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4.53 KB
  • 2023-01-01 15:30:46 发布

游憩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的比较研究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论文1943.游憩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的比较研究朱琳祎摘要:游憩和景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于温饱问题以外的例如游憩、环境、景观等等与生活品质相关的问题。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游憩与景观的需求,游憩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作为一门学科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试图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从中了解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得到对于我国的游憩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与发展的一些启示。关键词:游憩规划设计景观规划设计比较研究1.研究背景游憩与景观其实是人们的一种本能的需求,这两个词在西方国家很早就出现并且相应的学科研究已经相当成熟。而在我们国内这两个词作为一个专用名词被提出还不是很长的时间,但是在这之前游憩与景观作为一种活动形式一直以来长期地存在,“游山玩水”就是两者最好的体现形式。游憩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作为专门研究游憩与景观的学科,在我国更是刚刚兴起。通过翻阅相关的资料与文献,笔者发现目前在我国游憩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的确切概念还没有一个很统一的界定。相对而言,作为一门学科,景观规划设计已初步被人们所接受,而且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同时有了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程。而游憩规划设计由于种种的原因,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大多数的人所认识,学科的研究在国内几乎处于空白状态。2.内涵界定由于游憩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在中国是相对新兴的学科,相关概念内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这就给研究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带来了困难。因此,在做对比研究之前,必须先界定其相关的概念内涵。本文就目前普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和公认的内涵来加以界定分析。-1-\n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论文“游憩”一词,对应的英文是Recreation,从英文字母的字面意义就可以看到是“休整后再创造”的意思,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能够带给行为实施者生理和心理上的愉悦,有助于恢复其体力和精力的合法活动。游憩规划设计则是对于人们在闲暇时间从事活动的研究与规划,是在城市闲暇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指导下的一项城市社会工程。其内容包括游憩活动计划、城市公共空间布局、社区交往空间与游憩地规划设计等。“景观规划设计”对应的英语表述是“LandscapeArchitecture”,其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1的内容: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3.研究动因从以上普遍被人们所接受的定义来看,笔者发现游憩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在定义上的确存在着异同之处。很多人将游憩规划设计归并为景观规划设计的第三个层次大众行为心理的层面,这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两者都着眼于满足人们一定的需求,出发点存在着一定的相同之处。但是,两者虽然在出发点上存在相类似的一面,但是在具体的考虑方法与考虑重点上还是有不同之处的。而目前这两者之间的差异还没有很明确的加以界定,由此造成了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虽然考虑了人们的使用要求,也提供了相关的游憩场地,但是所提供的游憩活动却不是人们所需要的,造成了有些游憩场地只是看看而已,根本没有人会愿意使用。同样,有些单纯从游憩角度出发的规划设计,往往较能洞察到人们的游憩需求,但是在游憩场地的设置合理性与景观性、生态性上存在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因此,本文试图通过两者之间的比较研究,找到目前阶段两者之间存在的研究与实践重点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从中找到一定的启示。4.对比研究4.1差异比较游憩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的确存在着某些共同的地方,但是从目前阶段来看,在许多方面两者还是存在许多的差异:4.1.1研究对象重点的差异从两者的概念内涵中我们可以发现游憩规划设计的重点是人们闲暇时间的利用方式与行为。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人主体的本身行为。主要从主观的角度出发,从而来合理地设置相应的游憩项目与游憩场地。相对而言,景观规划设计虽然也有满足人们需求的一个方面,但1同济大学刘滨谊教授提出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将景观规划设计分为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个层面的主要内容与任务。-2-\n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论文其还有视觉形象与环境生态的要求,所研究的重点在于满足人们主观需求的客观载体,即相关景观场地的视觉形象,自然生态等等方面,重点更偏向于客观自然本身的营造与氛围的创造。游憩规划设计是以人为第一研究对象的,因此包括了人们在闲暇时间的所有活动,包括饭后的散步、交谈等等方面。而景观规划设计重点在于如何运用规划设计的手段来创造一种可供人们观赏、使用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物质环境。人类的活动只作为一种要素而加以考虑,而这种考虑一般只局限于方便人们的使用,是为人们提供舒适、美观、安全的景观环境,较少去深入挖掘人们游憩需求的差异与变化。4.1.2依托理论的差异虽然游憩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都有为了满足人们需求的一方面,但是由于两者的研究对象重点存在着差异,导致了两种规划设计在其主要的理论支撑上也有相应的不同。游憩规划设计以人的闲暇活动为研究对象,其涉及到游憩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而景观规划设计着眼于物质环境本身,则主要涉及到城市规划、建筑学、美学、生态学、环境学等学科。由此可见,两者在相关的主体学科知识上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异的。4.1.3主要规划内容的差异由于游憩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对象重点有所差异,因此其相应的主要规划内容也是存在差异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游憩规划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游憩发展规划和游憩空间布局规划。前者主要从发展的角度明确游憩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和社会发展同游憩发展之间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不同地方的城市,其市民游憩的需求也是存在差异的。这种游憩的时空变异与规律就是游憩发展规划所要研究与解决的问题。通过这样的研究,才能准确地了解人们的游憩需求,从而更好地做好游憩空间布局,设置相应的游憩项目,合理分布设置游憩场地,如游憩地、度假区等等。景观规划设计更注重客观场地环境的空间环境创造,主要解决如何创造出景观形象怡人,环境生态良好的场所空间,从而来很好的提供给人们观赏与使用的机会与空间。虽然其中也会考虑到大众行为心理这一项,但更注重在不同的景观环境中如何合理地安排人们观赏与使用的行为流线与空间心理感受,保证人们安全、方便地观赏与使用。而对于人们真正的游憩活动的需求种类与形式的考虑就相对较弱。因此也就在目前的很多景观规划设计中出现只能看看的景观场地,或者只是任意地设置几个游憩的常规器材了事,根本不能满足不同地方不同时间人们的游憩需求。(2)游憩规划设计中包括了游憩发展规划这一项,因此其不仅仅局限于设置相关的游-3-\n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论文憩项目与游憩场地,在很大程度上还具有研究与引导人们新的游憩观念与游憩方式的作用。从这一点来看,游憩规划设计具有动态性与引导性。同时通过对于人们游憩需求的研究,从较大的层面上做到游憩地与游憩设施种类的空间合理分布,对于游憩地空间布局的规划更具整体感,避免由于分布不均而造成人们游憩需求的无法满足与游憩场地设施的浪费。而反观景观规划设计一般会考虑到人们游憩与使用的需求,但其一般较少的从较大的层面上研究游憩活动项目的多样性以及区域游憩场地与设施种类与数量的分布合理性,而只是注重根据周边环境的相关客观条件来确定是否给予游憩功能用地与相关设施地设置。(3)游憩规划设计某种程度上是旅游规划的核心内容,其规划中具有软性规划与硬性规划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空间规划本身而言,通过对人们闲暇时间的游憩需求研究,从而在空间上落实游憩地的分布与建设,这就涉及到土地利用规划、场地规划等等硬性规划的层面。另一方面,由于游憩规划设计的主要对象是对于人们游憩活动的规划,从而提供合理的游憩机会,因此例如游憩项目的设置、形象定位、市场营销以及地方经济、社会、环境影响的评估等等也是其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相对而言,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客观场地本身,因此其更偏重于场地、环境、生态系统、景观形象等硬质的规划为主。游憩及人的行为心理只是作为一种考虑的因素或是一种优化的因素而加以考虑。目前,其本身没有涉及到过多的软性规划的方面。4.1.4规划方法与手段的差异由于游憩规划设计主要包括游憩发展规划和游憩空间布局规划两个方面的内容,关注的对象重点是人。因此其除了一些空间规划的方法手段之外还具有例如问卷调查、座谈访问等等社会学意义上的研究方式,并且这种研究方式是在空间布局规划之前完成的。而景观规划则更注重于传统意义上的物质规划,主要是采用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等学科空间规划方法手段。4.1.5评价标准与价值取向的差异游憩规划设计的评价主要是以能否满足人们的游憩行为的需求、游憩项目设置是否合理以及游憩地是否具有良好的合理空间分布与可达性为主要的衡量标准的,其关注的重点是人们在闲暇时间游憩活动是否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及其程度所决定的。而这种满足的程度称之为游憩效用。游憩效用是由价格、距离、游憩地吸引力三个因素综合形成的。游憩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得产生最大的游憩效用。因此游憩规划设计的评价因子较多,评价中必须具有区域观、市场观、经济观与文化观。景观规划设计的评价如前面所说的也有三个因子:视觉形象、环境生态、大众行为心理。-4-\n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论文而目前状况而言,常常只注重视觉形象一项,而另外两项却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对于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的不断深入,后两项正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但是其中就大众行为心理的评价层面的标准也是与游憩规划设计存在差异的。一般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大众行为心理的评价主要注重在景观规划中是否留有一定的游憩场地,场地的设计与环境的营造是不是保证人们使用的方便与安全,而至于所提供的场地的容量,游憩项目的种类,游憩种类的分布情况与多样性,游憩地吸引力等方面的评价就没有纳入其中。因此,目前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常常出现好看不好用的,好看没人气或好看不经济的现象。5.1内在联系从上面的比较研究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游憩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但是就其本身而言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说法。因为在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下,两者所涉及的内容与重点都确实存在着交叉与互补的地方。在看到两者差异的同时,其实两者之间也是存在着很多的联系的。一方面,景观规划设计中含有大众行为心理的一项规划的内容,因此其中所要考虑的内容与游憩规划设计是有关系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完整的大众行为心理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游憩学。而这一点正是体现在如何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考虑到人们不同的游憩要求,从而更为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的景观游憩用地。另一方面,游憩发展规划中的游憩项目类型与游憩场所分布的研究理论可以在较大的层面上避免游憩场地的重复性建设与不均衡建设,指导景观规划设计中游憩场地分布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景观规划设计才能走出随意与缺乏科学性的局面,使得景观的设置更具有可行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游憩规划设计中的第二个层次游憩空间布局规划设计的实施与落实需要的手段与技术正是景观规划设计,因为当游憩发展规划与游憩空间布局规划充分地研究了相应的游憩需求、根据游憩场地的分布情况而选定了游憩用地时,接下去的工作就是将设置的游憩项目加以物化,而这正是景观规划设计所研究的重点,借助于景观规划设计的手段从而创造出优美而又生态的游憩环境,从而真正将游憩规划的内容加以实现。由此,游憩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其实是有着紧密联系的,游憩规划设计为景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供保证,使得景观规划设计在人性化方面更加地深入与合理,并且充分地将景观与游憩功能相结合,使景观的效益达到最大化。而景观规划设计则在技术与物质的层面指导游憩规划设计的实现与建造,提供充足的物质技术保障,使得在营造游憩场地的合理性、实用性与安全性上得以保证。同时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还使得游憩规划设计在场地建设的同时不光光只注重人们游憩活动的需求,更在营造的过程中注重景观形象与自然生-5-\n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论文态的最优化,保证人们的游憩活动得以舒适安全的进行。因此,游憩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之间是一种交叉又互补的关系,具体可以用以下的图表加以表示:游憩规划设计景观规划设计游憩发展规划游憩空间规划视觉形象环境生态行为心理设计设计实现手段与技术理论依据6.结语启示通过以上对于游憩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的比较研究,明确了两者相关关系,从而可以得到对于我国游憩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与发展的一些启示:首先,从国外的情况来看,游憩规划设计(尤其是其中的游憩空间布局规划)与景观规划设计都是由景观建筑师来完成的。但是现在我们的教育课程中明显地偏重于原有风景园林规划的学科设置,比较注重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衔接,重视物质形态的规划。而对于游憩学及游憩规划的学科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似乎觉得与现在的景观规划设计格格不入。因此,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的状态,研究的落后造成了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上的缺陷,使得现在大多数的景观规划设计仅仅重视了视觉景观形象的方面。然而,从一个比较全面的人类聚居环境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看的话,这就要求我们学习规划设计的人同时具有两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不仅需要传统意义上的景观园林专业所要求的以风景规划及景观设计为中心,以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满足景观形象、生态自然、游人活动的要求,而且同时需要了解游憩规划设计所涉及到的如人的闲暇计划、游憩行为、游憩计划、游憩管理等等方面。从而改变与促进景观规划设计与理论传统上只注重美学形象与自然生态的观念,使得景观规划设计同时也考虑到人类社会发展对于景观的要求,从而做到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其次,游憩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虽然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并不是说这两门学科之间存在着谁包含谁的问题,因为毕竟两者之间在考虑角度及深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游憩规划实际上基本属于城市规划与景观规划的一种专项规划,它是跨专业的,-6-\n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论文不完全属于哪个学科。这正像城市规划中的给排水规划、电力电讯等专项规划一样,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会涉及其中的内容,但是其学科本身是相对独立的,具有自身的研究范围与深度。只有互相的借鉴与合作才能使得规划设计更加的合理与可行。参考文献1.吴承照.从风景园林到游憩规划设计.中国园林,1998(5)2.刘滨谊.人类聚居环境学引论.城市规划汇刊,1996(2)3.吴承照.现代城市游憩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4.吴承照.游憩规划的定位、定性与定向.城市规划汇刊,19975.刘谯.城市景观设计对游憩需求的发掘.设计时政6.吴承照.游憩效用与城市居民户外游憩分布行为.同济大学学报,19997.江海燕,李敏,自然游憩地规划建设理论初步研究.广东林业科技,2007(1)8.(英)曼纽尔﹒鲍德-博拉,旅游和游憩规划与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9.孙雯.滨海旅游度假区游憩空间的规划设计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0.马惠娣.西方城市游憩空间规划与设计探析.齐鲁学刊,2005(6)11.秦学.城市游憩空间结构系统研究———以宁波市为例.经济地理,2003(3)12.吴必虎等.公共游憩空间分类与属性研究.中国园林,2003(5)作者简介姓名:朱琳祎性别:男出生年月:1979年11月最高学历:硕士研究生(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工作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职务:规划师职称:工程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