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26 KB
- 2023-01-01 15:30:4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江西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目录摘要1Abstract11.前言12.居民小区公共景观设计概述22.1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概念22.2居民小区公共景观的整体塑造23.居民小区公共景观设计原则23.1景观的设计达到多元统一33.2坚持以人为本的特点33.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33.4注重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44.总结4参考文献5致谢61\n江西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在面积大小和居住功能上了,随之而来的是对于居住感受的追求,近年来地球的生态环境日渐恶化,人们都希望在紧张工作之后能拥有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所以,现在大家高度重视居住区绿色环境,全面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已成为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居住小区公共景观规划是一个综合创造性劳动,既要体现地方特色,注重创新,又要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坚持以人为本,为小区居民提供一个能够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愉悦身心的环境。现代的居住小区不仅要满足人们对住宅实用性的要求,也要满足人们对美好环境的追求,所以公共景观设计在住宅小区得到不断的应用和发展。关键词:居住环境;生态住宅;公共景观规划;设计原则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henationaleconomy,people'slivingstandardsrising,peoplerequiretoliveintheareaarenotconfinedtothesizeandfunctionoftheresidence,followedbyalivefeelforthepursuit,inrecentyears,theEarth'secologydeterioratingenvironment,peoplehopethatafterintenseworkcanhaveacomfortableandhealthylivingenvironment,sonowweattachgreatimportancetothegreenenvironmentofresidentialareas,thecomprehensiv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residence,hasbecomethedevelopmenttrendofgreenresidentialhousingconstruction.ResidentialDistrictPubliclandscapeplanningisacomprehensivecreativework,bothtoreflectlocalcharacteristics,focusingoninnovation,butalsotolocalconditions,eclectic,adheretothepeople-oriented,toprovideanarearesidentscanrelax,relievestress,pleasurableenvironment.Modernresidentialareanotonlytomeettherequirementsofpeopleforresidentialpracticality,butalsotomeetpeoplepursueabetterenvironment,sothepubliclandscapedesigninresidentialareahasbeencontinuouslyappliedanddevelopment.Keywords:Livingenvironment;Eco-housing;publiclandscapeplanning;designprinciples0\n江西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吴村居民小区公共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1.前言近年来,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房地产商正在逐渐把开发的重点从只重视数量慢慢转移到对质量的严格把控中。与此同时,以往小区的设计只重视容量,却忽略环境的设计,现代的开放商为了迎合消费者的特点,已经逐渐改变这个特点,转为重视小区的内外环境设计的高级模式[1]。纵观国内外房地产发展的趋势,我们可以看到居民小区的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小区建设的重点,也是开发商作为的卖点,甚至不惜砸下重金聘请国外的知名环境设计师进行设计,力求与国际社会接轨。通过对吴村居民小区公共空间景观的设计与规划,能够实现城市居民想要住在绿色生态小区的梦想。住宅小区公共空间景观的设计必须服从为居民服务的宗旨,充分的利用加上合理的对居民小区用地范围进行改造,从整体上优化居民小区公共空间的居住氛围,提升整体生态环境等级,使得小区居民可以在自然的生态环境中进行丰富多样的休闲活动,提升小区居民的生活品质。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气侯类型丰富,文化艺术和生活习惯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建筑种类和形状各异。但是居住小区改善了市容市貌,促进了房地产业发展,改善了人们居住条件。它是集居住、服务、经济、社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缩影,因此,它的建设与以往城市住房建设具有不同的特点要求[2]。物质环境包含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部分,由于受城市建设水平限制,居住区自然环境设计往往通过借景手段实现,而人工环境则完全由设计师根据开发商的定位标准,以提高居民居住质量为目的,在设计中体现舒适原则。以上的物质环境内涵在设计中比较容易把握,但人文环境设计却往往被忽视,可以说景观环境设计,既是视觉上的也是文化上的。首先景观环境应表现为视觉美,同时从居住小区的角度出发,景观环境也代表人的生活方式,而人是整个地球生物圈的有机组成部分,应遵从生态结构及相互关系,尊重生命生物和有机体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在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统一的前提下,表现出人类居住环境的文化内涵,体现人类创造的精神文明[3]。5\n江西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2.居民小区公共景观设计概述2.1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概念景观规划,就是利用景观学原理,解决景观水平上的经济、生态和文化问题的实践研究。在认识和理解景观特征和价值的基础上,对区域内的各种景观要素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5]。通过规划,减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依据自然景观的适宜性、功能性和生态特性,经济景观的合理性及社会景观的文化性和继承性,结合地方文化背景,以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出发点,以景观保护为前提,“以人为本”为规划设计手段,合理规划和设计景观区内的各种景观要素和人为活动,在景观保护与发展之间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使景观要素空间分布格局、景观形态与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生态过程和人类活动协调统一。其目的是充分展现景观所应具有的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美学功能。居住环境是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自然景观,人工景观,人文景观三个层面上。居住区景观的构成要素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物质的构成,一种是精神文化的构成。这两大构成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古代"小桥,流水,人家"的环境文化意境提供了居住环境最理想的模式。2.2居民小区公共景观的整体塑造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居住小区环境的改善力度,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有的小区没考虑到儿童,老人的特有需要导致设施不足,有的小区过于追求形式,设计大面积纯观赏性绿化而忽视人的参与,有的小区景观风格缺少协调,照搬外来文化等。建造一个居住小区就等于建造一个包括建筑物,道路,水道,设施,树木和花草等在内的一切事物的小世界[6]。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要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民族风格、地方特色、时代要求、节约、就地取材以及植物造景为原则,再加上专业的设计艺术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居住小区楼群、道路多为规则式布置,在园林景观规划中,有规则式、自由式和混合式。规则式即几何图式,园路、广场、水体等依照一定的几何图案进行布置,有明显的主轴线,给人以整齐、明快的感觉。自由式布局灵活,能充分利用迂回曲折的园路分割居住室外空间,通过自由式植物绿化配置,给人以自由活泼、富于自然气息之感[7]。在植物布局方面,我们要强调园林景观与小区生活、文化的紧密联接,对于景物的布置要做到一步一景,处处都是“流暗花明”5\n江西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感觉。同时,住宅园林景观要形成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格局,以纯自然的手法,将山体直接引入宅间,水与山体是连通的,山泉顺流而下积聚成潭,动时流水如琴韵,静则碧波可映月,要合理配置一些文化体育娱乐设施、使休闲、运动、交流等人性化的空间与设施融合在园林景观中,营造良好的生态娱乐环境。3.居民小区公共景观设计原则3.1景观的设计达到多元统一在小区的环境质量多元化中,绿化景观环境是主要方面之一,而绿地率的高低是否就代表着环境质量的好坏呢?对此问题不能简单下结论。小区的室外环境首先指的是绿地率,绿地可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密切邻里间的交往,但并非绿地是室外环境的全部,环境还应包括建筑小品,装饰小品,公用设施,工程设施以及各种硬质铺装,甚至还包括灯光设施及音响设施等诸多内容,而这些内容叉必须与住宅建筑形成一个有机联合体。所以在设计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以下的一些要素:(1)建筑规模和亲和力的统一;(2)观赏性与实用性的统一;(3)景观功能与效能的统一[8]。3.2坚持以人为本的特点居住小区的建设目的,就是为居民提供住所,提供休闲、娱乐、交流等活动的空间环境和场所。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考虑人的情感、人的心理及生理的需要。景观及公共设施的布局与尺度要符合人的视觉观赏位置、角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座椅的摆放位置要考虑人对私密空间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所创造的小区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综合规划,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居民的不同需求。小区园路要符合人们的运动行迹规律,空间布局要有开有合,宜于人们集散和休闲[9]。景观创造要丰富多彩,能够使人们提炼情操,放松心情,更多地接触到绿色,随时随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总的来说,坚持以人为本的特点,主要需要满足以下的人类需求:(1)满足居民的行为需求;(2)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3)注重贴近自然环境。3.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5\n江西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自然景观资源和传统景观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在景观规划中,要对自然景观资源和传统景观资源加以合理的保护与利用。景观的设计要突出生态的思想,居住区整个的房前屋后的环境,首先应该给人提供是绿色的环境。风景园林师可以通过空间的划分、空间的阻隔,道路的分隔,绿化种植建造不同的空间,使人的视野范围内尽量多的看见绿色,尽量多的看见绿色的自然环境,使人的视野感觉和心里感受是处在绿色的生态环境中。居民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并不是单纯的建造和改变,要以现有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加以改善和利用,以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公共景观的设计和建造。回归自然,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利用基地的特色,在原有的结构上进行改善。3.4注重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小区环境作为城市人类居住的空间,小区文化的凝聚地与承载点。景观设计体现风水理念:景观设计涉及科学、艺术、社会及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它们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小区景观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营造小区环境的文化氛围,在具体规划设计中,注重小区所在地域自然环境及地方建筑景观的特征;挖掘、提炼和发扬小区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在规划中予以体现。只有联合多学科共同研究、分工协作,才能保证一个景观整体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创造出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质量的景观。区域文化体系是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地方文化体系。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城市和村镇改造,许多文化景观遭到严重的破坏;对文化、风俗延续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建筑风格趋同化,景观设计欧式化,具有民族及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日趋减少。民族文化的继承性,是民族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续的根本。所以在进行居民小区公共景观的规划设计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点,做到文化的传承,让居民体会到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不仅可以保护当地的文化,还能丰富居民的生活。4.总结物质环境包含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部分,由于受城市建设水平限制,居住区自然环境设计往往通过借景手段实现,而人工环境则完全由设计师根据开发商的定位标准,以提高居民居住质量为目的,在设计中体现舒适原则。以上的物质环境内涵在设计中比较容易把握,但人文环境设计却往往被忽视,可以说景观环境设计,既是视觉上的也是文化上的。首先景观环境应表现为视觉美,同时从居住小区的角度出发,景观环境也代表人的生活方式,而人是整个地球生物圈的有机组成部分,应遵从生态结构及相互关系,尊重生命生物和有机体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在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统一的前提下,表现出人类居住环境的文化内涵,体现人类创造的精神文明。综合这些要素和原则,才能设计出适合居民生活的公共空间景观。5\n江西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1]居住小区环境设计, 琚利民山西建筑,2003年10月第29卷第13期[2]刘东兰,陈平留,周小青. 福州住宅景观设计的误区分析[J].山西建筑.2006(01)[3]田大方,李萍. 现代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04)[4]荀平,杨平林著.景观设计创意[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5]华怡建筑工作室编著.住宅小区环境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6]王春沐. 居住区开放空间中硬质景观的规划与设计[J].北京园林.2005(02)[7]黄敏珍. 长沙高层住宅区环境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8]杨懿琨. 健康住宅外环境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9]高飞. 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5\n江西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致谢在本文撰写过程中,各位老师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同学和朋友们也给予了很多帮助,时光如水,岁月如梭,学习的时光犹如人生旅途划过的一颗璀璨靓丽的流星。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