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5.63 KB
- 2022-05-13 09:12:40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30卷第1期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Vol.30No.11997年2月JournalofHarbinUniversityofC.E.&ArchitectureFeb.1997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刘景星邢军(交通工程教研室)摘要道路不仅仅是通道,还是人们交往活动的室外空间。通过它可以观赏城市的外部环境。因此,道路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要素。本文从城市空间的探求出发,揭示城市道路的空间类型和本质特性,进而探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方法。关键词城市空间;城市道路;广场;景观设计分类号U412.3660引言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作为城市空间组成部分的道路,除满足交通功能、划分街坊、方便建筑布图、提供公用设施用地外,还应考虑城市景观设计的要求,即是城市道路的线型规划与工程设计应与道路周围的土地区划、建筑密度、建筑类型及组合、公用设施、街道建筑小品的布设综合考虑,称此为道路与城市景观的协调设计。所谓道路景观设计,就是进行道路及其周围整体空间环境设计。所以我们从空间入手,找出城市空间存在形式中,道路空间的实质和特性,从而揭示其存在规律,掌握景观设计的方法。1理论依据对“空间”的探讨一直是城市设计中的重要课题。早在牛顿物理学中,空间被描述成连续的、均质的、无限的、三维的并且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就象在道路设计中抛开其它因素,而把道路看作成由平面X、Y坐标和竖向以高程所决定的一条“空间的线”。随着爱因斯坦时空观的提出,空间不再仅仅被看作如笛卡尔坐标系三维静止的,而是引入了时间成为四维的。这种观念在城市设计领域的影响体现在培根(E.Bacon)在其著作《城市设[1]计》在以“空间-时间相关性”提出的“运动空间”概念:“如果我们承认生活的目标是获得和谐感受的过程,那么经历时间感受到的一个个空间之间的关系就成为设计的主要问题。”这一观念也为道路空间景观设计指出了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空间随时间的变换,即速度。在牛顿空间中道路的“空间的线”随时间的顺序逐渐展开。这种空间的连续性成收稿日期:1995-12-28刘景星男副教授ö哈尔滨建筑大学交通学院(150008)\n96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第30卷为设计者要把握的关键。正如培根所说:“只有通过无休止的漫步,才能使设计者吸引城市空间的真正尺度”。尽管时间的引入使对空间的认识得以深化,但仍是抽象非人的空间。人的空间的引入是从知觉空间的提出开始的。知觉空间主要以人(生物)的环境行为作为出发点。美国著[2]名学者凯文。林奇在他的著作《城市印象》一书中提出,城市空间可理解为居民的“心理地图”,它由路径、边界、区域、结点和地标五种元素构成。路径是一种渠道,是大街、步行道、公路、铁路、运河等,是人们印象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结点是要点,是居民进入城市的战略点,是道路交叉口。由林奇的理论可知,道路是路径与结点的联接,是城市空间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因素。它揭示了道路空间的一种特性——线性通道和联接。但以此来把握其本质指导设计还比较模糊。舒尔茨在林奇理论的基础上试图将知觉归入“实存空间”理论[3]体系。他以场所、路径、领域三个概念来阐明空间的基本属性,并以形态关系、拓扑关系和类型关系来描述这三个概念,从而构成“场所”理论,即以场所概念取代空间概念。指出场所即赋予人一个存在的立足点。以此来描述人类生存的环境。据此理论,城市空间亦为场所。是由形态关系、拓朴关系和类型关系构成的。其中形态关系是指城市所呈现出的造型,即城市形体构成;拓朴关系是指空间秩序及建筑物的空间组织,即为路径的联接关系;类型关系是指城市中建筑的不同类型,是历史的积淀。对这种构成亦可理解为城市空间既与构成城市整体建筑等所有实体的造型有关联,又与这些实体构成的相对位置相联系,同时还与这些实体因时间叠加所形成的类型有关系。作为立足点的人则以定向和认同与上述关系相沟通。舒尔茨的理论强调“人的存在”,以此来揭示人的城市空间。据此理论来分析城市道路空间可从四方面入手:人在道路空间中的存在方式,也就是人感知道路空间的形式;道路空间的实体构成,亦即道路及周围建筑构成的实体界面造型;道路空间随时间而展开形成的空间秩序,亦即道路景观组织的序列;道路空间由历史积淀而成的风貌特色,而对道路景观设计来说,其目的是使道路使用者对道路空间整体环境产生愉悦感受。从这一目的来看,人感知道路空间的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所有对道路空间景观的设计安排,都要以实体环境按时间展开而通过人的感知来达到最终目的。由于人对各种街道的不同使用要求,人在不同种类街道上的行为模式、活动方式亦不同,而导致人的不同的行进速度,体验方式来感知道路空间。因此,要求我们对各种不同种类的道路采取不同的景观设计手法来形成道路使用者的空间愉悦感。这就是我们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要把握的核心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可根据道路使用者对道路空间的感知方式的不同对城市道路加以分类,找出各类道路的空间特性,故得出每种道路景观设计方法。2道路的空间类型根据道路使用者在不同种类道路上的行为模式、活动方式的不同,由此产生的不同行进速度和对道路景观的不同感受,可将道路分为高速浏览型,低速观赏型和生活广场。城\n第1期刘景星等:城市道赂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97市中分别以交通性干道、生活性街道和与道路相连的城市广场与之对应。见表1。表1道路分类对于上表所列道路分类,城市交通性干道系指城市中的快速路和主干道系统,是构成城市路网的骨架。生活性街道则是指次干道和支路,供居民生活的场所,同时亦兼顾交通功能;城市中的步行街、林荫路、游览路以及居民可以在其中徜徉、下棋、观赏、聊天的居住区街巷等均属此类。城市广场则是指那些素有“城市起居室”之称的与道路相连的公共广场。这一分类恰与我国青年学者朱文一提出的按人的空间知觉而得到的空间类型相一致,[4]朱文一在《空间·符号·城市》一书中,从空间形态角度将空间知觉分成突出的、显现的、隐含的三个层次。他认为任何一个具体地点,都同时存在着“突出的”、“显现的”、“隐含的”三个层次的空间知觉。他把这三个层次与舒尔茨提出的场所、路径、领域三个空间基本属性结合起来得出六种空间类型:游牧空间(突出的场所,显现的领域和隐含的路径);路径空间(突出的路径,显现的场所和隐含的领域);广场空间(突出的场所,显现的路径和隐含的领域);领域空间(突出的领域,显现的路径和隐含的场所);街道空间(突出的路径,显现的领域和隐含的场所);理想空间(突出的领域,显现的场所和隐含的路径)。其中与路径空间、街道空间、广场空间相对应的城市空间分别为城市大街(快速路和主干道),城市街道(次干道和支路),城市广场。这正与城市道路分类一致。在这里不想对空间分类进行过多的叙述,只是通过空间类型的划分,使我们可以得出“交通性干道”、“生活性街道”、“城市广场”等三种形式的空间特质:交通性干道由于突出路径属性,故强调的是一种通达目标的通道和这一过程性。道路只作为一个空间通道而呈现出场所属性,其领域感是隐含的;“生活性街道”也是突出路径属性,且具有通道的联接作用,但由于它领域属性的显现而使其成为居民的生活空间;而“城市街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如购物、散步、游览等使城市街道充满生活意味。城市广场则具有突出的场所属性和显现的路径属性,从而使广场成为市民的“城市生活起居室”,创造一个良好的市民公共活动交往场所,并与城市道路相连而保证其可达性,即显现路径。只要把握这三种形式的空间性质,就能够找到与之相适宜的景观设计方法。3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法3.1城市交通性干道城市交通性干道,由于突出路径属性,表现为对目标通达性的追求。此追求是靠路线\n98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第30卷的捷径便利来实现的,表现在道路线型规划设计中的布线与景观的协调。布线直接形成的景观特色就成为此类道路景观设计的主要问题。因此,布线强调其“显现的场所”属性。从而打破仅作为路径而呈现空间的单调、呆板。同时由于突出路径属性,故道路使用者为迅速到达目标而高速行进,其景观感受是粗犷大尺度的,设计中应予以充分考虑,其设计手法如下:3.1.1直路布线直路布线给人一种开阔感,方向感,令人愉快通畅易于感受连贯性。但直线不宜过长,过长的直路也会使人疲劳乏味。为此常采用直线布线的封闭,T型连接、Y型连接、终端对[6]景、多重景等是使过长的直路获得封闭效果的最普通的方法。T型连接:道路结点为T型,是一种用于封闭景色,从而形成一种场所感的统传街景设计方法(图1)。Y型连接:Y型连接给人提供了一种明确路线选择的感觉(图2)。终端对景:如果道路末端存在视线的焦点(图3),可令人增加情趣。可使两侧平行面产生的单调感转变为对一个重要的景物集中注意点上。此景观又称点景。用此把线性空间区分成一系列连续的统一体,表明一个空间的终点和另一空间的开端,而道路两侧的界面则作为景框到起框景作用。图1道路T型连接图2道路Y型连接图3道路终端对景3.1.2弯路布线弯路布线是创造良好道路景观常用方法。弯路的诱人之处在于易使道路使用者了解周围的环境,主要的景观从开始进入弯路时就已经在视线之内了。然后弯路就以其展开着的对景慢慢地改变着行人的方向,直到弯路尽端随着道路使用者沿着曲线的移动,前方的景象也不断地变动,形成动的景观(图4)。弯路布线常用手法,有枢轴(图5),所谓枢轴,是指路以建筑群为枢纽而绕行的,看上去远不止于仅仅是一条布线时避阻而形成的路,而是它绕行的那群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图4弯路变动景观图5枢轴景观对于交通性干道,场所感的形成除布线因素之外,还有道路设施及街道周围建筑形成的界面影响。同时,还应有较鲜明的色彩和形体特征。就象德方斯的巨门、艾菲尔铁塔那样给人留下深刻永久的记忆。而道路两侧的建筑则应避免缺乏高度变化和体量变化而形成的单调感,因而道路街景立面的凸凹变化和高低错落亦是形成丰富多彩道路景观的重\n第1期刘景星等:城市道赂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99要条件。3.2生活性街道对于生活性街道的景观设计要着重强调其领域属性。以形成其区域特色,使街道与两侧空间相融合。尽而弱化道路与周围界面的隔离,使行人在其中能感受到如鸟儿翱翔空中,鱼儿在水中游动自由。其设计手法亦可从布线、空间变化、领域分隔、道路设施及周围建筑环境等方面来实施。3.2.1布线“蛇形”布线:由一系列相反方向的S型曲线组成。S型曲线可以给人们提供最大限度地观察周围环境的方便。是一种把行车速度控制在满足规范要求极限半径之内的方法。变换角度:与地形、地貌相配合,有时为了街景变化,可能设微小转角,能给人留下多种不同的印象(图6)。偏移:在道路走向上,即使有微小的偏移也会分割成明显不同的场所,把所强调的景观引入视线范围之内(图7)。3.2.2空间变化道路根据各路段交通量不同,或地形条件限制,可能出现宽度的变化,在区别空间变化波动时,宽度变化是一个很重要内容。可提供错车空间,在特殊情况下,亦可提供停车空间,有时也为行人提供休息逗留的场所(图8a,b)。这种变化,常给人以空间的惊喜。图6布线中的角度变换图7偏移布线图8道路宽度变化图3.2.3领域分隔作为居住区内的生活性道路,应为居民提高生活空间的领域感。此效果可以通过分离手法来实现。这种分隔多见为过街楼、拱门等。在我国古城中,牌坊是分隔街道空间最佳“道具”。3.2.4道路设施生活性街通常有步行者在活动,此种活动常有随意性和观赏性。故要求路上多设置公用设施等硬质景观,如:坐椅、花坛、候车亭及路灯、交通标志、信号设备等,选择宜人的色彩和尺度,增强美感和愉悦感。3.2.5建筑环境生活性街道的观赏性,要求周围建筑环境的艺术性高些。建筑因历史的积淀而形成的类型应该和谐并具有艺术特色。建筑对于街道来说,正如商店的橱窗。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经常采用柱廊和悬挑(图9),这种建筑形式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因为柱廊和悬挑被用来为行人创造一个庇护的环境。还能使街道空间与建筑内部空间相互渗透,形成一个内外兼顾的空间,使道路与室内空间连续起来,街道,真正成为居民生活的场所。3.3城市广场\n100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第30卷广场作为“城市生活起居室”其设施、绿化要体现人的使用要求和形式灵感统一。周围建筑类型、组合、比例等要符合建筑创作形式法则。广场从空间形态上近似静态空间,在此不对影响广场景观的创作法则因素做详细讨论,仅对广场中的动态因素——与之相连接的道路不同布置方式对形成广场封闭场所感的影响加以说明一个四角通透的广场,从限定空间的观点来看不是很理想的(图10a)。如果道路个上的视线被广场景物阻留,调整成一完整包容的空间形成场所感,获得良好的城市景观效果(图10b、c)。图9街道上的建筑环境图10道路与广场布图4结论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把握人在不同道路上的不同活动方式,选择不同景观设计方法。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培根所说:“由于设计是一件艺术品,因此对身临其境者在每一瞬间,从每个视点产生的印象,必须不仅是连续的而且是和谐的”。参考文献1E.培根等著,黄富厢,朱琦编译.城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2凯文.林奇著.项秉仁译.城市印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3诺伯格.舒尔茨著,尹培桐译.存在.空间.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4朱文一著.空间.符号.城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5熊广忠著.城市道路美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6J.麦克卢斯基著.道路型式与城市景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TheTheoryandMethodofUrban-roadLandscapeDesignLiuJingxingXingJunAbstractAroadisnotonlyapassage,butalsotheoutdoorspaceforpeopletocontact.Peoplecanappreciatethesurroundingsinthecitiesthroughit.Therefore,roadistheimportantfactorofurbanspace.Bystudyingurbanspace,thearticlerevealsthespacetypesandbasiccharactersofurban-roadandthenapproachesthemethodofur2ban-roadlanscapedesign.Keywordscityspace;urban-road;squares;landscape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