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5 KB
  • 2022-05-13 10:11:07 发布

浅谈园林规划与植物配置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谈园林规划与植物配置摘要:园林植物配置要在优先考虑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兼顾城市景观效益,体现城市个性特色,重视地方历史人文的保护和地方历史文化内涵的发掘,弘扬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提升园林绿化的艺术档次和文化品位。本文探讨了园林规划与植物配置策略。关键词:园林规划;植物;配置;策略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指按照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來选择植物进行配置。景观是由建筑与其丿制围的环境通过合理的配置、协调组成的。只有合理的配置植物,才能使景观更加形象、协调,与自然紧密结合。植物配置使园林景观的主题和意境更加突出,依据景观的主题、意境、特色进行植物配置,使植物配置对园林景观主题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一、园林植物配置的概念园林植物配置是指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园林中的其他素材,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创造各式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耍。园林植物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Z间的配置。须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英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在园\n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地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二、园林植物配置原则生态性原则。首先要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自身的生态习性和植物栽植对环境的要求进行栽植,既满足各种植物生长发育对环境因子的需求,又能营造生态良好的环境,减少能源消耗。其次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乡土植物是产地在当地或起源于当地的植物,能够适应当地的生境条件,具有适应性强、优良性状明显、抗逆性好的树种。“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到使用者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等诸多方面的需求,如居住小区植物配置多选用无絮无毒、无刺激性气味,少花粉,抗污染力强,耐干旱瘠薄的绿化树种,因为居住区绿地老人和小孩的使用频率高。多样性原则。植物多样性决定着城市园林景观的丰富度和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大小,只有在园林植物配置上达到了多样性,才能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从而形成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城市园林景观。园林植物配置注意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相结合,充分利用高、屮、低立体空间,形成“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增加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提高生态效益和环境质量。艺术性原则。合理的植物配置是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n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以及人们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园林植物配置中艺术性的创造是极为细腻复杂的,需要巧妙地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和质地进行构图,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变化来创造瑰丽的景观。文化传承性原则。每个城市都有自己丰富的文化底蕴,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应充分将当地的文化内涵、民俗风情融入其中,建立人与口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让人们从城市园林景观中就能品味出该城市的文化特征。经济性原则。任何一个城市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土地都是有限的,须遵循经济性原则,在满足景观需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减少植物景观的成本,以最经济的手段获得最住的景观效果。如就近原则可以选择近距离的苗木來节省运输费用等。三、园林规划与植物配置策略1、植物配置应突出地域特色因为每个城市的规模、经济状况不同,在自然条件、资源,和历史、地域文化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城市绿化应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状况,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去设计。只有结合历史文脉,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和地方风格才能使园林品位真正提高。园林植物的生长因为城市空气污染、土壤缺乏理化性而受到影响,因此植物的选择应将重点放在具有较强适应性的乡土树种上,这样不仅可以将生态效益较快的展现出来,还可以将地方特色体现出来。生态学和美学是生态园林植物配置必不可少的部分。作为交叉性的学科,园林与很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关。所以,园林的发展要结合农业、\n林业、水产养殖业等。生态园各生态群休的建设应建立在艺术配置的基础上,并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园林艺术,而不是单纯的堆积绿色植物,简单地强调返璞归真。所以,我们还要认真学习研究屮国园林的精髓,继承和发扬中国园林的艺术手法,把生态学理论与园林景观艺术相结合,创造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游憩地,极大地改善、丰富、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2、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应根据设计意图、设计理念做不同的安排如一个公园的规划设计,应根据规划的功能分区,配置植物时应区别对待。如主入口究竟是采用“先抑后扬”还是“开门见山”的设计手法,其植物配置就大不相同。公园内的植物配置也应根据分区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植物搭配。儿童活动区的植物配置要求色彩较为绚丽,层次应适宜,不能太阴闭;老年活动区则要求配置较为茂密的植物,创造一个宁静的休闲空间;体育活动区的植物配置则应达到开朗通透的效果,满足体育运动的需耍;而文化娱乐区的各种建筑物较为密集,因此应配置能美化衬托建筑、营造文化教育活动和娱乐氛围的植物。3、季节性配置春季梢头嫩绿、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四季景观各异,近似自然风光,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可使游人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生机与魅力。按季节变化可选择的树种有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榆叶梅、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棣棠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三角枫、银杏,观果的海棠和山楂等;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龙柏等。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苍翠不萧条的设计\n原则。在林木配置中,常绿植物的比例占1/4〜1/3较合适,枝叶茂密的植物比枝叶少的效果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效果好,乔、灌木搭配比单乔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无草坪的效果好,多种植物比纯林效果好。另外,也可选用一些药用植物和果树等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来配置,使游人置于林木葱葱、花草繁茂的绿地或漫步于林荫道,满目青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4、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观赏花木中有一类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枫,秋季变红叶的械树类,变黄叶的银杏等,将其与观花植物组合可延长观赏期,同时观叶树也可作为主景放在显要位置上。常绿树种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如淡绿色的柳树和草坪、浅绿色的梧桐、深绿色的香樟、暗绿色的油松、云杉等,选择色度对比大的种类进行搭配,其效果更好。总之,在我国园林规划的过程中,城市绿化是城市园林的基础,是城市文明的衡量标准。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按照生态学原理,在充分了解各植物种类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科学搭配,使各植物种和谐共存,群落稳定发展,达到调节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关系,在城市屮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参考文献:[1]王代香,雷凤杰,李岩松.浅谈城市街道绿化规划设计[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06)[2]武月红,李飞.城市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J].内\n蒙古农业科技.2006(05)[1]柴德权.论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段[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