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00 KB
- 2022-05-13 10:11:0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前言1.1规划背景名贵园位于东部,是信阳市区最早建成的公园,而积20.3公顷,制鬲点70.15米,以马鞍形弧立山丘为主体。其最高处的台地上建有7级3()余米高的隆山塔,是瑞安市十分重要的城市景观和最明显的景观标志。公园还建有塔院仿古建筑祥,北入口区仿古服务管理建筑群、白鹤亭和五九亭等景点的风景建筑。2000年新修扩建了隆山寺寺庙建筑群。公园已有较完整的游步道系统。目前,隆山公园已成为瑞安重要的市民八外游憩绿地。1.2研究现状被城市建筑和道路包I节I屮的隆山山体,白然坡度在150-30()之间,除部分山麓坡脚由于开山取土石后形成坡度在600-900的裸岩峭壁外,大都被茂密的树林覆盖,形成公园满山四季常绿葱郁的外貌,较好地衬托了降山塔、北入口区等风景建筑群,对附近城区的局部生态环境、公园整体外貌发挥着良好的作用。目前,隆山常绿茂密的树林,均是在原有自然植被完全破坏后的荒坡裸地上人工造林形成的;主要是1996年成片造林种植的女贞和香樟树林,目前生长茂密,林冠比较平整,树从中还夹杂桂花、枫香、乌柏等树木;在坡度较陡地段及东北坡和隆山寺四周为高近20米的校树林,其林冠杂乱稀疏,色彩灰绿。另外,山坡下部坡陡土厚处,分布由水竹丛(或青皮竹丛)、构树、枝树等组成的高大杂乱的小片树从;在隆山寺东北面缓坡小山吞中述有一片旱作耕地。1.3规划意义隆山公园2003年开始实施改扩建工程,并将隆山公园确定为:以山林景观为特色,具有观光休闲、宗教文化等活动内容,发挥重要城市生态和景观功能的城市公园。但是该公园从城市公园风景林地、园林植物群落和园林造景美化的角度來分析,以及从绿化的牛态功能、服务功能来要求,述存在不少的问题。随着隆山公园改扩建工程的进行,迫切需要对现有绿化,在保护利用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改造。本规划是在隆山公园改扩建工程总体规划、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而进行的隆山公园山体部分山林绿化和景点植物景观改造。其冃的是为提高公园整体品位,完善公园游览服务功能,使公园与瑞安城市发展相适应。2.公园绿化的现状分析2.1植被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山人造林育成的成片常绿树林,树龄一•致,乂处在幼龄阶段,仅由香樟、女贞和桜树三种树种,虽然有零星山茶、桂花、银木、云南樟、香椿、乌柏、水竹、绿竹丛等树木,但没有成片成带的落叶树及开花乔木穿插;因此,显示出树种单调、林相单一,林地群落结构不完整。树林虽四季常绿,但缺少春花、秋色的季相变化和丰富的林冠起伏,没冇风景林地应有的优美季相外貌景观(如图1・1、1・2)。山于造林时,只种植乔木,人工群落中没有形成下层地被、灌木层的合理组合;而且乔木种杭密度很高,许多地段达到15・20株/1()()平方米,造成林F十分郁闭,加上地面大量落叶堆积覆盖,十分不利于下层花灌木、地被植物的生长(如图1-3.1-4)0目前公园人部分山坡地面裸露,尤其是缓坡地段园路两侧,游人无序踩踏和落叶扌「I除,造成土壤板结、水土流失(如图1-5、l-6)o2.2园林植物的呆观效果差\n缺少风杲视线和景观空间的组织,缺少通过园林植物艺术配植形成的优美的植被杲观。遍山茂密的树林,阻扌当了游步道及景点的观赏远景和城市的风景视线;园路两侧视线不够通畅、没有开敞或半开敞的林中空地,使游人在主干道上行走,尤如一直在林中穿行,景观单调压抑(如图1・7、1・8)。在公园主耍出入口、主于道路口以及已建的风景建筑、服务管理建筑环境屮,现状绿化配植杂乱,养护管理粗放,没有按其建筑的景观和功能进行绿化,整个公园没有园林植物的艺术景观(如图1-9、1-10)。2.3山体自然地形破坏严重山丘自然地形破坏较多,影响公园及绿化整个景观的自然协调。山体周围挖山形成的裸岩陡崖,高达数十米,长儿十米至上百米不等,是影响公园整休景观的最严重的原因,必须实施人工生态覆绿措施(如图1-11、l-12)o公园中林下地面阶梯型的土坎、凹坑、杂乱的构筑物尚未平整、淸理和绿化掩蔽(如图1-13、1-14);部分园林小品建筑布置不合理,不少游乐服务设施及其管理服务建筑造型、色彩不佳。这些在公园改扩建中改造后,还需进行绿化配植,以美化协调景观。目前部分园路,尤其是登山石阶高于两侧山坡3O・5Ocm,与山坡地形结合不自然,影响园路景观质量。近期乂新筑的部分园路,形成园路边不少地段裸露的地表及土坎,亦需要进行绿覆盖(如图1-15、l-16)o1.绿化改造的措施办法公园绿化改造的目标是:形成具有优美的景观和健全的生态功能,满足游人游憩观'赏要求的公园植被。3.1绿化改良改造绿化改造规划设计要结合隆山公园改扩建工程总体规划和初步设计,使绿化景观的规划布局、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总体规划、初步设计中的景点设计、建筑布局造型风格及坏境耍求相协调。绿化改造要合理利用现有的常绿林木,以及其它较有观赏价值的树木;成片林相改造与重点植物配植相协调:丰富园林植物种类,并注意配植具有当地气候生态特色的园林植物,形成公园的绿化特色。3.2群落结构调整进行林地群落结构的调整,对现有林木,根据立地环境、景观布局、人工群落设计要求,疏伐、择伐或就近移植;开辟林窗、林中草地、改善林下光照条件,补充景观效果较为突出的乔木树从;在主耍园路两侧及景点周围的林下,配植较为丰富的花灌木、地被植物,形成良好的地面覆盖等等;通过以上措施,营造、培育数类各貝-特征的结构较为完整的人工园林植物群落,布局在公园不同地段,形成公园的季相色彩、林冠造型优美,具有稳定牛态结构和良好生态功能的人工植被。3.3重点地段改造在公园各景点、出入口和沿园路,进行绿化配植,营造公园这些重点地段景观效果突出的园林植物景观。沿园路,开辟视线走卿,形成部分开敞空间,补充观赏价值高的园路树;在主干道路口,布置色叶,观花或造型树从,形成敞幽相间、步移景移的园路空间景观。对隆山公园建筑群,以及隆山寺等景点的风景建筑环境和公园出入口,以现有山林为绿化背景,进行重点园林配植设计,使绿化景观更好地衬托主体建筑,形成风景建筑和园林植物相结合的优美的风景构图,更完美的表现景点的意境主题,完善景点环境功能。\n3.4结合地形美化隆山山体主要为自然的山坡地形,由于多年树木牛长,山坡具有较完整的白然土层结构,土壤疏松,冇机质含虽较高,冇利于园林植物生长,是绿化改造良好的基础。在绿化种植前,整理园路两侧、景点周围的地面,恢复山坡白然微地形;清理杂乱的构筑物,形成绿化种植良好的土壤地形基础。山体四周的裸岩陡崖,在应用工程措施取得稳定安全的坡面后,进行坡面覆绿施工。建议坡而覆绿应避免采用单一的草籽喷播工艺,而应根据坡而的具体悄况,应用更加合理的工程技术手段,固定栽植基质土壤,配套滴灌或喷灌设施;尽量应用抗旱多年牛常绿地被植物作为绿化覆盖材料,结合适生的蔓性灌木、藤本植物栽植,并可使局部整体口然的岩面裸露,使坡面绿化自然,与山林绿化协调,从而形成比仅用草被覆盖更好的景观效果。1.绿化改造的规划构思绿化景观布局和具体改造规划,重点和基础是林相改造及林地结构调整,即部分疏伐以女贞为主的景观价值较低的树木,大量补充景观价值较高的乔木,这些树木如落叶乔木栾树、七叶树、杂交鹅掌揪、白玉兰、无患子、银杏,常绿乔木深山含笑、乐昌含笑、丛生竹、浙江樟、木荷、杜英、创花楠、桂花等等。这些树木或有较突出的开花季相,或有春季、秋季的色叶树冠,从而使公园的林相外貌冇较大的改变。根据瑞安所处的气候生态环境和隆山的立地条件,规划以常绿为基调,以春、夏园林树木的开花景观为主景。其中春季花木种类与长江流域园林绿地中的花木相似;夏、秋季花木选择当地适空的中南亚热带花灌木,主要有黄槐、扶桑、红花羊蹄甲、黄蝉花、口兰花、茉莉花、三角梅、木木夜来香等等,这些树种花期较长,花色多金黄或红艳,自然形成公园绿化景观的特色(见附图2)。绿化改造中重要内容是林下地面的植物覆盖和降山四周裸崖陡坡的4态覆绿。对于公园林下地血的植物覆盖,重点在景点建筑环境、林中草地及园路两侧近10米范围的地面。在疏伐女贞改善林卜•光照条件和整理局部坡而成较口然的微地形后,采用多种花灌木和草本、木本地被植物,结合上层乔木的现状和配植进行配植设计。这些植物主要有:花灌木为黄馨、金钟花、迎春、八角金盘、棣棠、夹竹桃、火棘、杜鹃、茶梅、红叶石楠、红花继木、金丝桃等等,地被植物有小叶扶芳藤、长春藤、络石、蔓长春花、吉祥草、山麦冬、野菊、二月兰等等。对各主要景点及风景建筑群,配合景点主题及功能和环境要求进行配植,绿化景观布局见附图3。4.1“佛光祥云”景观区“佛光祥云”景观区位于降山公园南部降山寺周围。隆山寺所在山丘的东侧及北侧地势平缓,规划对现有以稀疏桜树为主的杂木林进行全血改造。以桂花和创花楠为基础,七叶树、无患子、合欢为主景树;在东侧缓坡上园路两侧开辟林屮草地,林缘配植黄槐、扶桑等花木。在其北部的绿化布置中注意望塔亭向北至隆山塔及向东至民俗馆和城区的风景视线的组织。隆山寺南、西侧山坡较陡,在山门外配植两株大榕树和若干山茶、八角金盘。从瑞光大道东侧至隆山寺的原山道两旁,疏伐部分杂木,补植高杆香樟树,局部配植桂花、茶花、红花继木。该区靠近104国道、瑞光大道及停车场边裸崖的上部多为陡坡,基本保留现有杂树植被,可选择伐去枝树、构树等树形散乱、景观较差的杂树,以利竹丛、女贞、樟树等生长,并在局部缓坡上补植香樟、丛生竹。\n该区林下地被和灌木选用:黄馨、金钟花、迎春、八仙花、八角金盘、夹竹桃、二月兰、茶梅、口木梔了花、梔子花、蔓长春花等等。该区绿化改造,选用具有佛教文化色彩的树种,如七叶树、合欢、无患子、榕树、香樟等为主漿植物;花灌木以黄色花系梢物为主。林地在常绿的基调上,冇初夏、秋冬两季以黄色为主的季相色彩,从而形成与隆山寺寺庙人文化环境相协调的绿化景观。4.2梅香呑景观区梅香吞景观区位于公园西南部的浅缓山吞,现状主耍为旱作耕地,坡缓土厚、绿化养护管理方便。规划布局为梅花专类园。敕理现状梯地成白然坡地形;结合园路、半山廊的布査,疏密有致地配植3-5个品种梅花百余株作为主景;再以桂花、山茶、创花楠、竹从等为配景树。林缘树下地被植物为:茶花、杜鹃、书带草、迎春、南天竹、长春花等等。4.3宝顶流霞景观区宝顶流霞景观区包括隆山塔塔院及周围山坡。隆山塔塔院绿地中,沿西北部长廊及在亭、榭角隅,配植较低矮的花木,辅以塔某外缘铺植的口本梔子花,美化和廊亭榭建筑群立面,衬托高入云端的隆山塔。采用的花木有桂花、茶梅、红枫、南天竹等,突出红枫树从色叶如荼的景观效果。隆山塔南侧的缓坡地上,在常绿树的背景前,成片植三角梅、扶桑、黄槐等开花繁丽的亚热带常绿花灌木,形成绚丽如云霞的花期景观。塔院北侧,与测所、茶室、报警亭等其它建筑Z间的缓坡上,采用常绿乔木遮挡这些建筑物,避免其对隆山塔建筑群整体景观的干扰。树丛前,以桂花、红枫、山茶配植成的树丛,収得与塔院内景观上的呼应。隆山塔建筑群周围的山坡,现状均为生长茂密的女贞、香樟树林,方案在保留的同时,进行适当改造。英南部山坡上,结合博雅轩及中轴线登山道,开辟至望塔亭的风杲视线。其两侧林地,保留香梯树,逐步淘汰桜树、女贞树,替换由创花楠、桂花、木荷、红枫、杜鹃、山茶、栾树组成的林带;地面为多年生宿根草花,如野菊花、萱草、美女樱等等。林带沿轴线有开合、毓密的变化,与外侧山坡林地口然过渡;林带季相色彩丰富华丽,与博雅轩和中轴线登山道相配合,成为公园屮最突出的景观轴线。隆山塔东北角,现有林地中逐步疏伐女贞树,补以栾树、香樟、改变平淡的林相外貌,形成此处优美的天际线和季相变化。4.4晨曲穿林景观区晨Illi穿林景观区位于隆山东北部山腰的泥土地晨红区及其周围地带。在规划的泥土地晨红区中疏植高大落叶乔木朵交鹅学揪和山茶、杜鹃等低矮花木,散植数棵桂花,由此形成春花夏萌、秋色冬暖的绿化环境。紧邻泥土地晨练区的南侧缓坡地上为林中草地,草地林缘配植花色鲜艳的黄槐、扶桑等花灌木。4.5翠拥高台景观区翠拥高台景观区位于“五九亭”周围。对“五九亭”亭台四周的的林地进行适当改造。抚育现有香樟树,辅以刨花楠、桂花、山茶替换现冇的楝树、构树等落叶树和淘汰部分女贞,亭台北台阶边植桂花、山茶,形成亭台东、西、南三面常绿林木簇拥、北侧向城区有开阔视野的绿化空间。利用亭台后侧(南侧)步道两侧的缓坡布置林中草地,草地林缘配植木本象牙红、扶桑等开花红艳的花灌木。林中草地初夏至秋,红花锦团,以陪衬“五九亭”景点历史文化内涵的“红色主题”。\n4.6桂雨秋梦景观区桂雨秋梦景观区位于降山北坡布局小木屋的山腰台地中。在小木屋Z间种植高大落叶树栾树形成疏林,林下为低矮矮常绿的花灌木杜鹃、山茶、茶梅、茶树,铺植地被植物蔓长春花、山麦冬草等等。木屋群周围满栽桂花树、梔子花灌从形成木屋区较为独立、宁静的休闲环境。此外绿化配植不仅注意到疏林的通风采光,更有夏季树荫华盖、清凉宜人,秋季桂花浓香,冬春阳光明媚的景观变化。4.7繁花迎宾景观区繁花迎宾景观区处在公园北入口内的山坡上。在北入口内上山台阶两侧的坡地上,其外侧植香樟、桂花和红叶石楠、夹竹桃灌丛,树从前配植木本彖牙红灌从,内侧坡面上铺植小叶扶芳藤地被,点缀红花继木灌从。台阶上端横向园路内侧的缓坡上,片植二乔玉兰和红花继木树丛,树丛春季新叶、红花如云,成为主入口醒目的对景。4.8杜鹃谷景观区杜鹃谷景观区范围大致在规划的桂花坪、休闲木屋、泥土地晨练区和已建白鹤亭、五九亭Z间的降山北坡中部的线缓山忝。现此区域被茂密的女贞、香樟树林覆盖,更由于是FI前公园中步道密度最高、游人活动校为密集的山坡,前述绿化现状中存在的不足表现得更为明显。规划以步道两侧十余米范围为重点进行改造设计,具体措施如下:(1)逐步疏伐女贞树从,使林地环境冇利于现冇桂花、山茶的生长,补充栾树、杂交鹅掌揪、白玉兰等落叶乔木,以改变常绿郁闭的林地现状;使步道空间有开合、畅幽的变化,并具有不同。(2)在疏伐女贞树,改善林F光照条件的基础上,整理路侧地而成口然坡面,成片栽植数种常绿地被植物,包括:常春藤、小叶扶芳藤、山麦冬草、曰木梔了花及黄馨、金钟花、锦带花和迎春等等;成片种植以杜鹃为主的半耐荫花灌木,形成此处春季山花烂漫的景观。(3)在主要路口配植观赏价值较高的对景树从,有红枫一杜鹃树从,白玉兰、二乔玉兰一茶花、桂花树丛,形成园路上步移景搬的绿化效果。4.9嘉荫清风景观区嘉荫清风景观区位于隆山西北及西侧山坡,公园西部环山园路南北向贯穿山腰,现状植被主要是以按树为上层乔木的杂木林;由于按树树冠松散,色彩灰绿,再有山麓杂木的无序生长,使此片区林相外貌杂乱又少色彩季相,风景价值较低;林下前闭、地面裸露;局部路段修筑时对自然地形破坏较明显,使园路的上坡一侧为高低不一的裸露土坎,下坡一侧因冇石坎(石砌挡墙)与山坡分离,乂未进行垂直绿化覆盖美化,降低了环山园路的景观品质。木区域绿化改造主要是优化山坡林地结构以美化林相为貌,环山园路两侧的局部调整和地面绿化覆盖。原则上全部伐去现有生长衰老的樓树,代之以杂交鹅掌揪、臭椿、合欢、创尼楠、香樟等高大乡土乔木树种;疏伐过密杂木林,淘汰女贞、构树、枫扬等树木,抚育拎木、石楠、汕茶、桂花等常绿小乔木,使林地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与地域自然牛态环境相协调的常绿落叶阔叶林。沿环山路两侧,结合朝向市区的风杲透视线的设计,开辟明亮的林窗,边缘配植较低矮的花木,如桂花、山茶、红叶秽木、杜鹃等等;大部分路段两侧,疏伐女贞,白然地配植上述树形优美的落叶大乔木,形成夏秋庇荫清凉,冬季阳光明媚的园路环境。\n园路两侧地而,上坡一侧宜采用常绿蔓性灌木、藤本进行垂直绿化,主耍绿化材料町用:小叶扶芳藤、汕麻藤、黄馨、蔓长春花、野菊花、美女樱、白三叶等等。下坡一侧宜先填土使路沿与山坡过渡白然,再用常绿地被如长春藤、小叶扶芳藤、蔓长春花、麦冬草、野菊花进行覆绿。4.10秀木晴霁景观区秀木晴霁呆观区位于隆山东侧山坡,山坡上原有环山游步道和新筑坏山游步道南北向贯穿山坡上部和下部,现冇一连接此上下两条环山游步道的新筑台阶,台阶两侧地ifii裸露。现状植被主要是茂密的香樟、女贞树林。规划保留大部分现有林木,改造的主要内容是选择园路两侧缓坡处开辟林中草地和园路两侧地而绿化覆盖。在园路两侧缓坡地开辟林屮草地,同时形成通向市区的风景透视线;草地边缘配植刨花楠、樱花、桂花、合欢、栾树等观赏价值较高的林木;绿化改造使此处林冠色彩季相较为突(11,少清晨东曰和雨后初睛等天彖景观互为映衬。此外,隆山四周许多人工裸崖陡坡,在采用TPS技术喷土播草地时,建议结合采用蔓性草木、灌木和藤木植物;或种植在裸崖上下的白然土层屮,或点植在坡面上有栽植条件的部位;通过这些植物的生长攀附,达到岩面上的常绿覆盖,可形成持续美观的生态覆绿效果。建议采用的栢物主要冇黄馨、伞房决明、七姐妹、马棘、山木香、云实、紫荆、金银花、凌冑、爬山虎、油麻藤、野菊花、佛甲草、地被菊等等。1.结语信阳市是河南具冇山水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显山鉤水”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下,隆山公园的改扩建工程是瑞安公园建设的良好开端。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通常以幣体布局为主,而对公园绿化的单项规划设计,尤其是绿化改造规划却很少。如何进行林地群落结构调整,开展公园绿化改造的研究,对于隆山公园的改造來说,显得特别重要。隆山公园绿化改造研究屮应按照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应用生态园林的理论,运用景观和生态的有机统一,结合自然地理、人文特征、文化内涵,创造并形成独具瑞安特色,生态环境优良、景观特征明显的城帀园林景观。绿化改造是实现瑞安门然山水绿地资源和人文资源合理结合的一条必由Z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洛阳果树观光园规划_城乡园林规划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
- 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原则
- 分析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 城市园林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 现代设计理论与园林规划设计
- 城市规划杂谈_城乡园林规划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概论
- 风景园林规划原理第二章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
- 园林规划实训报告
- 施工组织设计_城乡园林规划
- 漕河风光带调查研究报告_城乡园林规划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
- 风景园林规划原理第九章风景名胜区
- 风景园林规划原理第十一章森林公园规划
- 风景园林规划原理第三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 园林规划设计欣赏
- 景观施工工艺——硬景_城乡园林规划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
- 园林规划设计模拟试卷之三(真题)
- 园林规划设计模拟试卷之二(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