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8 MB
  • 2022-05-13 09:08:37 发布

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

  • 7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论文作者签名..2通蚣日期:枷7五!y.j\n苏州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苏州大学关于收集、保存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苏州大学。本学位论文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苏州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含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送交本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涉密论文口’本学位论文属在——年一月解密后适用本规定。’非涉密论文口I论文作者签名:艘莲丛月期:竺l至:笙:!+导师签名:Z丛圣一日,期:丝12L堡:!竺.\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中文摘要本文从我国现代景观设计行业的“西化”现象和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传承的现状分析入手,发现西方现代景观因其能较好的满足现代人对开放空间的需求而流行,但是其对历史文化的关注乃至意境的营造较中国古典园林则略逊一筹。如何结合我国社会对现代空间的功能需求和精神需求,开创一条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独具特色的现代景观设计之路是国内景观设计师应齐力承担的一项重任。通过对西方现代景观与中国古典园林的比较分析,笔者发现西方现代艺术思潮中的极少主义艺术在哲学基础、设计手法和审美方式方面都同意境有诸多相通之处。继而,笔者对极少主义景观的艺术源起及哲学底蕴进行系统地梳理,从哲学层面与审美角度同意境理论进行分析比较,详细研究论述了极少主义介入中国现代景观意境营造的可行性和意义。在庞杂的园林景观领域,室内景观作为绿地系统中与人息息相关的部分,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室内景观对意境的追求与室内环境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最为突出和亟待解决的!为此需要选择一种恰当的设计语言以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发现以“中体西用”的态度将极少主义思想引入室内景观设计,秉持“少就是多”的设计理念,可利用简洁的形式表达深邃的思想,能在室内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无限的意境空间。最后,论文结合两则实例,剖析了极少主义影响下的室内景观意境塑造方法,旨在为我国现代室内景观设计意境营造提供可供借鉴的依据。关键词:极少主义;意境;室内景观;整合作者:姚松指导老师:王琼\nTheeffectofMinilnalandscape’lismonthecreationofinteriorSartisticconceptionAbstractThisessayanalyzedChinesemodernlandscapedesignindustry’S“westernization’’phenomenonandthepresentsituationoftheinheritanceofclassicalChinesegarden’Sdesignthought.Theauthorfoundthatmodemlandscapearchitectureinthewestwasmorepopularforthereasonthatitcouldsatisfythemodempeople’Sdemandofopenspacebetter.ButcomparedwithclassicalChinesegardendesign,itwasinferiorinculturalconcemandartisticconception.ThedomesticlandscapedesignershouldbeartheresponsibilitytocreateanuniquewayofdesigningChinesemodemlandscapewhichconformstoourcountry’Snationalconditionandcharacters,whichmeetthefunctionalandspiritualneedsofmodemspace.ByanalyzingthedifferencebetweenwesternmodemlandscapeandclassicalChinesegarden,theauthorfoundthattheminimalismlandscapeofwesternmodemlandscapehasmanysimilaritieswithtraditionalgardenartisticconception,nomatterinphilosophicalbasis,designwayoraestheticapproaches.Thentheauthororganizedminimalismlandscape’Shistoricaloriginandphilosophicalbasisinsystemandcompareditto‘‘artisticconception’’oftheChineseclassicalgardensfromthephilosophicallevelandaestheticview.ThentheauthorresearchedthefeasibilityandsignificanceofapplyingtheminimalisminChinamodemlandscapeconstruction.Astheclosestpartconnecting、Ⅳithpeople’Slifeingreenspacesystem.interiorlandscape’Spaceofdevelopmenthasincreasinglyaccelerated,companyingincreasinglyproblems.Amongthem,thecontradictionsbetweenthepursuitofartisticconceptionandtheindoorenvironment’Slimitationarethemostoutstandingproblemsthatshouldbesolvedurgently.Tosolveit,weneedtochooseanappropriatedesignlanguage.Asthenewlanguage·oftheconstructionofartisticconception,Minimalismperfectlyintegratestheinteriorlandscape’SconciseformandprofoundthoughtundertheguideofII\nTheeffectofMinimalismonthecreationofinteriorlandscape’sartisticconceptionAbstraetaconcept一”lessismore”.ItcreateaninfinitespaceofartisticconceptioninindoorlimitedspaceAtlast,combiningwithtwoexamples,theauthoranalyzedhowtocreateaninteriorlandscapeartisticconceptionundertheinfluenceofminimalisminordertoprovideareferencebasisforthecreationofartisticconceptioninmoderninteriorlandscapedesigninchina.Keywords:minimalism;artisticconception;interiorlandscape;integration111Writtenby:YaoSongSupervisedby:WangQiong\n目录第一章绪论⋯⋯⋯⋯⋯⋯⋯⋯⋯⋯⋯⋯⋯⋯⋯⋯⋯⋯⋯⋯⋯⋯⋯⋯⋯⋯⋯,。l1.1选题背景⋯⋯⋯⋯⋯⋯⋯⋯⋯⋯⋯⋯⋯⋯⋯⋯⋯⋯⋯⋯⋯⋯⋯⋯⋯⋯.11.2相关概念界定⋯⋯⋯⋯⋯⋯⋯⋯⋯⋯⋯⋯⋯⋯⋯⋯⋯⋯⋯⋯⋯⋯⋯⋯t21.3文献综述⋯⋯⋯⋯⋯⋯⋯⋯⋯⋯⋯⋯⋯⋯⋯⋯⋯⋯⋯⋯⋯⋯⋯一⋯⋯⋯31.4选题目的与意义⋯⋯⋯⋯⋯⋯⋯⋯⋯⋯⋯⋯⋯⋯⋯⋯⋯⋯⋯⋯⋯⋯⋯.61.5研究方法⋯⋯⋯⋯⋯⋯⋯⋯⋯⋯⋯⋯⋯⋯⋯⋯⋯⋯⋯⋯⋯⋯⋯⋯⋯⋯·6第二章提炼自然——极少主义景观⋯⋯⋯⋯⋯⋯⋯⋯⋯⋯⋯⋯⋯⋯⋯⋯⋯⋯一92.1极少主义艺术的艺术源起⋯⋯⋯⋯⋯⋯⋯⋯⋯⋯⋯⋯⋯⋯⋯⋯⋯⋯⋯·92.2极少主义景观是复杂的统一体⋯⋯⋯⋯⋯⋯⋯⋯⋯⋯⋯⋯⋯⋯⋯⋯⋯142.3极少主义景观的发展历程⋯⋯⋯⋯⋯⋯⋯⋯⋯⋯⋯⋯⋯⋯⋯⋯⋯⋯⋯152.4极少主义景观的特征⋯⋯⋯⋯⋯⋯⋯⋯⋯⋯⋯⋯⋯⋯⋯⋯⋯⋯⋯⋯⋯17小结⋯⋯⋯⋯⋯⋯⋯⋯⋯⋯⋯⋯⋯⋯⋯⋯⋯⋯⋯⋯⋯⋯⋯⋯⋯⋯⋯⋯⋯⋯⋯⋯⋯⋯⋯⋯⋯⋯-19第三章超越自然——园林意境⋯⋯⋯⋯⋯⋯⋯⋯⋯⋯⋯⋯⋯⋯⋯⋯⋯⋯⋯⋯213.1意境形成的渊源⋯⋯⋯⋯⋯⋯⋯⋯⋯⋯⋯⋯⋯⋯⋯⋯⋯⋯⋯⋯⋯⋯⋯213.2意境的内涵⋯⋯⋯⋯⋯⋯⋯⋯⋯⋯⋯⋯⋯⋯⋯⋯⋯⋯⋯⋯⋯⋯⋯⋯⋯243.3从意境到中国古典园林意境⋯⋯⋯⋯⋯⋯⋯⋯⋯⋯⋯⋯⋯⋯⋯⋯⋯⋯253.4园林意境的特点⋯⋯⋯⋯⋯⋯⋯⋯⋯⋯⋯⋯⋯⋯⋯⋯⋯⋯⋯⋯⋯⋯⋯26小结⋯⋯⋯⋯⋯⋯⋯⋯⋯⋯⋯⋯⋯⋯⋯⋯⋯⋯⋯⋯⋯⋯⋯⋯⋯⋯⋯⋯⋯⋯⋯⋯⋯⋯⋯⋯28第四章极少主义影晌下的景观意境营造基础⋯⋯⋯⋯⋯⋯⋯⋯⋯⋯⋯⋯⋯⋯·294.1对简美的追求与中国传统审美习惯的契合⋯⋯⋯⋯⋯⋯⋯⋯⋯⋯⋯⋯294.2中国传统哲学在极少主义思想中的体现⋯⋯⋯⋯⋯⋯⋯⋯⋯⋯⋯⋯⋯304.3意境营造与极少主义创作方式的契合⋯⋯⋯⋯⋯⋯⋯⋯⋯⋯⋯⋯⋯⋯33小结⋯⋯⋯⋯⋯⋯⋯⋯⋯⋯⋯⋯⋯⋯⋯⋯⋯⋯⋯⋯⋯⋯⋯⋯⋯⋯⋯⋯⋯⋯·⋯⋯⋯⋯⋯⋯⋯⋯34第五章极少主义影响下的景观意境营造手法⋯⋯⋯⋯⋯⋯⋯⋯⋯⋯⋯⋯⋯⋯-355.1空间⋯⋯⋯⋯⋯⋯⋯⋯⋯⋯⋯⋯⋯⋯⋯⋯⋯⋯⋯⋯⋯⋯⋯⋯⋯⋯⋯⋯355.2材料⋯⋯⋯⋯⋯⋯⋯⋯⋯⋯⋯⋯⋯⋯⋯⋯⋯⋯⋯⋯⋯⋯⋯⋯⋯⋯⋯⋯⋯365.3光影⋯⋯⋯⋯⋯⋯⋯⋯⋯⋯⋯⋯⋯⋯⋯⋯⋯⋯⋯⋯⋯⋯⋯⋯⋯⋯⋯⋯⋯⋯41\n5.4要素重现⋯⋯⋯⋯⋯⋯⋯⋯⋯⋯⋯⋯⋯⋯⋯⋯⋯⋯⋯⋯⋯⋯⋯⋯⋯⋯425.5适度夸张⋯⋯⋯⋯⋯⋯⋯⋯⋯⋯⋯⋯⋯⋯⋯⋯⋯⋯⋯⋯⋯⋯⋯⋯⋯⋯44小结⋯⋯⋯⋯⋯⋯⋯⋯⋯⋯⋯⋯⋯⋯⋯⋯⋯⋯⋯⋯⋯⋯⋯⋯⋯⋯⋯⋯·”45第六章将极少主义引入室内景观⋯⋯⋯⋯⋯⋯⋯⋯⋯⋯⋯⋯⋯⋯⋯⋯⋯⋯⋯·t466.1室内景观的东西方发展历程⋯⋯⋯⋯⋯⋯⋯⋯⋯⋯⋯⋯⋯⋯⋯⋯⋯⋯466.2中国室内景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52613极少主义引入室内景观的意义⋯⋯⋯⋯⋯⋯⋯⋯⋯⋯⋯⋯⋯⋯⋯⋯⋯54小结⋯⋯⋯⋯⋯⋯⋯⋯⋯⋯⋯⋯⋯⋯⋯⋯⋯⋯⋯⋯⋯⋯⋯⋯⋯⋯⋯⋯⋯⋯⋯⋯⋯⋯⋯⋯⋯⋯·54第七章案例分析与实践⋯⋯⋯⋯⋯⋯⋯⋯⋯⋯⋯⋯⋯⋯⋯⋯⋯⋯⋯⋯⋯⋯⋯·557.1苏明装饰办公楼室内景观意境分析⋯⋯⋯⋯⋯⋯⋯⋯⋯⋯⋯⋯⋯⋯⋯557.2苏州随园会所——半山别院室内景观意境营造探索⋯⋯⋯⋯⋯⋯⋯⋯57小结⋯⋯⋯⋯⋯⋯⋯⋯⋯⋯⋯⋯⋯⋯⋯⋯⋯··⋯⋯⋯··一⋯⋯⋯⋯⋯⋯⋯⋯⋯⋯⋯⋯⋯⋯⋯⋯..65结语⋯⋯⋯⋯⋯⋯⋯⋯⋯⋯⋯⋯⋯⋯⋯⋯⋯⋯⋯⋯⋯⋯⋯⋯⋯⋯⋯⋯⋯⋯⋯⋯⋯⋯⋯⋯⋯⋯⋯⋯⋯65参考文献⋯⋯⋯⋯⋯⋯⋯⋯⋯⋯⋯⋯⋯⋯⋯⋯⋯⋯⋯⋯⋯⋯⋯⋯⋯⋯⋯⋯⋯⋯66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69致谢⋯⋯⋯⋯⋯⋯⋯⋯⋯⋯⋯⋯⋯⋯⋯⋯⋯⋯⋯⋯⋯⋯.⋯⋯⋯⋯⋯⋯⋯⋯一70\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弟一早三百下匕1.1选题背景中国古典园林是集建筑、山水、园艺、绘画、诗文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体,在传统文化的浸淫下经三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树~帜的园林体系,与西方规整式园林、伊斯兰园林并称为世界三大园林。中国古典园林遵循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基本原则,自然山水经过哲学层面和文化层面的深度提炼后化作表现深邃意境的载体。但近年来,原先以满足文士阶层赏玩需要的中国古典园林因其内向封闭的性质,已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广场和公园等开放空间需求,而且古典园林形式上的繁琐及对古典园林建筑的依赖也限制了它在现代发展。而这一空白恰能被理性的西方建筑与景观填补,西方建筑与景观具有划分明确的功能分区,清晰的路网轴线,开放的空间可以满足使用者对现代景观多方面的功能需求【lJ。可西方现代景观却普遍存在平面布局一味追求几何形式美,对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关怀不足的缺陷。尤其是我国现代景观设计行业对西方现代景观形成的背景和哲学底蕴未能充分理解的情况下,“生产"出的作品更是经不起时间的验证。虽然现代人的审美理念和对现代空间的要求己悄然变化,但在我国传统文化关照下我们对“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的追求从未改变,仍将“意境”作为衡量园林景观作品高下的重要标准【21。在“西化"与“同质化"的我国现代景观设计领域,结合时代新需求再提意境创造,将有利于把千篇一律的设计引向富有表现力和内涵的新景观。在20世纪兴起的众多西方艺术思潮中,形成于60年代的极少主义(Minimalism)具有不同以往的形式语言和深厚的东西方哲学底蕴,它在多个艺术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其影响下的极少主义景观设计尊崇“少就是多”的设计理念,设计师以极少的动作即可灵活掌控尺度不同的场所空间,以简练的形式即能揭示出深邃的思想境界,给体验者精神上的深层次触动。在笔者看来,所谓“少”是指物体摒弃雕饰后所达到的不可增减的状态;“多”是在至简的形态所激发的联想和幻想。表现为人们在极简的宗教符号十字架、万字纹(刑Svastika)、太极图引领下走向对神秘力量的崇拜;或是在极少主义纯艺术(绘画或雕塑)作品触发下对“物”本身的思考;抑或是在极少主义(景观)设计的触发下领略到超然\n第一章绪论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于物外的意境。这种因少而生的无限可能为意境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自由空间,为观众留下可贵的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极少主义适时介入我国现代景观设计,可为传统园林意境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近年来,在庞杂的现代园林景观体系中,室内景观作为绿地系统中与人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发展很快,人们已不满足仅仅在建筑物内摆放花草绿化或者模仿热带雨林式绿色植物群落。进一步要求营造一方即融入文化历史又能体现场所精神的诗意空间。在植物立地条件和建筑面积有限等因素制约下,极少主义影响下的室内景观设计可用简洁的形式营造出富有意境的园林空间,这将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室内景观的有效途径。1.2相关概念界定1.2.1极少主义极少主义(Minimalism)又称极简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最先兴起于绘画和雕塑领域的艺术流派,作为一种运动发展中的思想理论,它以各种姿态进入绘画、雕塑、音乐、服装、建筑以至于园林景观等领域的过程中,尚未有一种全面而精当的定义可以描述他。。针对不同的艺术类别如在绘画中,被称为ABC艺术或硬边艺术;在雕塑艺术领域中,被称为初级结构(PrimaryStructure)或最低限度艺术;而在建筑领域中,习惯称为极少主义;在服装设计中,又习惯称它为简约主义;只有具体到各个艺术领域时它才是明确的。指哪些客观的,无参照的,几何的或仅仅是少而简单的风格【3】。1.2.2意境的概念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具有极其丰富的审美和文化内涵,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的发展。本所所说的意境是指:特定的艺术形象与审美主体情景交融所产生的艺术气氛以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和想象的总和。这一诠释援引浦震元先生的观尉41,并应加入以下的理解和引申:[1]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石,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的交融互渗【5J。[2]意境的根本特点是有限到无限的超越。有限:即审美对象;无限:严格意义上我们理解为与物相对的“天地境界”,本文还包括一定高度的艺术气氛和意趣。[3]意境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是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产物,是艺术作品完成后通2\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一章绪论过观众对作品的鉴赏产生的。1.2.3室内景观的概念室内:指建筑内部,顶面有遮蔽物的建筑空间。进一步扩展至:处于室外环境但明显内化的空间。如露天外部空间被不同程度的围合界面包围,就削弱了室外特征,而渗入了室内因素,成为具有一定程度“内化”的室外空间。狭义的室内景观定义:将室外的自然景物和人造景物直接或者通过借景的方式引入建筑室内而形成的室内庭院。广义的室内景观包括:(1)私人空间室内景观:私宅庭院景观,居住空间室内盆景,插花等绿化.(2)公共空间室内景观:公共空间室内中庭景观,边庭景观等(3)与建筑有特殊关系的景观,如屋顶花园、建筑绿化等【6】。本课题研究的室内景观重点指建筑物内部景观或具有内向性特征的室内庭院景观,如建筑中庭和建筑群体的内院。1-3文献综述极少主义景观以其简洁适用的特点迎合了现代人渴望简单轻松生活方式的需要,在西方景观设计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国际上相继出现了一大批代表人物。美国深受极少主义影响的景观设计师有:彼得·沃克(PeterWalker)玛莎·施瓦茨(MarthaSchwartz)丹·凯利(DanKlley)乔治·哈格里维斯(GeorgeHargreaves)野口勇(IsamuNoguchi)等人。此外,墨西哥的路易斯·巴拉干(LuisBarragan)日本的佐佐木叶-(YogiSasaki)等设计师都为极少主义景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也是园林景观作品的风骨与灵魂,向来是评判园林景观作品高下的重要标准,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能立足于世界园林之林最为重要的原因。在收集整理文献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对“极少主义景观”的诠释运用和对“古典园林意境”分析鉴赏的相关研究著作较多,但联系两者进行比较联系的深入研究现在仍十分缺乏。室内景观在国外发展已较为成熟,在国内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理论研究仍有待加强,尤其是对现代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相关著述仍相当匮乏。阅读的相关文献,仅以著作类成果来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总结了极少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园林相关领域的应用现状,比如:1.美国艺术评论家里尔·莱威(LeahLevy)在《彼得·沃克——极简主义庭院》(MinimalistGardens)中全面介绍并分析了彼得·沃克的思想和成熟的极少主\n第一章绪论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义景观作品。作者认为彼得·沃克的设计理念深受现代主义、古典主义、极少主义艺术的影响,其作品并没有陷于纯粹的艺术探索,将艺术的形式美感与具体的功能要求较好的结合在了一起,并对这种新兴的景观风格给出了积极的评价。此外彼得·沃克阐述了自己的对相关艺术思潮的理解及对当时景观设计领域现状及趋势的看法。2.英国景观设计师布雷德利·霍尔(ChristopherBradley.hole)的《极少主义园林》(MinimalistGarden)立足于一个景观设计师的角度,对世界未来景观发展的新趋势作了大胆的预测。对世界上著名的极少主义园林作品作了总结与归纳,并阐述了自己对极少主义哲学底蕴的理解,最后从建筑、室内、生活方式三个方面谈及了与极少主义的联系。内容详实且图文并茂是研究极少主义景观的一部系统著作。3.芬兰建筑师尤哈尼·帕拉斯马(JuhaniPallasmaa)著作《感官性极少主义》(SensuousMinialism)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深入思考了简洁建筑形式和感官体验间的微妙关系。弗朗西斯科·阿森西奥·塞韦尔(FranciscoAsensioCerver)在《极少主义室内设计》(MinimalistInteriors)总结了极少主义对室内装饰、建筑、音乐、舞蹈和其他创意领域的影响。以上著作都展示了极少主义在室内外设计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有利于对极少主义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4.英国的斯科特在其著作《极少主义与禅宗》(MinimalismandZen)从一个西方人的视角阐释了日本禅宗的相关思想,介绍了日本景观的禅风和极少主义景观内在精神的相似之处。5.还有一些研究散见于期刊杂志中,如《极简主义园林与日本传统园林整合的探索》《中式园林景观意境与现代园林整合的探索》《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东西方文化观的融合》《对极间主义园林在中国现代景观设计中发展空间的思考》这些论著都在极少主义园林与古典园林整合上做了有益的探索。第二类是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分析和研究,其中比较系统的论著有以下几部:1.明末造园家计成的著作《园冶》包含了丰富的园林艺术美学思想,全书包括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是将园林创作实践总结提高到理论高度的专著。书中大量的使用了“境界”“佳境”“幻境”“生境~‘妙境”等词汇,归纳总结出园林营造手法,对现代景观设计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2.当代学者金学智先生在《中国古典园林美学》从美学角度对古典园林的艺术4\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一章绪论理论做了梳理,论及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当代价值和现代价值,并分析比较了中西方园林与中国南北园林的审美差异。从审美主客体的创构角度,总结出意境整体生成的诸多规律。如空间分割、奥旷交替、曲径通幽、亏蔽景深等,是一部结合中国园林文化论及古典园林美学的著作。陈从周先生《说园》融合哲学、美学、文学于一炉,对造园思想表达与具体手法均有独到精辟的见解。汪菊渊先生则在《中国古代园林史纲要》讲义中明确点出“意境”并谈到了景观与联想之间的关系。周维权先生的《中国古典园林史》在对中国古典园林悠久的历史进行总结分析的同时,认识到其中不合时代要求的因素,我们可通过此书对中国古典园林有个全面的认识,而不只是把目光局限在古典园林的以往辉煌的成就当中,陷于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的偏颇。对于传统意境在现代景观表达的思考,也散见于学术期刊与设计杂志当中,如《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西方园林的融合》《中西方古典园林审美意境差异的成因》等论文。第三类是论及室内景观的专著:英国保罗·库珀(PaulCooper)的著作《室内景观))(Interiorscapes:GardensWithinBuildings)将室内景观划分为室内圣所、围合庭园、空中庭院、绿色建筑等部分,对室内景观的范畴和发展历史均有详尽的描述,是不可多得的研究室内景观的第一毛资料。另外,美国尼尔森·哈默(NelsonHammer)的著作《室内园林》介绍了美国多个室内景观设计机构在办公楼、酒店、私人住宅、购物中心等建筑内的室内景观作品,对研究者开拓视野,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有借鉴意义。国内关于室内景观的原创的著作十分少见,屠兰芬编著的《室内绿化与内庭泸黔绍了室内植物、水景、山石、小品等方面,反映了室内绿化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特点,作为室内外设计专业的教材有较高的参考的价值。沈渝德与秦晋川编著的《室内景观设计》和黄艳编著《室内绿化设计》系统的归纳了室内景观的发展历程和构景要素,室内景观设计的设计思维和方法,有助于系统的学习室内景观设计的基本知识。极少主义介入景观意境的论著较为少见,目前发表的论文有邵杰《极少主义室内庭院意境营造》等论文。相关领域的著作有王金涛《禅境景观》,书中介绍了现代景观中禅宗意境营造的理论及个人的实践作品,笔者希望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用富有禅意的景观给大家带来一丝心灵上的安逸和归属,是具有相当深\n第一章绪论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度探索性的著作。景观设计师俞昌斌在《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材料与细部》中,将中国传统园林与西方现代景观的设计理念和手法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从材料应用和细部处理进行了剖析比较,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景观做出了有益的探索。1.4选题目的与意义1.4.1选题的目的旨在将极少主义思想引入室内景观意境营造,以解决中国室内环境有限性和对功能空间和精神体验的双重需求的问题。1.4.2选题的意义1.在理论上,本论文较全面系统的梳理出极少主义影响下的景观意境营造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手法,有助于扩展完善现代景观意境营造的理论体系;也有利于对西方极少主义景观外显特征和内涵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2.在实践上,室内景观在我国的发展很快,但我国有着不同于国外的建筑设计流程和审美习惯,如果照搬国外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将不能满足我国特殊的现状和人们的审美需求。因而对此问题的研究显得十分急迫和具有意义。通过总结极少主义介入下景观意境营造手法,将为未来我国室内景观设计提供可供借鉴的依据。1.5研究方法极少主义作为一种运动中艺术思潮,意境作为一种发展中美学范畴,由于它们本身的复杂性和抽象性使得对其的研究及在研究基础上的传达有着相当的难度,为了尽量克服这些困难,避免陷入空谈,本文尝试使用以下写作手法:[1】文献检索法收集整理极少主义、意境和室内景观相关文献资料,对三者的发展历史与内涵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为后文的比较研究打下基础。[2】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把事物、现象、概念分为较简单的组成部分,通过比较找到两者的联系和区别。本文在哲学基础、审美习惯、创作方式三个层面对极少主义和意境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找出两者的契合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相关的创作手法以指导实践。6\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一章绪论[3]实例分析法极少主义思想和意境理论体系庞大繁杂且抽象难解,对其的传达总是存在着“言不及意"的问题,故而本论文结合大量实例及绘制分析图表以归纳总结创作手法。\n第一举绪论极少主义纛想对塞内爨璐意境彗瀵的影瞒\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二章提炼自然——极少主义景观第二章极少主义景观——提炼自然2.1极少主义景观的艺术源起极少主义景观源于极少主义艺术,通过对极少主义艺术形成背景及内涵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对极少主义景观有个全面公正的了解。2.1.1极少主义艺术形成背景美国的艺术评论家金·莱文曾这样写道:随着画廊里堆垒的碎石瓦砾的坍塌,现代主义将随着极少主义的终结而终结【71。这句话揭示出极少主义作为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中继者,形成于一个世界政治与经济局势动荡不安,各类艺术思潮此起彼伏的时代。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极少主义的形成背景,“不安”应该是最好的答案。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方面,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理性精神和辉煌成就,把人们从自然环境条件的束缚,传统文化观念的限制和愚昧迷信的统治下拖拽出来;另一方面,在社会生产力取得革命性进步的同时,经济危机、核战争和冷战等前所未见的可怕威胁随之而来。自然和上帝同时受到经济进步和社会危机的严重的双重挑战,貌似世间的一切都有可能被人类自己葬送,后面迎来的或是一个新世界,也有可能是永恒的黑暗【8】。丢掉精神信仰并面对恐怖危机的现代人如同于失去“富豪父母”的孩子,虽然物质生活上暂时衣食无忧,可心中的不安全感从未如此强烈,处于动荡时代中的艺术家不可避免的思考世界的来龙去脉,他们所创作的作品以反叛的态度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在静默的表面下融入的是对宇宙、人生等深层次因素的思索。2.1.2极少主义艺术发展脉络极少主义作为一个风格流派正式诞生以前,以蒙特里安(PietMondrian)为代表的荷兰风格派,以马列维奇(KasimirMalevich)为代表的至上主义,以及达达主义在绘画艺术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极少主义的形成,极少主义同时继承了构成主义和包豪斯学派的某些因素[91,并在对抽象主义(Abstraction)冷抽象派别的突破中找到自己了位置。9\n第二章提炼自然——极少主义景观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极少主义最早出现在绘画领域被称为硬边绘画(图21)。整幅绘画由两三种色调组成一个整体单元,构成画面的是大块的平涂纯色或是边缘清晰的色带组合。1959年,弗兰克·斯特拉(FrankStella)展出他的黑色系列(BlackPaintings)标志着20世纪中期的极少主义的诞生。在绘画领域的代表人物有巴耐特衄曼(Bametn42.e,2:M极少inim“alim麓rilingn】Pi圉*采*《n太建筑3极少主R培自,雕塑、文学$Newraau)戴维·史密斯(DavidSmith)等人。同时期的西方雕塑界也出现了拥有强烈的几何化形式、施以鲜艳的色彩或者是纯粹的黑白灰色,使用不锈钢、电解铝、玻璃等非天然的工业材料,取消作品的基座以达到与观众直接对话为目的的雕塑风格与之呼应(图22)。代表人物有戴维·史密斯、安东尼-卡罗(AnthonyCaro)、菲利普·金(PhilipKing)、威廉·塔克(WilliamTucker)、托尼·斯密斯(TonySmith)、唐纳德·贾德(DonaldJudd)卡尔·安德烈(CarlAndre)。囤2.2极少王义雕塑FI口2Minimalismseulptu”囤*采*:《“走建筑3握少±艾培目,雕塑,文擘》直至1965年,美国艺术评论家芭芭拉-罗斯(BarbaraRose)发表了在当时影响很大的{ABC艺术》一文。在这篇文章中,罗斯谈到了当时美国艺术中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倾向。她将这种新艺术的特征概括为:“作为一种新奇的艺术形式,与先前传奇一般的抽象表现主义风格相比,是一种空洞的、中性的、非人性化的、机械式的艺术风格,观众对它的情感和内容的明显缺失感到十分惊奇【lq。”尽管罗斯最初以批判的态度对待这种刚刚形成的极简艺术风格,但这并未影响到极少主\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二章提炼自然~—掇少主义景观义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它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充实完善自身的外显特征和内涵,并在绘画、雕塑、音乐、建筑、景观等各个艺术领域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l3极少主义艺术的内涵特征2131思想一客观化极少主义艺术对“物”本身重视与发掘实际上是对抽象主义的反叛,把艺术本身从主题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正如极少主义艺术家斯特拉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就是什/z,(Whatyouseeiswhatyousee)。”这一注脚彻底摒弃作品的内容和对内容的解释。作者“力求”不施加经验等一切理念于作品,拒绝了艺术家在创作时“编码(将个人的知识经验以抽象的形式融入作品)”的权利与义务,否定了观众“解码”的必要性,沉默的作品探求的是生命深层次的根基和规律,这种单纯的沉默有一种高深莫测的力量可以激发观众的幻想和想像。观众拥有更高层次的自由去解读作品,观众原有的情感、经验、知识储备及至欣赏时的心理状态都影响到作品在每个人心中的意义⋯1。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彰显创作的纯粹性,极少主义艺术家还通常对作品冠以《无题》或《未标题》这样的名称,这样做有两个作用:首先它暗示了作品没有直接的意义,其次它邀请观众积极的参与到创作的过程中来㈣.‘{,、i、^75”⋯U⋯。Fi。3M”inim”ali。灶ark麓黧:黔。⋯吐Wo融nandWdsch⋯目*柬Ⅻ:自培目‘一曙墨l{掣在构图上,传统的绘画的成熟作品重视画面的透视深度或者将多维视角在同一画面共同出现。而极少主义艺术家“普遍”乐于使用“非关联构图(图23)”来凸显极少主义对客观纯粹本质的追求,极少主义作品强调整体要求取消一切分散注意力的细节和令观众产生空间深度幻觉的表现手法。非关联构国如同一只白色的瓷碗中间有一颗黄豆,无论这颗黄豆如何摆放终会落入碗底的中心,观众的视。盖誊。\n第=章提炼自然——极步主义景观授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线也将随着向中心汇聚,观众对它的阅读只有迎面正对,投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这样的顺序。对于处在适当位置的雕塑来说,这意味着作品无论从哪个方向和角度观看都具有相同的形象;某些极少主义雕塑还以系列化的形式出现,完全相同的元素按照代数或几何倍数的关系递增。如成熟的极少主义雕塑家贾德以“正方体”为元素创作了一系列《无题》作品,1968年他将十只长方体镀锌铁皮盒子等距离安放于白色墙壁上,自墙成了展现作品材质的完美背景,按数学模数排列的平淡无奇单体方盒表现了物体本身的纯粹;作品被安放的高度和铁皮盒子的尺寸让观众对其的观察结果都是相同的,作品仅仅表达了物体本身及韵律,而非借机赋予意义以改造观众的思想(图24)。目2,4《i题》空间解读H啦4((Unfiltles))sp吐id∞atysis目B^*自鲦运行的规律,探求天地间无言的大道大美和沉默的力量,显现作品之外至深至远的境界。这种极致的追求对于创作者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普通观众面对极端化的“精英”作品也极可能陷入晦涩不解的漩涡。2132表现一简约的形式与精心的处理雕塑家罗伯特·莫瑞斯认为:“形象简洁不必然等于体验的简单化,单一独特的形式非但没有弱化联系,反而建立了秩序fl”。”极少主义艺术通过对形态的不断简化,用最后剩下最基本的元素来进行艺术探索。例如,对点、线、面、方体、圆柱、锥体、三角形等单一简洁的几何形体偏好,处置方式以居中、复制、旋转、等距陈列为主。在色彩上多运用红、黄、蓝、黑、白、灰等不多的色彩。材质选用木头、石材、泥、钢铁、玻璃等天然或无机工业材料。一般不对天然材质做深度刻画,令自然材料的保持自然原始的状态,而工业材料则不留艺术家深度雕饰的痕迹。\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自景现意境营造的影响第=章提炼自然——极少主义景观囤2,5极少i义作;耕自旨勺镕日Fj日5Themlnimalistworksfines㈣re目H采*http:Y一.artsbjcorn极少主义艺术对物体形态、色彩和材质等本质要素的处理简洁而考究,光洁的表面下往往隐藏着精妙复杂的结构,蕴含着动人心魄的神秘气质(图2.5)。美籍华裔艺术家沈忱创作的极少主义倾向绘画由一层层叠合的丙烯颜料叠加而成,平淡无奇的表面下是对丰富色带的组合和微妙色调的细节处理;而具有极少主义倾向的日本枯山水庭院正是因为其对白沙的尺寸和色泽的精心选择,以及对纹理的细致爬犁,乃至绿色植物甚至苔藓等微小细节的严格修整,山石形态和位置的悉心编排⋯⋯才能让观赏者体验到作品安静且深邃的意境。2133欣赏——作品、场地、观众的合一艺术家杜尚(MarcelDuchamp)声称:是观者创造了画,结构美学家巴特(Barthes)高呼“作者死了””q。极少主义雕塑家托尼·斯密斯则提出了剧场的网豳舔下一k壁‘畜蓄LL二”6:磐:‰≯嘻8图片来源:hltp:Ⅳ忡wm6699co口概念,三者都强调作品的意义在观众与作品的互动中被赋予,尤其在雕塑领域表现的尤为明显。极少主义艺术品进入场所后首先与场地相互呼应,场所成为作品展示的背景舞台。观众的介入使得特定场所下的特定作品在不同的观众心中留下了不同的感受。作品与观众的互动使得观众寻得进入想象世界的入口;场地因为作品和人的互动演出成为了饱含气氛的剧场;艺术家的作品激发了不同观众的不\n第二章提炼自然——极少主义景观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同感受而获得了存在的意义。观众、作品和场所三者共熔于一炉,均得到了升华。1981年,理查德·塞拉注入心血创作了长约37米,高约3.7米,名为“倾斜之弧(图2.6)”钢铁雕塑作品,周边的居民对其却不以为然,称之为“生锈的钢铁屏障”抱怨其妨碍了广场交通并不利于当地环境。在经过听证征求意见后,这件雕塑终于在1985被迁移,创作者塞拉曾申辩道:“作为场地艺术作品挪动它等于毁了它。”这一事件表明极少主义艺术作品与场地密不可分的特殊关系,也从侧面表明极少主义艺术作品走出画廊与展厅后,如果不考虑现实社会对功能的需求将会面临危险的境地。2.2极少主义景观是复杂的统一体美国设计师汤姆林逊在其论著《20世纪的园林设计始于艺术》中提到:“园林设计的精髓表现在对同时期艺术、哲学、和美学的理解”【l引。这句话又来描述极少主义景观恰到好处,极少主义景观源于极少主义艺术,并创造性地整合了古典主义、早期的现代主义Il引。它借鉴了极少主义艺术形式上的简洁与力量,以很少的设计元素控制大尺度的空间,但对观众的影响和冲击力却十分迅速和直接,简单中彰显着复杂,纯净中映射出神秘【17】。众所周知,艺术创作主要是艺术家出于自己精神上的需要,表现为个人意识的自我展现,而设计尤其是景观设计与绘画等纯粹艺术相比,需要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比如植物的生长问题、尺度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景观设计比雕塑和绘画要复杂的多。当一些极少主义雕塑从展馆进入街道时,作品的性质己由艺术家对艺术探索的试验品转变为景观整体有机组成的一部分。而面对的对象已由艺术观众转变为使用者。极少主义在进入景观设计领域时需要对现实问题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而不应一意孤行执着于纯粹的艺术表现。关于极少主义纯粹艺术追求与现代景观设计对基本功能满足之间的矛盾,建筑师密斯·凡·德罗(MiesvanderRohe)从立足于设计的角度,提出了“少就是多”(1essismore)的观点来化解这一难题。在笔者看来,“少”指消除无意义的冗余之物,外观臻于简洁质朴才能接触到事物真正的内核,即返朴归真;“多”指简约凝练之“少”以语不穷尽的态度留下可贵的静默与空白,反而能取得超然于物外的诗意意境;两者的关系是以少求多,并非为减少而减少。“少就是多”这一解决之道表明极少主义景观的外在的纯净表征不能以牺牲功能和内涵为代价,反而要求以纯粹的形式满足功能的需求,并在精神内涵上做出有益探索,使艺术性、科14\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髟响第=章提炼自拣——极少主义景观学性和社会性三者达到默契的平衡。2.3极少主义景观的发展历程——提炼自然生成于西方的极少主义景观拥有东西方的哲学思想基础,表现为创作思维上理性与感性交织,它的理性的一面源自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建立的“数理哲学”,感性的一面源于设计师对地域文化的深入挖掘。这种特质显示为它即有现代纯粹的形式,又具有引人入胜的亲切魅力。极少主义景观对待自然的态度表现为提炼自然,而不是对自然的照搬摹写,而是建立在对自然深刻感知的基础之上,通过不多的动作,将自然最为生机勃勃的一面和最为典型的一面展现在景观里,让人感受到亲切的自然和强烈的现代形式感。目2,7极少i女景璁÷十目}典目林时待自*的*目态度Fl站7:MmimatismLa州50印c∞dChine∞a∞sicatgardendiffemntattitud∞rowafdsnature图H采潍《*自十目的现代景观设计*《极少it景观*“苏M古典目林*极少主义景观中乔木普遍拥有雕塑般的优美形体,体现着生命的力量与希望:自然界中的山脉、河床、丘陵⋯⋯原始的地形地貌则被提炼成表现地域特征的元素,甚至自然界中的风雨雾霭均成为它的表现对像。极少主义景观“提炼自然”的情结类似于中国古典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观念,所不同的是,前者将自然“速写”般的纯粹呈现,追求的是直达精神深处的震撼感受,是一种思想的深度;而后者将自然“诗情画意”般的呈现,追求的是超然于自然之外的想象与幻想,更多的是思想的广度,显然经过以上两种途径升华的大自然均具有非凡的魅力可撩动观众内心的情愫(图27)。极少主义景观将西方古典主义,早期的现代主义和极少主义艺术三者揉碎后\n第二章提炼自然——极少主义景观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遣的影响融入了自己的血液。从17世纪下半叶,以安德烈·勒·诺特(LeNotreAndre)为路易十四设计的凡尔赛花园为标志,宣告了成熟的古典主义园林时代的到来,也为极少主义景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穿越府邸的中轴线统摄全园,伴以严谨理性的路网和主次分明的构筑物,经过精心修剪绿篱组成了形式复杂且富有意义的图案以显示至高无上的皇权。彼得·沃克等景观设计师考察后曾感慨到:“17世纪由勒·诺特设计的园林,展示了极少主义艺术家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u⋯。”主要是指凡尔赛花园使用了简洁的手法和古典主义元素营造出不同于传统西方园林的风格,完美体现了用极少的元素控制处理大尺度空间的能力。一目2.8米女庄固一优美的林m遘踔嚣嚣删:i嬲窖絮黼1955年,丹·凯利在印第安纳州哥伦布市完成的他的第一个现代主义设计一一米勒花园(MillerGarden),将古典主义园林向极少主义景观的发展再向上推动了一大步。凯利将从勒·诺特哪里学到的古典主义元素:方格网络、几何布置的林荫道等与现代主义不对称布局、自由动态空间等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即有修剪整齐的绿篱,又有姿态优美且富有地域特征的北美皂荚树和刺槐树等乡土树种,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精彩对话,显示了他继承传统而又摈弃糟粕的决心(图28)。世界多个地区的设计师都不约而同的投入到创作纯粹简洁景观的实践中来,墨西哥景观建筑师路易斯·巴拉甘是一位善于运用纯粹手法营造纯真且富有诗意景%,≮徽:嚣玺嚣图片米源:‘极少主卫园林≥\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二章提炼自拣——韫少主史景蕊观的大师,1968年,在圣·克里斯多巴尔(SanCristobal)住宅庭院(图2.9),他提炼出童年记忆中完美的的意象:用运用富有民族色彩的墙体代替了冰冷的灰色的混凝土,幽幽如镜的水面与潺潺地瀑布营造了清新自然的气氛、浓郁的桉树林,儿时的木马和扶梯被安放在单纯的背景前,典型的乡土元素共同营造出厚重的气氛让体验者感受着某种共同的悸动,这一切如同一首意味深长的诗。随着极少主义景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成功应用及理论体系的日趋成熟,已经日益得到人们的了解和认可。彼得·沃克集古典主义、早期的现代主义和极少主义之大成创造出简洁且不失意义地成熟的极少主义景观作品,他运用简单的形体和几何化的结构将自然材料与工业材料重新整合,提炼出自然的原始粗犷的精髓,强烈的形式秩序感产生了神秘莫测的气氛。24极少主义景观的特征24l简洁的形式和几何秩序目210∞书特公目幕尼黑凯宾斯基《^r目景巩W10BumctipⅡkandKer【Iplnsk/bore[p№8图B采a:《植得*克极少i*庭%*对于极少主义景观设计师来说几何形体本身充满了神秘的特性,无始无终的圆象征着生命的终极圆满与统一和谐‘Ⅲ。方形稳固的形象如同坚实的大地,等边三角形尖锐与中正的形象隐藏着的动态和稳定均衡的迷人气质;而图形之间远离、交集、包含等关系又可以给人平和、充实、包容的感觉‘191。他们在形式上追求极度的简化。构图常常采用简单的几何母题,如方、圆、矩形、椭圆、三角形以及不同几何图案之间的交叉。彼得·沃克设计的伯奈特公园(Bumettpark)路网由米字网格的叠加而成,粉红的花岗岩道路在草地上投下阴影,富有生机的草地与坚实的道路形成了软与硬的对比,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亲切感。德国幕尼黑凯宾斯基饭店大楼前的庭院平面的总体布局为两组巨大的互成角度的矩形重叠(图210)。圆锥树阵,低矮的黄杨绿篱和橘色砾石被有序的安排在场地中,形成了一种安定而话泼的气氛。\n蔓三兰塑堡!茎二二塑尘圭墨墨望堡生圭兰曼堡型窒塑墨翌童塑童壅堕兰曼2.42材料的独特运用Fi92A812.HFi11Mini极少malislm蕊笔篙fle料的xible鬈鲁‰endslⅫd⋯”0f㈣a】s田H来潭:《风景日林的先锋一玛莎施E茨》材料在极少主义景观设计师哪里没有贵贱之分,不论是自然的材料,还是人工合成的材料只要运用的恰当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他们对待材料的态度上坚持精心挑选与适当处置的原则,优秀作品的简洁外观的塑造反而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而对材料的反常规选择应用是极少主义景观另一特点,深谙此道的玛莎·施瓦茨对塑料、钢铁等工业材料的应用体现工业时代的特征及挑战传统的决心,如果说面包圈花园仍有对人生理需求关怀不够的缺陷,哪么拼合园中运用塑料颗粒则较好的照顾到屋顶花园阳光炽烈,缺少水分的基本条件,对材料的合理运用在达到创作目的的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后期的维护费用(图211)。243擅长空间的塑造极少主义设计师对简约和秩序的偏好使得景观空间出现建筑化的特点,但这一离-譬脯紧:”二4二●。5]2A2:专鎏燃拳目H采女:LANDSCAPEDESIGN目#版2007年第2期\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章提炼自拣——拯少主义景观并不意味着忽视对空间的处理,每个空间都有自己的特殊含义和地位,同时注重不同空间的沟通和对话。面对面积小而条件局限的空间,设计师擅长以“以小见大”的手法在小空间内布置出简洁而富有意味的景观;而大尺度的空间,也会通过进一步扩大空间感受的手法.令体验者清扫杂乱的,tl,绪,留下空白的空间以思索深层次的人生意义。野口勇在茅爱莱山(Moeremountain)沼泽景观设计过程中,把物体的雕塑感注入到景观当中,使人感到整体与部分之间比例感跳跃性,令人的五感向视域外无限地扩展,最终使自己的身体变得淡薄且渺小,内一tl,变得空旷且安静,以至形成与大地和天空共存的感觉(图212)。244对时间和自然造化的体现极少主义景观擅长将象征永恒不变的石块和钢铁插入大地,让它们与自然界中的风雨雾雪对话,作为花木生长枯荣的不变的背景,在白昼与黑夜,春夏与秋冬的变幻下凸显时间的流逝。极少主义景观中反映这一特点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当属唐纳喷泉(TannerFountain),其位于哈佛大学人行道交叉路口,由159块不规则排列的大小不一石块组成,石块的中央埋设有一座雾喷泉。雾的细腻和迷蒙与天然石块的坚毅与沧桑初步营造了原始神秘的气氛,不同时间的光线透过艨胧的雾气显得更加光怪陆离,改变了人们观察风景的方式,四季的轮回进一步为其赋予永恒神秘的色彩(图213)。小结国213唐纳喷泉一对自然造化的体现Fi吐13T肌⋯fon仙n—the锄bodlmcmofnatural图片来源:《西方现代景现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极少主义源于绘画和雕塑等纯粹艺术领域时,作者试图抹去个人的意识在作品中的存在,以“无言沉默”甚至于“无我”的状态以揭示事物深层次的规律与法则,这种永恒的沉默使得人类的精神游弋于思维的蓝海,最终停泊在生命的港19\n第二章提炼自然——极少主义景观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湾,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力量。诚如诗人海子在《献给黑夜的诗》中所写下的:“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大地总是沉默,为何给我力量。”而景观与纯粹艺术相比受到现实中诸多复杂因素的制约,需要对实际中的问题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与方法。对于极少主义在景观领域的应用,彼得·沃克的话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果一个雕塑或一幅画对一个景观设计师的工作有所启发,哪是艺术概念的转化,而不应是完全的抄袭【2l】。成熟的极少主义景观作品继承极少主义艺术简洁的形式与静默的精神力量,用纯粹的外显特征和内在的秩序回应了现代社会对功能和精神的双方面需求。\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三章超越自然——园林意境第三章园林意境——超越自然3.1意境形成的渊源“意境”作为一个运动变化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包括美学发展进程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引发的批判和反省。本文将意境的形成过程分为孕育、诞生和发展、成熟、总结延伸几个阶段,并标出各时期标志性成果及这一时期发展所依赖的哲学基础。这样做的原因是影响意境理论形成的因素繁杂,倘若将各时期众多学说一一列举,只会落入材料堆砌的下场。其次,从哲学角度简要概括意境发展历程,将有助于下文与极少主义思想进行比较分析。3.1.1孕育阶段一一魏晋六朝及以前一直以来,对于我们来说“言可否尽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言与意之间的矛盾与联系引发了先哲们的个人思考和群体讨论。“意境”的思想渊源最早源于先秦时期哲人对“言”、“象”、“意”的讨论的基础上。《易·系辞上》道:“子日‘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对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日‘至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意思是:文字不能纪录下所有的语言,语言又不能完全表达入的思想意识,圣人用事物的具体形象与文字说明共同表达意义[221。《庄子.天道》道:“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具体意义为:言语背后蕴涵的意义是可贵的,而这种意义无法通过语言完全传达,需要用心去揣摩感悟【23J。通过对上述言论的分析,我们发现此时虽然没有明确的出现“意境”一词,但“言不尽意”的局限性和“言外之意”的重要性已被古人所重视,间接影响了意境理论对“象外之象"的重视。魏晋六朝时期兴起的玄风日益盛大,当时的文学大儒均倾心于对《周易》等典籍的考证与诠释,王弼针对汉儒解读《周易》不重视义理,反而被象数所束缚的流弊,在《周易略例·明象》中,对“言象意”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判读:“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又进一步阐述道:“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后人将他的观点归纳为“得意忘象”说,大意为“言”只是达“意”的工具,重视物\n第三章超越自然——园林意境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象而不拘泥于物象本身,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意义【241。得意忘象说作为当时“言意之辩”颇具影响力的观点,奠定了玄学本体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改变了佛教诠释经典与讲解中刻板的“格义"方法;在此之后,诗文书画和戏曲评论都强调传神写意,这些都是“得意忘象”思想的具体反映。关于“言象意”的讨论对意境注重“象外之象”产生了潜在的影响,道家的“有无”思想则促成了意境理论中“虚实相生”的内涵。《老子·四十章》写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即道的运行规律是周而复始的运动变化,天下万物产生于肉眼可见的有形物质,有形的物质又空无的状态下生成,世间万物是由两种对立统一状态构成。王弼则进一步诠释道:“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无”的提出与发展对中国美学的一个基本意义,在于触发了人们思想的觉醒,进而影响到文学艺术审美观的觉醒【251。王弼“以无为本,崇本举末”的“贵无”思想在意境理论上,表现为对“虚”的重视,对“实”的不偏废。此外,老庄对天人合一和至乐至美境界的追求则对意境体系中“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内涵产生了潜移默化地影响。再者,当时文士谈禅论道成风,对清虚逸远和逍遥无极境界的向往也为意境注入了清静逍遥的营养。在艺术理论上,文学评论家刘勰谈及诗词创作构思时,首次将“意象”引入文艺理论,提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的美学命题,认为意象是驭文谋篇的关键所在,为意境范畴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文学理论基础【26j。3.1.2诞生和发展一一唐代梁普通年(公无520.526年),菩提达摩带来的禅宗在本土老庄思想的接引下顺利的进入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及中晚唐时,盛于六祖惠能(638~713)。禅宗思想中“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训诫是修行者一贯的坚持【2171,禅宗审视人生和世界的独特视角促发了中国文士阶层艺术思维的变化。参禅的目的是祛除自心的污染以进入圆融无碍的自在境界【281。对最高境界的追求可以分为“能知是智,所知是境,智来冥境,得玄即真。”几个阶段。即指出人人皆可发智慧心悟到不同层次的境界,说明“境界”的生成落实于每个人的心,禅境的实质是心境。禅宗对境的追求对意境理论的影响表现为:营造意境要求作者沉浸于艺术想象,抒发心中的真情实感;而观众应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去体悟作品所含的深意。此外,禅宗的空观将自然万物与人世红尘视为心生的空\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三章超越自然——园林意境相,则为意境注入了空灵清净的特质。在文学绘画领域,盛唐王昌龄于《诗格》提出诗有物境、画境、意境三境,明确的把情(意)并与景(境)的融合视为意境的基础【291。在这之后,皎然、刘禹锡和司空图等人均对意境理论加以引发。皎然认为艺术效果高低重在“取境”,刘禹锡则树立了“境生于象外”的理论,司空图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并在《诗品二十四则》中归纳总结出“雄浑、冲淡、纤细、沉着、清奇、悲慨、委曲等二十四种诗的境界与风格。古人详细解析了境与象的关系,造境的手法,极大的丰富了意境理论。3.1.3成熟阶段一一宋元明清宋元明清山水诗画高度发展,意境理论借诗文画论的诠释逐渐丰满成熟。在诗文理论中,南宋著名诗词评论家严羽将意境的艺术特征描绘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大意为羚羊缩成一团睡觉,气息全无,精明的猎人无法发现,借以说明最为深远的意境应当是浑然天成,不留作者意识的痕迹【261。除此,他还明确指出“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借以说明作诗和品诗贵在用心感悟。王夫之则提出“景以情会,情以景生”的主张,强调了情景相与为一,偶发妙合的关系。在书画艺术创作上,画家更加重视形神气韵和主观精神的表现,北宋郭熙提出“画之意外景,画以意外妙”的主张,清初笪重光对山水画创作提出了实境、真境、神境等要求。3.1.4近现代一一总结延伸阶段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通过对意境理论细致深入的挖掘提出了境界说,明确指出“意”与“境”的关系。随后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叶朗等学者分别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意境理论作出了深入的阐释。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意境就是意象和情趣的统一。情趣简称情,意象简称景,诗的境界是情景的契合,并进一步整合加入“直觉说”和“移情作用”。对主体如何体悟意境,站在现代心理学角度做出了阐释【j⋯。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文中,指出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景观交融互渗成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艺术的意境【31l。此说借鉴情景交融说,并指出艺术境界主于美,一切美的光来自心的源泉。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对意境的形成赋予了生命的意义。\n第三章超越自然——园林意境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叶朗先生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对意境和意象做出了深入的辨析与区分,指出情与景,意与象的整合是“意象”不是“意境”,他在《说意境》中指出,意境除了情景交融之外,还有自己特殊的追求,即象外之象(虚)所蕴含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的意蕴【32】。认为“意境”就是超越具体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的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领悟和感受。他将判别意境的标准擢升至与天地相感应,与时间而通融的高度,这已然不是普通的艺术作品所能达到的高度。粼㈣l譬韵越副撇l譬翮磁磁蹶掾朔麟觥+黼麟嚣瘟嘲鞋+薹虚轻实j}蝴黜徽-蹦嗣秘q溉糯粥嘲螨稻疆潮黼鼢黼,删朝卜透之鼢臻,醚潦外妙钠㈣、糕黼图3.1意境发展历程简表Fi93.1Artconceptiondevelopmenthistory图片粜源:白绘磁除—镬粼§懒翳躺国撇ji王洲黝融刺毹隆毪笳黻啪H昭删,鞘墩I斯;|ij蜡呻槲燃:黜删鞘㈣综上所述,意境形成涉及的方面与条件甚多,从中国古典哲学来讲,道,玄、禅的影响最大(图3.1)。可以说是道孕其胎,玄促其生,禅助其成⋯⋯自战国至明代中期,士大夫的思想有三次解脱,一是道家的出现,二是玄学的产生,三是禅宗的盛行⋯⋯士大夫这三次主体上的解脱则与意境认识的萌,生,成三个阶段相呼应【33】。3.2意境的内涵3.2,1情景交融清代诗词评论家况周颐在《蕙风词话》写道“盖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书画艺术家归庄在《眉照上人诗序》中直言:“情与景合而有诗。”学者王夫之进一步说明:“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他们都将情与景的统一视作意境的基础或前提,只有在主观和客观相互契合时,进一步情与景相互生24一燃i秒一。移一i移一一一一燃i秒一卜一i移一一一\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三章超越自然——园林意境发才能产生意境。宗白华先生通过对王安石等人的诗文评析得出:“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原本没有感情的事物触发人们的心思,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也沾染上个人的情感色彩,使得主体的情感在情景交融中得以抒发。3.2.2虚实相生意境中的“虚”与“实"作为对立而统一的美学范畴,“实”指客观物体在作品中所呈现的具体形象;“虚”是由实体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虚实相生是意境独特的结构方式:虚实相生,物我两忘,不止于实,不滞于虚;不羁于有,不陷于无,有限以至于无限,才有意与境合一。3.2.3有限到无限的超越中国意境最高的审美目的是为了体现天人合一,乃至于来去自由的人生境界【341一意境追求的自由是从当下的审美之“象”到“象外”的超越。是从现实矛盾到自然理想的超越,最终泯灭个体与外界的种种限制,彻底的融入无限之大全之中。最后借佛家公案“拈花微笑”总结意境的内涵特征。“拈花微笑”描述了释迦牟尼为普天众佛说法中,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沉默不语。众佛不解,只有摩诃迦叶破颜一笑,佛祖当即宣布:“佛法精妙,难以言说,故以心传心”随即将平素所用袈裟和钵盂授予迦叶尊者。公案中以被感知主体“拈花”和观者的微笑完成了一个由感知到会意的起讫过程,这其中有借“眼耳鼻舌触法”感知花之形象和内涵,并进一步摄入心中融入个人的理解——情景交融;心中迸发出刹那间心领神会地默契,对“拈花"的所指已然了然于胸,进一步引起心中的想象与幻想——虚实相生;颌首微笑而不言则诠释意境含蓄淡远的特征。3.3从意境到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超越自然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为园林意境。中国古典园林对意境的追求与文士阶层对“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的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经营园林的重点不在于重现自然,而在于借助自然,超然于自然之外体会到深远的意境。在古典园林设计上处处透露出文人的品味,园林成为他们寄托隐逸思想的绝佳的方式。纵观中国历史,早在东汉之末,党锢之祸就促使文士阶层产生了普遍的隐逸\n第三章超越自然——园林意境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山林和筑园归田的想法。无论是皇家园林、寺庙园林或者是私家园林,造园主多半是文人、士大夫,僧侣等知识分子,他们造园向自然学习的同时,也注意从中国传统哲学,神话历史,诗文画论汲取营养。造园不局限于对自然的完全摹写,往往融入个人的情感、观念、哲学修养,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从汉武帝刘彻在长安于建章宫营造“一池三山”仿“蓬莱仙境”起,造园者就有让游赏者产生联想和幻想的意图,东晋简文帝入华林苑,谓左右日:“会心之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35|。”或可算作第一次关于游赏园林而产生联想和想象的记载。园林发展到唐宋时期,深受同时期业已成熟的山水画和山水诗的影响。艺术家借物言志的范围已不限于诗画文学,他们将他们的旨趣扩展到园林创作中来。王维打造私家庄园“辋川别业”,在绵延近20公里的辋山谷错落有序的布置华子岗、鹿柴、金屑泉,竹里馆等20多个景区,融入了个人的世界观和隐居的决心。白居易修建庐山草堂等自氏风格园林以追求淡雅古朴的意境。到明清时期,中国园林进入全盛阶段,这一时期建造的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山水园林成了园主以景载情,托物言志的重要手段而日益勃发。如苏州四大名园均为知识分子创作,体现了他们的审美趣味和内心感受;宋文人苏舜钦修筑沧浪亭,元高僧天如禅师弟子造狮子林以缅怀恩师,明弘治画家文征明参与设计拙政园,明士大夫徐泰时兴建东园。需要指出的是,意境虽然是在中国本土形成的美学范畴。但并不是说只有中国的书画、建筑、园林等艺术形式最求意境的营造。实际上日本的传统庭院,伊斯兰王宫园林等无不在造园伊始融入设计师的深厚文化修养和炽烈的真情实感,这些耐人寻味的作品经历漫长的岁月洗礼,仍为现代人津津乐道正是因为它们蕴含着深深的意境。3.4园林意境的特点3.4.1园林意境产生源于物境园林意境的产生来源于具体面真实的山林水泽。与诗文书画借助语言文字和线条色彩来表达所蕴涵的意境不同。园林可以远远的观赏如同品味风景画卷,亦可深入其中领略其多样的风采,园林中的要素地形地貌、山石水系,花草树木,建筑小品均具备特有的品质,通过艺术的手法将元素有机整合为一个整体,又具有超越个体的力量让人感受到深邃的意境(图3.2)。26\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自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三章超越自然——园林意境一静睁荦熟灞鹂幽墼畦塞勰”2”号嚣擎嚣意翟焉.嚣;篡曩器:!黜嗅觉1番“清的“图片来源http//wwnipfccom其次,观众与景物接触的渠道是丰富多样的。眼睛可以感悟到色境,比如红了芭蕉,绿了樱桃,江水如蓝,层林尽染⋯⋯耳朵可以感悟到声境,比如万壑松涛,古刹梵音⋯⋯鼻子可以感悟到味境,比如泥土的芳香,香远益清⋯⋯要想领悟读懂园林,深入了解园林的深层次的精神内涵,需要借助于观众的五感实现情与景的完美糅合,才能让人进入无边无垠的想象空间。3.42变化性园林作为自然与人类共同孕育的作品,无时无刻接受自然的洗礼和我们的改造,自然界中白天与黑夜的光影变化,晴风雨雪的气候变化,春夏秋冬的季相变化,植物生长枯荣的生长变化。使得它的形象如此多骄,给观众留下TN样的感受。343集多种艺术思想的综合体t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儒释道等哲学思想共同陶冶了造园者,他们以这种复合的审美标准追求园林意境的营造。园林的形成与文学书画有着密切的联系,造园者将山水画所描绘的优美场景在园林中复写以营造意境,或者将文学作品咏叹的理想世界在园林中重现,文学艺术领域很多创作手法以在园林营造领域都是相通的,比如诗文的经营布局讲究起承转合,叙事修辞可以用夸张、比拟、设问等方法将读者引入到作者创作的意境中去:传统书画艺术讲究经营画面,观察自然基础上升华自然,重在写意而非写形⋯·诸多艺术思想统一于园林领域使得其富有更大的张力,满足着现代人多样的需求。\n第三章超越自然——园林意境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小结本章主要从哲学角度梳理了意境理论形成的历程。概括园林意境有别于诗画意境之处,通过总结将有助于下文从极少主义方面出发,联系意境探讨在美学、哲学、创作实践三个方面的契合点。28\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四章极少主义影响下的景观意境营遗基础第四章极少主义影响下景观意境营造的基础极少主义景观结合地方文化的全新表达早已有先例。巴拉甘的作品受到墨西哥乡土建筑及殖民者西班牙摩尔建筑和地中海建筑影响,创作的作品纯净而富有诗意;日本景观设计师佐佐木叶二擅长运用极少主义设计手法,塑造具有现代美感的传统“和式”空间(图41);彼得·沃克在本土的作品一贯以简洁的形式和古典的元素运用而著称,可是他在不同地区的设计作品,也会试图寻求契合当地文化的极少主义表达方式以回应当地居民的诉求。在中国现代景观设计领域,以“中体西用”的态度将极少主义引入现代景观领域,将可为传统园林意境的现代表达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目4l现代极少i*景现自东}*统目林的某种联}Pi941Minimalismland⋯andta'aditiona]gexdcnassociation目H束*:htlp://~.6699COrn41极简之美与中国传统审美习惯的契合——审美契合极少主义设计所推崇的少并不是简单乏味,而是简约深远。“极少”蕴涵着汉字中的纯、粹、精、真、本、元、朴、素、空、白、清、淡的精神,极少主义景观应当是简洁构成与丰富意义的统一体。阿思海姆把这种特征总结为:“当某件艺术品被誉为具有简化性时,人们总是指这件作品把丰富的意义和多样化的形式组织在一个结构中,这种简化来自多样性的和谐统--[“1。在我国美学的发展进程中,对简洁之美的追求在在我国传文化的关照之下一直从未停息,老子曾说:“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华丽事物往往令人心智迷乱,被蒙蔽而不见的往往是不言的大道之美。庄子进一步指出: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朴素而天下莫之与能争美的观点,其将素朴自然,虚静恬浈之美列为最高标准p”。王弼在《周易正义》中解\n第四章极少主义髟响下的景观意境营遗基础极少主卫愚想对塞内景观意境营造前影响“责卦”写道“处饰之终,饰终反素,帮在其质素,不劳文饰,而无咎也”意思是说复杂的事物终将回归素朴无华,虽然没有华美的修饰,但“素”做为事物的本真,反而显示出质地的纯净与高雅,可与自然和谐的相处口”。素朴之美作为道家的一贯审美主题对我国艺术创作产生的巨大的影响,逐渐在书画、音乐、诗文、工艺、建筑、园林等众多领域演化出平淡、清灵、淡泊、素雅等审美意趣(图42)。具体反映有中国山水绘画中的水墨画法和白描;在音乐上古人钟爱古琴音色的空灵冲淡,原生态民歌的粗犷质朴;古雅的徽派建筑以白墙黛瓦著称;清秀素丽的梅兰竹菊博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而玉石的冰清玉质,钧州瓷器的平实更是被看作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泛_鬃《八亘曰。;盏:麓费麓勰:未黧。目H*4:h"w㈣net宗白华先生进一步总结道:魏晋之前,这种尚简求本的思想尚未成为主流,在诗歌,绘画,工艺美术等方面仍以繁复为美,称为“错彩缕金”之美,与之相对简洁美的称为“出水美蓉”之美。魏晋六朝时期是一个转变的关键,从这个时候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面,表现出一新的审美理想,那就是认为“初发美蓉”比“错采缕金”是一种更高的审美境界口”,艺术创作上从对外在的雕琢转向对内在思想意志的抒发。4.2东方哲学在极少主义艺术中的体现——哲学契合极少主义除了受西方古典毕达哥拉斯“数”理哲学的影响,生成了唯理主义的美学品质外,其内在精神上也受到来自古老东方的老庄哲学,禅宗思想的影响。而“意境”也正是在道、玄、禅的参与下充实丰富自身的内涵品质,通过分析极少主义的东方哲学底蕴有利于我们从根本上把握两者契合的基础。421老庄哲学在极少主义艺术中的体现。-4.211少则得,多则感《老子·二十二章》: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n极少主义恩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四章极少主义影响下的景观意境营造基础王弼注日:“自然之道,亦犹树也。转多其远其根,转少转得其本,多则远其真,故日:“惑”也,少则得其本,故日“得"也。一,少之极也;式,犹则之也。”多,容易远离根本规律,误入歧途;少,反而通过舍弃而得到本原,冗繁消尽才不至于困惑。“一,少之极也”可从两个方面理解,首先,所谓的“一”即道,最为普遍适用的规律,圣人顺应自然之道才不致于被假象迷惑。其次,通过王弼对“一,少之极也”的注解,我们应看到在强调追求抽象“道”的同时,他肯定了具象的“器”的存在与作用,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去繁就简并非为了减少而减少,冗繁消尽后所得的不可增减的状态是有积极的存在价值的。极少主义之“少”与哲学中的“一”相通,极少主义对物体魄任何消减都是不彻底的,外观减少至极限也不能归零,即仍无法成为无。极少主义景观在实践中追求至简但不止步于肤浅的表面形态,重在追求反映事物内在规律,触发观者精神世界的联想与共鸣。与之相呼应,意境一个根本特征即重虚轻实,“轻实”是相对于“重虚”而言,不代表对实体的忽视或舍弃,而是对取舍后留下的精要事物的悉心组织安排。比如诗人对词藻的随意排列组合永远成不了优美的诗,而画家随意涂抹的油彩颜料经不起推敲,音乐家随意敲击音符演奏不出动听的音乐。“轻实”也与“弃实"不同,因为个人心中的喃喃自语别人无法知晓,终究要通过物的形式来展现才能被他人所感知和理解。在对物的取舍之间,归根结底是对“一”的肯定,求“一”简化了形式,留下了可贵的空白,给意境表达留下更加自由的空间。4.2.1.2以无为本,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三十七章》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命题。极少主义者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否定、否定、再否定剔除个人意识的存在和对文化历史的理解,尽量保留材质的原始性状和形式的极致简洁;但实际上,极少主义艺术作品中作者的潜意识的无处不在,作品不是不绚烂,而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静默无言的表征自有一种神秘伟大的力量引起人们对自性和世界的思考。\n第四章极少主义影响下的景观意境营造基础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髟响422禅宗哲学在极少主义思想中的体现4.221空和色‰刚%;。慧篡。。囤*采*《十国Ⅱ代2讯2孽^水自技**禅宗中“空”的基本认识理论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图4.3)。这表明禅宗以即有即空的状态取代了俗世所以为的寂灭真空。他们将世界的本原视为空的存在,循环往复的轮回之后终将复归空的状态。在循环的时间片段中,我们所能感知的世间万物均是心生的假象,真相存在于象外:“空”者如一面镜,镜内空无一物,而能照出一切物象【40】。祛除万般念头进入心中虚空的状态,恰恰也是淡薄个性,认识自己的的必经之路;其次“空观”并没有否认现象(色)的存在,只不过它将“色”与“空”归结为现象和本质的关系[27J。“空”观在极少主义景观中的体现是不执着于对形式的专注,用外在形象的简约和干挣来独得本质元素的再生,转向对物内在精神实质的关注,虚实并存的形象也给观众留下广袤的精神空间。4.2.22因缘和合“因缘和合”是禅宗审视“物”的态度,是解释物质世界存在的基础。禅宗认为缘起时,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作用共同完成舞台上的表演,缘尽时均回归空无,如此循环往复且绵绵不绝。观众与极少主义作品的关系实则是因缘和合的关系,作品作为因子促成了观者的参与想象,观众拥有高度的自由与作品互动,参与了具体的造境过程。4.223悟悟原是禅宗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在刹那间实现佛性的显现,是进入涅集之境不二法门。领悟的最终结果将走向对物质和世界的淡然,转向对内心精神的祟尚追求。悟在美学上理解为审美主体迅速实现对审美对象形式上的掌握,个人通过\n极少主义E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四章极少主义影响下的景观意境营造基础心灵体验与事物瞬间融通,所实现的物我两忘的悠然境界。这种思维方式体现在欣赏极少主义作品时需要观众借“神游”去发现自己的自性意识。作为一种个体特别的体验过程,无法通过模仿也难以通过分析和解释的传统方式获得对作品的理解。4.3意境营造与极少主义创作方式的契台点43l创作动机超越极少主义生成于不安的环境。现实中的种种局限如同迷宫中的高墙牵制住我们对深度自由的向往。艺术家以拒绝台作的反叛态度对局限性说不,在艺术创作上拒绝自我意识的体现以追求作品中的“无我”境界。试图把观众从解读作品的俗套中“拎”出来。观众如同被丢进黑漆漆的密室,作品是艺术家留给观众一束微光,希望不加干涉的让观众自己去冥想,观众超越具体的作品领悟到个人心中的真谛。意境的根本特征是从有限(象)§4无限的意(人生、历史、宇宙的哲理)的超越㈣。身体同样固于封建统治的有限环境下,促成了心对无限自由的“天人合一,至乐至美”境界的崇尚追求。从创作动机的角度来看.两者有着共同的出发点。4.32创作手法一少做动作围4.4,做动作撞f*自F】酎4Begood“bland圈H柬*:Ⅸ直到长女青苔》意境营造注董宿纂相融和虚羹相生,讲究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处理虚实关系的重要一环就是少做动作(图44)。比如画家往往善于在偌大的画布一角用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简单的轮廓,具体的细节则需要由观众亲自咀嚼体会,而并非将色香味俱佳的“美味”嚼烂了;少作动作的另一表现是在创作时采用模糊思维,对事物性质的不确定性不急于给出肯定的答案,作品所揭示的是朦胧混沌的境界,\n第四章极少主义影响下的景观意境营造基础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这需要观众用心的光芒穿透迷蒙的雾霭,觅得灵魂的安顿居所。当然这种模糊的分寸需要拿捏的恰到好处,否则易落入虚无主义的漩涡中。而极少主义在构图上善于留白,形态极致简化,语言模糊不肯,它已将激情分解成虚无飘渺而又无孔洞不入的能量,渗透到造型元素的深层结构之中。4.3.3方式一一体悟观众对作品的体悟才能体会到作品深层次的意义,超越有限的物像而进入想象的空间。而体悟恰恰也是欣赏极少主义艺术的方法,观众通过极少主义作品提供一个引子勾起的是对自身经验的游历回忆,捕捉一瞬间的灵光火花。达到你所看到作品就是反映现在的自己终极体验,其同质于青原惟思禅师所指人生三段论的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的终极境界。小结中国简约的审美习惯由来已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是极少主义介入中国现代景观的前提条件。再者极少主义思想和意境理论都有深厚的道禅哲学渊源,这是极少主义和意境契合的重要基础。在创作动机、手法、欣赏方式上极少主义艺术和意境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两者深度融通有着不尽的可能。34\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自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五章极少主义影响下的景观意境营造手法第五章极少主义影响下的现代景观意境营造手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极少主义景观在国外大行其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影响了现代一大批景观设计师,也创作出很多具有特色的极少主义作品。在中国,极少主义对中国现代景观的影响不应忽略古典园林的精髓——意境,总结出若干表现现代景观意境的手法将对中国现代景观设计有所助益。51空间极少主义景观以简洁而又意味深长著名,意境营造多依靠事物之外的东西来表达。空间如同不可见的磁场,因物体而存在并对人施加影响,能够在无形中让使用者产生共鸣。而极少主义景观积极探索空间原型,试图用简洁的形式提取传统的空间原型,以承载高度集中的精神意义.触发观众的联想与想象,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少就是多。正如,阿恩海姆(RodolfAmheim)通过分析建筑与建筑环境平面与空间结构所得到的结论:对建筑空间的形状、尺寸、位置等加以设计,会使观众心理产生一种扩张、收缩、上升、下降、前进、后退的艺术感觉,上述因素如同看不见的力场综合影响到作品的美学意味【4”。目5l自&通女“”⋯嚣瓣?a。thle。ad~stoa。”cl。uded。。q“”“就我国传统园林空间来说,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和隐逸文化观基础上的中国古典园林,最为典型的“空间原型”所营造的意境是令人感到“自然内敛”和“曲径通幽”。我国古典园林造园家计成曾明确指出:“境贵乎深,不曲不深也m】。古典园林中通常利用“阻隔”来获得这种委婉幽深的意境(图51)。一般意义上的阻隔是利用漏窗、格栅、照壁、围墙、植物等围合抑制活动空间,限定视线;或者通过铺设曲折婉转且崎岖不平的小径,客观上增加接近美好景致的难度,而美就美在幽深的曲径和不停的回转之间;再者,借景实际上也是一种隔,只不过\n第五章极少主义影响下的景观意境营造手法掇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髟响是更大范围上的隔,眼睛能看到远方的美景时,心中不免产生无限的向往,身体却囿于空间和时间无法即刻到达。针对现代景观空间尺度的扩大化,现代人处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之下的现实情况,极少主义影响下的景观在幽深境界的追求上,应体现空间的纯粹性,虚多实少、焦点明确等特点;采取即分隔又开放的手法,园林意境的营造已不局限于园内元素,可以在中心景观开始叙事之前先做铺垫:现代景观的开放性不同于传统园林的封闭性,对于空间的阻隔应该恰到好处,在保持空间良好导向性的前提下适当的曲折有利于培养观众的情绪。贝聿铭先生对美秀博物馆(MihoMuseum)燎一+叠《嘲刊拖51s,.2。蕊:兰目H柬*:http//:一.mihoor.jp的营造己由建筑本体扩展至整个建筑环境(图52)。他利用悬挂于山谷上方的索桥和幽深且焦点明确的隧道将都市人与世俗一定程度上隔离开来,隧道之外的青川叠蟑,郁郁葱葱的自然环境和朴实谦恭的建筑共同营造了传统曲折隐秘的空问原型——桃花源,当体验者从喧嚣的城市一端穿越长长的隧道,当看见建筑以素朴谦卑的姿态依偎在山间的青山绿树中,不免触及内心深处的原始图景,引起无限的运想吧152材料极少主义景观处理材料有三点基本要求:一是对材料本身要纯粹。第二就是配置要简洁,第三就是根据不同的环境选取气质相近的材料。此外,简洁的园林\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五章极少主义影响下的景观意境营造手法形式如果要有巨大的感染力,必须对材料进行反复推敲和精心的处理,以细节打动人。521水水具有天然纯粹的美学品质。水纯净透明,晶莹剔透的光辉令人迷恋,流动的水给人的是无限的生机,当静潋不波时摄万象于其中时让人觉得静谧,一波起时,物象又变得摇曳不定。中国古典园林中对水的运用基于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与之争的理解之上,水景多以静态谦恭,柔美委婉的形式展现。现代景观设计中t水的表现更加广泛,如涌泉、喷泉、跌水,更能突出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水景的形式也是规整与不规则并存,因具体要求的不同而做出变化。极少主义景观中的对水的运用有有两点不同于前面两者的做法:首先,静态的水多被围合目53奥地利修道&十女花目Fi953Austriaabbeycentralgardell目H采A景观十目成规整的水镜,照映出建筑、植物、天空⋯⋯不仅增加了空间的变化,而且丰富了景观在垂直方向的层次感和深度感,并呈现给观者一份纯净的空白背景,虚虚实实之间深化了空间的意境;其次,擅长利用水的不同形态,当水以雾的形态出现时,在光的参与下,给人以神秘热烈的感觉:当以雪的形态出现时,又留下了可贵的空白。奥地利修道院中央花园庭院被灌入没过脚面的水,形成了一面镜子,通过自然和人工光线的作用,当人们穿越这个水花园时,感受到如同云朵般飘忽不定的奇异境界,飘忽之中达到与上帝对话的目的(图53)。5.22石与沙石有着稳固、耐久、可靠、不朽的象征意义。不同的石材有着不同的气质:太湖石通透清灵,黄石的朴拙憨实,卵石圆润安逸⋯~石景的设计关键找到与景观意境气质最匹配的石材。\n第五章极少主义影响下的景观意境营遣手法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传统园林的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图54),栽石笋喻春,掇太湖石山喻夏,堆黄石为山喻秋,以圆浑宣石喻冬,将四季的特征展现的淋漓尽致,让观众在参观中感受到四时变化的奇妙心境,以懦道美学为主体的传统园林也广泛采用了写意的手法,以山石的瘦、透、漏、皱、丑来表现峰岭的奇秀险峻,更为看重石材形态上的古旧奇特,但缺少了一份自然生命的美感。目5.4扬M十十目日}假^Fi954YnB2h⋯g”dcnsk6y围H来源htlp://xuezhejiyiblogl63c0。而极少主义景观对石的运用会刻意突出石材的雕塑般的形体与质感。他们通常将石置放于与本身反差极大的背景当中(图5.5)。苏州博物馆主庭院可视作极少主义景观用石的一个范例,为了突破传统且与周围建筑协调,设计师选用泰山石替代富有当地特色的太湖石。以白墙作为展现石材形体与质感的绝佳地背景,利用水域将游人与石景隔离开来,旨在营造的是静谧且纯粹的山水意境。无独有偶,枯山水庭院为了表现石材的纯粹,也常以白沙做为背景。国基二。.:.■四圆目5.5自色背景Fi955White‰kg⋯d目月采*《#自十国的现代景观设计》沙可以视作微小的石块,杂糅着与水一样地纯粹性质,干净且容易受到污染;不露锋芒,一眼望去看不到个体的存在,一滴水和一粒沙的微不足道都默默指示着时间的流逝;沙又是柔和委婉的,给水一个方,水就是方,给水一个圆,水就是\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最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五章极少主义影响下的景观意境营造手法圆,沙何尝不是如此。具有极少主义景观形式的枯山水庭院中圣洁的自沙象征着大海,与坚定的黑色巨石共同营造出具有时间感的宗教气氛,让身处其中的人们有一种安静下来对自性思考的内在冲动。5.23砖与瓦函圈图5.6传抗日林铺地样式及现代应mFz956The($aditionmstyleof∞rd∞pRvement图E来*:《*自十目的现代景观设计*瓦片尤其是青瓦和青砖,是我国传统建筑和园林中的主要材料,至今仍为广泛的应用。亲切朴素的色彩和古旧而粗糙的材质下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感,可以给人一种古朴自然,返璞归真的感受(图5.6)。中国古典园林中青砖铺地的样式很多,其中一部分简洁而富有意义,在极少主义景观设计中通过不同方式的组合和处理,可以让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艺术神韵。传统砖纹中人字式、席文式、斗纹式、间方式、波纹式等,可以适当的移植入极少主义景观中。目5,7玻璃的作m一模糊想像,丰富视觉、*%景深“”7“8一“看景蒙?1嚣““”““6。呻工业材料相较于传统造园材料有着强烈的现代感,没有传统的内涵与意义存在于其中,设计师适当的运用可【三【玻璃和钢是极少主义景观中最常出现的两种材料:玻璃是一种矛盾而又非常神奇的物质,有着晶莹透亮冷峻而坚固同时具有透光折射的特点,玻璃在艺术创作上变幻莫测,可以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产生戏剧般地艺术效果。尤其是半透明的磨砂玻璃,一直是极少主义景观设计师的最爱,习圈团\n第五章极少主义影响下的景观意境营造手法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昔造的影响可表现对象的不确定性,模糊为想象打开了一扇窗,留给观众一个感悟、体会和选择的契机;而合理的运用反光玻璃可以使景深增加,起到扩大空间的效果;或者映射周围的景观而将本体隐藏在群体当中(图57)。灰色的钢铁较之于石更加冷峻与坚定。不锈钢有一种纯洁与永恒的味道,而附着绣迹的钢铁见证着岁月的流逝,另有一种沧桑⋯⋯钢铁的种类很多,共同点在于用于景观设计都能体现非常强烈的现代感,极少主义景观中喜爱用不绣钢代替原先的石块和植物等元素以获得一种出其不意的效果(图5.8)。—————————————————————一巍二●I{ii一.:蓐酬I帮L二二二二=——=———————.——......————__目58拆#问荆棘之路Fi958Chaizuji肌Thepathofthorns目*采4景观十目王澍2003年设计的“拆筑间”是利用红钢模和青砖两种材料将展馆入口和走廊进行改造,将大门改造成通透的隔,又利用钢模和青砖砌了“墙与漏墙”使走廊空间变成中国式的“院子”色调沉稳而优雅,走廊顶部装置的镜子强化了如诗意空闻,集中展示了传统建筑空间的神韵。江西南昌利马窦纪念广场景观“荆棘之路”,生红绣的钢铁大块如同斧劈一般堆筑于道旁,显得粗犷沧桑,粗糙不平地砖间嵌入不规划地不绣钢条,显得利索干练。走在这样一条富有风味的景观道上,或会让你想起当年传教士的艰难旅程与不变的精神信仰。5.25植物极少主义景观中的植物种类有限,可是选择都极为考究,园林空间如同空空如也的画廊,为展示植物提供了完美的背景。有一种展示方法是孤植的一棵姿态优美或奇特的景观树,植物以典型的形象静静的矗立,被人们看成一座雕塑,第二种用众多的植株组成无意义地图案,营造内心原始的风景。而与之相比较,我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一般将其配置成植物群落,有着典型的意义和象征。现代园林的植物配置则擅长应用对植、列植,色带,花坛等方式整体性展示宏大的气氛。我国传统文化通常会给不同的植物赋予不同的品格,如果植物本身再有结构\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五章极少主义影响下的景观意境营造手法上简朴美感,就非常适合用于极少主义景观的创作。微小的地被植物叶片或细瘦或圆润或颀长或弯曲、当成片栽种时,会有一种形式的美感和韵律蕴藏其中,类似于极少主义艺术中单一的元素重复阵列,在不动声色的状态下给入潜在的一tl,理影响。常见的水生植物几乎有特别的含义,而且形式多简洁奇特。如莲代表清廉,睡莲寓意重生;白桦、红枫等乔木古雅的姿态和鲜明的色彩则会给观众较为强烈的感官刺激,激起人们内心的涟漪。⋯⋯松、梅、竹等木本植物以其清瘦的形态和高尚的品格在传统上备受推崇,也同样适用于极少主义景观。5.3光和影路易斯·康说:“光是有情感的,它产生了与人合一的领域,将人和永恒联系在一起,它可以创造一种形,这种形是一般对造型的手法所无法得到的。光在极少主义景观中如同一抹“神来之笔”,通过对光的运用展现了时间和自然的造化。光不是炽烈的燃烧,而是安静的、柔和的、轻盈的、润生的、无为的。一束微光的神秘,满天星光的旷达,光芒四射的热情,在特定地场所中注入不同的光,可以使空间产生与众不同的魅力。传统建筑和景观通过多种媒介利用光生成丰富的视觉效果,起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如古罗马万神庙43.3米的半圆穹窿中间是一直径达8.9米的圆洞,当光与水从圆洞落入这个静寂和幽暗的空间时,人们听到的是来自天国的旨意。歌特式教堂用彩窗滤下的五彩的光,营造了奇幻的气氛。光之教堂利用单纯的混凝土材料和几何化的空间组合创造大面积的明暗对比和富有动感的光影变化,用黑暗来才反衬光的魅力并营造场所的意境。极少主义景观主要是通过多样的材质来表达光的内涵,常使人与物体的形态、颜色和空间互动,让观众沉浸在神秘奥妙的世界中。比如运用水,雾,雪等自然物质来演绎光;运用金属,玻璃,树脂等来反射或者固化光。让空白或黑暗来展示光与影,留下的不仅仅的是空白的背景,更与光与影带给了人们想象的空间。如日本东京汐留大大厦停车场前地下庭院设计师设置了主题为“月夜的雪”的水景观。幽兰的光在半透明的树脂包裹下隐隐约约的溢发出来。映照在漆黑的水面上。周围原本不良的采光环境反而将石块的形体衬托出来。整体给人的是一种安静和平和的感觉。41\n第五章极少主义影响下的景震意境营造手法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光影随行,影是可见的虚空,阴影以虚破实、化实为虚、虚中有实、虚实交融,常成为艺术创作中传达意境的绝妙载体㈣。如我国古代画家郭熙擅长影塑,隧”呲铲1嚣亨::篇徽“”晡磷4圈^采#《L^NDscAPE感性》《i#室^设计作;渠》夏圭创造了舍形而悦影的样式,北宋华光和尚开创了以影写梅的画法。在实践中,王琼先生在常卅I大酒店大堂吧设计中以影写梅,由光影形成的虚空间再现了梅的神韵,将“疏影横斜水清浅”的意境诠释的十分到位,隐隐的散发出淡然的文人气氛。台湾的周易先生设计的三义桃花源餐厅室外树影投射到粉墙上营造出的是时光变化的韵味。(图59)5.4要素重现——对自然形式的抽象和升华景观对所在地域的要素重现,所唤起的记忆与想象,通常是文化的内涵、意象、心理感受、价值取向等较为高层次的信息,可以引起人内心深上的广泛共鸣。在园林景观设计领域,要素重现主要通过景物或者景物序列讲述一个故事对人起到暗示的作用.勾起人的回忆与想象。我国古典园林利用一池三山的传统模型指代仙境,及使用匾额、字画、题跋对园林意境画龙点睛等方法即是常见的唤起记忆方法,这种方法类似于写文章用成语来表达心中的复杂感情。而极少主义景观要素重现的重点不在这里,他们将重点更多的放在景物的形与质上,一般不用题目对景观意境点明主旨,这种方法更类似于佛家说禅的心灵偈语。如日本对特殊自然环境进行抽象化,以沙石代海岛,不规划的折线代海岸线,用圆锥体代火山⋯··以简约的条带,圆,锥形等强调景观自身的哲理特征,迅速经起人的关注,是十分值得我们借鉴的。\n报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五章极少主义影响下的景观意境营造手法日本景观设计师栅野俊明与建筑师森山麸同设计的加拿大驻日本使馆庭园,此作品以简洁的手法表现了日加两国的文化及友谊(图5lO)。设计师庭院东南一隅设置了水池和瀑布隐喻大西洋和尼亚加拉瀑布,接下来的一组连续的岩石组群目5lo加拿^驻日奉健自馆&Ⅷ庭&Fi9510TheCⅫadlan∞nsu]BtcinlapengⅡden目H采a:《日本景观设计**目傻”》指代加拿大北部太陆的冰川,末端设置了三组连续排列的锥体,表现纵贯北美大陆的落基山脉,在表现东方日本的景色方面,在西北角设置一方象征太平洋的水池,引入日本庭院内的跌水、飞石和沙石铺地等要素,再现了宁静且细腻的日本传统风情,与隐喻北美地貌的景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拿大的宏伟广阔与日本的细腻柔和的两种文化通过庭院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我国地域广阔,风土人情各不相同,在设计中可隐喻的原始要素较之日本,有着更为广泛的选取范围,如大江大河(长江、黄河),高山峻岭(昆仑山,天山、秦岭、三山五岳、长白山),不同的地质地貌(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坡、沙漠戈壁),天圆地方等原始的空间模式,广为流传的神话传说,原始的图腾崇拜,传统的色彩喜好⋯⋯现代景观设计通过对这些要素的重现,所营造的意境将是具有中国特质的,可卧在直觉和潜意识引起观众的共鸣,触动观者的心弦。55适度的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李白用运用极度夸张的手法与自然率真的感情写出了瀑布的气势磅礴。夸张能创造意象美,这咱意象具有超常变异性,改变事物原有的人们熟悉的面貌,创作出一种陌生的全新意象。这一意象是读者似曾相似,而未为可知的新感觉,能给人一种愉悦的新奇感受.从而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H”。极少主义景观运用适度夸张的设计手法可以取得戏剧性的艺术效果,在惊奇之余品昧作品深刻的意境。以自然元素为主体的园林景观设计夸张落脚点主要放在物体和尺度夸张上来,如数量、特征、用途方面,一个方向是向大、快、嚣\n第五章极少主义影响下的景观意境营造手法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高、重、长、强等方面夸张,另一方向是缩小夸张如:慢、小、矮、轻、弱等方面。这种夸张的的创作手法要符合生活基础,要有一定的节制,宜用于广场、公园、内庭等公共场所,可以彰显场地特征,营造气氛。这种夸张重点应当放在空间或物体本身的意义,或是对思维定式的创新上,而不应当是对基本创作原则的违背,对基本立地条件的漠视,否则只能是哗众取宠,贻笑大方。适当的夸张可以使景观设计作品的营造的气氛更加浓重,有利于观者更好的体会其中的意境。目511走挖掘目Fi9511Miningm目^来*:《室自设计目2011年§第30期*德国景观设计师MartinCano为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设计的太挖掘园(图511),如同漏斗形的一个大洞突然出现在平坦的草地中,内部装有声控设备,外部平地还安装有显示屏幕,当观众靠近景观时,会发出具有代表性的声音和视频。游客远看得洞里黑漆漆一片,全然不知漆黑的洞中有什么。自有一股奇妙的力量把旁观者向内吸入。这个奇妙而极简的设计或能引起这样的幻想:这或者大地的肚脐,这其中是否蕴含着宇宙起源的奥秘,或者是一只耳朵,可咀聆听大地那头的声音⋯⋯小结本节通过空间、材质、光影、要素再现、夸张等五个方面归纳总结了极少主义影响下的现代景观意境营造手法,特别指出与古典园林营造园林意境的不同之处;因为现代景观设计实践应对的问题是复杂多变的,法无定式也需要设计师们针对不同的条件灵活的应对。\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六章将极少主义引^室自景观第六章将极少主义引入室内景观61室内景观设计发展历程室内景观作为绿地系统中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很快。虽然现代意义上的大型室内景观的历史很短,从1967年纽约福特基金会室内庭院建成为标志,至今仅四十余年的历史。但在室内引入自然景观要素,尤其是植物景观的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幼年时期。61.I东方洲源在我国,室内绿化作为室内景观基础样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图61)。通过对浙江余姚新石器时期的河姆渡文化(约公元前5000年)遗址发掘,发现一枚刻有”五叶纹”陶块,证明我国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种植盆栽植物。在汉代宫苑及贵族府邸己出现原始盆栽向艺术盆载的转化【46】。考古依据为“望都一号东汉墓”壁画上绘有一座盛有插花或盆栽植物的卷边圆盆“7】:同时期的“安平东汉墓”壁画则绘有一位侍从双手捧持圆盆假山;而北齐武平四年石刻《贸易商谈图》则描绘出山石盆景已被当作礼物在商人之间馈赠。唐代(公元618—907年)以来,室内植物绿化无论是从取材、技艺、盆器,审美等多方面均有了全面的发展。考古发现有乾陵(706年)章怀太子墓壁画描绘罐。瓣圈6l我目!^植*绿化考i发现F196IChinainteriorl∞dsoP”B8曲acologmldiscovery图H采辑http:/l—baidutom有侍从手捧红花绿叶的盆景,阎立本的《职贡图》和唐代卢伽棱的《六尊者像》也描绘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盆栽艺术的发展情况。宋代(公元960一1279年)室内植物绿化已然在有一定基础的文人雅士中普及起来,并将诗画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情趣引入到创作上,如刘松年所绘《十八学士图》和张择端所绘《明皇窥浴圈》中出现了多种样式的盆景。\n第六章将极少±义引入室内景观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明清(公元13b8——1911年),用植物做绿化在室内更加普及,出现了很多颇有造诣的人物,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理论。但由于建筑结构、经济能力和工艺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大型室内景观的成熟条件还未具备。我国室内景观早期的形式之所以以盆栽和艺术性盆栽的形式出现,是与我国传统建筑群体的形式构成分不开的。传统古建筑除了木构体系外,就是建筑的群体性,组台多采取院落形式,即房屋围合成庭院【48】。中国古建筑通常具有较好的私密性和防卫功能,缺点在于采光通风主要依靠内向开窗,外墙及天花板基本上不开窗或只开小窗,这样导致室内通风与光照条件普遍较差,不利于在室内引入植物栽培。而开辟出天井和庭院等半开放空间作为整个建筑群体的中心,有引入阳光和通风换气的重要作用。古人也将这一方小小的内庭视作亲近自然的桃花源地,通过置石掇山,栽植花木,引入箍景插花等形式寄托情怀的同时也亲近了自然。可以这样说,中国传统建筑中对居室内人工设置自然景观并无多大的建树,倒在在半开放的庭院空间设计中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49】。遵璧I.塑崾融:.:互=互=要翌d瞄函罂塑匦量l星匦.|_。96“.2Ind200“r麓器监慧盏。。目H采#。RJD扑Style>>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在引入中国建筑、搞景、插花、庭院等文化的同时,也整合了神道教和本土禅宗思想。表现为尊崇自然且向往自然,传统的和式建筑也通过借助室内庭院等形式将自然引入人们的生活,以达到身心与自然对话的目的。日本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无论是贵族、僧侣、将军、武士等上层阶级居住的“寝殿造”和“书院造”传统和式住宅,还是承载茶室文化的“数寄(suki)”屋式建筑,均与我国古代木构建筑支撑与分隔空间以实墙为主不同,它们的围护结构大量使用贴有半透明白纸的术格栅移门,内部有着充足且柔和的光线;其次,观看庭院景致只需将移门推开即可,空间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渗透性;在庭院和在庭院与房屋之间还常设有一条连接室内外的木廊(缘侧),可以将建筑很好的整合于庭院景色之中。日本传统的建筑形式满足了人们坐观庭院的需要,这种动力的\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现意境营造的影响第六章将极少主义引^室自景观驱使下,传统的室内庭院景观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枯山水”庭院。枯山水庭院多见于小巧,静谧的禅寺中,通过以沙代水,以石代山来表现宗教奥义,以简洁的形式营造出寂静圆融、古朴高雅的意境;而茶室庭院则是另一支颇具特色的传统和式庭院。作为人们进入茶室前收敛心神,培养情绪的过渡地带,茶庭中一切配饰均素朴简雅且富有自然情趣,使人可以在安静的意境中领悟到纯粹的茶禅一味的精神(图62)。612西方发展历程西方古代建筑的通风和采光,更多的是通过外墙侧面的高窗,或者顶部的天窗。工程技术同样无法满足在室内大规模栽培观赏植物。欧洲传统意义上的室内景观,仍然是以庭院绿化种植为基础(图63)。公元3000年,古希腊克里特岛(Crete)人开始用富的装饰性底部有孔的花盆栽种枣椰(Date碑lm),伞草(Papyrus)供人观赏。公元前1503.1482年,古埃及第十八朝女王哈特谢普苏特(Hatshepsut)执政时期,于公元前1490年派探险队去LandofPunt(彭特之地)取回橄榄科植物没药fmyrrh)和乳香(Boswellia),然后植于盆中,供观赏使用口“。藤囤63自i室自景观者{发现“萨3”““;:嚣’絮濯1芝荔?嚣”。“⋯”9公元前603—562年,古巴比伦国王尼布卡那亚二世(Nebuchadnezzarll)为其王妃安依迪丝(Amyitis)建造的空中花园的植物均栽植于透气的容器或种植池中,池底还铺上浸透柏油的柳条垫,以防渗水。提灌系统由奴隶驱动螺旋泵从幼发拉底河取水。空中花园形式开创类似于今天的屋顶花园,人为的再现了异域景观供统治者欣赏。613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室内景观发展史18世纪60年代起,随着“珍妮机”等一系列的工业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这场伟大的技术变革深深的影响了世界的方方面面,工业技术和人类思想从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同样作用于室内景观领域。\n第六章将较少主义引入室内景观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髟响20世纪早期的现代建筑运动,大大推动了框架结构的应用,摆脱外墙承重的限制使得室内空间灵活性大增。玻璃被大规模的使用,光线、视线、空气、声音通过建筑物表皮使建筑部内部和外部自然的联系起来,形成了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新关系,为室内借景和造景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此外,室内人工环境控制技术(光照一遮阳系统、暖通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等)发展日趋成熟,为大型热带雨林(Rainforest)式室内景观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图64)。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在当时有着雄厚经济实力,优越政治体系和先进科学技术。在1851年,为炫耀英国的工业进步,抵御对旧有风格体制的模仿,伦敦在海德公园举办了“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TheGreatExhibitionofTheWorksofIndustryAllNations)。博览会的一大亮点是由钢管和玻璃建成的超大型建筑——水晶宫。设计师J帕克斯顿(JosephPaxton)从玻璃温室那里汲取了灵感,目6.4水a官福特基奎台i^十鹿景观Fi964Crystalpal∞eFordFoundationBuilding目*采*R室自景观*通透的结构将室外的阳光引入到空内,使得室内栽培的大型乔木可以良好的生长。事实上,水晶宫已超越普通意义的玻璃温室,对现代建筑产生的深远的影响,水晶宫的建成也是大型植物景观走向室内的里程碑。1967年,在纽约落成的福特基金会大楼(FordFoundationBuilding)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真正的室内景观。建筑师凯文罗奇(KevinRocher)和丁克路(JohnDinkeloo)共同完成了建筑设计,两人与丹·凯利(DanKiley)共同完成了其内部的庭院设计,大楼在底层密植热带及亚热带植物,极丰富的植物配置创造出绿意盎然空间,中庭景观提供尺度宜人的交流空间,丰富的视觉享受,改变了建筑环境的生硬与单调感。基金会的成员能够在这里分享相互之间的关怀,有助于培养出一种融洽的团队气氛刚。\n极少主义思指对室自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六章将极少主义引入皇^景观19世纪60年代后期,约翰·波特曼(JohnPortman)所倡导的中庭共享空间理念推动了室内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大尺度设计的发展,这个时期的现代中庭是对户外的隐喻,他推崇“建筑为人而不是为物“的设计指导思想,把人的感官因素和心理上的因素融汇到设计中去,创造出一种人们能够直观感受的和谐共享空间。在波特曼的设计中有各式各样的水池、喷泉、瀑布以及浩大的室内湖面,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令人遐想联翩的氛围。约翰-波特曼的代表作品为美国旧金山的海亚特摄政旅馆(}IyattRegency),他将观光电梯NA.垂直交通,回廊则作单层水平交通的主要方式,中央庭院种植了丰富多样的的植物,每一层则以藤蔓植物加以绿化;人们在建筑中活动可以随时与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绿色植物景观接近(图65)。目6.5海Ⅱ特摄政旅馆十鹿景现Fl鲈5Hyatlreg肌eyc删nyaml趾dsc8Pc困B柬*:《室自景现*随着大跨度结构、玻璃幕墙、采光无顶、供暖排水等系统的发展。共同促成了大型围舍空间的出现,也减少了室内外空间的差别。新功能建筑类型的出现,如玻璃幕墙办公楼、大型商业中心⋯⋯为室内景观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国内在这方面也展开了积极的实践活动。[983年,莫伯治与余峻南携手设计广东首家五星级宾馆——白天鹅宾馆。宾馆中庭“故乡水”白天鹅宾馆的设计继承了中国传统园林与岭南传统园林设计的精华,中庭以壁山瀑布为主景的焦点,形成别有洞天的岭南风情,整体有历史气息与文化内涵融八建筑空间的功能。飞瀑上的飞瀑之上的濯月亭,左右的立柱上有着“故人情重一江水,南国春深万枝花”的对联,与中庭假山上“故乡水”三个大字相映成趣。体现了游子对故乡的牵挂之情(图66)。\n第六章将极少主义引入室内景观撮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圈6.6自天鹅宾馆庭院景观F】窘66White⋯homlou订ardl扣dscape图片来源自天鹅酒店官方同站1982年贝聿铭先生主持香山饭店设计工作,并与檀馨等人共同完成了室内庭院的设计,内庭院景观“常春四合院”上面采用整块玻璃采光顶,并吸取了传统的九脊顶的精髓。被典型化的红花翠竹和青山绿水整体呈现出苏卅怙典园林和江南民居的特点,将自然元素、室内装饰、建筑三者融为一体。2000年,王琼先生设计的春兰展览馆第一次在我国现代展示空间大规模的引F196怒。盏慧:畴Ch4unl杜mex眦hibiti“on。图H柬源《A聿铭全集》《i琼室^设计作。囊*入植物景观。展馆引入的157棵树或以条带状聚集,或散置于天井和蟹眼中,带活了整个空间。另外,每单棵树上设一个冷光源卤素灯,景观树产生斑驳的影子投射到粉墙上,营造出江南传统庭院清晨的感觉(图67)。从室内景观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早期的室内景观更加注重生态功能,通过在室内营造生态群落来创作宜人的绿意空间;而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室内景观形式逐渐由复杂趋向于简洁,特别是东方的室内景观更加重视室内的一片绿意带给人精神的享受。\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六章将极少主义引入室内景观6.2室内景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6.21室内景观现状现代室内景观经过六十多年的多展,在不同的地域衍生出不同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类:工业革命后兴起后,室内景观通过引入大量热带植物营造生态群落造景,重在给人提供近似于原始森林般的室内空间。如福特基金会大楼室内景观引入了8棵大乔木白玉兰,还有红桉树、黄檀、柳杉等中小乔本,以及数以干计的灌木,100多株藤蔓植物创造出较完整的生态群落。◇噙£重龋鳕6.8新m坡展览塔楼圈H来A:*绿色建‰*另一种是随着工程设备和设计理念的进步而出现的室内景观,其作为生态建筑有机组成的一部分存在。如杨经文设计的新加坡展览塔楼(EdittTower)在建筑一立面播八凹进平台空间和向室内开敞的空中庭院,绿色植物与建筑表皮融舍以达到调节气候,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图68)。图6.9东京花艺学棱室自景观“酌”咖。气黑g裟瓣护””“”“。”第三种以抽象化的景观表达为主题的室内景观。比如野口勇在东京花艺学校设计主题为“天堂”的室内景观:在入口用不规则的大理石隐喻起伏的山脉,用中空的石鼓来指代山谷,溪流从中流去,经过长长的水渠汇入看不见的水潭中⋯⋯营造出人与人交流安静和谐的室内气氛(图69)。\n第六章将极少主义引入室内景观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6.2.2国内室内景观的回顾与展望通过对国内外室内景观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发现东西方的室内景观均随着现代建筑形式与室内环境控制技术的发展,从简单的室内绿化形式向公共空间大型室内景观的方向发展。但所不同的是,西方的室内景观从始至终强调的是带给使用者一片绿意盎然的空间,重点关注生态问题的解决。而从中国室内景观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从早期的植物绿化到盆景与插花开始,我们己重视艺术性的创造,而当代中国的大型室内景观——白天鹅宾馆也以“故乡水”为主题营造了室内庭院,以触发使用者情感上的共鸣。我国在传统上一贯重视精神空间的特性,在未来中国室内景观的发展过程中不应当被忽视。从我国室内景观的数量和水平上来看,我国室内景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表现在:1.首先,国内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设计脱节,室内装饰设计及景观设计均是在建筑完成后再跟入,这样导致建筑室内难以形成一个互相关联的室内环境调节体系和可供操作的完整空间;而且我们对室内景观的投入与重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待加强,国内大规模的引入热带雨林式室内景观的时机还不成熟。2.其次,室内景观设计人才还十分缺乏,相关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还不够,设计理念和手法普遍源自西方,缺少民族特色。3.再者,我国造园传统上一贯重视从精神层面上打动人,旨在营造可以让人领略到深邃意境的园林,这一点在当今设计领域普遍未给予关注。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人们群众在生活条件改善的同时对精神领域的诉求也更加的紧迫,建筑功能形式的多样化进一步发展,在笔者看来,室内景观在我国的发展有以下几个趋势:1.主题统领针对建筑主体完成后,后期业主提供零散且面积有限的建筑空间,室内景观设计应当在统一的主题统领下,在各个区域表达集中的表达统一的设计理念,营造场所整体的意境。2.不同的场所要求营造不同的意境现代建筑空间的多样性对意境营造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室内景观意境营造需要对不同建筑空间的需求给出解决方案。比如在博物馆和图书馆等文化气息浓厚52\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六章将极少主义引入室内景观的空间,需要营造令人安静心神,激发科研探索精神的意境气氛。在酒店和商场等商业空间侧重于塑造一种热烈的气氛以促进商业的繁荣,在会所等个性化空间则需要根据业主的不同需求营造独特的意境以满足精神的需求⋯⋯6.3极少主义介入室内景观设计的意义室内景观与建筑结构和工程技艺等因素联系密切,在室内绿化基础上发展变得逐渐多样化,在条件充许的情况下,一部分室内景观营造出绿意盎然的空间,重点在于满足人们对生态功能的需求,另一部分因环境等条件所限以及对精神空间的需求,重点通过意境营造给人们以精神的享受。我们不能说哪种更为优秀,实际上,侧重点不同的两类室内景观因具体环境的不同而理性且适当地存在着。在现代的中国,极少主义介入室内景观意境营造有利于传统园林意境在现代景观中的表达,可以满足国人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其次,以极少主义的手法介入室内景观设计,成功的设计只需经过极少的动作即可灵活控制空间,纯粹材料适宜地运用将有利于减少后期的维护费用,当空间功能需要变换时,也可以方便灵活的做出改变。小结通过分析东西方室内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我国室内景观设计在发展中最为紧迫和棘手的问题即:我们对精神空间的需求和室内环境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而以极少主义的手法介入我国室内景观设计,借极少的动作表现深邃的思想,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益尝试。\n第七章塞倒分析与实践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七章案例分析与实践7l苏明装饰公司办公楼室内景观意境分析苏明装饰公司办公楼位于苏州市相城经济开发区澄阳路,是一座面积120000现代混凝土+玻璃幕墙建筑,室内设计由宋微建先生于2006年主持。设计师宋微建对极少主义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解读,他说:“国人讲人尽其才,物尽所用,实际上中国讲究五德,忠、孝、节.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用最最方便简单的方法来实现,不要用很复杂的方式实现,这是设计师基本的要求。所谓极简是对所有的结构高度概括,所有的想法高度概括,所有思想的高度概括,它是一个浓缩的历史在里面,不是做简单H2。5⋯。”,,Z;怂嚣麓蔷捻::‰。目*采*:《室自设计与装修2008年第l期Ⅺ本案面对的是已经完成的现代建筑,如何营造出文化感和时代感,并凸显苏州的城市意象是一个关键问题。室内外景观的再造始终围绕着重塑建筑外观,营造意境下功夫。大楼中的各个空间并未像传统园林空间意境营造哪样设立明确的主题,也未通过匾额等明示主旨,但整个空间传递的意境却是江南的,某种令人激动的精神已然渗入灰色抛光的地面,白色的粉墙,三五片精心设计的山石,数十竿脱离本来面目的竹中间去了,观众在游走的过程中一点点的被这种气氛吸引,直至完全融入当中,勾勒晕染出自己心中的江南。古典园林讲究散点透视,步移景异,用变化多样的空间追求曲折含蓄的境界,本案也借鉴了古典园林的布局手法。首先设计师巧妙的利用玻璃幕墙将结构重新组织,原本孤立的部分被纳入整体,结构大气简洁,入口处山洞状的玻璃盒子笼罩于入口转梯门外围,入口仿佛在石壁上凿出来的山洞,有着一层深出一层的韵味。江南园林讲求因借,妙处在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室内外融通呼应,本案\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七章案例分析与实践的谋划无不体现出古典园林空间的奥秘,前庭的景观石与室内大堂的景观石形态和材质上呼应,外墙的山洞形态的门与顶部及侧面开的山洞形窗户想上呼应,使室内外景观成为一个整体。另外,虽然建筑位于平地,不具备曲折含蓄的自然条件,但利用石景的障隔,半透的幽幽的山洞状玻璃给人以深远的感觉(图71)。愿赫赫‰一■办公大楼地室内景观都淡淡的驻立着,或是一方池,或是数十根竹,或是一块石都安静的存在,不张扬不做作。石头用的是太湖石和水冲石,太湖石取其空透,去其雕琢;黄色水冲石则显得拙朴憨直,水池下部用黑色大理石打底,盈盈数寸的浅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石景的影子,现代之中不乏传统的韵味。灯光简洁而有变化,天花顶大灯内凹入倒角矩形灯槽,打下的光有种温暖阳光的感觉,幽蓝的冷光把太湖石的清灵勾勒的恰到好外,配上池岸边镂空的方形地灯也与太湖石形态相呼应(图7.2)。我们看到了西方极少主义和中式传统风格的整合,感受到了东方古老的禅意,本案向人传递了一份心平气和,追求人就崇尚自然,祟尚天人合一的中国宇宙观,这种新江南形式语言将极少主义和江南文化整合于一体,打破了对中式元素的堆砌给人的沉闷感。\n第七章案倒分析与实践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7.2苏州随园会所——半山别院室内景观意境营造探索721项目概况7.211地理区位——水乡古镇东方水城——苏州是国历史文化名城,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和集大成者,历史底蕴深厚,风景秀美,气候温润,是我国传统意义上最为纯正的江南。木渎位于苏州城西、太湖之滨,是江南著名古镇,境内风光绮丽,物产丰饶。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木渎灿烂的文化,乾隆六下江南,六次下榻木渎,镇上庭院深深,水桥流水悠悠,木滨的每一条河,每一座桥都有一个古老美丽的传说(图7.3)。天伦随园别墅区地处苏州吴中区,全园占地130亩,错落分布63座别墅。整个社区作为母园,各个组团作为分园,单体的别墅庭院则作子园,可以说苏州是个大随园,随园是个小苏卅l。目73目日用迫贵%F‘973Suigardensite困H来*一.baiducom7.212服务人群——项目定位天伦随园面向的客户是追随中国传统文化及怀有乡土情结的人士。这些人负担的责任和背负的压力成正比,他们对品位生活有着自己的理解与坚持,寻找的居所是心中追求的安宁且自由的乐土,而不仅仅是家的感觉。7213历史资源——名山古寺木渎去苏州西南十公里,西南距太湖5公里,胥江和香溪交汇于此,天平、\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七章案例分析与实践狮山、横山、尧峰、灵岩等吴中名山拱列四周,其中,灵岩山以古寺奇石,冠绝江南。灵岩山位于木渎镇西市,沿山塘街古御直达山巅,山多奇石,尤其以灵芝石为最,由此得名。1937年我国现代僧界泰斗、佛学巨譬印光大师移锡灵岩山寺,创行净土宗,灵岩山寺遂辟为“十方专修净土道场”闻名海内外。7.22设计主线提取一一隐选圈7.4№遵∞群像Fj974Thehe.it.portrait目H采A:htip://~v.imagebaiducorn隐逸文化以简单朴素及内心平和为追求目标,不寻求认同为隐,自得其乐为逸。隐逸文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中国历史上隐士的群像各有不同,有“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愤世之隐,有“大梦谁先觉,神仙我自知”的蛰伏之隐,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怡情之隐,总的来说是遁八自然,追求内心一时或者长久的和谐口”。在笔者看来,隐居如果是愤懑不平的,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隐逸应当是自得其乐的“随意自在”,如同天空白云化为雨后在瓶中安身,一任自然之中显出真我本性,以一种不解释的淡定姿态平静安然的生活(图74)。本案旨在为都市人提供一处暂别喧嚣,于安静之中再拾力量的场所。将会所命名为半山别院,一则移步窗前只可见灵岩山半壁,二则登山何必登顶,随意安然,自得其乐即是心的居所。\n第七章案倒分析与实践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髟晌7.3随园会所室内景观意境分析在这古色古香的环境当中,本案不走模仿古典园林及建筑配置形式的传统路线,而采用极少主义景观的创作手法处理建筑与景观之间的关系,以满足人们抛去羁绊,暂隐山林的目的。从“隐逸”这条主线入手,在营造一种静谧且恬淡的f誉穗鹄,赫j裂盎勰”Fun”ction。“nin99m:8。怂巴田*来*:自绘意境气氛上下工夫,比照传统隐士的生活方式(清谈、酌酒、对奕、品茗、抚琴等一图74)将建筑内部区域划分为会客区、简餐区、棋舍、茶舍、戏台等部分。利用与建筑关系密切的室内外庭院景观,将各个功能分区有机串联(图75)。本节将重点从空间处理手法这条主线出发,并结合材质表达、光影、要素重现、夸张等方面验证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手法。本案中的室内景观包括入口半封闭的引道空间,入口水庭,建筑入口景观,建筑群体内部的半封闭的庭院景观,以及室内静修室和棋室景观。731引道空间中国古典园林如同以“多空间”和“多视点”为特点的长轴山水画卷。通过采用灵活多变的空间布局手法在有限的范围内延长观赏时间,形成变化的空间组合,从而得到一种曲折含蓄的境界。以简约的形式完成空间的收缩起合,达到欲扬先抑的效果,以再现传统园林空间的曲境,让体验者逐渐与外界喧嚣的市井生活相隔离(图7.6)。\n极少主义思想对皇自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七章寨倒分析与实践因场地处于低密度别墅区.入口缓冲地带面积有限,又要营造一种隐蔽幽深的感觉。我们在通向本案侧门的青石路两侧,设置了两条衄线状无顶盖的玻璃屏风,透明的屏风两侧两旁栽植了数百竿翠竹以遮蔽原有地绿化景观,以保持视觉的纯粹自然。当体验者行走在这条逐渐收缩的羊肠小道上时,心情将伴随着小径的由宽到窄与玻璃屏风的由低到高慢慢变得紧张;视线穿过半透模糊的玻璃满满地均是摇曳的翠竹,亦可俯身捡拾到桔黄的竹叶,嗅到竹木散发出的清香,听闻风过竹林的沙沙声响,可体验者限于玻璃的阻碍无法进一步接触,意在激发观众融入自然的追求。圈鞔瓣∥∥踟姗蝴≮缈目76⋯道空问分析F1口6ch⋯l∞alysis目H采#:自缭参在材质的使用上,选择半透的清玻璃有利于将竹清瘦的形态与韵律含蓄的展现,进一步引发观众的窥视欲望和想象:而选用竹子是因为其有着良好的遮蔽性能,并且在传统文化中也是隐士文化的象征。在色彩上,以翠竹的绿,铺装的灰,天空的蓝等不多的色彩组合,净化红尘中繁杂的视觉体验。结构的处理简约大方,曲面的屏障与直立的竹阵形成一种变化当中的韵律,有一种若隐若现、层层深入的感觉。7.32入口水庭入口处的水庭主要借助平静的水镜和简约质朴的莲花内旋图样营造令人感到愉悦和引力的空间意境;其次以留白的方式给人以虚实的场所体验,以澄濑体验者的内心感受(图77)。\n筇七章案例分析与实践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通入侧门的小路,我们用蜿蜒的翠绿屏障创造出与世隔离的前奏,入口水庭则通过另一种方式来演绎含蓄委婉。我们在正门中央设置了一座白色的石壁以避免一览无余,两排梁柱以一种缓和的韵律一层层的向内推进,显示出深远的气氛。浮在水面上的白石汀步犹如清溪里的磐石,体现出自然的野趣。汀步两侧有数支莲、数盏灯、十余尾红色小鱼,当夜幕降临之时,行走在此处的体验者在氤氪昏职■舅r———'霸hII-勤。l壁_目77八口水庭分析Fi977Analysisofmchmbcr㈣因H来潍:自蛤黄的灯光的映照下,或能寻得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石壁后隐藏着一面空旷的水镜,中间立有一尊莲花柱础,其上并未有佛佗驻足,无言的虚空给体验者留下感受宗教气氛的自由空间;柱础下方的黑色花岗岩铺装采用莲花纹样以呼应当地的佛教文化,此外内向旋转的莲花纹样做为形式简洁的宗教符号,本身有一种令人愉悦和洞察幽明的力量.可以激发体验者想象和幻想。在色彩配置上,纯自的墙壁与汀步,幽蓝的水镜和墨绿色的莲使空间显得纯粹而宁静,几尾红色的童鱼则为静谧的空间氛围注入了一些灵动的气息,玄色的花岗岩将莲纹的神秘气质进一步体现。艇鬻\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七章案例分析与实践7.33建筑入口景观建筑入口景观主要是以现代极简的手法,将传统绘画中竹石共生的高尚境界再现以唤起体验者的思考(图78)。入口两侧密布了数百根短短长长的黄色竹木,方块状的黑色花岗岩石从侧面水庭伸出,其后有数十根青竹相拥,纵横的竹与石织就出具有古朴感觉的理想的归隐空间;以半透堆叠的石壁、通而不透的竹林、高低错落的石笋将观众的视线打散渗透,每一处缝隙如同取景框,框取了不同的景象,创造出富有层次感的空间体验。。,。%淼羹捻:翟黧吣。;目H来#:自绘材料选择了古雅的青砖作为铺地和入口叠嶂,灰色的钢化玻璃作为入口的防雨天蓬,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并置营造出纯真且富有历史感的气氛,黄色的竹竿密布于墙壁与室外的翠竹共同营造了自然而富有野趣的空间氛围。7.34中央水庭和后庭景观中央水庭主要应用了要素重现的处理手法以承载高度集中的精神意义,以简洁的玻璃金字塔替代海上仙山,也可理解为对灵岩山奇峰怪石的再现:再者通过光影和水体的镜面反射来营造高深莫测的意境空间,让体验者认识到世界的神秘与无常,暂时抛弃对红尘的执着,转向对生命的意义的思索(图79)。在白天,可升降的金字塔可隐藏于水面之下,整个水庭上仅有一条万字变构的回转道路将各个功能空间相连接,通道的转逶迤融合了古典园林园林的空间感受,也不失极少主义景观的豁达大方。一面水镜映照出四周的建筑和天空的云朵,,■,、=㈡监;々C》uI_憾,,,塾滋懿糊懑豳翻隧翻爝蕊\n第七章案例分析与实践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人们行走时白色的通道上时,如同踏着悬浮于空中的淡淡的云,会有一种飘逸安然的感觉。夜晚来临时,玻璃塔浮出水面,发出的幽幽的黄色光芒,将整个场所营造成一个迷蒙且神秘的空间。材质使用上,充分把握水与玻璃的半透纯粹的性质,借助光与影的变化,营造出一种迷蒙的意境。!砸图79十央*麈&分析“879“数苌嚣“冒r。删“后庭主要以坚实的白色岩石象征永恒不变的事物,用花开时绚烂至极;花谢时复归平淡的白玉兰象征无常的流转,两者并置将时间的流逝具象化,旨在让体验者暂时忘却世俗的烦恼,思索人生的意义与走向(图710)。庭院中央以一株姿态优美的白玉兰树统领整个空间,下部安置若干形态质朴的白石,他们的姿态或卧,或立,或踞,或两两相伴,三五成群⋯⋯,白玉兰做为冰清玉质高尚品格的代表,在花开无叶时,有着清奇的身姿,如同一位耄耋的长者。棱角分明的白色岩石象征着坚定与不变。将他们组合在一起,好相展现出:一群白衣少年在听一位垂暮老者回忆年轻时的欢乐与哀愁。尤其是在清明时节,无叶的白玉兰不时的飘落如雪般的花瓣:一阵和风起时,萧萧般的花雨纷纷洋洋的充满整个半封闭的后庭空间,待繁华落尽,地下满满的都是玉石般的花朵。入夏,同样的玉兰树又己亭亭如盖了,成长后的她又带给人一片绿意。体验者可以在一时间的花雨下体验到事物的无常与变迁,或者,多来几次,能体会到繁华落尽后成长与壮大,体悟到人生意义起伏的真谛,获取内心的安然与平静。\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第七章案例分析与实殴目710i庭舟析Fi9710BachⅡdⅫalysis圈H束#:自给材料与色彩上,我们选择白色岩石,拥有白色花朵的白玉兰树,地面覆盖有一层墨绿色的苔藓,四周均是灰色的墙体;突出了白色的石组和玉兰树这两个空间的主角,将视线的焦点引向树与石的组合,突出了两者营造的意境气氛。在形态上,玉兰先花后叶的生长过程,突出了树体本身的纯粹美感,与质朴无华时白色岩石较好的结合在了一起,形态上首先即给人一种自然素朴的感觉:白玉兰千朵花朵共同开放,同时落下的盛大夸张的场面不同于普通的植物,这一特征将生命的力度与激情集中体现,对观众有着非同一般的潜在影响。7.35棋室一岛静修间清水禅音古代隐士的居所不是深山,即是海岛,再现以上的空间原型可在有限的空间内塑造出具有高度集中的精神的空间。针对棋室面积较小这一特点,我们运用极&;、函:墨一固710棋室分析Fi9710Taech∞sroom咖aysis目H采#:自绘简的手法将“岛”这一空间原型重现,旨在为棋室营造出一种静谧的空间感觉。奕者下棋处即是一处半岛,环绕的水镜如同大海将其与大陆隔离,四壁的黄竹代指森林营造出亲近自然的气氛(图7lO)。\n第七章案例分析与实践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蕊意境营遗的影响进入静修间的景观序列一清水禅间,主要在极少主义的指导下运用了适度夸张的手法塑造场所空的气氛,有利于体验者排空心中末除尽的绪念,进八禅定的状态。霞?溉,够是篇图71l禅室分析Fi9710ThemcditalionhdI扑alysis圈片来源;自给静修室位于地下一层,我们将楼梯通道用水玻璃围合,下行如同投身于瀑布下的深潭后,发现别有洞天,穿越玻璃围护的水幕的过程是冲刷去人间的凡尘的过程。进入一层对面是一条贯穿两层的青石瀑布,水流的缓缓洇漫过石壁的声音或是潺潺的水瀑的声音是地下空间唯一的声响,静中有动显得更加安静。辗转回旋至冥想室要经过一条十余米长的白色墙壁,尽头开凿出等身宽的凹槽,所求的不是安逸舒适的环境,反而是利用空间的局促来警醒物质诱惑的危险,穿过这条狭窄的纯粹空间,视域内的一片空白,或是幽暗灯光下的一片晦涩对平常被繁杂的世俗世界所蒙蔽的人的内心来说,一反常态空白或可让他们的心也空白起来,身才能不羁于物,飘逸以至于超然(图711)l小结在本案设计中运用极少主义景观的表现手法,从空间结构,尺度,材料等方面突出设计主线中的“隐逸”的整体意境,传达出对本土文化的关照。\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结语娃;五=口F口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多种手法来营造富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空间满足了当时文士阶层的审美需要。而随着新时代文化更迭及审美倾向的悄然变化,中国现代景观设计只有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吐故纳新,适时的引入新的思想理念、整合出设计手法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而极少主义作为西方现代艺术思潮中蕴含着深厚东方哲学思想基础的一波,在其影响下的的现代景观设计在古典精粹和时代精神之间找到了一个非常恰当的交叉点,极少主义景观以极少的动作控制大尺度的空间,极少的元素表达出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思想。极少主义介入景观设计有助于东西方园林设计在兼收并蓄基础上的开拓创新。本文一方面梳理极少主义哲学基础和主要特征。另一方面阐释了意境的哲学基础和内涵特征。通过对两者的比对分析,我们发现意境与极少主义思想在哲学、美学、创作与欣赏方式上有着诸多的契合点。我们赖于上述基础,归纳总结出极少主义景观意境营造的若干手法。最后,针对中国现代室内景观设计的新要求一一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符合场所精神的意境。结合两侧案例的分析探索,进一步说明了极少主义影响下的现代室内景观意境营造方式。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始终是令景观设计师头痛而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在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中可以为我们奉献出丰富的营养,也可能成为我们裹足不前的理由,我们对待传统应当本着中体西用的态度,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精华的部分,结合时代发展的具体需求,引入新的设计思想与方法,寻找在此时此地最为恰当的表达方式。\n参考文献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1]俞孔坚.走向新景观[J].建筑学报,2006,(5):73.[2]金学智.中国古典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23.42.[3]LeahLevy.MinimalistGardens[M].Washington:Spacemakerpress,1997.[4】4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5]宗白华.美学漫话[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53.[6】沈德渝,秦晋川.室内景观设计[M1.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7]金·莱文著.常宁生译.后现代的转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2.35。[8】刘文旋.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科学技术背景[R].北京:北京大学哲学系,2000.[9】周晨毅.园林设计中简约风格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6.【10]BarbaraRose.ABCArt[J】.ArtinAmerica,1965,(10):58.[11]费菁.极少主义绘画与雕塑[J].世界建筑,1998,(1):29.[121约翰·基西克著.水平,朱军译.ART-500年艺术大历史[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4:433.[13]木木夕.极简主义法则里的诗情抒意【J].雕塑,2011,(2):11.[14]罗兰·巴特著,怀宁译罗兰随笔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300—307.[15】大卫·汤姆林逊著,汪洋译.20世纪的园林设计~始于艺术[J】.中国园林,1988,(2):32.[16]H.H.阿纳森著,邹德侬,巴竹师译.西方现代艺术史[MI.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343.345.[17]苏丹.从画面走向体验——感悟当代景观设计审美走向[J】.新建筑,2003,(4):21—23.[18】里扣莱威著,王晓俊译.彼得沃克一极简主义庭园[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78.181.【19]罗森.荣格之道一整合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1.23.【20]朱青生.20世纪西方艺术史[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226.227.\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参考文献[21]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30.【22]金景芳.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94-95.[23]庄子.庄子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191-192.[24]李穆丈.体例完备的古代哲学[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90—92.[25】李昌舒.意境的哲学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5-37.[26]潘运告.美的神游一从老子到王国维[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138—140.[27]张节末.禅宗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1—55.[28】虚云.禅修入门[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7—15.[29]古风.意境探微[M].南昌:百花州文艺出版社,2001:55—59.【30]朱光潜.诗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3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2]叶郎.中国美学史歹kAR[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3]于民.空Y---C道助而意境成一谈佛教禅宗对意境认识生成的作用[J】.文艺研究,1990,(1).【34]金丹元.以佛学禅见释意境[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1).[35]刘义庆.世说新语[M】.上海:中华书局,2011:252.254.[36]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98.【37】郑笠.庄子“淡然无极”思想的美学意蕴[J].江淮论坛,2008,(2).[38】(魏)王弼。周易正义[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39】伍斌.和风禅味[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40】王晓.新中国风建筑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378-386.[41】李宗吾.厚黑学全集一中国学术之趋势[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410.【42】鲁道夫·阿恩海姆著,宁海林译。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18—123.[43]计成.园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44】曾丽娟,吴健平.光影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18):48.67\n参考文献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45]陈友冰.考粲在涧: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19.231.【46】彭春生.中国盆景简史一盆景基础理论讲座之三【J】.花木盆景,2001,(3):51.52.[47】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望都汉墓壁画[M】.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5:44.48.[48]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6.[49]王黎.现代公共空间室内自然景观设计【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3:4.[50]NelsonHammer.InteriorLandscapeDesign[M】.NewYork:McGraw-HillArchitectural&ScientificPublications.Inc,1991.[51]夏建统.点起结构主义的明灯——丹·凯利[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65-268.【52]宋微建.从中国传统文化思考设计原.点.[EB/OL].新浪家居,2012-2-22.[53】宋微建苏明装饰公司办公楼[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8(1):21-23.[54]柴爱新.隐逸文化的根脉IN].东方嘹望周刊,2007—4—26.68\n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硕士甥闯公开发表论文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1]《校园道路景观规划对交往空间的影响》发表于《南方农业》2011第8期第5卷69\n致谢极少主义思想对室内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致谢落笔于此,意味着三年研究生学业的结束,回首三年,心中颇多感慨,不禁思绪万千。首先要深深的感谢我的授业恩师一一王琼老师。感谢您在论文写作中给予的指导,您渊博的知识,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入浅出的讲解,令人深深折服;在生活上,总是给予我一贯的鼓励和及时的引导;并提供了宝贵实习岗位及赴江西,新疆等地学习考察的机会,数次历练开拓了我的眼界,深化了对设计领域的认识,在实习中学习到的知识及工作的态度我将铭记在心。三年来,在苏大我学习到很多专业方面的知识并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均离不开苏州大学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所有老师的培养和指导,这里再次深深的感谢各位老师为我所付出的心血。论文的完成也离不开同学和朋友们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感谢杨婷、方剑娟、耿士均、郭伟琴、王树峰、徐晓莲、闵淇,朱文清、李婷、王佳佳、孙悦、王廷良等同学朋友在论文撰写中给予的支持。同时感谢徐亮、卢晓晖、丁俊、赵胜波、谢峰等同事在论文案例设计中给我专业上的指导及实习期间对我的帮助。此外,深深地感谢我的父母对我一如继往的支持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亲爱的爸爸妈妈是我永远的精神后盾。最后衷心感谢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对我的论文进行评阅和指正。捌乜松2012年4月于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