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4.49 KB
  • 2022-05-13 09:30:34 发布

DB5206∕T 119-2020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铜仁市)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65.020.01B60DB5206tTJ由巴铜市方标准D85206/T119-2020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Reconstructiontechniqueonlow-yieldstandsofCamelIiaoleifera2020-09-30发布2020-12-31实施铜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nD85206/T119-2020目IJ1=1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l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铜仁市林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铜仁市林业局O本文件参加起草单位:铜仁市林业科学院、铜仁学院、铜仁市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一航生态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贵州大龙益寿植物油有限公司、贵州|黔玉油茶开发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代忠油、徐东、汪建权、安启明、罗勇兵、杨红、梁砍华、黄河、张福安、杨艳萍、刘四黑、李思颖、蒋雨松、李春红、代松、何怡、石军、叶润、陆红霞、卢晓刚。\nD85206/T119-2020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目标、类型与划分标准、改造技术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铜仁市辖区内油茶乒耕改造和陆fJ:~2规范性引用文件LY/T19353术语和定义3.13.2油茶低产林I\~ryi色IdstandsofCam~e'I~IYa-o.l'e~ifera,,/3.4垦复reclamation对油茶造林地翻土,除去土中大石块、树兜丰口树根等杂物,将土壤表土深翻15C']1,以上的过程。3.5高接换种high-grafting在健壮的成年树上换接良种O3.6\nD85206/T119-2020油茶纯林purestandsofCamelIiaoleifera油茶覆盖度或株数比例占85%以上的林分。3.7油茶混交林mixedstandsofCamelIiaoleifera油茶与乔木树种组成的乔灌混交林,油茶株数50株/亩以上或覆盖度二三30%。4改造目标纯林单位面积产油量达到225kg/hm二以上,混交林单位面积产油量达到75kg/hm足以上。5低产林类型与划分标准5.1类型根据林分低产程度划分为I类低产林、TT类低产林、TTT类低产林、W类低产林。林分调查表见附录A。5.2划分标准I类低产林:林分结构合理,优良品种类型50%以上,立地条件较好的油茶林。II类低产林:立地条件较好,大部分植株处于中壮林,但稀密不均,或老、劣、病、残株占全林的1/3左右,常年产油量在60kg/hm2以下的油茶林。III类低产林:土壤较肥沃,土层厚度在1m以上,坡度在250以下,老、劣、病、残株占全林的2/3左右,常年产油量在30kg/hm2以下的油茶林。町类低产林:长期荒芜不管理,杂草灌木丛生,与松杉等乔木混交,形成泪交林,常年产油量在30kg/hm2以下的油茶林。6改造技术措施6.1抚育改造6.1.1适用范围适用于I类低产林、II类低产林。6.1.2林地j青理将油茶林中杂草灌木、其它乔木树种及灌木连根挖除,保留少量对油茶林分有益的树种。6.1.3林分密度调整I类低产林、II类低产林保留900株/hm2~1650株/hm气郁闭度调整在O.7左右。6.1.4整形修剪每年12月至翌年3月(收摘茶果后到春梢萌发前)。根据原来树型使树体保持"自然圆头型"、"自然开心型"等树形,一次修剪不宜过大,以疏删、轻修为主,剪掉枯枝、病虫枝、寄生枝、徒长枝等:结果树强枝轻剪,弱技重剪。切口要光滑,必要时涂上一层保护油漆。树高不超过钮,内2\nD85206/T119-2020膛做到通而不空,叶面积指数保持在5~6之间。6.1.5垦复二年一深挖,一年一浅f助。冬季深垦,深度在20cm以上:夏季浅锄,深度不超过10cmo坡度15。以下的梯带平地和缓坡地进行全垦,深度20cm左右O坡度150~250的山地,宜采取环山带状轮流垦复,带宽8m~10日10坡度25。以上的陡坡油茶林,应进行带状垦复,带宽不超过恤,每年进行轮换。6.1.6挖竹节沟6.2.2拈木选择每株选择1个~3个分枝角度适当、干直光滑、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主枝作贴木。6.2.3接穗的采集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优良高产品种。采集树冠中上部外国的、生长健壮的当年生春梢。本地接穗直随采随接。外i周穗条保湿运输,放阴凉潮湿处贮藏06.2.4嫁接时期3\nD85206/T119-2020夏接5月下旬至7月上旬,秋接9月~10月底。6.2.5嫁接方法按LY/T1935规定执行。6.2.6接后管理嫁接后及时抹萌芽条。40d左右接穗芽萌出即将碰到塑料袋时,在阴天或傍晚除去保温袋,保留遮阴罩。9月气温降低后,除去遮阴罩。为防风折,用枝干等支撑物绑扶新梢。同时,接后要适量施肥,施尿素、硫酸押各100g/株,或施二元复合肥,防止人畜危害和蚂蚁侵害。6.3截干更新6.3.1适用范围适用于III类低产林、町类低产林。6.3.2一次截干更新按照LY/T1935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标准执行。6.3.3分步截干更新按照LY/T1935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标准执行。6.4病虫害防治按照DB5206/T122标准执行。4\nD85206/T119-2020附录A(资料性附录)油茶1底改林分调查表表A.1油茶1底改林分基本情况记录表样地编号地点地貌土壤类型调查人:株日基径cm生长势|病虫害果重23调查人:低改林模式果号|单果重籽重备注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