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9.06 KB
  • 2022-05-13 09:30:33 发布

DB52∕T 1640-2021 体育特色小镇评定规范(贵州省)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01.000.03CCSA0052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T1640—2021体育特色小镇评定规范Assessmentspecificationofthecharacteristiccsportstown2021-12-08发布2022-03-01实施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n\nDB52/T1640—2021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评定对象...........................................................................15评定指标...........................................................................26基本指标...........................................................................27特色指标...........................................................................38加分指标...........................................................................39评定依据...........................................................................4附录A(规范性)体育特色小镇评分细则.................................................5I\n\nDB52/T1640—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贵州省体育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省体育局、贵州省体育经济发展中心、贵州体育旅游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匡正志、余显亚、王红霞、陈俊、郑跃、钟胜、肖刚、杨娟、李棋、王紫玥。II\n\nDB52/T1640—2021体育特色小镇评定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贵州省体育特色小镇的术语和定义、评定对象、评定指标、评定依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体育特色小镇的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9272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GB/T22185-2008体育场馆公共安全通用要求GB/T18973-2016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5768.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体育服务综合体sportscomplex依托体育场馆、户外运动休闲空间、商业业空间等载体,以体育服务为核心吸引,有效组合体育、健康、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商业等功能,,且各功能间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裨益的多功能、多业态、高效益的体育消费聚集区。3.2体育特色小镇characteristicsportstown以体育旅游服务综合体为主体,以打造完整体育产业链条为目标,聚集体育产业高端要素,培育体育企业,构建产业体系,形成以体育为核心内容,以吃住行、游购娱、运健学为综合服务的产业聚集区。4评定对象4.1建设、运营满1年或以上;4.2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体育场馆或户外运动设施健全,有专业团队负责运营和管理;4.3开发有至少1项包括但不限于足球、攀岩、骑行、露营、探洞、低空飞行、水上项目、冰雪项目等体育旅游业态;1\nDB52/T1640—20214.4近1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疫情防控、生态环境责任事故、市场秩序序问题及其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5评定指标本文件的评定指标包括申报省级体育特色小镇的“基本指标”、“特色指标”和“加分指标”三部分内容。6基本指标6.1基础设施6.1.1交通条件便捷,可进入性强;具有规模适度和管理完善的停车场地。6.1.2拥有具备游客服务功能的小镇客厅,提供有体育旅游接待、咨询等服务;有有足够的公共休憩区域。6.1.3公共厕所布局合理、数量充足、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符合GB/T18973要求的A级达80%以上。6.2配套服务6.2.1区域内提供有餐饮、住宿、购物等服务;或与周边30公里(或30分钟车程程)以内的餐饮、住宿、交通、购物、景区、娱乐等企业联动发展,用市场方式完善体育旅游服务体系。6.2.2辖区内开设有销售体育旅游装备或体育旅游商品的购物场所。6.2.3在小镇核心区安装有智能安防等信息化设施。6.3体育场所6.3.1建设有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等,符合GB19272和GB/T22185-2008要求。6.3.2修建有健身步道(骑行道或登山道)。6.3.3利用5G、互联网、物联网、机器视觉等技术对辖区内体育设施进行智能化化改造,建设有智能体育设施,提高体育运动参与感。6.4经营管理6.4.1编制有科学合理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或制定有详细的投资建设方案。6.4.2组建有专业团队运营和管理小镇内体育场馆或体育运动项目。6.4.3经营管理主体有规范的年度财务审计报告。6.4.4小镇内体育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和设施健全,建有能满足体旅需求的安全设施施,拥有预警机制、工作规范、安全教育、应急救援、疫情防控等规范性制度,在体育旅游项目中开展保保险业务且能有效理赔。6.5导览导视系统6.5.1设计有体育文化符号,凸显体育元素。6.5.2区域内道路沿线具有完善的交通标识,符合GB5768.2要求。6.5.3有统一规范醒目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符合GB/T10001.1要求。6.5.4建设有硬件宣传设施或载体,包括但不限于LED电子屏等显示设备。2\nDB52/T1640—20217特色指标7.1体育旅游业态7.1.1依托已建体育场地或围绕辖区内的山地、水上、低空等资源,开发有至少1项包括但不限于足球、攀岩、骑行、露营、探洞、低空飞行、水上项目、冰雪项目等运动。7.1.2有举办或承办体育赛事活动的场地和计划。7.1.3打造有至少1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赛事或特色体育活动。7.1.4举办或承办过至少1项省级或以上体育赛事或活动。7.1.5开展有至少1项具有贵州民族特色的文化体育表演项目。7.2市场主体培育7.2.1与至少1家体育旅游类科研院所或新型智库机构建立咨询服务协作,集聚体育旅游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7.2.2成立或引进至少1家体育类俱乐部,或有1家体育旅游类社会组织入驻。7.2.3注册有至少1家体育旅游类企业,或有体育旅游类企业入驻小镇。7.2.4有国内外知名的体育或旅游类品牌企业入驻。7.3多产业融合发展与特色文化、教育培训、金融服务、会展传媒、文化、研学、农业、林业、康体养生、装备制造、军工等融合发展,创新体育旅游产品,延长体育旅游产业链。7.4营销宣传7.4.1制定有年度品牌宣传计划并能有效实施。7.4.2建设有网站、微信公号、微博、抖音(快手或视频号)等官方平台,对小镇体育旅游进行宣传。7.4.3与国家、省市主流媒体有良好的联络沟通。7.4.4小镇体育旅游宣传到位,有宣传手册、视频或图片、项目布局图(路线图)等资料。7.4.5与旅行社建立有合作关系,常态化组织客源参观小镇和观摩体育赛事。7.4.6通过互联网渠道或线上旅游平台(OOTA),为游客参与体育旅游活动,预定体育旅游产品提供支持。7.5产业效益7.5.1运营主体吸纳当地人口在区域内就业。7.5.2能够带动当地个体户或企业发展。7.5.3年综合收入达到1亿元及以上,或年接待人数达20万人次及以上。8加分指标8.1通过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在省内外同行业中具有示范引领作用。8.2在体育旅游宣传推广和营销方面有显著成效。8.3创新有体育旅游扶贫或乡村振兴工作机制。3\nDB52/T1640—20218.4有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体育专业人员、艺术工作者等通过开展体育、旅旅游等实现自主创业的平台。8.5近一年吸引体育旅游类项目投资达到一定规模。9评定依据本文件按照体育特色小镇评分细则进行评分分,见附录A,评分细则总分数为1050分(含加分项),得分达到850分或以上,即评定为贵州省体育特色小镇。4\nDB52/T1640—2021AA附录A(规范性)体育特色小镇评分细则表A.1体育特色小镇评分细则指标大项分值小项分自评评定评定项目序号(最高分)值计分计分1基本指标3001.1基础设施70交通条件便捷,可进入性强,有公路到小镇游客服务中心(有得101.1.1分,无不得分);具有规模适度和管理完善的停车场地(有得10分,20无不得分);共20分。拥有具备游客服务功能的小镇客厅(有得10分,无不得分);提供1.1.2有体育旅游接待、咨询等服务(有得10分,无不得分);有足够的30公共休憩区域(有得10分,无不得分);共30分。公共厕所布局合理,数量充足,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有公共厕所,得1.1.35分;布局合理,数量充足,加5分;公共厕所符合GB/T18973-201620要求的A级达80%或以上,得10分;最高20分。1.2配套服务60区域内提供有餐饮、住宿、购物等服务,或与周边30公里(或30分钟车程)以内的餐饮、住宿、交通、购物、景区、娱乐等企业联动1.2.1发展,用市场方式完善体育旅游服务体系;有餐饮、住宿、购物等服40务,每项得10分;与周边30公里(或30分钟车程)以内相关企业联动发展,加10分,共40分。辖区内开设有销售体育旅游装备或体育旅游商品的购物场所,有得1.2.21010分,无不得分。1.2.3在小镇核心区安装有智能安防等信息化设施,有得10分,无不得分。105\nDB52/T1640—2021表A.1(续)1.3体育场所70建设有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等,符合GB19272和GB/T22185-20081.3.130要求;有得30分,无不得分。修建有一条至少10公里健身步道(骑行道或登山道),≧10km,得1.3.230分;5-10km得20分;≤5km得10分;未修建健身步道(骑行道30或登山道)不得分;最高30分。利用5G、互联网、物联网、机器视觉等技术对辖区内体育设施进行1.3.3智能化改造,建设有智能体育设施,提高体育运动参与感;有相关智10能化设施得10分,无不得分。1.4经营管理75编制有科学合理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或制定有详细的投资建设1.4.1方案;有相关规划或方案得15分,无不得分;规划或方案符合自身20发展实际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加5分。组建有专业团队运营和管理小镇内体育场馆或体育运动项目,有得71.4.2分,无不得分;每拥有1名运营管理人员,得1分,最高10分(核17查员工档案)。1.4.3经营管理主体有规范的年度财务审计报告,有得10分,无不得分。10小镇内体育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和设施健全,建有能满足体旅需求的安全设施,拥有预警机制、工作规范、安全教育、应急救援、疫情防控1.4.428等规范性制度,在体育旅游项目中开展保险业务且能有效理赔;以上7项内容,每拥有1项得4分;最高28分。1.5导览导视系统251.5.1设计有体育文化符号,凸显体育元素;有得5分,无不得分。56\nDB52/T1640—2021表A.1(续)区域内道路沿线具有完善的交通标识,符合GB5768.2要求;标识完1.5.25善得5分,不完善不得分。有统一规范醒目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符合GB/T10001.1要求;有1.5.35得5分,无不得分。建设有硬件宣传设施或载体,包括但不限于LED电子屏等显示设备;1.5.410有得10分,无不得分。2特色条件7002.1体育旅游业态160依托已建体育场地或围绕辖区内的山地、水上、低空等资源,开发有至少1项包括但不限于足球、攀岩、骑行、露营、探洞、低空飞行、2.1.150水上项目、冰雪项目等运动,有1项运动项目得30分,无不得分;每增加1项运动项目加10分;最高50分。2.1.2有举办或承办体育赛事活动年度计划,有得10分,无不得分。10打造有至少1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赛事或特色体育活动,有12.1.3项省级或以上IP赛事或活动,得40分;有1项其他IP赛事或活动,40得20分,2项或以上得40分;最高40分。举办或承办过1项国家级体育赛事或活动,得40分;举办或承办过2.1.41项省级体育赛事或活动,得20分,举办或承办过2项或以上省级40体育赛事或活动得40分;最高40分。开展有至少1项贵州民族特色体育赛事或表演活动,有得20分,无2.1.520不得分。2.2市场主体培育130与至少1家体育旅游类科研院所或新型智库机构建立咨询服务协作,2.2.130集聚体育旅游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有得30分,无不得分。7\nDB52/T1640—2021表A.1(续)成立或引进至少1家体育类俱乐部,或有1家体育旅游类社会组织入2.2.230驻;有1家得30分,无不得分。注册有至少1家体育旅游类企业或有体育旅游类企业入驻小镇,有12.2.3家得30分,无不得分;注册或入驻企业为省级体育旅游类社会组织40成员单位加10分。2.2.4有国内外知名的体育或旅游类品牌企业入驻,有得30分,无不得分。302.3多产业融合发展90创新体育旅游产品,延长体育旅游产业链,与特色文化、教育培训、金融服务、会展传媒、文化、研学、农业、林业、康体养生、装备制2.3.190造、军工等融合发展,有1项产业融合得50分,无不得分;每增加1项产业融合加10分,最高90分。2.4营销宣传1202.4.1制定有年度品牌宣传计划并能有效实施,有得10分,无不得分。10建设有网站、微信公号、微博、抖音(快手或视频号)等官方平台,2.4.2对小镇体育旅游进行宣传;以上4项内容每拥有1项得5分,无不得20分,共20分。在自有宣传平台上已发布信息数量不少于10条,有得10分,无不得2.4.310分。与国家、省级主流媒体有良好的联络沟通,国家级媒体报道1次得2.4.43030分,省级媒体报道1次得15分;最高30分。小镇体育旅游宣传到位,有宣传手册、视频或图片、项目布局图(路2.4.5线图)等资料;以上3项每拥有1项得10分,无不得分,最高3030分。与旅行社建立有合作关系,常态化组织客源参观小镇和观摩体育赛2.4.610事;与旅行社有合作关系得10分,无不得分。8\nDB52/T1640—2021表A.1(续)通过互联网渠道或线上旅游平台(OTA)),为游客参与体育旅游活动,2.4.7预订体育旅游产品提供支持;在线上旅游平台(OTA)发布有产品预10订得10分,无不得分。2.5产业效益200运营主体吸纳有当地人口在区域内就业,吸纳1人就业,得5分;最2.5.1100高100分。能够带动当地个体户或企业发展,带动动1家当地个体户或企业发展,2.5.250得5分;最高50分。年综合收入>1.8亿元,或年接待人数>30万人次,得50分;1.0亿元<年综合收入≦1.8亿元,或20万人次<年接待人数≦30万人2.5.350次,得30分;年综合收入≦1.0亿元,或年接待人数≦20万人次,得10分;最高50分。3加分指标50通过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在省内外同行业中具有引领示范带动作3.110用;有得10分,无不得分。3.2在体育旅游宣传推广和营销方面有显著著成效;有得10分,无不得分。103.3有创新的体育旅游扶贫或乡村振兴工作作机制;有得10分,无不得分。10有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体育专业人员、艺术工作者等通过开展3.410体育、旅游等实现自主创业的平台;有有得10分,无不得分。近一年吸引体育旅游类项目投资达到一一定规模;有得10分,无不得3.510分。9\nDB52/T164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