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7.43 KB
- 2022-05-13 09:30:4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65.140B05DB52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T1464—2019茶蚜茧蜂繁殖与利用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ropagationandutilizationofAphidius2019-12-03发布2020-05-01实施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n\nDB52/T1464—2019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础设施及仪器设备................................................................25寄主繁殖..........................................................................46茶蚜茧蜂的繁殖....................................................................57收集与释放........................................................................68茶蚜茧蜂田间保育..................................................................7附录A(资料性附录)基础设施........................................................8I\n\nDB52/T1464—2019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遵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贵州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遵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正河山标准化咨询事务所(有限合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展茂魁、陈华、赵斌、司徒春南、王健、路纪芳、蔡静芸、杜文先、王淑君、孙亚茹、杨忠岐、郑巧英、张新凯。II\n\nDB52/T1464—2019茶蚜茧蜂繁殖与利用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茶蚜茧蜂繁殖与利用技术的基础设施及仪器设备、寄主繁殖、茶蚜茧蜂繁殖、收集与释放、茶蚜茧蜂田间保育技术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茶蚜茧蜂的大规模繁育和田间释放。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2063.1天敌昆虫室内饲养方法准则第1部分:赤眼蜂室内饲养方法NY/T2063.2天敌昆虫室内饲养方法准则第2部分:平腹小蜂室内饲养方法NY/T2063.3天敌昆虫室内饲养方法准则第3部分:丽蚜小蜂室内饲养方法NY/T2063.4天地昆虫室内饲养方法准则第4部分:七星瓢虫室内饲养方法DB52/T626贵州高产优质茶园栽培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茶蚜Toxopteraaurantii半翅目蚜科声蚜属昆虫,一种趋嫩性较强、较专化刺吸茶梢汁液的重要害虫,又名橘二叉蚜。3.2萝卜蚜Lipaphiserysimi同翅目蚜科,俗称菜缢管蚜,在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上繁殖的蚜虫。3.3茶蚜茧蜂Aphidius茶蚜的重要寄生蜂,特指:日本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japonicus)、燕麦蚜茧蜂(Aphidiusavenaehaliday)和印度三叉蚜茧蜂(Trioxysindicus)三种寄生蜂。1\nDB52/T1464—20193.4繁殖与利用propagationandutilization繁育和保护技术,使茶蚜茧蜂长期保持一定的种群数量。3.5僵蚜parasitizedaphids被茶蚜茧蜂寄生后,僵硬、不透明的茶蚜死亡虫体。3.6成蜂adultwasp茶蚜茧蜂的成虫。3.7羽化eclosion茶蚜茧蜂成蜂破僵蚜而出的过程。3.8蚜蜂比therationoffemalewaspwithparasitizedaphids田间释放时,茶蚜和茶蚜茧蜂的比例数值。3.9寄主host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其中受害的一方就叫寄主。本标准中特指茶蚜。3.10替代寄主alternativehost除了茶蚜寄主外,在茶蚜茧蜂寄主范围内的其它寄主昆虫。4基础设施及仪器设备4.1基础设施4.1.1茶蚜培育、保种温室224.1.1.1培育温室为通风、透光、遮阳、隔离性好的大棚,大棚占地面积15m~20m。大棚应设置可伸缩遮阳网,参见附录A.1。培育温室温度应保持在17℃~27℃,相对湿度在50%~80%之间。224.1.1.2保种温室搭建在温室大棚内,温室配备制冷系统,占地面积5m~10m,大棚占地面积2215m~20m,参见附录A.1。保种温室温度应保持在10℃~15℃,相对湿度在40%~70%之间。4.1.1.3培育温室和保种温室应分开搭建,相邻即可。2\nDB52/T1464—20194.1.2茶蚜茧蜂培育、保种温室224.1.2.1培育温室为通风、透光、遮阳、隔离性好的大棚,大棚占地面积15m~20m。大棚应设置可伸缩遮阳网,参见附录A.2。培育温室内温度保持在在25℃~27℃之间,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安装60目防虫网组成空间大小相同的间隔。224.1.2.2保种温室搭建在温室大棚内,温室配备制冷系统,占地面积5m~10m,大棚占地面积2215m~20m,参见附录A.2。保种温室温度应保持在3℃~5℃之间,相对湿度调整在60%~70%范围内,室内设置分层支架,用于存放保种僵蚜。4.1.2.3培育温室和保种温室分开搭建,相邻即可。4.1.3扩繁室22扩繁室在室外搭建,用于种蚜和种蜂的扩繁,占地面积15m~20m,配置温湿度检测和控制系统,参见附录A.3。每个扩繁室产蜂量为2~3万头。4.1.4替代寄主萝卜蚜培育、保种温室替代寄主萝卜蚜培育、保种温室符合4.1.1茶蚜培育、保种温室给出的要求,按此要求建设参见附录A.1。4.1.5茶树种植室24.1.5.1茶树种植室为通风、透光、隔离性好的大棚,面积宜50m,以结实材料作为框架,参见附录A.4。茶苗种植采用盆栽方式进行,茶蚜、茶蚜茧蜂保种和培育所需茶苗均由茶叶种植室提供。4.1.5.2茶树种植管理按照DB52/T626的要求执行。4.2仪器设备4.2.1接蚜器选择质地柔软的毛笔。4.2.2茶蚜茧蜂收集器茶蚜茧蜂收集器由吸蜂嘴、导蜂管、盛蜂容器、隔离网、吸力装置、控制开关等部件组成。4.2.3其他仪器设备其他仪器设备包括:a)制冷器;b)加湿器;c)加热器;d)烤箱;e)光学显微镜;f)恒温培养箱;g)紫外灯;h)自控温度湿度记录仪;i)无菌塑料瓶;j)无菌塑料盒、杯、箱。3\nDB52/T1464—20195寄主繁殖5.1茶蚜繁殖5.1.1种源采集茶蚜作为茶蚜茧蜂的主要寄主,应从茶园收集未被寄生的Ⅲ龄、Ⅳ龄无翅若蚜,装入无菌塑料瓶,立即带回茶蚜培育、保种温室进行培育、保种。5.1.2茶蚜接种待茶苗定植长出2~3叶时,应用接蚜器轻轻挑取若蚜接种在茶叶幼嫩叶片中间部位偏叶基部的背面。每株植株接种20~30头若蚜。5.1.3茶蚜的管理5.1.3.1繁殖时间茶蚜从接种之日起,繁殖周期为5d~7d。5.1.3.2繁殖方法培育温室在育种前应清除室内其他昆虫,并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茶苗接种茶蚜后,保持茶蚜培育温室温度在17℃~27℃,相对湿度在50%~80%之间。加强茶叶植株水肥管理,保证水肥需求。茶蚜繁殖周期在5d~7d,接蚜后应注意培育温室内卫生状况。5.2替代寄主繁殖5.2.1萝卜蚜采集萝卜蚜作为茶蚜茧蜂的替代寄主,应采集其未被寄生的无翅若蚜,装入无菌塑料瓶,快速带回替代寄主萝卜蚜培育、保种温室进行培育、保种。5.2.2萝卜蚜接种萝卜苗在室外盆栽,待萝卜长出5~7片叶,株高25cm~30cm时,将植株移至培育温室,用接蚜器轻轻挑取若蚜接种在幼嫩叶片中间部位偏叶基部的背面。每株植株接种20~30头若蚜。5.2.3萝卜蚜繁殖的管理5.2.3.1繁殖时间萝卜蚜从接种之日起,繁殖周期约为5d~7d。5.2.3.2繁殖方法培育温室在育种前用75%酒精进行消毒,紫外灯照射12h。已接种萝卜蚜的植株转移后,应保持培育温室温度在17℃~27℃,相对湿度在50%~8%之间,一个繁殖周期收集一次萝卜蚜。接蚜后应注意培育温室内卫生状况。4\nDB52/T1464—20196茶蚜茧蜂的繁殖6.1种蜂采集6.1.1应从茶园大量收集僵蚜带回实验室,在温度17℃~27℃,相对湿度50%~80%的条件下进行培育,待有寄生蜂羽化出蜂后,收集寄生蜂,并进行鉴定。6.1.2将得到的种蜂在培育温室内接种茶蚜,在温度25℃、相对湿度65%~70%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待其羽化出蜂。如此连续繁殖2~3代后去杂提纯。6.2种蜂保种6.2.1茶蚜茧蜂的保种应主要采用僵蚜冷藏的方法进行,将种蜂寄生2d~3d的僵蚜转移至茶蚜茧蜂保种温室,在20℃条件下放置6h~8h;在15℃条件下放置6h~8h;10℃条件下放置6h~8h(逐级降温)。6.2.2最后在3℃~5℃,相对湿度60%~70%条件下低温保存,保存周期为30d~35d,期间不应将保种僵蚜取除。6.3茶蚜茧蜂饲养6.3.1种蜂消毒6.3.1.1将即将羽化的寄主僵蚜放入密闭容器中,用高锰酸钾和甲醇溶液(1:2W/V)熏蒸消毒1h~2h后取出,待气味挥发完之后置于育种室繁育。6.3.1.2消毒程序按照NY/T2063.1的要求执行。6.3.2茶蚜茧蜂的接种6.3.2.1在接种茶蚜茧蜂之前首先将茶苗移至培育温室并接种茶蚜使其在茶苗上定植。6.3.2.2选择Ⅲ龄或Ⅳ龄的无翅若蚜,按每株茶叶植株20~30头的接种量接种茶蚜。具体操作方法符合5.1.2给出的细节,并按照5.1.3的条件要求进行5d~7d的育蚜处理。6.3.2.3收集经消毒处理后羽化出蜂的成蜂,待培育温室茶蚜定植后,按5:1~10:1蚜蜂比将成蜂放入繁蜂室内,不施加任何干预任其寻找茶蚜寄主。6.3.3繁殖条件培育温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7℃~25℃、相对湿度65%~70%之间,繁殖周期约为25d。接种10d后应降低繁蜂室内光照强度,同时保持繁蜂室卫生及通风情况。6.3.4指标检测6.3.4.1在不同时期应抽取一定数量的僵蚜分装于小试管中,在25℃,相对湿度65%~70%的条件下进行培育,待其发育至羽化出蜂。检查记录羽化出蜂数、僵蚜遗留蜂数、畸形蜂数、性比,最后计算羽化率。6.3.4.2性比、寄生率、羽化率、遗留蜂率计算方法按照NY/T2063.1、NY/T2063.2、NY/T2063.3、NY/T2063.4的要求执行。6.4茶蚜茧蜂复壮6.4.1为了保证种蜂的优良性状和较高的寄生率,要防止种蜂的退化。当一个保存周期满(30d~35d)或种蜂出现退化现象后,需进行复壮处理。5\nDB52/T1464—20196.4.2复壮在17℃~25℃、相对湿度65%~70%的条件下采用萝卜蚜与茶蚜交替接种的方式进行,并将接种时的蚜蜂比控制在5:1~10:1。期间应减少人为干预。7收集与释放7.1僵蚜收集应提前在培育温室大量繁育僵蚜,当茶叶叶片上80%的茶蚜形成僵蚜时,去除未被寄生的茶蚜,取下整个叶片放入经过消毒处理的塑料盒(17cm×10cm×7cm)备用。7.2成蜂收集应在培育温室大量繁殖茶蚜茧蜂成蜂,用经过消毒处理的茧蜂收集器收集成蜂,盛放于经过消毒处理的塑料箱(65cm×65cm×65cm)备用,塑料盒用纱布封口,保证透气。7.3包装7.3.1僵蚜包装时每个塑料盒盛放约100片茶叶,每片叶片约20头僵蚜,共计2000头僵蚜。7.3.2成蜂包装时每个塑料箱盛放0.5~1.0万头成蜂。7.4储存7.4.1僵蚜储存在3℃~5℃时,储存周期为30d~35d;在10℃~15℃时,储存周期为10d~15d。7.4.2收集的成蜂储存在17℃~25℃条件下,储存周期为2d~3d。7.5运输7.5.1僵蚜运输时,在交通工具货箱中放置冰袋可长途运输。7.5.2成蜂运输时,应选择带有遮阳棚的交通工具,保持温度在17℃~25℃之间,炎热天气需放置冰袋,运输时长不宜超过24h。7.6茶蚜茧蜂释放7.6.1释放时间7.6.1.1茶蚜茧蜂的释放应主要集中在4月~5月和8月~9月。在茶蚜初发的2~3月可进行少量的释放。7.6.1.2释放前一周不应在茶园喷洒各种杀虫剂及农药,应实时对茶园进行监测,于茶蚜始发期进行第一次放蜂,以后只要再监测到茶蚜即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放蜂。7.6.2释放量茶蚜茧蜂的释放量应按照约5:1~10:1的蚜蜂比而定,茶蚜发生程度对应放蜂量见表1。6\nDB52/T1464—2019表1茶蚜发生程度对应放蜂量参照表释放量(头/hm²)茶蚜发生程度茶蚜数量(头/百叶)单行条栽双行条栽始发生5~104050~2025013350~66750轻度发生11~1520250~3037566750~100125中度发生16~2030375~40500100125~133500重度发生21~3040500~60750133500~2002507.6.3释放方法7.6.3.1成蜂释放法成蜂释放时间应为上午。将盛有大量茶蚜茧蜂成蜂的容器运输至释放地点,参照表1具体核算放蜂量,结合“五点法”摆放盛蜂容器,打开容器任其自由飞出。下雨天气或强风天气不进行放蜂。7.6.3.2僵蚜挂放法每亩进行一次挂放,采用五点挂放法将有大量僵蚜的叶片挂放在茶园茶树的背阴枝条上,每个点(共五点)挂放10张叶片,每亩1000头僵蚜。待僵蚜内茶蚜茧蜂自动羽化飞出,羽化结束后应清除茶园中的僵蚜载体。8茶蚜茧蜂田间保育8.1地点选择地点应选在茶园地势较高,土壤肥沃的区域建立保育区。在日照强烈的地方或季节应设立简易通风22遮阳棚。按照每50亩设置一个保育区进行保育区建设,保育区面积在20m~30m范围内。8.2保育蚜种(替代寄主)的选择在保育区选择萝卜蚜作为茶蚜茧蜂的替代寄主。8.3繁蚜作物的选择选择容易栽培,生长快速的萝卜作为繁殖替代蚜虫的作物。8.4保育时间及管理8.4.13月:在保育区应进行替代寄主人工接蚜,并在保育区挂放少量的僵蚜。8.4.24月~5月和10月~11月:在茶蚜茧蜂释放结束后,在保育区应大量栽培繁蚜作物,并开始大量繁殖替代寄主萝卜蚜。8.4.36月~8月:可视具体情况在保育区进行人工接蚜,保证保育区应有少量萝卜蚜和少量茶蚜茧蜂。8.4.412月~翌年2月:冬季保育区应主要以保护僵蚜、保证僵蚜数量、防止重寄生蚜为主。7\nDB52/T1464—2019AA附录A(资料性附录)基础设施A.1茶蚜培育、保种温室图A.1茶蚜培育温室图A.2茶蚜保种温室8\nDB52/T1464—2019A.2茶蚜茧蜂培育、保种温室注:由于防虫网隔间在图中不好体现,此图没有防虫网隔间。图A.3茶蚜茧蜂培育温室图A.4茶蚜茧蜂保种温室9\nDB52/T1464—2019A.3扩繁室图A.5扩繁室A.4茶树种植温室图A.6茶树种植温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n\nDB52/T1464-20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52_T 979-2014 贵州辣椒烘房改造技术规程(贵州省)
- DB52T 1426-2019 番茄重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 DB52∕T 1448-2019 贵州省电子政务外网网络质量规范(贵州省)
- DB52∕T 1451-2019 皇草栽培技术规程(贵州省)
- DB52∕T 1449-2019 数据铁笼建设工程技术规范(贵州省)
- DB52∕T 1456-2019 贵州省森林乡镇建设标准(贵州省)
- DB52∕T 1457-2019 贵州省森林村寨建设标准(贵州省)
- DB52∕T 1460-2019 鸡粪污堆肥处理利用技术规程(贵州省)
- DB52∕T 1462-2019 鸭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规程(贵州省)
- DB52∕T 1466-2019 区块链 应用指南(贵州省)
- DB52∕T 1471-2019 东方山羊豆牧草生产技术规程(贵州省)
- DB52∕T 1474-2019 桂闽引象草种苗繁育与生产技术规程(贵州省)
- DB52∕T 1478-2019 饲用苦荬菜栽培技术规程(贵州省)
- DB52∕T 1475-2019 关岭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贵州省)
- DB52∕T 1477-2019 商品鲟鱼养殖技术规程(贵州省)
- DB52∕T 1479-2019 GP-C860Z食用菌单体层架式大棚通用技术规范(贵州省)
- DB52∕T 1482-2019 二次供水储水设施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贵州省)
- DB52∕T 1481-2019 GP-C832Z装配式钢管塑料薄膜棚通用技术规范(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