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0 KB
  • 2022-05-13 09:27:13 发布

乡村景观设计总结风貌特征探析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乡村景观设计总结风貌特征探析  关键词:风景园林遗产;乡村景观;文化景观;景观特征;景观风貌;景观规划;景观管理;景观建设;乡村规划摘要:目前,北京的乡村景观建设存在乡村景观风貌逐渐丧失、并日趋城镇化,乡村景观风貌特征、乡村地域美学不够突出和乡村规划项目缺乏统筹、建设紊乱三大凸显问题。以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为研究对象,沿用从感知到认知——景观特征研究方法,基于阅读文献资料法和问卷法、访谈法、抽象归纳法,通过古代田园类诗词、《园冶》及风水学反映出中国传统乡村景观风貌特征,包括13个“呈现型”特征和14个“营造型”特征;通过文学作品、民居建筑、传统植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结归纳出3类北京传统乡村景观;此外,通过针对北京乡村居住者与旅游观光者研究对北京当代乡村景观风貌特征进行补充,从而构建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研究框架。未来可深入研究并系统化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建立《北京乡村景观建设导则》与《北京乡村建设项目景观风貌评价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把握其发展,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关键词:风景园林遗产;乡村景观;文化景观;景观特征;景观风貌;景观规划;景观管理;景观建设;乡村规划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XXBAJ24B05)Abstract:Currently,Beijing'srurallandscapeconstructionin\nthecountryisattheforefront,buttherearestillthreeprominentproblemsincludingthegraduallostandurbanizationofrurallandscape,thelackofprominentstylefeaturesofrurallandscapeandtheinconspicuousregionalaestheticsofruralareas,andtheinordinateorganizationofruralplanningprojectsandconstruction.TakingBeijing’srurallandscapestylefeaturesasresearchsubject,thispapertriestoreflectthestylefeaturesofChina’straditionalrurallandscape,including13"Show-type"featuresand14“Construction-type"features,byresearchingthelandscapefeaturesfromperceptiontocognition,studyingrelevantmaterials,givingquestionnaires,makinginterviews,usingAbstractInductionmethod,andusingancientpastoralpoems,YuanYeandFengshuiTheoryasreferences.ItthenconcludesthreecategoriesofBejing’srurallandscapethroughthestudyofliterature,vernaculararchitecture,traditionalplantsand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Inaddition,thecontemporaryrurallandscapefeaturesinBeijingaresupplementedtoestablisharesearchframeworkofBeijing’srural\nlandscapestylefeaturesbymeansofresearchingtheruralresidentsandvisitors.ThefeaturesofBeijing’srurallandscapecanbesystematizedandstudiesinadeeperdimensioninthefuture,soastoestablishtheGuidelineontheconstructionofBeijing’sRuralLandscapeandtheAssessmentSystemofBeijing’sRuralLandscapeStyleFeatures,promotingthedevelopmentofrurallandscapefrommacroscopiclevel,mediumlevelandmicrocosmiclevel,andeventuallyrealizingtheconstructionof“BeautifulVillage”.Keywords:LandscapeArchitectureHeritage;RuralLandscape;CulturalLandscape;LandscpaeFeatures;LandscapeStyle;LandscapePlanning;LandscapeManagement;LandscapeConstruction;RuralPlanningFoundationitem:Project(XXBAJ24B05)SupportedbyNational12thFive-yearScienceandTechnologySupport\nProject乡村景观研究领域在发达国家中受到高度重视,主要集中的领域有农业景观研究、规划和乡村景观发展技术。世界经合组织成员国很早就开始了农业非生产性功能研究,此后的10年里国际社会更加强调了乡村景观的生态、美学和社会功能等诸多特征。欧洲的田园景观和日本的里山自然,都是经过城市化进程的洗礼之后而定型并保留下来的[2]。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乡村城市化脚步也在不断加快,居住人群逐渐远离了乡村,对乡村景观的憧憬和向往集中体现在农业观光园、郊野公园等一系列具有乡村景观风貌特征的建设项目上。而在快速城镇化、模式化城镇建设热潮中,当前乡村景观风貌逐渐丧失、日趋城镇化,乡村景观风貌特征、乡村地域美学不够突出和乡村规划项目缺乏统筹、建设紊乱三大突出问题制约了乡村景观风貌特征的持续建设,并对乡村景观风貌特征的精品规划设计提出了挑战。北京,这一座拥有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778年的建都史的城市,其乡村景观有着悠久、独特的历史价值以及深厚的文化和古老的民俗,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当前,北京的乡村景观建设处于全国乡村景观建设的前列,但是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上提到的一系列问题。探寻其根本原因,除了后期管理及其他不可控因素之外,模糊的地域乡村景观风貌特征是影响乡村建设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尝试以北京为样本,研究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作为北京乡村景观建设的依据,并为其他乡村景观风貌特征研究提供技术参照。  1相关研究\n  乡村景观研究到目前为止,对于国内乡村景观的概念界定并未达成共识。有韩丽等从风景美学的角度认为乡村景观是作为审美信息源而存在,自然田园风光是乡村景观中最主要的构成,是乡村旅游景区建设的基础。肖笃宁等认为理想的乡村景观在功能上应该体现出乡村景观资源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的生产功能;王云才从地理学及规划学的角度提出,乡村景观是城市景观之外的空间,是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此外,刘滨谊从景观建筑学的角度提出,乡村景观是具有效用、功能、美学、娱乐和生态5大价值属性的景观综合体;谢花林等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将乡村景观看成是乡村地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的嵌块体;刘黎明等认为乡村景观不仅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大农业生产系统,同时也包括人文建筑生活系统等。就乡村景观的概念而言,从不同的专业学科和角度出发,对乡村景观的理解和定义并不相同。而大多数人习惯从美学的角度去认知乡村景观及其风貌特征,这时景观即与风景(scenery)同义或近义,它注重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的地表景色。1989年,我国召开的第一届景观生态学讨论会让学术界更多的学者们加入到了乡村景观研究的队伍,从而推进了乡村景观乡土特色和完整性的保护,以及乡村景观风貌的塑造。那么,在探讨北京乡村景观如何塑造的同时,探析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北京当地乡村人的精神寄托,也是城市人对北京乡土园林的怀念之“根”。\n  “从感知到认知”的景观风貌特征《欧洲景观公约》将景观定义为:“一片被人们所感知的区域,该区域有别于其他区域的特征,是人与自然的活动或互动的结果”。景观在被“感知”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根据自己主观的意识进行判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是《柳絮词》,宝钗“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黛玉却道是“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可见对于不同的人,景致好坏的判断标准不尽相同,就算是同一人,不同时日的观点也可能会有不同。这种“感知”的景观不便于作为典型特征而研究,且不确定性较大。科学的研究需要建立起对景观由“主观感性”向“认知特征”的转变,从而更好的表达出“可认知的景观特征”。此类“从感知到认知”的研究方法,将成为本文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探析的有效途径。  2研究方法基于\n  从感知到认知”的景观风貌特征,以乡村景观意象为研究对象,研究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景观意象是人们在对景观的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普遍特征的景观意境图式,表达了深层的精神内涵[8],分为原生景观意象和引致景观意象两大类。可见景观意象是景观认知普遍特征的直接表达,选取更加客观的景观意象,能更好的表达景观特征。根据王云才等人的研究,原生乡村景观意象是通过对乡村的亲身感知后获得的景观意象;引致景观意象是通过一切媒介所获得的景观意象。需要强调的是:《欧洲景观公约》明确指出景观是动态、持续发展的结果,乡村景观的风貌特征也必须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客观地从古代文学作品、北京乡村传统民居建筑、北京乡村传统植物、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使用人群5种媒介入手,既包含传统乡村景观风貌特征,又考虑到当前乡村景观使用人群的需求,全面地反映乡村景观意象,从而提取出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其中,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从古代田园类诗词、《园冶》及古代风水学著作两部分展开。前者可推导出中国传统乡村景观风貌“呈现型”特征,即反映了乡村景观的本质面貌。后者可推导出中国传统乡村景观风貌“营造型”特征,即营造适宜的乡村景观应该使用的“营造法式”。两类乡村景观特征形成了中国乡村景观风貌特征与意向的大体框架。而针对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的研究主要通过北京传统乡村景观风貌特征研究、北京当代乡村景观风貌特征研究两部分展开,其中北京传统乡村景观风貌特征研究基于中国传统乡村景观特征研究,从古代反映北京田园风光的文学作品、北京传统民居建筑、北京传统植物、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四部分展开,细化北京地域化景观特征。乡村居住者反映出当代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的“呈现型”特征,旅游观光者反映出当代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的“营造型”特征。以上所有景观特征共同构成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  3结果与分析\n  中国传统乡村景观风貌特征通读中国古今对乡村景观的研究文献,除了近现代乡村保护主义者,研究人群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社会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古代诗词人。从陶渊明开创的田园诗风到唐代逐渐形成的田园诗派,出现了包括王维、杨万里、孟浩然等田园诗人,他们隐居至田园,感受乡间生活与美景,记录下乡间自然美景及闲逸、美好的生活[12-13]。此外,对乡村景观研究影响较大的还包括《园冶》和古代风水学,从相地到布景都提出了系统化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