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3 MB
- 2022-05-13 10:11:0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一章景观园林的基本概念\n1.景观的概念黄山湘峪\n平遥纽约\n传统景观现代景观\n大地景观\n建筑景观小品\n\n\n景观指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的地表景色,意同风光、景色、风景。景观是意境与功能的结合。狭义的景观由园林、城市绿化、大地景观三部分构成\n2.景观设计的定义景观设计学(Landscapearchitecture)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n“LandscapeArchitecture”一词最早出现于1872年一本名为《意大利伟大绘画中的景观建筑》的书中,作者米森认为建筑师们可以从意大利风景画所表现的各种建筑中学到很多东西。为了描述这种建筑他将Landscape和Architecture两个词捏合在一起,造出了景观建筑一词。而“景观建筑学”一词诞生于1859年美国景观建筑之父奥姆斯特德参加纽约中央公园竞赛之时。\n这个词诞生后近150年,其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丰富和扩展中。主要代表观点有: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ASLA):景观建筑学是一门运用艺术和科学原理来研究、规划、设计和管理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学科。加拿大景观建筑师协会(CSLA):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关于土地利用和管理的专业,它涉及有关的分析、设计、规划、管理和恢复等。为了设计运转良好、有革新意义、恰当并赋予吸引力的环境,景观设计师需要融会贯通并能熟练运用生态学、社会文化、经济和艺术的有关知识。我国在90年代开始对“Landscapearchitecture”与传统的园林学之间的关系和学科定位展开了一场严肃的学术讨论。对这门学科所涵盖的实践领域和研究对象各方意见基本是一致的:景观设计学是将土地及景观视为一种资源,并依据自然、生态、社会与行为等科学原则以从事规划设计,使人与资源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均衡的整体关系,并符合人类对于精神上、生健康与福利上的基本需求;同时将生态学的应用和土地的规划利用作为核心内容。\n凯特瑞·艾克波(GarrettEckbo)界定景观建筑为掩护所:除了建筑、道路或公共设备外,由人类发展或形塑的景观部分,以至于原始的大自然,主要为人类生活的空间而设计(不包括农业、林业)。它是建筑物、地表和其他户外构造物、土地、岩石形态、水体、植物、开放空间、以及一般景观形态和特征间关系的建立;但是,主要依然介于人们和景观之间、人类和户外三度空间在定性和定量关系上的满足感。这种定位明确了景观建筑和“建筑的延伸”这个概念相关。据资料,直到将近18世纪末,没有任何建筑师认为自己缺乏设计庭院空间的能力,那时候伟大的景观专家将自己视为建筑师或造园师。俞孔坚:景观设计师关于土地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景观设计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二者缺一不可,需要科学的分析土地、认识土地,科学地认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土地进行规划、设计、保护和恢复。\n建筑:空间塑造、设计;建筑使用要求、建筑个性、人情味;侧重空间组合,聚居空间的塑造,专业分工重在人为空间设计;城规:以道路、用地为主的场所规划,聚居场所(社区)的建设,专业分工重在场所规划;城市效率、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交通规划,基础设施,侧重于平面布局;景观规划设计:景观资源与环境的综合利用与再创造。主要指聚居领域的开发整治,土地、大气、水、动植物等,专业分工基础是场地规划与设计;景观感受意、情、物三境的创造,生态平衡、行为,侧重环境的创造;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在绿地系统规划等方面可以作为城市规划的分支。目标同——创造人类聚居环境;核心同——将人与环境的关系处理落实于具有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的人类聚居的环境中。与建筑、城市规划\n两个层面:景观规划是在一个相对宏观的尺度上,基于自然和人文背景来认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在自然系统中或者利用自然资源,找到最适宜的居住地。它是物质空间的规划,目标是通过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n景观设计是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和尺度上进一步深化、发展和完善规划意图,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要。\n3.园林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n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苑、园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美英各国则称之为Garden、Park、LandscapeGarden,可译为花园、菜园、公园、供应点心的露天设施等。\n景观设计是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上的应用学科,强调土地的设计和使用。关注点在于用综合的途径解决问题,关注的是物质空间的整体设计,不仅仅以来设计师的艺术灵感和创造。园林侧重于创造美学环境,注重良好的视觉感受,偏重于对植物的利用。\n“园林”与“景观”的关系如果“园林”大致理解为“garden”,“景观”理解为“landscape”,“园林”与“景观”的关系大致为:人工与自然、传统与现代、局部与整体“园林”在地域范围上有局限性,“景观”在地域范围上具有广泛性。因此,“景观”这一词汇在现代语境下,很多时候比“园林”更受青睐。“园林”与“景观”本质上还有“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统与现代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园林”——1700+“景观”——在中国是舶来词,在西方大约100年历史。\n4.园林的分类从布局上分规则式代表是西方园林。意大利宫殿、意大利台地、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和中国的皇家园林。自然式代表是中国的私家园林。苏州园林、岭南园林、英国自然式园林。\n以功能来区分:古典园林风景名胜公园综合性公园纪念性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儿童公园城区与居住小区公园等\n以文化来区分:东方园林:典雅且精致欧洲园林:规整而有序西亚园林:植物和水法\n东方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西亚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1235、世界三大园林体系\n东方园林体系:典雅且精致区域特点:以中国为根,包括日本,朝鲜,东南亚区,以自然式园林为主,典雅精致,意境深远东方园林尊崇与自然和谐为美的生态原则,以非规则式园林为基本特征,园林建筑与山水环境有机融合,自然和谐,浑然一体,涵蕴人伦教化,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林东方园林以自省、含蓄、蕴藉、内秀、恬静、淡泊、循矩、守拙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领悟。\n中式园林的风格中国园林气势宏伟的总体规划复杂多样的象征寓意明秀典雅(江南)稳重雄伟(北方)畅朗轻盈(岭南)置于郊外择于山水胜地,宫殿形式与庭园结合,宏伟壮丽富有神圣感。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n皇家园林设计思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代表作:颐和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n颐和园设计图初稿\n颐和园游览路线\n颐和园万寿山:\n颐和园苏州街长廊南湖岛\n私家园林代表作:拙政园\n\n寺观园林代表作:武当\n日式风格的园林源自中国秦汉文化,至今中国古典园林的痕迹仍依稀可辩。善于用质朴的素材、抽象的手法,风格淡雅,表达玄妙深邃的儒、释、道法理,体现出禅宗的意境。日本园林将禅宗的修悟渗入到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之中,使其达到佛教所追求的悟境,在一个微小的庭院里营造出内心的天地,即所谓的“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n代表作:日本龙安寺龙安寺是由室町时代宝德二年(公元1450年)创建的禅宗古寺。龙安寺位于日本的京都,是日本庭园抽象美的代表:在寺庙方丈前一片矩形的白砂地上,分布着5组长着青苔的岩石,建寺时是日本视觉艺术发生重大革新的时期,龙安寺是著名的枯山水庭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n日本龙安寺\n欧洲园林体系:规整而有序123西欧园林体系以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为代表,以规则式的建筑和植物配置为主,布局有明显的中轴线,严格对称。欧洲园林主要均依地势而建,以占地绿化和宏大建筑为主体。欧洲园林主要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两大流派。\n欧洲园林规则式园林气势恢宏,视线开阔,严谨对称,构图均衡,花坛,雕像,喷泉等装饰丰富,体现庄重典雅,雍容华贵的气势。造园风格自然式园林着意讲究人与自然的融合,以起伏开阔的草地、自然曲折的湖岸、自然生长的树木为要素构成了一种新的园林。\n欧洲园林欧洲园林17世纪法国古典园林18世纪英国风景园林文艺复兴意大利园林\n意大利台地园:兰特庄园\n意大利台地园:兰特庄园\n法国代表作:法国凡尔赛宫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n法国凡尔赛宫平面图\n法国凡尔赛宫殿外花园\n殿内装饰法国凡尔赛宫\n英国丘园\n西亚园林体系:植物和水法西亚园林面积较小,建筑封闭,十字形的林阴路构成中轴线,全园分割成四区,以代表源于神力的、由四部分组成的宇宙。西亚体系,它们采取方直的规划、齐正的栽植和规则的水渠,园林风貌较为严整,后来这一手法为阿拉伯人所继承,成为伊斯兰园林的主要传统。西亚园林体系以巴比伦、埃及、古波斯为代表,影响到中东地区,主要是花园和教堂,形成了伊斯兰教的园林特色。\n泰姬陵整个陵园是一个长方形,长576米,宽293米,(另一资料:陵区南北长580米,宽305米)总面积为17万平方米代表作:泰姬陵\n\n\n代表作:阿尔罕布拉宫建造年代:公元13至14世纪;建造阿尔罕布拉宫的时候,西班牙的伊斯兰国家已经十分窘蹙。格兰纳达王国臣服于西班牙的天主教君主,偏安一隅,屈辱求存。面临着不可挽回的没落,一种无可奈何的哀愁笼罩着宫廷。这就造成了阿尔罕布拉宫的艺术风格,精致而柔靡,绚丽而忧郁,亲切而惝恍。\n代表作:阿尔罕布拉宫\n代表作:阿尔罕布拉宫\n代表作:沙拉穆尔花园‘Shalamar’意为人类的快乐家园,建于沙贾·汗统治时期的1639~1641年。该园建有三层台地,辅以大理石凉亭、瀑布、喷泉、大型装饰性水池等景观元素,是世界上最美的伊斯兰园林之一。这座莫卧儿王朝的“纪念碑”邻近印巴边境,距著名的巴基斯坦历史文化名城拉合尔市中心5公里。\n\n\n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园林规划与园林绿化
- 古典园林_城乡园林规划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
- 《园林规划设计》课件及名词解释,真题,试题
- 关于洛阳果树观光园规划_城乡园林规划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
- 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原则
- 分析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 城市园林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 现代设计理论与园林规划设计
- 城市规划杂谈_城乡园林规划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
- 风景园林规划原理第二章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
- 园林规划实训报告
- 园林规划论文
- 施工组织设计_城乡园林规划
- 漕河风光带调查研究报告_城乡园林规划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
- 风景园林规划原理第九章风景名胜区
- 风景园林规划原理第十一章森林公园规划
- 风景园林规划原理第三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 园林规划设计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