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0 KB
  • 2022-05-13 09:19:13 发布

浅谈室内设计融合室外景观的趋势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谈室内设计融合室外景观的趋势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为满足人们对空间和环境所带来的高品质和高要求,人工营造的空间和建筑物越来越多,相反,自然的痕迹就越来越少。原先对比鲜明的室内与室外界限也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模糊。室外空间可以室内化(如图1),室内也可以成为室外空间的延伸(如图2)。将自然景观引入室内建筑,使人在室内欣赏大自然的美,体会大自然所蕴含的气息和意蕴,这或许是今后室内设计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关键词:室内设计;室外景观;生态;融合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房中房室外空间室内化图1内庭院室内的空间延伸图2一.室内外相融合的原因自从人类有第一次生产活动以来,就一直在为自已寻找和营造着一个能与大自然相融合的空间。有远古时期的洞穴到草顶泥墙的茅屋,有封建时期恢宏壮丽的亭台楼阁到当今社会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不论是儒家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14\n还是道家的可与鸟兽同游,与草木共荣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都把万物与人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人类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建造和装饰着为自己围合起来的空间,使它变得温暖、安全、舒适和美观。如今工业化时代,紧张的生活节奏,为生活而激烈竞争的奔波忙碌,回到家里,又是拥挤喧闹如鸽子笼般的单元房。人们早已厌倦了这种压抑的生活,他们渴望的是自然的回归,心灵的释放,所以,室内外设计相融合的趋势不仅仅是室内设计发展的一个方向,它也是顺应社会进程的必然选择,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创造可游、可观、可居的城市生活。然而,仅仅是几盆花草的摆设,早已满足不了追求自然化的整体效果,或称之为室外风格的室内。将自然界的阳光,空气与水引入室内、植被、山石等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台,形成多层次的室内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人所能感受到的绝对不是那种程式化的没有生机的设计语言,而是能领略到一份清新,一份惬意,更能领略到一份自然、人与环境相结合的和谐美感。与此同时,您更不必担心尘土,风雨的侵袭和噪音的干扰,坦然在室内环境中享受自然景观之美,真实的山水、树木、花石,使人仿佛置身于美好的大自然的中。二.“室外化”室内设计的优点14\n将自然景物适宜地从室外移入室内,或直接在室内建筑景园,使室内具有一定程度的景园和野外气息,它既丰富了室内空间和活跃了室内气氛,又可调节室内的物理环境,而且人的心理环境也随之改善。利用植物、水、石在现代化的室内创造景园,从而达到愉悦人们身心的目的,是室内设计中最为理想的方法。特别是在室外缺乏绿化场所或所在地区气候条件较差时,室内景园为人们开辟了一个不受外界自然条件限制的四季长春地。室外化趋向的室内设计是以直接或间接的手法将室外自然景物作为室内设计的一种形式进行设计。它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在使用功能方面,在“室外化”室内设计中会有大量的绿色植被与水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喷泉或其他水体产生的负离子对于室内空气的净化、人的身心健康都具有很大的益处,可以缓解人长期在室内环境中不良情绪,有利于室内环境中生活与生产的良性发展。其二是在审美功能方面,室外景物在室内环境的合理设计和安排,能创造出几乎真实的大自然环境,使室内外空间浑然一体,使得室内空间更具有层次与美感,可以极大地缓解工作的劳累和生活的紧张,让人们真AcademyThesis215正体会到“小桥流水人家’的山林野趣。这种趋向已经为当代诸多的设计者们所采用,它也必将随着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而发展。14\n其三满足人类心理需求方面,建筑是为满足人的需要服务的,人是主体,建筑是客体,所以建筑设计除了满足物质功能之外,还必须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室内设计更是如此。人类在心理上与生理上和大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在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然而,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类渐渐远离了自然,在室内设计中很多人拒自然于千里之外,完全采取人工照明、机械通风、空调等现代设施设置于室内空间之内。在长期使用后,你就会发现机械型的室内空间不但不会给你带来美的享受,反而在长期处于脱离自然的环境中,会使人产生单调、烦闷的情绪。所以将室外设计手法引入室内设计,不但满足了功能与审美的需求,更满足了人的心理需求。三.室内设计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作用3.1人文作用“人文主义建筑所追求的是这样一种境界,它意欲为人们创造的,是现实生活的理想之境,而非玄远神秘的彼岸世界。它关注建筑的终极价值与目标,却不排斥形下的探求,不离开对现实和现象的关切……”,徐千里在“创造与价值的人文尺度--中国当代建筑文化分析与批判”一文中如是说。诚然,建筑是为人服务的,因此它的人文作用不可抹杀。室内自然景观能起到的人文作用是:3.1.1提供一个更适宜人的居住环境14\n可望、可居的自然环境是人们向往的所在,但都市生活所能提供的这样的场所实在有限,在很多情况下处于人日常活动范围之外,如果能在室内融入自然景观,可以使人的日常居住环境变得更加宜人,使人在日常居住的范围内就能有一个赏心悦目、可居可游的去处。(如图3)3.1.2满足人们对自然景观亲近的要求作为都市化的代价之一,城市中的自然景观比乡村中远远退化。城市中的自然景观常见的只有一排排整齐的行道树和头顶上不那么蓝的天空。在人工建筑内部,自然景观更是稀缺,而都市中多数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室内的。这样造成了他们没有机会和自然亲近。但对自然亲近是人的天性,长时间和自然的疏离会导致心理上的疾病。图3巧用自然景色的室内空间我们所面临的现实是都市的生活使人不能经常到公园或乡野中去,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日常生活环境中能接触到自然。室内自然景观设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3.1.3提醒人们对自然界的关注14\n虽然室内自然景观和真正自然界形成的景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室内自然景观是经过设计提炼的表达自然的符号。这样的符号虽然表现力没有真正的自然景观强,仍可以很好地和都市生活融合,可以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自然界的存在,从而提醒人们要对自身之外的自然进行关注。而且,一天光影的更替、四季植物的变化,能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节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工环境。3.1.4结合地域特色,表现本土风格不像经过工业化加工的建筑装饰材料,用来构成室内自然景观的元素可以带有更浓郁的地方特色。而用来表现的景观主题,也可以是通过各种景观元素体现地方化的特征。贝聿铭先生在谈到用什么样的概念去表现北京的中银大厦时说:“我们中国园林是很杰出的,所以我希望有民族性的风格,不是在这个房子上面做文章,而是在花园里面做文章。”他通过景窗、植物、水景等极具中国特色的景观元素在一个现代构筑物中诠释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怀。(如图4)图4屋顶桁架的影子与几何造,错落有致,增添了活力。3.2.内部空间作用作为建筑内部空间的一部分,当代公共建筑中的自然景观在建筑内部空间中作为一个设计元素,还承担着分割空间、丰富空间、柔化空间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2.1为人提供尺度参照14\n  当代公共建筑内部空间的尺度有时会超越人的正常经验范围,宏大的空间使人失去尺度感,建筑的构件已不能成为人所熟悉的尺度参照系。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果建筑空间中有人所熟悉的参照物,则可以使人找回空间的尺度感觉。而自然景观,尤其是植物景观,可以为人提供一个可以认知的参照系,从而在大型空间中体会人性的场所氛围。(如图5)3.2.2丰富室内空间层次、柔化空间分隔图5植物的融入为空间增添了尺度感在室内大空间中,单靠建筑元素可以形成的空间层次是有限而且较为单调的。而加入一些自然元素,能使空间丰富而且立刻活跃起来。同时,自然景观可以作为分隔、限定空间的元素,代替实体的建筑材料在建筑中被使用。通过自然景观限定、划分的空间,比用实体建筑材料划分的空间更具有人情味,空间的意趣也更强。水的似隔非隔的视觉效果,跳跃的水花,都为空间增添了动感的元素。通过改变硬质地面铺装,可以做到划分空间区域的效果。往往,用自然材料铺就的地面更吸引人去休息。特别是植物景观也能起到丰富空间层次的作用。比如高大的伞形乔木能使树冠之下形成一个灰空间,并使地面与天花之间多了一个空间层次;花坛和灌丛,以及列植的植物能起到限定空间区域的作用;人可以通过植物稀疏的枝叶看到其他空间,而这个空间又并不是被限定而是连通渗透的(图6)。图6动态水景、植物与天空相互渗透14\n3.2.3使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空间的模糊性和流动性是当代建筑设计追求之一。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融合渗透在很多公共建筑中都被应用。这种空间相互因借的手法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得到了极大的体现,特别是在一些传统园林建筑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室内外空间通过窗洞或门洞巧妙地融合为―体,人们可身居室内又能赏室外之景。这些造园手法在室内设计上的应用,加强了室内外空间沟通,进一步把室外环境融合进室内空间之中。在现代的设计中,由于玻璃、钢结构的出现,人们又将这种室外环境室内化的做法在新的技术条件下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展。室外景观可以被“借”到室内,(图7)也可以被置放到室内。这是两种最基本的室内自然景观设计的手法。通过借景,使室外自然景观被纳入室内观赏者的特定视野;通过置景,使自然景观成为室内景观的一部分。图7室外与室内已无明显界限3.3.生态学作用植物、水体等景观元素不仅是景观设计的一个分子,更是环境改善的关键因子,在建筑内部空间中,这些自然景观元素不仅具装饰作用,更具生态学上的作用。14\n3.3.1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植物花卉在进行新陈代谢进程中,除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外,同时还能吸收甲醛、苯、三氯乙烯之类的有毒气体,在室内栽植绿色植物就相当于放置了氧气发生器和空气净化器。一定的绿化面积,可以使呼吸和生活用氧和二氧化碳达到平衡。研究表明每100平方英尺放置一棵室内植物,室内空气中的有毒物质能减少到87%。3.3.2调节室内湿度植物的蒸腾作用使得植物像一个微型水泵,将水分不断从植物的根部向顶部的叶片处输送,水分再通过叶片表面的气孔蒸发到空气当中。因此,室内大型的植物可以起到调节不同高度的空气湿度的作用。另外,植物行光合作用时会将水分散放至空气中,藉以调节室内湿度,因此在密闭空调室内,人们会感觉较舒适。3.3.3降低噪音、吸附尘埃植物可以有效的降低噪音的通过。据研究表明当七十分贝的噪音通过十八米宽由两行柏树,一行雪松构的林带后,可减少十六分贝,比空地同样距离的自然衰减多十至十五分贝。由于植物叶面是多方向性的,对从一个方向传来的声音具有发散作用。其软质覆盖面与建筑外表面之间形成夹层,可以有效消耗城市噪音的能量,吸收部分城市噪音。14\n植物的叶片有明显的滞尘效果,可以有效附着空气中的悬浮颗粒。建筑物内部大面积植被将可以吸附大气中的10%-20%的粉尘污染,那些被吸附和凝结的污染物将被植物部分作为营养吸收利用,如此循环可改善室内空间环境。3.3.4调节神经、缓解疲劳据认为在人的视野中绿化面积达到25%时,心情最舒畅,精神感受最好,因此在这样环境中休息、锻炼身体,对调节神经系统。促进新城代谢有很大好处。自然环境引起的积极健康的情绪还会大大提高人们在测试创造力和超常发挥的活动中的表现。观赏自然美景可以降低血压、调节心律,是都市中紧张的人群缓解心理压力的途径。四.室内设计融合室外景观的方法室内设计与室外景观设计相融合并不是突发性地在某个特定阶段时期的产物。只是到工业化进程加大的今天,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渴望就越来越强烈,它才真正地发展起来,并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设计者们的重视和运用。可以说,室内外设计相融合的趋势与工业化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总结,下面就简单介绍以下几种方法:14\n方法一:借景还情。追求自然是人类的天性,人们喜爱自然的山水、草木与风光,在室内设计中通过再现人为的自然情景,可使人的性情得到陶冶,摆脱枯燥与单调的感觉,从而愉悦地生活、学习和工作。结合家具和陈设品能形成综合的立体装饰,统一与对比组成背景或主体图案。例如,图8“树山生态园”项目中门厅的设计,通过对树形象的抽象与精简,把隔断做成连续的树枝形状,结合玻璃的使用,透过大玻璃窗把室外的景色直接映入到室内。顶面通过对叶子的抽象与简化,做成彩色的悬叶,活像秋天的缤纷落叶,五彩斑斓,令人心旷神怡。方法二:框景还景。室外园林手法的运用,推动了室外化的趋向,中国的传统园林运用许多传统的造园手法,曾创造了像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等一批优秀的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室内设计上的应用,加强了室内外空间沟通,进一步把室外环境融合进室内空间之中。其中最典型的要算“框景”这―造园手法。所谓“框景”就是利用室内的门窗洞口作为模拟的景框,将室外的自然景色也纳入其中,观赏者在室内的一定距离之内能欣赏到一幅优美的图画。方法三:造景助景。奇山、异草、喷泉、溪流等原本是置身室外大自然的景观元素,紧张而疲乏的都市人以极大的热情与努力将室外园艺引入室内制造室内环境。人们企图时刻能将自己置图8树山生态园的门厅于大自然中,寻求最大限度的交融与和谐,以舒缓竞争给身心带来的压抑。这种设计多见于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的门厅或中厅之中。由于这些场所的棚顶多用透光玻璃罩结构,这就为许多观赏性植物和动物的存活提供了充足的光照条件。宽敞明亮的内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14\n方法四:以形弄景。室内的墙体、柱、门窗等装饰作为室内空间的主要界面,是将室外景观引人室内最能产生效果的地方,好的设计师特别注重并善于处理墙面。如图9中的树山养生馆大厅,在这样大型的室内环境中,常常拥有较多的粱柱,而且体量也较大,因而柱式装饰也不能忽略。墙柱装饰的“室外化”主要是借助室外天然建筑装饰材质的直接或间接应用。在此等营业性的场所,如酒吧、咖啡厅,尤其在养生馆这样充图9树山养生馆大厅满时代气息和鲜明个性色彩的休闲场所的室内装饰中,室外元素被设计师在室内的墙柱上发挥得淋漓尽致,或表达对乡土人情的怀恋、或表现质朴的原始美、或造就粗犷的自然风,始终把生态、环境等要素充分的融入在一起,达到极致。五.小结14\n综上所述,在设计中应将内外空间结合起来,作为整体考虑。室外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虽然看似是两个不同的设计类别,但是在做设计时必须结合起来考虑,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新观念,既要打破只为室外设计而设计的框框,也要打破只为室内而设计的束缚,从设计伊始,就应从和谐的角度着眼,努力将人文因素、自然因素、审美因素、生活因素等融为一体,才有可能使室外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达成良好的趋势发展,真正地成为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中的可望而可居的生态环境。参考文献:1.张绮曼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2.黄建敏阅读贝聿铭[M].中国计划出版社,贝思出版有限公司,1997.3.史春珊世界室内装饰设计全集[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4.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5.李景侠观赏植物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6.夏万爽,室内设计中自然因素的引入,装饰装修天地,09/1997.7.戎安,德国城市建筑环境大面积植被化,世界建筑,2002/12.8.张青萍,室内环境设计,林业出版社,2003.9.吴家骅,环境艺术设计大全,上海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屠兰芬,室内绿化与内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11.NASAStudy:InteriorLandscapePlantsForIndoorAirPollutionAbatement,1989.14\n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