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1 MB
- 2023-01-01 15:30:49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城市滨河景观规划设计城市滨河景观构成要素城市滨河景观空间规划设计探讨巧用城市滨河景观自然要素城市滨河人工硬质景观规划设计探讨城市滨河绿地规划探讨\n第一节城市滨河景观构成要素一、自然景观要素1、河流水体水无常形,它的形态极为丰富多变,有江、河、湖、海、潭、瀑、溪、流之形,又有水流,烟雾之态。2、动植物动物:呈现出生境繁多,物种丰富,食物链复杂的生态。植物:高大的乔木,丛生的灌木,多色的花卉,攀绕的藤本,覆地的草皮、地衣,漫生的水生植物。美丽的滨河植物景观\n二、人工景观要素园林人工景观包括:驳岸设计,滨河建筑,河边植物配置,沿河游园公园,小品,水工构造物等。人工景观设施升华了自然河流的魅力,反映了深刻文化底蕴的工艺品。滨河人工景观,不光满足观赏要求,还应当具备符合大众心理爱好的亲水功能。三、人文景观要素通过带有浓厚地方气息和文化风格的园林建筑、小品、雕塑、植被等物体体现,也可以直接是民间习俗和节庆活动。比如,赛龙舟、放河灯等等,具有较强烈的地方个性色彩。人的亲水活动是人文景观之一\n第二节城市滨河景观空间规划设计探讨一、城市滨河景观规划设计的视觉范围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范围包括河流本身、从河流处能看到的地带、从河流外能与河流一起看到的地带及能看到河流地带。另外,河流对于居民活动产生的影响也应作考虑。城市滨河景观视觉范围\n二、城市滨河立体景观类型从观赏角度不同出发,城市河流的景观,可以分为三类:1、纵观景沿河流方向纵向眺望所观察的景象,纵观景使人感到河面纵深度,有无限延续发展的幻想。河道驳岸、桥及河边树木都给人留下印象深刻。纵观景最佳观赏宜位于桥上,桥自身同时也是纵观方向的节点,收缩视线划分景域。河边高大建筑往往十分醒目,成为突出的主景,纵向上应该有意识的使高大建筑之间,彼此错开,进退井然有序。河流纵观景\n2、对岸景从堤岸与河流流向垂直方向眺望所见景观。其特点明显易见,两岸彼此呼应。河道两侧驳岸造型,树木整齐排列,扶手栏杆设计,临近河水两岸建筑,都是隔河彼此呼应景观要素。临近水面建筑应该低矮,保持从远处观看河流景观通畅感,从河对岸观望,近低远高建筑规划体现出有节制的层次感。临水建筑应当正面朝水面,建筑内人可以观水,河边人亦可欣赏建筑景观。河流对岸景3、鸟瞰景把河流广阔范围尽收眼底,视点须在流域空间外空旷处。\n三、城市滨河景观空间规划设计1、城市河流近水面空间开发河流空间指河流占地及上部空间。其近水面空间是河道水面以上领空和两岸之间的空间。这里往往是景观规划时的“灰”空间。城市用地日趋紧张,河流上部内空间环境利用值得景观规划师注意。在自然河流中,存在沙洲和孤岛,都是很好的景观要素。可以适当开通水上航道,人可以亲近于河流。小河流由于水流较少,可以积极建设汀步,联系合两岸。\n2、城市滨河空间围合度的控制城市河流空间是公共空间,它也应该是开敞性的空间。保持空间开敞性,对滨河区域建筑物围合度控制要把握好。加里.罗比内特认为:周围建筑物距离与高度构成1:1比例时,空间呈全封闭状态;当比例为4:1时,封闭感消失,人们处于城市河滨环境与周围建筑理想距离应与其高度比为2:1。苏州市出台了《苏州市滨河景观规划》,要求建筑物高度与离河岸距离必须控制在1:1范围。\n3、城市滨河区景观视觉保护区的建立①滨河边标志性景观自身高度(H)在30米以上(高层建筑)根据开放空间尺度标准把握它与周围高层建筑间距离(D)应D≈H。②滨河边标志性景观自身高度(H)在30米以下时,它保护半径(R)应在R≈6H左右,不然空间封闭感将破坏景观应有的视觉效果。两个高层建筑相互干扰\n4、城市滨河区景观序列的创建城市河滨景观,河流为线索,沿岸设计的景点,互相有机联系,形成序列。例如,匈牙利布拉格城查尔斯桥,横跨美丽伏尔塔瓦河。桥端是风格独特的歌特式塔楼,另一端是老市政厅为主体的骑士广场,桥上一座座巴洛克式雕像,整个风景以桥为主轴,向两端延伸,美不胜收。查尔斯桥景观序列规划\n第三节巧用城市滨河景观自然要素展现水的意境美对比借声借色烘托地势融合天色强调倒影合理利用植被\n\n第四节城市滨河人工硬质景观规划设计探讨一、城市滨河驳岸规划设计1、一般人工驳岸类型驳岸类型景观效果混凝土驳岸:目前用得最多,分直立式、斜坡式、台阶式等多种形式景观单调、呆板、人工痕迹重砌石驳岸:通过石材纹理、机质变化表达景观特色有一定观赏价值,能体会天然石材的野趣植草驳岸:一般用混凝土、条块石等作框架,间隙处植水草,绿化盖表面表达自然景观效果,亲和力强\n2、生态驳岸类型自然原型驳岸:主要采用植被保护河堤,以保持自然堤岸特性,如种植柳树、水杨、白杨以及芦苇、菖蒲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由它们生长舒展的发达根系来固稳堤岸,加之柳枝柔韧,顺应水流,增加其抗洪、保护河堤的能力。自然原始驳岸\n自然型驳岸: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以增强堤岸抗洪能力,如在坡脚采用石笼、木桩或浆砌石块等护底,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固堤护岸。这种驳岸类型在我国传统园林理水中有着许多优秀范例。人工自然驳岸\n多种人工自然型驳岸:在自然型护堤的基础上,再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大的抗洪能力,如将钢筋混凝土柱或耐水圆木制成梯形箱状横架,并向其中投入大的石块,或插入不同直径的混凝土管,形成很深的鱼巢,再在箱状框架内埋入大柳枝水杨枝等;邻水侧种植芦苇、菖蒲等水杨枝等;邻水侧种植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使其在缝中生长出繁茂、葱绿的草木。复合型驳岸\n俞孔坚提出了水位多变情况下的亲水护岸,主要从生态和大众行为心理角度出发设计,方法为:在最高与最低水位之间修梯田式种植台,植混生、水生植物;种植台上,空挑临水步栈桥,接近水面和植物,栈桥采用钢筋混凝结构。二、沿河交通道路规划1、道路规划方式国外一般采用过境交通与河滨内部交通分开布置,过境交通常放在水上或地下。陆上交流时,以高架轻轨、高架人行桥形式,分为亲水步行区与机动车道路系统。国内交通组织往往将滨河步行道与机动车道结合设计。滨河车行道建议设计单向行驶,尽可能保护滨河区域的安静。目前,河滨规划时较共识的一条,必须设计沿河完整步行系统,有回环性的步行道。沿河步行道宽度保持在3米为宜,距离滨河区域外围以7米合适。\n2、桥的规划设计桥应该形体和谐,结构精练,色彩鲜明,质感明快、自然。桥划分了河流轴向空间,那么它必须是河流纵观景的结点。那么桥的造型、与两岸环境呼应就十分重要。景观价值高的桥之间彼此呼应,形成桥的景观序列。对于跨度小的桥,特别注意桥身细部与周围建筑形式协调;跨度大的桥,应保持较少遮拦,使视觉高度通敞。桥的类型丰富,梁架式、拱桥式、斜拉式等等,变化多端。滨河桥梁建造工艺反映地区独特人文景观。\n三、城市滨河建筑规划设计合理依附水域空间地形布局,力求提供适宜观水条件。沿河以大量中低层建筑为背景,点缀塔式高楼,立面上产生高低变化节奏感。沿河建筑离河岸距离应有进退变化,在纵观景上有伸缩感。注意居住建筑围合方式,解决建筑背面向水对策,尽力面水设计。中小城市建筑形式丰富多变,可应用吊脚、悬挑、架空、附坎等多种手法。滨河建筑的色泽要注意和水体的协调,整体气氛应该融洽。\n四、沿河公共活动硬质广场规划对滨河周边环境综合分析,考虑建筑群体类别、容积度、居民类型等因素,合理布置位置。考虑辐射范围,分析服务对象,合理设计广场类型和功能。广场应该依附河流形态而设计为圆形、方形、长条形等。广场空间围合度应在滨河空间围合度控制指标下设计,它的面积尺度应占滨河绿地总量的20—25%。广场空间可以恰当设计上升、下沉变化。广场设计应该有视觉复杂性,各个景观要素在形式、颜色、质地等体现多样性。广场规划应该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是否有建设的必要性;根据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特征,考虑大众是否喜欢户外开敞的集散场地。\n五、沿河小型设施规划设计城市滨河沿岸的路灯、坐凳、垃圾箱、洗手台、扶手、栏杆等等,经过精心设计,可以带来令人惊喜的效果。近年来,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这类设施在外观造型上千变万化,景观效果显著。\n第五节城市滨河绿地规划探讨一、滨河绿地规划相关尺度的探讨滨河绿地常常一侧靠城市道路、建筑,采用林荫道方式规划。对于,城市主要河流水系,绿地宽度不得小于8米。从景观空间感觉尺度,30米宽的绿地可以很好的消除城市其它要素的干扰;从感知心理学角度,20—30米宽绿地给人提供较好的公共活动区域。按《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城市滨河绿地属于公共绿地。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门规定,滨河地带的带状绿地及小游园绿地率应在50%以上。按林荫道绿地的规划,道路广场不宜超过25%,乔木有30—40%,灌木20%,草坪10—20%。李敏认为:滨河带状绿地、小游园绿化占地比例不小于65%。\n二、常见的绿地立面形式A梯形断面B复式断面沿岸堤常用乔、灌木营造绿林常在较大河流整治中采用,浅滩种植时注意河流水位变化范围。近年代,小河流也多用此形式。滨河绿带梯形断面滨河绿带复式断面结构\n三、滨河绿地规划原则探讨1、注意点、线、面结合布局河道的线型流域,也造成了绿地带状分布。这种蓝带与绿带呼应便构成了城市生态走廊。公区广场及沿河风景带作为面的绿化形式;线型绿化的林荫道表现;点形绿化通过小游园、组团绿地表现。美国城市的斜坡滨河绿地\n2、适地适树原则,运用乡土树种城市河滨植物配置时,要恰当表现河流风格。日本许多城市河边常密植垂柳、樱树与日本许多古代绘画风貌一致,颇具浪漫味道。3、注重生态效益现代城市规划滨河绿地时愈加注重生态效益的考虑,从城市生态、景观生态学角度设计,满足“生态平衡”原则,城市中蓝道构成的“廊道”相互联系成“网络”它的分布应均匀;植物配置的生态位原则;植物“互惠互生”协调原则和“物种多样性”原则。4、植物配置时美感的体现韵律手法体现植物色彩搭配季相变化设计\n植物连续韵律的表现色叶木的搭配不可缺少秋天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