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8 MB
  • 2022-05-13 10:11:31 发布

(参考)日本城市绿化规划分析及其借鉴

  • 8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日本城市绿化规划分析及其借鉴摘要在充斥着钢筋混凝土的现代都市,绿化作为美化城市的重要手段,不仅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其净化空气的作用给人们提供了新鲜的空气,同时绿化能够调节气候,减少噪音创造和谐舒适的人居环境,绿化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不胜枚举。日本是个绿化行业相当发达的国家,有“绿化王国”的美誉。日本的绿化项目非常多,比如屋顶绿化、都市公园的建设等等。日本对于城市绿地的维持与保护相当重视,在各大城市的政府公开信息中市政建设一栏都可以下载到绿地建设规划,包含该城市的绿化保护制度、未来发展方向等等。从绿化建设规划我们可以了解这个城市的绿化发展现状、改善措施以及计划实施后预期的目标等。上海多年来致力于绿化建设,绿化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人均公共绿地从原本的一张报纸发展到现在的一间房。但是上海当前绿化形式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绿化分布不均匀,搞绿化多是种草而非植树,引进的植物过分注重美观而不考虑上海气候地域是否适宜生长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在2001年年底上海也颁布了《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详细分析了多年来绿化发展现状以及主要问题,明确了今后上海绿化发展方向。在规划实施8年后上海绿化发展可谓进步神速,然而绿化分布不均,植树比例不高等仍然影响着上海的绿化建设进程。本文通过分析阐述日本绿化建设规划以及日本绿化技术,希望给予上海绿化建设一些建议,提高上海绿化面积及质量,打造健康和谐绿色的人居环境。关键字:日本绿化规划、屋顶绿化、城市公园、海上森林、绿税35\nAbstractInthemoderncity,wearesurroundedbyreinforcedconcrete.Greenisanimportantmeansofbeautifyingthecity.GreennotonlyImprovesourlivingenvironment,butalsobringsusfreshair.Greencanalsoadjusttoclimateandreducenoise.Greenbenefitsusalot.Itcreatesaharmoniousandcomfortablelivingenvironment.Japanhaswell-developedgreenindustry.WecallJapan“TheGreenKingdom”.TherearelotsofgreenprojectsinJapan,suchasplantingroof,citypark.Japanattachesconsiderableimportancetothegreenspacemaintenanceandimprovement.InJapan,cities’greenmasterplansopentothepublic,everypeoplecandownloadtheplan.Fromtheplanwecanlearngreenbuildingdevelopmentstatus,improvementsandtheexpectedgoals.Shanghaihasbeencommittedtogreenbuildingforalongtime,andwehavemadegreatachievements.Percapitapublicgreenlandhaschangedfromapiecepapertoaroom.Howevertherearestillalotofproblemsinourgreenbuilding,suchastheunevendistributionofgreenspace,plantgreengrassmorethanplantingtrees,etc.Attheendof2001,Shanghaipromulgatedthe"ShanghaiUrbanGreenSpaceSystemPlanning(2002-2020)".Theplananalyzesofthedevelopmentstatusofgreenandthemainissues.ItalsosetacleardirectionforfuturedevelopmentofShanghaiGreen.TheSchemehasbeenunderimplementationfor8years,andwehavemaderapidprogress.However,theunevendistributionofgreen,lowlevelgreenimpactsheavilyontheproportionofShanghai'sgreenbuildingprocess.ThispaperanalyzesJapanesegreenmasterplanandJapanesegreentechnology.IwanttogivesomesuggestionsforShanghaigreenbuildingtoimprovethegreenareaandthequalityofthegreenbuilding.Ihopetocreateagreenkingdommakingourlivingenvironmentmorehealthyandharmonious.KedWords:greenmasterplan;plantingroof;citypark;maritimeforests;greentax.35\n目录1前言51.1选题背景与意义51.2国内外研究进展51.3本文目标及研究方法61.3.1本文目标61.3.2研究方法62日本绿化建设规划62.1日本各大城市的绿化建设规划62.1.1绿税——横滨62.1.2身边绿化——大阪82.1.3绿地的区域划分——神户102.1.4绿化地域制度——名古屋122.2《绿色东京10年计划》142.2.1《绿色东京10年计划》所展现的十年后的东京景象142.2.2为了实现绿色东京的目标,《10年计划》提出了4点方针142.2.3实施《绿色东京10年计划》三年后成效192.3日本绿化技术展示及应用202.3.1屋顶绿化建设202.3.2东京“海之森”223日本绿化建设规划分析及其对上海绿化建设的借鉴意义233.1日本绿化建设规划分析233.1.1日本各大城市绿化建设规划分析233.1.2《绿色东京10年计划》分析263.2日本绿化技术与规划在上海的可行性分析263.2.1上海绿化现状以及总体布局263.2.1上海屋顶绿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2735\n3.2.2日本特色绿化规划在上海的可行性分析274结论与建议304.1结论304.2建议305参考文献316致谢3335\n1前言1.1选题背景与意义经过多年的绿化建设,上海已经拥有多个大型的公用绿地,而人均公共绿地也大幅度扩大,进步不可谓不显著。人们在购买住房时总是会考虑很多因素,绿化建设以及景观绿化也被列为一个重要因素。可见绿化不仅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环境,而且从某些层次上可以代表一个区域环境的好坏。不可否认上海在绿化建设方面的发展是飞速的,然而要将上海打造成更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态城市,我们仍需要更多的实践以及努力。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森林覆盖率却在65%以上[1],是全世界绿化最好的国家之一,而且日本的绿化更多意味的是植树而不仅仅是种草。日本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但其绿化普及率如此之高在于他们懂得见缝插针,利用所有能够利用的空间种植植物。在东京“空中绿地”已成为一道美丽的绿色风景线,漫步街头时不时抬头便能望见从屋顶延展出的枝枝叶叶,给充斥着钢筋混凝土的城市增添了勃勃生机。[2]作为海边都市的上海许多地域气候条件与日本几个大城市相似,在城市绿化建设方面可以扬长避短,借鉴日本出色的绿化推进措施应用于自身绿化建设,加快绿化发展为上海市民营造更舒适和谐的生活与工作环境。1.2国内外研究进展上海近年来大力发展绿化建设,建造了市内的延中绿地、江湾绿地等大型绿地以扩大上海的绿地面积。但不可否认上海绿化主要还是集中在浦东及内环线以外区域,中心城区绿化面积很小。同样是人口密度较高的北京来说,在绿化布局的合理性以及绿化面积上都比上海好很多。日本是个人稠地狭的国家,也曾经是光山秃岭、遍地荒芜,然而现今却有着“绿色王国”的美誉。日本人利用各种空间资源用绿色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拿屋顶绿化来说,东京屋顶绿化已达14%,而上海屋顶绿化仅占可绿化屋顶的0.19%。35\n1.3本文目标及研究方法1.3.1本文目标(1)分析阐述日本各大城市绿化建设规划特点(2)介绍日本绿化技术以及其应用。(3)对比分析上海绿地规划,结合上海各方面条件分析日本制度以及技术应用的可行性。1.3.2研究方法(1)查找文献图书馆以及电子数据库中查找文献,浏览网页资料,了解日本及上海的绿化发展以及相关的绿化技术。(2)查看日本政府公开文件登录日本各大城市的政府网站,寻找绿化建设规划,浏览翻译有用资料,了解日本绿化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35\n2日本绿化建设规划2.1日本各大城市的绿化建设规划日本各大城市政府相关文件、城市建设规划等都在政府网站公开发布,市民都能随意浏览下载。其中绿化建设规划甚为人们关注,从规划中可以了解这个城市的绿化现状以及将来的绿化发展方向,规划为居民、企业、社会团体开展绿化工作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2.1.1绿税——横滨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粗放的经济结构,资源的地利用率,生产技术、工艺流程落后,高能耗重污染企业的飞速崛起等问题导致了大气、土壤、水源的重度污染。同时人口的迅猛增长带来了日渐增大的城市生活垃圾量。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天灾频发,生态恶化。以征收环境税限制企业对环境的破坏同时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入逐渐被提上了议事日程[3]。横滨的“绿税”不是“绿色税”的简称,也不是“环境税”的别称,就用途来说可以称为“绿地保全税”。横滨每年绿地总量一直在减少,每年大约有100公顷的山林与农地在消失。图1横滨绿地覆盖率不断减少35\n虽然横滨在城市规划法中对于市区街道的调整、改建都是有计划的,然而所有的土地利用都规划好是不太现实的,必须要有特定的绿化保全推进措施用以阻止城市绿地进一步减少,将绿地环绕的横滨传承给后代。同时由于横滨多数绿地紧靠私人用地,在保护和管理上相当困难,于是横滨政府提出了《横滨绿化推进计划》。这个计划包含三大措施:保护树林地、保护农地、扩大绿地规模[4]。表1横滨树林地保护的措施内容措施内容保护树林地继续保护进一步完善绿地保全制度推进维护与管理实行间伐、打造安全明亮的森林培育森林建设保护的人才,培养护林人员促进活用实行树枝再利用,粉碎用作化肥等,推动森林资源循环利用担保措施募集森林保护基金保护农地继续保护扩大生产绿地规模,建设农业公园振兴农业支持开设收获体验农园,实行自产自销保全农地水田保全对策建设考虑周边环境的生产地培养保护者促进安定的借贷方法,保证农地出借者的权益担保措施保护质量好的农地扩大绿地规模推进绿化扩展公共设施绿化建设,鼓励民有地绿化建设增加行道树,并进行有效的保护管理适当降低固定资产税额,引导民有绿地建设而为了实行这三项举措必须要有一定的财政支持,“横滨绿税”应运而生。绿税的课税方式表现在市民税的上升,将均等割额((1)均等割额:指住民税基本金部分中统一包含的税额(市街道居民税3000日元,道府县民税1000日元。对于法人是根据从业者人数以及资本金额度,征收5万至300万日元不等)。)从原来的3000日元上调至3900日元,而针对法人则是在现行均等税的基础上上调9%。年税收规模约24亿日元,这些税收的用途在于:(1)保护现有的公共树林地以及农地(2)推进绿化建设,扩大绿化面积35\n(1)加强现有的绿地管理并且提高绿地的质量(2)鼓励市民参与绿化推进计划同时考虑到目前日本严峻的经济状况,虽然保护绿地扩大绿化势在必行,但对于尚且无法负担课税的法人可以从第三年开始再征收税款。2.1.2身边绿化——大阪大阪市对于绿地的作用归纳为以下几点:(1)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的核心,给市民提供休养、散步、运动等闲暇活动场所之外,同时作为市民人与人之间接触交流的场所,在丰富市民文娱生活上承担重要作用。(2)提高都市的防灾性像都市公园之类的绿色开放区域可以在发生灾害时作为避难场所,并提供急救设施的放置空间,给救助提供活动空间,同时绿地可以防止火灾蔓延降低灾害损失。(3)形成生机勃勃的都市景观绿地能够使人们心灵的放松,演绎季节的转变,形成独特的都市景观。(4)改善城市环境绿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气温、日照与风等微环境,缓解城市热岛现象,净化大气提供充沛氧气,另外能够防尘防噪,给人类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5)保护自然环境城市绿地作为生物栖息之地能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形成人与自然共生的城市生态环境。另外道路与河道边的绿化形成“绿网”给予各种生物休憩活动的场所。(6)形成大阪市特有的文化绿地突出了大阪的地域特性,同大阪的水景等历史文化遗产形成一体,展现大阪特有的水都文化。(7)塑造充满朝气的都市形象以大规模公园为代表的绿地不仅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放松身心,同时作为大阪观光景点带动经济发展,塑造活跃的都市氛围。(8)提高城市形象35\n绿地将道路、河流、铁路等作为城市骨架的元素一体化,给市民以及访客简单明快的都市印象,提高了大阪的城市形象。(1)社区文化的形成街道因绿色以及鲜花的装点而更美丽舒适,市民能够亲身参与社区活动,在形成地域特有文化的同时更加强了市民对社区的情感。不难看出大阪很重视人与自然的交流,极力推动绿色文化的发展,并且根据大阪基本绿化规划,展开了多项绿化推进措施[5]。表2大阪绿化措施措施内容建设身边绿化推进街道临近公园等的建设,提高防灾效用及休憩娱乐价值。推动绿化建设以营造安全安心的人居环境为了防范犯罪事故等的发生,增设照明设施,打造夜晚也能令人安心的公园。建设舒适公园,取消公园出入口的地段差,使得阶梯更缓,在重点区域建设无障碍设施。为了确保地震时维持居民生活的饮用水,在大型公园设置耐震的贮水槽,充分发挥避难场所的机能。推动绿化建设以应对热岛效应推广绿化实验成功的案例,扩大绿地范围。鼓励民间建筑物建设屋顶壁面绿化,推广建设区役所等政府建筑的屋顶壁面建设。建设公园停车场绿地,采用对环境有益的地被植物覆盖停车场。建设学校运动场草地,推动地域交流,提供环境学习的场所。在大型运动场地中,建设资源节约的设施。推动环境绿化事业将市公园作为环境学习的场所积极利用,推动环境教育。35\n2.1.3绿地的区域划分——神户图2神户绿化覆盖率(2005年)神户市绿化覆盖率68.5%,也就是说全市近7成的地域为绿化所覆盖。2009年末,神户市有公园1598座,平均每个市民拥有公园绿地16.97m2。神户根据其地形地貌以及绿化现状将城市绿化分为三大块。六甲山脉以及丹生山脉等山体形成“绿化地区”;六甲山脉南侧的市区郊外城镇、公园、河川绿地形成“街道地区”;农地、村落等生产地、自然环境良好的地区为“田园地区”[6]。l绿化地区:六甲山脉和帝释、丹生山脉等山体形成神户的绿色骨架,又被称为“绿化圣域”。l街道地区:又分为市街区、郊区、海边区域。市街区位于六甲山南部,在经历了水灾、震灾、战争等多重灾害渐渐复苏的区域,主要绿化是公园、绿地、行道树、河川绿化以及一些民有地绿化。郊区是神户西北方丘陵地,在经济高度成长期((2)1955年到1973年为日本经济高度成长期,日本二战战败后经济迅速衰退,陷入极度的危机当中,这时期占领军领导开始进行经济改革,经济平均增长率约为9.2%。)被开发形成大规模的居民住宅区,同样分布有公园、行道树、公共绿地另外还有居住区内的庭园等。海边区域在濑户内海,成片的白砂青松与神户港区形成特有的海滨景观。35\nl田园地区:西北神户地区有广袤的田地、村落,拥有贵重的田园景观和充沛的自然资源。这是人和自然共生的地方,该地区实行振兴农业、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保全农村景观,推动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交流。神户对于绿化区内可进行的活动根据重要度与保护度将“绿化地区”又进行了划分,将“绿化圣域”划分成三种区域:绿地保存区域、绿地保全区域、以及绿地育成区域。(1)绿地保存区域是指不仅在观赏以及自然环境层面作用机能良好,在防灾角度上作用极大必须保护的重要区域。(2)绿地保全区域是指作用机能仅次于绿地的保存区域的地块。(3)绿地育成区域是指作用排在绿地保全区域之后,且能够改造的区域。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的重要度与保护度做出了一定的规定:在保存区域除了绿地法与公园法许可其他所有会对绿地造成影响的行为((3)对绿地造成影响的行为:在绿地建造住房,砍伐树木,开采土石等会改土地性质的活动。)都被禁止;在保全区域以及育成区域在许可条件允许下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行为,但要确保一定覆盖率的树林地以及自然地[7]。表3保全区域以及育成区域开发的许可标准许可标准区域绿地保全区域绿地育成区域保全、育成区域共通处树林地率自然地率树林地率自然地率树林地配置面积在5公顷以上的高尔夫球场及室外娱乐场所75%以上45%以上65%以上40%以上该区域外部应有30平方米以上的树林地,20平方米的自然地。面积在5公顷以上的产业设施场所60%以上35%以上50%以上30%以上该区域外应有30平方米的树林地。上述之外50%以上30%以上40%以上25%以上该区域应根据周边情况配有适当的树林地。35\n2.1.4绿化地域制度——名古屋(1)实行地域制度的背景2000年至05年名古屋的绿化覆盖率在不断减少,树林地每年减少12公顷,草地每年3公顷,农地每年22公顷,每年约要失去37公顷绿地。另外虽然当前不断增加行道树拓展绿地面积,但由于财政等方面的问题很难填平公共绿地持续减少的缺口。于是在这个背景下名古屋开始实行《绿化地域制度》。制度规定一定占地规模以上的新增、改建建筑物,必须建设有一定面积的绿化,并且在都市绿地法中将其义务化[8]。表4《绿化地域制度》内容区域限制最高建蔽率((4)建蔽率:指单层建筑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值。)建设用地面积必须绿化的面积根据的法令市区50%以下300m2以上建设用地面积的20%以上都市绿地法市区50%至60%300m2以上建设用地面积的15%以上都市绿地法市区60%至80%500m2以上建设用地面积的10%以上都市绿地法市区80%以上500m2以上建设用地面积的10%以上绿化街道条例非市区-1000m2以上建设用地面积的20%以上绿化街道条例(2)绿化地域申请实际情况在该制度实行1年后总计申请书达1449件,然而这与预期的2500件相距甚远。主要是2008年受到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建设项目减少,建筑规模也随之缩小等等原因所致。总计申请规模522436m2,确保了50公顷的新增绿地已超过了之前所说每年失去绿地37公顷。当然绿化面积60%都是草地与地被植物所占,但树木种植比例也是相当高的,可见新增绿化面积的含金量是很高的[9]。表5绿化种类统计绿化种类绿化件数(件)1449绿化面积(m2)35\n件中所占比例(%)新增绿化所占比例(%)树木88360.9177,97534.1草地、地被植物(停车场绿化)1,207(240)83.3(16.6)315,938(22,501)60.5(4.3)花坛835.73,3330.6池、水20.1200.0屋顶绿化(薄层绿化)90(59)6.2(4.1)18,106(13,314)3.5(2.5)壁面绿化493.42,2330.4园区道路、土路29920.64,8310.9合计--522,436100.0表6根据建筑物用途统计绿化比例建筑物用途申请件数(件)申请比例(%)绿化面积(m2)新增绿化比例(%)私人住宅38126.342,0818.1集体住宅、长屋57639.894,76218.1医院、诊所352.46,7271.3商店845.819,0973.7事务所674.626,4895.0工厂412.839,4327.5幼稚园、学校130.918,5963.6其他25217.4275,25252.7合计1449100.0255,436100.0(3)绿化区域制度的成果由于城市街道化的影响绿化必然不断减少,而绿化区域制度确保了市街化过程中绿地面积不会减少。举例来说,通常很难保证的便利店、药店等商店也都能建设小型的草地。另外地面铺沥青的停车场在夏日强光的照射下酷热难耐,而草地铺设的停车场是光照积存的力量减弱,成为景观的同时给人们营造更适宜居住的环境。35\n2.2《绿色东京10年计划》东京是日本的首都,亚洲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二大城市,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地域以及人口限制,东京人均绿化面积并不高,但绿化率是相当好的。东京政府很注重绿地方面的建设,致力于为市民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东京在江户时代时绿水环绕,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东京绿化越来越少。针对绿化不断减少的现象,东京相继提出了《绿化建设规划》、《绿地倍增计划》、《东京绿地计划》等等绿地建设以及保护措施,但成效并不是很显著,在2007年东京又提出了《绿色东京10年计划》,希望恢复绿水环绕的东京街道。2.2.1《绿色东京10年计划》所展现的十年后的东京景象(1)一块块绿地被行道树连接起来,形成“绿网”(2)在东京出现同皇宫一样大小的绿岛(即“海之森”)(3)建设新的1000公顷绿地(包括1500个球场)(4)抓紧所有搞绿化机会,动员东京全体展开绿色行动(5)在东京都内增加100万棵行道树2.2.2为了实现绿色东京的目标,《10年计划》提出了4点方针(1)以市民与企业为主人公展开“绿色行动”为了再现绿色环绕的东京,每个市民都必须关心绿化、种植绿化并且保护绿化。恢复东京成长过程中失去的绿色也意味着回到“故乡”。每个人怀着对故乡绿色的思念以及感激之情是建设绿色都市的基础。另外,为了实现绿色东京光靠市民的努力是不够的,企业的力量也是不可缺的。市民、企业等所有社会主体共同建设绿化,发起全社会的绿色行动。35\n表7市民与企业为主体开展“绿色行动”市民积极植树提高每个市民对绿化的关心度,强化意识,多开展植树活动。在孩子诞生、结婚、贺寿等活动中植树,使得绿色具有纪念意义,提高市民植树的积极性。在各种建设活动中,提供各种机会给市民进行植树活动。推进民有地的绿化建设市民、企业共同建设“海之森”“海之森”是中央堤内侧填埋场新建的公园“海之森”的建设将尽快推出针对个人的小型募集资金口,市民可以参与。另外也将推出基础苗木和设施建设等各种运营方面的活动,鼓励市民、企业共同参与建设活动。推出绿色资金募集制度市民、企业等社会主体全面展开绿色行动,07年秋季创设新的绿色基金制度。新的绿色基金对于市民以及企业来说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参与。具体是指根据捐赠金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待,同时记录捐赠者姓名、介绍捐赠企业等多种形式。探讨基金同文化、体育运动等活动的联系。民间事业者自主进行绿化行动民间事业者自主进行绿化行动的先进性、榜样性的事例给予公开表彰。扩大自主绿化行动,并提出绿化行动之后的维持管理方式。表彰价格低廉却高效的绿化技术、开展绿化研讨会、举行先进绿化技术展示会、普及绿化先进技术、鼓励民间事业者的自主绿化活动。(1)以增加行道树等方法扩展绿网东京绿化发展至今,已有皇居外院、代代木公园等具有一定规模的绿地,然而现在尚不能很好地将这些绿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为了使绿色环绕的东京都再生,在推进“绿网”建设的同时,建设更多绿地是东京全体必须采取的措施。图3道路改建过程中在已有的高木间种植中木35\n表8“环境轴”建设措施在推进无电线杆化路面建设的同时增加种植行道树。05年末东京有48万棵行道树,在对已有路面进行无电线杆化等改建过程中种植树木,10年70万棵行道树,到15年增加到100万棵行道树。在新建道路种植“高木”,在已有道路“高木”间种植“中木”,根据地域特性建设多种绿地。种植、保护行道树的同时,结合区域规划已经在开发事业,形成线面一体的格局。中心城区在2015年完成无电线杆化。在这之外的商业区域中心地块推进无电线杆化。这些无电线杆的道路种植行道树,建设更成熟、价值更高的绿化道路。都市、海上公园今后4年新建180公顷以上并推进水边绿化。都立公园以及区街道公园等在10年底新建150公顷,15年新建300公顷。推进“海之森”公园建设,同时建设临海街道公园建设,10年新建30公顷。在河流旁建设堤岸绿化,改建济河川环境,推进东京港运河绿化建设。道路建设同时拓宽绿色空间联结展开“环境轴”环境轴是指公园绿地、道路绿化、河川绿化以及街道绿化联结起来的绿化空间。在中心道路以及环状二号线的建设中,尽早采取措施拓展绿色。选定区域落实计划,尽早形成“都市绿网”。图4“环境轴”建成图35\n(1)以校园绿化为核心建设绿色据点为了建设孩子们身边绿化,推进公立中小学、还有幼稚园、保育所、私立学校等校园草地建设。学校校园的草地不仅能够有改善热环境、防止沙尘等作用,同时激发孩子们的运动欲、稳定情绪,更进一步可以增进地域交流。推进校园草地建设,不仅需要儿童及教师的热情,同时需要家长与街道等的理解与支持。当然也需要专家的帮助。表9校园“草地化”的价值少年儿童的想法草地松松软软的很舒服。摔倒了也不痛。家长的观点有了草地孩子能经常出去玩。在家里,孩子经常会说学校里的事。孩子变得很喜欢去学校。教师的看法草地能有效地稳定孩子们的情绪。从数据来看,孩子们受伤的情况确实大幅度减少了。表10推进校园“草地化”的相关措施设立草地管理组织与“草地支援团”校园“草地化”关键在于实行专家在维持管理方面的适宜建议以及活用当地力量,建设绿地维持管理组织。构建校园草地相关专家的登录、介绍、派遣系统。为了切实反映实施社区街道的支援对策,组成“草地支援团”。设立学校以及专家等构成的校园草地促进协议会近年来儿童室外活动机会不断减少,体力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运动能力低下、无法保持集中力等问题不断产生。针对以上问题,专门设置了“关注学生健康、提高体力的校园草地化促进协议会”。该协会探讨校园草地对于学生身心的影响及效果、校园草地化课题解决方向、构筑相关者网络、增进学生健康、加强体力的措施等课题。在幼稚园、保育所、私立学校等展开草地化活动校园草地化不仅仅限定在公立中小学。从幼年期接触草地能够更早地进行环境教育,关注儿童健康、加强幼儿体力。因此不仅是公立中小学,幼稚园、保育所都应该积极推进校园草地建设。35\n(1)尽可能扩大绿地并且保护现有绿地为了使绿色更贴近生活,更充分地享受绿色带来的好处,尽可能利用所有空间种植绿色植物,增加优质的、日常的绿化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东京市区正面临着贵重的农地、宅地防风林不断丧失的危机,保护这些区域也是目前相当紧急的课题[10]。表11利用各种空间扩大绿地、保护绿地利用“缝隙空间”新建400公顷绿地针对新增同改建建筑,强化绿化计划书制度的标准,推进绿化进程。彻底推进“缝隙空间((5)缝隙空间:屋顶、墙壁、没有利用土地、停车场、铁道用地等可以种植绿化的区域)”绿化建设。结合“能源节约、能源循环方针”并考虑建筑结构等,新建高质量绿地。在出借未利用的都有地停车场时,以绿化建设为条件最大限度利用自有资源,积极推进绿化建设。表彰民间事业者先进榜样工作,介绍先进绿化技术、实施“订单式捐赠”,促进民间事业者的自主绿化活动。强化绿化引导和规定认定、表彰优秀的绿化规划以及案例,建设能够改善景观、缓解热岛现象的高质量绿地。强化绿化规划制度,提高新建与改建建筑物的绿化标准。现有建筑绿化工作、保护与维护的经费问题使得一系列方案无法立即实施。因此针对屋顶绿化等评价优秀的对象给予税制上一定的优惠待遇以推进屋顶绿化建设。活用并强化市区街道绿地宅地防风林、街道剩余绿地在买卖的过程中不断损失。因此东京提高公共绿地面积标准、修订残留绿地规定、提高自然保护条例中的开发许可规定的标准,并导入开发后的维持管理措施。对于急需保全的绿地,将其列入都市规划中。东京市内农地以每10年失去1400公顷的速度不断减少。为此探讨建立农业体验农园、建设散步道路,将农民与市民联合起来,活用都市农地。将住宅区域及一部分农地作为居民公共活动场所签订租借契约,将农地作为都市规划设施,确保农地空间。35\n将农地设施、用地、防风林作为农地一部分保全,降低税率。森林、丘陵绿地的再生与保护将荒废的多摩人工林转变为针叶、阔叶混交森林,推进森林再生。调整森林内鹿群数量,恢复森林机能。积极展开企业与绿色生命组织的绿化保全活动,改善绿地质量,提供市民参与活动的机会。强调绿化的重要性,防止不法行为,提高森林利用率,融合人与自然。图5农业体验园2.2.3实施《绿色东京10年计划》三年后成效在《〈绿色东京10年计划〉实施状况2010》详细陈述了三年来东京在绿化建设各方面的成果以及所展开的活动,同时列有各个项目预算。07、08、09三年间共募集5亿6千万日元作为“绿色东京建设基金”。绿色东京建设基金的用途:(1)建设“海之森”(2)增加行道树(3)建造花粉比较少的森林(4)推进校园草地化计划实施后的三年间,东京在海之森植树面积、增加得行道树、以及新增绿地总共约有300公顷。建设海之森7公顷,行道树增加到60万株,新建都市公园170公顷,海上公园17公顷,新建河边绿化18公顷。新建屋顶绿化45公顷,都市设施绿化18公顷,民间自主绿化10公顷,增加校园草地36公顷。35\n从现有数据上来看,《东京绿色10计划》实施情况良好,进展比较顺利[11]。2.3日本绿化技术展示及应用2.3.1屋顶绿化建设屋顶绿化是指以缓解热岛效应以及提高隔热材料绝热性能为目的,在建筑物顶部种植树绿色植物[12]。在日本绿化条例等绿化推进政策的作用下,许多大企业以及政府建筑已经不断在普及屋顶绿化,但由于初期诸多的维持与管理,民居、公寓等建筑屋顶尚未普及。屋顶绿化作用众多,除了缓解热岛效应提高绝热性能之外,可以保护建筑物提高耐久性,同时可以起到良好的隔绝噪音的作用,并对雨水有较好的保水作用。同屋顶绿化相对还有建筑物墙壁的绿化即壁面绿化,作为高速公路的防音壁被大量地使用[13]。表12屋顶绿化作用直接作用社会作用改善身边环境作用经济作用改善城市环境作用物理方面:缓和微气象@减少噪音保护建筑物的作用:防止防水层由于酸雨及紫外线作用被破坏减轻温度变化对建筑物的影响创造低负荷型城市改善城市气象(缓解热岛效应、防止过度干燥)节约资源净化城市大气减缓雨水流动身心方面:提升安全感园艺疗法创造情操与环境教育场所节约能源作用:减缓夏季温度上升,冬季保温宣传作用:装饰建筑物屋顶花园创造共生型城市提高城市与自然和谐度形成都市景观提高城市舒适度创造新的绿色空间防水、绝热:防止火焰蔓延在火灾中保护建筑物利用闲置空间作为员工的福利设施35\n屋顶绿化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建设时需要考虑众多问题,比如防水、承重、植物的管理以及资金问题,同地面绿化相比起需要更多技术支持以及资金成本。东京为了确保在有限的土地上拥有一定的绿地,实行了《屋顶绿化义务化制度》。制度规定凡新建或改建1000m2以上的民间设施或是占地250m2以上的公共设施时,都必须保证建筑物屋顶20%为绿化所覆盖。同时采取《容积率缓和制度》,对于建有屋顶绿化的建筑物一定程度上放松容积率((6)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容积率越高,居民的舒适度越低,反之则舒适度越高。)的限制。对于屋顶绿化建设良好的企业、组织等政府给予一定的绿化种植补贴,鼓励市民自发扩展绿地[14]。图6大阪市中央体育馆在屋顶绿化建设方面大阪也相当先进,位于大阪市港区的大阪中央体育馆占地123,986m2,整个建筑屋顶被绿化所覆盖,作为公园向民众开放。所有运动设施均设置在地下。屋顶上方考虑到要设置有起伏变化的绿地公园,铺了厚约1m的土壤,种植树木有常绿高、低木,落叶高、低木等。建筑采用了自然换气系统充分发挥绝热功能及恒温效果,同时以采光井((7)采光井亦称“窗井”。地下室外及半地下室两侧外墙采光口外设的井式结构物。采光井的作用主要是解决建筑内个别房间采光不好的问题。)技术确保自然采光以及自然通风,打造自然亲和型的体育馆[15]。35\n2.3.2东京“海之森”图7东京“海之森”风道中央防波堤埋立处位于东京湾,由大量垃圾与泥土埋积而成。东京构想在这块高约30米的垃圾山上种植苗木,多年后形成美丽的海上森林。而这些苗木由市民以及民间企业捐赠的资金购买种植。这块填埋处是1973年至1987年间1230万吨垃圾堆埋而成,面积约为88平方千米,计划种植米槠、红楠、朴树等苗木共计48万株[16]。在《绿色东京10计划》中规划以这片“海之森”作为起点,后面相继是御台场、晴海、筑地、皇居、新宿御苑、明治神宫等大型绿地,由行道树所联结形成“绿网”。而这个连续的绿化带,有将海风导向东京都心的功能,由于绿地作用而降温的海风,可以有效地缓解东京中心城区的热岛效应。“海之森”35\n的建设很注重资源循环这个概念,将东京都内公园里的树木以及行道树等定期修剪下来的枝叶堆肥同因建设转移的土壤混合作为“海之森”的表层土壤,不仅达到资源循环的效果,形成的表层土壤肥力相当高适合植物生长[17]。3日本绿化建设规划分析及其对上海绿化建设的借鉴意义3.1日本绿化建设规划分析3.1.1日本各大城市绿化建设规划分析横滨是日本第三大城市,同时由于其临近东京作为中转站向全国各地运输货物是日本最大的港口。横滨市作为世界十大绿化名城之一,拥有1200多座大型公园,街道两旁绿树成荫[18]。一个城市要搞好绿化,除了有好的规划,相对应的资金支持也是重中之重。横滨市即使已经拥有令人称羡的绿化,仍然将绿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为弥补资金的缺陷特意设置了“绿税”。“绿税”的征收对于正经受金融危机的横滨既有利又有弊。利在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横滨政府经济压力,不耽误横滨市的绿化建设。弊在于加重了横滨市民以及企业的经济负担,可能对发展不良的企业以及穷困的市民造成困扰。当然绿化专项税收的设立,不仅给政府压力,也便于市民监督政府是否确实将税收用于绿化建设上。大阪是日本经济、贸易和文化中心,城市面积有1/10为水域故有“水都”之称。大阪将绿化的功能提高到文化层次,良好的绿化建设可以提高城市形象,充分展现大阪独特的“绿,水,人”相结合的都市魅力。大阪注重身边绿化建设,意在打造绿水环绕充满活力的城市。日本向来地震多发,而且日本相当多的住房都是木质结构,震后火灾可能造成大范围的火灾,绿地的防灾功用被提到相当高的层次[19]。大阪致力于身边绿化建设,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憩娱乐场所,同时为市民在遭遇灾害时有更多的避难场所可以就近避难,大大降低了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使得约2%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瞬间消失,6500人死亡,地震引发的火灾等自然灾害更是对日本关西地区造成重创,促使日本致力于市政交通环境的防灾建设,十几年来在公园绿地均考虑到其防火防灾功用。2011年3月11日的东日本大地震,给刚经历金融危机正处于“复苏期”的日本雪上加霜。灾害造成1.335\n万人死亡,近1.5万人失踪,一半以上核电供应中断,而日本35%的电力来自核能,导致包括首都圈在内1都8县实行轮流停电,其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计[20]。其实真正因地震而亡的人数远远不及地震引发的超大海啸所导致的伤亡,人们可以在公园绿地躲避地震却无法逃过海啸的冲击。经此一劫相信日本在建设绿化时,更重视起海防林的建设。当然海防林并不能完全阻挡住海啸,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可以损耗海啸的部分能量[21]。要最大程度上降低海啸还是要建立健全的海啸预警机制并加强沿海市民的防范意识。神户是日本第六大城市,位于日本中部,被誉为日本“西海正门”。神户在经历了1995年阪神大地震中,城市绿地的存在有效地防止了地震引发的火灾蔓延,避免灾情加重,震后十几年来复苏速度相当快。神户按土地功能将其分为三大地区,不同地区发展不同绿化,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各地区所长。神户市绿化覆盖率相当高即使是市区也有32.9%,而对于山脉等地区进行保全、保存、育成的划分,能够有效地突出绿化保护重点,保障基础绿化地域不被城市化进程所吞噬。图8阪神大地震中防止火灾蔓延(大国公园)名古屋位于京都以及东京之间,又被称为“中京”,是日本第四大城市。名古屋2008年10月31日开始实行《绿化地域制度》,将绿化建设义务化制度化,从法律法规的层次上保障基础绿化实施,很有效地推动名古屋绿化发展。在制度实行后一年,名古屋市绿化发展趋势良好,从表4的统计数据看,草地绿化占了总新增绿化面积的60%多,草地绿化相较植树等绿化廉价且易于种植,然而名古屋市树木种植所占比例也是比较高的,从新增绿化质量上来讲还是不错的。从表5的统计数据看,名古屋市住宅区的绿化申请比例比较高,能够很有效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营造和谐的都市氛围。35\n3.1.2《绿色东京10年计划》分析东京作为日本首都,在各个建设方面都处于日本领先位置,尤其对于绿化建设相当重视。《绿色东京10年计划》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绿化系统规划,从各个方面考虑以打造绿色的东京。长期以来日本在城市绿化建设方面主要以建设公园绿地为主,对国有其他绿地以保护为主,1979年以来东京公园绿地建成面积以每年10%增长[22]。从规划中可以了解到东京绿化今后的发展,扩展新的土地资源建设海上森林公园,注重街道绿化建设拓宽城市“绿网”线路,并且发动全体市民共同参与到绿化建设中。东京提倡以市民以及企业为主角,大规模开展绿色行动。充分激发每个市民对于绿化建设的积极性,增设绿色基金以加大绿化建设投入,积极开展植树活动增加绿化面积,同时培养市民爱护绿化的意识。“环境轴”的建设扩大了绿化的覆盖面,从布局上优化了东京都的绿化质量。在路面施工上推动无电柱化,将电线埋入地下,推倒不雅的电线杆种植树木,从而美化市区街道。高低木的相间种植能够很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出土地的价值。东京推广校园草地化,一方面扩大绿化面积美化了校园,给学生打造了舒适的学习环境。同时给学生提供了相对安全的户外活动场所以及身边的环境学习机会。从2010东京绿化统计数据来看,规划实施3年以来东京绿化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这不仅仅是东京政府的功劳,更是在市民爱绿护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下积极参与绿化建设,才能支持《绿色东京10年计划》稳步推进与发展。3.2日本绿化技术与规划在上海的可行性分析3.2.1上海绿化现状以及总体布局上海从98年开始实施每个街道至少建设一块5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绿地,当前已有140块。99年实施每个街道至少建设一块3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绿地,当前已有120块。2000年开始实施中心城每个区至少建设一块4公顷以上的大型公共绿地,现已有20多块。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人均绿化面积已经超过1235\n平方米,甚至超过了东京。这并不意味着上海绿化比东京好,东京从绿化率、绿地分布上都较上海好很多。上海当前仍存在很多问题:绿化布局不够合理,公园、绿地、林地分布不均匀,绿化水平不高,缺乏大型生态林地,绿化建设平均投入不足都导致上海绿化水平提升不快。而且上海在绿化管理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手段[23]。规划将城市化地区各级公共绿地作为核心,而郊区则以大型生态林地为主体,“主体”与“核心”通过行道树、河流等网络联结相互作用形成市域绿化大循环,而市域绿化总体布局为“环、楔、廊、园、林”。郊区、外环环线180公里,规划两侧各500米的森林带。市中心建设8块楔形绿地,扩大绿化面积[24]。规划要求上海建设河道绿化与道路绿化,形成防护绿廊。大力发展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提供休憩以及户外活动场所。建设大型生态林地,改善城市环境,保护生态多样性同时可以作为都市景观为都市形象加分。3.2.1上海屋顶绿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目前上海屋顶绿化面积仅占可绿化屋顶的0.19%,同东京14%相比相距甚远。而且现有屋顶绿化多分布于宾馆、疗养院等建筑物上,对于民居屋顶绿化建设相对落后。上海目前拥有2亿m2的屋顶面积,如果能在10%的屋顶上建设绿化,就可以扩大绿化2000万m2,屋顶绿化发展前景广阔。然而上海屋顶绿化发展甚缓,原因很多。虽说国内屋顶绿化在建设技术方面问题并不大,然而群众对于屋顶绿化所能带来的效益了解不多,这给屋顶绿化的推广设置了重重障碍。在屋顶建设绿化,需要得到所有小区业主的同意,然而屋顶在群众眼中就是侵犯了自己的地盘。另外屋顶绿化得不到任何的政府补贴,资金必须靠业主平摊,即使了解屋顶绿化的功能,也鲜有人愿意。而且在屋顶绿化完工后的维持管理上也存在一定问题。在植物环境方面,如果土壤保水性太好使得土壤水分过多会使大量地衣疯长;高层绿地中土壤容易干燥而且易飞散;杂草的修剪运输问题。在设备方面,围石流水渗出;灌水设备出故障草地坏死;池底是平的无法去除泥状沉积物质[25]。在不断城市化的上海,寻找大块土地建设绿化成本将越来越高,要改善上海绿化质量,屋顶绿化的建设迫在眉睫。上海可以借鉴日本将屋顶定义为公共空间,将屋顶绿化纳入市政建设项目中35\n。对于屋顶建设良好的团体、个人给予一定的补贴或是一定程度上抵消部分税款,同时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强调屋顶绿化的功效,激发民众对于屋顶绿化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屋顶绿化的维持管理需要成立专业队伍,攻坚难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3.2.2日本特色绿化规划在上海的可行性分析横滨“绿税”缓解了资金紧张的横滨政府的压力,而且是专项专用,以改善绿化的名义征收的资金便都投入绿化建设。在上海如果设立绿税,个人认为市民反弹会很大。从观念上讲,绿化虽然可以增加生活舒适度,却远没有到设立专项税收的程度。上海人没有达到日本人那种爱绿成痴的地步,当前多数上海人关心的是房价,对于要征收房产税,根据部分网站统计竟然支持的人居多,人们期待通过房产税等方式遏制房价飞涨,虽然大家都清楚效果不会很好。上海人也期待绿化质量的提高,但由于有更迫切的需要存在,房子问题不解决谈何其他。也许保障了住宿问题才会有人去考虑住得是不是好。当然在后期上海建设中,绿税也许可以作为一种筹集资金的方式加大上海绿化建设投入,改善上海生活质量。大阪注重身边绿化建设,关注细节,以打造放松舒适绿地为目标。大阪对于都市公园建设很大程度上考虑其防灾功能,比如设置饮用水槽,如果在上海的公园设置饮水槽,可能公园小卖部饮用水就卖不掉了吧。当然在建设公园绿地考虑其防灾功能,上海也可以做一定的参考,毕竟有备无患。停车场以草地为地面在上海可以大力推广,以草地代替水泥、沥青可以降低路面温度,相信对于汽车轮胎也有一定保护作用。另外从大阪绿化案例中,大阪市中央体育馆给人感触极大。从视觉上、创意上、理念上都给人震撼的效果,美丽壮观的空中花园可以作为一个城市的象征提升城市形象。上海应该多建设这种具有代表性、具有象征意义的绿化景观,提升绿化在民众心中的重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使得民众更重视绿化,积极投入到绿化建设当中。如果能从观念上、精神上提高绿化在市民心中的位置,对于绿化建设维护等都是最好的保障。东京的特色在于其“环境轴”概念以及“海之森”计划。“环境轴”将“绿网”拓宽,扩大了绿化面积。在道路改建过程中在高木之间种植中木,同样能够很好地改善上海的绿化质量。而对于学校草坪的建设,不仅仅是教学需求,同时能够使青少年更加放心愉快地投入户外运动中。上海大部分高校及公办学校校园操场都是35\n草地,而由于草地保养等方面的原因,不少学校无力承担这些费用,仍需要政府大力扶持给学生打造安全的运动场所。上海当前老港垃圾填埋场已经发展到第四期,也许几年后也可以掩上土打造海上森林公园。提到东京“海之森”计划不得不提下其表面覆盖土壤构成,它是将市区内修剪下来的枝叶堆肥后和建设产生土混合而成的,充分体现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日本将这种为了保持树木美观保证树木健康生长而减去的枝叶称为“剪定枝”[26]。这些枝叶有多种利用方式:(1)经粉碎后可以铺于公园小道以及游览人行道上能够防止杂草的生长。(2)将粉碎后的树枝堆肥可以作为有机土壤的改良肥料。以高效的防水性、大量的微生物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病的产生。(3)粉碎后的枝叶在接合剂的作用下热压固定形成刨花板。上海如果能够将这种低消耗又能够循环的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应该能节省更多的林木资源。图9剪定枝日本为了保护日渐流失的农地,相继建设了不少农业体验园,提供给市民尤其是少年儿童体验农园的乐趣。对于爱护绿化的意识应该从小培养起来,上海也可以多建立农林地体验园,给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城市中的少年儿童提供教育娱乐一体的基地,了解平时入口蔬果的生长过程扩展见识的同时,从小培养民众的绿化保护意识,充分意识到绿化的重要性。上海在绿化方面法规条例不够健全,导致城市的绿化新增面积基本都是政府市政设施,当然其实35\n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土地有偿使用的推行致使土地使用者在建设时对于绿化面积只求满足政府的最低绿化标准[27]。在这方面上海可以借鉴名古屋的做法,将绿化义务化细化到每一个建设项目中,必定能够大幅度提高上海绿地面积,改善城市质量。虽然硬性规定会大大地降低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但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是时候考虑建筑设施的环境效益了,上海要想走在国际前沿必须重视绿化对于环境的优化作用以及城市形象的提升作用。上海要提高绿化水平,不能仅仅靠政府,必须要市民、企业联动,积极保护绿化并且参与到绿化的建设当中。上海必须重视绿化方面的教育,从观念上改变市民的想法,将绿化建设当做是大家的事,建设绿色自然和谐的上海。35\n4结论与建议4.1结论日本相当重视绿地建设以及绿化保护,从小就给孩子灌输爱护绿化节约资源等概念,不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很重视环境教育。农林省造林课课长曾经说:“欧美的文化是征服自然地文化,一些发展中国家提出向自然挑战,而日本的传统思想是与大自然共存,在大自然的生长中发展人类自己。这一思想源远流长,扎根于社会基底。”在这种教育背景与思想观念下,日本人详细规划绿地建设提倡绿化保护,以期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环境。日本几大城市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保障城市绿地面积、推动城市绿化发展。横滨从税收下手,以强硬的手法扩大绿化资金储备,有效地提高了横滨市的绿化资金投入。大阪将绿化重点放在身边绿化的建设,以期建设充满绿色文化的都市街道,同时建立健全的绿地防灾设施,打造安全舒适的大阪。神户独特的绿化地域划分,有利于绿化专项建设,提高一个地区的绿化水平从而带动绿化落后地域的绿化发展。名古屋的绿化地域申请制度,在法规层次上规范城市绿化建设,充分验证绿化建设并不单单是政府的工作,也是市民企业的事情。在地面资源有限的城市,屋顶绿化作为扩大绿化面积的主要手段之一为许多城市所研究利用。日本的屋顶绿化已经比较普遍,东京甚至对建筑面积庞大的设施规定必须保证屋顶20%的绿化覆盖率。日本几大城市的绿化建设规划以及绿化技术对于上海绿化建设有很高的借鉴价值,虽然由于政府政策、社会观念、资金投入等问题有些措施难以效仿,但是在细节方面日本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35\n4.2建议上海应该从制度上着手,完善绿化法规条例,细化各项绿化指标,不要仅仅着眼于上海整体层次,要从细微处开发可绿化空间,从根本上改变市区少绿化的现象。分时段划分重点绿化建设区域,政府有针对性地开展绿化活动,提高某一区域的绿化水平从而带动周边绿化发展。对于废弃毒性高的土地如垃圾填埋场,种植树木自然净化土壤的同时形成绿色的风景带美化城市环境。上海应该推广行道树、公园林木等修剪下来的树枝的循环利用,建造资源循环城市。在绿化保护方面,上海应加强绿化管理力度,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规范绿化行业管理。针对上海绿化布局不合理,农、林、公园绿地分布不均匀,在建设绿化环网时可以借鉴东京“环境轴”的概念,不仅仅是行道树的种植同时要加强道路周边绿化建设,拓宽“绿网”的网线,联结各个绿地从而形成循环绿网,进一步提升上海环境质量。充分利用上海屋顶空间,大力发展屋顶绿化,从而弥补地面空间的不足。另外上海应当大力发展绿化行业,培养技术人才同时可以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相关企业、社会团体尤其市政府可以多举办类似植树造林活动,开办绿化讲座,积极鼓励市民参与到绿化建设当中,培养对绿化的情感,将更有益于今后绿化建设与保护。上海也可以建设具有代表性的绿化景观设施,提升上海大都市形象,让市民更重视绿化、保护绿化。注重循环利用绿化资源,打造和谐、美好的生态型都市。35\n5参考文献[1]曹建义.日本的生态建设与绿化方法[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4,4.[2]唐小强.从日本楼顶绿化思考中国楼顶绿化的发展[J].山西建筑.2007,33(6).[3]環境創造局みどりアップ推進課.横浜みどりアップ計画[E].http://www.city.yokohama.lg.jp/kankyo/etc/jyorei/keikaku/mizumidori/.2008-7.[4]横浜市財政局主税部税務課.「緑豊かなまち横浜」の未来のために[E].http://www.city.yokohama.lg.jp/kankyo/etc/jyorei/keikaku/mizumidori/.2010-3-31.[5]大阪市ゆとりとみどり振興局緑化推進部計画課計画グループ.大阪市緑の基本計画[E].http://www.city.osaka.lg.jp/shisei_top/category/893-28-1-0-0.html.2009-3-16.[6]神戸市建設局公園砂防部計画課.神戸市緑の基本計画グリーンコウベ21プラン(改定版)[E].http://www.city.kobe.lg.jp/information/project/construction/green/2010kaitei.html.2000-7.[7]神戸市建設局公園砂防部計画課.緑地の保存区域等における行為許可申請等のあらまし[E].http://www.city.kobe.lg.jp/life/town/flower/img/ryokuti_aramasi.pdf.2006-12.[8]名古屋緑政土木局緑地部緑地計画課緑化指導審査係.緑化地域制度について[E].http://www.city.nagoya.jp/ryokuseidoboku/page/0000008169.html.2011-4.[9]名古屋緑政土木局緑地部緑地計画課緑化指導審査係.緑化地域制度施行1年の実績と傾向について[E].http://www.city.nagoya.jp/ryokuseidoboku/cmsfiles/contents/0000008/8169/sekou1nen.pdf.2010-10-8.[10]東京都.「緑の東京10年プロジェクト」基本方針[E].http://www.kankyo.metro.tokyo.jp/nature/attachement/midori-housin-honbun.pdf.2007-6.[11]東京都.「緑の東京10年プロジェクト」の施策化状況2010[E].http://www.kankyo.metro.tokyo.jp/nature/attachement/midori-sesakuka2010.pdf.2010-3.[12]屋上緑化[E].http://www.roof-garden.org/.2011-5-8.[13]许路,陈宗美.日本鼓励屋顶绿化的相关政策[J].海外传真.2005,10.[14]井上美輝.东京都における屋上绿化のインセンティブィブの実証研究[E].http://www.soc.titech.ac.jp/publication/Theses2008/graduate/04_14629.pdf.2008-3-18.[15]大阪市役所都市整備局.大阪市屋上绿化資料編[E].http://www.city.osaka.lg.jp/toshiseibi/cmsfiles/contents/0000092/92724/okujyoryokuka(3).pdf.35\n2010-10-1.[16]東京都港湾局臨海開発部海上公園課.「海の森」とは[E].http://www.uminomori.metro.tokyo.jp/outline_0.html.2011-5-8.[17]東京都港湾局総務部総務課広報係.海の森(仮称)構想「答申」[E].http://www.kouwan.metro.tokyo.jp/jigyo/uminomori/honpen.html.2011-5-8.[18]钟明.世界十大绿化名城[J].地球故事.2009,03.[19]沈悦,(日)齐藤庸平.日本公共绿地防灾的启示[J].中国园林.2007,07.[20]包志明.日本:被震伤的“武士”[J].海运交易公报.2009,03.[21]朱东建编译.沿海防护林并不能阻挡海啸[J].国际地质新动态.2010,01.[22]许浩.日本东京都绿地分析及其与我国城市绿地的比较研究[J].国外城市规划.2005,20(60).[23]王跃.促进科学发展提升上海绿化管理水平[J].上海建设科技.2009,02.[24]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E].http://www.yuanliner.com/BZGF/2008/0329/article_45.html.2011-5-8.[25]上澤美鈴.屋上緑化推進に関わる行政施策と維持管理に関する研究[J].大阪府立大学大学院生命環境科学研究科.2007,01.[26]石田美郷11チーム.剪定枝の資源活用[E].http://ecogp.env.kitakyu-u.ac.jp/research/files/19rep11.pdf.2007-11.[27]张凤娥,王新军.上海城市更新中公共绿地的规划研究[J]复旦学报.2009,48(1).35\n6致谢35\n参考1毕业论文附件要求毕业设计(论文)附件作为每个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属材料,由各系在毕业答辩结束后同毕业设计(论文)一起归档。附件包括以下内容: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2、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3、毕业答辩资格审查表;4、毕业设计验收记录单;5、指导教师评语;6、评阅人评语;7、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8、学院答辩委员会意见。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规则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应包括封面,题目、中英文摘要,论文目录,论文正文(前言或绪论、主体、结论),致谢,参考文献和注释,附录,外文资料翻译等。现把具体要求分述如下:一、题目题目应准确地表达毕业论文的特定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达到的深度。中文标题一般在20字以内,外文标题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必要时可加副标题。\n二、中文摘要、关键词摘要是对论文内容准确概括而不加注释或者评论的简短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中文摘要一般为200~300字。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是反映毕业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应采用能覆盖毕业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为3~8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末尾不加标点符号。关键词排在摘要下方。三、外文摘要和关键词论文应附有外文摘要。应采用第三人称表达句,谓语动词尽量用现在时或者过去时主动语态。外文摘要和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相对应,外文摘要前应有毕业论文的外文标题。四、毕业论文目录目录按章、节、条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分明,页号标示准确,且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主要包括前言(或绪论)、论文主体、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外文资料翻译等。如下例:目录前言11柏拉图的“药”22德里达的策略103游戏的危险17致谢:22参考文献及注释:23\n外文资料翻译(附原文)28★★★附录若装订在论文里面,要求按照顺序编排页码,在目录里面体现出来;若单独装订,则不在目录中体现。参考第九条附录部分说明。五、毕业论文正文(一)前言或者绪论前言简要地说明毕业论文的背景、目的、范围、课题的研究方法及主要解决的问题。前人研究情况及其与本论文的关系,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等进行说明。前言不要与论文摘要雷同或者成为摘要的解释,不要注释基本理论,若沿用已知理论和原理,只需简略提示,对前人工作只讲与本课题相关的主要结论,并指出文献来源(采用上标注明“文献”或者“见文献”字样),不要展开叙述。前言不宜过长,但应认真撰写,因为它往往是读者注意力的焦点。(二)毕业设论文主体部分它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要实事求是,准确无误,层次分明,合乎逻辑,文字简练、通顺。其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部分有以下几点:1.章节撰写规范论文主体部分要分章节撰写,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不得使用标点符号,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要按照三级标题格式来进行撰写。如例:2空间飞行器2.1飞行器发明历程2.1.1时代背景----------------(内容省略)-----------------\n-----------------------------------------------2.2.2发展历程--------------(内容省略)------------------------------------------------------------2.文字论文中汉字应采用《简化汉字总表》规定的简化字,并严格执行汉字的规范化。字面清晰,不得涂改。3.表表的结构应简洁,采用三线表,如下例,上下两根线宽设置为3/2磅,中间一根线宽为1/2磅。必要时可加辅助线,以适应较复杂表格的需要。表中各栏都应标注量和相应的单位。表内数字须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字或者内容相同,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它类似用词。应一一重新标注。表1三线表示例(表序,表题,小5黑,表中字符小5号字)x/cmI/mAv/(m·s-1)h/mp/MPa10302.5411012343.05111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并应在文中进行说明。例如:“如表1.1”。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二章第三个插表的序号为“表2.3”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2格,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表序与表名居中置于表的上方,段前间距为0,段后间距为6磅。表序和表题使用小5号字,黑体。表中字符为小5号字。4.图图要精选,切忌与文字和表重复。图中文字、\n符号标注清楚,并与正文一致,字号为6号。每幅插图均应有图号和图名,图号按章编排,如第二章第一图的图号为“图2.1”等。图名在图号之后空2格排写并居中置于图下,段前间距为6磅,段后间距为0。图名和图号使用小5号字,黑体。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毕业设计中的插图以及图中文字符号最好用计算机绘制和标出。最大的图一般不超过16开的版心(14.5X21.5cm)。6.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计数与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1987年不能写成87年。数值的有效数字应全部写出,如0.500:2.00,不能写作0.5:2。用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清朝以前(含清朝)的年、月、日以及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连用所表示的概数,均使用汉字数字。表示概数时,数字间不加顿号,如五六吨、十六七岁等。(三)结论结论是毕业设计(论文)最终和总体结论,是论文的精华。要写得扼要明确,精练完整,准确适当,不可含糊其词,模棱两可。要着重阐述自己研究的创造性成果,新的见解、发现和发展,以及在本研究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价值和意义,还可以进一步提出建议、研究设想,尚待解决的问题等。在写作格式上,每一项内容可以分条标出序号,也可以每一条单独成段,由一句话或者几句话组成。结论以文字表达为主,但应包括必要的数据。六、专题部分毕业论文的专题部分是指内容与正文有关的,但又相对独立的,比较专门、深入研究探讨的部分,\n应准确地表达论文的专题部分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问题所在和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与手段。专题的篇幅与正文部分相比较应短小精悍。如果任务书中有专题的要求,专题应安排在正文之后,不得与正文交叉混合,彼此不分。如果无专题要求可不写。七、致谢作者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文字要简捷、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和庸俗之词。通常置于文末。八、参考文献和注释为了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同时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主体正文之后一般应刊出主要参考文献。列出的只限于那些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主要的且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或网上下载的电子文献资料。私人通讯和未发表的著作,本专业的本科教材均不宜作为参考文献著录。主要参考文献中应有1-2篇外文参考文献,如外文翻译的内容与课题相关,也应列入参考文献。(1)论文中被引用的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括起,根据文献引用方式置于行文之中或者所指引部分的右上角。参考文献表的著录按论文中引用顺序排列,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不加任何标点符号。每条著述结尾处不加标点。(2)作者不多于3人时要全部写出,并用“,”号相隔;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相应的文字“etal”;“等”或“etal”前加“,”。(3)参考文献由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集、学术著作、专利和标准等组成。格式如下(参照国家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期刊论文:[序号]作者.题目[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1]浦维达,吴海权,黄虎,等.论高等职业教育[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0(6):133-135\n[2]刘云珍.提高大型仪器使用效益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4):118-120若没有卷号,则采用:[序号]作者.题目[J].刊名,出版年(期):起-止页码[1]叶辉.FANUG数控系统PMC功能的妙用[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3(2):73-74专(译)著:[序号]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1]李辉.ISP系统设计技术入门与应用[M].北京:电子**出版社,2002,100-103[2]霍夫斯塔.禽病学[M](胡祥壁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789-800报纸:[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1]谢习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电子文献:[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示].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王明亮.数据库系统工程[EB/OL].http://www.cajcd.cn/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2]林江涛.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治疗[M/CD].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论文集论文:[序号]作者.论文题目[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1]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1-123\n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1]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1993各种未定类型的文献:[序号]作者.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张永禄.唐代长安词典[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4)几种文献及电子文献类型及其标识为:期刊[J]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专利[P]标准[S]报纸[N]学术报告[R]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网上数据库[DB/OL]光盘图书[M/CD]磁带数据库[DB/MT]磁盘软件[CP/DK]网上期刊[J/OL]网上电子公告[EB/OL]九、附录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应编入论文的附录中。如果附录内容较多,应设编号如附录1、附录2等。附录应有附录名。附录可与论文装订在一起,或者另外装订,置于档案袋中存档。十、外文资料翻译(附原文)翻译与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如外文学术期刊和论文集的论文,原文应附在译文之后,应有原文的出处和作者等信息。译文应不少于10,000个印刷符号,艺术设计专业译文应不少于5,000个印刷符号。例:[1]柏拉图到底是哲学家,\n还是文学家?这个问题已经被争论了很久,我们的倾向是,如果说德里达是一个哲学文学家,那么柏拉图可以是一个文学哲学家;当然,两个角色也可以互换。[2]见《斐德罗篇》,p141[3]‘Isn'tthisthespot,asksPhaedrus,whereBoreas,accordingtotradition,carriedoffOrithyia?Thisriverbank,thediaphanouspurityofthesewaters,musthavewelcomedtheyoungvirgins,orevendrawnthemlikeaspell,incitingthemtoplayhere.Socratesthenmockinglyproposesalearnedexplanationofthemythintherationalistic,physicaliststyleofthesophoi:itwaswhileshewasplayingwithPharmacia(sunPharmakeiaipaizousan)thattheborealwind(pneumaBoreou)caughtOrithyiaupandblewherintotheabyss,"downfromtherockshardby,”"andhavingthusmetherdeathwassaidtohavebeenseizedbyBoreas...Formypart,Phaedrus,Iregardsuchtheoriesasattractivenodoubt,butastheinventionofclever,industriouspeoplewhoarenotexactlytobeenvied"(229d).’参见Dissemination,p69-70[4]参见《柏拉图全集·第二卷》,p139[5]参见《柏拉图全集·第二卷》,p174-175[6]本段是《斐德罗篇》中那段著名的关于书写的埃及神话,中译请参照《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第197页的内容。此处,为了行文的方便,特意转用了德里达的引自权威的柏拉图法文译本的部分。该译本是由著名古典学者罗班(L.Robin)和克若瓦塞(Croiset)等分工译出的布德学会(AssociationGuillaumeBude)版本。值得注意的是,德里达在引用的同时也不断地插入了希腊原文(最明显的就是“pharmakon”这个词),这实际上表明了德里达对原文的理解,是极其重要的。[7]“Thepharmakonisherepresentedtothefatherandisbyhimrejected,belittled,abandoned,disparaged.Thefatherisalwayssuspiciousandwatchfultowardwriting.”参见Dissemination,p76[8]参见《柏拉图全集·第二卷》,p197[9]参见Dissemination,p66[10]“Thehypothesisofarigorous,sure,andsubtleformisnaturallymorefertile.”参见Dissemination,p67十一、论文书写规范与打印装订1、书写规范毕业论文除外语专业外,一般用汉语简化文字书写,字数文科类限定在1万字左右。毕业论文必须由本人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并打印在学校统一印制的论文纸上,单面印刷。论文文档必须保证干净、整齐、齐全。2、页面设置与装订顺序\n打印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每页约35行,每行约34字;页面设置为B5JIS(18.2×25.7cm);论文上边距:4.5cm;下边距:1.5cm;左边距:2.5cm;右边距:1.5cm;行间距为1.5倍行距;页码用五号宋体字,页面底端居中设置。论文的装订顺序为封面、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论文目录、论文正文(前言或绪论、主体部分、结论)、致谢、主要参考文献、附录、外文资料翻译(附原文)。3、字体与字号论文题目:2号黑体章标题:3号黑体节标题:小4号黑体条标题:小4号黑体正文:小4号宋体数字和字母:TimesNewRoman体页码:5号宋体毕业论文装订示意图毕业论文封面中文标题、中文摘要、关键词外文标题、外文摘要、外文关键词目录\n毕业论文正文(前言或绪论、主体部分、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外文资料翻译及原文封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安排第1-2周:学生完成“开题报告”;第3-4周:开题答辩,指导教师给出评价意见;第5周:各学院交教务处“毕业设计题目报表”,第6周后题目有变动要填写“题目变动审批表”交教务处备案;第8-10周:中期检查,指导教师给出评价意见;第15-16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审查;\n学院成立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答辩委员会主任、成员名单、答辩小组组长、成员名单与答辩时间、地点交教务处;第17-18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成绩评定;注:“毕业设计(论文)附件”中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评阅人评定成绩、答辩成绩均按百分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分细则由各学院根据本学院的专业特点在毕业设计指导规范中具体做出规定,规范中应有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评阅人评定成绩表、答辩成绩评定表。各项成绩所占比例为:成绩比例项目比例指导教师评定成绩50%评阅人评定成绩20%答辩成绩30%请各学院按此比例修订本学院指导规范,具体实施落实。放假前:交教务处“成绩报表”、“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报表”及缩写电子文档、毕业论文质量调查表;各学院交教务处“学院毕业论文工作总结”。有关论文写作内容的要求1、有点新意,在确定题目之前,利用网站,好好浏览一遍,尽量不要与他人重复;重复也要自出新意;严禁抄袭;2、明确本文要写什么,价值所在,少说废话,紧靠中心观点来结构材料;3、章节之间一定要匀称,不要出现头重脚轻或头轻脚重等现象;4、少用描述性、介绍性、形容性语言,多用阐析性、论述性语言;5、逻辑性要强,语言要流畅;6、引文一定要标明出处;出处一定要标清楚;\n****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题目:解构柏拉图——对德里达《柏拉图的药》的文本分析指导教师: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06A-2班学号:06104050224姓名:日期:2010年3月3日\n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德里达作为当代法国哲学家、符号学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和解构主义思潮创始人,尽管已经去世,其思想却保持着相当的活力和魅力。其以“Deconstruction”(解构)为核心概念的广博思想在学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渗透到了艺术、社会科学、语言学、人类学、政治学甚至建筑等领域。德里达一生著作甚丰,在欧美各国广泛传播,目前也有了不少中文译本。当然,由于本身理解的难度,再加上语言的障碍,翻译的困难就极大的显现出来了。也许,对德里达的思想的开掘必将是我们几代人的事业。德里达身前曾到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访问和学术交流,对我国学术界极富启发。要了解德里达,也许《柏拉图的药》是一个绝妙的开始。本文即是以德里达的一篇早期的论文《柏拉图的药》为对象,试图进入阅读的过程之中,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接近文本,甚至透过“文本”这一“Zoon”,观照“太阳”——这个柏拉图在写作中习惯使用的真理的隐喻。通过分析阅读,我们可以理会从柏拉图开始的西方哲学的所谓“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横跨两千余年的思想历程,回眸传统,同时又能够感受到解构大师德里达的深刻思想,打通传统与当下,提高辨析能力,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大师来往穿梭于“文学”/“哲学”的功力和解构的力量。48\n二、本题的基本内容解构柏拉图——对德里达《柏拉图的药》的文本分析一、柏拉图的“药”1.1神话的编织1.1.1柏拉图对话中的神话结构1.1.2文字的神话,柏拉图的“药”1.2逻各斯的危险1.2.1药的自相矛盾1.2.2德里达的时机二、德里达的策略2.1以假设开始的游戏冲破传统解读的束缚2.2Pharmakon的意义选择词义的模糊性2.3细读神话拆解父与子、内与外、文学与哲学的二元对立2.4回归游戏以一个幽默又辛酸的场面解构柏拉图的形象三、游戏的危险3.1游戏表面的成功3.2游戏的危险,德里达的辛劳3.3另外的出路,汉字的启迪48\n三、完成期限和主要措施第1-2周:学生完成“开题报告”;第3-4周:开题答辩,指导教师给出评价意见;第5周:各学院交教务处“毕业设计题目报表”,第6周后题目有变动要填写“题目变动审批表”交教务处备案;第8-10周:中期检查,指导教师给出评价意见;第15-16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审查;第17-18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成绩评定;主要措施: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深入进行文本的比较与分析与指导老师交流座谈对相关论文的借鉴与学习四、预期达到的目标对德里达的《柏拉图的药》的研究在方法和思想上有较为清晰的把握,能够较好地解释德里达的写作目的;从他的尝试中体味解构的态度与方向,认识到解构的力量;48\n获得对前沿学术的感受力,对思维方式的训练,对西方文化的深刻感悟。五、主要参考文献1.Dissemination,translated,withanIntroductionandAdditionalNotes,byBarbaraJohnson,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London:AthlonePress,1981;2.PlatonOeuvresCompletes,Paris:CollectionDesUniversitesdeFrance,1920;3.LaDissemination.Paris:EditionsduSeuil,19724.WritingandDifference,translated,withanintroductionandadditionalnotes,byAlanBass,London:Routledge&KeganPaulLtd,2002;5.Derrida(FontanaModernMasters),byNorris,London:FontanaPress,1987;6.ADerridaReader:BetweentheBlinds,PeggyKamuf(ed.).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91;7.雅克·德里达著:《论文字学》,汪家堂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8.雅克·德里达著:《书写与差异》,张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9.雅克·德里达著:《解构与思想的未来》,夏可君等编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10.雅克·德里达著:《一种疯狂守护着的思想——德里达访谈录》,何佩群译,包亚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斐德罗篇》,《柏拉图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王晓朝译,2003年;12.《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13.陈晓明,《“药”的文字游戏与解构的修辞学——论德里达的〈柏拉图的药〉》,《文艺理论》,2007年,第3期;14.刘皓明,《文字作为药:柏拉图与德里达》,《学术评论》,2007年,第4期。15.杜小真、张宁主编:《德里达中国演讲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16.尚杰著:《德里达》,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17.高桥哲哉著:《现代思想的冒险家——德里达:解构》,王欣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8.48\n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朱刚著:《本源与延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陈晓明著:《德里达的底线——解构的要义与新人文学的到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陆扬著:《本体论·中西文化·解构》,文化研究,第4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六、指导教师意见(包括毕业实习)48\n指导教师签字:七、系审查意见系主任签章:八、学院审查意见院长签章:48\n48\n参考2附件1**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工作单位设计(论文)题目:设计(论文)主要内容: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必读参考资料: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签名院长签名(章)48\n附件2a**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理工类)一、任务书(附件1)任务书部分由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按要求填写并签字,经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后提前一周发给学生。任务书填写的主要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研究内容和主要要求等。二、开题报告(附件6)开题报告应根据教师下发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毕业设计开始后三周内完成。内容应包括:①目的及意义:根据毕业实习(调查)积累的资料和检索的国内外资料,写出所选题目的目的和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语言应精练。②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根据现有条件,确定设计(或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应实事求是,思路清晰,内容翔实。③进度安排:至少应分3个以上时间段安排上述设计或研究内容。④指导教师审查意见:必须是指导教师本人亲自书写并签名。应明确表示“同意”或建议作何修改、注意什么问题等。三、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毕业设计可以是整厂工艺设计或一个主要生产车间的工艺设计或某个重要工艺设备的设计,也可以是某种工业产品的设计或适用于本专业的计算机软件设计等。一般应包括若干张图纸(或程序)及配套的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的书写格式可由学生自行设计,但字数应为10000字以上。毕业论文应科学客观地反映论文撰写期间的全部工作和成果。其字数一般不少于12000字。1.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包括:①题目:题目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论文的要旨。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②中、英文摘要:应将全部论文内容高度浓缩。中文摘要一般为300字左右。③中、英文关键词: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为3~8个关键词。④目录:应列出各组成部分的大小标题、分章分节并逐项标注页码。目录按二级标题编写(即: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⑤绪论:是论文的开场白,应对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等进行综合论述。⑥毕业设计(论文)正文:毕业设计正文是设计说明书的主体,可分为若干章节,陈述设计过程及结果。一般应包括设计方案的比较与选择(或方案论证),设计计算,结构设计,设备选型等部分。48\n毕业论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可分为若干章节,陈述全部的实验过程及研究结果。一般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结果分析、讨论等内容。应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正文(包括绪论)中引用他人的文章、数据或论点时,均应按先后顺序,在所引用部分的字句最后右上角处用方括号标明数字编码。⑦结论:是整篇论文的归结,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般应列出几条结论性意见或还需继续研究的问题。⑧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论文明确引用、公开发表或有案可查者。参考文献全部列于文后,按绪论和正文中首次引用的先后次序编号,并在绪论和正文引用处右上角注明参考文献序号。一般要求不少于15篇(设计类和软件类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参考文献的罗列顺序号码应与绪论及正文中出现的参考文献编号一致。⑨附录:重要的测试结果、图表、程序等。字体、字号和行间距分别与正文字体、字号和行间距一致。⑩致谢:为了尊重他人劳动,学生应感谢相关的教师和实验人员的帮助。2.毕业设计图纸毕业设计图纸是体现学生设计水平的重要标志。应做到规范、准确、整洁和美观。每幅图纸布局应均称、运用的线条粗细要合理,尺寸要详尽准确,表达设计意图时要符合行业规范。每位学生应绘制折算为1~2#图纸5张左右,电气类设计折算为1~2#图纸3张左右。各专业应参照行业标准或国标统一设计图纸标题栏格式。四、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细则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评分册、封面等,内芯一律使用A4打印纸计算机打印,学校统一纸面格式,页眉上标明“**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字样,页眉应居中放置,字体、字号分别为宋体、5号,多倍行距1.25,页码用小5号字页下居中标明。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页面设置:上空2.5cm,下空2cm,左空2.5cm,右空2cm(左装订)。1.标题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一般不超过25个字。如果有细节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2.标点符号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3.名词、名称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可按通常译名。4.量和单位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非物理量的单位,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5.数字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数字,也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如“约一百八十人”,也可写成“约180人”。6.正文标题层次48\n正文题序层次是文章结构的框架。章条序码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题序层次可以分为若干级,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圆点,末尾一级码的后面不加小圆点,层次分级一般不超过3级为宜,示例如下:第一级(章)123…第二级(条)1.11.2…2.12.2…3.13.2……第三级(条)1.1.11.1.2…1.2.11.2.2…2.1.12.1.2…2.2.12.2.2…3.1.13.1.2…3.2.13.2.2……如果有前言或其它类似形式的章,可以不编序号,也可以编为“0”。题序层次编排格式为:章条编号一律左顶格,编号后空一个字距,再写章条题名。题名下面的文字一般另起一行,也可在题名后,但要与题名空一个字距。如在条以下仍需分层,则通常用a,b,……或1),2),……编序,左空2个字距。7.注释毕业设计(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用脚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8.公式公式应另起一行写在稿纸中央,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转行,如做不到这点,在数学符号(如“+”、“-”号)处转行,数学符号应写在转行后的行首。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在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可按全文统一编序号,公式序号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重复引用的公式不得另编新序号。9.表格表格应使用三线表,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题和表序。全文的表格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编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表序必须连续。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此外,表格应写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的近处,不应过分超前或拖后。10.插图毕业设计(论文)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应与正文呼应,不得与正文脱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全文插图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图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由若干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序,分图的图名以及图中各种代号的意义,以图注形式写在图题下方,选写分图名,另起行后写代号的意义。11.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罗列顺序号码应与绪论及正文中出现的参考文献编号一致。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参考文献一般有书(或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期刊、专利等几类,应按文献号、作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社和出版年(期刊则按刊物名称、年、卷(期):起止页码;专利则按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等顺序书写。五、毕业设计(论文)排版要求见附件7六、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整理要求1、毕业设计说明书(或论文)装订顺序要求:48\n封面→原创声明→任务书→开题报告→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绪论→正文→结论(或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录→致谢。2、毕业设计(或论文)资料装袋要求:①设计说明书(或论文),②图纸,③软件光盘,④评分手册,⑤英文翻译文章及原文48\n附件2b**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人文社科类)一、任务书(附件1)任务书部分由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按要求填写并签字,经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后提前一周发给学生。任务书填写的主要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研究内容和主要要求等。二、开题报告(附件6)开题报告应根据教师下发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毕业设计开始后三周内完成。内容应包括:①目的及意义:根据毕业实习(调查)积累的资料和检索的国内外资料,写出所选题目的目的和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语言应精练。②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案:根据现有条件,确定设计(或研究)内容和分析框架。应实事求是,思路清晰,内容翔实。③进度安排:至少应分3个以上时间段安排上述设计或研究内容。④指导教师审查意见:必须是指导教师本人亲自书写并签名。应明确表示“同意”或建议作何修改、注意什么问题等。三、毕业论文撰写规范①题目:题目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论文的要旨。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②中、英文摘要:应将全部论文内容高度浓缩。概括说明本设计(论文)的目标、意义、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其结论、独到见解或创新点等。中文摘要一般字数应在500字左右(不少于300字)。③中、英文关键词: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为3~8个关键词。④目录:应列出各组成部分的大小标题、分章分节并逐项标注页码。目录按二级标题编写(即: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⑤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应分章节撰写,层次要清晰,结构要合理,字数一般要求在10000字(外语专业类学生论文字数要求4500外文字)以上。⑥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论文明确引用、公开发表或有案可查者。参考文献全部列于文后,按绪论和正文中首次引用的先后次序编号,并在绪论和正文引用处右上角注明参考文献序号。一般要求不少于15篇(软件设计类和作品设计类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参考文献的罗列顺序号码应与绪论及正文中出现的参考文献编号一致。⑦附录:附录是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程序等;如果文章中引用的符号较多,便于读者查阅时,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字体、字号和行间距分别与正文字体、字号和行间距一致。48\n⑧致谢: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四、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细则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评分册、封面等,内芯一律使用A4打印纸计算机打印,学校统一纸面格式,页眉上标明“**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字样。页眉应居中放置,字体、字号分别为宋体、5号,多倍行距1.25,页码用小5号字页下居中标明。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页面设置:上空2.5cm,下空2cm,左空2.5cm,右空2cm(左装订)。1.标题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一般不超过25个字。如果有细节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2.标点符号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3.名词、名称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可按通常译名。4.量和单位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非物理量的单位,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5.数字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数字,也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如“约一百八十人”,也可写成“约180人”。6.正文标题层次正文题序层次是文章结构的框架。章条序码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题序层次可以分为若干级,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圆点,末尾一级码的后面不加小圆点,层次分级一般不超过3级为宜,示例如下:第一级(章)123…第二级(条)1.11.2…2.12.2…3.13.2……第三级(条)1.1.11.1.2…1.2.11.2.2…2.1.12.1.2…2.2.12.2.2…3.1.13.1.2…3.2.13.2.2……如果有前言或其它类似形式的章,可以不编序号,也可以编为“0”。题序层次编排格式为:章条编号一律左顶格,编号后空一个字距,再写章条题名。题名下面的文字一般另起一行,也可在题名后,但要与题名空一个字距。如在条以下仍需分层,则通常用a,b,……或1),2),……编序,左空2个字距。7.注释毕业设计(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用脚注。48\n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8.公式公式应另起一行写在稿纸中央,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转行,如做不到这点,在数学符号(如“+”、“-”号)处转行,数学符号应写在转行后的行首。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在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可按全文统一编序号,公式序号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重复引用的公式不得另编新序号。9.表格表格应使用三线表,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题和表序。全文的表格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编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表序必须连续。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此外,表格应写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的近处,不应过分超前或拖后。10.插图毕业设计(论文)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应与正文呼应,不得与正文脱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全文插图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图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由若干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序,分图的图名以及图中各种代号的意义,以图注形式写在图题下方,选写分图名,另起行后写代号的意义。11.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罗列顺序号码应与绪论及正文中出现的参考文献编号一致。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参考文献一般有书(或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期刊、专利等几类,应按文献号、作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社和出版年(期刊则按刊物名称、年、卷(期):起止页码;专利则按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等顺序书写。五、毕业设计(论文)排版要求见附件7六、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整理要求1、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装订顺序要求封面→原创声明→任务书→开题报告→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绪论→正文→结论(或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录→致谢。2、毕业论文(或设计)资料装袋要求①论文,②评分手册,③软件光盘,④英文翻译文章及原文。48\n附件3a:**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分参考标准(理工类)1.指导教师评分标准参考表序号评分项目最高分限1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态度认真,作风严谨,组织纪律性好102独立完成任务,能力强153设计说明书(论文)文理通顺、书写工整、图纸整洁104方案设计合理,有一定创新,计算正确,论证充分405能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和熟练使用规范手册156外语翻译20,000印刷符号(原文),译文无原则性错误10满分值1002.评阅教师评分标准参考表序号评分项目最高分限1设计说明书(论文)文理通顺,书写工整,图纸整洁202能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和熟练使用规范手册103方案设计合理,计算正确,论证充分,论述清楚,有一定的能力,图纸符合制图标准404设计(论文)中的创新性105难易程度及工作量156计量单位符合国家计量标准5满分值1003.毕业答辩组成员评分标准参考表序号评分项目最高分限1答辩时,内容表达清楚,观点正确302设计(论文)思路、图表、结果等表示清楚、正确,图纸整洁203能够及时正确地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304设计或论文的创新性和个人见解105答辩时态度谦虚有礼106答辩时,报告时间超出规定时间±5分钟-1048\n满分值10048\n附件3b:**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分参考标准(人文社科类)1.指导教师评分参考标准序号评分项目最高分限1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态度认真,作风严谨,组织纪律性好102独立完成任务,能力强203设计说明书(论文)文理通顺,层次分明,打印规范104方案合理,有一定创新,论证充分,无原则错误305收集数据齐全,资料翔实,引文准确206毕业设计(论文)无原则错误10满分值1002.评阅教师评分参考标准序号评分项目最高分1毕业设计(论文)文理通顺,版面整洁152收集的数据正确,资料翔实103方案合理,论证充分,论述清楚,无原则错误304论文设计中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新305难易程度及工作量适宜15满分值1003.毕业答辩组成员评分参考标准序号评分项目最高分限1报告设计(论文)内容表达清楚,观点正确202设计(论文)思路、图表、结果等表示清楚、正确203能够及时正确地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304设计(论文)中有创新、有个人独到的见解205答辩时态度谦虚,有礼貌106答辩时报告设计(论文)内容时间超出规定时间±5分钟-1048\n满分值10048\n附件4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手册学生姓名导师姓名、职称所属学院专业班级设计(论文)题目**大学教务处二0一五年十二月印制48\n目录1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申请书2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语3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审阅教师评审意见4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5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48\n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申请书姓名班级专业学生所在院系指导教师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论文题目:48\n申请报告(要求对本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和完成情况以及外语翻译作出介绍,并对自己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表现作出自我评价,对成果的真实性做出承诺)申请人签名:年月日48\n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语48\n(请用碳素墨水书写,要求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以及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和完成情况、外文资料的使用作出评价,不少于250汉字;外语专业类不少于150字)评定成绩:(用百分制)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48\n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审阅教师评审意见48\n(请用碳素墨水书写,要求对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和完成情况、外文资料的使用作出评价,不少于150汉字;外语专业类不少于100字)评定成绩:(用百分制)审阅教师签名:年月日48\n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答辩小组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回答内容摘要(不少于3个问题)答辩小组秘书(签名):年月日答辩小组意见(要求对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和完成情况、答辩情况作出评价)评定成绩:(用百分制)负责人签名:委员签名:年月日48\n48\n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评定者分数占百分比折合分数备注指导教师40%审阅教师10%答辩小组50%总评定分数(百分制)答辩委员会评定等级(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确定等级)负责人签字:年月日变更(如果学院最终审定成绩与答辩委员会评定成绩不符,请在此栏中加以说明,并明确最终评定成绩。)学院教学分委员会主任签字(章):年月日48\n48\n附件5**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中期进展情况检查表年月日课题名称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指导教师职称主要研究内容及进展尚须完成的任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指导教师审查意见院系审查意见48\n48\n附件6**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2、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3、进度安排4、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注:1.开题报告应根据教师下发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毕业设计开始后三周内完成。2.“设计的目的及意义”至少800字,“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至少400字。进度安排应尽可能详细。48\n3.指导教师意见:学生的调研是否充分?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是否已明确?是否已经具备开始设计(论文)的条件?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是否同意进入设计(论文)阶段。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