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0 MB
- 2023-01-01 15:30:4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摘要摘要乡村是一个国家构成的最基本的单元结构,乡村旅游则作为新型的旅游形式对改善乡村环境、推动乡村区域的经济起到巨大的作用,因此而得了我国极大的重视。可以说,乡村旅游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全新的农村社区发展的模式,更是一种新型的园林景观的类型。因此本文以乡村旅游为视角,结合錾子石生态农庄项目提出了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理念及基本思路,探讨如何有效的以我国乡村旅游为契机,使乡土文化、环境生态通过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有效的发扬和保护。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将景观的相关理论引入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项目研究中,结合项目现状分析,探索能够适用于现代乡村旅游经规划所以遵循的理念得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结论:注重人文规划设计--提高视点、立意高远;凸显乡土特色--换位思考、统筹兼顾;实现空间资源化--协调周边、借风起势;坚持可持续发展--乐在时尚、体验慢行。最终,经过上面四个方面的分析得出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守的的方法:重塑和优化乡村景观空间结构、乡土景观的特色营造、完善基础设施的构建、生态环境的保护。作者希望能够通过对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最终对我国大力进行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景观I\nAbstractAbstractVillageisthemostbasicunitstructureconsistingofacountry,ruraltourismasanewformoftourismistoimprovetheruralenvironment,andpromoteeconomicruralareasplayahugeroleinourcountrythereforehadgreatimportance.Wecansaythatruraltourismisthesocialdevelopmenttoacertainstageoftheproduct,isanewmodelofdevelopmentinruralcommunities,itisanewtypeoflandscape.Therefore,theperspectiveofthispaper,ruraltourism,combiningstonechiselecologicalfarmprojectproposedruraltourismlandscapedesignconceptsandbasicideasonhoweffectiveruraltourisminourcountryasanopportunitytomakethelocalculture,environmentandecologythrough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effectivedevelopandprotect.Thepurposeofthisstudyistointroducethetheoryof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ofresearchprojectsinruraltourism,combinedwithanalysisofprojectstatus,exploreruraltourismcanbeappliedtomodernphilosophyfollowedbytheplanningsocometothefollowingfourconclusions:focusonhumanitiesplanningdesign-improvingviewpointaspirational;highlightinglocalcharacteristics-empathy,balanced;spatialresource-coordinatingtheperipherybythewindpotential;adheretosustainabledevelopment-Liveinfashion,experienceslow.Eventually,afteranalyzingtheabovefouraspectsofruraltourism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cometobeobservedinthemethod:remodelingandoptimizethestructureoftherurallandscape,rurallandscapefeaturestocreate,improvebuildinginfrastructure,protectingtheenvironment.Theauthorshopethroughin-depthstudyofthissubject,madeconstructivecommentsruraltourism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ultimatelymakeourcountrystrongterms.Keyword:RuralTourism,Rural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LandscapeII\n目录目录第一章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目的与意义........................................................................................................11.3研究内容....................................................................................................................11.4研究方法....................................................................................................................2第二章项目实践-錾子石生态农庄景观规划设计...........................................32.1项目概况....................................................................................................................32.1.1区位分析.......................................................................................................32.1.2资源概况.......................................................................................................32.1.3资源分析结论...............................................................................................72.2景观规划设计............................................................................................................82.2.1规划目标.......................................................................................................82.2.2规划原则.......................................................................................................92.2.3规划理念.......................................................................................................92.2.4重塑和优化乡村景观空间结构.................................................................102.2.5乡土景观的特色营造.................................................................................142.2.6完善基础设施的构建.................................................................................152.2.7生态环境的保护.........................................................................................17第三章结语.......................................................................................................19参考文献.............................................................................................................20致谢...............................................................................................................21作品册.................................................................................................................22III\n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高速经济运转下的今天,在享受着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的同时我们也蒙受着城市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弊端,这就激发了久居都市的人们想暂时逃离都市而去寻求心目中“世外桃源”的欲望。随着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观念以及消费结构的逐步转变,寻求新的休闲生活方式也在人们心中渐渐萌芽,而城市周边的乡村农家乐的出现,造就了乡村旅游的蓬勃之势。但与之共生的指导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还较为稀缺,系统的规划设计体系也尚未完善,一些只顾眼前经济利益却忽略科学指导的规划设计不但破坏了乡村天然朴实的景观风貌,甚至威胁到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固性。致使对乡村旅游景观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设计迫在眉睫。1.2研究目的与意义以乡村旅游为撬杠,促使乡村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的全面发展。通过科学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彻底的改变旧有的村庄经济发展格局,依靠山(乡)村旅游度假、城郊休闲游乐带动当地的各类产业协调发展,探索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道路。1.3研究内容第一章,简明扼要的阐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原因,以及与之共生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这一新生事物的产生。第二章,详细分析錾子石村的项目概况,结合錾子石景观现状所存问题,总结出资源优势和劣势,推倒了适合其农庄规划的理念,为方案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要点。第三章,根据前面总结的规划原则和理念,探讨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可行性。1\n第一章绪论1.4研究方法将景观的相关理论引入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项目研究中,结合项目现状分析,以人文主义为立足点努力凸显乡土特色,将设计理念融入景观之中并把之物化,向游客以及居民传达更丰富的文化内涵。2\n第二章项目实践-錾子石生态农庄景观规划设计第二章项目实践-錾子石生态农庄景观规划设计2.1项目概况2.1.1区位分析三里畈錾字石村地处罗田县三里畈镇,东部紧邻大别山,与天堂林场接壤,西北紧挨麻城,是三里畈镇43个行政村中的一个自然村庄,是湖北中西部去往大别山六大景区的必经之路。2.1.2资源概况2.1.2.1自然资源(1)地形地貌地貌呈西高东低走向,地貌形态多样,既有低山,丘陵,又有缓坡。总面积6.66平方公里.村镇建设用地面积17.56公顷,耕地面积260.88公顷,山林面积385.43公顷,其他用地面积2.29公顷。(2)气象水文村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干(冷)夏温(热),春暖秋凉。历年平均气温16℃,累计年最高气温40.6℃,年平均降雨量1310.8mm,历年平均无霜期日数最多260天。四季分明,适合多种农林作物生长,村内有两条小溪水资源丰富。(3)土壤植被錾字石村森林覆盖率达到68.8%,土壤多为沙壤土有利于甜柿的生长。植被种类较多,有板栗、茯苓等,同时还是药材基地和绿茶基地。2.1.2.2人文资源(1)村落现状全村17个村民小组,28个自然垸落,1968人,截止到2013年人口为1998人。(2)名人文化3\n第二章项目实践-錾子石生态农庄景观规划设计清中叶的状元陈阬留下三宝(珍珠伞一把,半副銮驾,紫金香炉),反元称帝徐寿辉纪念碑,京剧创始人余三胜的故乡。熊礼潮老先生的诗词见于国家及东南亚报刊。(3)宗教文化项目区内佛教、道教和民间庙宇三者之间和谐共生.目前佛教寺庙主有佛祖庵,五宝庵,道教有龙兴观,錾字石的民间庙宇有水口寺,为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庙宇。2.1.2.3旅游资源根据黄冈市三里畈镇錾字石村区域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描述见下:(1)地文景观类综合自然旅游地:錾字石村不仅地产珍宝——甜柿,而且风光迤逦,名胜遍布。景点名胜有:覆钟寨、蕙兰山,五峰寨,薄金寨、银子石、仙人石、小姐洞、罗汉岩等,每个景点天然俊美,栩栩如生。地质地貌过程形迹:南山悬崖处有小姐洞,洞深三丈,洞阔丈余;罗汉岩立在覆钟寨西侧,岩险石奇,栩栩如生。“仙人石”醉卧狮子岩背,徒令信徒浮想联翩。(2)水域风光河流水系:三里畈镇錾字石古甜柿村区域内地形复杂,高差大,形成了众多的山间小溪,在区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这个地区的旅游开发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景观资源。区域内有一条河流,上游叫邱家河,下游叫七道河,是本地区一条十分重要的灌溉水域,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景观资源。(3)生物景观树木:錾字石地区林业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和重叠过渡等特点。因地域不同,可划分为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经济林、灌木林及草丛和其它6个大类,13个亚类,23个群系。主要树种为古银杏、枫杨、古樟树等等。银杏区内有多株大树生长,有一颗银杏直径约3m,需数人合抱。花卉地:杜鹃、玉兰、香菊、建始兰、白合、野菊、玉簪、半枝莲、万年青许许多多无名野花。山茶、木莲、紫薇、美人蕉、杜鹃花、紫丁香、珙桐花、杜鹃花、腊梅、香菊、报春花、金丝竹、香榧、石楠、野梅、云锦杜鹃、映山红、栀子、野海棠、红花油茶、芙蓉、迎春花、木槿花、野桃花、野樱桃花、泡桐花、山苍子花、野梦花。(4)天象与气候景观日月星辰观察地:区域内地许多高山之颠都是观日月星辰及日出日落地佳地。4\n第二章项目实践-錾子石生态农庄景观规划设计避暑气候地:三里畈镇处于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的交汇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高山区森林区等均为避暑佳地。(5)物候景观高大的柿子树,成片墨绿的松林,笔直挺拔的竹林,形成春天百花竞开,争奇斗艳;秋天果实累累,红叶遍山;冬天苍松翠绿的植物景观。物候景观多样,季变现象明显。表1.1錾子石旅游资源类型分布状况(作者自绘)Table2.1Tourismresourcestyle`sdistributioninZanZiShi主类亚类基本类型资源单体名称地文景观类综合自然旅游地山地錾字石地质地貌过程形迹岩溶地小姐洞、罗汉岩、仙人石水域风光河流水系山涧小溪邱家河、七道河生物景观树木林地,独树银杏林,板栗林花卉地草场花卉地,林间花卉杜鹃、玉兰、香菊、建始兰、白合、野菊、玉簪、半枝莲、万年青日月星辰观察池山地天象与气候景观避暑气候地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山区森林区物候景观树林柿子树、竹林三里畈六村区域旅游资源中,各类旅游资源都很丰富。以生物景观、水域风光、天气与气候景观、地文景观最为丰富。旅游资源分类结果反映三里畈錾字石村区域旅游资源是以自然山水、生态景观及人文景观为主体。2.1.2.4客源资源5\n第二章项目实践-錾子石生态农庄景观规划设计表1.2錾子石旅游地客源市场调查表(作者自绘)Table1.2TouristSourceMarketSurveyinZanZiShi性别(%)年龄(%)家庭结构(%)男女≥2526-3536-4546-55≤55未婚已婚无子女44.9843.565.9913.6940.0218.2013.9519.7825.87职业(%)家庭结构(%)国家公事业单企业管理者白领学生个体工已婚有子离丧偶职人员位商户女2.3922.2336.8912.478.2216.0647.165.03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初中及以下中等教育大学研究生≤1501501-3003001-5≥50000000011.5636.3446.995.875.7966.5225.471.33居住地类型(%)来源城市(%)城市农村黄冈武汉黄石鄂州省内其他其他省外92.487.7626.1445.8310.167.544.234.09表1.3錾字石旅游地旅游出行行为的调查表(作者自绘)Table1.3SurveyontourismtravelbehaviorinZanZiShi出游方式(%)出游天数(%)旅行社单位组织家人伴随独自出游其他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13.6418.6053.319.564.8868.6030.151.33出游时段(%)住宿地点(%)黄金周双休假期工作日其他农家院宾馆亲友18.6047.5217.7712.403.7278.9510.5310.536\n第二章项目实践-錾子石生态农庄景观规划设计出游交通工具(%)飞机火车长途汽车短途汽车自驾车包车单位车辆其他0.0019.244.559.9234.3018.6012.400.83人均旅游支出(%)消费项目(%)100101-200201-300301-400≥401餐饮住宿购物娱乐其他17.3631.4040.089.051.6559.4811.1223.224.052.13表1.4錾字石旅游地游客旅游偏好的调查表(作者自绘)Table1.4QuestionnairetourismtouristspreferencesinZanZiShi出游回归品农观光体验了解运动娱乐公务度假走亲多认动机自然家饭游览生活地方健身休闲会议疗养访友识朋菜传统友平均4.684.224.213.994.033.573.443.283.122.032.12值众数55545444332标准0.670.920.780.650.621.250.540.760.830.630.48差综合表格信息得到中等收入,受到较好教育,有稳定职业的中青年人为最主要的游客市场。在出游方式上,家人或者亲朋好友结伴出行是农庄度假客出游的主要方式,而单位组织集体活动和旅行社也将农庄度假作为选择的重要目的地方式,汽车都是最重要的出行的工具。回归自然和乡村,观赏乡村风景,体验乡村生活,了解乡村传统文化成为游客出游的主要动机。综合表格信息得到中等收入,受到较好教育,有稳定职业的中青年人为最主要的游客市场。2.1.3资源分析结论2.1.3.1优势(1)资源优势7\n第二章项目实践-錾子石生态农庄景观规划设计錾字石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历史文化丰富,现状可利用的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包括:錾字石天然脱涩甜柿为罗田一绝,已经举办了两届中国甜柿文化节;依靠溯溪,现已准备开发漂流风景区;村庄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田园风情浓厚,旅游接待能力突出。(2)区位与交通优势錾子石村地处罗田县三里畈镇,东部紧邻大别山,与天堂林场接壤,西北紧挨麻城,是三里畈镇43个行政村中的一个自然村庄,是湖北中西部去往大别山六大景区的必经之路。现有长山公路,麻阳高速公路自錾字石周边穿过,地理环境优越。现有旅游公路穿过錾字石临近的村庄,西距武汉105.5公里,南距黄冈市区62公里,距罗田县城18公里,交通区位优势十分便利。2.1.3.2劣势(1)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产品种类较少,规模较小,产品项目的开发大多比较单一,缺乏文化内涵和乡土特色,参与性与体验性也表现不足,不能激发游客的兴致。(2)缺乏乡土特色打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对景区景点缺乏强有力的特色打造,景观意向模糊。(3)产品缺乏文化内涵缺乏深度开发和包装,尤其是对旅游产品蕴藏的文化内涵发掘和提升不够。我国乡村旅游景观数量众多,但规模较小且多以旅游观光类为主而缺乏将特有的乡村文化融入到乡村规划设计中,本项目主要将以文化和景观规划相结合来进行探讨。錾字石人文资源雄厚达到总体资源的百分之八十,所以在规划中确立,錾字石资源品牌的打造以人文资源为主,加以自然资源来营造。2.2景观规划设计2.2.1规划目标8\n第二章项目实践-錾子石生态农庄景观规划设计以村庄文化积淀为主线,结合自然山水格局活水造景,组织空间组团,营造宜人的水岸空间和步行观景空间,重点突出乡村田园风光和文化内涵,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勾勒山村旅游的新风尚。2.2.2规划原则2.2.2.1可持续发展原则作为城市的后花园,建设高品质的旅游区是研究的主要部分。其核心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强化和利用。景观规划以尊重、保护自然生态资源为前提,合理布局,科学规划。2.2.2.2实现空间资源化原则由于规划区的居民点较为分散,对于新农村建设,规划采取撤村并点,自然淘汰的原则,分期改造。规划区面积较大,涉及周边众多的旅游景点景区,区域发展应该实现整体协调发展;规划区的旅游策划、用地布局、基础配套、交通组织等必须符合上述规划的要求,整体规划、协调发展。2.2.2.3注重人文规划设计原则在本次规划中,坚持以文化为脉络,赋予景观空间新的灵魂。錾字石乡村旅游景观的建设需要乡政府的调控和大力扶持,也需要当地居民自发自主的参与,从调研到目标的确定,再到规划方案的选择,充分尊重村民合理意愿,保障其自身利益,也提高村民的旅游服务意识。2.2.2.4尊重生态的原则规划必须考虑规划区建设的可实施性与弹性,强调规划的整体性与发展的有序性相结合的原则,实施规划区滚动开发的战略,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2.2.3规划理念2.2.3.1注重人文规划设计--提高视点,立意高远9\n第二章项目实践-錾子石生态农庄景观规划设计中国的身后历史文化底蕴一直以来都是国际游客的关注热点,而这其中各国政要的游览路线一向是国际旅游的最热追逐点。根据历年以来的国家元首、政要的旅游选择,其共同点就是中国特色明显、历史文化深厚、气势恢宏庞大。本次规划基址所在的黄冈市借助大别山区,将其建设成为了中国的“红色旅游基地”,而对于旅游的开发则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大别山的经济效益日趋稳定后,对其社会效益的开发则是一个更加需要建设的方面。2.2.3.2凸显乡土特色--换位思考,统筹兼顾不同层次的游客对于旅游产品的需求具有一种换位的思考。在旅游时空的换位思考上要做到四季有不同的旅游项目,白天与夜间有不同的旅游服务。从多方面、多层次的满足游客的需求。最大化的保留原有自然乡村风貌,增加旅游产品的体验性,凸显錾子石的乡土特色。2.2,3.3实现空间资源化--协调周边,借风起势本次规划范围如果孤立的来看,其与中国大陆的无数欠发达农村地区别无二样,但是考虑其周边的区域,则会发现其具有巨大的资源优势。利用本次规划与周边地区,尤其是黄冈市、大别山区的旅游发展协调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作用。规划基质最大的优势就是其位于黄冈市和大别山区中间的区位优势,联系城居民与外来游客,联系红色旅游与民俗旅游。借助国家在大区域方针上对大别山库区特色政策的“杠杆作用”所产生的“涟漪效应”,发展周边地区,尤其是本次规划的范围区域。2.2.3.4坚持可持续发展--乐在时尚,体验慢行乐活,是一种环保理念,一种文化内涵,一种时代产物。它是一种贴近生活本源,自然、健康、精致的生活态度。“慢生活”是让游客能够在放慢速度的同时体会不一样的风景。2.2.4重塑和优化乡村景观空间结构2.2.4.1空间规划目标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特色的有机结合,以村庄文化积淀为主线,结合自然山水格局活水造景,组织空间组团,营造宜人的水岸空间和步行观景空间,重点突出乡村田园风光和文化内涵,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勾勒山村旅游的新风尚。10\n第二章项目实践-錾子石生态农庄景观规划设计2.2.4.2空间布局特色打造甜柿公园特色、突出文脉特色、提升村庄文化品位。2.2.4.3重构景观空间格局(1)整体结构规划根据錾字石区块的地形地貌特征、旅游资源分布状况,以实现空间资源化为理念,采用多核式组团布局将錾字石生态休闲旅游区景观空间布局定位为“一带两轴”的结构(图6.4)。(1)总体布局“一带两轴六区八点”一带:溯溪漂流带两轴:滨水商业休闲街、民俗风情体验街六区:旅游服务接待区、特色农业观光区、名俗文化感知区、生态休闲区、滨水商业区、农家乐居住片区八点:中心广场、农家山庄、四季果园、甜柿节大舞台、熊家祠堂、甜柿公园、清影竹风、板栗林图1.1錾字石休闲农庄功能分区图(作者自设)Fig1.1EcologicalFarmfunctionalzoningmapofZanZiShi11\n第二章项目实践-錾子石生态农庄景观规划设计(2)功能分区规划规划根据不同的功能需要,将錾字石人家共分为6个功能分区,分别为:旅游服务接待区、特色农业观光区、民俗文化感知区、生态休闲区、甜柿文化体验区。表1.5錾子石休闲农庄功能分区规划表(作者自绘)Table1.5EcologicalFarmfunctionalzoningtableofZanZiShi功能分区特色定位旅游规划活动及产品“一带”溯溪漂流带让漂流成为一种特别文化、在刺激的游戏中感动感漂流受到錾子石的独特之处。“两轴”滨水商业休闲街结合溯溪打造一条以餐饮商贸为主体功能的知音桥、打谷场、垂特色街巷,结合自然山水格局活水造景,营造钓中心,亲水平台、宜人的水岸空间和步行观景空间。滨水茶室、水上乐园民俗风情体验街街主要功能为特色饮食、商业集贸、文化教育、熊家祠堂、祈福桥民俗展示等。“六区”旅游服务接待区依托錾字石村的医疗,文化等社区设施,为游中心广场、生态停车客提供综合接待服务,通过对服务设施及旅游场、农产品展示销售形象窗口的打造,形成特色的旅游综合服务中中心、星级厕所,星心景观。级酒店特色农耕观光体以绿色农业为景观基质,营造清淡自然的田园四季果园、欢乐栗验区意境,展示淳朴的农耕田园景观。林、柿饼作坊、认养果园,12\n第二章项目实践-錾子石生态农庄景观规划设计名俗文化感知区以浓厚的文化背景作基垫,展示不同侧面的錾国学讲堂、民俗风情子石,使农家乐赋予文化的内涵,满足游客和体验街、熊家祠堂,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錾字石民俗博物馆、民宿滨水商业区利用河流自然资源的特点,结合户外运动的理动感漂流、奇石乐念,设计不同的主题的娱乐和休闲项目,满足园、滨水商业街、红游客更多需求。枫谷生态休闲区利用甜柿的资源优势,满足有游客观光、采摘、甜柿公园,清影竹娱乐的多元化需求。风,生态廊道农家乐居住片区将大体量建筑化解为相对较宜人尺度的小体农家乐、甜柿节大舞量建筑,进一步强化休闲度假的特征。台图1.2錾字石生态农庄规划总平面(作者自设)Fig1.2EcologicalFarmPlanningGeneralPlaneofZanZiShi13\n第二章项目实践-錾子石生态农庄景观规划设计2.2.4.4整合农作景观空间(1)四季果园在特色农业观光区内,根据原有的物种资源丰富的特点设计了四季果园。整合果园内部道路设置,搭建一个木质的果园观光平台,供游人观赏四季果园风光。以观光平台为中心,设置连接其的木栈道,以高于或平行于果树的高度,宽度在2~3米,让游客更好的体验农家风光。(2)甜柿公园錾子石是“甜柿之乡”,在休闲生态区内建设一个可供游玩,采摘,休闲的甜柿公园。(3)清影竹风大片的竹林搭配健康步道,给游客提供一个天然氧吧。竹林中设计露营点,丰富游客的需求。2.2.4.5改造聚落景观空间(1)农户庭院的改造①特色建筑形态改造在建筑材料上,尽量就地取材,保留传统的建筑风格,在原有的建筑形态进行有效的修整。在尊重当地人文特征以及地形地貌环境之上,使得錾子石民宅在精神层面上得以传承。②庭院空间改造錾子石地势的高低错落增加了富多变的空间感。将中国古典园林和传统錾子石民居庭院的设计特点融入景区的农家庭院的改造当中来,借用传统的借景、对景、框景等园林景观表现手段,丰富和增强农家庭院的观赏性和游览性。2.2.5乡土景观的特色营造2.2.5.1旅游主题形象设计乡村景观意象的最好种表达则是景观旅游主题形象的设计的拟定,錾字石天然脱涩甜柿是錾字石村的特色.村庄浓厚的文化积淀、自然山水格局的良好基础,致使村庄的规划重点是要突出乡村田园风光和文化内涵。因此,将錾子石生态农庄形象主题定义为:乡野甜柿园、滨水生态居。14\n第二章项目实践-錾子石生态农庄景观规划设计2.2.5.2乡土景观的塑造(1)乡村传统手工艺作坊在特色农耕体验区中,设置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作坊。向游客展示传统手工艺产品的制作过程,而且可以让游客参与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体验生产乐趣,同时使游客产生购买传统手工艺产品的欲望。(2)乡土文化的表达甜柿展览馆、熊家祠堂、錾字石民俗博物馆、国学讲堂均是錾子石文化线延展上的重点。“錾字石民俗博物馆”:有着中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拥有种类繁多的农耕用具,因此在博物馆中设置陈列农耕具和甜柿培育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成果,为久居都市的城市居民提供学习农耕文化的机会,了解农耕历史。“国学讲堂”:通过举办国学主题书画文化展、国学讲座、传统文化讲座、各种经典研读、文化交流等形式,吸引广大学生群体前来观光游览,开展写生修学旅游,满足游客和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熊家祠堂”:对熊家大院进行修复和整理,以祠堂的形式向游客展示当地文化的历史与风貌,成为錾字石村的文化名片。2.2.6完善基础设施的构建2.2.6.1基础性服务设施(1)交通设施规划①对外交通提升现存镇域国道、省道、县道等级,加强规划控制。②车行道主干道:根据规划区多山的情况,主要道路的宽度定为7米。绿化选择高大常绿落叶混交林带,采用乔、灌、花、草复层自然式栽植方式。次干道:主要是以联系景点和居民点为原则,道路宽度定为5米,在道路上间隔120——150米设置一个错车位。配置中小乔木,道路两侧有景可赏的地方,可不配置林带,只栽植低矮灌木,留出诱导视线的风景窗,使游览者沿途可欣赏自然风光。③游步道15\n第二章项目实践-錾子石生态农庄景观规划设计普通游步道:路宽以0.9~1.2米为宜,对于陡坡的路段修筑筑防护设施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识。滨水步行道:路宽1.5~2.0米,局部地段将设置木栈道,沿道分散布置垂钓点及休息亭。(2)给排水设施①给水设施錾字石村已全部实现村村通自来水,主要景点的给水系统以自来水管网供水为主,部分地区的生活用水辅以井水,水库水。②排水设施各景区均应建立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雨水结合山区地势将各旅游景点雨水收集起来分散排向低洼地段。(3)辅助设施①景观设施:休息亭、座椅、环保垃圾桶等,休息亭主要分布在甜柿公园,提供给游人休息及避雨的场所,座椅、环保垃圾桶将每膈一定距离分散布置,其服务半径为30~50米。②标识系统:建立标识体系:在外围道路沿线高速公路、203省道等应该设置醒目突出、具有吸引力的标志牌。在区内的景观轴线和通往个景区的道路沿线设置美观、醒目的交通引导标识,摆放位置合理,外观设计美观且体现景区主题,数量充足。在重要的景点和游客服务中心处设立户外广告,大力宣传区内重要的景点,如熊家祠堂、古甜柿村等。在旅游设施门口挂设景区导游图,做到线路清晰,标识美观,具有吸引力。在城区的交通要道、汽车站安排旅游接待服务点。区内解说系统建立:游客中心提供解说服务,语音解说系统;牌示系统的健全;导游画册;导游讲解与多媒体解说的健全,帮助游客了解并欣赏旅游区的资源及其价值。如錾字石名字历史、“熊家祠堂”的形成过程等,应通过景区解说系统的功能将该信息传递给游客,并将其深化,以达到给游客求知欲满足的感受。③公厕每个景区/点都要设置数量合适的厕所,以“环保、方便、经济”为原则,在不同的地方安置不同类型的厕所:环保车载流动厕所:设在不宜修建固定厕所的地点,同时也可以兼顾客流高峰需求。16\n第二章项目实践-錾子石生态农庄景观规划设计生态厕所:包括免水型生态厕所、循环水冲洗型以及水冲型三种,设于景区的固定设施内部,也可用于环保车不易到达的区域。④无障碍设施:在景区室内部设置相应数量的无障碍厕所、安全扶手等设施外,在室外,也应针对补行弱者设置轮椅通行的坡道、残疾人厕所以及无障碍电话亭;对视力不佳的人群,设立导盲步道等。2.2.6.2接待性服务设施在餐饮设施方面,农家山庄、度假山庄中建设与之匹配的的农家餐厅;并结合特色农耕园开展特色饮食,提供野菜、森林餐厅让游客体验自己劳作美食;在滨水商业街一带设置水系文化主题餐饮;在住宿设施方面,农家山庄、度假山庄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建筑外形设计较为简洁,与该村庄的整体布局相协调。2.2.7生态环境的保护2.2.7.1旅游基础环境保护(1)大气环境保护目前规划区域内基本不存在大气污染现象,但随着旅游规模和人数的不断增加,可能对局部空气质量带来影响,所以规划区内各基地应逐步实现煤气、电、太阳能、沼气、地热等对煤炭的替代,也可以在当地村民中适当推荐使用煤气等高效能源。(2)水环境保护在居民村镇及其附近中安置污水处理设施;建立旅游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水质量进行检测;加强游客活动的管理与引导:让游客明白自己的责任、建立旅游警示标志、增加导游的提示、建立旅游信息中心、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管理等。2.2.7.2旅游资源保护(1)山水环境旅游资源保护规划范围内的群山环绕,山青林秀、溪流蜿蜒、水清且浅的山水自然资源是该乡村旅游开展的重要景观背景,为保护这些景观的独特性与完整性,应该严禁开山炸石,随意架设电力、通讯设施,随意开荒破坏植被等活动。17\n第二章项目实践-錾子石生态农庄景观规划设计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严格控制主要河流滨水区域的项目建设。严格控制临水建筑的建设区域、位置,以及建筑单体的高度、面积,以及数量;严格划定水体保护区;严格实施废水达标排放制度,禁止河流两岸村民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中,禁止河流两岸村民将生活垃圾堆置在河流两岸甚至附近。(2)生物景观旅游资源保护规划范围内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良好。为保护规划区内的野生动植物,维持生物多样性,规划建设中要注意山体植被的保护,在景区内设置广告和宣传标牌,严禁砍伐树木以及捕猎野生动物,加强餐饮业、土特产品销售市场的监督检查,维持该区域的自然乡野气息。(3)村落田园景观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区域依山而起,梯田层层,油菜花海,一派山村田园农耕风貌。基于这些资源开展的乡村旅游必须注重该旅游资源的保护。一方面需保护好村子的乡土原貌,对村内的各类建筑建设活动严格控制与管理,一方面需对耕地进行保护,防止乡村城镇化,形成特色乡村田园景致。(4)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保护对于规划范围内的村中的传统民居、庙宇、祠堂等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对其做好修复及保存工作,保持建筑原有的风貌,对于正在进行的破坏活动要坚决制止。18\n第三章结语第三章结语在全国乡村旅游迅猛发展的当下,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建设也备受关注,但是,当这种全新的景观规划蓬勃的时候,随之也带来很多令我们思索和待解决的问题,在众多各式各样的“农家乐”面前如何脱引而出,在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该如何保护原有资源环境不受破坏,这是我们一直以来要攻克的难题。笔者以錾子石生态农庄为例提出对旅游景观空间格局、景观特色营造、人文规划、环境保护进行了充分的考虑,才可能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乡土景观规划设计。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可以找到合理的的方式对乡村旅游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更希望能对今后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详细设计和具体实施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使錾子石悠久历史文化更好得以流传。19\n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汪宇明.核,Ib--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J].经济地理,2002,22(3):72—76.〔2〕吴承忠.国外休闲和旅游规划理论及案例分析[J].城市问题,2011(4):84—89.〔3〕陈梅.乡村旅游规划核心问题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8.〔4〕车震字.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0—12.〔5〕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9—20.〔6〕张蔚.“住宅制造”一镇山村绿色住宅示范工程研究与实践[D].天津大学,2007.〔7〕赵琳琳,王雷亭.乡村旅游空间分析与空间设计研究一以泰山马蹄峪为例[J].泰山学院学报,2007(05):84—86.〔8〕王云才.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04.〔9〕俞孔坚.基于“反规划”视角的乡村旅游规划新途径[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10〕束晨阳.基于古村落保护的乡村旅游规划一以安徽绩溪龙川村为例[J].中国园林,2008(8).〔11〕贾俊.城郊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12〕BernardLane.WhatisRuralTourism[J].JournalofSustainableTourism,1994,2(1-2):7-21〔13〕Fleischera,pizama.RuraltourisminIsraell[J].TourismManagement,1997,18(6):367-372[12]〔14〕肖笃宁,高峻.农村景观规划与生态建设[J].农村生态环境,2001,17(4):48—5.〔15〕周年兴,俞孔坚.农田与城市的自然融合[J].中国园林,2003,3.〔16〕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28.5:125-128.〔17〕邹统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5,20(3):63-68.〔18〕何薇.把握乡村旅游文化特性深挖民俗文化内涵——以成都三圣乡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19〕郭焕成,吕明伟,任国柱.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0〕张琳.农业观光园的规划理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21〕王仰麟,陈传康.农业景观生态规划原则及其应用研究[J].地理学报,2000,53:21—27.〔22〕徐清.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景观危机[J].中国园林[J].2006(12):83—87〔23〕谢花林.乡村景观功能评价[J].生态学报,2004(9):2320\n致谢致谢时光飞逝,岁月如梭。随着我在键盘上敲下学位论文的最后几个字符,我在大连工业大学研究生生涯也即将告一段落了。回首这三年的学习历程,生活的点点滴滴如同昨日发生一般清晰浮现在眼前。这可爱的校园,记录着我成长的脚印,将留给我终生难以磨灭的回忆。自从迈入校园至今,特别是在这三年研究生学习期间,我首先要感谢我的恩师马文阁院长,恩师不仅教给我学问,也教我怎么做人,更用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专业素养、丰富的社会阅历、敏锐的洞察力和执着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将成为我勇往直前的动力。在生活上,恩师更是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真诚感谢指导我完成这个项目的师兄师姐们,他们不仅在学术上给我指引,而且在生活上予以帮助,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知识。感谢在项目设计中的互助合作的同伴,正是集体的努力才使得项目进展顺利。由衷感谢我的室友同学,他们开创性的研究拓展了我的学术视野,无数次的争论和探讨使我的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我要衷心感谢我的父母,我的每一点成长,都离不开他们的默默关爱和无私奉献。最后,感谢曾经教育和帮助过我的所有老师。衷心地感谢为评阅本论文而付出宝贵时间和辛勤劳动的专家和教授们!21\n作品册22\n作品册23\n作品册24\n作品册25\n作品册26\n作品册27\n作品册28\n作品册29\n作品册30\n作品册31\n作品册32\n作品册33\n作品册34\n作品册35\n作品册36\n作品册37\n作品册38\n作品册39\n作品册40\n作品册41\n作品册42\n作品册43\n作品册44\n作品册45\n作品册46\n作品册47\n作品册48\n作品册49\n作品册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