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8.42 KB
- 2022-05-13 09:30:3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67.140.10X55DB5206铜仁市地方标准DB5206/T23—2018代替DB522200/T105-2015梵净山无公害茶叶企业检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标准Pollution-freeteabusinesstest,logo,packing,transportationandstoragestandardsofFanjingshan2018-12-06发布2018-12-06实施铜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1\nDB5206/T23—2018目次前言………………………………………………………………………………………………………Ⅱ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检验………………………………………………………………………………………………14标志标签…………………………………………………………………………………………………45包装、运输和贮存……………………………………………………………………………………41\nDB5206/T23—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代替DB522200/T105—2015《梵净山无公害茶叶企业检验、标志、包装、运输几贮存标准》。与DB522200/T105—2015相比,主要差异如下:——修改了标准编号、前言、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目次。本标准由铜仁市农业委员会、铜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铜仁市茶叶行业协会、铜仁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铜仁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代刚、帅永华、温顺位、刘学、田儒高、杨云、饶瑞、李庆军、李晓艳、覃涛、吴欢、滕树莉、杨旭。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522200/T105—2011、DB522200/T105—2015。II\nDB522200/T105—2015梵净山无公害茶叶企业检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梵净山无公害茶叶企业检验、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梵净山区域内无公害茶叶检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302茶取样GB/T8303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GB/T18797茶叶感观审评室基本条件GB4806.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GB23350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DB5206/T04梵净山茶叶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3检验3.1人员管理3.1.1资质管理应配备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经资质考核合格的人员承担相应的检验检测任务。检验检测人员数量应满足检验检测项目工作量的需要。3.1.2能力保持应制定计划安排或参加实验室之间、人员之间比对等能力验证,以保证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应有计划安排检测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3.1.3人员考核应对参加或培训人员应进行考核,并保持相应记录。3.2仪器设备管理3.2.1设备配置1\nDB522200/T105—2015应当配置满足检验检测项目和工作量所需要的仪器设备。3.2.2检定和校准仪器设备应按规定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制定相关计划,保持相关记录。仪器设备应张贴有效标识。出具正式数据的水分速测仪、农残速测仪、天平等应经检定合格方能使用。3.2.3使用与维护仪器设备应明确专人使用,定期维护,并保持详细的使用、维护、维修记录。3.3样品管理3.3.1样品抽取由检验检测人员按照GB/T8302规定的方法在成品库中抽取并做好相应记录,同时按规定存档。3.3.2样品识别检验检测人员应对所抽取的样品进行唯一性标识。3.3.3样品贮存实验室应对所抽样品中的留存样品贮存于清洁、干燥、阴凉、无异气味的专用样品柜中。3.4操作规程3.4.1检验方法取样和试样制备分别按GB/T8302、GB/T8303执行。出厂检验指标按照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方法执行。3.4.2操作要求a)应制定仪器设备作业指导书,放置在相关仪器设备附近,便于操作人员使用。b)应根据检测方法的要求调配相应的操作人员、仪器设备。c)技术操作结束后应做好操作台面和检验室房间的清洁整理工作,并将仪器设备规范地放回原位。3.5实验室条件3.5.1感官审评室应符合GB/T18797的要求,并与理化检验室相隔离。3.5.2理化检验室和农残检验室3.5.2.1环境条件检验室应建在远离灰尘、烟雾、噪音、强磁场和有震动源的环境,配备满足检验要求的相应设施,包括安全设施和水电设施。检验室应有足够空间,每一类操作有单独的区域,各区域间有物理分隔。2\nDB522200/T105—2015建材及顶棚、隔断材料用耐火材料或不易燃材料。室内采光好,窗户要能防尘及安装窗帘,采用排气扇或排气罩通风。3.5.2.2房间布局检验室分为天平室、理化分析室、农残检验室,总面积不少于50㎡。其中天平室不低于15㎡,理化分析室不低于15㎡,农残检验室不低于20㎡。天平室和理化分析室、农残检验室须物理分隔或各自为独立房间。天平室温度应控制在15℃~30℃,湿度保持在55%~75%,避免阳光直射、震动,门窗需严闭。3.5.2.3供排水在易操作处设置总阀,保持必要的水压、水质和水量,下水道应用耐酸腐蚀材料。农残检验后废液或废比色卡(片)作焚烧处理。3.5.2.4供电各室供电功率应根据用电总负荷设计安装,并留有余地。照明用电与设备用电应分设线路,烘箱、高温炉等高功率的电热设备应设专用插座、开关及熔断器。照明应有足够亮度,使用日光灯,在主要房间及走廊安装应急灯。3.5.2.5通风设施理化检验室、农残检验室采用排气扇全室通风,在产生气体上方设置局部排气罩,以保证室内空气清洁。3.5.2.6操作台操作台面平整、不易碎裂,能耐酸碱及有机溶剂腐蚀。天台操作台的设置应保证厚重、平稳。3.6出厂检验项目3.6.1自行出厂净含量、感官品质、水分、粉末(执行标准无此项要求的不检验)、碎茶(执行标准无此项要求的不检验)、茶梗(执行标准无此项要求的不检验)、非茶类夹杂物(执行标准无此项要求的不检验)。3.6.2委托出厂总灰分、水溶性灰分(执行标准无此项要求或为参考指标的不检验)、酸不溶性灰分(执行标准无此项要求或为参考指标的不检验)、水溶性灰分碱度(以KOH计)(执行标准无此项要求或为参考指标的不检验)、水浸出物(执行标准无此项要求或为参考指标的不检验)、粗纤维(执行标准无此项要求或为参考指标的不检验)、铅、稀土总量、六六六总量、滴滴涕总量、杀螟硫磷、顺式氰戊菊酯、氟氰戊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乙酰甲胺磷、氟(执行标准无此项要求的不检验)、执行标准规定的其他项目。3.7检测记录3\nDB522200/T105—20153.7.1记录类型3.7.1.1检测实验记录包括抽样单、原始记录、检测原始记录、检验结果报告。3.7.1.2质量记录包括人员资质和培训证书、设备计量检定校准证书、能力验证试验记录。3.7.2记录内容3.7.2.1记录内容应当包含足够的信息。产品信息记录应符合DB5206/T04的规定,与产品流转的上下环节产品信息保持一致。3.7.2.2抽样单应当包含样品名称、状态、数量、抽样的生产批号、样品编号、检测项目、样品生产地点、抽样地点、抽样日期、抽样人。3.7.2.3检测原始记录应当包含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检测日期、检验人员、环境条件、检测过程及结果导出的信息。原始记录应及时、真实记录在原始记录本上,不准事后回忆或转抄。更改记错的数据(评语)应在原数据(评语)上划一条横线表示消去,并在旁边另写更正数据,由更改人签章并报质量主管签字。3.7.2.4检测结果报告应当包含样品名称、状态、样品基数、抽检批次、检测方法、结果(审评结论)、报告人、报告日期等。3.7.3记录保存记录应当分类保存,以便查阅。检测记录保存时限为两年。3.7.4记录格式检验原始记录应符合相关检验标准的规定。4标志、标签4.1标志无公害食品茶叶的包装上应有无公害食品专用标志,具体标注方法和内容按GB/T191规定执行。4.2标签无公害食品茶叶的包装标签应符合GB7718的规定。5包装、运输、贮存5.1包装5.1.1包装原则5.1.1.1符合环保要求,可降解或易回收。5.1.1.2包装材料生产及包装物的存放必须遵循不污染环境的原则。5.1.1.3包装应简洁、清爽、雅致、美观,反映产品品质,宜凸显民族文化、企业文化和产品特色。5.1.1.4脱氧剂、保鲜剂不应直接接触产品。5.1.1.5包装实行减量化,不过度包装,应符合GB23350的规定。4\nDB522200/T105—20155.1.1.6包装必须符合牢固、整洁、防潮,便于装卸、仓储和运输。5.1.1.7同批次茶叶包装的样式、箱种、尺寸大小、材料、净质量必须一致。5.2包装材料5.2.1包装材料应具有防潮、阻氧等保鲜性能,无异味,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不受杀菌剂、防腐剂、熏蒸剂、杀虫剂等物品的污染,并不得含有荧光染料等污染物,不影响茶叶品质。5.2.2包装要牢固、防潮、整洁、能保护茶叶品质,便于装卸、仓储和运输。5.2.3包装用纸应符合GB4806.8规定。根据不同类别的茶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规定。5.3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防潮、防雨、防曝晒;装卸时轻放轻卸,严禁与有毒、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5.4贮存产品应贮存于清洁、干燥、阴凉、无异味的专用仓库中,仓库周围应无异气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5206∕T15—2018 梵净山茶叶鲜叶分级标准(铜仁市)
- DB5206∕T16—2018 梵净山茶叶加工场所基本条件(铜仁市)
- DB5206∕T17—2018 梵净山无公害茶叶加工技术规程(铜仁市)
- DB5206∕T18—2018 梵净山茶叶初精制加工技术规程(铜仁市)
- DB5206∕T19—2018 梵净山绿茶加工技术规程(铜仁市)
- DB5206∕T21—2018 梵净山直条形毛峰绿茶加工技术规程(铜仁市)
- DB5206∕T20—2018 梵净山扁形绿茶加工技术规程(铜仁市)
- DB5206∕T22—2018 梵净山红碎茶加工技术规程(铜仁市)
- DB5206∕T26—2018 梵净山茶青市场建设与交易管理规范(铜仁市)
- DB5206∕T24—2018 梵净山名优绿茶审评规范(铜仁市)
- DB5206∕T25—2018 梵净山名优红茶审评规范(铜仁市)
- DB5206∕T28—2018 梵净山茶叶冲泡品饮指南(铜仁市)
- DB5206∕T29—2018 梵净山茶楼茶馆业服务规范(铜仁市)
- DB5206∕T30—2018 梵净山茶楼茶馆分级标准(铜仁市)
- DB5206∕T31—2018 梵净山茶品牌使用管理规范(铜仁市)
- DB5206∕T32-2018 “梵净山”烤烟综合标准体系(铜仁市)
- DB5206∕T33-2018 烤烟集约化生产模式(铜仁市)
- DB5206∕T34-2018 烤烟核心片区生产管理模式(铜仁市)