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00 KB
  • 2022-05-13 10:11:05 发布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Ⅱ2018春任务书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2》任务书作业一公园调研一、目的与任务:通过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2》课程的学习,将城市园林与绿地的理论、设计与审美相结合,以武汉城市公园(解放公园、中山公园、月湖公园、紫阳湖公园、江滩公园、青山公园、马鞍山森林公园等)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每小组可针对一个公园进行调研工作,并完成调研报告的撰写以及平面图测绘工作。二、课题及相关内容:(一)课题:“公园景观与绿地调研”(二)要求完成的内容:原则上以3人为一组,完成以下工作。1.调研报告:以小组为单位对公园某一景区从出入口、道路、景点、构筑物、设施、植物等多方面进行调查,撰写2000字以上的调研报告,并附图(可以手绘,可以照片,每张图需要有单独的说明——含优缺点与整改建议),A4纸张装订成册。2.测绘平面图:在公园内选择一处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场地,做实地测绘,并画出平面图,A2图纸手绘。3.调查结果汇报:每组进行公园调查后的汇报,时间不少于15分钟一组。以上内容均须提交电子文档,以组为单位制作成电子文件夹格式。三、时间安排:2017-2018-2学期第二周,一共8个学时。地点:武汉市公园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史,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开始在路边种树,有了道路绿化的意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命令在所有街道旁都要种上树,地方官吏就遵旨在他出巡行进的道路上,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早在元朝建大都之时,就在“市”的道路两旁种植树木;随着“三海”\n水系的形成,在河岸路旁也植了树,初步有了绿化与湖光山色相辉映、游乐与园林景观相交融的景色。植树木不仅给道路增加了艺术感染力,丰富了道路的园林景观。我国道路绿化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的创新中展提高,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绿化带宽阔、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芳草如茵、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行密植、层次丰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用大树绿化城市道路的特点与特色。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1)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些对环境的人为改变,使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因素随之改变。平衡被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越来越突出地凸现出来。随着学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在接受大自然赠与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城市中,特别是车辆拥挤的道路、立交桥和交叉路口等这些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大量种树、栽花、种草能起到人为强化自然体系的作用,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吸收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的功能;除尘、杀菌、降温、增湿、减弱噪音、防风固沙的功能等等生态效益,应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2)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kevinLy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从物质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可以看作是城市的“骨架”和“血管”;从精神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又是决定人们关于城市印象的首要因素。正如《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中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街道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构成区域文化表象背后的灵魂要素,上海浦东的世纪大道、南京东路步行街、外滩滨江路景区、苏州观前步行街都是成功的范例。因此,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追求“骨架”与整体的平衡和谐,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n《风景园林规划设计2》任务书作业二公园设计基址位于喻家山北部,西侧是鲁磨路,南边是喻家山北路,场地现状内有村子、农田和水塘,面积约22公顷(详见附图)。现利用该基址设计一综合性公园,以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满足市民假日休闲游憩的需要。一、设计要求①设计富有创意,体现基址特色;②创造丰富有序的整体空间环境。二、设计成果①10%基址分析图:区位分析、自然资料分析(气象、地质、土壤)、植被分析、周边用地分析②5%概念分析图③40%总平面图1:1000功能分区、道路交通、视线分析④10%竖向规划图(含纵横剖面各一张)1:1000⑤10%植被规划图1:1000⑥5%能充分表达设计创意的图示⑦5%整体鸟瞰图⑧10%主要景点详细设计(包括平、立、剖,透视,比例≤1:500)⑨5%规划设计说明(不少于1000字)三、图纸要求规格:A3文本,数量不限;表现形式:电脑制图,需要学会用sketchup和lumion软件绘图。\n四、课程安排设计周期:2017-2018-2学期,16次课,64个学时;第1次课理论课讲述第2-3次课公园调研,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每组2-3人)。成果:调研报告、测绘平面图。第4次课公园调研汇报第5次课基址调研第6次课基址分析,交草图图纸并进行ppt汇报(每人3-5分钟)第7次课概念设计第8次课方案一草(功能分区,道路交通,景观结构布局)第9次课方案二草:竖向规划(包括两个剖立面)第10次课方案三草:植被规划(分区说明植被规划的特征)定稿第11次课鸟瞰图、效果图第12次课节点详细设计(选取1-2个节点,面积不小于5000㎡)第13次课节点详细设计:竖向、植被设计第14次课节点详细设计:铺装设计第15-16次课快题考试2018-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