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4.00 KB
  • 2022-05-13 09:12:47 发布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濮阳新区卫都路等六条道路景观绿化工程项目环评报告

  • 4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版)项目名称:濮阳新区卫都路等六条道路景观绿化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盖章):濮阳新区管委会筹备组编制日期:2014年4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43-\n《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43-\n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濮阳新区卫都路等六条道路景观绿化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濮阳新区管委会筹备组法人代表联系人沙茂林通讯地址濮阳新区管委会筹备组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457000建设地点濮阳新区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N7840绿化管理占地面积(平方米)487710绿化面积(平方米)487710总投资(万元)13783其中:环保投资(万元)7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51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项目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1.1项目由来由于城市过度的建设以及长期的人类破坏活动,造成城市中空气质量越来越差,近年来各大城市空气质量都处于不达标水平,尤其北京、河南等地区,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空气中PM2.5严重超标,逐渐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43-\n随着濮阳新区的建设发展,各项工程的开工建设,环境质量的好坏已成为制约发展的因素之一。道路的建设后运营期,过往车辆产生大量废气,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的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而景观绿化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净化一部分废气,对城市的环境污染治理起到积极作用。绿化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和城市环境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景观是以丰富的园林植物,完整的绿地系统,优美的景观和完备的设施发挥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休息、游览,开展科学文化活动的园地,增进人民身心健康;同时还承担着保护、繁殖、研究珍稀、濒危物种的任务。优美的园林景观和良好的城市环境又是吸引投资、发展旅游事业的基础条件。本项目的实施对改善濮阳新区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促进该片区城市土地升值和全面开发,保持经济高速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对提高濮阳新区整体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技术、节能、环境、社会评价等方面分析,该项目建设是响应国家政策、符合新区规划,对濮阳的城市发展、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影响巨大,项目可行。1.2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本项目属于“N7840绿化管理”。根据《产业政策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该项目属于鼓励类第二十二款“城市基础设施”中第13条“城镇园林绿化”项目的建设。因此,濮阳新区卫都路等六条道路景观绿化工程项目属于鼓励类项目。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建设单位委托,濮阳市绿苑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通过实地调查并根据该项目和当地环境实际情况,确定评价工作的深度。根据项目可研报告及相关基础资料,根据厂址周围环境状况,结合本项目的排污特征,本着科学、求实、客观、公正的精神编写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2、项目概况2.1项目概况本项目为道路景观绿化工程,主要包含卫都路(龙门北路-新东路)、绿城路(龙门南路-濮水路)、高阳大道(卫都路-京开大道)、开州路(卫都路-开阳路)、金堤路(卫都路-开阳路),红线外两侧各7.5米宽的绿化带,以及文明路(绿城路-开阳路)道路两侧各2.5米宽的绿化带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为48771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3783万元。项目基本情况见表1。表1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濮阳新区卫都路等六条道路景观绿化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濮阳新区管委会筹备组建设地点濮阳新区建设性质新建总投资13783万元-43-\n行业特征行业类别属《国民经济行业分类》N7840绿化管理”。根据《产业政策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该项目属于鼓励类第二十二款“城市基础设施”中第13条“城镇园林绿化”项目,属鼓励类项目产业结构特征本项目属于道路绿化工程,不属于钢铁、水泥、造纸、印染、电力等总量控制行业厂址区域特征濮阳新区流域厂址所在区域属海河流域区域不属二氧化硫控制区2.2建设内容本项目为道路景观绿化工程,主要包含卫都路(龙门北路-新东路)、绿城路(龙门南路-濮水路)、高阳大道(卫都路-京开大道)、开州路(卫都路-开阳路)、金堤路(卫都路-开阳路),红线外两侧各7.5米宽的绿化带,以及文明路(绿城路-开阳路)道路两侧各2.5米宽的绿化带建设。建设项目每2公里打一口井,井深约50m,道路两侧每100m各设置一个喷水口对植被进行喷灌。2.3建设方案与规模表2建设方案与规模序号道路名称道路总长(m)宽度(m)绿化面积(m2)1卫都路(龙门北路-新东路)162387.52435702绿城路(龙门南路-濮水路)26237.5393453高阳路(卫都路-京开大道)92107.51381504开州路(卫都路-开阳路)18297.5274355金堤路(卫都路-开阳路)18117.5271656文明路(绿城路-开阳路)24092.512045合计34120/4877102.4项目建设周期本项目的建设周期与道路的建设完成周期衔接,道路建成后,在进行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建设,各条路的建设周期如下:卫都大道2013年7月、绿城路2013年7月、金堤路2014年7月、开州路2013年11月、高阳大道2015年6月、文明路2015年6月,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周期约为2013年8月—2015年8月。3、施工条件:(1)主要建筑材料来源、供应及运输条件-43-\n根据调查,濮阳市城市园林绿化基础较好,1999年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苗圃、树苗等材料比较丰富,能够满足本项目的需要。(2)施工场地水电供应等条件工程施工用电可就近引入,施工用水采用渠道引入施工现场,施工条件较好,水电供应充足,供水率高,供水量充足。电力供应相对充足,水电供应基本满足施工现场要求。(3)本项目将地形稍低的部分进行土地平整,利用自然地形进行绿化,形成自然景观的效果,方便施工建设,减少弃土方的产生。(4)拆迁情况及道路现状本项目是待道路建成后,再进行施工建设,目前卫都路已基本建设完成,卫都路上的村庄有祁家庄、北王庄村,卫都路已基本建设完毕,祁家庄和(中间穿越)的部分住户已拆除部分,本项目对祁家庄在卫都路南侧红线外8m和北王庄在卫都路两侧红线外各8m进行拆迁,沿线长分别为80m和320m,拆迁户数分别为5户和30户;文明路尚未开始施工建设,文明路穿越西孟轲村,沿线长600m,沿路户数70户;开州路穿许村,沿线250m,拆迁户数26户;高阳路现未开始施工建设,高阳路穿越北豆村、许村、孟村和疙瘩庙四村,延线长度分别为560m、800m、500m和100m,沿线户数分别为40户、90户、38户和6户;其他几条道路不穿越村庄,根据建设单位介绍,已建道路上的村庄,本次工程进行拆迁,尚未开始建设的道路上涉及到的村庄,采取安置房建设完成后在进行拆迁工作,由新区建设办公室进行协调,由华龙区、开发区政府具体负责实施拆迁安置工作。4、公用工程(1) 给水 本工程在绿化带内每2公里打一口井,井深约50m,每100m一个喷水口对植被进行喷灌,能够满足本项目需求。(2) 排水 雨水、浇灌水有组织收集,经过绿化带内设置的小型导流沟,排入市政雨水管网;项目营运期无生活污水排放(养护人员为园林绿化处的工作人员,现场不设置生活营地)。(3) 电气 项目用电由新区市政供电网络接入。5、总体布局-43-\n根据建设单位所提供资料,本工程主要为道路两侧绿化带建设。卫都路(龙门北路-新东路)、绿城路(龙门南路-濮水路)、高阳大道(卫都路-京开大道)、开州路(卫都路-开阳路)、金堤路(卫都路-开阳路),红线外两侧各7.5米宽的绿化带,在总体立面高度上实现从道路中心线植物布置高度由低到高,由灌木到乔木的过渡以实现立体景观。以道路两侧有低至高的绿化布局,形成了多层次的立体空间感,极大地提高了人体适宜尺度。文明路(绿城路-开阳路)道路两侧各2.5米宽的绿化带,主要种植地被植物、灌木、以及观花、观叶的小乔木为主;根据地形地势条件在适当位置放置景石形成现代化的道路绿化景观。6、绿化树种选择城市绿化植物的选择,主要考虑艺术效果和功能效果。本工程主要绿化树木:乔木:银杏、槐树、红叶李、梧桐、柿子树、日本樱花、紫玉兰、白玉兰、广玉兰、柳树、龙爪槐、重阳木、碧桃、腊梅、海棠、黄栌、桂花等。灌木:月季、蔷薇、棣棠、珍珠梅、紫荆、金叶女贞、枸骨、海桐、连翘、迎春、榆叶梅、美人梅、绣线菊、牡丹、芍药、紫叶小檗、黄刺玫、玫瑰、火棘、冬青、黄杨、卫矛、木槿、紫薇、山茱萸、丁香、流苏、锦带花、金银木等。铺地植物:铺地柏、三叶草、百慕达、狗牙根、黑麦草、早熟禾等。7、绿化工程施工7.1苗木质量的控制(1)施工单位种植材料进场前经业主、设计、监理到苗圃考察。(2)灌乔木质量要求:杆形通直,树枝叉均匀,树冠幅完整匀称,乔木胸径为地面上1.2米处,主干直径允许偏差,采用四舍五入计算,土球完整,无破裂松散,树皮无损伤。(3)袋装地被苗植物质量要求:生长旺盛、株高、冠幅均匀,叶色鲜艳,叶簇丰满,无病虫害,无杂草。(4)铺栽草坪用的草块及草卷规格一致,边缘平直,杂草不超过5%。草块土层厚度约为3~5cm,草卷土层厚度约为1~3cm。(5)苗木的挖掘、包装符合行业标准《城市综合化和园木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43-\nGJ/T34的规定。7.2苗木装运和假植的施工技术措施(1)苗木运输量由种植量确定。苗木运到现场后及时栽种。(2)苗木在装车的过程中派专业技术人员跟踪,保证苗木上下车时做到轻扛轻放,不损伤苗木和造成散球,并注意保护苗木的冠幅。(3)苗木运输过程中,派专人跟车。按照不同种类,不同大小分级分批排放。(4)根据栽植计划确定起苗时间,要求苗木运输到现场后尽量做到即卸即栽。(5)裸根苗木必须当天种植;保证裸树苗木自起苗开始暴露时间不超过8h;当天不能种植的苗木必须进行假植并做好养护措施。(6)带有土球的小型花、灌木运至施工现场后,紧密排放整齐,当日不能种植时,及时喷水保持土球湿润。(7)珍贵树种和非种植季节所需苗木,尽可能选择用容器假植的苗木,并在适当的时间起苗。7.3测量、定点、放线的施工技术措施(1)按设计要求和设计理念,利用相关的测量仪器进行地形堆造达到景观效果。(2)明确施工场地的地下管网分布,核实大型苗木的种植位置。(3)路基侧平石、花坛土建工程施工完毕后,按设计要求对需种植的乔、灌木及地被进行放线定位。位置要准确,并标明树种和规格。(4)花坛、地被按设计图纸放足样,用白灰线或尼龙线标出图案边缘轮廓。(5)放线需经技术负责人复核后报监理复核,重要位置报业主、设计人复定。7.4绿化种植前土壤处理的施工技术措施(1)对施工现场中种植土层不厚的地带,有种植大型、珍贵乔木的基层土壤必须按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施工,确保种植质量。(2)平整场地时先清除泥土中较大的石块、水泥块和对植物有害的建筑石灰、余泥。(3)按设计要求回填种植土。“栽植绿篱”和“露地花卉栽植”按设计要求和规范换土及加基肥。(4)提前5-43-\n天对种植土普遍喷洒一次除草剂和广谱性杀虫剂,全面预防病虫害;绿地按设计要求构筑地形。计划使用的除草剂和广谱性杀虫剂报监理审查,经确认符合环保和生态要求的方使用。7.5种植槽、穴开挖的施工技术措施(1)根据测量放线、定点工作,种植穴定点时标明中心点位置;种植槽标明边线。(2)定点标志标明树种名称(或代号)、规格。(3)行道树定点遇到有障碍物影响株距时,报监理与设计、业主取得联系,再进行适当调整。(4)挖种植穴、槽的大小,根据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和土壤情况而定;穴、槽必须垂直下挖,上口下底相等,做到规格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7.6苗木种植前修剪的施工技术措施(1)种植前必须进行苗木根系修剪,剪除劈裂根、病虫根、过长根,并对树冠进行修剪,保持地上、地下平衡;保证苗木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生气。(2)对具有明显主干的高大落叶乔木在保持原有树形,适当疏枝的基础上,对保留的主侧枝在健壮芽上短截,剪去枝条1/5~1/3;对无明显主干、枝条茂密的落叶乔木,对干径10cm以上树木,作疏枝保持原树形;对干径为5~10cm的苗木,选留主干上的几个侧枝,保持原有树形进行短截;珍贵树种的树冠只作少量疏剪。(3)带土球或湿润地区带宿土裸根苗木及上年花芽分化的开花灌木不作修剪,当有枯枝、病虫枝时予以剪除。(4)枝条茂密的大灌木,作适量疏枝。(5)分枝明显、新枝着生花芽的小灌木,顺其树势适当强剪,促生新枝,更新老枝。7.7乔、灌木种植的施工技术措施(1)按照设计标准在标点上开挖,树穴尺寸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并按设计规定下足有机肥。(2)种植裸根树木时,将种植穴底填土呈半圆土堆,置入树木填土至1/3时,轻提树干使根系舒展,并充分接触土壤,随填土分层踏实;(3)带土球树木先踏实穴底土层,而后置入种植穴,填土踏实;(4)绿篱成块种植或群植时,先由中心向外顺序退植;坡式种植时先由上向下种植。(5)种植后在略大于种植穴直径的周围,筑成高10~15cm-43-\n的灌水土堰,使堰筑实不漏水;坡地采用鱼鳞穴式种植;新植树木在当日浇透第一遍水,以后根据当地天气情况及时补水;(6)种植胸径5cm以上的乔木,按规格设支柱固定;做到支柱牢固,绑扎树木处放夹垫物,使绑扎后的树干保持直立。(7)严格要求施工人员熟练“挖取、包装、搬运、挖坑、栽种”的栽种顺序,按规范种植尽可能缩短时间,种植疏密一致,所有的树木种植按照由内外,由大到小,先乔木,后灌木,再地被的顺序进行种植。种植时注意朝向,树干形状、枝叶修剪等种植规范。7.8草坪、花卉种植的施工技术措施(1)草块尽可能选择无杂草、生长势好的草源。在干旱地掘草块前先适量浇水,待渗透后掘取;草块运输时用木板置放2~3层,装卸车时,轻装慢卸,尽量防止破碎。(2)根据设计的要求铺设草块采取密铺或间铺。密铺互相衔接不留缝,间隙应均匀,并填以种植土。(3)种植花卉的各种花坛(花带、花境等),按照设计图定点放线,在地面准确划出位置、轮廓线。(4)花卉种植后,及时浇水,并保持植株清洁。7.9绿化保养的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要经常到现场检查绿化成品的保养情况,加强保养力度,具体做好如下工作:(1)对草被植物的要求除杂草:生长季节每月除杂草3次,非生长季节每月除杂草1~2次。要求连根拔除。修剪修边:草10cm,蟛蜞菊30cm以上即须安排修剪,将长出路牙的草及时修剪。平整草地:对受破坏的草坪,及时进行平整,对大面积的草坪,利用冬季保绿铺沙填平,以保持绿地平坦。补植:对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裸露地,及时密植草地并加强保护。淋水、施肥:草地淋水主要安排在少雨天气,1~2天淋水1次,一般每月撒肥1次以保持良好的长势(休眠期除外)。达到标准:草地覆盖率98%,平整无裸露及无坑洼,杂草率低于3%,草坪长势旺盛,四季常绿。草不超过10cm,蟛蜞菊不超过30cm。草地无杂物、垃圾树叶。(2)对灌木绿篱管理的要求-43-\n松土除草:对未郁闭的绿篱每月松土除杂草2次;已郁闭的绿篱每月清除寄生藤2~3次,养护面松土除草1次。修剪整形:保持0.7~0.8m高,上面平整、边角整齐、线条流畅,新梢10cm以上即修剪。对开花植物,只进行轻度蓄枝修剪,以保证开花。施肥:每月追复合肥1次,结合雨天进行,根据其长势和覆盖率适当施基肥1~2次,基肥0.5~1公斤/平方米,复合肥0.1~0.15公斤/平方米,施肥方法以撒施为主,注意施肥勿施入叶面上,以免烧伤叶片。补植:出现绿篱断层,须及时补植,尽量用盆苗或袋苗。淋水:施肥和补植需加强淋水,补植后一星期内每天淋水1次,干旱季节一般安排2~3天淋水1次。达到标准:生长良好,无断层缺株,上面平整、边角线棱角分明、有艺术美感,无杂草、寄生藤,绿篱内无垃圾和枯叶落叶堆积。(3)对乔木管理的要求修剪:主要修剪荫枝、下垂枝、干枯枝、侧缘线以及下缘线,下缘线高1.8~2.5m,开花植物应在花芽萌动前进行,乔木整形要与周围环境协调,以增强园林美化效果。施肥:施肥量根据树木种类和生长情况而定,依树冠投影地面的外缘30~40cm的环形沟,深度20~50cm,将肥料均匀撒入沟内,然后填土平沟。一般2~3公斤/株,可采用复合肥与花生麸等基肥相结合。补植:对因各种原因造成死亡的树木,应及时清走并补植。防大风、防寒防冻:在施工后的有大风的时候,必须加强对乔木加固护树桩或支架,风后立即扶树、护树、清理断枝、落叶。对于一些怕冻地花及露天阴生植物可用薄膜遮盖。加护树桩(板)和绑带:护树桩受到损坏或歪斜须及时进行扶正、加固或更换,定期将护树绑带放松,以防止橡皮带嵌入树皮内。松土、整理养护穴:新植乔木及棕榈科植物保留植穴径80cm,于次年进行1~2次松土、培土。淋水:新种乔木及施肥时,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新补植乔木应浇足定根水,1周内每天淋水1次;达到标准:长势旺盛,枝叶健壮,树形美观,下缘线整齐,修剪适度,干直冠美,无死树缺树,景观效果好。-43-\n(4)对藤本植物的管理要求修剪:主要修剪表面过厚多余的枝条以及病枝、枯枝,根据生长情况定期进行修剪。施肥:根据生长情况确定施肥次数和数量,施肥方法以沟施为主。淋水:施肥及补种时加强淋水,淋水时应注意水枪不能直冲养护面以免水土流失。补植:缺株部分及时补植。引爬:对于新种爬墙虎,采用贴胶纸、插竹签等方法,使之贴墙,攀缘顺利。达到标准:保持良好株形和体态,整齐雅观,四季常绿。(5)对时花地花的管理要求做好残花、黄叶的修剪,缺株要及时补上。自然环境盆花布置注意隐蔽。及时淋水并利用淋水调控开花时间(生蕾要淋洒花顶,熟花要避免淋花朵,只淋花的茎和泥)、提前施基肥,并做好病虫害防治。达到标准:地栽花木生态良好,无残花缺株现象。自然环境盆花无裸露花盆,及时淋水、施肥,并做好病虫害防治。(6)对地被植物的管理要求与草地边缘注意种植视觉艺术效果并做好日常修剪工作。对残缺裸露地及时补植,杂草及时清疏。旱季时需水量大的植物每天淋水1次,每季施肥1次,并依“以防为主”的原则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达到标准:选种配置合理,生态良好,与草地边缘线清晰,视觉效果好。对生长多年的地被植物进行清疏、修剪。8、绿化养护期的保障措施8.1保障措施(1)灌水与排水对于新种苗木,种植后立即浇足定根水,一定要浇透。完工后进入炎热的夏季,应浇足水,时花一天浇2次,对于乔木还需向树冠和枝干喷水保湿。对于旱生植物应减少浇水,植物施肥后浇足水,以便肥料溶化。-43-\n当土壤因各种因素积水时,应及时把水排出,如乔木可在树坑周围挖几个沟排水。(2)施肥(分为基肥、化学肥)基肥是长效肥,会慢慢被根系吸收,化学肥则为短效肥,效果会在短期见效。氮肥能促进植物的营养生长,增进叶绿素的产生,促进枝叶快长。磷肥能促进种子花芽分化,为开花打下基础。钾肥使花卉生长强健,增进茎的坚韧性,还可使花色鲜艳,提高植物抗旱抗病虫能力。基肥应沤熟,且必须与泥土混匀,以防止烧根。施肥方法:乔灌木用铲将基肥与挖掘出来的泥土混匀,再根据土球高度,回填树穴底部植土,直至穴深与土球高度相符。花坛、草地撒施肥后,进行一次约30cm深的耕翻,使肥与土充分混匀。(3)中耕除草中耕是指采用人工方法促使土壤表层松动,从而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土温,促进肥料的分布,有利于根系生长,中耕宜在晴天进行。(4)整形与修剪苗木修剪应注意:剪口平滑,不得劈裂,枝条短截时应留外芽,剪口应距留芽位置以上1cm,修剪直径2cm以上大枝及粗根时,截口必须削平并涂防腐剂。具体分为以下几种剪法:人工式修剪:将树冠剪成各种几何形状,如多层式、半圆式、伞形及各种动物形,多用大枝剪修剪。自然式修剪:保持原有自然生长状态,充分体现自然美,只能用小枝剪作蓄枝修剪。灌木修剪:带土球苗木及上年花芽分化的开花灌木不宜作修剪,当有枯枝、病虫枝时应剪除。分枝明显、新枝着生花芽的小灌木,应顺其树势适当强剪,促进新枝,更新老枝。用作绿篱的乔灌木,可在种植后按设计要求整形修剪。乔木修剪:具有明显主干的高大落叶乔木应保持原有树形,适当疏枝,对保留的主侧枝应在健壮芽上短截,可剪去枝条1/5~1/3;无明显主干、枝条茂密的落叶乔木,对干径10cm以上树木,可疏枝保持原树形,对干径5~10cm的苗木,可选留主干上的几个侧枝,保持原有树形进行短截;常绿针叶树,不宜修剪,只剪除病虫枝、枯死枝、生长衰弱枝、过密的轮生枝和下垂枝;用作行道树的乔木,定干高度宜大于3cm,第一分枝点以下枝条应全部剪除,分枝点以上枝条酌情疏剪,并应保持树冠原型;珍贵树种的树冠宜作少量疏剪。-43-\n(5)防寒防风防寒:保护根颈、根系,保护树干,用稻草、麻皮将不耐寒树木的主干包起来,包裹高度1.5米或至分枝处。树干涂白,用薄膜搭棚。防风:用支架固定树木。(6)虫害防治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可能遭受病虫的危害。故绿化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定期做好喷药防治工作。及时清除落叶、枯叶、病虫叶,保持植物通风透气。降低湿度,保持绿化环境卫生清洁可减少病虫害的侵染。植物的病害可分为:白粉病、锈病、炭疽病、灰霉病、叶斑病、叶畸形、病毒病。绿化植物害虫种类分类:苗圃害虫: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蝼蛄、白蚁等常栖居于土壤中危害种子,幼苗的根、茎、芽。枝梢害虫:蛾类和甲虫类,蚜虫、蚧壳虫,常钻蛀植株枝梢及幼茎,影响枝梢的生长。食叶害虫:枯叶蛾、毒蛾、刺蛾等,这些害虫大量食害叶片。蛀干害虫:天牛、吉丁虫、象甲类,它们常钻蛀树干的木质部、韧皮部。种子、果实害虫、螟蛾、卷蛾、花蝇、小蜂类。根据发现病虫害的不同种类选用不同的农药进行喷药处理,经常交替使用农药,达到灭病虫的目的8.2保养工具管理规范(1)剪草机、绿篱机、喷药机的操作及保养剪草机作业前检查各部分螺丝是否紧实,机油是否漏出,机油要加到油尺规定的位置。背负式剪草机汽油及机油的混合体积比例为25:1作业时要装上安全护盖,清除草地所有凸出的石头及一切杂物,刀片不要碰到石头、铁条等硬物,万一碰到要关掉发动机,检查是否有异常。作业每两小时须停机检查机油,清洁空气滤清器,连续操作一小时,须停机休息10分钟。汽油的补给须先关掉发动机,然后再补给汽油,加汽油时注意火种。剪草机运作作业50小时进行一次保养。注意:新剪草机第一次作业8小时后要及时更换机油,1.5-43-\n米内高低不平、斜坡太陡的绿化带不要使用手推式剪草机,雨天草湿、杂草太长时不能使用剪草机,连续作业一个月要更换机油。绿篱机作业前检查各部分螺丝是否紧实。绿篱机汽油及机油的混合体积比例为25:1作业一小时须停机休息10分钟,每次作业后及时清洁各部位零件,作业50小时进行保养1次。喷药机作业前检查各部分螺丝是否紧实。高压阀门有无漏水,高程飞轮及传动皮带必须调整到适合位置。作业后应及时清洗机体内外沾上的农药,预防腐蚀机体。喷药机连续作业50小时后进行全面保养1次(2)保养工具购进、盘点、维修记录保养工具由保养主管提出申请购买,必须填写进仓记录。所有的保养工具必须编号,平时由专人负责保管,每月30号对所有工地的保养工具进行一次盘点,跟踪去向。维修工具须填写维修记录,对每次维修的原因和过程进行说明。9、项目定员本项目绿化带的日常养护管理由市政园林局内部人员负责,项目不新增劳动定员。负责绿化带的修剪、喷洒农药等。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情况。-43-\n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濮阳市位于河南省的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东北部与山东省的聊城毗邻,东、南部与山东省济宁、菏泽隔河相望,西南部与河南省的濮阳市相倚,西部与河南省的安阳市,北部与河北省的邯郸市相连。地处北纬35°20′0″-36°12′23″,东经114°52′0″-116°5′4″之间;东西长125km,南北宽100km。全市土地面积4188km2,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57%,其中耕地面积24.62万公顷。起步区的空间范围是:西至大广高速、东至文化路、北至濮范高速、南边界是绿城路、濮上路、中原路。东西长约14公里,南北长约3公里。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2、地质地貌(1)地质濮阳的大地构造属华北地台,其辖区位于东濮凹陷之上。东濮凹陷夹在鲁西隆起区、太行山隆起带、秦岭隆起带大构造体系之间。东有兰聊断裂,南接兰考凸起,北界马陵断层,西连内黄隆起。东濮凹陷是一个以结晶变质岩系及其上地台构造层为基底,在新生代地壳水平拉张应力作用下逐渐裂解断陷而成的双断式凹陷,走向北窄南宽,呈琵琶状。该凹陷形成过程中,在古生界基岩上,沉积了一套巨厚以下第三系为主的中、新生界陆相沙泥岩地层,是油气生成与储存的极有利地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未发现其它不良地质现象。地貌系中国第三级阶梯的中后部,属于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地势较为平坦,自西南向东北略有倾斜,地面自然坡降南北为1/4000-1/6000,东西为l/6000-l/9000。地面海拔一般在48-58米之间。濮阳县西南滩区局部高达61.8米,台前县东北部最低仅39.3米。由于历史上黄河沉积、淤塞、决口、改道等作用,造就了濮阳平地、岗洼、沙丘、沟河相间的地貌特征。境内有临黄堤、金堤及一些故道残堤。平地约占全市面积的70%,洼地约占20%,沙丘约占7%,水域约占3%。濮阳城区地表均为第四纪冲击松散沉积物覆盖,主要土层为粉土、砂土及粘土。地层岩组类型单一,属简单场地。-43-\n濮阳市地处华北地震区南部,聊兰地震带中段,位于国家确定的冀鲁豫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内。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发育,地震频度较高,全度较大。濮阳市及邻区基底断裂构造的频繁活动,常有地震波及。按国家地震局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濮阳市域基本烈度分为6度、7度和8度区。濮阳经济开发区地震裂度为7度。(2)地貌濮阳城区地处黄河下游冲击平原上,地形平坦开阔,地势自西南向东北略有倾斜,南北坡降为1/5000-1/6000,东西坡降为1/6000-1/8000,海拔高度为48-57m。濮阳城区地貌类型比较简单,地表下15m范围内均为新近冲击的松散沉积物。根据地貌形态和成因,城区范围可分为三种工程地质单元,即黄河故道、古黄河漫滩、古黄河泛流平原工程地质区。3、气候、气象濮阳市位于中纬度地带,常年受东南季风环流的控制和影响,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晴和日照长,冬季干旱少雨雪。无霜期一般为205天,光辐射值高,能充分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需要。年平均气温为13.3℃,年极端最高气温达43.1℃,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1℃。年平均降水量为502.3毫米~601.3毫米,历年最大降雪深度22.0厘米,最大冻土厚41.0厘米。年平均蒸发量194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54.5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8%。年太阳辐射量为118.3千卡/平方厘米,年有效辐射量为57.9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风速为2.7米/秒,常年主导风向是南风、北风。夏季多南风,冬季多北风,春秋两季风向风速多变。4、地表水资源濮阳市属河南省比较干旱的地区之一,地表径流靠天然降水补给,平均径流量为1.85亿立方米,径流深为432毫米。濮阳市主要河流卫河、马颊河和濮水河属于海河流域,濮阳市内黄河干流、金堤河属于黄河流域。全市水资源总量约7.53亿m3,居河南省第14位。濮阳经济开发区年均水资源总量为4800万m3,其中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约3000万m3(引黄水量),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约1800万m3。马颊河发源于濮阳县城关金堤闸首,向北经濮阳市区、清丰县、南乐县,于山东埕口入渤海湾。在濮阳市境内全长62.3km,市区境内17.2km,是濮阳市引黄补源,灌溉的主要河道。马颊河市区下游段平均流量166m3/s,枯水期平均流量5.1m3/s。马颊河的支流主要有濮水河和老马颊河。5、地下水资源-43-\n濮阳市地下水分为浅层地下水、中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地下水位埋深深浅不一。濮阳市西部地下水一般大于10m,东部埋深较浅为2~4m,本工程所在地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大于10m,流向为由南向北。6、土壤该区域地表大部分为第四纪冲击松散沉积物覆盖,主要土层为粉土、砂土及粘土。地层岩组类型单一,属简单地场。本项目所在濮阳市新区,区域土质为粉质粘土和粉砂。7、矿产资源濮阳地质因湖相沉积发育广泛,第三系沉积很厚,对油气生成及储存极为有利。已知的主要矿藏有石油、天然气、煤炭,另外还有铁、铅等。石油、天然气储量较为丰富,且油气质量好。据初步调查,集聚区内地下矿产资源主要为油气和盐矿。8、生物资源(1)植物资源根据不完全统计,濮阳市生存植物除农作物外,尚有110余科,381属、1200余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6种,裸子植物3科,13属、75种,被子植物112科,365属、1120余种。引进驯化植物达630余种。全市植被组成以禾本科、豆科、菊科、蔷薇科、茄科、十字花科、百合科、杨柳科、伞形科、锦葵科、石蒜科、玄参科、仙人掌科、毛莨科、苋科、石竹科、莎草科为主,多属暖温带植被。濮阳天然林木甚少,基本为人造林,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及背河洼地。优质用材林树种主要有毛白杨、三倍体毛白杨、速生杨108、加拿大杨、枫杨、榆、柳、泡桐、椿、槐等。经济林树种主要有红枣、苹果、桃、杏、梨、葡萄、柿、山楂、核桃、花椒等。濮阳地处冲积平原,是农业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主要栽培植物,如小麦、玉米、水稻、红薯、大豆,种植面积达4万公顷。经济作物中棉花、花生、芝麻、油菜、麻类种植较多。蔬菜品种现有12大类100多个,种植较多的是白菜、萝卜、黄瓜、西红柿、葱、蒜、包菜、菜花、韭菜、辣椒、芹菜、茄子、马铃薯、豆角、姜、藕、冬瓜、南瓜等,近年又引进蔬菜新品种20多个。全市常见药用植物110余种,分布零散。濮阳著名的药用植物是香附、枸杞、二花、车前子、半夏、益母草等。全市园艺花卉及其他观赏植物70多种。(2)动物资源-43-\n由于人类长期对自然环境的干预,濮阳市野生脊椎动物赖以生存的原始植被已不复存在。在季节性农作植被环境中生存的野生动物,随着生境条件的改变和人为捕杀,其数量大大减少,不少动物种类已近绝迹。除哺乳类中的家鼠、田鼠,鸟类中的麻雀,爬行类中的壁虎、蜥蜴,两栖类中的蛙、蟾和一些鱼类数量较多,分布较广泛外,其它野生脊椎动物数量已经很少。昆虫类在全市野生动物中数量占绝对优势。麻雀、家鼠及多种昆虫是区内野生动物的优势种。家畜家禽等人工驯养动物是濮阳区内的主要经济动物,分布遍及全区,数量较多。据不完全统计濮阳动物种类繁多,常见的有4门12纲39目85科200多种。其中,脊椎动物(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等)有5纲20目32科:野生动物中,兽类主要有野兔、狐狸、獾、鼠、黄鼬、刺猬等。全市鸟类约有63种,主要有鹊、雀、燕、猫头鹰、啄木鸟、布谷、鸽子、画眉等;水生动物主要有蛙、蟾、鱼、虾;昆虫种类繁多,常见的有11目45科,害虫天敌有9目44科70余种。饲养动物现有30多种,其中家畜主要有牛、驴、骡、猪、羊、兔。家禽主要有鸡、鸭、鹅、鸽、鹌鹑等。另外,桑蚕、蜜蜂的养殖也有较快的发展。据调查,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动植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43-\n1、行政区划濮阳市辖五县四区,即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华龙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和濮阳新区,下辖42个乡,33个镇,14个办事处,共有2962个村民委员会,85个居民委员会。2013年,濮阳市总人口为386万人。2、社会经济2012年,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929.54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8.49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626.12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174.93亿元,增长8.5%。人均生产总值25965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3.8:67.4:18.8。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4%,全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73.60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02亿元,增长29.3%,其中:税收收入31.43亿元,增长29.3%,税收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0.5%,与上年持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8.45亿元,增长31.5%,其中:教育支出28.50亿元,增长34.7%,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8.64亿元,增长29.9%,医疗卫生支出12.94亿元,增长38.8%,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12亿元,下降6.2%。(1)工业濮阳市石油、天然气储量较为丰富,且油气质量好,经济价值高,是中原油田的开发腹地。经多种测算方法估算,本区石油远景总资源量达十几亿t。全区天然气远景资源量为2000~3000亿m3。濮阳是随着中原油田的开发而兴建起来的一座石油化工城市,濮阳市始终把建设现代化石化城作为总体目标,在加快轻纺、食品、冶金、建材、医药、机电企业建设的同时,依托油气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石油化工企业。中原大化集团、中原乙烯等一大批大中型石化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可年产14万t乙烯、30万t合成氨、6万t甲醇、5万t烧碱、1000t甲基异丁基酮。特别是近几年,围绕扩大企业规模,拉长石化产业、产品链条,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使石化企业在行业结构、原料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中得到长足发展,企业由一种产品发展为多装置、多品种,由单一的农用化工发展为化肥、石油炼制、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生物化工、精细化工等多门类、100余种产品。全市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为主体、特色优势明显、内部结构合理、资源有效互补的工业体系,形成了大集中小分散和南轻北重、东油西化的城市工业布局。(2)农业-43-\n濮阳地处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农业开发的理想之地。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大豆、棉花、花生、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是河南省粮棉油主产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3、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濮阳市位于河南省的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境内106国道和341国道纵穿南北,342国道横贯东西,京九铁路穿境而过,晋中南铁路西连京广、东接京九两大铁路干线,形成了铁路、公路相互交织,城乡公路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体系。华龙区位于濮阳市中心部位,路网交织,交通便捷。三纵(京珠、大广、德商)三横(长济、濮鹤、新荷)6条高速公路在此围成“田”字型。大广和濮鹤高速在此交汇,再加上贯穿南北的106国道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濮阳市座落在交通枢杻和区域中心的位置上。本项目建设区域全部在濮阳市城市建成区。4、教育、文化等民生工程濮阳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776所(不含成人教育学校),在校生82.1万人,教职工4.6万人。其中幼儿园55所,在园幼儿2.9万人;小学1455所,在校生39.4万人;初中207所,在校生28.4万人;普通高中29所,在校生7.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8所,在校生3.1万人;普通高校1所,在校生0.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336人。市直学校22所,在校生4.7万人,教职工2780人。2000年底全部通过省政府“普九”验收,圆满完成了“两基”历史任务。近年来,濮阳市教育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濮阳市的教育事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5、文物保护濮阳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濮阳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全市拥有文物古迹320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市、县级重点保护文物66处。主要文物景点有:西水坡遗址和“中华第一龙”、子路墓祠、回銮碑、仓颉灵庙、唐兀公碑、瑕丘古迹、铁丘遗址、宣房宫遗址、程庄遗址、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旧址、晋冀鲁豫野战军渡黄河纪念地、华东野战军正军纪念地、普照寺大雄宝殿、南乐县文庙大成殿等。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评价区域500m范围内无地表保护文物。6、濮阳市新区规划-43-\n起步区的空间范围是:西至大广高速、东至文化路、北至濮范高速、南边界是绿城路、濮上路、中原路。东西长约14公里,南北长约3公里,规划容纳人口约40万人。功能定位是:市级政治中心、市级文化中心、主城功能延伸区、新区产业启动区、市域商贸拓展区、低碳生活示范区。空间布局为:“一心、一带、两轴、四片区”。一心:高阳大道以南、卫都大道以北、濮上路以东以行政文化用地为核心形成的行政文化中心;一带:沿高阳大道两侧形成的环湖商业休闲带;两轴:沿卫都大道两侧绿带和水体形成的生态景观轴和沿开州路形成的城市肌理生长轴;四片区:以轴线、东湖、西湖等分隔形成的教育园区、行政文化区、滨湖宜居区、商务中心区四个功能片区。新区绿地系统规划目标:规划至2030年绿地广场面积达925.12公顷,占建设用地比例达到13.13%,人均绿地广场面积达到12.3平方米。新区绿地系统布局:首先结合现有的郊区农业、林业、水体、风景区等绿地条件,构建中心城区大型绿地回廊,即区域回廊系统。再由组团内道路绿地的带状绿化廊道构成城市的小生态绿廊,即城市道路绿带系统。最后有各种等级公园形成城市公园绿地系统。(1)区域绿地回廊:从中心城市的角度构建绿地回廊。新区范围内主要包括濮水路以西生态廊道、龙乡路以东生态廊道、北环大道以北生态廊道。(2)城市道路绿带:主要包括北环大道、长安路、高阳大道、卫都路、绿城路、濮旺路、开州路、龙卫路、京开大道和106国道的沿路带状绿带。(3)城市公园绿地:主要包括5个城市公园和40个社区公园。综上所述,本项目为城市道路绿化工程项目,符合濮阳新区的规划。-43-\n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本项目环境空气质量采用濮阳新区2013年新建路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监测数据,监测时间为2013年8月15日~21日,监测因子有NO2、TSP、SO2,监测点位:娄店、许村三个点位,在本项目管网建设范围内。监测数据见表3~表7。表3NO2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日平均浓度统计结果点号监测点名称浓度范围(mg/m3)标准限值(mg/m3)标准指数范围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1娄店0.012~0.0190.120.100~0.1580未超标2许村0.030~0.0420.120.250~0.3500未超标表4NO2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小时平均浓度统计结果点号监测点名称浓度范围(mg/m3)标准限值(mg/m3)标准指数范围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1娄店0.035~0.0700.240.146~0.2920未超标2许村0.032~0.0620.240.133~0.2580未超标表5TSP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日平均浓度统计结果点号监测点名称浓度范围(mg/m3)标准限值(mg/m3)标准指数范围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1娄店0.108~0.1200.300.360~0.4000未超标2许村0.117~0.1220.300.590~0.4070未超标表6SO2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日平均浓度统计结果点号监测点名称浓度范围(mg/m3)标准限值(mg/m3)标准指数范围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1娄店0.022~0.0340.150.147~0.2270未超标2许村0.030~0.0420.150.200~0.2800未超标表7SO2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小时平均浓度统计结果点号监测点名称浓度范围(mg/m3)标准限值(mg/m3)标准指数范围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1娄店0.026~0.0650.50.052~0.1300未超标2许村0.021~0.0600.50.042~0.1200未超标①NO2:全评价区NO2日平均浓度范围为0.012~0.042mg/m3,占国标的10%~35-43-\n%;1小时平均浓度范围为0.032~0.070mg/m3,占国标的13.3%~29.2%,即NO2日平均浓度和1小时平均浓度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②TSP:全评价区TSP日平均浓度范围为0.108~0.122mg/m3,占国标的36%~40.7%,即TSP日平均浓度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③SO2:全评价区SO2日平均浓度范围为0.022~0.042mg/m3,占国标的14.7%~28%;1小时平均浓度范围为0.021~0.065mg/m3,占国标的4.2%~13%,即SO2日平均浓度和1小时平均浓度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由以上分析可知:评价区域NO2、SO2的小时平均浓度和日均浓度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污染较轻。TSP因子日均浓度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因此,本项目评价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本次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采用濮阳市环境监测站2011年对马颊河戚城屯桥、马庄桥水闸两个监测断面和2012年对第三濮清南干渠顺河闸监测断面的常规监测数据,监测因子为COD、NH3-N共2项。本次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断面布设情况见表8。表8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断面布设情况一览表河流监测断面编号监测点位置马颊河1戚城屯桥监测断面2马庄桥水闸监测断面第三濮清南干渠3顺河闸监测断面本次地表水现状监测项目为COD、NH3-N共2项监测因子。监测结果见表9。表9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评价结果单位:mg/L监测因子统计1#2#3#COD均值27.9828.5536.8均值标准指数0.930.9521.23标准限值(mg/L)303030超标率(%)00100NH3-N均值1.381.46518.2均值标准指数0.920.97712.1标准限值(mg/L)1.51.51.5超标率(%)00100由上表可以看出,马颊河-43-\n监测点位的各监测因子COD、氨氮浓度均未超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良好。第三濮清南干渠监测点位COD、氨氮浓度均已超标,超标原因为上游污染造成的。3、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声环境质量现状采用濮阳新区2013年新建路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监测数据,检测时间为2013年8月18日~19日,同时观测现有公路的交通状况,沿线主要敏感点及监测布点见表10。表10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一览表序号村庄距道路红线距离(m)测点位置1北豆村高阳大道穿越测点设在临路第一排村庄房屋处2大庙村高阳大道穿越3许村高阳大道、开州路穿越4孟轲村距离文明路红线50m现状监测结果见表11。表11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序号监测点位监测值LeqdB(A)执行标准LeqdB(A)2013.8.182013.8.19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北豆村51.144.552.845.3道路红线外45±5米范围内执行昼间≤70夜间≤55其它区域执行昼间≤60夜间≤502大庙村54.643.053.842.13许村46.137.643.738.14孟轲村56.748.958.844.1本次噪声评价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评价,即利用噪声监测数据统计的等效声级(Leq)与所执行的标准相比较,确定声环境质量的好坏。根据监测结果表明,道路红线外45m±5m范围内敏感点处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标准要求,其它区域能满足2类标准,声环境均满足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较好。4、生态环境现状本项目位于濮阳新区内,周围无自然植被群落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等,主要为一般农作物。项目的建设使区域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影响,-43-\n项目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气,可能会对厂区周围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评价建议,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同时,在本项目为绿化带工程,能使区域生态得到一定的补偿。因此,本项目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甚微。-43-\n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位于濮阳市新区内,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见表12。表12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点序号所在道路敏感点名称距路红线距离(m)方位人数1高阳大道北豆村穿越--1200大庙村穿越--930孟村穿越--830许村穿越--8602绿城大道范庄村62m西980孔庄村30m北8003卫都大道祁家庄穿越--1300北王庄村穿越--7804开州路许村穿越--930濮阳新区指挥部213m东南/6文明路孟轲村50m东、西2300皮胶拐村200m东北940-43-\n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要素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执行级别(类别)主要污染物限值地表水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COD≤30mg/m3BOD5≤6mg/m3氨氮≤1.0mg/m3环境空气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修改单二级SO2日均浓度≤0.15mg/m3SO2小时平均浓度≤0.50mg/m3PM10日均浓度≤0.15mg/m3TSP日均浓度≤0.30mg/m3地下水GB/T14848-9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高锰酸钾指数≤3.0mg/L氨氮≤0.2mg/L总大肠菌群≤3个/L声环境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昼间≤60dB(A)夜间≤50dB(A)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类型标准名称及级(类)别污染因子单位标准值废气《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TSPmg/m3日平均0.30NO2mg/m3日平均0.24小时平均0.12废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二级标准CODmg/L150NH3-Nmg/L25噪声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32-2011);营运期《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固废《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为道路景观绿化工程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施工期的生态环境影响和营运期的声环境影响,项目在建设期及运营期无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43-\n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本项目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本项目属于非污染性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在施工期。施工期包括场地平整,种植槽、穴的开挖,植被、灌木、乔木及花卉的种植,土方回填施工等工程将对建设区域大气环境、声环境、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工艺流程见图1。施工结束后能有效改善区域环境,防治水土流失。场地平整植被种植土方回填浇灌种植槽、穴开挖S、NZ、SS、N注明:W:废水G:废气Z:噪声S:固废图1施工工艺流程及产物环节示意图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如下图所示:绿化养护植被修剪废气噪声图2营运期工艺流程图一、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1、施工废气建筑施工期的大气污染主要为施工扬尘、机械及运输车辆尾气。2、施工废水根据类比调查,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雨后的地表径流泥浆水、建筑施工废水,至于生活污水,由于不设临时施工人员居住点,因此基本不产生生活污水。3、施工噪声施工期噪声主要为各类机械及运输车辆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源强在75~90dB(A)-43-\n之间。4、施工固废本项目在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垃圾。如施工过程的植被的落叶、植被根部的包裹物、高大乔木支撑物的废料等。这类垃圾基本不溶解、不飞扬,如果管理不当,随意丢弃,将会影响环境景观。本项目将地形稍低的部分进行土地平整,利用自然地形进行绿化,形成自然景观的效果,方便施工建设,本项目无弃土产生。5、生态破坏经现场查看,目前项目占地类型为耕地、林地和宅基地、旱地为主,临时占地将在短期内改变土地的使用类型,受影响的时间与工程的工期直接相关,项目所在区域无生态敏感保护目标,该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对景观环境的影响和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项目对部分地面进行清理砾石杂草时在短时间内破坏生态,但经及时复植后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二、营运期主要污染工序1、废气本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绿化养护过程中产生的农药废气。2、噪声本项目运营过程中声源主要为植被在修剪中割草机等产生的机械噪声,源强在75~85dB(A)之间。3、污水营运期对苗木洒水,经植物吸收后不外排。4、固体废弃物本项目为市政绿化工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对植被修剪过程产生的枝条和叶子、季节更替产生的枯枝落叶。-43-\n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别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废水施工期施工废水SS、COD、石油类经收集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营运期///废气施工期施工扬尘设置围挡、定时洒水机械及运输车辆汽车尾气减少空档运行时间营运期绿化养护农药废气无组织排放固废施工期施工固废弃土运渣车清运到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倾倒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噪声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运行时产生的噪声,通过设置临时声屏障,施工期噪声可以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的要求。营运期主要为割草机运行时而产生的噪声,在割草机上安装消声器,再通过距离衰减,项目噪声可以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其他/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本项目位于濮阳市新区内,周围无自然植被群落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等,主要为一般农作物。项目的建设使区域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影响,项目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气,可能会对厂区周围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评价建议,项目在建设过程以及生产过程中,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因此,本项目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甚微。-43-\n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废气环境影响分析1.1扬尘污染分析施工期空气污染源主要为交通运输、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扬尘污染,以及料场拌合场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扬尘和粉尘污染。(1)运输车辆扬尘施工期主要污染物是扬尘、粉尘。施工扬尘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①施工所需物料在堆存过程中,如遇大风天气,会造成粉尘、扬尘等大气污染;②物料运输车辆在施工便道及施工场地运行过程中将产生大量尘土。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的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Q=0.123(V/5)(W/6.8)0.85(P/0.5)0.75式中:Q——汽车行驶的扬尘,kg/km·辆;V——汽车速度,km/hr;W——汽车载重量,吨;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可见,在同样的路面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在同样的车速情况下,硬化程度越差、越干燥,扬尘量越大。因此限制运输车辆的行驶速度以及保持路面的硬化和湿度是减少运输车辆扬尘的有效手段。在施工期间对运输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表13为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的实验结果。表13施工现场TSP浓度距离(m)52050100TSP小时平均浓度(mg/m3)不洒水10.142.891.150.86洒水2.011.400.670.60由上表中可知,每天洒水4~5次进行抑尘,可有效控制施工扬尘,可将TSP的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内。(2)临时堆场扬尘分析-43-\n施工阶段扬尘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是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由于施工需要,一些建筑材料需要露天堆放,一些施工作业点的表层土壤在经过人工开挖后,临时堆放于露天,在气候干燥且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大量的扬尘,扬尘量可按堆场扬尘的经验公式计算:Q=2.1(V50-V0)3e-1.023W式中:Q—起尘量,kg/吨·年;V50—距离地面50m处的风速,m/s;V0—起尘风速,m/s;W—尘粒的含水量,%。起尘风速与粒径和含水量有关,因此,减少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量及减少裸露地面是减少风力起尘的有效手段。粉尘在空气中的扩散稀释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粉尘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不同粒径粉尘的沉降速度见表14。表14不同粒径的沉降速度粒径(微米)10203040506070沉降速度(m/s)0.030.0120.0270.0480.0750.1080.147粒径(微米)8090100150200250350沉降速度(m/s)0.1580.1700.1820.2390.8041.0051.829粒径(微米)4505506507508509501050沉降速度(m/s)2.2112.6143.0163.4183.8204.2224.624由表14可知,粉尘的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粒径为250微米时,沉降速度为1.005m/s,因此可以认为当尘粒粒径大于250微米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粒径的粉尘。为减少风力扬尘,施工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建材的露天堆放,尽可能在堆放的材料上方遮盖苫布,减少扬尘的产生;经常对施工现场进行洒水,以减少扬尘。施工期间通过洒水降尘后,TSP在50m范围内可以达标,张仪村临街住户会受到扬尘污染,由于临街各户的房屋朝向均背向道路,因此受施工扬尘的影响较小。因此,施工期应及时洒水降尘,同时在商砼及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在距离敏感点较近的区域减速慢行,最大的减少扬尘对敏感点的影响。施工点距敏感点较近时,在施工外围设置临时围挡,减少施工扬尘对外环境的影响。-43-\n通过采取以上扬尘防护措施后,临时堆场扬尘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影响很小。1.2机械及运输车辆尾气本项目施工阶段装载机等燃油机械运行将产生一定量燃油废气,考虑其排放量不大,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范围及程度较小。只要建设单位做好施工现场的交通组织,避免因施工造成的交通阻塞,也可减少运输车辆怠速产生的废气排放。2、施工期废水影响分析建筑施工废水包括道路铺设中产生的泥浆以及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和洗涤水;暴雨后的地表径流冲刷浮土、建筑砂石、垃圾等形成的泥浆水,会夹带大量泥沙以及水泥、油类等各种地表固体污染物。由于本项目施工废水量较少,施工废水经收集隔油、沉淀处理达标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对环境影响不大。综上所述,项目施工期废水采取有效措施后,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3、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本项目噪声源主要为挖掘机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施工噪声源可视为点声源。根据点声源噪声衰减模式,可估算出施工期间距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预测模式如下:Lp=Lp0-20lg(r/r0)-ΔL式中:Lp—距声源r(m)处声压级,dB(A);Lp0—距声源r0(m)处的声压级,dB(A);r—距声源的距离,m;r0—距声源1m;ΔL—各种衰减量(除发散衰减外),dB(A);室外噪声源ΔL取零。各类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外的噪声值(未与现状值叠加)预测结果见表15。表15主要施工机械的噪声级单位dB(A)机械名称离施工点距离(m)51020406080100装载机9084787268.56664自卸车9084787268.56664洒水车8682767066.56460挖掘机81757169656155(2)施工机械噪声影响分析-43-\n施工期噪声影响主要由施工机械给周围环境所带来的日常生活影响。受影响的主要为距施工现场40m范围内的居民敏感点。建设项目施工期各施工机械所产生的噪声在40m处约为68.5~72dB(A)之间,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施工期较短,一旦施工活动结束,施工噪声影响也就随之结束。(3)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施工机械操作工人及现场施工人员按劳动卫生标准控制工作时间,或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戴耳塞、头盔等。尽量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材料运输道路应尽可能避免穿越居民集中的敏感点,尽量绕道选择居民较少的地方。认真落实上述防治措施后,能大大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使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处于可接受范围。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本项目在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过程的植被经搬运产生的落叶、植被根部的包裹物、高大乔木支撑物的废料。植被的落叶产生量较少,容易腐烂变质;植被根部的包裹物主要成分为塑料袋和散落的少许泥土;高大乔木种植后,需要用木棍等支撑物进行扶持,施工过程中会有支撑物的废料产生。评价建议上述固体废弃物集中收集后,交环卫部门进行处理,严禁现场乱堆乱放,或随意焚烧。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能够得到合理处置,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5.1生态现状调查根据现场踏勘,目前占地类型为耕地、林地和宅基地、旱地为主,临时占地将在短期内改变土地的使用类型,受影响的时间与工程的工期直接相关。评价区的植被以华北植物区系为主。项目沿线所经过的区域植被特征为平原栽培植被,多属生态幅度较大的种类。由于经历了人类漫长的经济活动,原始植被发生了很大变化,自然植被很少,现有植被类型多为栽培植被,以农作物为主。本区缺林少树,林木覆盖率极低,基本上没有片林。本区散生的树木常见的多为落叶阔叶树种,多分布于村落周围和田间地头。常见树种有旱柳、榆、槐、臭椿、速成杨,-43-\n农田植被是该区的主体植被,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芝麻、油菜、大蒜、瓜菜等,林果类主要有桃、杏、苹果等,无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道路沿线生物多样性较为贫乏,以田园动物较多,尤以鼠、兔等啮齿类最为常见。土壤类型有潮土、风砂土和碱土3 个主类,9个亚类,15个土属,62个土种。该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依据《河南省水侵蚀模数分区图》中的数据,平均为1500t/(km2•a)。属中度水力侵蚀。5.2占地情况本项目为道路绿化工程,不涉及道路建设和其他附属工程的建设,新增占地为487710m2,不设置临时占地,运来植被占用各条道路临近绿化带的人行道宽度不大于2米的区域。5.3施工期对地表植被的影响施工期间,项目沿线土地开挖时地表现存植被将受到破坏,从而引发沿线的土壤侵蚀,影响沿线的农业生态环境,也将对地域内的农业水利造成影响。此外,随着施工期植被的破坏,沿线占地范围内绝大部分的植物种类数量将会大大减少,植物群落结构显著改变,从而影响到评价区域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根据本项目的实地调查,项目沿线受到影响的这些植物种类都不是属于珍稀濒危的保护植物种类,而在周边地区这些植物种类也极为常见。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沿线的绿化建设及植被的恢复,将可弥补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损失。5.4施工期对土壤和景观的影响施工期由于部分施工区域的表土将被铲去,另一些区域的表土将可能被填埋,从而使施工完成后的土壤表土层缺乏原有土壤的肥力,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和植被恢复。景观是构成视觉图案的地貌和土地覆盖物,是人们对诸如自然景物和城市建筑物等环境因素审美的综合反映。依据土地利用状况的差异,沿线景观可分为菜地、农田、园地、水域等自然景观,以及村镇居住、弃置地、道路等其他用地。在施工期间由于植被的破坏,沿线将成为缺乏植被的裸地,破坏沿线两侧农业景观的连续性,这一改变对沿线的景观会造成不利影响,但随着本项目施工期的结束,景观将会得到恢复和改善。5.5生态保护措施本项目施工期种植槽、穴的开挖会对现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引发水土流失。为防止生态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施工组织和-43-\n制定严格的施工作业制度,挖填施工尽可能安排在非雨汛期,开挖的土方需集中堆置,且控制在征用的土地范围之内,作临时围栏等防护措施,以减少施工期水土流失量,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的宣教工作,禁止施工人员破坏设计用地以外的植被。(2)本项目临时占地需充分利用红线内的人行道,不需要另外征用大量的土地,在项目完成后,将采取一定的生态恢复措施,对临时占地的土地面貌进行恢复。 (3)将地表0~20cm有肥力土层进行剥离、临时储存并加以防护,以便随后用于土地复垦或自身绿化。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营运期的大气污染源是定期对苗木进行除虫喷洒农药产生的农药雾,农药雾主要成分为有机物。农药是一类特殊的化学品,它虽然能暂时防治农林病虫害,却会对人畜造成了一定的危害。项目使用符合国家要求的、低毒农药,并经稀释数倍后使用;在使用时注意使用时间,避开游人高峰期,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每次根据苗木病害程度,确定用量,喷洒时尽量选择风速较低时段,使农药能最大程度喷洒在苗木上,不随风大量漂移到大气。在雨季禁止使用农药。由于使用次数较少,约1次/月,经大气扩散后,项目产生的农药雾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不大。2、水环境影响分析营运期对苗木洒水,经植物吸收后不外排,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影响。3、声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主要为绿化带,工程建成后无高强噪声污染源,主要来自割草机产生的机械噪声,为间歇性噪声,源强在75~85dB(A)之间。建议建设单位可选用低噪声割草机,从声源上降低设备本身噪声,不在中午或夜晚休息时间割草,在靠近居民区割草时设置临时隔声屏障,此外,本项目属于市政绿化项目,在草坪附近有树木屏蔽噪声,预计经距离衰减和绿化吸收后,能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对环境影响较小。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本项目为市政绿化工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对植被修剪过程产生较大的枝条和叶子、季节更替产生的枯枝落叶。-43-\n采用不透水的垃圾筒分类收集枯枝落叶,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并做好垃圾堆放点的消毒,杀灭害虫。修剪过程中产生的较大的枝条和树叶,建议管理人员集中收集后,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倾倒。禁止乱堆乱倒,严禁现场焚烧。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为道路景观绿化工程的建设,建成运营后能够改善周边环境。在绿化布置方面需有超前意识,按照现代化城市生态系统的要求设计和实施。  绿化应乔灌草相结合,规划要求结合现状景观,形成高低错落、进退有序的立体景观空间;科学设计、乔灌木搭配合理的绿化带,可以有效地实现生态补偿。6、总量控制分析6.1总量控制的必要性按照国家环保政策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污染物排放必须从原来的单一浓度控转变为浓度和总量的控制,促使企业按照清洁生产的原则组织生产,进行污染防治工作。因此,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对于改善当地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非常必要的。6.2总量控制的主要污染物本项目为道路景观绿化工程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施工期的生态环境影响和营运期的声环境影响,项目在建设期及运营期无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7、环境风险分析由于本项目喷洒农药的周期约为1次/月,运营期降雨冲刷植被会产生含农药的地表径流污水,影响因素包括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频率、项目长度和喷洒农药的时间等,含农药的雨水下渗对土壤、地下水有一定的影响,项目所在道路建设有雨污水管网,该部分径流进入雨污水管网,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建议尽量避开雨季对植被进行喷洒农药,在确保各项环保措施得以落实,并加强维护和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项目的废水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因此项目不会对区域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本项目污染防治措施及“三同时”验收内容见表16。-43-\n表16项目污染防治措施及“三同时”验收内容汇总一览表序号项目内容环保投资(万元)1施工期抑制扬尘设置围挡、清理平台、运输车覆盖、洒水40施工废水经收集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102营运期枝条和叶子、枯枝落叶分类收集枯枝落叶,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修剪过程中产生的枝条和叶子,集中收集后,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倾倒20合计70-43-\n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别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废水施工期施工废水经收集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合理处置,不外排营运期///废气施工期施工扬尘设置围挡、清理平台、运输车覆盖、洒水达标排放运输车辆汽车尾气减少车辆的空档运行时间达标排放营运期绿化养护农药废气无组织排放噪声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运行时产生的噪声,通过设置临时声屏障,施工期噪声可以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的要求。营运期主要为割草机运行时而产生的噪声,在割草机上安装消声器,再通过距离衰减,项目噪声可以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固废施工期固废施工弃土清运到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倾倒,不可乱堆乱倒得到合理处置,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由环卫部门运至垃圾处理厂其他无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本项目周围生态环境类型为人工生态,评价建议本项目施工完成后,加强绿化工作,,使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建立并实施严格的管理措施,尽量使污染物的影响达到最低程度。加强绿化并要对绿化妥善管理,这不仅能美化环境,同时对抑尘降噪及净化空气都有益处。-43-\n结论与建议1、评价结论1.1本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当前产业政策。1.2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声环境质量,分别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地表水质量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1.3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均得到了合理处置,能够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1)废气项目营运期废气主要为农药废气,经过空气净化,能够无组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2)噪声本工程主要为绿化带,工程建成后无高强噪声污染源,主要来自割草机产生的机械噪声,为间歇性噪声,经距离衰减、林木带隔声后场界声环境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1.4总量控制本项目为道路景观绿化工程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施工期的生态环境影响和营运期的声环境影响,项目在建设期及运营期无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2、评价建议l加强绿化工作,美化环境;l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项目建成后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l加强管理,真正实现本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43-\n综上所述,濮阳新区卫都路等六条道路景观绿化工程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当前的产业政策;选址符合濮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总体规划,符合濮阳市新区总体规划;项目运营期的各项污染物在认真落实评价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治理后可达标排放或回收综合利用、合理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保角度分析,评价认为该项目的厂址选择及建设可行。-43-\n预审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43-\n审批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43-\n注释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绿化断面布局图附图3项目实景图附件1委托书附件2土地证明附件3土地规划意见附件4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意见二、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选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2、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3、生态影响专项评价4、声环境专项评价5、土壤影响专项评价6、固定废物影响专项评价以上专项评价未包括的可另列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