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50 KB
  • 2022-05-13 09:12:47 发布

基于生态保护利用的工业园道路景观规划初探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基于生态保护利用的工业园道路景观规划初探作者:王静洲孟昭伟张明东黄新峰孙晓林摘要:文章针对工业园区的现有资源优势,从人文关怀、乡土历史和自然生态的保护利用、休闲娱乐、节约资源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合理、详细的集交通功能与休闲和生态保护相谐调的道路绿化景观规划方案。关键词:三门峡;工业园区;圆通路;紫阳路;绿化景观设计1景观设计的基础条件1.1工业园基本情况和工业资源三门峡工业园成立于2006年5月,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3.1万人,是三门峡地区最大的工业园区。园区产业基础雄厚,配套产业齐全,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三门峡市矿产资源丰富,尤以“黄金、铝土矿、煤矿”三大优势资源著称,黄金年产量稳定在60万两,产储量稳居全国第二位;铝土矿储量占全国三分之一,氧化铝年产量400万t,约占全国四分之一,电解铝产量将达162.5万t;煤炭储量居河南省第二位,年产原煤3000万t,是全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三门峡处在河南省郑洛三工业走廊的轴线上,是河南省规划的铝工业发展基地之一,具有悠久的铝工业发展历史。园区现已形成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铝合金车用轮毂、压铸件、复合钎焊铝箔、高精度铝箔、铝型材等系列产业链。分析评价:工业园作为三门峡的工业聚集区,金、铝、煤的资源优势是其发展依托的根本;优良的环境是招商引资、安居乐业的前提。“黄、白、黑”色彩的运用与优美、有序、和谐、便捷的环境,是规划设计着力表现的内容。预防各类工业污染对工业园区域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是本景观规划中绿化设计应重点关注的内容。1.2区位条件与交通资源三门峡市是豫、陕、晋三省交界处的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起着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工业园区距三门峡市区10km,是三门峡城市远期规划中一城三区中西区的工业集聚区。三门峡市境内公路成网,通衢四方,交通十分便利。有六条国家级主干道在此交错经过:陇海铁路、310国道、连(连云港)霍(霍尔果斯)高速等横穿东西,209国道和正在建设中的临(临汾)三(三亚)高速纵贯南北。同时,三门峡市又是国家旅游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分析评价:人流、物资集散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的特征,要求景观设计为各类人群提供可居可游可住的不同类型交往环境,并最大限度地做到人车分流。三门峡四城联创客观要求工业园的建设必须体现出创建国家环保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旅游城市的同一底蕴和区域特征。1.3地形与水文气象5\n工业园区总体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从陕西省入境的秦岭向东延缓至于黄河谷地,海拔高度由2000m以上递降为低于200m。东北部的海拔高度为330m左右,现状地形南高北低,南北高差达到65m,平均坡度为1.2%,并有部分台地和冲沟,台地高差为3-6m不等。地貌基本以塬川为主,土地利用以农业耕地为主。工业园区地处中纬度内陆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长春短。年平均日照为2354.3h,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124.57千卡,光能资源可满足各种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全年平均气温为13.9℃。传统农耕文化发达。工业园区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水资源分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地表水资源量根据陕县数据推算平均13.5万m3/km2。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资源量为7316万m3。境内有小河流两条,本次规划中的紫阳路就比邻淄阳河低洼地。分析评价:圆通路、紫阳路的坡度平缓,设计中可利用现状地貌反映地方地域风貌,利用收集的雨水结合地形形成美丽的水景,利用原有的地表耕作土和雨水来建设生态文明、节水型节能型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利用淄阳河的低洼、植被和水源,把它建设成一个集雨水收集、防洪、灌溉、生态保护、景观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靓丽水景公园。1.4地域文化和传统特色一方水土一方人,民俗与乡村习俗是千百年来居民适应自然适应社会的文化,工业园区也有着自己独有的文化资源。冯佐村是给黄帝立庙并将黄帝的衣、冠、几、杖供于庙中的第一人—“黄河之伯”冯佐的居住地。同时,冯佐村也是贵妃杏的主产地之一。南曲沃是春秋战国时期古曲沃国的最后根据地。民间文化遗产如剪纸、社火、荡秋千等,民间游戏如狼吃娃儿、绣丁、摸估牌、跳窑儿等,民间年节及纪念日:月尽、溜克、卸脑瘩、六月六等。其中,官庄村焦丛仙的《南山九老品茶图》曾获得世界华人杰出艺术奖。分析评价:工业园区所在地有着丰富的特色鲜明的地方传统文化资源,这是工业园区人文环境的特质,也是区别于其他工业园区的独特优势。传承与发展地方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是工业园区以文化促工业开放、以特色面向开放的世界的名片,是建立和谐社会、文明园区的必经之路。总体分析:突出工业园区的文化特色,构筑工业园区的一流工业形象,展示工业园区丰富的历史承载。2 景观设计思路与主题2.1园通路景观规划:功能分区与节点广场—都市生态花园路与人文关怀园通路道路周边规划用地为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用地与商业金融业用地,集三门峡工业园的行政中心、商务中心、居住中心、景观长廊、客运交通中心为一身,根据沿路各类用地的规划性质、功能特质(投资目标、建筑功能和规模、物流活动等等)和车辆、行人分布与活动规律,圆通路景观结构为“生态景观带+交通林荫道+休闲步行林荫道+街角花园”,同时规划了三个城市节点主题广场作为道路景观的标志,形成集粗犷和精细、休闲和商业、景观与交通于一体的都市生态花园大道。园通路的景观主题:园融通顺和谐的工业园。表现形式:以中央绿化带上保留的原生态的原土、原貌和地表特征物上生机勃勃、繁华似锦的植物与两边街道上流动着的、各得其所、各尽其宜的人财物流等各类元素来表现万物和谐、四季轮替、生生不息的中国乡土文化信息。生态景观带:18m宽的中央绿化带(禹王路—摩云路)被道路交叉口分隔为八段,全线在中央带上保护保留原生态的耕作土、农耕地貌及其原有植被树木,每段大规模的片植特色树木,不同绿化段特色树木区别明显,全线由东到西形成“春、夏、秋、冬”5\n植物季相并轮替二次。中央绿化带上不设置花园,避免行人从花园横穿马路的安全隐患。交通林荫道:机非隔离带与人行道上干栽植大中型乔木以形成林荫道,并与生态景观带形成园通路的生态廊道,引导夏季风进入城市。沿机非隔离带设置的公交站点以园林建筑风格为主。机非隔离带上的公交港湾位置:此处绿化带宽度仅为2m左右,采用满栽金叶女贞模纹或乔木种植方式,简单质朴,与周边景观风格迥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可适当消除候车时的焦急心情。候车亭进行立体绿化,选用的品种为蔷薇、茑萝、木香等攀援能力较强的多花植物。休闲步行林荫道:7.5m的人行步道结合各个临街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宽度不少于15m,在保证步行空间宽度不少于7.5m的前提下,沿路沿街硬质铺装与软质铺装结合,把耐荫草坪、地被、灌木球、铺地、花坛、雕塑、座椅、路灯、垃圾箱、电话亭、指示牌、出租车停靠点以及店铺广告位、招贴墙和住宅区出入口、建筑出入口(大门)等等一体化设计,形成购物、游憩休闲、纳凉或取暖、小型聚会、交谈的小型花园。小型花园长度不超过60m,宽度控制在7.5m~27.5m之间,间距不超过100m。位置选择在住宅小区和文化娱乐场所、商场附近。休闲步行花园与林荫道可供市民与顾客就近休息,创造出宜人的生活休闲、购物、工作环境。林荫带是带状布置,根据周边建筑功能,绿化形式丰富多样,分段变化,由草坪、灌木、乔木、水体、小广场、小品形成连续多变的景观。各个建筑前面的通透式庭院根据机动车入库要求,门口铺设大量的硬质铺地,使有限的绿化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并注意四季树木的搭配,使得林荫道四季绿意浓浓。街角花园:各个大小十字路口视野开阔,利用斑马线连线形成的闲余空间设置街头绿地花园,布置水景、雕塑,结合夜景照明设计,形成都市夜晚人们就近休闲的去处,同时增加绿量,美化街景。在种植方面,设计丰富的植物色带点缀,草花、低矮花灌木与景石自然搭配,小巧别致,增加街口的人性化氛围。滨水空间:圆通路经过的淄阳河区域是生态敏感带,植物、动物、微生物已经形成了合理的食物链,在规划建设中应慎重保护,在最大限度保护好原有生境条件的前提下,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创造出不同的小景,丰富植物群落,运用植物、地形、河水、碎石、卵石或块石矮墙来分割组织空间,形成城市的滨水空间和圆通路的主要开敞空间。节点广场:在圆通路+摩云路、圆通路+紫阳路、圆通路+禹王路等三个道路交叉口的中央绿化带上,分别设置“圆通之门”、“和谐”、“八骏图”等雕塑,配置模纹、花坛、地被、草坪等,形成圆通路的标志,同时突出圆通路的景观主题。2.2紫阳路景观规划:乡土历史与自然生态保护利用紫阳路纵贯工业园南北,与工业园区南北两条国道(310、209)相连通,过境车辆多,景观规划要兼顾交通和对外展示的功能。本次招标的路段是摩云路—铁路涵洞段,长2200m,其西边是居住区,东边是宽约320m的淄阳河生态绿化带。紫阳路的景观规划设计主题:母亲河边的文化家园。紫阳路景观规划结构:带状民俗文化园+生态林荫道+滨水观光带带状民俗文化园:紫阳路红线内西侧的8m绿化带,与居住区建筑退后红线留出的20m空间,总计28m宽的断面,规划设计成一个与居住区内通透的带状沿街游园,游园内片植大片林木,结合部分草坪、地被,零星散布一些山石亭台,曲径通幽,廊架回环,形成一个以安静休息为主的花园环境。5\n民俗文化园:结合工业园区十三个行政村的丰富民间文化和历史文化,布置棋艺大赛、剪纸大观、夏桀之苦、社火闹春、年节趣谈、逛庙会、民间对联等等历史文化题材与内容。是展现工业园区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设施。生态林荫道:紫阳路断面自南向北分为三段,全线沿人行道、机非隔离带植落叶大乔木,中央绿化带以高大常绿树和模纹地被为主纵贯南北,以气势通顺、壮观为追求。在保证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和特色鲜明的景观效益。滨水观光带:紫阳路东侧的8m绿化带与淄阳河生态绿化带融为一体设计,沿淄阳河设置南北向的滨水步行道,绿化带北侧的5m人行道可与滨水步行道重合,节约用地,扩大绿地面积。滨水步行道与淄阳河生态水景的台阶、广场、平台、湖泊、护坡和原有树木以及圆通路交叉口出外的桥梁结合起来规划设计,形成丰富多变的亲水空间,为工业园区创造一个开放、开敞、开心的融天光云影、绿树碧水为一体的自然滨水环境。2.3绿化景观规划—节水节约型园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①园通路、紫阳路绿化带超过10m宽的绿化区域,道路施工时需保护保留原生态的地表耕作土和植被,市政管线沿边布置,原有植物特别是乔灌花草等均完全保留,中央绿化带禁止做市政管线工程的施工场地,施工垃圾不得散落堆放于绿化带上。保留种植土和原土壤结构是道路景观的主体——植物生长的根本前提,原有植被的利用是道路绿化尽快成景、稳定更新的保证,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提。②紫阳路东侧为坡地植物景观。紫阳路滨水地带地势低洼处,结合现状,这里将种植湿生植物,改造成为湿地公园。通过地形上的处理弱化淄阳河护坡的线型,植物景观以山地植物为主,同时辅以野生灌木地被。淄阳河滨水空间的绿化设计是淄阳河水质良好的一个根本保障,而工业园区生态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淄阳河池塘湖泊的水质优劣。③园通路花园休闲步行道在商业金融区的植物景观是围绕商业展示建筑展开的。通过植物景观的围合,为商业展示建筑提供一个植物背景,烘托这一区域的商业休闲的气氛。④沿路各主入口植物景观以高大挺拔的大乔木以及色彩绚丽的整形修剪灌木为主要植物材料,并与道路林荫树品种一致。⑤园通路林荫道下的疏林草坪植物景观以草坪结合高大庭荫树为主要植物配置方式。⑥园通路横跨淄阳河引道两边靠近游船码头的植物景观主要以亲水园林植物为主。⑦民俗文化园中植物景观类型主要采用乡土植物材料。⑧园通路紫阳路均通过高大茂密的植物景观,在非机动车道与城市交通干道之间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将街道步道空间与吵杂的车行环境有效地隔离。⑨疏导雨水进入淄阳河,作为水景的主要水源,使淄阳河水质质量得到良好保障,避免白白流失。⑩沿街建筑要结合建筑的隔热保温工程,铺植屋顶草坪,降低雨水径流量,减少管道排水压力;同时,大幅降低扬尘,提升环境空气的洁净度,美化环境。○11植物品种规划:园通路以法桐、樱花、黄杨、大叶女贞、雪松、银杏、紫薇、丰花月季、红叶石楠为主;紫阳路以五角枫、红叶李、金叶女贞、合欢、雪松为主。○12在道路交叉口处,鉴于驾驶员安全视距的要求,合理栽植H现代环境,健康、和谐、积极参与工业园区现代化建设的公共服务手段,也是丰富工业园区文化内涵、历史内涵的基本载体。5\n2.8雨水与中水的收集利用—不仅仅是节约水绿化带原生土壤结构、原生地貌和原有植被的保护留用,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自然构造,使雨水得以收集排放,使地下水得以涵养。在圆通路、紫阳路有一个近420亩的生态保育区,这是工业园生态园区的一块风水宝地。建设渗透路面、沟、渠、井、塘及绿地,让雨水直接回渗地下,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充分发挥综合效益的生态型利用方式。屋面、地面雨水渗透至地下,不仅可涵养地下水,还可以减轻城市雨洪负荷。即使下渗较小,地下水位太深或受地质条件限制使下渗雨水难以进入地下含水层,雨水渗透也可能增加浅层土壤的含水量,调节气候而遏制城市热岛效应。在市政设施的规划建设中,充分利用紫阳路旁的淄阳河的地势低洼特点,把淄阳河改造成一个以阶梯状的人工湖泊为主景的生态绿化区,同时使圆通路、紫阳路甚至工业园区的雨水分段分区引导排入淄阳河。本景观规划中,圆通路、紫阳路的雨水管在接纳沿线的雨水后,应排入淄阳河。淄阳河收集的雨水(可达3.8万方立方米),通过自然沉淀和净化后,可基本满足园区绿化灌溉之用,减缓给水压力。雨水收集利用,可大大缓解城市的排水防洪压力,是经国外景观规划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生态手段。参考文献:[1]胡辉跃.现代工业园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向分析[J].科技资讯.2008,(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