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2.44 KB
  • 2022-05-13 10:11:06 发布

漕河风光带调查研究报告_城乡园林规划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漕河风光带调查研究报告——隐竹西佳处,赏四季风光漕河风光带东起古运河,西至凤凰桥,是继古运河风光带之后,打造的又一风光带,是如今居民健身休憩的极佳场所。据此次调查研究,得出以下几个观点。一、漕河风光带植物种类繁多,季节性植物搭配合理漕河风光带植物种类繁多,据统计约有二十多个品种。木本植物包括香樟、银杏、广玉兰、垂柳、紫薇、青桐、桃树、鸡爪械、红枫、罗汉松、构树、桂花、腊梅等;灌木包括杜鹃、石楠、金边黄杨、小叶黄杨、红花繼木、珊瑚木、连翘、桧柏等。另外,大片的孝顺竹林和水边的菖蒲群也是一大造景特色。漕河风光带不仅在植物种类上丰富,在造景手法上也十分注意季节性植物的搭配。如上图中为漕河北边风景带中的一景,春季萌芽的垂柳,夏季开花的紫薇树,秋季变红的红枫以及四季常青的金边黄杨、红叶石楠等,这样的搭配让四季之中都有可以观赏的重点,不会出现春夏期间繁华过后,秋冬略显萧条的情况。另外漕河风光带还注重花木的季节性配合,种植了春天开花的白玉兰、秋季长期开花的旱芙蓉等,风光带内的花木种类多,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可以让风光带四季都有鲜花盛开。二、休憩平台注意遮阴,自然植物带减噪,远离城市交通喧嚣不论是露天式的休憩广场还是遮蔽式的\n古韵小亭,都注意到了遮阴这一点。露天式的休憩广场,利用高大的松树进行大范围的遮阴,而鸡爪械、桃树等部分较低矮的树木则种植在人们休憩处,起到一定的遮阴效果,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低矮乔灌木种植过于稀疏,导致遮阴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另外,古韵小亭旁种植的垂柳和广玉兰,偏近阳光直射处,很好地遮挡了阳光。靠近交通主干道的植物带宽度长,植物较为密集,多为乔灌木类,并多种植能够净化空气类的树木,如桂花、银杏等。对于减噪和城市空气净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三、现代城市中的一片净土,大隐隐于市古韵长亭回廊是漕河风光带最大的特色沿河而建,曲折回旋,回廊北侧为沿河而植的垂柳略显妩媚与柔美,回廊南侧则多种植成片的孝顺竹,进行自然地分割,与外界隔绝,形成一片隐蔽的小空间在功能上来说也是人们休憩乘凉的好去处。当然,在植物配置方面也不单单是孝顺竹,偶见一棵桃树、一片开放的连翘,顿时眼前一亮,在隐于城市喧嚣的同时能够感受到自然之美,这是设计师的别有用心。四、与“扬州风格”相配合\n不论是沿街而立的迎恩阁还是具有古韵风味的回廊和休憩小亭,都是带有扬州风格的建筑群。因此,在植物配置方面不难看到扬州各大园区植物配置的特色。在漕河风光带北侧的居民区内我们发现了一片茂密的竹林,这与“扬州八怪”的石涛所追求的植物配置所类似。正如个园夏山的设计,园主人在选择植物种类是更注重德艺方面的追求,种植寓意淡泊清高的树种,以表达纸箱高洁、超凡脱俗的思想境界,故松、竹、梅“岁寒三友”,以及经隆冬而不凋的松、柏等,都是何园、个园植物景观的最佳组合。而这些都不难在漕河风光带中看到它们的身影,与扬州大多园林相呼应,保证了扬州风格的统一。不仅在植物的种植上有着相似,其存在的寓意也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何园中的桂花厅前因种植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而得名,寓意花开富贵,而玉绣楼则是用广玉兰和木绣球搭配种植得名,寓意富足安康。同样,这些也不难在漕河风光带中看出,桂花树与广玉兰相搭配,寓意富贵美满,这些都不难看岀设计师的巧思。然而这种风格也让漕河风光带沦落于“扬州风格”之中,难免落入俗套,无法形成其自己的特色景点,但作为居民区附近的风光带,或许这种“落于俗套”更富一种亲近之感,也减少了观光人群,保证了居民区的安静和谐的氛围。五、美中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沿风光带的小路走了数百米都没有看到相应的垃圾桶,沿路的休憩座椅也很少,甚至有些座椅已经废弃,隐藏在灌木丛中的座椅并没有能够起到其作用。小桥的木栅栏也已经损坏,亭子和回廊也没有相应的整修。美景虽美,也需要后期的养护,或许“人无完人,景无完景”,漕河风光带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才能给周围居民带来更好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