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00 KB
- 2022-05-13 10:11:13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大学校区改造的园林规划设计探讨摘要:通过对合工大校园改造的规划设计与实践的研究,阐述在特定条件下校园规划设计的一些理念和方法,特别强调:整体化、多层面的配置;各功能分区的交流及可持续发展;体现合肥工业大学校园文化特征;现代与历史的交融。关键词:校园改造;规划原则;景区规划。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校园绿化、美化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所大学风格、面貌的体现。独具特色的校园绿化能够很好地表现一种校园文化内涵,能够代表一所大学的风格和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园林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等学校的校园绿化也需要不断创新,大胆革除那些已不合时代要求的落后内容与僵死的形式,进一步发展优秀传统与现代内容相结合的绿化形式,改变过去的邪种“封闭式”绿化为“敞开式”绿化,使其符合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耍。一、校园规划原则(-)体现人与口然和谐共生的原则\n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充分考虑人们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依据不同层次需求划分空间,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体现大学校园人与自然和谐的特点。(%1)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人为本,体现个性,重视安全与环保。学校建筑重视节能设计与校园无障碍空间的配置,注意节水和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1)体现校园生态环境艺术的原则在布局上增设建筑和园林小品,强化校园的园林氛围;以绿树为主基调适当穿插四季花卉,力求树木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真正达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香化和静化,从而产生一种安静优雅的绿化格调。二、校园绿化格局的不足由于不同时代对校园绿化的要求不同,校园绿化的风格也不同,过去校园的绿化格局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具体表现为:(-)绿化有余,美化不足。现在的校园,校龄不过十年,但是到绿化普遍树木过多。到处郁郁葱葱,绿化有余而美化不足,已经对校园及宿舍的使用产生了负面影响。如教学楼前后种植的儿排高大乔木遮挡光线,致使教室内阳光不足,通风不良,阴暗潮湿,影响学生学习。(-)老化有余,朝气不足。虽然种植年限很短,速生树木、花灌木、绿篱已口趋老化,生长不良,病虫害多,花期变短。绿篱生长过高,下面老叶脱落、干枯,失去了应有的观赏价值。那些病弱、桔老、杂乱的树木\n形状与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形象格格不入,生长不良的树木也失去了美的价值。(三)平面绿化有余,立体绿化不足。由于校园用地充足,绿化面积较大,常在较人的平面内种植低矮植物,立体绿化被忽视。而随着建筑占地的扩大,绿化血积日趋缩小,校园内的平面绿化已显得过于单薄狭小,迫切要求增加立体绿化。(四)封闭有余,开敞不足。校园的树木,绿篱经过多年的生长,起初整齐、美丽的绿地内挤满了乔木、灌木,不仅减少了学生的活动空间,而且也缩小了人们的视觉范围。这种拥挤、封闭、呆板的空间易使人产生消极压抑的情绪,不利于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屮放松精神。(五)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校园大多采用几何状绿地布局,绿化树种大多采用常绿的松柏树种,这种格局显得过于简单,缺少那种效法自然,给人以诗情画意的意境,易诱发人们消极情绪的产生。高校的主体是代表着时代精神的青年学生,他们的思想活跃,开放意识强烈,积极向上。他们所要求的学生生活环境也不再是那种封闭、循规蹈矩的大学校园,他们向往的是自然、疏朗、开阔的活动空间。我们的校园绿化必须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如何依照艺术的原则,制定符合美学原理的绿化改造方案,为在校大学生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已是各高校校园迫在眉睫的问题。三、校园绿化改造应遵循的原则校园总体规划是校园绿化工作的指南,新建校园一般都有与校园总体\n规划相配套的绿化原则,而老校园由于岁月推移,绿化改造比新建校园绿化难度更大。在老校园的绿化改造中除应遵循“师法自然,因地制宜,艺术造景”等一般原则外,应根据其特殊性,遵循以下原则:(-)设计简单,易于管理。在高校绿化改造工程设计时必须结合学校绿化的总体规划,充分考虑改造区域的地理环境、周边环境以及是否适合师生学习、娱乐、休息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同时还必须考虑以后的维护与管理。由于高校受绿化经费、绿化队伍的限制,绿化设计应简单易行,便于绿化后的维护与管理。在具体的操作中,可采取“改管并举”的方法,改好一片,管好一片。学校应专门组建一支绿化养护队伍,对现有的绿化单元认真做好管护工作,保持和提高绿地的观赏价值,更好地发挥其生态效益。(-)保留大树,改变地形。由于绿化率以及绿化模式的要求,种植了很多的树木,起初整齐,美丽,随着树木的长大,就显得树木过于拥挤,透视性不强,这样就造成了远看郁郁葱葱,近看杂乱无章的现象。(三)增设景点,提高内涵。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传播和发展科学文化的重任,因此学校的绿化美化工作要重视“精神环境”的塑造,营造一个充满文化气息和美好精神风貌的育人环境。结合校园的整体布局,根据“合理安排、突出重点、建有特色”的原则进行景点建设,并达到“寓教育于景物之中”的目的。如松、竹•、梅配植为“岁寒三友”,种植一片梨花形成“梨花伴月”的意境。也可在学生毕业前出资出力共建景点,体现毕业牛“真情留母校,才华献社会”的可贵精神,激励在校学牛“以校为家”,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四)循序渐进.推陈岀新。校园经十年的绿化,大都形成了自己的\n风格,这种风格和高校的精神风貌融在一起,成为广大师生员工和社会所接受的一种精神上的模式,特别是在老同志的头脑中,已根深蒂固。所以校园在绿化改造过程中,应忌动“大手术”,不要在短时间内改变校园本来的风格,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局部修整,慢慢改变原来的那些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东西。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对校园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师生观念的转变,审美水平、文化素质的提高,他们对学习、生活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校园绿化需要更新观念和手法,推陈出新。在设计中开拓思路,大胆创新,提高艺术水平;在管理中应运用新科学、新技术对绿地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绿色植物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四、结语美国著名的景观设计师西蒙兹认为,“我们规划的不是物质,不是空间,而是人的体验”。大学校园特殊的文化特征和社会地位促使我们探索校园规划之后的深层含义.建设一个生态、文化复合型的大学校园,为广大师生提供有利于身心健康,具有浓郁文化氛围,体现校园特色和传统的环境,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合肥工业大学校园规划,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注重整体与局部、继承与发展、传统与开放,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在生态、审美和功能设计方面做一些新的尝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试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融入
- 风景园林规划原理习题集含答案解析
-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
- 中小城市未来建设中生态园林规划探讨
- 园林规划设计全套配套课件电子教案第二章 第一节 园林艺术
- 园林规划设计全套配套课件电子教案第五章 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
- 园林规划设计全套配套课件电子教案第一章 第二节P
- 风水格局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 探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生态规划途径———以镜湖国家城
- 浅析城市生态园林规划的基本理念及其思路
- 关于城市园林规划发展的新思考
- 园林规划建议(二)
- 园林规划设计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 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现状的分析
- 基于生态优化的城市生活小区园林规划
- 探究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的相关思考
- 农场社区生态公园的园林规划与设计
- 园林规划设计中的3S技术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