好符合人审美心理追求新奇、稀有、主题性的规律。首先,武汉天地是新时代下精心设计的结果,设计采用保留旧有建筑外观,对内部结构和功能进行重新改造,引领了老建筑新用的时尚文化潮流,既保留了武汉地域传统的里份风情,又汇聚了现代新奇的时尚元素,激发了人们的探索热情和好奇心;其次,武汉天地是耗资上亿元的全国仅有3处的步行街改建项目,其它两处分别在上海和杭州,因其稀有性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此外,武汉天地建设中拆除了部分质量不太好的建筑,打通了视线通廊,构建了节点空间,用中西结合的文化串联起一个个主题单元,从主题到功能都体现了现代都市的气息,展现了新旧历史的对比,突出了武汉新时代地域文化的内涵与个性。旧里份在保护与改建中得到了新生,武汉天地因而也成为了人们认同的武汉市最高特色等级的步行街区。根据对比结果,户部巷景观特色等级次于江汉路和武汉天地,位居第二特色等级。相比之下,户部巷的规模小于江汉路和武汉天地,但由于其主题独特——“过早”成为一道风景线,户部巷也因此成为展示武汉饮食文化特色的窗口,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人气,而这种地域景观和文化特色不同于江汉路和武汉天地的大气和时尚,而更偏向世俗感,缺了些“阳春白雪”气氛的渲染,因此,总的来说户部巷景观特色就弱于江汉路和武汉天地。但是户部巷空间尺度宜人、建筑风格鲜明、主题突出,并且也拥有百年的历史,因而被人们认为景观特色等级高于万松园路和汉正街。“万松园”的历史使该步行街具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及历史内涵,但是目前,112\n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传统的街市空间己淹没于平板琐碎的现代建筑中,古老的痕迹消失殆尽,妨碍了街道历史的传承与演化。此外建筑没有鲜明的风格,也没有标志性的建筑和空间节点,深层意义上的意蕴缺失,使得万松园路景观特色不是太明显。但是万松园路从总体景观来看,其各种景观协调度和景观品质还是强于汉正街的。因此万松园路处于第三景观特色等级,而汉正街属于第四级——特色较弱。6.4.2武汉市各步行街单项景观特色分级结果6.4.2.1武汉市步行街单项景观特色共性根据前文对五条步行街的空间、外环境、建筑等各单项景观特色的分级评价,根据步行街总体景观特色的等级排序,整理统计表格如下(表6-3):表?6‐3?武汉市步行街各单项景观特色相对级关系表?资料来源:作者自绘?江汉路武汉天地户部巷万松园路汉正街空间较有特色较有特色很有特色一般特色较弱外环境很有特色较有特色特色较弱很有特色特色较弱建筑很有特色很有特色很有特色一般特色最弱路面特色较弱较有特色较有特色一般特色较弱绿化水景较有特色很有特色特色较弱特色最弱特色最弱环境小品较有特色很有特色较有特色一般较有特色活动较有特色较有特色较有特色特色较弱一般进一步分析整理,分别得到空间、外环境、建筑、路面、绿化水景、环境小品和活动七个单项景观特色的分级评价(图6-9):注:图中纵坐标5、4、3、2、1分别表示很有特色、较有特色、一般、特色较弱、特色最弱五个级别的分级评价标准。113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6‐9?武汉市步行街七类单项景观特色相对级对比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相对比较下,在空间方面,户部巷最有特色;外环境方面,江汉路和万松园路两条并列第一;建筑方面,有三条街都很有特色——江汉路、武汉天地、户部巷;路面方面,有两条比较有特色——武汉天地和户部巷;绿化与水景方面,只有一个很有特色——武汉天地;环境小品方面也是只有一个武汉天地很有特色;114\n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活动方面,有三条都很有特色——江汉路、武汉天地和户部巷。由此看来,武汉市的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共性主要体现于两点:(1)武汉市步行街在建筑和活动两个方面的景观特色营造较突出。在建筑方面和活动方面景观特色突出的分别都有三条步行街,并且也是总体景观特色最高的三条。这说明两个问题,其一,武汉市步行街在展现建筑群风格及历史文化特色处理上表现突出,在营造传统历史活动氛围(江汉路)、中西合璧活动风情(武汉天地)、世俗活动体验(户部巷)上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其二,由于建筑是围合步行街的关键要素、活动是步行街上最具活力的风景线,因此最受人们关注,并且容易被人记忆,因此在这两个方面的景观具有特色的步行街容易成为景观特色级别较高的。江汉路,人们把它比作“武汉二十世纪建筑的博物馆”,拥有13图?6‐11?江汉路、武汉天地、户部巷建筑?栋优秀的近代优秀建筑作为知名标资料来源:作者自摄?志物分列步行街两侧。由于江汉路的建筑是汉口开埠以来逐渐修建的,其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风格协调且特色突出。武汉天地,规划中将9幢历史建筑将予以保留,并进行改造和修缮,整体建筑设计融合传统风格与现代时尚元素,建筑色彩和谐、材质以红砖为主,也很有特色。户部巷,建筑色调以灰、白为主,相当协调,建筑风格白墙黑瓦体现出明清时代的图?6‐10?江汉路、户部巷、武汉天地活动?资料来源:作者自摄?特色,且高低起伏节奏感强烈,营造115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出了良好的建筑景观特色(图6-11)。\n江汉路的活动性、文化性较强,且由于其知名度,游武汉必游江汉路的心理促使江汉路游人很多,熙熙攘攘的人流使得江汉路的人气和氛围特色突出。武汉天地的活动多种多样,各种类型的展览、艺术表演,乃至国外演出团体的定时光临都给武汉天地渲染了浓浓的中西合璧的活动艺术情调。户部巷的活动氛围是最强的,来自全国各地还有韩国、日本的国际朋友都争相一睹武汉小吃的风采,人潮涌动、边走边吃、人看人的活动是户部巷最大的特点之一(图6-10)。(2)武汉市步行街都疏于空间、绿化与水景、环境小品方面的景观特色构建。在步行街空间、绿武汉市对各单化与水景、环境小品这不同单项景观最有特色的步行街单项景观项景观特色构三个方面的景观特色建的关注程度户部巷营造上,大多武汉市的空间不注重步行街都不太注重,因江汉路万松园路外环境比较注重此产生了对应每个方江汉路武汉天地户部巷面的有特色的步行街建筑很注重只有一条的现象。因此武汉天地户部巷从武汉市的层面上看,路面较注重其步行街在空间、绿化武汉天地绿化水景不注重与水景、环境小品这三武汉天地个方面景观特色营造不注重环境小品上较弱。(图6-12)江汉路武汉天地户部巷很注重活动空间方面,只有户部巷一枝独秀,究其原图?6‐12?武汉市步行街不同单项景观的特色相对级?资料来源:作者自绘因,是由于户部巷规模不大,因此空间结构简单明了;且由牌坊、交通墩、入口广场确定了明晰的边界,因而空间领域感也很强烈;其空间尺度保持了历史街区的特色,感觉舒适宜人;此外,空间序列有变化但又不复杂。因此户部巷是武汉市步行街中空间方面最富特色的。绿化水景和环境小品景观特色塑造方面,都只有武汉天地一个步行街区,因116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为武汉市步行街都不太注意栽植地方独特的植物,并且步行街上绿化都很少,对于武汉这样夏日天气炎热的城市,逛没有遮阳树荫的步行街无疑是不太舒服的,因此大家给武汉市所有步行街的绿化景观方面的评价都不是太高。另外,武汉步行街中除了江汉路和武汉天地外,没有其它步行街有水景,因此武汉市步行街水景特色不鲜明是情理之中的事。6.4.2.2武汉市步行街单项景观特色差异性武汉市步行街单项景观的分级结果除了显示武汉市区域范围内步行街景观特色存在的共同特点,还显示出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现象。以汉正街为例,如表\n6-4所示,在活动特色方面,对武汉市所有步行街进行相对比较,汉正街活动的相对级为“一般”;在环境小品景观特色方面,总体特色最弱的汉正街的相对级为“较有特色”,成为汉正街7项景观特色中最突出的一项,然而,事实上从实地调研和访谈中,人们并不认为环境小品就能代表汉正街的特色,反倒是觉得汉正街的活动展现的活力和氛围汉正街特色的代表。这个有趣的现象是怎么出现的呢?和上文对武汉市步行街各项景观的共性联系起来分析,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武汉市大多步行街都很注重活动这方面特色的营造(见图6-12所示),大多步行街都很富活力,定位不尽相同,但却特色鲜明,例如各类展览、艺术表缤彩分呈的武汉天地;熙熙攘攘游客的江汉路;争相过早的户部巷都是以活动为重要特色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汉正街的活动特色并不弱,但相比之下,就显得特色并不突出了。同理,武汉市的大多步行街对景观小品建设普遍不太注重,因此虽然汉正街的景观小品并不能成为它自身景观特色的代表,但相对比较下,却显得比较有特色了。表?6‐4?武汉市步行街环境小品、活动单项景观特色相对级对比表?资料来源:作者自绘??江汉路?武汉天地?户部巷?万松园路?汉正街?环境小品?较有特色?很有特色?较有特色?一般?较有特色?活动?较有特色?较有特色?较有特色?特色较弱?一般?由此,分析总结出,在武汉市区域范围内,步行街的景观建设不能都只关注建筑、活动,每条街应该根据自身的相对优势,发展优化,营造各自独有的景观特色优势,使得武汉市范围内的不同步行街景观特色各有侧重,从而构建一个景观特色绩效最大化的武汉市步行街优势集合体系。117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5武汉市步行街景观规划设计建议根据对武汉市区域范围内,步行街总体景观特色和各单项景观特色的分级结果分析研究,进一步提出武汉市步行街景观规划设计的几点改进建议。6.5.1发掘相对优势景观特色\n在对某旧有步行街景观进行建设改造或新步行街进行规划设计之前,首先要找准其景观特色定位,即发掘其相对优势景观特色所在。通过对该条步行街景观特色所能影响的范围内的所有步行街进行详细调查分析,运用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对区域范围内的步行街的各个单项的景观特色进行等级划分,从分级中判断该步行街相对于特定区域范围内的其它步行街的各个单项景观特色的优势、劣势,最终提炼出自身的相对优势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进一步探求规划设计的对策,将相对优势作为重点设计提升对象,以达到提升该步行街总体景观特色等级的目的。譬如,根据上文对武汉市范围内步行街景观特色进行分级的结果显示,武汉市范围内的步行街都疏于对空间、绿化与水景、环境小品方面的景观特色构建,武汉市这三方面的整体水平较弱。那么,如果万松园路要提升自己的景观特色品质,就应考虑从这几方面入手打造自己的景观特色。然而,由于目前人们对它的空间和环境小品景观特色评价为一般,对其绿化与水景景观特色的相对评价为特色最弱(图6-13)。因此,应该首先考虑从其自身相对评价等级较高的空间和环境小品景观入手,图?6‐13?万松园路各单项景观特色相对级?资料来源:作者自绘?着重这两个单项景观特色品质的提升。总的来说,武汉市各条步行街要提升自身的景观特色级别,就要对自身希望118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影响辐射的区域范围内的所有步行街进行景观特色分级评价,在对比研究中发掘自身的相对优势,根据人们的心理审美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造或设计,突出强化这方面的优势,从而提升自身总体景观特色水平。如果武汉市每条步行街改造或新建前,都经过严谨的调查研究分级,再有侧重地进行建设,打造各自独有的景观特色,突出优势,那么最终武汉市的步行街会成为一个景观特色绩效最大化的优势集合体系。6.5.2注重提升区域综合景观特色等级\n武汉市的步行街分开来解读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但是从湖北省、中国、甚至更大的区域范围看时,武汉市的各条步行街作为武汉市重要公共空间的代表,体现的是武汉市步行街体系的综合景观特色。因此,要让武汉市步行街给人们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就需要从更大的区域上进行区域步行街综合景观特色分级的研究,从而找出武汉市步行街的综合相对优势是什么,并在寻求差异化发展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武汉市步行街的综合景观特色等级。例如,将研究区域划定为中国,武汉市的各条步行街作为一个综合的体系A,上海市的各条步行街作为一个综合的体系B,北京市的各条步行街作为一个综合的体系C……(图6-14),通过调研、综合评价等研究方法进行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如果相对比较后的结果显示A的相对优势为活动(因为前文6.4.2.1分析知A的综合优势在于建筑和活动,而B、C中国武汉市的建筑景观特色级别也很高,B、C的活C北京市步武汉天地行街体系N动景观特色相对不江汉路A武汉市步行街户部巷是很突出),那么武体系汉正街汉市的步行街体系万松园路B上海市步行街体系应在活动特色突出的几条步行街上继图?6‐14?不同区域范围的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续完善,通过规划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计引导该方面的景119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观特色更加突出。例如精心处理人们喜欢驻足逗留的凹处、转角、入口或靠近柱子、树木、街灯之类可以依靠的小空间,创造良好的交往空间、界面和设施;通过建筑界面的变化,符合人们心理疲惫规律的节奏适当放大某些空间,并配合美观的环境设施、绿化及有意蕴的小品等营造良好的环境品质,形成线性空间上的节点空间,开展活动、集聚人流,等等。就能达到提升武汉市整体的步行街景观特色的目的了。6.6本章小结本章以武汉市为例,运用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对武汉市范围内的步行街进行景观特色分级评价,是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应用层面的研究。首先,确定了武汉市为区域范围,并明确区域范围中的研究对象为五条步行街(区),分别是江汉路、汉正街、武汉天地、户部巷、万松园路,以这五条步行街为研究对象,对其景观建设现状进行综述。\n然后,运用AHP法制定的分级指标体系对江汉路、汉正街、武汉天地、户部巷、万松园路进行分景观特色级。根据大众对这五条步行街的景观特色的对比,并对每一项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因子的评分,进一步运用FCE法量化处理调研回收的数据。根据FCE法得出的评价数据结果,用实际调研访谈和实地踏勘的结果予以佐证,最终确定武汉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的结果。接着,根据获得的分级结果,从各步行街总体景观特色评价层面和各步行街单项景观特色评价层面两个层次着手,对武汉市步行街景观特色进行进一步研究,找出武汉市步行街景观特色营造的特点,不同步行街的共性与差异。最后,根据对以上武汉市步行街景观特色营造的规律与特点的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武汉市步行街景观规划改造或新建设计的建设建议。120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7结论与展望7.1结论本研究属于“城市景观特色级区理论模式研究”的应用研究部分,主要论述了“级区理论”运用于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的原理、过程和实践应用。根据“级区理论”研究方法及程序,本研究运用认知心理学、视觉心理学、审美心理学原理深入剖析大众对于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审美判断过程和思维规律及特点,归纳总结出大众对步行街景观特色判断的普遍标准,从而构建城市步行街景观的分级指标体系,并应用该分级指标体系对武汉市区范围内的步行街实例进行特色等级的划分,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武汉市步行街的景观环境改进对策,验证“级区理论”在步行街景观规划建设中的实用价值。由于作者学术水平尚浅,且以心理学为切入点,偏重于以群体认知和审美趣味来衡量步行街景观特色级别高低,所得研究结论可能不够全面,有待专家的指正和作者今后进一步的研究。现将本项研究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1)本文在系统地梳理“级区理论”立论目的、核心问题和总体研究框架的基础上,首先明确了本研究的定位为“级区理论”的应用性研究,然后运用“级区理论”进行了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的基础研究。首先,本文制定了步行街景观特色级区评价系统,该评价系统分为两大支撑研究部分:①步行街景观独特审美特征的形成原理;②步行街景观独特审美特征的构成要素。所谓形成原理就是步行街景观特色“级”的高低与“区”\n的大小呈现逆相关或不变的关系;所谓构成要素即是指步行街景观特色的组成要素及要素的特性,也就是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中的分级指标因子。其次,总结了步行街景观特色级区评价的程序,总体包括构建分级指标体系和应用分级指标体系两个部分。其中,构建分级指标体系的部分涵盖研究分级指标因子和制定评价标准等级(绝对级)两个步骤;应用分级指标体系的部分涵盖划定实证研究“区”范围并确定待研究的步行街、对比打分明确相对级和得出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结果三个步骤。总的来说,步行街景观特色级区评价的程序为:12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确定分级指标因子—→制定绝对级—→划定研究“区”及待研究步行街—→确定相对级—→得出所研究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结果。(2)在基础研究的支撑下,本文利用认知心理学、视觉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相关理论证实了步行街景观特色级存在“绝对级”和“相对级”,“绝对级”是大众基于其过去的经验(原有审美心理结构)对步行街景观特色鲜明程度的普遍判断,是不受审美客体所在“区”范围变化影响的审美趣味标准。“相对级”是大众将一定“区”内步行街景观进行比较得到的特色等级的相对评价,随“区”范围大小变化而变化。“绝对级”和“相对级”分别对应步行街景观特色评价心理活动中的“绝对审美判断”和“相对审美判断”。“绝对审美判断”和“相对审美判断”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在于:步行街景观特色的绝对审美判断是指人们把认知的某现实步行街景观与长时记忆中存有的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相比较,得出该步行街景观特色等级高低绝对评价的心理活动过程;相对审美判断是将心中已经产生的多个步行街景观特色的绝对审美判断结果再次进行比较,得出相对判断结果的心理活动过程。绝对审美判断是进行相对审美判断的前提;“区”的范围大小不影响绝对审美判断,但决定着相对审美判断对象的数量。(3)本研究从探讨审美心理的历程入手,论述了步行街景观特色审美的心理活动过程、结果,并总结出步行街景观特色审美心理结构模型。\n首先,步行街景观特色审美的心理活动过程是步行街景观信息进入人的思维与记忆的过程,就某种意义而言,就是其景观信息被一次次筛选的过程。本研究将该心理活动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两个节点,两阶段为:感知阶段、移情阶段;两节点为:注意节点和记忆节点。提出筛选的关键作用是“注意”和“记忆”。其次,结合实际调研,提出审美心理活动结果是形成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认为能普遍存于大众长时记忆中的步行街景观信息是经过大众判断认为有特色的。并且这些景观特色意象因为给人留下记忆的深刻程度不同、积极情绪等级不同,是具有级差的。最后,推导出步行街景观特色审美心理结构模型为:步行街现实景观经“注意”作用的筛选和加工形成了步行街的景观意象,再通过“记忆”作用的筛选和加工形成了步行街的景观特色意象。(4)归纳和总结了步行街景观特色审美判断的规律,包含“注意”规律和122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记忆”规律两个关键部分。记忆的规律包括其容量限制性、主题单元记忆性、线索性、情感性。对步行街景观的注意具有层次性;唤起注意的原因是步行街的景观具有易识别性与统一性、对比性、多样性、新奇性、活动性的特征;构建有韵律的空间序列模式使得步行街景观和人的注意节奏相协调,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注意的时间,以接受更多的信息。大众对步行街景观的记忆受容量限制,但通过营造步行街景观主题,并建立各主题之间的联系,能扩大记忆容量。第二,利用情感引发人与步行街景观环境的共鸣,是诱发记忆的关键。各种步行街的景观元素都有体现其相对应情感的可能,只要通过形态、颜色等方面展现出来,就能引发记忆。(5)本文结合典型步行街实例研究,从定性研究的角度归纳产生步行街景观意象的“注意的标准”,以及产生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的“记忆的标准”。并创新地采用从步行街现实景观元素—→步行街景观意象元素—→\n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元素递进地调查和分析,层层筛选指标模拟景观信息过滤历程,最终选取出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的指标因子集。确定的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因子集包括2个层面(整体层面、局部层面);7个大类(空间、外环境、建筑、路面、绿化与水景、环境小品、活动);29项评价项目(空间领域确定性…历史街区意蕴感…建筑风格鲜明度,等等)。(6)针对步行街景观特色评价具有主观性、复杂性的特点,提出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法(FCE)进行定量研究。AHP法能够用于建立步行街景观特色等级与分级指标因子的量化数理关系模型,通过选取影响步行街景观特色表现绩效的因子,并对这些因子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并区分层次,最终达到较准确测度特色表现绩效的目的。FCE法运用模糊数学原理,能比较自然地处理人类思维的主动性和模糊性,对步行街景观特色评价这个受多因素、多指标影响的对象进行综合评价,以获得较为合理的分级结果。提出AHP-FCE法的工作程序,包括3个步骤:①运用AHP法建立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结构层次模型;②运用AHP法构造判断矩阵并确定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权重集;③利用FCE法建立隶属函数并进行步行街景观特色综合评价(分级)。(7)本文经过实地调查、访谈、数理统计分析研究,得出了步行街景观特123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色的绝对级——指标权重。发现在准则层的指标因子中,建筑的权重最高,而路面的最低,按权重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建筑、活动、绿化水景、空间、环境小品、外环境、路面。在指标因子的定性研究和绝对级的定量研究基础上,构建完成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结果详见文中表5-30)。(8)本文以武汉市为“区”,以市区范围内的步行街为研究对象,应用构建的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对武汉市步行街景观特色进行了分级,确定了武汉市各步行街景观特色的相对级。首先,通过实地调研,将武汉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为4级:江汉路和武汉天地为很有特色;户部巷为较有特色;万松园路为特色一般;汉正街为特色较弱。\n其次,通过对分级结果的分析,发现武汉市大多数步行街建设注重建筑特色和活动特色的营造,但是几乎都疏于空间、绿化与水景、环境小品三方面的景观特色构建的特点。再次,总结出步行街景观特色具有相对优势及优势互补的规律。相对优势规律是指当区域范围内某类步行街景观特色(如绿化景观特色)普遍较弱时,如果某条步行街该类景观特色稍有特色,就可能因此显得特色突出。优势互补规律既是指当一定区域范围内各条步行街都找准相对优势,并进一步发展优化,就能构建一个步行街景观特色绩效最大化的优势集合体系,提升整个区域的整体步行街景观特色水平。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武汉市步行街景观规划改造或新建设计应该尽力发掘各步行街景观特色的相对优势,各有侧重地强化各自独有的景观特色优势,注重提升武汉市步行街综合景观特色品质的建议。7.2展望本文尝试运用认知心理学、视觉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相关理论,研究大众对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评价的原理;通过实地调查,制定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希望能通过该分级指标体系的建立,认识各步行街景观有哪些组成要素是有特色的,其最鲜明的特色是什么,有待改进的地方是什么,进而引导城市步行街景观建设良性发展。但由于笔者阅历和知识水平尚浅,对理论把握可能有失偏颇,研究还存在不少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工作。124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本研究对认知心理学、视觉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相关理论进行了集中学习,但是研究水平还不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并且缺乏与相关专业人员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因此研究分析显得可能比较粗浅,有待后期进一步改进、加强和修正。(2)本研究的选取的典型研究对象仍偏少,选取的典型研究对象是否具有全面的代表性还有待专家指正,因此,研究尚不能穷尽面向所有城市步行街的景观特色评级分级。\n(3)本文期望研究到大众的普遍审美判断规律,但是由于时间有限,采用了问卷调查中抽样调查的方法,存在调查样本数偏少的问题。本项研究应尽可能调研到更多不同社会背景的人,才能缩小研究结果的偏差,总结出更加准确的步行街景观特色判断规律,提高研究的科学性。(4)由于笔者研究水平不足,对于步行街景观特色所受社会、文化影响因素研究还不够透彻。尤其对于受文化因素影响的问题上,由于文化渗透于步行街景观的建筑风格、材质、色彩;路面铺装;环境小品风格;活动内容等诸多方面,笔者很难将其作为独立因素研究,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思考和专家的指导。(5)本研究深度还不够,还应继续加强步行街景观特色构建的规划设计技巧的研究。本研究偏重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因子的定性研究和因子权重的定量研究,对于具体景观设计,尚未深入。因此,后续研究中,可进一步加强对城市步行街景观的规划手法、设计技巧等方面的研究。125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在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系的各位老师悉心的指导下,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活匆匆而过,只感觉时光如梭。在此,我向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与同学表示深深的谢意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余柏椿教授,感谢导师对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工程实践和个人修养等方面的指导,导师的言传身教,一丝不苟,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开阔的学术思维都让我敬佩。尤其在本论文的选题、修改和写作过程中,一直亲临指导,并仔细审阅各稿,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才使得本文得以完成。还要感谢学院的各位老师们,在我研究生阶段给予的教导,您们丰富渊博的学识,缜密思辨的思想,都令学生受益匪浅,并将成为学生以后生活学习中享之不尽的宝贵财富。感谢在调研过程中,给予我无私帮助的胡剑双、赵旭、郑硕、范丽、李敏……同学们,感谢给我及时提供建议的师兄师姐们,感谢一同奋斗的同们师兄弟姐妹们,和你们一同学习、讨论很愉快。感谢在开题时,耐心审阅研究框架并对本论文提出宝贵意见的陈征帆老师、戴菲老师、万艳华老师、熊和平老师、陈晓彤老师,这为本研究指明了方向。最后,衷心感谢论文的评阅老师、专家和答辩委员会的诸位委员,感谢您们付出的辛勤劳动!126\n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中文专著[1]R.Krier著.城市空间[M].?钟山等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2]盖尔·戴博勒·芬克.城市标志设计[M].张凤,刘新彦,王慧莉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3]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4]杨??盖尔,拉尔斯??吉姆松.公共空间??公共生活[M].汤羽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5]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6]日本土木学会编.道路景观设计[M].章俊华,陆伟,雷芸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7]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林??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第二版)[M].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8]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9]刘滨谊.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3.?[10]吴明伟,孔令龙等著.城市中心区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27‐146.?[1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12]余柏椿.非常城市设计——思想??系统??细节.北京: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3]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14]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商业区与步行街.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0.?[15]邱明正.审美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16]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7]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8]罗伯特??L??索尔索,认知心理学[M].黄希庭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19]安海姆.艺术与视觉心理学[M].李长俊译.台北:雄狮图书公司.1976.?[20]高觉敷主编.西方近代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21]吕正华,马青编著.?街道环境景观设计.?沈阳市: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7\n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23]熊广忠.城市道路美学:城市道路景观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24]顾馥保主编.商业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25]罗伯特·文丘里.向拉斯维加斯学习[M].?徐怡芳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26]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城市规划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7]陶西平主编.教育评价辞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期刊文献[1]郑时龄,齐慧峰,王伟强.?城市空间功能的提升与拓展——南京东路步行街改造背景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0,(1).?[2]甄明霞.?步行街:欧美如何做[J].?城市问题,2001,(1).?[3]A.Friedman,K.Zimring.环境设计评估的结构——过程方法[J].薄曦,韩冬青译.新建筑.1990,27(2).?[4]郑时龄,王伟强.?“以人为本”的设计——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城市设计的探索[J].?时代建筑,1999,(2).?[5]郑时龄,王伟强,陈易.?创建充满城市精神的步行街[J].建筑学报,2001,(6).?[6]卢济威,王幼芬,宫浩原,宋云峰.?步行商业区的交通、生态、历史整合——杭州湖滨旅游商贸步行街区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2003,(2).?[7]郑正.?上海市多伦路商业文化休闲步行街区保护更新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2003,(5).?[8]黄剑.?评重庆沙坪坝商业步行街的节点处理[J].?建筑学报,2001,(3).?[9]刘振兴,丘永东.?都市传统步行街的再创造——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规划设计[J].?新建筑,2001,(3).?[10]芮晶.城市商业中心环境塑造初议[J].城市规划,1998,22(4):37‐41.?[11]孙成仁,付宏杰.?历史空间的保护与环境更新——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J].?规划师,1998,(3).?[12]郑利军,周然,徐宗武.?步行街的空间序列及界面的研究[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28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3]\n张耀.?现代商业步行街设计浅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14]赵飞鹤,张先进.?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J].?华中建筑,2004,(1).?[15]邓雪娴,刁弥.?商业步行街计回顾与思考[J].?建筑学报,2002,(4).?[16]徐磊青.?城市开敞空间中使用者活动与期望研究——以上海城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4,(4).?[17]庄严,葛庆华,杨岩松.?重写老街史、今日换新貌——记哈尔滨中央大街完全步行街建设[J].?建筑学报,1997,(12).?[18]许峰,陈天.创造丰富、人性的城市空间——步行街设计中的心理、行为因素探析[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19]吴承照,曹霞.景观资源量化评价的主要方法(模型)综述及比较[J].旅游科学,2005(2).?[20]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12)——AHP法[J].中国园林,2003(4).?[21]冯敏敏,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园林植物景观美感评价[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9).?[22]吴承照,曹霞,景观资源量化评价的主要方法(模型)综述及比较[J].旅游科学,2005(2).?[23]冯四清.?步行街评价体系的构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2).?硕博士论文[1]朱小雷.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5.?[2]文仁树.?场所??步行街??铺地[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3]张翔.?基于剖面图解方式的步行街竖向空间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4]袁敏.湖南地区城市商业步行街使用后评价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4.?[5]陈少青.景观特色审美结构理论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6]李丹.?商业步行街景观环境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7]徐默诵.?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导则研究[D].?安徽:安徽农业大学,?2007.?[8]谭颖.?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形态及环境塑造[D].?湖南:湖南大学,2001.?129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9]\n余雪琴.基于景观格局和AHP的上海市区绿道规划[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10]胡波.道路景观设计导则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其它资料[1]韩健徽.中国步行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EB/OL].(2010‐2‐10)[2006‐07‐27]?http://.upla/special/article.shtml?id=1914&sid=69?[2]余柏椿.城市景观特色级区理论模式研究项目申请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0878092,2009‐2011.?[3]余柏椿.景观特色审美结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申请书.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006‐2008.?[4]余柏椿.城镇特色超前定位控制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0178032,2002.?[5]俞孔坚.风景资源评价的主要学派及方法[EB/OL].//jingyanxin.blog.hexun/1713766_d.html.?外文文献[1]Kevin?Lynch.?The?Image?of?the?City?[M].?The?MIT?Press,1960.?[2]Jane.?Jacob.?The?Death?and?Life?of?Great?American?Cities?[M].New?York:?Random?House,1961.?[3]W.F.E.Preiser?etal.?Post‐Occupancy?Evaluation[M].New?York:VNR?Company,1988.?[4]Canter.D.?The?Facets?of?Place?[M].?New?York:?Plenum?press,1997.?[5]Sengupta,?Raja,?Middleton,?Beth,?Yan,?Chen,?et?al.?Landscape?characteristics?of?Rhizophora?mangle?forests?and?propagule?deposition?in?coastal?environments?of?Florida?(USA)?[J].Landscape?Ecology?20?,JAN?2005.?[6]Wang?Xiaogang,?Li?Xun.?Commercial?street?mode?game?theory?logic?[J].?Quantitative?&?Technical?Economics?Research,2004(1).?[7]Brain,?John?B.?Commercial?street?mode?logic?of?game?theory?[M].?Prentice‐Hall,?1988.?[8]DL?Huff.?Defining?and?estimating?a?trading?area?[J].?The?Journal?of?Marketing,?1964.?130\n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9]Kent?A.?Robertson.?The?status?of?the?pedestrian?mall?in?American?downtowns?[J].?Urban?affairs?review,?1990.?[10]Edmund?O’Callaghan,Don?O’Riordan.?Retailing?at?the?periphery:?an?analysis?of?Dublin’s?tertiary?city?centre?shopping?streets?(1972‐2002).International?journal?of?retail&distribution?management,?2003.?[11]Dorina?Pojani.?Santa?Monica's?Third?Street?Promenade:?the?failure?and?resurgence?of?a?downtown?pedestrian?mall?[J].?Urban?Design?International,?2008(13).?[12]Khastou?M.,Saeidi?Rezvani?N.?The?Effective?Factors?On?Urban?Spaces?Vitality?(Creating?A?Lively?Urban?Space?With?Emphasizing?The?Concept?“Pedestrian?Mall”)?[J].?Hoviateshahr,?2010(6).?[13]Ivan?Marusie.?Some?observations?regarding?the?education?of?landscape?architects?for?the?21st?century?[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2?(60).?[14]Milne?B?T,?Turner?M?G?Wiens?J?A?etal.?Interactions?between?the?fractal?geometry?of?landscapes?and?allometric?herbivory?[J].?Theoret?Pop?Biol,1992,4.?[15]Cook,?Kathleen.?Do?urban?ecosystems?have?standing??Attitudes?of?landscape?architects?toward?urban?ecosystems?[M].?MLA:?the?University?of?Texas,?1993.?[16]Turner???Tom.?Landscape?planning.?London:?Hutchinson?[M].?New?York:?Nichols?Pub.?Co.,?1987.?[17]\nRoger?H.?Bruning?.Cognitive?psychology?and?instruction.?Upper?Saddle?River,?2004?[18]Arnheim,?R.?The?gestalt?theroy?of?expression?[J].psychological?Review.?1949,?156‐71.?[19]Davis,?F.c.?Aesthetic?proportion?[J].?American?Journal?of?psychology,?1933,?298?‐302.?[20]Beveridge,?C.E.?and?Rocheleau,?P.?Federick.?Law?Olmsted:?Design?the?American?Landscape?[J].?Rizzoli?International?Publications,?1995.?[21]Robert?Donato.?Using?Tropical?Plant?Species?in?Landscape?Design?[J].?Landscape?Austrlia,?2000,?2.?13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附录附录一开放式访谈问卷1.请回忆您已经去过的步行街,在您还记得的步行街中,哪些是有特色的?哪些是特色不鲜明的?2.请回忆您已经去过一年以上的步行街,在您还记得的步行街中,哪些是有特色的?哪些是特色不鲜明的?3.当您想起一年甚至更早以前去过的步行街时,感觉是(可多选):A高兴B美好C有趣D无聊E不满意F烦躁4.您印象中最深刻的步行街是?为什么印象最深?5.您还想去那些步行街,为什么?(可多选)A知名度高B建筑历史悠久C活动有趣D铺装有意思E绿化很好F周边有优美的风景G雕塑有韵味6.当您在步行街上行走时,哪些事物能引起您的注意?(请对选择项打√,可多项选择)元素?例如??空间?步行街的长短、空间开合等??外环境?步行街外的远山、江河、高楼等??建筑?步行街沿街的建筑的样式、颜色等??路面?步行街是否曲折以及铺地的材料、颜色等??绿化水景?步行街的植物、花草以及喷泉、流水等??环境小品?座椅、雕塑、招牌、广告、灯光照明等??活动?商业宣传、娱乐表演、主题展览等?7.您认为以上这些步行街的景观元素中,哪些最能代表步行街的形象特色?\n(对选择项打√,可多项选择)空间?外环境?建筑?路面?绿化水景环境小品?活动????我们的访问到此结束,非常感谢您的合作!132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附录二上海南京路调查问卷您好!为了了解上海南京路留在您心目中的印象,进行了这次社会调查,相关数据作为学术研究之用。所有问卷均为匿名填写,感谢您的协助!(请对选择项打√)您的年龄:18—25,26—35,36—45,46—55,55以上您的性别:男,女经济状况:小于500,500—1000,1000—3000,3000—5000,大于50001.您来这里的主要目的:A休闲顺便购物B购物C散步D观光旅游E餐饮F办事G路过2.当您漫步在上海南京路时,您最注意南京路的哪些事物?(请对选择项打√,可多项选择)步行街景观构成元素?例如??空间?步行街的长短、空间开合等??外环境?步行街外的远山、江河、高楼等??建筑?步行街沿街的建筑的样式、颜色等??路面?步行街是否曲折以及铺地的材料、颜色等??绿化水景?步行街的植物、花草以及喷泉、流水等??环境小品?座椅、雕塑、招牌、广告、灯光照明等??活动?商业宣传、娱乐表演、主题展览等?3.您认为以上这些步行街的景观元素中,哪些最能代表南京路的形象特色?(对选择项打√,可多项选择)空间?外环境?建筑?路面?绿化水景环境小品?活动????4.您认为最能代表上海南京路的形象或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请您填写)空间??外环境??建筑??路面??绿化水景??环境小品??活动??133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您觉得建设一条有特色的商业步行街,以下哪些因素是比较重要的?(对选择项打√)非常方面因素比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很不重要重要边界范围清楚空间有收有放空间方面尺度宜人相互协调节奏感自然环境风景优美外环境方面老街区历史感高楼大厦现代感样式独特材质独特性建筑方面\n色彩有地方特色标志建筑知名度轮廓线韵律感纵向起伏感路面方面铺装材质有历史感铺装色彩有地方特色植物季节感植物地域性绿化水景方面植物多样性水景稀有性水景趣味性和谐感有地方特色环境小品方面文化性夜景光影色彩感有氛围多样性活动方面可参与性有意义我们的访问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您的合作,祝您逛街愉快!广州北京路、苏州平江路、上海新天地、桂林阳朔西街的问卷题目同上,略。134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附录三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因子选择专家问卷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有关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的研究,因此向您咨询意见,相关数据作为学术研究之用。感谢您的协助!(请您选择您认为能对步行街景观特色形成影响的因子,并打√)步行街景观意象指标因子?整体局部环境小空间外环境建筑路面绿化水景活动品空空空空空自历高俯建建建标标建临平纵铺植植水水环夜活活活间间间间间然史楼视筑筑筑志志筑街面向装物物景景境景动动动领结的的的环街景群材色建建轮建线高材季多稀趣小光的多可域构尺协节境区观体质彩筑筑廓筑型差料节样有味品影氛样参确的度调奏的的的的的线尺的的的感性性性视与围性与定清的感感协统和知独的度曲起色觉色性性晰宜调一谐名特韵感折伏彩协彩度人度性度度性律性感与调感性感质性感步行街景观特色意象指标因子?整体局部空间外环境建筑路面绿化水景环境小品活动空空自历建建建铺铺环环环环间间然史筑筑筑装装植植境境境境活活活活结尺环街风材色材色物物小小小小动动动动构度境区格质彩质彩地年品品品品主地意艺主历地意鲜地地意地域代主地文历题域蕴术题史域蕴明域域蕴域性感题域化史性性性性性感性感度性性感性性性性感再次感谢您提供的帮助与意见!135\n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附录四武汉市步行街景观特色调查问卷您好!为了完善武汉市步行街的景观环境建设,了解武汉市不同步行街留在您心目中的印象,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进行了本次社会调查,相关数据作为学术研究之用。所有问卷均为匿名填写,感谢您的协助!(请对选择项打√)您的年龄:18—25,26—35,36—45,46—55,55以上您的性别:男,女经济状况:小于500,500—1000,1000—3000,3000—5000,大于5000根据您的印象,请对江汉路、汉正街、武汉天地、户部巷、万松园路这五条步行街各方面的特色进行比较,并给出每条步行街景观要素相应的分数。(优:4分、良:3分、一般:2分、较差:1分、差:0分)比如:如果您觉得在空间范围清晰度方面,这5条街相比之下,武汉天地最清晰,就给4分;江汉路次之,也比较清晰,就给3分;汉正街和户部巷都一般,都给2分;万松园路相比之下较差,给1分。则填写如下:步行街景观特征江汉路汉正街武汉天地户部巷万松园路空间范围清晰度32421步行街景观特征江汉路汉正街武汉天地户部巷万松园路边界范围清楚空间有收有放尺度宜人相互协调节奏感自然环境风景优美老街区历史感高楼大厦现代感样式独特材质独特性色彩有地方特色标志建筑知名度136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轮廓线韵律感纵向起伏感铺装材质有历史感铺装色彩有地方特色植物季节感植物地域性植物多样性水景稀有性水景趣味性和谐感有地方特色文化性夜景光影色彩感有氛围多样性可参与性有意义再次感谢您的合作!137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附录五武汉市步行街景观特色专业人员调查问卷\n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有关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的研究,因此开展此次调研,相关数据作为学术研究之用。所有问卷均为匿名填写,感谢您的协助!(请对选择项打√)您的年龄:18—25,26—35,36—45,46—55,55以上您的性别:男,女您的专业:城市规划、建筑、风景园林、环境艺术设计、其它根据您的印象,请对江汉路、汉正街、武汉天地、户部巷、万松园路这五条步行街各方面的特色进行比较,并给出每条步行街景观要素相应的分数。(优:4分、良:3分、一般:2分、较差:1分、差:0分)步行街景观特征江汉路汉正街武汉天地户部巷万松园路领域确定性结构清晰度空间方面尺度宜人性协调感节奏感自然环境风景美度外环境方面历史街区意蕴感高楼大厦现代感风格鲜明度材质独特性建筑方面色彩地域性标志建筑知名度轮廓线韵律感纵向高差起伏感路面方面铺装材质意蕴感铺装色彩地域性植物季节感绿化水景方面植物地域性植物多样性138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水景稀有性水景趣味性风格协调性地域性环境小品方面文化性夜景光影色彩感氛围多样性活动方面可参与性意蕴性再次感谢您的合作!附录六问卷统计结果(见下页)139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附录七武汉市步行街景观特色模糊综合评判计算(1)江汉路0.00300.00400.00000.00000.00000.00640.00280.00080.00000.0000R10.00210.01240.00350.00000.00000.01980.01830.00990.00000.00000.00550.01180.01170.00000.00000.00860.01520.00320.00200.0000R20.01290.00510.00000.00000.00000.00230.00270.00100.00000.00000.08330.02930.01640.00000.00000.0061\n0.01480.00410.00000.0000R30.02300.02330.00370.00000.00000.06880.01620.00000.00000.00000.00570.01150.01780.00000.00000.00000.00000.00210.00230.0017R40.00060.00540.00500.00950.00150.00050.00160.00200.00410.00580.02230.00970.00400.00000.00000.00290.00710.00570.00390.0014R50.00100.00470.00440.00090.00000.00430.01060.02230.01060.00630.00760.00420.00170.00120.00020.01190.01740.00570.00000.00000.00970.00900.00230.00000.0000R60.00580.00500.00110.00000.00000.00260.00240.00200.00000.00000.06270.03590.01640.00000.00000.01160.02110.00930.00000.0000R70.01290.02390.01410.02310.00000.00330.01360.00790.00160.0007A1?0.03690.04920.025900A2?0.02370.0230.00430.0020A3?0.18690.09510.04200140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4?0.00110.00690.00910.01590.009A5?0.03810.03630.03810.01660.008A6?0.02990.03390.011200A7?0.09040.09450.04770.02470.0007二次综合评价A0.09690.06970.03550.00940.0017归一化45.46%32.72%16.64%4.41%0.77%(2)汉正街0.00000.00030.00050.00100.00530.00000.00020.00080.00750.0015R10.00030.00060.00090.01510.00110.00030.00050.00200.04370.00150.00090.00210.00340.01470.00780.00170.00150.00320.01670.0058R20.00000.00100.00440.01110.00150.00000.00040.00110.00110.00330.00200.00820.01980.05320.04570.00000.00040.0030\n0.00770.0139R30.00030.00080.00130.03280.01480.00310.00310.00720.02520.04630.00060.00060.00280.01330.01780.00000.00000.00020.00260.0033R40.00000.00010.00200.01020.00970.00100.00190.00440.00580.00100.00290.00400.00650.01960.00300.00100.00180.00470.01220.0013R50.00000.00000.00230.00610.00260.00000.00000.00000.00000.05400.00000.00000.00000.00000.01500.00650.01560.01200.00090.00000.00390.00930.00720.00060.0000R60.00240.00480.00460.00020.00000.00040.00060.00220.00360.00020.03410.03220.02620.01520.0073R70.00510.00420.01510.01270.00490.02190.00630.02040.02350.002014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0.00000.00140.01290.00810.0046A1?0.00150.00370.00760.08200.0172A2?0.00170.00290.00870.02900.0107A3?0.00600.01310.03410.13220.1385A4?0.00100.00200.00650.01860.0139A5?0.00390.00580.01340.03800.0760A6?0.01320.03030.02600.00530.0002A7?0.06110.04420.07450.05950.0187二次综合评价A0.01950.01940.03570.07530.0633归一化9.16%9.08%16.74%35.33%29.68%(3)武汉天地0.00340.00360.00000.00000.00000.00410.00500.00080.00000.0000R10.00650.00800.00350.00000.00000.02080.02180.00530.00000.00000.00770.01640.00490.00000.00000.00180.01860.00540.00320.0000R20.00500.00940.00320.00030.00000.00100.00400.00100.00000.00000.0799\n0.03480.01430.00000.00000.00690.01220.00600.00000.0000R30.02720.01830.00450.00000.00000.04320.03600.00580.00000.00000.01940.01280.00280.00000.00000.00180.00300.00100.00030.0000R40.00470.01180.00500.00060.00000.00260.00850.00200.00090.00000.02380.00860.00360.00000.00000.00290.00710.00570.00390.0014R50.00330.00400.00290.00090.00000.00430.01060.02230.01060.00630.00750.00410.00170.00150.00020.01810.01300.00390.00000.0000R60.00600.01100.00230.00170.0000142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0.00580.00510.00100.00000.00000.00320.00210.00170.00000.00000.04810.05050.01640.00000.00000.01400.02040.00760.00000.0000R70.01290.03880.01210.01020.00000.01090.00910.00570.00130.0000A1?0.04250.05490.01460.00000.0000A2?0.00790.03200.00960.00350.0000A3?0.17660.11400.03340.00000.0000A4?0.00900.02320.00800.00170.0000A5?0.04170.03430.03620.01680.0079A6?0.03320.03120.00890.00170.0000A7?0.08580.11890.04180.01150.0000二次综合评价A0.09320.08350.02970.00560.0011归一化43.74%39.17%13.94%2.64%0.50%(4)户部巷0.00320.00330.00040.00000.00000.00480.00480.00040.00000.0000R10.01110.00590.00100.00000.00000.02080.02440.00280.00000.00000.01500.01240.00150.00000.00000.00050.00380.00870.01410.0018R20.00220.0011\n0.00510.00810.00140.00050.00040.00190.00250.00060.06010.01570.02730.02590.00000.00670.01040.00420.00360.0000R30.03410.01240.00160.00130.00050.02380.03060.01890.00940.00220.02200.00650.00430.00220.00000.00200.00280.00080.00030.0002R40.00330.01130.00650.00060.00030.00210.00840.00260.00090.00000.01810.01390.00300.00100.0000R50.00870.00570.00370.00170.0013143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0.00170.00380.00450.0009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400.00000.00000.00000.00000.01500.01760.01500.00240.00000.00000.01220.00640.00230.00000.0000R60.00150.00830.00140.00080.00000.00040.00410.00140.00060.00040.06150.04870.00490.00000.00000.00020.01760.01510.00910.0000R70.03050.03720.00390.00230.00000.00030.00210.01670.00560.0023A1?0.05500.05090.00610.00000.0000A2?0.00320.00540.01580.02470.0039A3?0.12680.08560.06630.04250.0028A4?0.00730.02250.00990.00170.0005A5?0.01850.02340.03130.00350.0703A6?0.02180.04380.01760.00140.0004A7?0.05250.12560.07060.01700.0023二次综合评价A0.06550.07360.04730.02020.0113归一化30.07%33.78%21.70%9.26%5.20%(5)万松园路0.00060.00210.00200.00190.00030.00540.00430.00030.00000.0000R10.00530.00640.00580.00050.00000.00840.01190.02490.00280.00000.00260.00740.01060.0052\n0.00320.01870.00680.00350.00000.0000R20.00220.00700.00320.00510.00050.00180.00240.00110.00070.00000.01300.03070.07170.01370.00000.00130.00260.01300.00810.0000R30.00560.01460.02350.00630.00000.01390.04000.02880.00220.00000.00440.00570.01000.01440.0004144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0.00000.00000.00290.00310.0000R40.00130.00660.00630.00590.00190.00040.00200.00630.00410.00110.00590.00460.01430.01120.00000.00760.00840.00370.00130.0000R50.00060.00330.00500.00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400.00000.00000.00000.00000.01500.00430.01410.01220.00440.00000.00060.00220.01220.00430.0017R60.00100.00600.00360.00130.00000.00090.00180.00320.00090.00010.01220.02130.01460.05420.01280.00070.00470.01510.01490.0067R70.00430.03880.02150.00940.00000.00130.00790.00390.01230.0017A1?0.02230.03220.04360.01040.0036A2?0.02270.01610.00780.00580.0005A3?0.03820.09370.14700.04480.0004A4?0.00170.00860.01550.01320.0030A5?0.01410.01630.02300.01460.0690A6?0.00670.02410.03130.01100.0018A7?0.01840.07260.05510.09070.0212二次综合评价A0.02330.05800.07340.04280.0156归一化10.95%27.21%34.41%20.08%7.34%145\n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1]刘婕,胡剑双.网络社会语境下的城市文化[J].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0.??[2]刘婕,胡剑双,戴菲.绿色网络化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研究[J].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论文集,2010.?[3]戴菲,刘婕,胡剑双.绿色网络化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研究[J].被全文引用于建设科技,2010(17).?[4]戴菲,刘婕,胡剑双.公园绿地网络化中的滨水型绿带研究[J].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2010.?[5]刘婕,刘祖文.城市规划的数字化途径[J].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论文集,2010.?[6]胡剑双,刘婕.混合设计:一种可持续城市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论文集,2010.??[7]胡剑双,刘婕.中国住宅产业化进程中住房公平问题研究[J].建筑与规划研究生年会论文集,2009.??[8]胡剑双,刘婕.1995年以来武汉城市更新研究的演变[J].第三届“21世纪国际会议”论文集,2009.?[9]武汉规划杯德中同行城市设计竞赛,二等奖,200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