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00 KB
- 2022-05-13 10:11:09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按一定轴线关系对称或均衡对应种植的两株或具有两株整体效果的两组树木景观称为(C)。A.队植B.列植C.对植D.群植2.被列入城市绿地,是城市中绿色的点状结构,常是城市优秀公共建筑展示场所的为(A)。A.绿地广场B.道路绿地C.带状绿地D.交通绿地3.花台的最高高度不宜超过(B)。A.1.5米B.1米C.0.8米D.1.2米4.公园竖向设计时,一般绿地坡度不得小于(B)。A.2.5%B.0.5%C.2%D.1%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及其他相关行业标准中,规定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B)。A.45%B.30%C.40%D.35%6.公园绿地的种类分别是(D)。A.历史名园B.居住区公园C.小区游园D.综合公园7.设在生产区与居住区或行政福利区之间,以阻挡来自生产区大气中的粉尘、飘尘或有害气体,减弱噪音等的林带,称为(A)。A.卫生防护林B.交通防护林C.水土保持林D.隔离林8.按草坪组成成分有单一草坪、混合草坪和(B)。A.混合草坪B.缀花草坪C.观赏草坪D.自然式草坪9.长三角地区用作行道树种的是(B)。A.榕树B.香樟C.大王椰子D.菠萝蜜10.人行道很难种植乔、灌木,只能考虑进行垂直绿化的宽度一般为(A)A.2.5mB.2.0mC.1.5mD.1m11.根据公园的活动和内容,应进行功能分区布置,下列选项中按功能分区是(B)。A.开朗的景区、雄伟的景区、安静的景区、幽深的景区、文化娱乐区B.安静休息区、文化娱乐区、儿童活动区、园务管理区及体育活动区C.功能区、景区、保护区D.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12.局部拓展的空间区域成为广场的雏形时期是(B)。A.古罗马B.中世纪C.文艺复兴D.巴洛克13.城市广场绿地种植主要有四种基本形式,其中在一定地段内,花木种植不受统一的株、行距限制,而是疏落有秩地布置,从不同的角度望去有不同的景致,生动而活泼。这种绿地种植形式是(C)。A.排列式种植B.集团式种植C.自然式种植D.花坛式种植14.集农业研究开发、农产品生产示范、农技培训推广、农业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观光农业类型是(A)。A.多元综合型B.科技示范型C.高效生产型D.休闲度假型15.公园中经常通行机动车的园路宽度应大于(C)。A.2米B.3米C.4米D.5米1.城市道路绿化应乔、灌、地被有机结合,并以(A)。A.乔木为主B.灌木为主C.地被为主D.草坪为主2.由多个花坛按一定的对称关系近距离组合而成的不可分割的花卉景观构图整体称为(C)。\nA.花坛群B.连续花坛C.组合花坛D.整体花坛3.园林中常用的规则式植物种植有行植和(C)。A.丛植B.孤植C.对植D.群植4.园林景观路的绿地率不得小于(C)。A.45%B.30%C.40%D.35%5.铁路、公路两侧的防护林带,用以消除噪音、灰尘及废气的污染,称为(C)。A.防风林B.水土保持林C.交通防护林D.卫生隔离林6.为保证公园内游园安全,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C)。A.1.5mB.1.0mC.0.7mD.0.5m7.混合树列树种宜少不宜多,一般不超过(D)。A.6种B.5种C.4种D.3种8.园林中高篱的设计宽度一般为(B)。A.50cmB.60-120cmC.120-150cmD.150cm9.园林中一般公园园路的路网密度宜在(B)。A.100-280m/hm2B.200-380m/hm2C.300-480m/hm2D.400-580m/hm210.公园的景区规划时用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在平面图将各个特色景观区域大致范围表示出来的分区类型为( D)。A.混合分区B.功能分区C.生态分区D.景色分区11.在江苏地区可用作常绿树种的是(C)。A.银杏B.榉树C.杜英D.栾树12.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A)。A.通透式配置B.密植式配置C.规则式配置D.自然式配置13.以下是以广场的功能性质不同来进行分类的是(C)。A.规整形广场B.自由形广场C.文化广场D.立体型广场14.关于居住区绿地设计描述正确的是(C)。A.设计中应过分强调绿化和环境艺术的视觉美化作用B.不要以环境艺术小品和广场铺地代替绿化C.以草坪为主的植物艺术配置。D.随意引入外地树种求新求异。15.以先进技术支撑的农产品综合生产经营为主要功能,兼具旅游观光功能,观光农业类型是(C)。A.多元综合型B.科技示范型C.高效生产型D.休闲度假型1.用数量较多的乔灌木或加上地被植物配植,形成一个整体,称为(C)。A.行植B.林植C.群植D.丛植2.公园的出入口一般分为主入口、次要入口和(D)。A.车行入口B.应急入口C.特殊入口D.专门入口3.我国有关园林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综合性公园、居住区公园等植物种植面积必须占(C)。A.大于60%B.大于65%儿童C.大于75%D.大于70%动物4.在园林绿地中作为局部空间构图的一个主景而独立设置于各种场地之中的花坛是(D)。A.沉床花坛\nB.带状花坛C.组合花坛D.独立花坛盛花模纹混合5.下面关于公园儿童活动区中绿化树种选择正确的是(C)。A.不可选用生长健壮、冠大荫浓的乔木来绿化。B.活动区四周应栽植疏植的乔灌木。C.忌用有刺、有毒或有刺激性反应的植物。D.活动场地中要适当密植大乔木,供夏季遮阳。6.根据城市街道的景观特征把城市道路分为城市交通性街道、城市生活性街道、城市其它步行空间和(C)。A.高速干道B.交通干道C.城市步行商业街道D.快速干道7.下列关于城市道路分车带绿地描述正确的是(C)。A.分车带的宽度,只依行车道的性质而定。B.分车带的种植要以落叶乔木为主。C.分车带绿地起到分隔组织交通与保障安全的作用。D.分车绿带的种植是封闭式种植。8.下列那种植物可用在居住绿地中(C)。A.丝兰B.夹竹桃C.碧桃D.构骨9.将广场空间最大限度上与城市道路体系连成一体的时期是(D)。A.古罗马广场B.中世纪广场C.文艺复兴广场D.巴洛克广场10.城市广场绿地种植主要有四种基本形式,其中主要用于广场周围或者长条形地带,用于隔离或遮挡,或作背景。是属于以下那种(A)。A.排列式种植B.集团式种植C.自然式种植D.花坛式种植11.下列关于城市广场树种选择的原则描述正确的是(C)。A.冠幅小,枝叶稀B.具浅根性C.耐瘠薄土壤D.不耐修剪,抗病虫害与污染。12.下列关于居住区道路绿化描述正确的是(B)。A.居住区主干道或居住小区干道,其道路和绿化带的空间、尺度与城市一般街道不相似。B.行人交通是居住区干道主要功能,在道路交叉口及转弯处应根据安全视距进行绿化布置。C.一般居住小区干道和组团道路两侧不配植行道树。D.树种选择方面,对绿化植物的要求比城市道路严格。13.下列关于工厂防护林带描述正确的是(A)。A.工厂防护林带的设置,要根据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排放形式及污染源的位置、高度等因素而定。B.林带的设置方向不需依据常年盛行风向、风频、风速而定。C.防护林带防护效果大小不是主要取决于林带的宽度、配植的形式,而是与树种和造林类型有关。D.林带的结构形式一般分二类:稀疏林带、密集林带。\n14.以农业技术开发和示范推广为主要功能,兼具旅游观光功能,属于观光农业类型的(B)。A.多元综合型一体B.科技示范型C.高效生产型产品D.休闲度假型15.下列那些树种属于花叶同放的是(D)。A.日本樱花B.白玉兰C.广玉兰D.日本晚樱1.花坛按其表现形式分,可分为独立花坛、模纹花坛和(A)。A.混合花坛B.组群花坛C.专类花坛D.连续花坛2.国内大、中城市所采用的圆形交通岛直径一般为(A)。A.40~60米B.50~70米C.40~70米D.50~60米3.《公园设计规范》规定,管线从乔、灌木设计位置下部通过,其埋深大于(D)。A.2米B.1.2米C.1.0米D.1.5米4.树列设计的株距取决于树种特性、环境功能和造景要求等,一般乔木间距(D)。A.1-3米B.3-5米C.2-6米D.3-8米5.下列那种树种在园林中常用作刺篱的(C)。A.罗汉松B.珍珠梅C.枸骨D.龙柏6.在分车带上种植单行或双行丛生灌木或慢生常绿树,起到绿色隔墙作用的冠幅株距应小于(B)。A.1倍B.5倍C.8倍D.10倍7.公园设计中残疾人使用的园路路面范围内,乔、灌木枝下净高不得低于(C )。A.0.5米B.1米C.2.2米D.4米8.大、中城市道路系统的骨架,城市各用地分区之间的常规中速交通道路是(C)。A.高速干道B.快速干道C.交通干道D.区干道9.现代城市空间体系中最具公共性、最具艺术性、最具活力的开放空间是(B)。A.城市公园B.城市广场C.城市道路D.居住区10.广场围合封闭感较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向心性,是属于下列那种情形(B)。A.四面围合的广场B.三面围合的广场C.二面围合的广场D.仅一面围合的广场11.城市广场绿地种植主要有四种基本形式,其中为避免成排种植的单调感,把几种树组成一个树丛,有规律地排列在一定地段上。是属于以下那种(B)。A.排列式种植B.集团式种植C.自然式种植D.花坛式种植12.下列关于居住区绿地的功能描述正确的是(A)。A.园林植物是居住区绿地的主要构成材料。B.居住区绿地应以硬质铺装场地为主。C.居住区绿地不可吸引居民在就近的绿地中休憩观赏和进行社交。D.居住区绿地在地震、火灾都时侯,没有疏散人流和隐蔽避难的作用13.不易受行人、车辆的影响,环境安静,平面多呈规划几何形的组团绿地是(A)。A.庭院式组团绿地B.林阴道式组团绿地C.山墙间组团绿地D.临街组团绿地14.下列那种植物可以用在居住区建筑物入口处两侧绿地(C)。A.凤尾兰B.丝兰C.珊瑚树D.枸骨球15.具有农林景观和乡村风情特色,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观光农业类型是(D)。A.多元综合型B.科技示范型C.高效生产型D.休闲度假型1.宽度在1米以上,长度比宽度达3倍以上的长形花坛,称为(A)。A.带状花坛B.条状花坛C.花坛群D.连续花坛2.下列那种树种在园林中常用作花篱的(C)。A.罗汉松B.海桐C.珍珠梅D.龙柏桂花栀子花月季\n3.下列树种季相变化最丰富的是(B )。A.油松B.银杏C.棕榈D.海桐4.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种植株距应为(B)。A.3米B.5米C.6米D.8米5.下面关于公园中绿化树种选择正确的是(A)。A.充分利用原有树木和苗木,以大苗为主,适当密植。B.结合公园特殊要求,因地制宜,以外来树种为主。C.公园绿化植物不需要考虑公园的特殊要求。D.在低洼积水地段可不选用耐水湿的植物。6.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内可种植花灌木、草皮、绿篱和矮的整形常绿树的最低宽度是(B)。A.3米B.4.5米C.6米D.8米7.凯文•林奇在《总体设计》中认为广场中社会环境中的最佳尺度是(A)。A.25米B.50米C.100米D.200米8.防风林带的最佳结构形式为(C)。A.透风林带B.密植林带C.半透风林带D.不透风林带9.居住区绿地四大基本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是(D)。A.游憩功能B.景观功能C.空间功能D.生态功能10.居住区绿化的基础,占居住区总绿地面积的50%左右的是(D)。A.居住区公园B.居住小区公园C.居住区组团绿地D.居住区宅间绿地11.应设置防尘净化绿地,栽植树冠庞大的树种,减少空气中含尘量的车间类型是(D)。A.化工车间B.粉尘车间C.噪声车间D.精密仪器车间12.公园中游步道跨过水面浅水区时可采用石头汀步,其步距适宜宽度为(C)。A.30-40cmB.40-50cmC.60-70cmD.80-90cm13.高度在150cm以下,120cm以上,人们视线还可以通过,但其高度一般人已经不能跳越而过,这种绿篱称为(B)。A.绿墙B.高绿篱C.绿篱D.矮绿篱14.园林绿地中运用最多的疏林设计形式是(C)。A.疏林广场B.疏林花地C.疏林草地D.疏林花境15.山地公园园路应做防滑处理的纵坡坡度应小于(D)。A.5%B.8%C.10%D.12%1.动物园植物种植面积比例必须大于(A)。A.70%B.60%C.50%D.40%2.以优美又富有特色的农林牧业为基础资源,以强化游览观光功能为主要经营方向的农牧活动的观光农业类型是(A)。A.游览观光型B.科技示范型C.高效生产型D.休闲度假型3.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在于(C)。A.1mB.0.8mC.0.5mD.04m4.下列那种植物可以用在防火绿地规划的(C)。A.桉树B.杉木C.夹竹桃D.油松5.下列关于工业企业绿地植物种类选择描述正确的是(A)。A.依工业企业的生产工艺要求选择植物B.各类工厂排出的污染物质和污染程度的不影响植物选择\nC.不需依照管理要求选择树种D.可不确定骨干、基调树种6.园林中植篱中篱设计高度为(B)。A.50cm以下B.50-120cmC.120-150cmD.150cm以上7.居住区公园一般服务半径为(B)。10minA.100-200mB.800-1000mC.200-300mD.300-400m8.城市广场绿地种植主要有四种基本形式,其中装饰性极强,材料选择可以是花、草,也可是可修剪的木本树木,可以构成各种图案。是属于以下那种(D)。A.排列式种植B.集团式种植C.自然式种植D.花坛式种植9.广场的空间令人感到舒适亲切的尺度是(C)。A.1-2mB.10mC.20mD.30m10.铁路绿地设计中不能种乔木,可种植草坪和矮小的灌木转弯处内径为(B)。A.100mB.150mC.200mD.250m11.公路绿地设计时,在遇到桥梁、涵洞等构筑物时,不得种树,以防影响桥涵(D)。A.8mB.7mC.6mD.5m12.下列关于城市道路人行道绿化带描述正确的是(C)。A.从车行道边缘至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地段称为侧分绿化带。B.人行道绿化带上种植乔木和灌木的行数不是由绿带宽度决定的。C.在人行道绿化带上种植树木木必须保持一定的株距,以保持树木生长需要的营养面积。D.人行道绿化带的设计,只能为规则式形式。13.孤植是指(A)。A.单株树木栽植的配植方式B.两株树木在一定轴线关系下相对应的配植方式C.沿直线或曲线以等距离或按一定的变化规律而进行的植物种植方式D.由多株树木成丛、成群的配植方式14.关于选择行道树正确的是(A)。A.耐修剪,不易萌发根蘖B.尽量选用外来树种C.可以选择落下有臭味或影响街道卫生的种毛、浆果等树种D.树木对土壤的抗污染、抗病虫害能力一般即可。15.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形式有规则式、自然式、(B)。A.生态式B.混合式C.乡土式D.人工式\n名词解释1.花境:是以多年生草花为主,结合观叶植物和一二年生草花,沿花园边界或路缘设计布置而成的一种园林植物景观。2.带状公园:城市中具有相当宽度的(8KM以上)有一定服务设施的带状公共绿地,特别是设在临海、沿江、湖滨或有河流穿越市区的河流沿岸地带。3.安全视距:行道树设计时要考虑交叉路口的行车安全,在道路转弯处要留出一定的距离,防止交通事故发生。这种从发觉对方汽车立即刹车而不致发生撞车的距离称为安全视距。4.居住小区公园:又称居住小区级公园或居住小区小游园,是为居住小区居民就近服务的居住区公共绿地,在用地性质上属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公共绿地。5.植物造景:指在园林环境中进行自然景观的营造,即按照植物生态学原理、园林艺术构图和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创造各种优美、实用的园林空间环境,以充分发挥园林的综合功能作用。6.植物造景的生态性:即植物与环境之间的互相影响和作用。7.公园游人容量:即公园的游览旺季(节日)游人高峰每小时的在园人数。它是公园的功能分区、设施数量、内容和用地面积大小的依据。8.观光农业:亦称旅游农业或休闲农业,是指以现有或开发的农业和农村资源为对象,按照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规律和构成要素,对其进行改造、配套、组装和深度开发,形成一产和三产相融合,生产和消费相统一的新型产业形态。9.自然式:又称风景式、不规则式,是指植物景观的布置没有明显的轴线,各种植物的分布自由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性。10.四板五带式: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行道分为四条,规划五条绿化带,以便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11.防风林带:是防止风沙灾害、保护工厂生产和职工生活环境的林带,它与卫生防护林带在设置位置和宽度上有所不同。12.对植:指按一定轴线关系对称或均衡对应种植的两株或具有两株整体效果的两组树木景观。13.孤植:指乔木或灌木的孤立种植类型,是中国园林中广为采用的一种自然式种植形式,突出树木的个体美。14.专用道路:城市交通规划考虑特殊要求的公共汽车专用道路、自行车专用道路,城市绿地系统中和商业集中地区的步行林荫路等。15.花坛式种植:即图案式种植,是一种规则式种植形式,装饰性较强,材料可以是花、草,也可以是能够修剪的木本植物,可以构成各种图案。16.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将车行道分成三条,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17.树列:也称列植式,是指按一定间距,沿直线(或曲线)纵向排列种植的园林树木景观。18.道路绿地率:指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19.单位附属绿地:指城市中分散附属于各单位公共建筑庭园,以改善和美化人工建筑环境为主要功能,不对公众开放的绿地。20.公园绿地:是供人民群众游览、休息、观赏、开展文化娱乐和社交活动、体育活动的优美场所,也是反映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窗口,在城市公共绿地中常居首要地位。21.两板三带式:在分隔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绿化,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树构成二板三带式绿带。22.树丛:指由多株(通常两株到十几株不等)树木做不规则\n近距离组合种植,具有整体效果的园林树木群体景观。1.城市广场:以城市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城市道路为纽带,由建筑、道路、植物、水体、地形等围合而成的城市开敞空间,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多景观、多效益的城市社会生活场所。2.景点:由若干相互关联的景物所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并具有审美特征的基本境域单位。简答题1.简述儿童公园的设计要点。(1)按不同年龄儿童使用比例,心理及活动特点进行划分空间。(2)创造优良的自然环境,绿化用地占全园用地的50%以上,保持全园绿化覆盖率在70%以上,并注意通风、日照。(3)大门设置道路网、雕塑等,要简明、显目,以便幼儿寻找。(4)建筑等小品设施要求形象生动,色彩鲜明,主题突出,比例尺度小,易为儿童接受。2.简述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1)尊重自然,保护利用。使人类拥有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和自然资源。(2)尊重科学,符合规律。要符合生态科学的规律,充分发挥每一种植物在园林环境中的作用,维持或创造持久、稳定的的植物群落景观。(3)因地制宜,适地适物。根据不同的现状和资源条件,设计相应的生境类型,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长规律,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4)合理布局,满足功能。要从绿地的性质和功能出发,对不同类型的植物景观进行合理布局,满足相应功能要求。(5)种类多样,季相变化。使园林环境在每一个季节都有代表性的或特色景观。(6)密度适宜,远近结合。合理利用植物与土地资源,节约成本,植物的种植应有适宜的间距和密度。3.简述城市道路绿地断面布置形式。我国城市中现有道路可分为一板式、两板式、三板式等,道路绿地相应地出现了一板两带式、两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等形式。(1)一板二带式: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是不同方向的车辆同一条车行道上双向行驶。(2)二板三带式:道路的中央绿带把车行道分成上、下行驶的两条车行道,同向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仍混合行驶,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树,构成二板三带式绿带此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多,生态效益较显著,对城市面貌有较好的效果。(3)三板四带式: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故称为三板四带式。此种形式虽然占地面积较大,却是城市道路绿化较理想的形式。(4)四板五带式: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道分成四条,加上两侧的行道树绿带共有五条绿化带。这种道路分割可以使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均分成上下行,互不干扰,保证了行车速度和行车安全。但用地面积较大。4.简述城市广场的设计如何突出生态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就是要遵循生态规律,体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现代城市广场设计应从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出发,\n一方面应运用园林设计的方法,通过融合、嵌入、缩微、美化和象征等手段,在点、线、面不同层次的空间领域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并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特点相适应,使人们在有限的空间中,领略和体会自然带来的自由、清新和愉悦。另一方面城市广场应特别强调其小环境生态的合理性,既要有充足的阳光,又要有足够的绿化,为居民的各种活动创造宜人的生态环境。1.简述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1)性质明确,目标恰当。明确公园项目的性质和主要特点,制定适当的设计和建设目标,为城市居民创造方便的娱乐条件和优美舒适的户外休憩环境。(2)继承传统,改革创新。继承和创新我国传统造园艺术,吸收国外现代园林先进经验和科学理念,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园林。(3)地方特色,时代风格。充分调查当地自然条件与人文资源,了解现代都市居民的生活习惯、爱好等地方风土人情等特点,结合现代科技文化发展成就,努力表现地方特色和时代风格。(4)因地制宜,保护利用。尊重土地原有的自然与文化特征,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公园建设场地内的植被、水系、自然地形等现状资源,并对重要景观资源加以保护。(5)合理布局,满足功能。按照公园的性质和主要功能要求,结合场地现状条件,合理安排各个功能或景色分区,各类景观空间和服务设施有机融为一体,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6)远近结合,便于实施。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以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关系,做到远近结合,便于分期实施建设和日常维护管理。2.试论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确定道路绿地率。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提高道路绿地率,使城市的绿化风貌与景观特色更好体现。(2)合理布局道路绿地。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带应根据各自情况分类布局。(3)体现道路景观特色。同一道路的绿化应有统一的景观风格,不同路段的绿化形式有所变化。绿化形式要体现城市道路景观风貌和与自然环境的统一。(4)选择树种和地被植物。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3.简述广场的空间围合情况。(1)四面围合的广场。四面围合的广场尺度较小时,封闭性极强,具有强烈的向心性和领域感。(2)三面围合的广场。三面围合的广场封闭感较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向心性。(3)两面围合的广场。两面围合的广场常位于大型建筑和道路转角处,平面形态有“L”形和“T”形等。领域感较弱,空间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仅一面围合的广场。仅一面围合的广场封闭性很差,规模较大时可考虑二次组织空间如局部下沉或局部上升。4.简述观光农业园规划的手法。(1)艺术表达遵循科技原理,主观造景服从功能实用。(2)布局有序调控时空变化,动态参与强化视觉愉悦。(3)心灵满足融进增知益智,结构相融营造人景亲和。(4)创意美与自然美的和谐,主体色彩体现农林气氛,人文特征反映乡土特色。5.简述动物园的功能分区。宣传教育部分、科学研究部分、动物展览部分、服务休息部分、经营管理部分、职工生活区。6.简述林荫路的设计原则。(1)必须设置游步道。一般8m宽的林阴路内,设一条游步道,在8m以上时,以设两条以上为宜。\n(2)车行道与林阴路绿带之间要有浓密的植篱和高大的乔木组成绿色屏障相隔,立面上布置外高内低的形式为佳。(3)设置小型儿童游戏场,布置休息坐椅、花坛等建筑小品。(4)须留有出口。各出入口布置应有特色,作为艺术上的处理,以增强绿化效果。(5)要以丰富多彩的植物取胜。(6)宽度较大的林阴路宜采用自然式布置,宽度较小的则以规划式布置为宜。1.简述广场绿地规划设计的要点。(1)广场绿地布局应与城市广场总体布局统一,成为广场的有机组成部分。(2)广场绿地的功能与广场内各功能区相一致,更好地配合和加强该区功能的实现。(3)广场绿地规划应具有清晰的空间层次,独立形成或配合广场周边建筑、地形等形成良好、多元、优美的空间体系。(4)应考虑到与该城市绿化总体风格协调一致,结合地理区位特征,物种选择应符合植物区系规律,突出地方特色。(5)结合城市广场环境和广场的竖向特点,以提高环境质量和改善小气候为目的,协调好风向、交通、人流等诸多因素。(6)对城市广场原有大树保留。2.简述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1)以服务居民为目标特别是在居住区公共绿地规划设计中,要形成有利于邻里交往、居民休息娱乐的园林环境,要考虑老年人及儿童少年活动的需要。(2)充分利用居住区中保留的有利的自然生态因素。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周围的自然生态景观因素,居住区靠山、临水时,规划布局使得居住区内的开放空间系统与周围山水环境取得有机联系,形成居住区环境景观和绿化的特色,丰富居住区开放空间的景观。(3)根据绿地中市政设计布局和具体环境条件进行绿化设计,避免影响居住区的交通视线、建筑物对日照、采光、通风和视线空间的要求。3.简述居住区公园规划布局应达到要求。(1)满足功能要求,划分不同功能区域。根据居民各种活动的要求布置休息、文化娱乐等活动场地和设施。(2)满足园林审美和游览要求,以景取胜,充分利用地形、水体、植物及园林建筑,营造园林景观,创造园林意境。(3)形成优美自然的绿化景观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居住区公园应保持合理的绿化用地比例,发挥园林植物群落在形成公园景观和公园良好生态环境中的主导作用。4.简述工业企业绿地规划的原则。(1)纳入总体规划绿地规划是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决定总规时应给予综合的考虑和合理的安排。(2)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自成体系根据企业规模、生产性质、用地条件等,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要考虑企业用地关系,合理布局绿地,形成完整的工厂庭园绿地系统。(3)以植物景观为主,充分发挥绿地改善生态环境,卫生防护和美化厂容等方面的综合功能和效应。(4)充分利用绿地资源,增加绿地面积,丰富绿地景观内容和绿地空间结构。5.简述观光农业的功能。(1)经济功能。可扩大农村的经营范围,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壮大农村经济实力。(2)社会功能\n增进都市居民与农民的接触,拓展农村居民的人际关系,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3)文化教育功能通过观光农业将农业精神文明发扬广大,使城市居民了解农村文化。(4)生态功能比一般的农业更强调农业的生态性。(5)健身、休闲、娱乐功能能为游客提供游憩、疗养空间和休闲场所1.简述滨河路绿地的规划布置要点。(1)一般滨河路的一侧是城市建筑,在建筑和水体之间设置道路绿带。如水面不宽,对岸又无风景,可布置简单。(2)若水面宽阔,沿岸景点较多,沿水边就应设置较宽阔的绿化地带,布置游步道、坐椅等园林设施。绿地的设计尽量与水发生关系。(3)在具有天然坡岸的地方,可以采用自然式布置游步道和树木,设计以绿化为主。(4)水面开阔处可设计成滨河公园,吸引游人在此游憩。2.简述铁路沿线绿地规划设计要点。(1)在铁路两侧种植的乔木距铁路外轨不小于10M,灌木不小于6M。(2)边坡上采用草本或矮灌木护坡,防止雨水冲刷,不能种乔木,以保证行车安全。(3)铁路通过市区或居民区,可能条件下应当留出较宽的防护林带。(4)公路与铁路平交时应留出一定量的安全视距,铁路转弯处内径150M内不能种乔木,机车信号灯处1200M内不能种乔木。(5)铁路转弯处内径在150m内不能种乔木,可种植草坪和矮小的灌木。(6)在机车信号灯处1200m内不得种乔木,可种小灌木及草本花卉。(7)铁路绿化设计可参考高速公路线形的设计及交叉口的设计。3.简述公园园路布局原则。综合公园道路的布局要根据公园内容设置和游人容量大小确定。布局原则主要包括:(1)因地制宜园路要和地形、水体以及植被等自然景观密切配合。(2)主次分明按照一定的主次关系分级布局整个公园的道路系统,使各级园路在宽度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区别。(3)通达成环园路一般形成环路,以免游人走回头路。(4)密度适宜一般根据功能分区、地形地势等确定适宜的园路布局密度4.简述工业企业绿地植物种类选择的原则。(1)依各类工厂排出的污染物质和污染程度的不同选择植物。(2)依工业企业的生产工艺要求选择植物(3)依照管理要求选择树种(4)确定骨干、基调树种(5)树种配比工业企业绿地植物种类多样,各类植物之间要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方能发挥绿地的综合功能效益。树种配比除注意乔木与灌木比外,还要有适当的常绿和落叶比例。5.简述观光农业的特点。农业科技含量高,经济回报好。内容具有广博性,活动具有季节性。形式具有地域性,具有较强的参悟性。景观表达艺术性,农林产品绿色性。融观光、休闲、购物于一体,经经济社会综合效益高。6.如何突出工业企业的绿地的特点。(1)用地特点工业企业一般建造在一些条件较差的边缘地段或填土地面上,很不适合树木花草的生长。而且地下、地上管线纵横交错,给绿地景观建设带来很大困难。(2)环境特点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各种有害于人体健康和植物生长的气体、粉尘、烟尘及其它有害物质,这些不同程度的污染,会影响到绿色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n(3)使用特点使用者主要是本企业职工和管理人员,工人工间休息时间短,次数少,与城市其它绿地相比,使用效率也不一样。1.简述观光农业园园区选址原则。(1)符合国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现代农业规划中确定的性质及规模,选择交通方便处。(2)选择宜作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地段,地形起伏变化不是很大的平坦地。(3)可选择自然风景条件较好及植被丰富的风景区周围的地段,还可在农场、林地或苗圃的基础上加以改造。(4)可选择利用原有的名胜古迹、人文历史、或现代化农村等地点建设观光农业园,展示农林古老的历史文化或新农村景观风貌。(5)选择园址应结合地域的经济技术水平,规划相应的园区,水平条件不同,园区类型也不同,并且要规划用地,留出适当的发展备用地。2.什么是公园绿地?它有那些类型。公园绿地是供人民群众游览、休息、观赏、开展文化娱乐和社交活动、体育活动的优美场所,也是反映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窗口,在城市公共绿地中常居首要地位。我国公园类型很多,按隶属关系分为市属公园、区属公园、国家公园等;按所处位置分为市内公园、郊野公园等;按公园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文化休息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古典园林等。3.从城市广场的功能角度,你认为未来的城市广场绿地的发展方向会怎样。答案要点:强调生态性特色性更加考虑城市居民的需求等。1生态性2舒适性3特色性4文化性绘图题(一)总平面图(1)绘制场地周边环境,表现场地中建筑小品及植物的位置,并加绘阴影。(2)比例正确,平面布局合理,流线清晰,线条等级分明。(二)场地立面图(1)场地立面高度变化清晰,植物形态及景观层次丰富。(2)比例正确,线条等级分明、层次清晰。(三)小景点效果意向图(1)透视关系正确,能表现出场地中建筑小品与周边环境的关系。(2)效果图色彩和谐,表现技法熟练。(四)图面要求(1)绘图规范、图面整洁。(2)图纸内容完整,有标题、指北针、设计说明及植物图例。\n四、设计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人出发,从人的视觉、心理、人的需求出发,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整个设计简单明了,美观又新颖,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体现自然生态。2.“以绿为主”,结合现状,合理布局,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厂区员工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3.“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本设计为一xxx绿地设计,设计采用xxx,xxx设计思想,整体布局采用xxx形式,植物配置选择xxx,xxx等,注意乔灌草相结合,落叶和常绿相结合,同时选用了xxx,xxx等景观小品,为xxx提供了一个舒适的xxx环境。.1.“以人为本”,一切从人出发,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体现人为生态。2.“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充分发挥绿地效益。3.“师以自然”,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设计法则贯穿整个设计与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